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一必修同步练习题
语文版高一语文必修四_《师说》同步练习1

《师说》同步练习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孰.能无惑(shú) 私塾.(shú) 立功赎.罪(shú) 渎.职(d ú)B .贻.笑大方(yí) 含饴.弄孙(tái) 怡.然自得(yí) 百战不殆.(dài)C .阿谀.(yú) 须臾.(yú) 丰腴.(yú) 瘐.毙(yǔ)D .逾.越(yú) 痊愈.(yù) 矢志不渝.(yú) 揶揄.(yú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惑”的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C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D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3.对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②则耻师.焉,惑矣 ⎩⎨⎧ ③其.皆出于此乎④吾未见其.明也A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B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C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D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4.下列句中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金.就砺则利 金:黄金B .术业有专攻. 攻:攻克C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所以:用来……的[D .余嘉其能行古道.. 古道:古老的道路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句是( )A .其闻道也.故先乎吾B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C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D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6.补出下面句子横线处的名句。
(1)生乎吾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乎吾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故__________,__________,道之所存,______________。
(3)孔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高一同步练习册必修下册人教版电子版

语文高一同步练习册必修下册人教版电子版1、1妻子对酒驾的丈夫说:“你想死,别带上我。
”妻子的表达是得体的。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1护士对刚出院的病人说:“欢迎您再来!”她这样表述是得体的。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A、依稀矫揉造作提纲陈词烂调B、接恰应接不暇部署变本加厉C、度假陈词滥调殉职自以为是(正确答案)D、贯通一鸣惊人干练张惶失措答案解析:陈词滥调接洽张皇失措4、1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企盼(qǐ)绚丽(xuàn)承载(zài)一呼百应(yīng)B.咀嚼(jué)苍穹(qióng)譬如(bì)强聒不舍(guō)C.胚芽(pēi)笨拙(zhuō)冗杂(rǒng)豁然贯通(huò)(正确答案)D.陨石(yǔn)解剖(pāo)奠基(diàn)拾级而上(shè)5、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亘古(gèng)襁褓(qiǎng)粗犷(guǎng)美不胜收(shèng)B.炽热(chì)抖擞(sǒu)字帖(tiè)面面相觑(qù)(正确答案)C.晌午(shǎng)蓦然(mù)苍劲(jìng)弄巧成拙(zhuō)D.哽咽(yè)尴尬(gān)辐射(fú)气冲斗牛(dòu)6、1向非专业人士介绍工艺流程时应尽量使用专用术语,以使他们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7、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一句与原文不一致。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8、1“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一句表现了小伙子焦急万分的心情。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9、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平庸yōng 携带xié(正确答案)B、沐浴mò诱惑huòC、嘈杂záo 揣摩chuāiD、萎缩wěi 热忱shěn10、1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徘徊(huái)嗔怪(chēn)炽热(chì)拈轻怕重(niān)B.吞噬(shì)屏息(píng)狩猎(shòu)振聋发聩(kuì)(正确答案) C.恪守(kè)栈桥(zhàn)诓骗(kuāng)戛然而止(jiá)D.稽首(qǐ)荣膺(yīng)龟裂(jūn)吹毛求疵(cī)11、1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音有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附和(hè)炫耀(xuàn)哺育(bǔ)仓皇逃窜(cuàn)B.山涧(jiān)冗杂(rǒng)门框(kuàng)潜心贯注(qiǎn)(正确答案) C.粗拙(zhuō)藻饰(zǎo)狼藉(jí)春寒料峭(qiào)D.选聘(pìn)遏制(è)斟酌(zhēn)颠沛流离(pèi)12、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单选题] *A.王熙凤的判词是:“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同步练习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同步练习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喜看稻菽千重浪》同步练习一、基础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泊车(bó)船舶(bó) 粳米(gěng) 心肌梗塞(gěng)B.淤泥yū籼稻xiān 分蘖niè雕栏玉砌(qì)C.拙劣(zhuō)罢黜(chù)伉俪(háng) 引吭高歌(kàng) D.宿敌(sù)星宿(xiù) 恰当(dāng)螳臂当车(dà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A.零售语重心长直抒胸意礼义之邦B.怠慢励精图治以德抱怨语无轮次C.枢纽夜郎自大招致非议五色斑斓D.敲诈变本加厉风餐露宿挑肥捡瘦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这位老人,就是几天后将要赴京领取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颁发的国家最高科技奖的农业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泥腿子院士”――袁隆平。
B.人们常常提出一个这样的问题:中国的稻田里为什么能够走出袁隆平这样一位世界级的农业科学家?C.他返回试验田对那些出现分离的稻株进行研究,高的、矮的、早熟的、迟熟的……等等一一做了详尽记录。
D.他头顶烈日、脚踩淤泥、弯腰驼背去寻找这种天然雄性不育株,已是第16天了。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这位杂交水稻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超级稻”目标,而且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也具有重大意义。
B.湖南省农业厅以最快速度向全省有关部门发函,转发了袁隆平的这篇文章,及时避免了湖南农业生产的大滑坡,稳住了湖南的粮食总产量。
C.1995年,两系杂交稻基本研究成功,被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评为1996年全国十大科技新闻,并列为榜首。
D.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就流传着“民以食为天”。
二、课内文段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同步训练:第二单元测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失败的英雄荆轲一生只干了一件事,就是行刺当时秦国的最高统治者秦王赢政。
这件事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人们却一直把荆轲看作是一个英雄。
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里描写了五个刺客:曹沫、专诸、聂政、豫让和荆轲。
比较一下这五个人的功绩,荆轲是刺杀最没有成效的一个:刺秦完全以失败告终,不但一无所获,而且损失惨重,除了自己被杀外,还搭上秦武阳、樊於期的性命,失去了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使燕遭秦的报复。
但是,荆轲却成为这五名刺客中名气最大的一个。
在《刺客列传》中,描写荆轲的文字最长,他一个人的篇幅超过了其他四个人的总和。
并且司马迁在描写荆轲时,笔墨饱含感情,整个刺秦过程慷慨悲壮、惊心动魄,从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么,司马迁又为什么要对荆轲如此偏重呢?因为荆轲比其他四个刺客高出一筹,而那又是因为秦王比其他刺客要谋刺的对象高出一筹。
况且,这个秦王后来横扫六国,统一天下,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君王。
两千年来,人们为荆轲失败扼腕叹息,纷纷分析其失败原因。
有人认为是荆轲进咸阳宫失去了帮手;有人认为荆轲剑术不精,武功欠佳,没有刺杀到秦王;还有人认为荆轲有贪生心理,没有在“图穷匕见”的第一瞬间向秦王下手,他想抓活的,给自己生还的希望。
说荆轲有贪生心理我不敢认同,说他想生擒秦王倒可能是事实。
人们对“荆轲刺秦”一直有一个误会,以为荆轲来到咸阳宫的目的就是为了杀死秦王。
其实燕太子丹派荆轲到秦国,第一目的是想效仿曹沫挟持齐桓公的事件,荆轲最好也能挟持住秦王,逼他归还侵略燕国的土地;若不行,再刺杀秦王。
但最终两个目的都没达到。
世人对荆轲的失败耿耿于怀,是因为潜意识里希望他刺秦成功。
然而,假如荆轲真刺死了秦王——那时候赢政还只是一个诸侯国的国君而已,还没有变成后来的秦始皇,那么,荆轲的名声也就与《刺客列传》里其他的刺客一样了,而不会脱颖而出。
高中同步练习册语文必修上答案

高中同步练习册语文必修上答案在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的同步练习册中,我们通常会包含多种类型的题目,如阅读理解、古文翻译、现代文阅读、作文等。
以下是一些模拟的练习题及其答案,供参考:一、阅读理解题目: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春》朱自清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蝴蝶飞来飞去。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问题:1. 作者在文中是如何描绘春天的?2. 文中“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等比喻,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什么感情?答案:1. 作者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美丽。
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以及“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都表现了春天的活力和多彩。
2. 通过比喻,作者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春天像小姑娘”,“春天像健壮的青年”,这些比喻都传达了春天的新鲜、美丽和力量。
二、古文翻译题目:将下列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岳阳楼记》节选范仲淹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2021-2022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同步训练:荆轲刺秦王 Word版含解析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一、基础学问(16分)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B .秦王还柱而走 C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D .秦王必说见臣 答案 C解析 A 项反—返。
B 项还—环。
D 项说—悦。
2.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与用法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②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③顾.计不知所出耳④荆轲顾.笑武阳 A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 .①②不同,③④也不相同 C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 .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答案 D解析 ①②“微”,没有。
③“顾”,只是。
④“顾”,回头。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3分) A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B .愿大王稍假借..之 C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D .恐惊..不敢自陈 答案 D解析 A 项“穷困”,走投无路;今常指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B 项“假借”,宽容、原谅的意思;今义为利用某种名义、力气等来达到目的。
C 项“所以”,表缘由;今义表结果。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 .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B .士皆垂泪涕.泣 C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D .太子及来宾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答案 A解析 A 项名词作状语。
B 、C 、D 三项为名词作动词。
5.在横线上补写出空缺的句子。
(4分)(1)风萧萧兮易水寒,____________________!复为慷慨羽声,____________________,发尽上指冠。
(2)高渐离击筑,________________,为变徵之声,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士皆瞋目 (2)荆轲和而歌 士皆垂泪涕泣 二、文本训练(课内精读)(15分)阅读课文,完成6~9题。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金币 B .唯.大王命之 唯:期望 C .愿大王少假借..之 假借:宽容、原谅D .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次:先后挨次 答案 A解析 币:礼品。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全册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整理

人教版语文必修1同步练习及答案目录1-1《沁园春-长沙》2-1《雨巷》1-1-2-2《再别康桥》1-3《大堰河一我的保姆》2-4《烛之武退秦师》5《荆轲刺秦王》2-2-6《鸿门宴》3-7《刘和珍君》3-8《小狗包弟》3-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4-10《别了,“不列颠尼亚”》10《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4-11《包身工》4-4-12《飞向太空的航程》1.1《沁园春长沙》同步练习A【同步达纲练习】基础知识强化:1.下面加黑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廖廓(1i a o k u d)百舸(k&)碧(bi)透B.苍茫(can g man g)沉浮(f u)携(x i e)带C.峥蝶(z hen g r on g)遒(q i u)劲挥斥(chi)D.惆怅(ch6u c han g)遏(仓)阻激(ji)扬橘(j11)子洲竟-(j i n g)自由岁月稠(c h6u)万户侯(h6u)2.下列语句朗读节奏错误的一项是()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B.忆往昔/峥峰/岁月稠C.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D.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3.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说明错误的一项是()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夸张)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问)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偶)D.粪土当年万户侯(比喻)4.词受格律的制约,与散文的句法有较大的差别,“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如用散文表述,其语序应是()A.寒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凝望着滚滚北去的湘江B.我独自站在寒秋之中,凝望着从橘子洲头流过的滚滚北去的湘江C.寒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滚滚北去的湘江边的橘子洲头D.,我独自站在寒秋之中,湘江滚滚北去,从橘子洲头流过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
分行的主要根据是节奏,而不是内容。
B.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以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诗余等。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一同步练习:1.3 大堰河─我的保姆 Word版含答案

3 大堰河——我的保姆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漂泊.(bó)瞭.望(liáo)煽.动(shān)掐.死(qiā)B.咒.语(zòu)攥.着(zuàn)胳臂.(bei) 扯.开(chě)C.夸.口(kuā)火钵.(bō)典押.(yā)碾.碎(niǎn)D.掰.开(bāi)保姆.(mǔ)团箕.(jī)忸怩.(niè)解析:A项,“瞭”应读“liào”;B项,“咒”应读“zhòu”;D项,“怩”应读“ní”。
答案:C2.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艾青说:“我所努力的对诗的要求是四个方面: ,有意识地避免用华丽辞藻来掩饰空虚; ,以一个意象来表明一个感觉和观念; ,以全部力量去完成自己所选择的主题; ,不含糊其辞,不写让人费解的思想,决不让读者误解如堕五里雾中。
”A.朴素集中单纯明快B.单纯朴素明快集中C.朴素单纯集中明快D.单纯集中明快朴素解析:注意前后照应,横线后的文字是对横线处词语的解说。
答案:C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艾青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从幼年起便濡染了农民的善良,他常常追本溯源....,想到贫困的乳母和患难的兄弟们。
B.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中,诗人采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大堰河对诗人无所不至....的关怀。
C.大堰河虽然生活贫困,却不失希望,她希望有朝一日能在乳儿冠冕堂皇....的婚礼上,听到娇美的媳妇叫她“婆婆”。
D.朴素、凝练,想象丰富,意象独特是艾青诗歌的一贯特点,这种风格在他新中国成立后的诗篇中表现得更是炉火纯青。
.....解析:A项,“追本溯源”,追究根本,探索源头,比喻追寻根源。
此处应为“饮水思源”。
B 项,“无所不至”,指没有达不到的地方,也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
是贬义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高一必修同步练习题
语文高一必修同步练习题精选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
A.抹煞(shā) 煞白(shà) 撇下(piē) 撇嘴(piě)
B.怪癖(pǐ)?? 自艾自怜(ài) 引吭高歌(hánɡ)? 炫耀(xuàn)]
C.挚友(zhì)? 炽烈(chì)?? 翱翔(áo)? 晨曦(xī)
D.摭拾(zhí)? 弄堂(lnɡ)? 摆弄(nnɡ) 自诩(xǔ)
提示:B项,“艾”应读“yì”。
答案:B
2.根据词义归纳词语。
(1)未成年而死。
比喻事情中途失败。
? ( )
(2)困苦的遭遇。
? ?( )
(3)自我悔恨,自我哀怨。
? ? ? ( )
(4)不长庄稼的土地。
形容土地荒凉、贫瘠。
( )
(1)夭折 (2)厄运 (3)自艾自怜 (4)不毛之地
3.填空。
(1)深埋在泥土里的树根、石块,着我的犁头。
(磕碰磕绊)
(2)我曾因干旱,站在地头上,地盼过南来的风。
(焦灼焦急)
(3) 只能将弱者淘汰。
(恶运厄运)
提示:“树根、石块”是“绊”不是“碰”;“焦灼”程度更深,语体色彩与全句和谐;“厄运”是习惯用法。
答案:磕绊焦灼厄运
4.下列句中的标点符号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顿足,我懊恼,我哭泣,恨不得把自己撕成碎片。
B.每天,我望着掩盖着我的种子的那片土地,想像着它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C.我已经爱过,恨过,欢笑过,哭泣过,体味过,彻悟过……
D.我将冷静地检点自己:我为什么失败?我做错过什么?我欠过别人什么……
提示:D项中两个问号均应为逗号,因为作“检点”的宾语,不是独立的疑问句。
答案:D
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但是,即使对于温柔慈祥的母爱,我也曾犯过两代间矛盾的错误。
B.整个世界填满不了十八岁男孩子的雄心和梦。
C.每天,我望着掩盖着我的种子的那片土地,想象着它将生长、发芽、开花、结果。
D.再没有可能纠正已经成为往事的过错。
提示:C项,文中并列短语“生长、发芽、开花、结果”应改为“发芽、生长、开花、结果”,这样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答案:C
6.《我的四季》第9段中有这样的`语句:“望着我那干瘪的谷粒,心里有一种又酸又苦的欢乐”,既然是“欢乐”,为什么却“又酸又苦”呢?
提示:前两部分着力在写自己播种耕耘时的艰辛、保护幼苗时的艰难,那种感觉是辛酸而又痛苦的。
现在有了收获的欢乐,但这欢乐中却夹杂着这种辛酸和痛苦。
参考答案:“欢乐”指收获时的喜悦,而“又酸又苦”指以前的辛酸和痛苦。
面对收获,回想以前,百感交集。
7.《我的四季》作者以“生命如四季”领起全文,层次分明,寓意深刻。
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词语,以显示文章的脉络。
春,, ;夏,青年时期,浇灌人生;秋,, ;冬,晚年时期,品味人生。
提示:“夏,青年时期”“冬,晚年时期”,那“春”应该是“少年时期”,“秋”应该是“中年时期”。
参考答案:少年时期耕种人生中年时期收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