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完整】中国传统文化介绍PPT模板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介绍PPT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介绍PPT课件

?
是 谁 呢
的 花 盆 。 那 么 第 一 个 发 明 制 陶 的 人
品 就 是 养 一 盆 花 也 需 要 有 一 个 陶 制
人 们 在 日 常 生 活 中 离 不 开 陶 瓷 制
陶 瓷 的 故 事
()
正 ” 官 员

后 来 黄 帝 任 命 宁 封 子 为 桥 国 的 “ 陶
了 很 久 发 现 装 进 泥 壳 里 的 水 点 滴 不 漏
以津张,是 捏,”它北 泥家创创方 人境始始流 为贫人于传 业寒叫清的 ,,张代一 养从明末派 家小山年民
,。
泥 人 张
趣反瞬色中
味面间,的
性 。
人 物 。 他 的 作 品 具 有 浓 厚 的
的 形 象 , 有 正 面 人 物 , 还 有
有 表 现 劳 动 人 民 现 实 生 活 中
人 物 , 也 有 小 说 戏 曲 中 的 角
确祭阳与“花阳重阳
每祖节推久节节九节
年的与行久等又”,
农四除敬”说称,农
历大、老,法“民历
九节清活有。登间九
月日、动长由高在月
初。盂。久于节该初
2012 12 28


之九”日九


意月。有,
老年也
,初还登二


所九有高九
节 。

中 国
以“重的相 常九九风重
日 , 法 律
传 统 节 日
在九节俗, 此”、,称 日谐茱所为 祭音萸以
春 节
同们因春
时便为节
期有相是
、贴传中
不春年国
同联兽及
地、怕一
区放红些
、鞭色亚
不炮,洲
同、怕民

中国传统文化介绍PPT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介绍PPT课件

对人类的贡献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谐、仁爱、 礼仪等价值观,对于人类社会的 道德建设、人际关系和国际交往
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贡献。
02
中国传统思想与哲学
儒家思想
总结词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 主张以德治民、以德治国。
详细描述
儒家思想起源于春秋时期,由孔子创立,后经孟子、荀子等人的发展,形成了完 整的哲学体系。儒家主张以仁为核心,提倡孝顺、忠诚、礼制等道德规范,认为 治国应以德为主,强调君子的品德修养对社会风气的引领作用。
03
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学
书法艺术
9字
书法是中国独有的传统艺术 形式,通过书写汉字来表达 情感和意境。
9字
书法作品不仅是文字的载体 ,更是艺术品,体现了作者 的情感、气质和修养。
9字 书法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 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隶 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多 种书体,各具特色。
9字
书法艺术在古代被广泛应用 于书写碑文、匾额、对联等 ,在现代则更多地被欣赏和 收藏。
绘画艺术
中国绘画艺术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 到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绘画。
中国绘画的技法丰富多样,包括工笔 、写意、没骨等多种画法,每种技法 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力和美感。
中国绘画以山水、花鸟、人物为主要 题材,注重笔墨和气韵,强调意境和 神韵。
中国绘画在古代是士人表达情感和志 向的重要方式,也是文化交流和传承 的重要载体。
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 的底蕴、广泛的传播和深远的影响, 强调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理念,注 重家庭、社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
历史发展
起源
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追溯到 远古时期,如夏商周时期 ,形成了早期的文化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PPT模板(2024)

中国传统文化PPT模板(2024)

无为而治
02
不刻意追求,让事物自然发展
清静无为
03
保持内心清静,不为外物所扰
13
道家思想在现代社会应用
企业管理
无为而治,让员工自主发挥创造 力
2024/1/30
心理健康
清静无为,减轻心理压力,保持内 心平静
生态保护
道法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保护生 态环境
14
2024/1/30
04
CATALOGUE
才。
2024/1/30
03
当代中国画发展
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吸收现代艺术元素,拓展表现领域,推动中
国画艺术的创新发展。同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中国画在国际
艺术领域的影响力。
26
2024/1/30
07
CATALOGUE
传统节日与习俗
27
重要传统节日介绍(春节、端午、中秋等)
2024/1/30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象征着团圆和思念。中秋节的习俗包括赏月 、吃月饼、提灯笼等,寓意着家人团聚、共度佳节。
28
各地区独特习俗展示
2024/1/30
北方地区
在春节期间,北方地区有吃饺子的传统,寓意着“更岁交子”,同时还会在饺子里放入硬币、糖果等象征着 吉祥如意的东西。此外,北方地区还有扭秧歌、踩高跷等传统民俗活动。
29
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意义和价值
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庆祝传统节 日,可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促进社会和谐
传统节日是家人团聚、增进亲情 的时刻,也是邻里之间互相交流 、增进友谊的机会。通过传统节 日的庆祝活动,可以促进社会和 谐、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介绍PPT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介绍PPT课件

06
中国美食
八大菜系
• 鲁菜:以济南菜为主,大方高贵,做工精细,官府菜。 • 粤菜:以广州菜为主,追求新鲜,清淡,味鲜。 • 川菜:以四川菜为主,辣味浓郁,口味多变。 • 苏菜:以江苏菜为主,刀工精细,菜品鲜美,注重本味。 • 闽菜:以福建菜为主,烹调技艺高超,多海鲜。
地方特色菜
北京烤鸭
上海小笼包
四川麻婆豆腐
广东白切鸡
湖南口味蛇
• 以北京填鸭为主料 ,用果木烤制而成,皮 酥肉嫩,味道鲜美。
• 以上等猪肉、鸡汤 为主料,蒸制而成,皮 薄馅嫩,汤汁浓郁。
• 以豆腐为主料,加 入豆瓣酱、花椒粉等调 料烧制而成,麻辣鲜香 。
• 以三黄鸡为主料, 浸熟后切块,配上姜丝 、葱花、酱油等调料食 用,口感鲜嫩。
中国医学
中医基本理论
强调整体观念
1
• 中医认为人体内部与外部环境是一个有机 的整体,人体内部的五脏六腑、气血阴阳与
外部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强调气血阴阳平衡
2
• 中医认为人体内部的气血阴阳平衡是保持 健康的重要因素,失衡会导致疾病。
强调辨证施治
3
•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种方法对病人 进行诊断,然后根据不同的病情制定不同的
民间故事
• 如《老鼠嫁女》、《葫芦娃》等。
民间歌谣
• 如《茉莉花》、《刘三姐》等。
04
中国艺术
国画
特点
• 国画注重表达意境,讲究笔墨神韵,追求气韵生动。
分类
• 国画根据绘画题材,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
书法
特点
• 书法强调笔画之间的呼应、连贯和韵律感,富有审美价 值。
分类
• 书法根据书写风格和技巧,可分为楷书、草书、隶书等 。

《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完整版

《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完整版
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习俗
REPORTING
春节与元宵节
春节的起源和历史
介绍春节的起源、发展历程及 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
位。
春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贴春联、放鞭炮、舞龙舞 狮、吃年夜饭、压岁钱等。
元宵节的起源和历史
介绍元宵节的起源、发展历程 及其与春节的关联。
元宵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吃元宵、猜灯谜、放天灯 等。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赏月、吃月饼、燃灯等。
重阳节的起源和历史
介绍重阳节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与 菊花的关联。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登高、插茱萸、吃重阳糕等。
其他传统节日与习俗
01
02
03
04
七夕节
介绍七夕节的起源、传说和传 统习俗,如穿针乞巧、拜织女
等。
中元节
介绍中元节的起源、传说和传 统习俗,如放河灯、祭祖等。
冬至节
介绍冬至节的起源、传统习俗 和食俗,如吃饺子、汤圆等。
腊八节
介绍腊八节的起源、传统习俗 和食俗,如喝腊八粥等。
PART 05
中国传统文化的科技成就
REPORTING
四大发明及其影响
造纸术
印刷术
发明于东汉时期,改进于唐朝,大大促进 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唐代的雕版印刷和宋代的活字印刷,推动 了书籍的广泛传播和知识普及。
古代园林注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追求意境和美感,如山水园林、江南园林等 。
PART 06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 与发展
REPORTING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体现
1 2
道德伦理
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伦理,如儒家思想中的“仁爱 ”、“礼义廉耻”等观念,对现代社会仍具有指 导意义。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介绍PPT课件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介绍PPT课件

犹 如 一 颗 璀 璨 的 明 珠 , 闪 耀 着 文 明 古
辉 。 传 统 文 化 的 底 蕴 , 使 得 中 华 文 明
颗 璀 璨 的 明 珠 , 闪 耀 着 文 明 古 国 的 光
统 文 化 的 底 蕴 , 使 得 中 华 文 明 犹 如 一
陶 瓷 的 故 事
泥 人 张
古如统珠使古如统珠使明犹传 国一文,得国一文,得古如统 的颗化闪中的颗化闪中国一文 光璀的耀华光璀的耀华的颗化 辉璨底着文辉璨底着文光璀的 。的蕴文明。的蕴文明辉璨底
明,明犹传明,明犹。的蕴 珠使古如统珠使古如传明, ,得国一文,得国一统珠使 闪中的颗化闪中的颗文,得 耀华光璀的耀华光璀化闪中 着文辉璨底着文辉璨的耀华 文明。的蕴文明。的底着文 明犹传明,明犹传明蕴文明
着 文 明 古 国 的 光 辉 。 传 统 文 化 的 底
华 文 明 犹 如 一 颗 璀 璨 的 明 珠 , 闪 耀
的 光 辉 。 传 统 文 化 的 底 蕴 , 使 得 中
一 颗 璀 璨 的 明 珠 , 闪 耀 着 文 明 古 国
统 文 化 的 底 蕴 , 使 得 中 华 文 明 犹 如
明 珠 , 闪 耀 着 文 明 古 国 的 光 辉 。 传
明明犹,传明明犹蕴 ,
古的华文明璨中统文璀得传 国明文化古的华文明璨中统 的珠明的国明文化古的华文 光,犹底的珠明的国明文化 辉闪如蕴光,犹底的珠明的 。耀一,辉闪如蕴光,犹底
着颗使。耀一,辉闪如蕴 文璀得传着颗使。耀一, 明璨中统文璀得传着颗使
除 夕 夜
春 节
古使明传 国得珠统 的中,文 光华闪化 辉文耀的 。明着底

泥 人 张
京 的 的 得 辉 珠 华 传
光明中。,文统 辉珠华传闪明文

《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完整版

《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完整版
位于北京,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以其宏大的规模和精湛 的建筑技艺著称。
颐和园
位于北京,是一座大型皇家园林,以其精美的建筑和丰富的文化 内涵闻名于世。
拙政园
位于苏州,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代表之一,以其精巧的园林布 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
传统建筑在现代社会中的保护和传承
保护原则
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保护 好传统建筑的原始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
易行。
华严宗以《华严经》为主要 经典,强调万物圆融无碍的
思想。
04
05
天台宗以《法华经》为主要 经典,注重止观双修和实相
论。
佛教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
01
佛教文化在现代社会中 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涉 及哲学、艺术、文学等 领域。
02
佛教的慈悲、平等、中 道等思想对于现代社会 具有积极意义。
03
佛教文化对于心理治疗 、生命教育等方面也有 重要的贡献。
《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 完整版
目录
•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 儒家思想及其影响 • 道家思想及其影响 • 法家思想及其影响 • 佛教文化及其影响 • 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化 • 中国传统节日与习俗 •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01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文 学艺术、礼仪制度、生活方式及其物化形式等等。
介绍韩非子的生平和主要著作,阐述其在法家学派中的地位和影 响。
法家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概述法家学派的起源、形成过程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
韩非子的法家思想
详细阐述韩非子的法、术、势等法家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在当时的 政治、社会背景下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


“仁”是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孔子以前已有“仁”的概念,但孔子丰富了“仁”的内涵,升华了“仁”的意义。
孔子的“仁”,其内容有四个含义,一曰“仁者,人也。”认为“仁”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二曰“仁”即“爱人”(《颜 渊》),并进一步阐明“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为“仁”,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颜渊》)。三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他认为政治的最高境界是以“仁”治天下,象尧舜一样“南面而己。” 子 张问“仁”,孔子更具体指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这五者就是“恭、宽、信、敏、惠”。四曰:“克己复礼为仁。一 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他倡导以“孝悌”为基础的伦理观念,指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学 而》)。甚至“仁”的精神也渗透到他的教育思想当中,提出“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指出“博学而笃志,切问 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为什么能达到中国文化的颠峰状态
第一,社会大变革,为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提供了历史舞台。 第二,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动荡,使士阶层迅速崛起。 第三,激烈的兼并战争,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 第四,竟相争霸的诸侯列国,尚未形成统一的文化观念。 第五,宫廷文化官员周游列国,走向民间,推动了私人学术集团的兴起。
第一节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形成的背景
从周平王迁都(公元前722年)到秦始皇统一中原(公元前221年)这500多年间,习惯上划分 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公元前476年以前为春秋时期,这段时期同孔子所编的鲁国史书《春 秋》的时间大体上差不多。公元前475年到秦统一中国为战国时期。在春秋时期,诸侯各国 “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战国时期发生大小战220余次,因此春秋和战国是中国历史上 一个动荡与变革的时期,就是在这动荡与变革的时期,中国文化却奏起了辉煌的乐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宗教哲学
儒、道、释、周易、阴、五行、干支、罗盘八、占卜、风水、面相
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对联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 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 孟昶。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对联起源秦朝,古时称为桃符。关于中国最早的楹联,谭蝉雪先生在《文史知识》1991年 第四期上撰文指出,中国最早的楹帖出现在唐代。 时间跨度为先秦、两汉至南北朝。在中国古诗文中,很早就出现了一些比较整齐的对偶句。 流传至今的几篇上古歌谣已见其滥觞。如“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 息”之类。至先秦两汉,对偶句更是屡见不鲜。《易经》卦爻辞中已有一些对偶工整的文 句,如:“渺能视,跛能履。”(《履》卦“六三”)、“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明夷》卦“上六”)《易传》中对偶工整的句子更常见,如:“仰以观于天文,俯以 察于地理。”(《系辞下传》)、“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 从虎……则各从其类也。” 律偶,格律诗中的对偶句。这种诗体又称近体诗,正式形成于唐代,但其溯源,则始于魏 晋。曹魏时,李登作《声类》十卷,吕静作《韵集》五卷,分出清、浊音和宫、商、角、 徵、羽诸声。另外,孙炎作《尔雅音义》,用反切注音,他是反切的创始人。
剪纸是中国的民间艺术瑰宝,是民间艺术的一 朵奇葩,看了让人羡慕不已,啧啧称赞。剪纸 的内容包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鸟,虫,鱼, 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这些人们熟悉而又热 爱的自然景观成了人们剪纸的花样。每逢过年 过节或喜事临门,人们都要剪一些“福”、 “喜”、“寿”等贴在窗户上,门上来表示庆 贺。
中国传统文化——传统节日
中 国
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意义
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在古 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 华民族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 中的展现。在现今中国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拜金主 义,虛无主义等社会意识形态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 的冲击,传统文化中许多的重要环节己经出现了缺失 的情况。为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提升国家软实力, 就必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掘中华民 族和谐文化资源,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要在现今拜 金主义和利益面前迷失。
四大名著
《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
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中医
中医、中药、《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脉经》、《本草纲 目》、《千金方》《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
中国的传统文化——剪纸
中国是个古老的国家,传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 丰富多彩。有民间工艺陶瓷,民族艺术戏剧, 国画,风俗习惯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闹花灯 等等,不过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民间艺术剪纸了。
汉民族 传统节日 近50个
15个主要节日:
春节、上元节(元宵节)、花朝节(百花生日)、上巳节(三月三)、寒食节、清明节、端 午节、七夕节、中元节(鬼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节、祭灶日(小年)、除 夕。每个地方还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建筑
民宅 亭阁牌坊 园林寺院 钟塔庙宇 亭台楼阁
中国传统文化——汉字汉语
汉字是世界四大自源文字之一(另外三种是埃及圣书字、苏美尔楔形文字、玛 雅文字),唯一一种使用至今,并仍然充满活力、历久弥新。 汉字作为表意(语素)文字的杰出代表,独霸世界文字之林半边天(另一半是 各种字母、表音盖诸文字之冠。产生了古典格律 诗、对联、字谜、测字算卦等世间仅有的艺术。
少有文字的书写能成为一门艺术,更无一能达到汉字书法艺术之高度。碑帖、 篆刻、牌匾、楹联、尺幅、扇面,样样精妙绝伦。
汉字的一笔一划,无不体现祖先们的智慧和对世界的理解。所谓中国哲学,在 汉字的构造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包括
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 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 化的组成部分。
中国的传统文化-诸子百家
1.道家(老子、庄子、列子;思想:道德,无为、逍遥;《南华经》《道德经》 《管子》 2.儒家(孔子、《论语》、孟子、《孟子》、荀子;思想:仁、义、礼、智、信;四书:
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就出自此书。)
11.医家(扁鹊、淳于意、张仲景、华佗、孙思邈、王冰、张从正、朱震亨、李时珍、张景
岳)
中国的传统文化-琴棋书画
乐器
笛子、二胡、古筝、萧笛、鼓、古琴、琵琶
十大名曲
(《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 伏》、《夕阳箫鼓》、《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阳春白雪》、 《 渔樵问答》)
中国传统文化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简介
中华传统文化
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 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道教文化、 禅宗文化、饮食文化、孝贤文化、慈善文化、中医文化等;
传统节日(均按农历)
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清明节、 五月初五端午节、七月初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 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
《中庸》《大学》《孟子》《论语》)
3.法家(李悝,韩非、李斯、《韩非子》思想:君主集权,以法治国) 4.墨家(墨子、《墨子》、思想:兼爱、非攻、举贤、节俭) 5.名家(邓析、惠施、公孙龙、桓团《公孙龙子》) 6.阴阳家(邹衍、五行、金木水火土) 7.纵横家(鬼谷子、苏秦、张仪、《战国策》) 8.杂家(吕不韦《吕氏春秋》) 9.小说家(虞初《虞初周说》) 10.兵家(孙膑《孙膑兵法》孙武《孙子兵法》、吴起、尉缭、魏无忌、白起思想:【知己

中国象棋、中国围棋,对弈、棋子、棋盘

中国书法、篆刻印章、文房四宝(毛笔、墨、砚台、宣纸)、木版水印、 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竖排线装书

国画、山水画、写意画;敦煌壁画;八骏图、太极图(太极)
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学
诗词 曲赋
《诗经》、《汉乐府》、《孙子兵法》 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