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思考答案

合集下载

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思考

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思考

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思考1.1974年联合国发表了(),首次提出粮食安全的概念。

(10.0分)A.《消除饥饿与营养不良世界宣言》B.《曼谷宣言》C.《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叶卡捷琳堡宣言》D.《千年宣言》我的答案:A√答对2.“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出自( )。

(10.0分)A.《孔子》B.《汉书》C.《资治通鉴》D.《史记》我的答案:B√答对3.我国是粮食的生产大国,也是粮食的消费大国。

但由于人口和经济的发展决定了粮食消费的需求刚性,所以从根本上讲,我国的粮食安全还主要取决于()。

(10.0分)A.粮食质量B.粮食品种C.粮食进口D.粮食供给我的答案:D√答对4.()是衡量国家或地区粮食总体生产水平的主要指标。

(10.0分)A.粮食出口数量B.粮食进口数量C.粮食总产量D.粮食单产量我的答案:C√答对1.新时期中国粮食安全的目标与路径是()。

(10.0分))A.保障口粮充分安全B.保障食饲自主安全C.保障食物可调安全D.保障农产品可控安全我的答案:ABCD√答对2.我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三大支撑体系是()。

(10.0分))A.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建立防灾减灾科技支撑体系B.实施节本增效,建立信息农机农艺相结合的生产技术体系C.实施增值降损,建立贮运加工利用高效技术体系D.实施区域均衡增减,玉米优先发展原则体系我的答案:ABC√答对1.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8%,但每年农业生产水资源充足。

(10.0分)我的答案:错误√答对2.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机率增加,而且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虽年际间有波动,但总体呈加重趋势。

(10.0分)我的答案:正确√答对3.人口持续增长、耕地日趋减少、资源日益紧缺、环境不断恶化和全球气候变化等多重压力下,持续提高主要粮食总产是确保我国中长期粮食安全的战略主攻方向。

(10.0分)我的答案:正确×答错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十二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

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思考(2020)

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思考(2020)

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思考1.( ) 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持续提高粮食单产的长远和根本上的重要动力。

(10.0分)A.科技支撑B.政策支持C.制度保证D.资金扶持2.粮食总产的阶段性增长主要是受()的阶段性波动所致。

(10.0分)A.生产水平B.播种面积C.基础设施D.资金投入3.当前我国粮食生产主产区增产贡献突出,粮食增产中心往()移动。

(10.0分)A.南方B.北方C.西方D.东方4.我国是粮食的生产大国,也是粮食的消费大国。

但由于人口和经济的发展决定了粮食消费的需求刚性,所以从根本上讲,我国的粮食安全还主要取决于()。

(10.0分)A.粮食质量B.粮食品种C.粮食进口D.粮食供给1.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0.0分))A.依靠传统技术和面积增加,产能逐渐恢复B.依靠科技、投入和制度释放,产能快速增长C.依靠政策、科技和投入的合力推动,粮食产能跨上新台阶D.依靠创新技术和面积减少,粮食进口数量逐年增长2.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明确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其具体内容是()。

(10.0分))A.保面积B.攻单产C.引导消费D.攻总产1.确保口粮需求不过快增长,我国要合理控制人口规模增长,坚持合理的人口政策。

(10.0分)2.人口持续增长、耕地日趋减少、资源日益紧缺、环境不断恶化和全球气候变化等多重压力下,持续提高主要粮食总产是确保我国中长期粮食安全的战略主攻方向。

(10.0分)3.工业化、城镇化迅猛发展,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供了更加完善的物质装备条件。

(10.0分)4.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8%,但每年农业生产水资源充足。

(10.0分)。

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政策的思考_黄季焜

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政策的思考_黄季焜

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政策的思考□黄季焜杨军仇焕广内容提要:近期全球农产品价格在大幅度波动中上涨和我国食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再次引发了国内外对食物和粮食安全的高度关注。

本文在对我国当前粮食安全状况进行整体分析和对我国未来粮食安全判断的基础上,对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的目标和战略及政策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农业生产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与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时期;粮食安全;中长期预测;战略思考;政策建议2006年以来,全球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并经历了两次大幅度的波动,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也呈现持续稳定增长态势,这些现象引起了国内外对食物安全或粮食安全的高度关注。

国际社会使用的是食物安全(Food Security),在我国常翻译为“粮食安全”或广义上的粮食安全,它包括粮食和其他所有能够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食物(FAO,1996)。

我国的粮食安全概念与国际通常使用的食物安全概念有一定差别,也可以称为狭义的粮食安全,主要是指大米、小麦、玉米、大豆和薯类的国内自给率。

2007—2008年初全球食物价格大幅度上涨,被认为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次最大的全球食物危机(Von Braun,2007;FAO,2008;World Bank,2008)。

虽然全球食物危机并未明显传递到中国,但由于近几年我国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并成为引发CPI上涨的主要因素,国内对粮食安全的关注不亚于其他国家(Huang等,2008;国家统计局,2011)。

本文目的是在对我国现在和未来粮食安全判断的基础上,对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的目标和战略及政策进行了梳理,并提出提高农业生产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与政策建议。

一、对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的判断(一)广义的粮食安全基本上得到保障从个体、区域和国家三个不同尺度上,过去三十年我国食物安全水平都得到不断提高。

首先,从个人和家庭的微观食物安全来看,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消费多样化、食物营养不断改善。

其次,从区域来看,区域间的市场一体化和流通条件不断改善(Huang和Rozelle,2006),区域间贸易量显著增加,不但有效地解决了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带来的区域食物安全问题,而且能够很快缓解局部地区自然灾害对当地农产品供需平衡的冲击,区域食物安全水平显著提高。

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思考

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思考

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思考一是走差别化竞争发展之路目前,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还有很大潜力,要立足于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走差异化竞争发展道路。

在广袤平原地带推进规模化粮食生产,在自然景观优美的区域开发休闲观光农业,在山区丘陵地带开发优质特产、有机绿色食品等,以优质化、高档化、生态化提升产品竞争力。

二是实行粮食全产业链的安全保障措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分工更加细化,市场主体更加多元,粮食安全的综合保障能力涉及到更多产业门类和部门,必须完善粮食全产业链。

除保障生产环节的高产优质,粮食流通、加工、收储、销售等各环节都是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的重要过程,要通过对粮食全产业链多样化、综合性、全方位的开发,提升对国家粮食安全的控制力。

三是加强国际合作和外资监管依托“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同时抓住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的契机,加强双边或多边农业合作,通过基础设施和金融支持的带动,加强粮食贸易的衔接,为我国的粮食安全与贸易提供保障。

充分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平台,促进国际组织规则为我所用,共同促进世界粮食安全。

同时着眼粮食进口和外资进入对粮食产业的影响,实施外资安全审定制度,加强外资监管,强化外资企业贸易与经营信息报告制度,维护粮食产业安全。

四是加快构建更加系统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目前,我国粮食安全战略体系框架已基本确立,今后一段时期要加快构建粮食安全预警体系,加大粮食安全大数据建设,尽快将国内外粮食生产、加工、储存、销售、天气、自然灾害等数据进行全面整合,充分利用遥感、航天、地理信息、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对全球及我国粮食安全状况进行科学监测、预警和形势判断,进一步强化粮食安全宏观调控能力。

建立健全粮食安全应急体系,从结构角度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和储备布局,结合粮食品种空间分布、物流体系完善程度、区域销售规模与市场需求等,评估我国粮食安全的动态变化,保障薄弱地区、困难群体和应急状态下的粮食供应。

公需科目考试--2020年2月12日 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思考

公需科目考试--2020年2月12日 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思考

1.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增长的两个最主要的关键要素是()。

(10.0分)A.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单产水平B.单产水平和粮食作物比重C.粮食作物品种和单产水平D.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作物比重我的答案:A √答对2.( ) 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持续提高粮食单产的长远和根本上的重要动力。

(10.0分)A.科技支撑B.政策支持C.制度保证D.资金扶持我的答案:A √答对3.()中指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事关粮食安全。

(10.0分)A.2011中央一号文件B.十七大报告C.“十二五”规划D.十六大报告我的答案:A √答对4.当前我国粮食生产主产区增产贡献突出,粮食增产中心往()移动。

(10.0分)A.南方B.北方C.西方D.东方我的答案:B √答对1.下面对我国粮食生产总体情况分析准确的是()。

(10.0分))A.粮食播种面积增加主导阶段,粮食生产能力快速恢复B.单产突破主导阶段,粮食生产大幅增长C.单产增速减缓阶段,粮食生产持续徘徊D.总产增速下降阶段,粮食生产大幅减少我的答案:ABC √答对2.新时期中国粮食安全的目标与路径是()。

(10.0分))A.保障口粮充分安全B.保障食饲自主安全C.保障食物可调安全D.保障农产品可控安全我的答案:ABCD √答对1.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8%,但每年农业生产水资源充足。

(10.0分)我的答案:错误√答对2.我国必须坚持自主粮食安全,粮食安全问题不能依靠世界市场。

(10.0分)我的答案:正确√答对3.十七大报告强调我国必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收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10.0分)我的答案:正确√答对4.粮食生产能力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单产水平无疑是最主要的因素。

(10.0分)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粮食安全问题的反思

粮食安全问题的反思

粮食安全问题的反思摘要: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生活必需品,是人类从事其他一切活动的前提,粮食安全始终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

粮食安全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确保粮食安全。

从宏观上讲,粮食安全主要是一、粮食安全与经济发展从经济发展角度看,粮食安全问题研究,不能仅从实物数量方面考虑,也要从经济价值角度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粮食生产主体——农户,其理性的生产经营目标是经济效益或利润最大化。

以云南省来说,云南农业是典型的山区农业,粮食种植没有优势,从比较优势原则出发,云南种植其他经济作物如蔬菜、水果、林产品、茶叶、烟叶等效益更佳。

从全省粮食作物占农作物的播种面积比例看,改革开放以来,粮食作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1978年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面积为89%,2009年下降到69%,从经济角度看,这是种植主体——农户的理性决策。

或许有人担心,如此下去,粮食安全会受到威胁,根据我们大量一些地区粮食过剩,而同时另一些地区粮食供给不能满足需求的状况。

这种区域间的粮食供求不平衡可能引发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粮食市场波动,进而影响国家粮食安全。

因此,区域粮食安全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国家粮食安全是区域粮食安全的保障。

但并不能因此为确保各区域的粮食安全,追求本地区的粮食自给而忽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

因此区域粮食安全战略首先要服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在此前提下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和分工合作的原则来合理确定各地区的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对于区域而言,既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增加粮食生产,又要实事求是,根据资源条件,对粮食安全目标有一个切合实际的准确定位,区域粮食安全的目标不是绝对安全,自求平衡。

三、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热水资源,建立了生物多样性高效立体种植模式,把“天拉长、地拉宽”,通过提高复种指数来抵消因耕地面积减少导致播种面积下降,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不突破红线。

四、“藏粮于国”与“藏粮于民”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建立中央粮食储备制度意义重大。

关于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思考

关于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思考

关于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思考翟虎渠内容提要: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并取得了重大成就。

在粮食需求刚性增长、粮食增长面临资源环境等制约情况下,粮食安全战略必须以科技为根本手段,以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为可靠基础,依靠优势区域增产提升保障能力,以国家政策支持作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力、确保粮食有效供给的重要支撑。

关键词:粮食安全; 科技手段; 耕地基础; 优势区域; 政策支持一纵观中国历史,粮食是历代王朝维护江山社稷的头等大事。

早在管子《治国》篇中就有“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

是以先王知众民、强兵、广地、强国之必生于粟也”的论述。

司马迁在《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中写道,“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

”这是我国历代统治者重农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今世界,粮食安全与能源安全、金融安全并称为全球三大经济安全,为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所高度关注。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说过: “谁控制了石油,谁就能控制所有国家; 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类”。

因此,粮食安全始终是事关国家安全、政权稳定、百姓安宁的大事。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和粮食生产问题,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把粮食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

1960 年3月毛泽东就明确提出了“农业是基础,工业为主导”的方针; 1960 年8 月10 日,经毛泽东批准,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全党动手,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指示》强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食是基础的基础”。

改革开放之初的1982 年,邓小平在谈到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时强调,“重视发展农业。

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

”1986 年,邓小平针对当时粮食生产出现的滑坡局面时指出,“农业,主要是粮食问题。

农业上如果有个曲折,三五年转不过来。

”20 世纪90 年代,江泽民曾深刻指出: “我国是一个大国,有十几亿人口,这样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都绝不能削弱而只能加强。

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思考

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思考

3.( ) 中指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事关粮食安全。(10.0分)
A.2011中央一号文件
B.十七大报告
C.“十二五”规划
D.十六大报告
我的答案:A √答对
4.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增长的两个最主要的关键要素是( )。(10.0分)
A.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单产水平
B.单产水平和粮食作物比重
1.( )是衡量国家或地区粮食总体生产水平的主要指标。(10.0分)
A.粮食出口数量
B.粮食进口数量
C.粮食总产量
D.粮食单产量
我的答案:C √答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粮食总产的阶段性增长主要是受( )的阶段性波动所致。(10.0分)
A.生产水平
B.播种面积
C.基础设施
D.资金投入
我的答案:B √答对
C.粮食作物品种和单产水平
D.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作物比重
我的答案:A √答对
1.国家粮食安全质量保障的具体内容是( )。(10.0分))
A.保障产品达到安全使用标准
B.保障产品具备足够的营养价值
C.保障产品无公害
D.保障产品绿色、有机要求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2.通俗地说,粮食安全的根本内涵是粮食( )。(10.0分))
A.供得足
B.送得到
C.买得起
D.吃得好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1.十七大报告强调我国必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收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10.0分)
我的答案: 正确 √答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