任务型学习教学设计+山水田园诗专题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题材山水田园诗学习任务单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题材山水田园诗学习任务单

山水田园诗——山光水色养性灵,登山观海总溢情5、山水田园诗【边练边悟1】西村陆游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黄昏。

【注】耿:微明的样子。

1.“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两句,以“声”“色”调动人的听觉和视觉感受。

下列诗句“声色兼备”的一项是()A.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

(李商隐《齐宫词》)B.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陈羽《从军行》)C.春来茗叶还争白,腊月梅梢尽放红。

(韩元吉《送陆务观福建提仓》)D.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2.“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抑门。

”这是陆游的另一首诗《游山西村》。

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6分)【边练边悟2】田家三首(其三) [唐]柳宗元古道饶蒺藜,萦回古城曲。

蓼花被堤岸,陂水寒更绿。

是时收获竟,落日多樵牧。

风高榆柳疏,霜重梨枣熟。

行人迷去住,野鸟竞栖宿。

田翁笑相念,昏黑慎原陆①。

今年幸少丰,无厌②与粥。

注①原陆:田野,旷野。

②(zhān):稠粥。

鉴赏本诗是柳宗元的组诗作品之一,诗中记述了(时间地点)后的情景和诗人(主要事件)的经过,表达了诗人对、对的赞颂以及对。

全诗言辞质朴,情感真挚,是田园诗的代表作。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二句用“古道”“蒺藜”“古城”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古朴自然的画卷。

B.“被”字化静为动,再现了蓼花绕堤的秋景,奠定了全诗寥廓萧瑟的基调。

C.“榆柳”是田园诗中常见的意象,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也是以它来描写田园生活。

D.“迷”字颇耐人寻味,既可指迷失了方向,又可指行人迷醉在田园美景中。

4.诗中描写的田家生活,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山水田园诗教案

山水田园诗教案

山水田园诗教案教案标题:山水田园诗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2. 能够欣赏和理解山水田园诗的作品。

3.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感受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能够创作出简单的山水田园诗。

教学准备:1. 山水田园诗的相关资料和作品。

2. 展示图片或视频素材,包括山水和田园景色。

3. 学生的作文纸和笔。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山水和田园景色,引起学生对自然景色的兴趣。

2. 提问学生对山水和田园的印象和感受,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表达欲望。

探究:1. 向学生介绍山水田园诗的定义和特点,解释其与自然景色的关系。

2. 分享一些经典的山水田园诗作品,解读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3. 引导学生分析诗中所描绘的景色和情感,帮助他们理解诗人的感受和表达方式。

实践:1. 分发学生作文纸和笔,让学生选择一幅山水或田园图片,并要求他们以这幅图片为灵感,创作一首简短的山水田园诗。

2. 鼓励学生在诗中表达自己对自然景色的感受和情感,引导他们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和修辞手法。

3. 学生完成作诗后,可以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

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和意义。

2. 鼓励学生继续欣赏和创作山水田园诗,培养他们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感受能力。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自然景色,用心感受和表达。

拓展:1. 给学生推荐一些经典的山水田园诗作品,鼓励他们进一步了解和欣赏。

2. 组织学生参观自然风景区或举办户外写作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和感受山水田园的美丽。

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评估他们对山水田园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评价学生的创作作品,包括其表达能力、诗歌结构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注意事项:1. 在引入和探究环节中,要适当使用图文资料和多媒体素材,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在实践环节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创作空间和鼓励,不过分要求其诗歌的完美与成熟。

山水田园诗教案

山水田园诗教案

山水田园诗教案课程名称:山水田园诗教案课程目标:1. 了解山水田园诗的定义、特征和发展历程;2. 学习山水田园诗的常见体裁和代表作品;3. 培养学生欣赏和鉴赏山水田园诗的能力;4.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创作出简单的山水田园诗作。

教学内容:1. 山水田园诗的定义和特征;2. 山水田园诗的发展历程;3. 山水田园诗的常见体裁和代表作品;4. 山水田园诗的欣赏和鉴赏;5. 创作山水田园诗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介绍山水田园诗的概念和作用,引起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山水田园诗的定义、特征和发展历程,引导学生理解山水田园诗的表现对象和主题。

3. 举例分析(20分钟)选择几首著名的山水田园诗,在课堂上进行分析和解读,教会学生欣赏和鉴赏山水田园诗。

4. 小组讨论(15分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一首山水田园诗进行讨论和解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5. 创作实践(20分钟)教学老师与学生一起进行合作创作一首山水田园诗,老师给出一个主题或素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技巧和方法进行创作。

6. 作品分享(10分钟)学生或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创作作品,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

7. 总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继续深入研究山水田园诗的欲望。

教学评价方法:1. 课堂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回答问题、讨论和创作活动中的表现。

2. 书面作品评价:评价学生创作的山水田园诗作品,包括表现主题、运用的技巧和表达能力等方面。

扩展活动:1. 阅读更多的山水田园诗作品,拓宽学生的诗歌素材和欣赏能力;2. 组织学生进行山水田园诗比赛或分享会,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3. 鼓励学生写一篇关于山水田园诗的感想或研究报告,展示他们对于山水田园诗的深入理解和探索。

2024年度-教案山水田园诗鉴赏教案(共1)

2024年度-教案山水田园诗鉴赏教案(共1)
17
05
创作实践与指导
Chapter
18
创作原则及技巧指导
忠实于自然
在描绘山水田园风光时,要力求 真实、生动地表现自然景色,避
免过度夸张或虚构。
寓情于景
将诗人的思想感情融入景物描绘 中,使诗歌具有更深的内涵和意
境。
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增强诗 歌的艺术表现力。
19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
通过描绘田园生活的美好和宁静 ,表达了诗人对回归自然、追求 心灵自由的向往。
诗人背景介绍 诗歌内容解析 艺术手法探讨 主题思想阐释
陶渊明,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 大的诗人、辞赋家,其诗歌以自 然、质朴著称,被誉为“田园诗 派之鼻祖”。
运用白描手法,以朴素的语言刻 画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营造出 一种宁静、淡远的意境。
通过比较阅读,归纳出山水田园诗的 鉴赏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诗歌鉴 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分析比较内容
比较不同作品在描绘山水田园景象、 表达情感、运用语言等方面的特点和 优劣,探讨它们各自的独特之处和共 同之处。
13
04
经典作品解读与欣赏
Chapter
14
《归园田居》解读与欣赏
《归园田居》描绘了诗人回归田 园后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 自然和淳朴生活的热爱。
24Βιβλιοθήκη 分享交流自愿分享邀请有意愿的学生分享自己在 山水田园诗创作过程中的经验
和心得体会。
创作谈
学生可以谈谈自己的创作灵感 来源、创作过程中的挑战和解 决方法等。
互动交流
在分享过程中,鼓励其他学生 积极发言、提问或补充,形成 良好的互动交流氛围。
总结与点评
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简要总结和 点评,肯定其创作成果和努力 ,同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

山山水水总关情――披情入景解读山水田园诗(粤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设计

山山水水总关情――披情入景解读山水田园诗(粤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设计

山山水水总关情――披情入景解读山水田园诗课时设计: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第一课时:掌握山水田园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赏析意象、品味意境、把握情感。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2.通过欣赏、探究、交流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诗歌朗诵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创造性。

[情感目标]1.体会诗人在山水中所寄托的情怀。

2.继续增加古典诗词积累,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意象分析,赏析诗歌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景、情如何过渡与融合。

三、教学步骤1.诗歌美读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诗中的美景,初步把握作者的感情。

2.诗中品画(意境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诗中意境。

3.画中品诗(情感把握)通过诗歌中意象的分析,深刻领悟作者在诗中寄寓的感情。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激发今天我们继续唐代诗歌欣赏之旅,大家一起回忆一下曾学过的山水田园诗。

(略)在这些山水田园诗人的笔下,那一山一水,一花一草,都浸染了诗人的主观情感。

这就是山水田园诗最突出的特点――情景交融。

(学生答)因此,我们赏析诗歌意境,通过意象的分析,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便是我们解读山水田园诗的一把万能的钥匙。

这节课,我们的任务就是学习如何运用这把披情入景的万能钥匙去解读山水田园诗。

(展示课题:山山水水总关情――披情入景解读山水田园诗。

)老师先给大家朗诵一首妇孺能诵的五绝《春晓》,这首诗以天然不觉其巧的语言,写出微妙的惜春之情。

知道它的作者吗?――孟浩然好,让我们一起走进孟浩然的另一首山水田园诗――《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二)诗歌美读可以说:“诗歌是文字的音乐”。

它有铿锵有力的节奏,有内在的或高昂或低沉的韵律。

让我们通过反复朗读吟诵诗歌中那形象、生动而立体的语言,感受它铿锵有力的节奏,聆听它内在的或高昂或低沉韵律,体会情景交融的意境。

小学语文《山水田园诗》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山水田园诗》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古诗文诵读课《山水田园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背诵《田园乐》《饮酒(其五)》《绝句》。

2.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诵读等活动,能结合课件插图理解诗文大意,初步感受山水田园诗之美,激发对中国经典诗歌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感受诗歌的优美。

教学准备:Flash课件教学时间:30分钟教学过程:一、听唱歌曲1.课件播放《读唐诗》,师生同唱。

2.同学们,就像我们刚才在歌中唱的那样:诗中有画,诗中有歌。

大自然中的山水花鸟都被诗人写到诗歌里面去了。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别有天地》这一单元,阅读一组山水田园诗。

3.请认真看老师书写课题。

(板书)齐读课题。

4.轻轻打开《语文经典读本》,翻到51页,快点看看,这一单元一共有哪几首古诗?二、学习《田园乐》1.(课件出示诗歌)下面先让我们随着王维去他的山庄看看吧。

2.自己先试着读读《田园乐》这首诗。

3.读的时候有没有遇到困难?4.谁想读给大家听?注意学生如果出现错误,及时订正字音。

(预设:“朝”板书“朝烟”,诗句中的“朝烟”指的是早晨的烟雾,“朝”作“早晨”讲的时候要读“zhāo”,在读本上标上拼音。

把这个词语读3遍)5.下面我们来接读吧。

男同学读1、3句,女同学读2、4句。

交换过来,看谁读得好。

6.一起读一读吧。

7.同学们,快看!(课件出示诗意图)红红的桃花瓣上,昨夜的雨珠晶莹欲滴;碧绿的柳丝笼罩在清晨的薄雾之中。

院子里落花满地,黄莺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而住在山庄里的人们还沉浸在梦乡之中,真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啊!8.(课件出示诗歌)想象着这幅画面,再来美美地读一读吧。

(指名读)9.老师看到有的同学读诗时,情不自禁地摇头晃脑。

是啊,诗歌都是有节奏的,同学们有没有试过这样读古诗?(师打节拍示范)10.都来试一试吧。

(一起拍手读)11.我们还可以和同桌拍手读。

(师示范)12.(课件出示诗意图)读了这么多遍,能背下来了吗?会背的同学站起来,看着图一起试试吧。

大自然的魅力:山水田园诗鉴赏教案

大自然的魅力:山水田园诗鉴赏教案

大自然的魅力:山水田园诗鉴赏教案第一章:山水田园诗的起源与特点1.1 山水田园诗的起源1.2 山水田园诗的特点1.3 山水田园诗的意义第二章: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代表诗人2.1 陶渊明2.2 王维2.3 孟浩然2.4 谢灵运第三章:山水田园诗的写作技巧与表达手法3.1 写景与抒情3.2 动静结合3.3 以形传神3.4 寓情于景第四章:山水田园诗的审美观念与价值观4.1 自然美的追求4.2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4.3 隐逸思想与田园生活4.4 诗人的社会责任与担当第五章:山水田园诗的鉴赏方法与实践5.1 了解诗人生平与创作背景5.2 品味诗句与意境5.3 感受诗人的情感与思想5.4 分析诗中的艺术特色与价值第六章:唐代山水田园诗的繁荣与影响6.1 唐代山水田园诗的繁荣背景6.2 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品6.3 唐代山水田园诗的影响第七章:宋代山水田园诗的发展与变革7.1 宋代山水田园诗的发展特点7.2 宋代山水田园诗的变革趋势7.3 宋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品第八章:明清时期山水田园诗的演变与创新8.1 明清时期山水田园诗的演变8.2 明清时期山水田园诗的创新8.3 明清时期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品第九章:现代山水田园诗的继承与发展9.1 现代山水田园诗的继承9.2 现代山水田园诗的发展9.3 现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品第十章:山水田园诗鉴赏的综合实践与反思10.1 山水田园诗鉴赏的综合实践10.2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10.3 山水田园诗鉴赏的反思与总结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山水田园诗的起源与特点:理解山水田园诗的历史背景,把握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如写景与抒情的结合、动静结合、以形传神、寓情于景等。

二、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代表诗人:熟悉陶渊明、王维、孟浩然、谢灵运等诗人的生平、创作背景及其对山水田园诗的贡献。

三、山水田园诗的写作技巧与表达手法:掌握山水田园诗的写作技巧,如寓情于景、以形传神等,并学会欣赏其艺术表达。

四、山水田园诗的审美观念与价值观:理解山水田园诗中所蕴含的自然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隐逸思想与田园生活等审美观念与价值观。

山水田园诗教学设计

山水田园诗教学设计

《山水田园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山水田园诗的概念;2、归纳山水田园诗的常见情感,并能条理清晰、步骤明确的写出答案;3、了解山水田园诗的常见技巧,并能组织语言分条分层作答。

二、主要教学方法1、讲授法2、问答法三、教学工具1、黑板2、多媒体教学设备四、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概念解读:1、了解此类诗歌的常见意象2、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山水田园诗下定义(三)针对此类诗歌的常考考点:情感分析及技巧总结,我们如何作答?1、例题分析(一)《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刘禹锡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解题思路:①审题②解读诗句③组织语言作答如何作答:①结合诗句翻译,画面再现②归纳情感要点参考答案:诗人在尾联说道:不要再谈论世俗公务如此繁忙,且让我在此间和你畅聊诗书吧。

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新居的赞美、对朋友能享受闲适生活的向往与羡慕、对与友人志趣相投的愉悦。

小结(一):山水田园诗的常见情感归纳①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②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热爱;③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自由的向往;④表达闲适淡泊之情,寄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2、例题分析(二)《游月陂》游月陂程颢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解题思路:①审题②解读诗句③组织语言作答如何作答:①指出使用了什么表达技巧②结合具体诗句分析(画面再现)③达到了怎样的效果小结(二):山水田园诗的常见表达技巧三、总结与归纳1、概念解读:什么是田园诗?2、应考技能:①情感分析②表达技巧四、结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