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实验⑤植物组织切片的制备

【精品】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讲义

实验一细胞的基本形态结构的观察 实验原理与目的 (1)通过观察动、植物细胞,了解细胞形态的多样性并掌握光镜下细胞的基本形态结构。 (2)初步掌握临时制片技术和显微绘图的方法。 实验原理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构成人体或其他高等动物或植物的细胞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细胞的形态都与它们的功能相适应。如具有运输O2和CO2功能的红细胞为双凹盘状;具有感受刺激与传导功能的神经细胞呈星芒形,附有长短不等的树枝状突起;上皮细胞是柱形或扁平形;巨噬细胞则呈不规则形状,并能伸出伪足,以利于为执行吞噬和消灭外源的病原微生物的功能。虽然细胞在形态上多种多样、大小不同,但却具有共同的基本结构特点,即都是由细胞膜(cellmembrane)、细胞质(cytoplasm)和细胞核(nucleus)组成。 实验用品 1.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推片、吸管、镊子、牙签、擦镜纸、吸水纸、小剪刀。 2.材料:洋葱、人口腔上皮细胞、鸡血液、人血细胞涂片、蟾蜍血细胞涂片。

3.试剂:2%碘液、Giemsa染液。 试剂配制 1.2%碘液:称取碘片2g,碘化钾5g,蒸馏水100ml混匀溶解即可。2.吉姆萨(Giemsa)染液:吉姆萨粉(Giemsastain)l.0g 甘油(AR)66ml 甲醇(AR)66ml

将Giemsa粉放入研钵中,先加入少量甘油,研磨至无颗粒为止,然后再将全部甘油倒入,放56℃温箱中2h后,加入甲醇,将配制好的染液密封保存棕色瓶内(最好于0~4℃保存)。 内容与方法 一、洋葱鳞茎表皮细胞制片与观察: 1.临时制片:取一擦净的载玻片,在玻片中央滴一滴2%的碘液,将洋葱茎用小刀分为几块,取一块肉质鳞叶,用镊子在其表面轻轻撕下一小块膜质表皮,再用剪刀剪成3~4mm2的小块,置于载玻片的染液中铺平,染色2~3分钟,盖上盖玻片,用吸水纸吸去盖玻片周围多余的染液。 2.观察:将标本置于低倍镜下观察,可见许多长柱状排列整齐、彼此相连的细胞,选择其中较典型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然后换成高倍镜观察以下结构:1)细胞壁:在每两个细胞相连处,可看到二层壁状结构,是相邻细胞各自的细胞壁,有纤维素构成。细胞膜紧贴在细胞壁内侧,不易看到。2)细胞核:呈椭圆形,位于中央,被染成黄色,成熟的细胞由于液泡的挤压,核位于质膜边缘。细胞核一般有1~2个折光较强并染成黄色的核仁。(3)细胞质:是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物质,染色较浅,有1至数个液泡及微细颗粒(图1-1)。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程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程 1. 细胞培养 细胞培养是研究细胞生物学的重要工具。其基本原理是将动植物等生物材料分离、挑选出优良细胞群体,通过合适的细胞培养基、培养条件、方法和设备,使细胞在体外生长和繁殖。其常用培养细胞的类型有:肺、肝、胃肠、心肌、肌肉、神经、结缔组织、卵巢等。 2. 细胞分离 将细胞组织挑选出来进行细胞分离,我们需要用到一般的分离试剂,如细胞酶、生物表面活性剂、离子液体、尼龙布、毛细管、细胞分选仪和细胞联合培养等,同时需要注意一些技术细节。例如合适的分离环境和分离条件、合适的分离时间、细胞貌形的观察以及细胞去污的操作等。 3. 细胞染色 细胞染色是存在于细胞的染色体、蛋白质和核酸等物质,借助不同染色剂使之显色的过程。其优点是操作简便,速度快,结果直观且研究范围广。根据它的使用范围和目的不同,一般分为核型分析、基因型分析、生化分析、免疫分析和化学分析等。 4. 免疫组化染色 免疫组化染色是指利用抗体与细胞中的特定抗原之间的结合反

应,使细胞中的抗原在细胞、组织切片或细胞培养物中可视化并得到定位的技术。这种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与分子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细胞分子和生物学的密切联系。 5. 荧光标记技术 荧光标记技术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荧光分子效应的物理特性。将该技术运用于细胞生物学中,可以标记生物分子,如细胞内结构组分和生物分子中的蛋白质、核酸、糖等,以实现对其特性、运动和转化的动态和定量分析。同时,它对于研究牛眼改良和细胞砂浆的研究、比较病理学和細胞生理学中细胞示踪标记的定位等过程中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6. 电镜观察 电子显微镜(EM)是一种利用电子束代替光束观察样品表面 的高分辨率显微镜。其操作方法较为复杂,需要像样的准备样本和设备,但提供的高分辨率和高对比度,使得研究者可以观察小于光学分辨率的细胞结构,并能发现小分子、细菌和病毒等细胞成分。 7.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目前,分子生物学技术已经成为细胞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聚合酶链式反应(PCR)、DNA构建、DNA测序、蛋白质组学等,这些都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领域的示例。

细胞生物学实验⑤植物组织切片的制备

植物组织切片的制备 生物122 祝洪晨1202040220 实验目的: 通过石蜡切片法了解和掌握动物和植物材料切片制作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 实验原理: 进行组织学和细胞学研究,必须把新鲜的组织或器官制作成切片,以便在显微镜下观察。制作生物制片要求尽量保持细胞结构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石蜡切片法是一种较常用的制片法。一般操作步骤是:取材→固定→冲洗→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贴片→烤片→脱蜡→复水→染色→脱水→透明→封藏。其原理是将样品固定后,包埋于石蜡中,使其具有一定的硬度,便于在石蜡切片机上切片成足够薄的切片。切片染色后经封藏可制作成永久制片。 实验步骤: 1)取材、固定与抽气:本实验用蚕豆根、向日葵茎、夹竹桃叶为材料,制作横切片观察其内部结构。用刀片切取所需根和茎的部位3-4㎜为一段,叶应取叶片中部主脉约4㎜宽的叶片。小组各取5-6块,立即用FAA固定液固定。固定过程中必须进行抽气。 2)洗涤与保存:教师代做。 3)脱水:70%酒精(1h)→80%酒精(1h)→90%酒精(1h)→95%酒精(1h)→无水乙醇(1h)→无水乙醇(1h)。 4)透明:无水乙醇(1h)→2/3酒精+1/3二甲苯(1h)→1/2酒精+1/2二甲苯(1h)→1/3酒精+2/3二甲苯(1h)→二甲苯(1h)→二甲苯(1h)。 5)浸蜡:教师代做。 6)包埋:折叠纸盒→灌蜡水→竖直放置植物材料于纸盒底部→冷却石蜡。 7)切片:将包埋好的蜡块用刀片修成较规则的梯形,以少量热蜡液将其底部迅速贴附于小木块上,夹在轮转式切片机的蜡块钳内,使蜡块切面与切片刀刃平行,旋紧。切片厚度通常为5~12μm,切出一片接一片的蜡带,用毛笔轻托轻放在纸上。 8)贴片与烤片:在洁净的载玻片上直接滴加两滴蒸馏水,再将一定长度的蜡带放至载玻片上铺正,在温台上略加热使蜡片铺展开来,最后用滤纸吸去多余的水分,将载玻片放入45℃的温箱中干燥。 9)染色:二甲苯(5min)→二甲苯(5min)→2/3二甲苯;1/3乙醇(1min)→1/2二甲苯;1/2

细胞生物学实验五 、细胞骨架的纤维结构标本制备和观察 12生技二班 陈官华

实验五、细胞骨架的显微结构标本制备和观察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细胞骨架光镜标本的制备方法。 2、掌握考马斯亮蓝R250对植物细胞骨架的染色方法。 3、了解植物细胞骨架的基本形态和结构。 二、实验原理 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丝组成的复杂网状结构,根据组成成分和形态结构的不同,分为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它们对细胞形态的维持,细胞生长、运动、分裂、分化,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基因表达等起到重要作用。 对光镜下细胞骨架的显微结构观察采用的方法是1%或2%TritionX-100(聚乙二醇辛基苯醚)处理细胞,可将质膜中的和细胞基质的蛋白质及全部脂质溶解,使大部分的可溶性蛋白质及全部脂质被抽提,但细胞骨架系统的蛋白质不受破坏而被保存,经用戊二醛固定,再用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后,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清晰的微丝束,网状结构,即为细胞骨架。 三、器材和试剂 1、器材:显微镜1台、恒温箱1台、50ml小烧杯、吸管、小镊子、剪刀、 载玻片、吸水卷纸、擦镜纸、水果刀、5ml 移液枪、洗耳球。 2、试剂配制 a、6m mol/L磷酸缓冲液(PH6.5):配1000ml. b、M-缓冲液:(咪唑3.40g、KCL3.7g、Mgcl2 .6H2O、EGTA 0.38g、EDTA 0.02g 巯基乙醇0.07mol、甘油292ml、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ml,再用 1mol/L的HCL调至PH7.2,温室保存)。 c、2%TritionX-100液:10mlTritionX-10加M-缓冲液500ml。 d、3%戊二醛:取25%戊二醛原液30ml,加磷酸缓冲液(PH7.2)264ml。 e、0.2%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液100ml。 f、单蒸水1000ml。 四、内容和方法 1、取材:切开洋葱鳞茎,撕开中层鳞片的内表皮,剪成2-3mm大小的小片,浸入装有6m mol/L PBS(PH6.5)的小烧杯中,使其下沉,处理5-10min。

细胞生物学实验手册

细胞生物学实验手册 授课教师:毛晓霞

(一)成绩

1、实验占期末总成绩30%,即30分;取七个实验的平均成绩为实验最终成绩 2、分组名单:分AB两班,每班5组,每组6人 3、请假:辅导员签字的假条+提前一天电话请假 (二)实验要点 实验一光学显微镜使用及显微摄影技术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光学显微镜结构原理并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 2、掌握显微摄影技术操作流程 3、了解部分细胞生物学中所使用的大型仪器设备的操作流程及用途。 二、实验原理 显微镜的放大效能是由其照明系统所使用光的波长和透镜系统的数值孔径决定,缩短使用的光波长或增加数值孔径可以提高分辨率。 可见光的光波振幅较窄,因此使用较短波长的紫外光作为光源系统,可以提高分辨率。 三、实验内容 1、双目显微镜的操作规范: 2、NIKON80i显微摄影系统的操作流程

3、胶片放大洗印技术流程 4、部分大型仪器设备介绍 荧光显微镜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暗视野显微镜 dark field microscope 相差显微镜 微分干涉差显微镜 倒置显微镜 inverse microscope 显微操作仪 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 四、作业 1、双目显微镜操作流程规范 五、思考题 1、暗视野显微镜的定义与应用 2、相差显微镜的定义与应用 实验二血涂片的制备及细胞大小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血涂片的制备技术 2、认识血液中红细胞和各类白细胞的形态 3、掌握目镜测微尺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将血液样品制成单层细胞的涂片标本,经瑞氏-吉姆萨染液染色后,不同白细胞中的颗粒可以呈现不同的颜色。碱性粒细胞的颗粒呈蓝紫色,酸性粒细胞的颗粒呈7橘红色,中性粒细胞的颗粒呈粉红色。根据细胞中颗粒的颜色、大小及多少,再结合细胞的大小及细胞核的形态,就可以将白细胞进行分类计数。三、实验步骤

细胞生物学实验

《细胞生物学实验》 Experiments of Cell Biology 一、课程目的与要求: 通过开设细胞器的分离、细胞的形态观察、细胞生理生化、细胞染色体的标本制作、细胞培养等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使理科基地、生物技术、生物教育各专业方向的本科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技术。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其实验技能,另一方面又促进并强化学生对细胞生物学理论课的理解和掌握。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的先修课程是普通生物学及相关实验。 二、课程主要内容: 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是与细胞生物学理论课相配合的一门课程,主要是根据教学计划,针对细胞生物学理论课的具体内容,根据客观实际条件,对理科基地、生物技术、生物教育各专业方向的本科学生开设一些能够开展起来的实验,如细胞器的分离、细胞的形态观察、细胞生理生化、细胞染色体的标本制作、细胞培养等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共计36 学时。其中有24 学时为必做实验,12 学时为选做实验,选做部分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不同的调整。开设本门课程,是在理论课的学习基础上,通过实际的实验操作,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其实验技能。 三、教学方式:实验教学 四、主要参考书: 1. 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顾曙余曹祥荣自编讲义2005 年 2.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程王金发何炎明主编科学出版社2004 年,第一版 3. 细胞生物学实验杨善民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年,第二版 4.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程安利国主编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4 5. 动物细胞培养基本技术指南/( 美)R.I. 弗雷谢尼著章静波等译,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第四版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 平时实验操作成绩占30% ,主要考核学生的预习情况、实验态度、动手能力及操作的规范性、实验结果、实验报告等情况。实验操作考试占20 ~30% ,主要考察实验操作能力。期末实验理论考试成绩占40 ~50% 。 六、教学大纲: 实验一细胞和细胞器的观察3 学时(选做) 实验二细胞DNA的显示—Feulgen 法 3 学时(必做) 实验三细胞器DNA的荧光显微观察 3 学时( 选做) 实验四荧光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和细胞核3 学时(必做) 实验五线粒体差速离心法分离技术3 学时(必做) 实验六叶绿体的分离与荧光显微镜观察3 学时( 选做) 实验七考马斯亮蓝R250 染色显示动植物细胞微丝3 学时(选做) 实验八血红细胞膜的通透性3 学时(必做) 实验九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与观察6 学时(必做) 实验十培养细胞染色体制备技术6 学时(选做) 实验十一染色体核仁组成区银染技术(Ag-NORs )3 学时(选做) 实验十二染色体G- 带的显示技术3 学时(选做) 实验十三微核试验3 学时( 选做) 实验十四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DNA损伤 6 学时(选做) 实验十五动物细胞融合3 学时(必做)

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方法 一、实验目的 1.认识显微镜的构造 2.学会独立操作显微镜 二、仪器和材料 显微镜、擦镜纸、装片 三、实验内容 1.学生按编号把自己的显微镜取出,放在试验台上,在教师的指导下熟悉显微镜各部分的构 造及用途,然后进行操作练习。先用低倍镜进行对光联系,使视野明亮而均匀。如果使用双筒目镜,还应学习目镜间距的调节。在转换高倍物镜观察,此时应注意它的视野亮度与低倍物镜有无区别?并思考通过哪几种方法调节使得高倍物镜的视野达到要求的亮度。 2.取已制备好的装片进行观察:按低倍镜使用步骤和方法进行操作练习。注意要使观察到的 像向前移动时,玻片标本应向那个方向移动?欲使观察到的像向右移动时,拨片标本应向那个方向移动? 3.观察制备好切片:细胞核、中心体、胞间连丝、有丝分裂、减数分裂、高尔基体等。 4.观察完毕后,按正规要求取下玻片,把显微镜收好。 四、作业 绘制2-3中细胞结构

实验二、Feulgen反应显示DNA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临时制片法。 2.熟悉Feulgen反应的原理及操作步骤。 3.观察细胞中DNA的分布。

Feulgen在1924年发明一种对DNA特异的组织化学染色反应,故称Feulgen反应。 DNA经酸(1mol/L HCl)水解后,DNA分子中的嘌呤和脱氧核糖连接的配糖键被打开,脱氧核糖的一端释放出醛基,并在原位与Schiff试剂反应形成特异性的紫红色产物。该产物能特异地吸收峰值为550~570nm的光波。并且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对550~570nm光波的吸收值与DNA含量成正比关系,既符合化学计量学关系。此法既可定位用于细胞或组织化学染色反应,观察DNA的分布,又可用显微分光光度计和图像分析仪对细胞或组织中DNA的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紫红色的产生,是由于反应产物的分子内含有醌基,醌基是一个发色团,所以具有颜色。对照组或采取不经盐酸处理,或预先用热三氯醋酸或DNA酶处理,抽提去细胞中的DNA而得到阴性反应。 Feulgen反应对DNA染色稳定、颜色鲜明、能定量,因此在细胞化学和组织化学中成为一个既古老、传统又经久不衰的DNA标记方法。 (三)实验器具与药品 1.实验器具 恒温水浴锅、载玻片、盖玻片、染色缸、显微镜 2.药品 (1)1mol/L HCl:浓盐酸8.5ml,蒸馏水91.5ml。 (2)Schiff试剂:将0.5g碱性品红加入100ml沸水中,时时摇荡玻璃瓶,煮5min,使之充分溶解,然后冷却到50℃时过滤。滤液中加入10ml的1mol/L HCl,冷却到25℃时加入0.5g偏重亚硫酸钠(Na2S2O5)或偏重亚硫酸钾(K2S2O5)。在室温下静置24小时,其颜色呈褐色或淡黄色,加活性炭0.5g,摇1min,过滤,滤液为无色。置棕色瓶密封,4℃保存。一般可以保存数月。 (3)0.5%亮绿水溶液(可稀释1~5倍使用)。 (4)Carnoy固定液:95%酒精:冰醋酸=3:1 (4)亚硫酸氢钠溶液:10%NaSO3母液5ml,1mol/L HCl 5ml加蒸馏水至100ml,用时现配。 (5)5%三氯醋酸 (6)二甲苯 3.实验材料 四膜虫、酵母、洋葱根尖

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植物版)

细胞生物学实验 实验一不同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胞一般形态结构的观测[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巩固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学习相差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习显微测量及显微摄影的操作方法,增强对细胞的形态和真实大小的感性认识。 通过本实验操作,要求学生掌握细胞形态结构的基本观测方法与技术,为进一步的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好基础。 [实验原理] 应用显微镜的成像原理(详见翟中和等主编《细胞生物学》,第三章第一节),同时借助显微镜的镜台测微尺和目镜测微尺,两尺配合使用,进行测量和运算,观察细胞形态,得出细胞的大小。 该实验完成需时6学时。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一、仪器 普通光学显微镜、相差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显微拍摄系统、37℃温箱、镜台测微尺、目镜测微尺等。 二、材料 洋葱根尖切片标本,念珠藻永久装片,兔肝细胞标本,夹竹桃花丝毛细胞,人口腔上皮细胞等。 三、试剂 生理盐水,10µg/mL罗丹明123染液(溶于甲醇,避光于4℃保存) [实验步骤] 一、暗视野显微镜观察夹竹桃花丝毛细胞 1、取一张清洁的载玻片,滴上一滴生理盐水。用镊子轻轻夹下一根夹竹桃花丝,置生理盐水中,盖上盖玻片,略微压片,用滤纸条吸去盖玻片四周多余的水分。 2、将上述装片置于显微镜载物台上,在10×物镜下找到夹竹桃花丝毛细胞清晰的图像。 3、换上暗视野聚光器,调节至最佳位置,通过聚光器上的调中螺旋调节聚光器的中心位置,得到最好的暗视野图像效果。 4、观察夹竹桃花丝毛细胞内部的显微结构和细胞质环流现象,并拍照。 5、换用高倍物镜观察时,要换用与高倍镜相匹配的暗视野聚光器,重复以上调节步骤。 二、相差显微镜观察夹竹桃花丝毛细胞 1、取一张清洁的载玻片,滴上一滴生理盐水。用镊子轻轻夹下一根夹竹桃花丝,置生

冰冻切片实验步骤

冰冻切片实验步骤 冰冻切片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技术,用于研究生物样品的结构和功能。在冰冻切片实验中,样品必须被快速冻结并制成非常薄的切片,以保持样品的原始结构和形态。以下是一个冰冻切片实验的一般步骤,供参考。1.准备工作: -准备所需的实验材料和设备,包括动物或细胞样品、细胞培养基、PBS缓冲液、冷冻剂(如液氮或干冰)、冷冻切片机、切片刀片、切片贴片和载玻片等。 -充分冷却冷冻切片机,并确保切片刀片处于锋利和清洁状态。 -确保实验环境卫生干净,并且操作台面上没有其他杂物和细菌。2.过度冷冻: -在离心管或培养皿中收集样品,如组织块或细胞团。 -将样品迅速置于冷冻剂中,以快速冷冻样品。在制备过程中,样品冷冻的速度非常重要,可以使用冰浴或液氮使样品迅速冷冻。 3.制备冷冻样品: -将冷冻固态样品放入冷冻切片机的样品夹内,确保样品与夹具接触良好。 -调整切片刀片的角度和位置,以确保薄片的切割。 -使用冷冻切片机制备冷冻样品,比如用于大脑切片的考尔密斯键切片机。

4.切片过程: -打开冷冻切片机的刀片和样品夹,以容纳载玻片。 -将切片刀片横跨切片机的切片口,并确保刀刃与样品夹接触。 -使用微调装置,轻轻地将切片刀片向下移动,以制备样品切片。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切片的厚度。 5.取样和处理: -将切制好的样品轻轻地使用毛刷或细针取下,并将其浸泡在PBS缓冲液或其他处理液中进行进一步处理。 -根据实验需求,可以进行染色、免疫标记和显微镜检查等处理。 6.制备切片贴片和载玻片: -取出切片贴片并将其浸泡在PBS缓冲液中,让其变湿。 -使用镊子或其他工具将处理好的样品放在切片贴片上,然后轻轻地将切片贴片放在载玻片上。确保样品均匀分布在切片贴片上,并避免形成气泡。 7.干燥和封装: -将切片贴片从PBS缓冲液中取出,用纸巾或吸水纸轻轻地吸去多余的液体。 -将载玻片置于干燥盒中,确保切片在常温下彻底干燥。 -使用合适的密封胶将载玻片封装,以防止切片的氧化和损坏。 总结:

简述电镜超薄切片制作技术及其在植物细胞生物学中的应用举例。

简述电镜超薄切片制作技术及其在植物细胞生物学中的应 用举例。 摘要: 一、电镜超薄切片制作技术简介 1.超薄切片的定义与制作过程 2.微型振荡器在超薄切片样品制备中的应用 二、电镜超薄切片在植物细胞生物学中的应用举例 1.观察细胞结构与组成 2.研究细胞分裂与生长 3.分析细胞功能与生物学意义 正文: 一、电镜超薄切片制作技术简介 电镜超薄切片制作技术是一种将生物组织或材料制成厚度在几十纳米到几百纳米之间的薄片,以便于在电子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和分析的方法。超薄切片的制备过程主要包括固定、脱水、透明、浸透和切片等步骤。在制备过程中,微型振荡器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实现样品的精细切割和均匀分布,从而提高切片质量。 1.超薄切片的定义与制作过程 超薄切片是指厚度在几十纳米到几百纳米之间的切片。制作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固定:将生物组织或材料固定在载网上,以便于后续处理。 (2)脱水:通过逐渐升高温度,将组织中的水分挥发掉,以利于透明处

理。 (3)透明:采用透明剂使组织变得透明,以便于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 (4)浸透:将组织浸入树脂或其他包埋材料中,使其充分渗透,增加切片的稳定性。 (5)切片:采用微型振荡器或超声波切割器将组织切成均匀的薄片。 2.微型振荡器在超薄切片样品制备中的应用 微型振荡器在超薄切片样品制备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微型振荡器可以实现样品的精细切割,提高切片的质量和均匀性。其次,微型振荡器可以实现样品的均匀分布,确保制备过程中各个切片的一致性。最后,微型振荡器可以减少人工操作的误差,提高切片制备的效率。 二、电镜超薄切片在植物细胞生物学中的应用举例 电镜超薄切片技术在植物细胞生物学中有广泛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观察细胞结构与组成 通过电镜超薄切片技术,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结构,以及各种细胞器和细胞内组织的组成。这有助于研究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2.研究细胞分裂与生长 通过观察超薄切片中的细胞分裂过程,可以了解植物细胞在分裂和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和细胞器重塑等现象。这对于研究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3.分析细胞功能与生物学意义

大学生物学实验教案:细胞生物学的观察和实验操作

大学生物学实验教案:细胞生物学的观察和实验操作1. 实验简介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大学生对细胞生物学有更深入的了解。实验将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不同类型的细胞样本,并进行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从而探究细胞结构和功能。 2. 实验器材和材料 •显微镜及其配件(物镜、载玻片、盖玻片等) •细胞样本(动植物组织片、单细胞等) •高锰酸钾溶液 •甘油 •生理盐水 •紫外线灯 3. 实验步骤 步骤1:制备样本载玻片 1.准备干净的载玻片。 2.使用无菌注射器吸取少量生理盐水,并滴于载玻片中心。 步骤2:观察活细胞 1.将采集到的活体细胞放置在准备好的载玻片上。 2.加盖并尽量避免形成气泡。

3.将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台上,使用低倍物镜进行初步观察。 4.切换至高倍物镜,并对细胞进行详细观察和记录。 步骤3:观察动植物组织片 1.准备已染色或未染色的动植物组织片。 2.将组织片放置在载玻片上,并加盖。 3.将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台上,使用低倍物镜进行初步观察。 4.切换至高倍物镜,并对组织结构进行详细观察和记录。 步骤4:实验操作:渗透压的影响 1.制备三个小瓶,分别标注为A、B和C。 2.在瓶A中加入生理盐水。 3.在瓶B中加入高浓度甘油溶液(可根据需要调整浓度)。 4.在瓶C中加入低浓度甘油溶液(可根据需要调整浓度)。 5.将离心后的红血球分别放置于三个瓶子中,记录下红血球的变化情况。步骤5:实验操作:核酸染色 1.准备一份含有DNA的细胞样本。 2.加入适量的缓冲液,混合均匀。 3.滴加一滴染色剂(如乙溴橙),轻轻晃动。 4.等待几分钟后,用载玻片将混合液取出,并使用盖玻片加盖。 5.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染色后的样本。

简述电镜超薄切片制作技术及其在植物细胞生物学中的应用举例。

简述电镜超薄切片制作技术及其在植物细胞生物学中的应用举例。 (原创版3篇) 目录(篇1) 一、电镜超薄切片制作技术简介 1.超薄切片的定义与制作过程 2.微型振荡器在超薄切片样品制备中的应用 二、电镜超薄切片在植物细胞生物学中的应用 1.植物细胞结构的观察与分析 2.植物细胞功能的研究 3.植物病害研究与防治 正文(篇1) 一、电镜超薄切片制作技术简介 超薄切片是指将生物组织或材料制成的厚度在几十纳米到几百纳米 之间的薄片。制作超薄切片的过程较为复杂,一般包括固定、脱水、透明、浸透和切片等步骤。在制作超薄切片时,微型振荡器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可以在制样过程中对样品进行均匀的振荡,使样品在处理过程中保持稳定,从而提高超薄切片的质量。 二、电镜超薄切片在植物细胞生物学中的应用 1.植物细胞结构的观察与分析 电镜超薄切片技术在植物细胞生物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通过对植物细胞进行超薄切片制作,科学家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植物细胞的精细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这对于研究植物细胞的生长发育、结构与功能关系以及细胞分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2.植物细胞功能的研究

通过电镜超薄切片技术,科学家可以对植物细胞的功能进行深入研究。例如,研究植物光合作用时,可以通过对叶绿体进行超薄切片制作,然后观察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从而揭示光合作用的机制。 3.植物病害研究与防治 植物病害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通过电镜超薄切片技术,科学家可以观察到植物病害的发生过程,如病原菌的入侵、植物组织的病变等。这有助于研究植物病害的成因、发展过程以及探索有效的防治措施。 总之,电镜超薄切片制作技术在植物细胞生物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目录(篇2) 一、电镜超薄切片制作技术简介 1.超薄切片的定义与要求 2.电镜超薄切片制作技术的基本原理 3.电镜超薄切片制作技术的发展历程 二、电镜超薄切片在植物细胞生物学中的应用 1.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2.植物细胞发育过程的研究 3.植物细胞与环境互作的研究 三、举例说明电镜超薄切片在植物细胞生物学中的应用 1.揭示植物细胞质膜的结构与功能 2.研究植物细胞分裂过程 3.分析植物细胞对环境因素的响应机制 正文(篇2)

植物细胞学分析之组织切片技术

植物细胞学分析之组织切片技术 一、试剂 (1)卡诺氏固定液:无水乙醇与冰醋酸按体积比为3:1混合配制。 (2)1mol/L盐酸溶液:取浓盐酸(比重1.19)82.5ml,加入蒸馏水917.5ml。 (3)醋酸洋红染液:4-5g洋红,冰醋酸45ml,蒸馏水55ml,先将冰醋酸加入蒸馏水中煮沸,然后将火移去,立刻加入洋红,用玻璃棒搅匀溶化,冷却后过滤即成。 (4)70%酒精;95%酒精。 二、细胞分析方法 1.有丝分裂全过程的染色体制片方法 步骤:取材-预处理-固定-根尖解离1mol/L HCL-醋酸洋红染色-压片 (1)发根 挑选每份黑麦种子材料25粒,经流水冲洗,放于培养皿内温水浸泡24h。置于25℃恒温箱中发根。待根长到1~2cm时,于适宜时间用蒸馏水洗净,将水吸干,剪取根尖0.5~1cm进行预处理。为获得尽可能多的分裂相,根尖以上午9~10时剪取为宜。 (2)预处理 为了有利于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观察和计数,通常要对材料进行不同的预处理。 预处理主要通过抑制和破坏纺锤丝的形成,来获得更多的中期分裂相,同时还可以改变细胞质的粘度,促使染色体缩短和分散,便于压片和观察。 将根尖浸于蒸馏水内,1-4℃低温处理24h。 (3)固定 材料经预处理后,用流水冲洗2次,然后投入卡诺液(3份甲醇∶1份冰乙酸)中固定26h,用95%的乙醇洗两次,转入70%乙醇中保存备用(4℃)。固定的目的是: ①迅速防止细胞死亡后的变化,如自溶、腐败等,尽量保持生长状态结构。 ②使细胞中的蛋白质、脂肪等成分转变为不溶性物质,以保持生前的形态。 ③使组织内各种物质成分产生不同的折光率,便于观察和鉴定。 ④使不同组织成分对染料有不同的亲和力,便于染色。 ⑤防止细胞过度收缩或膨胀,失去原有的形态结构。 (4)解离 常用酸解法:从70%乙醇中取出固定好的根尖,用蒸馏水冲洗后,吸水纸吸干,放入盛有1 mol/L的HCl的1.5ml离心管中,60℃水浴,恒温条件下解离10min。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对细胞形态和结构起支撑和保护作用,分生组织的细胞壁结构将分生细胞结合成一个整体,因此在压片之前需要采用适当方法软化或部分分解细胞壁使细胞间易于分离,这一操作称为解离。同时,解离也可适当清除部分细胞质,使细胞质背景趋于透明化,便于观察染色体。 通过解离和压片,分生细胞的原生质体能够从细胞壁里压出,使染色体周围不带有细胞质或仅有少量细胞质,让后续制片处理直接作用于染色体。 (5)染色 解离后吸出HCL,用蒸馏水水洗2次,每次3-5分钟,将根尖置于载玻片中间,切去根冠,从乳白色分生组织切取尽可能薄的一片,滴加1~2滴品红染液,染色5min。 (6)压片 在经染色的材料上加一滴染液,在染液左侧放一刀片,盖上盖玻片,用镊子垂直敲打,先轻轻敲出盖玻片下的空气,然后边敲边向外移动刀片,待刀片移出盖玻片后,覆一层吸水纸,用镊子垂直敲打 (注意勿使盖片搓动),待材料分散均匀后,将玻片拿到酒

组织切片技术

组织切片技术 姓名:许莎班级:生技121学号: 组织切片技术是研究生物组织或细胞形态和结构的重要技术,对于促进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等研究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最早的制片技术是徒手切片技术,以后发展了利用石蜡进行包埋和切片的制片技术,即石蜡切片技术,该技术由于成本低,操作简单,目前仍在应用,该技术被越来越多的研究工作者应用于发育学、植物细胞学、胚胎学、解剖学等研究领域。 1组织切片技术原理 1.1原理 组织切片技术是研究组织形态学最常用的一项基本技术,在制作胚胎或组织切片时,由于细胞或组织是柔软的或局部的软硬不均,这样制作厚薄均匀的切片很困难。为了能清晰地观察到组织结构及细胞形态,必须先经过一系列步骤将组织内渗入某些支持物质,使组织变硬然后利用切片机将组织切成薄片。根据所用支持剂的种类不同,主要分为石蜡切片、冰冻切片、振动切片、火棉胶切片、塑料切片、碳蜡切片等。 1.2分类 1.2.1石蜡切片 该技术是最重要、最常用的组织切片技术之一,起始于18世纪。此法是用石蜡作为包埋剂,将材料经过固定、脱水、透明后包埋在石蜡中,然后连同石蜡用切片机一同进行切片。石蜡切片的主要优点是不仅可以把材料制成薄的切片,而且还能制成连续切片,这是其他制片技术难以做到的。它的缺点是操作步骤比较复杂,而且材料在脱水、透明过程中会收缩、变硬、变脆,以致不易切片[1]。 1.2.2冰冻切片 冰冻切片是利用干冰或液氮等速冻剂使组织迅速冷冻硬化,将组织在冷冻状态下直接用切片机切片的一项技术。它实际上是以水为包埋剂,将组织进行冰冻至坚硬后切片的。由于此法不需要经过各级乙醇的脱水、二甲苯的透明和浸蜡等步骤,因而较适合子脂肪、神经组织和一些组织化学的制片,并作为快速切片的方法应用在临床诊断冰冻切片是酶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最常用的一种切片方法。此种切片的优点是能较好的保存组织的RNA 稳定性、较完好地保存细胞膜表面和细胞内多种酶活性以及抗原的免疫活性,缺点是需要较高的设备要求;切片较厚,导致组织结构显示欠佳;通常不能进行连续切片。其主要操作技术和方法与石蜡切片过程和类似。 1.2.3振动切片 是用振动切片机把新鲜的组织切成厚20-100pm的切片。此类切片的优缺点类似于冰冻切片。通常在切片后进行免疫染色然后再进行电镜切片,以此来弥补结构显示不清的不足。振动切片机主要用于新鲜或经过固定的动、植物标本的制片,切片时组织标本不需冰冻或包埋。因此.样品片既避免了冰晶破坏,又能保持其活性和细胞良好形态为免疫细胞化学研究以及脊髓和脑薄片的神经生物学研究提供了良好条件。振动式切片机可以对不同的材料进行切片,在应用范围上补充了使用传统切片机的不足,是当代电镜、解剖、组胚、生理、医院化工等实验系统最理想的快速制样切片仪器。 1.2.4火棉胶切片 是以火棉胶为包埋剂浸入包埋组织。优点是可以切较硬的组织,缺点是操作比较麻烦费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案

植物组织培养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植物细胞无菌培养技术。 2、了解不同激素对细胞的不同诱导作用。 二、实验原理 植物组织培养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植物细胞生物学中发展起来的一项生物技术。它是借用无菌操作方法,培养植物的离体器官,组织或细胞,使其在人工合成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分裂、增殖、分化、发育,最终长成完整的再生植株。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在生产实践中也已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组织分化与形态建成问题,快速繁殖与去除病毒,花药培养与单倍体育种,幼胚培养与试管受精,抗体突变体的筛选于体细胞无体系变异,悬浮细胞培养与次生物质生产以及超低温种质保存等方面的深入研究与实际应用,都必须借助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深刻理解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三、实验用品 1、材料 半夏无菌苗。 2、仪器 卧式灭菌锅、超净工作台、烘箱、培养箱或培养室。

3、用具 镊子、刀、牛皮纸、marker笔、棉线。 4、器皿 试剂瓶(50、100、1000ml)、三角瓶(100ml)、刻度吸管(0.5、1、5、10ml)、培养皿(直径9~11cm)。 1、药品与试剂 1).药品(见下表) 2).70%酒精 四、实验方法 1、培养基的配制 配制培养基前先要配制母液。母液分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铁盐及有机物质四类。(各类成分浓度、用量详见下表)。 表1 MS培养基母液配制 (单位:mg)

1).大量元素母液(10倍液) 分别称取10倍用量的各种大量无机盐,依次溶解于大约800ml热的(60~80℃)蒸馏水中。一种成分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下一种,最后加水定容至1000ml后装入试剂瓶中,冰箱内贮存备用。 2).微量元素母液(100倍液) 分别称取100倍用量的微量无机盐,依次溶解于800ml重蒸水中,加水定容至1000ml。 3).铁盐母液(100倍液)

实验四 光学显微标本的切片制作技术

实验四光学显微标本的切片制作技术 一、实验目的 了解光学显微镜切片制作技术的基本方法步骤。 二、实验原理 采用光学显微镜研究一般生物体的内部结构,在自然状态下是无法观察清楚的,多数动、植物材料都必须经过某种处理,将组织分离成单个细胞或薄片,光线才能通过细胞。为了适应这个需要,就产生了光学显微镜制片技术。 光学显微镜的制片技术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非切片法,另一类是切片法。 非切片法,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使细胞彼此分离,如有分离法、涂布法、压碎法等。非切片法的操作比较简单,能保持细胞的完整,但是细胞之间的正常位置往往被更动,无法反映细胞之间的正常联系。它可以与切片法配合使用,各取其长处。 切片法,是利用锐利的刀具将组织切成极薄的片层,材料须经过一系列特殊的处理,如固定、脱水、包埋、切片、染色等,过程十分繁复。在制作过程中,还要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的处理,这些处理方法可根据各种不同材料的性质要求进行合理选择。切片法虽然工序繁琐,技术复杂,但是,它最能保持细胞间的正常的相互关系,能较好和较长时间地保留细胞的原貌,所以仍然是光学显微镜的主要制片方法。 三、实验材料 1.材料 洋葱根或小鼠肝。 2 .试剂 乙醚、无水乙醇、甲醛、冰醋酸、苦味酸、重铬酸钾、锇酸、正丁醇、二甲苯、石蜡、甘油、鸡蛋、纱布、加拿大树胶、麝香草酚。 3.仪器 石蜡切片机、恒温蜡箱、载玻片、盖玻片。 四、实验步骤 光学显微镜切片制作技术最简单的切片法是徒手切片,但是由于组织块往往十分柔软,切削很困难,而且无法得到十分薄的切片,因此必须先用某些特殊物质渗入组织块的内部起支持作用,并将整个组织块包住,然后再用精密的切片机制作切片,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这种方法称为包埋法,包埋的物质称为包埋剂。常用的包埋剂有石蜡、火棉胶、炭蜡、

《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细胞生物学实验 (Cell biology experiment) 课程代码:09410011 学分:1 学时:32 先修课程:生物化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同步) 适用专业:生物技术 教材或实验指导书:细胞生物学实验(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网络课程:无 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需说明课程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 本课程属于生物技术专业学科基础课程的必修课程,与《细胞生物学A》课程同步。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以理论课教学为基础,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训练学生依据实验方案能够自主完成实验项目。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科学研究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二)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特点和对毕业要求的贡献,确定课程目标。应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 目标。) 课程目标1: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牢固掌握经典细胞学研究方法与技术,使学生具备观察和研究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基本方法;使学生掌握细胞生物学实验设备的操作方法。 课程目标2:通过实验训练,使学生能够具有观察、比较、分析、实验动手,数据处理和书写实验报告、生物绘图、制表等方面的能力。 课程目标3:通过实验训练,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本课程开设的实验项目

注:1. 类型:指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等; 2. 要求:指必做、选做。 实验一细胞显微结构观察 一、实验目的 熟悉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的基本形态结构。 二、实验内容 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对制作的临时装片或石蜡切片进行观察,观察细胞的外部形态、结构与内部的细胞器。 三、教学方式 讲解临时装片的制备和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并进行操作演示。学生制片和观察。 四、结果分析 选择所看到的任意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各一个,绘图并进行适当标注。 实验二叶绿体的分离与观察 一、实验目的 通过植物细胞叶绿体的分离与纯化,了解细胞器分离与纯化的原理与方法。 二、实验内容 用差速离心的方法进行叶绿体分离,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叶绿体。 三、教学方式 讲解细胞器分离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叶绿体分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学生进行叶绿体分离、制片和观察 四、结果分析 1、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分离得到的叶绿体,并描述结果。 2、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完整细胞中的表皮细胞、保卫细胞、叶肉细胞和叶绿体,并描述观察结果。

细胞生物学实验材料

实验一荧光显微镜的原理和使用 实验二叶绿体的分离与荧光观察 实验三线粒体的活体染色与观察 实验四细胞膜的通透性 实验五 DNA的细胞化学——Feulgen反应 实验六植物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和观察 实验七细胞计数 实验八植物细胞骨架的光学显微镜观察 实验九植物原生质体的分离和活性鉴定 实验十环境因素诱变染色体改组的观察 实验一荧光显微镜的原理和使用 一、实验目的 了解荧光显微镜的构造及其维护方法;掌握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 荧光显微镜是选择由高压汞灯或类似光源发出一定波长的激发光,激发标本内的荧光物质发射出各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后,观察细胞某种特异成分的分布状态的显微镜。 与普通光学显微镜一样,荧光显微镜也有物镜、目 镜、调焦装置、光源、聚光器、载物台、镜身等组成部 分。所不同的是,荧光显微镜增加了激发光源和滤片系 统,它投射到样品上的是特定波长的激发光而不是普通 的可见光。在激发光的作用下,样品中的荧光物质产生 图1荧光显微镜 发射光(即荧光)。因此,荧光显微镜观察到的是样品中 能产生荧光的部分所呈现的荧光映象,普通光学显微镜则是整个样品的可见光透射和折射影像。 某些物质在—定短波长的光(如紫外光)的照射下吸收光能进入激发态,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放射出比照射光波长更长的光(如可见光),这种光就称为荧光。若停止供能荧光现象立即停止。有些生物体内的物质受激发光照射后直接发出荧光,称为自发荧光(或直接荧光),如叶绿素的火红色荧光和水质素的黄色荧光等。有的生物材料本身不发荧光,但它吸收荧光染料后同样也能发出荧光,这种荧光称为次生荧光(或间接荧光),如叶绿体吸附吖啶橙后可发桔红色荧光。 利用荧光显微镜对可发荧光物质进行检测时,将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光、淬灭剂等。因此在荧光观察时应抓紧时间,有必要时立即拍照。 三、实验用品 荧光显微镜、镊子、载玻片、盖玻片、解剖刀、0.01%吖啶橙染色液(acridine orange)、蒸馏水、水葫芦叶片 四、实验内容与方法 (一)荧光显微镜的构造 1、基本装置 荧光显微镜的基本装置是由普通光学显微镜加上一些附件(如荧光光源、激发滤片、二向色镜和阻断滤片等)的基础上组成的。荧光光源一般采用高压汞灯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细胞的形态观察及其大小测量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原核和真核各种形态细胞的光学显 微镜观察,了解细胞的形态及其显微结构;2、学习显微测量的方法,对细胞的大小有一直观认识。 二、实验材料和仪器: 小白鼠肝细胞切片;鸡血红细胞;蚕豆叶片横切片; 普通光学显微镜;目镜测微尺;镜台测微尺; 载玻片;盖玻片。 三、实验步骤: (一)细胞形态观察 l、动物细胞的观察 (1)人肝细胞切片: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肝细胞的形态构造。 (2)鸡血细胞涂片的观察:观察血细胞的组成;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形态特点。 2、植物细胞的观察 (1)取蚕豆叶片横切片的观察:注意表皮细胞和叶肉细胞的基本结构。 (二)细胞的大小和测量 1、卸下目镜的上透镜,将目镜测微尺刻度

向下装在目镜的焦平面上,再旋上目镜的上透 镜。 2、将镜台测微尺刻度向上放在镜台上夹好, 使测微尺分度位于视野中央。调焦至能看清 镜台测微尺的分度。 3、小心移动镜台测微尺和转动目镜测微尺 (如目镜测微尺分度模糊,可转动目镜上透 镜进行调焦),使两尺左边的一直线重合, 然后由左向右找出两尺另一次重合的直线。 4、记录两条重合线间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 微尺的格数。按下式计算目镜测微尺每格等 于多少μm: 镜台测微 尺的格数 目镜测微尺每格的微米数 =—————————× 10 目镜测微尺的格数 四、实验结果: 1、目镜校正:40倍显微镜目镜测微尺每格的微米数=17/70=0.24 2、细胞大小的测量:

测量 次数 细胞种 类 一/um 二/um 三/um 平均/um 人肝细胞(10×40)19.44 × 21.36 18.00× 18.96 16.32× 19.68 17.92× 20.00 血红细 胞(10× 40) 7.20 7.68 7.68 7.52 血白细 胞(10× 40) 9.12 9.60 9.84 9.52 血小板 (10× 10) 1.44 1.44 1.44 1.44 栅栏组织(10×40)9.12× 79.20 10.08× 81.12 10.56× 80.64 9.92× 80.32 五、作业与思考: 1、血细胞按含量高低,主要含有: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