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作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研读先秦文学精品PPT课件

❖ 见教材第3页
女娲补天解释
❖
❖ 古代的时候,支撑苍天的四根柱子断了,天下的土 地出现了裂缝,天象异常,地震频繁,火焰燃烧, 无法熄灭,水灾浩荡,无法止住。凶猛的野兽和禽 鸟以人为食。于是女娲烧炼了五色彩石修补苍天, 割下一只大鳌的脚作为四根柱子来支撑天地,杀死 黑色的龙来安抚北边的土地,烧出芦灰来堵住肆意 的洪水。苍天被补上了,四根天柱也得以安放,肆 意的洪水被止住了,北边的土地平定了,凶猛的野 兽死了,平民百姓得以安生。
❖ (三)《后羿射日》
❖ 后羿射日内容大致为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 ,人们难耐高温。后羿力大无比,射掉了九 个太阳,剩下现在的一个太阳,使温度适宜 人们居住。
❖ 不仅反映出战胜自 然灾害的愿望,还表现 了远古人民对天体自然的认识,以及对人类 伟大发明――弓箭的赞美。
评述《女娲补天》中女娲形象
❖ 详见教材4页。
❖ 三、文学概况
❖ 1. 原始歌谣。 ❖ 2. 诗:《诗经》诗乐舞结合。 ❖ 3. 神话:影响到叙事文学、诸子散文、诗歌创作。 ❖ 4. 史书:《尚书》——《左氏春秋》——《国语》
。
❖ 5.散文:语录体——记言体——专题论文
第一章 上古文学
第一节 文学的起源与原始歌谣
❖ 一、文学的起源 ❖ 呈百家争鸣状态。 ❖ 有: 1.神灵赐予说 ❖ 2. 巫术说 ❖ 3.游戏说 ❖ 4.模仿说 ❖ 5.心灵表现说 ❖ 6.劳动说
第二章 《诗经》
❖ 《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
❖ 《诗经》根据音乐内容不同,分为《风》、 《雅》、《颂》。
❖ 《诗经》创作上运用了“赋”、“比”、 “兴”三种主要表现手法。。
第一节 关于《诗经》的几个问题
❖ 一、《诗经》的名称 ❖ 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即从
女娲补天解释
❖
❖ 古代的时候,支撑苍天的四根柱子断了,天下的土 地出现了裂缝,天象异常,地震频繁,火焰燃烧, 无法熄灭,水灾浩荡,无法止住。凶猛的野兽和禽 鸟以人为食。于是女娲烧炼了五色彩石修补苍天, 割下一只大鳌的脚作为四根柱子来支撑天地,杀死 黑色的龙来安抚北边的土地,烧出芦灰来堵住肆意 的洪水。苍天被补上了,四根天柱也得以安放,肆 意的洪水被止住了,北边的土地平定了,凶猛的野 兽死了,平民百姓得以安生。
❖ (三)《后羿射日》
❖ 后羿射日内容大致为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 ,人们难耐高温。后羿力大无比,射掉了九 个太阳,剩下现在的一个太阳,使温度适宜 人们居住。
❖ 不仅反映出战胜自 然灾害的愿望,还表现 了远古人民对天体自然的认识,以及对人类 伟大发明――弓箭的赞美。
评述《女娲补天》中女娲形象
❖ 详见教材4页。
❖ 三、文学概况
❖ 1. 原始歌谣。 ❖ 2. 诗:《诗经》诗乐舞结合。 ❖ 3. 神话:影响到叙事文学、诸子散文、诗歌创作。 ❖ 4. 史书:《尚书》——《左氏春秋》——《国语》
。
❖ 5.散文:语录体——记言体——专题论文
第一章 上古文学
第一节 文学的起源与原始歌谣
❖ 一、文学的起源 ❖ 呈百家争鸣状态。 ❖ 有: 1.神灵赐予说 ❖ 2. 巫术说 ❖ 3.游戏说 ❖ 4.模仿说 ❖ 5.心灵表现说 ❖ 6.劳动说
第二章 《诗经》
❖ 《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
❖ 《诗经》根据音乐内容不同,分为《风》、 《雅》、《颂》。
❖ 《诗经》创作上运用了“赋”、“比”、 “兴”三种主要表现手法。。
第一节 关于《诗经》的几个问题
❖ 一、《诗经》的名称 ❖ 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即从
古代文学 ppt课件

• 7.韩非子(约前281年一前233年), 战国末期法家
• 大量的寓言。如买椟还珠、郑人买履等。
• 8.李斯(?~前208年) • 楚国,入秦朝 • 《谏逐客书》
• 九流十家, • 儒墨道法; • 七子之歌 • 李斯第八; • 老孔墨庄孟荀韩.
•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 子》
•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 易》《春秋》
教材中涉及《诗经》的篇目
• 《蒹葭》《秦风》,怀人诗,但很多人 说是爱情诗(恋歌)。
• 赋中见兴,移情于景。
(三)史传散文
• 体例 • 作者 • 作者年代 • 史传起止年代 • 特点 • 重要篇目
成书于春秋晚期的先秦史传
• 1.《尚书》,第一部。 • 2.《春秋》第一部编年体,孔子修订。鲁
国纪年(前722年——前481年) “微言大 义” 。 • 鲁隐公,鲁哀公 • 3.《左传》 • 4.《国语》是第一部国别史,八国,以记 言为主。后人称为《春秋外传》,西周中期 至春秋战国之交,共500年间,传为左丘明。
(一)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
• 1.原始歌谣。 • 诗、乐、舞合一的综合性 • 《弹歌》 •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 • 《蜡辞》 • ——《吴越春秋》 (东汉),
• 2.古代神话。 • 想象 • 征服自然力的理想和追求。
(二)《诗经》
•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
,
收录 前11世纪到 前6世纪诗歌
• 战国后期,有《荀子》和《韩非子》,论题 集中,逻辑严密,说理透彻,文辞富丽,是 先秦说理文的高峰。(2)
• 七子
• 1.老子(约前571年一前471年),春 秋思想家,道家创始人。姓李,名耳, 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曾 任周守藏室之史。代表作品《老子》, 又称《道德经》,是道家学派开山的理 论著作,提出“道法自然”,主张“为 无为,则无不治”
中国古代文学先秦至魏晋 ppt课件

2020/12/2
返 回6
第一章 上古文学
一、神话传说
1、产生:大约是在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的 时代。
2、保存与流传:典籍没有完整的神话著作,
只有只言片语的记载,有《山海经》、《穆天子 传》、《楚辞》、《淮南子》、《列子》等。
2020/12/2
返 回7
3、特征:反映了上古之初人同自然斗争的业 绩,歌颂了人民战天斗地的恢宏气魄和坚强意志。 形式上幻想丰富,极富浪漫主义精神。
返 回15
诸子散文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语录体,以《论语》、《墨子》
的出现为标志。
第二阶段,对话体,以《孟子》、《庄子》
为代表。
第三阶段,说理散文,以《荀子》、《韩
非子》为代表。
2020/12/2
返 回16
第一节 春秋时代的诸子散文
一、老聃与《老子》
2020/12/2
返 回17
2020/12/2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二编 两汉文学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2020/12/2
1
第一编
先秦文学
2020/12/2
返 回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2020/12/2
返 回22
《逍遥游》读解
一、《逍遥游》主旨 一个人应当透破功、名、利、禄、权、势、
尊、位的束缚,而使精神活动臻于优游自在, 无挂无碍的境界。 二、 《逍遥游》的结构
第一层(1、2、3):总论如何才能作到 逍遥
中国古代文学PPT课件

.
25
贺铸之词
贺铸有少数词能 越出恋情闺思的范围, 而着力抒写个人的身 世经历和某些社会现 实。他的性格本近于 侠,以雄爽刚烈见称 于士大夫之林。
.
26
鹧鸪天·半死桐
重过阊门万事非, 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 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 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 谁复挑灯夜补衣!
.
16
全盛时期的宋词
东坡居士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北宋著名文学
家、书画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 二妻二妾:朝云暮云 东坡肉:被贬黄州
.
17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
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
观情感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深入。
.
5
《浣溪沙》
晏 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
6
晏殊
晏殊为北宋初年接
触词人的代表。
他的词音律和谐,
语言精美,进一步奠定
了疏淡清丽、精致柔婉
的风格在宋词中地位,
也把宋词语言进一步推
向文人化、典雅化。
.
7
晏殊十四岁中进士,被赋以神童 之称。一生仕途坦荡,无功亦无过, 被后人成为——“太平宰相”。
.
8
晏殊词绝大部分内容
是描写男女之间的相思 爱恋和离愁别恨的,但 过滤了五代花间词所包 含的轻佻艳冶的杂质, 显得温润娴雅、和婉明 丽。晏殊非常善于捕捉 自然景物敏锐而纤细的 感受,并善于抒发由此 而产生的深蕴凄婉的感 情。这类作品最能反映 晏殊词的特色。
中国古代文学 名篇选讲最全版演示课件.ppt

精选课件
【注释】 ①赵客,燕赵之地的侠客。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缦
胡缨,指少数民族所戴的的没有花纹的带子。 ②吴钩,宝刀名。 ③信陵,即信陵君,战国四公子之一,为人礼贤下士,门下食 客三千余人。 ④朱亥、侯嬴,都是信陵君的门客。 ⑤素霓, 白虹。古人认为,凡要出现不寻常的大事,就会有不寻常的天 象出现,如“白虹贯日”。 ⑥救赵两句说的是朱亥锤击晋鄙的 故事。 ⑦太玄经,东汉扬雄曾在皇帝藏书的天禄阁任校书工作, 《太玄经》是他所著的一部哲学著作。
精选课件
三、李白作品选讲 1.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 ①洛城:即洛阳城。 ②玉笛:华美的笛,玉制或 锻玉的笛子。③折柳:即《折杨柳》曲子,乐府 “鼓角横吹曲”。
精选课件
2.侠客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精选课件
3.《拟挽歌辞三首》其三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
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马为仰天鸣。风 为自萧条。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 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共家。亲戚或馀 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注释】 ①嶕峣:很高的样子。 ②幽室:指坟穴。 ③向来: 刚才。 ④或余悲:也许有人还略带悲伤。⑤山阿: 山陵。
中国古代文学
名篇选讲
精选课件
《诗经》选讲 1.《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注释】 ①赵客,燕赵之地的侠客。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缦
胡缨,指少数民族所戴的的没有花纹的带子。 ②吴钩,宝刀名。 ③信陵,即信陵君,战国四公子之一,为人礼贤下士,门下食 客三千余人。 ④朱亥、侯嬴,都是信陵君的门客。 ⑤素霓, 白虹。古人认为,凡要出现不寻常的大事,就会有不寻常的天 象出现,如“白虹贯日”。 ⑥救赵两句说的是朱亥锤击晋鄙的 故事。 ⑦太玄经,东汉扬雄曾在皇帝藏书的天禄阁任校书工作, 《太玄经》是他所著的一部哲学著作。
精选课件
三、李白作品选讲 1.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 ①洛城:即洛阳城。 ②玉笛:华美的笛,玉制或 锻玉的笛子。③折柳:即《折杨柳》曲子,乐府 “鼓角横吹曲”。
精选课件
2.侠客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精选课件
3.《拟挽歌辞三首》其三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
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马为仰天鸣。风 为自萧条。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 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共家。亲戚或馀 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注释】 ①嶕峣:很高的样子。 ②幽室:指坟穴。 ③向来: 刚才。 ④或余悲:也许有人还略带悲伤。⑤山阿: 山陵。
中国古代文学
名篇选讲
精选课件
《诗经》选讲 1.《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中国古代文学》PPT课件_OK

22
两汉文学概说
历史分期:西汉(前206—公元25年) 东汉(25—220年)
两汉文学是继先秦文学后中国古代文学 的第二个发展阶段,如果说先秦文学为中国 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么两汉文 学则是中国文学发展的瑰丽乐章。
两汉时期的主要成就有汉赋、散文、乐 府诗和古诗十九首。
23
一、汉代辞赋的重要作家作品
• 《赠裴十四》 •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48
三、风格多样
• 既有大气磅礴、雄奇浪漫豪放的壮美风格,又有清新 秀丽飘逸的优美风韵。
•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 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
•
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
•
白波九道流雪山……
•
《渡荆门送别》
•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毎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
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
曽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
章自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37
陶渊明的影响
•
•
一、高尚峻洁的人格对士大夫的影响;
•
•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49
高适、岑参等边塞诗人
• 高适的诗以古体见长,尤以七古为胜。《别董大二首》其二:“千里黄云白日 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岑参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0
宋代文学 绪 论
出现了第三者叙述的作品,出 现了有一定性格的 人物形象和比较完整 的情节,标志着我国叙事诗 歌更趋于成熟的新阶段。 • 1、通过人物的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 • 2、语言朴素自然而带熟情。 • 3、形式自由多样。 • 4、比兴运用颇有特色。
两汉文学概说
历史分期:西汉(前206—公元25年) 东汉(25—220年)
两汉文学是继先秦文学后中国古代文学 的第二个发展阶段,如果说先秦文学为中国 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么两汉文 学则是中国文学发展的瑰丽乐章。
两汉时期的主要成就有汉赋、散文、乐 府诗和古诗十九首。
23
一、汉代辞赋的重要作家作品
• 《赠裴十四》 •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48
三、风格多样
• 既有大气磅礴、雄奇浪漫豪放的壮美风格,又有清新 秀丽飘逸的优美风韵。
•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 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
•
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
•
白波九道流雪山……
•
《渡荆门送别》
•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毎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
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
曽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
章自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37
陶渊明的影响
•
•
一、高尚峻洁的人格对士大夫的影响;
•
•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49
高适、岑参等边塞诗人
• 高适的诗以古体见长,尤以七古为胜。《别董大二首》其二:“千里黄云白日 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岑参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0
宋代文学 绪 论
出现了第三者叙述的作品,出 现了有一定性格的 人物形象和比较完整 的情节,标志着我国叙事诗 歌更趋于成熟的新阶段。 • 1、通过人物的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 • 2、语言朴素自然而带熟情。 • 3、形式自由多样。 • 4、比兴运用颇有特色。
高中语文古代文学课件:秦汉文学 (共30张PPT)

秦汉文学
秦代文学
为了巩固统治,秦王朝 采取了一系列的政治经 济文化的改革,这些措 施对推动社会历史的发 展具有积极的进步作用。 但在思想文化方面,秦 却结束了先秦百家争鸣 的局面,扼杀了士阶层 的文化创造精神。最著 名的就是“焚书坑儒”。焚 书坑儒使秦的学术与文 学几乎一片荒芜。
秦始皇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 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十三岁继承王位, 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 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 治人物。建立首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曾采用三皇 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古今 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 秦始皇在中央创建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 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 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 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还把中国推向大一统 时代,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新局面。对中 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 度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政论文:汉初处于西汉建国立业的初级阶段。 具有时代感的汉初文人,针对当时社会错综复 杂的局势而积极进言献策,形成了汉初独特的 文学形式 贾谊:《过秦论》 晁错:《论贵粟疏》
《史记》
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 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 )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1] 。 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 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 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 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 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 历史之父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纪传体史书(以人 物为中心),
秦代文学
为了巩固统治,秦王朝 采取了一系列的政治经 济文化的改革,这些措 施对推动社会历史的发 展具有积极的进步作用。 但在思想文化方面,秦 却结束了先秦百家争鸣 的局面,扼杀了士阶层 的文化创造精神。最著 名的就是“焚书坑儒”。焚 书坑儒使秦的学术与文 学几乎一片荒芜。
秦始皇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 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十三岁继承王位, 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 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 治人物。建立首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曾采用三皇 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古今 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 秦始皇在中央创建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 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 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 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还把中国推向大一统 时代,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新局面。对中 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 度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政论文:汉初处于西汉建国立业的初级阶段。 具有时代感的汉初文人,针对当时社会错综复 杂的局势而积极进言献策,形成了汉初独特的 文学形式 贾谊:《过秦论》 晁错:《论贵粟疏》
《史记》
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 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 )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1] 。 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 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 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 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 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 历史之父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纪传体史书(以人 物为中心),
《中国古代文学》PPT课件

成为诗歌创作的主流,历代科 举考试,考的也是这样的诗体。
h
8
2、散文
• 阴虚甲骨卜辞是我国现今发现的最早的文字 记载。
• 魏晋南北朝以还,文体自觉意识:
• 曹丕:夫文,本同而末異.蓋奏議宜雅, 書 論宜理, 銘誄尚實, 詩賦欲麗.(《典 论·论文》)
• 陆机《文赋》将文体分为十类:诗赋碑诔铭 箴颂论奏说。
h
9
• 《文选》将文体分为三十九类
• 刘勰《文心雕龙》:“今之常言:有文有 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 中国古代社会,人们对文学散文和非文学 散文始终没有清楚的认识,因此散文的文 学性,通常总是依附于原本非文学的文体 门类而得以体现,并随之发展,如历史散 文、诸子散文、游记散文、笔记散文等。
• 最后,楚国或曾经生活在楚地的作家,也 为赋的创立或发展,做出过直接的贡献。
h
13
4、词曲
• 词最初产生于民间,时间不可考。
• 词与音乐关系密切,词的兴起,可 以说是两汉以后诗和音乐彻底分离 后,在新的环境、新的条件下,以 新的方式实现的一次回归。直到南 宋末年,词才脱离音乐,成为格律 诗的一种。
h
3
1、诗歌
• 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 举重劝力之歌也.《淮南子●道应训》
• 鲁迅先生说:“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 觉得吃力,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 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 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等于出版;徜 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 他当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是‘杭育 杭育派’。”(《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
• 《汉书艺文志》九家十流之一:“小说家 者流, 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 者之所造也。孔子 曰:“虽小道, 必有可 观者焉, 致远恐泥, 是以君子不为也. 然 亦弗灭也。”
h
8
2、散文
• 阴虚甲骨卜辞是我国现今发现的最早的文字 记载。
• 魏晋南北朝以还,文体自觉意识:
• 曹丕:夫文,本同而末異.蓋奏議宜雅, 書 論宜理, 銘誄尚實, 詩賦欲麗.(《典 论·论文》)
• 陆机《文赋》将文体分为十类:诗赋碑诔铭 箴颂论奏说。
h
9
• 《文选》将文体分为三十九类
• 刘勰《文心雕龙》:“今之常言:有文有 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 中国古代社会,人们对文学散文和非文学 散文始终没有清楚的认识,因此散文的文 学性,通常总是依附于原本非文学的文体 门类而得以体现,并随之发展,如历史散 文、诸子散文、游记散文、笔记散文等。
• 最后,楚国或曾经生活在楚地的作家,也 为赋的创立或发展,做出过直接的贡献。
h
13
4、词曲
• 词最初产生于民间,时间不可考。
• 词与音乐关系密切,词的兴起,可 以说是两汉以后诗和音乐彻底分离 后,在新的环境、新的条件下,以 新的方式实现的一次回归。直到南 宋末年,词才脱离音乐,成为格律 诗的一种。
h
3
1、诗歌
• 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 举重劝力之歌也.《淮南子●道应训》
• 鲁迅先生说:“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 觉得吃力,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 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 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等于出版;徜 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 他当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是‘杭育 杭育派’。”(《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
• 《汉书艺文志》九家十流之一:“小说家 者流, 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 者之所造也。孔子 曰:“虽小道, 必有可 观者焉, 致远恐泥, 是以君子不为也. 然 亦弗灭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 有分,况是蔡家亲。
过零丁洋(宋·文天祥)
•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 光转,一夜鱼龙舞。
•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 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 被无情恼。
蝶恋花(宋·欧阳修)
•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 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 见章台路。
•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 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 过秋千去。
蝶恋花·出塞(纳兰容若)
•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 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 老丹枫树。
游山西村(宋·陆游)
•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剑门道中遇微雨(宋·陆游)
•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
•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 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 阔知何处?
蝶恋花(宋·柳永)
•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 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 会凭阑意。(阑 :通 “栏”)
•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 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 得人憔悴。
蝶恋花(宋·苏轼)
•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 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 处无芳草!
古代文学作品欣赏
村行(王禹偁)
•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约客(赵师秀)
•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夜雨寄北(李商隐)
•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 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临江仙(宋·晏几道)
•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 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 燕双飞。
•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 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 彩云归。
喜外弟卢纶见宿(唐·司空曙)
•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 叶树,灯下白头人。
《木兰词·拟古》(清·纳兰容若)
•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宋·黄庭坚)
•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 •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浪淘沙(宋·欧阳修)
•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诉衷情(宋·陆游)
•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 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 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卜算子·咏梅(宋·陆游)
•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 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 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蓦然回首,那人 却在,灯火阑珊处。
青玉案(宋·贺铸)
•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 朱户,只有春知处。
•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空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 风絮,梅子黄时雨。 Nhomakorabea化用
• 一庭春雨,满架秋风
鲁山山行(宋·梅尧臣)
•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浣溪沙(宋·晏殊)
•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蝶恋花(宋·晏殊)
•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 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 晓穿朱户。
南乡子(宋·辛弃疾)
•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 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 滚流。
•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 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 仲谋。
虞美人·听雨(宋·蒋捷)
•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 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 西风。
•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 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 天明。
赠从弟(刘祯)
•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金缕衣
•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杂诗(陶渊明)
•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 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 丛。
•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 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 同?
北陂杏花(宋·王安石)
• 一陂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 •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卜算子(宋·苏轼)
•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 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 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 照深秋雨。
浣溪沙(宋·苏轼)
•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西江月(宋·朱敦儒)
•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 歌自舞自开怀,且喜无拘无碍。
• 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 须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一剪梅·舟过吴江(宋·蒋捷)
•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 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 雨又潇潇。
•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 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 绿了芭蕉。
初至山中(王维)
•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过零丁洋(宋·文天祥)
•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 光转,一夜鱼龙舞。
•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 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 被无情恼。
蝶恋花(宋·欧阳修)
•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 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 见章台路。
•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 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 过秋千去。
蝶恋花·出塞(纳兰容若)
•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 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 老丹枫树。
游山西村(宋·陆游)
•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剑门道中遇微雨(宋·陆游)
•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
•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 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 阔知何处?
蝶恋花(宋·柳永)
•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 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 会凭阑意。(阑 :通 “栏”)
•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 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 得人憔悴。
蝶恋花(宋·苏轼)
•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 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 处无芳草!
古代文学作品欣赏
村行(王禹偁)
•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约客(赵师秀)
•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夜雨寄北(李商隐)
•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 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临江仙(宋·晏几道)
•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 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 燕双飞。
•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 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 彩云归。
喜外弟卢纶见宿(唐·司空曙)
•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 叶树,灯下白头人。
《木兰词·拟古》(清·纳兰容若)
•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宋·黄庭坚)
•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 •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浪淘沙(宋·欧阳修)
•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诉衷情(宋·陆游)
•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 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 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卜算子·咏梅(宋·陆游)
•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 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 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蓦然回首,那人 却在,灯火阑珊处。
青玉案(宋·贺铸)
•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 朱户,只有春知处。
•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空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 风絮,梅子黄时雨。 Nhomakorabea化用
• 一庭春雨,满架秋风
鲁山山行(宋·梅尧臣)
•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浣溪沙(宋·晏殊)
•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蝶恋花(宋·晏殊)
•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 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 晓穿朱户。
南乡子(宋·辛弃疾)
•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 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 滚流。
•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 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 仲谋。
虞美人·听雨(宋·蒋捷)
•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 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 西风。
•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 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 天明。
赠从弟(刘祯)
•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金缕衣
•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杂诗(陶渊明)
•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 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 丛。
•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 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 同?
北陂杏花(宋·王安石)
• 一陂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 •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卜算子(宋·苏轼)
•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 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 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 照深秋雨。
浣溪沙(宋·苏轼)
•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西江月(宋·朱敦儒)
•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 歌自舞自开怀,且喜无拘无碍。
• 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 须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一剪梅·舟过吴江(宋·蒋捷)
•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 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 雨又潇潇。
•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 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 绿了芭蕉。
初至山中(王维)
•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