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满江红》部编教材ppt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秋瑾《满江红》课件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意在表明自己素有的济世情 怀。“肝胆”指关注世事、关心民生的诚心,以及为之 奋斗的勇气;“因人常热”就是热血未冷,主要指对封 建专制的痛恨,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词的最后几句,感慨知音难遇,抱负难以施展。
词的结尾,发出了莽莽红尘知音难觅的叹息,无限的悲 情与惆怅,尽在滚滚沾衣的泪水之中。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既道出了命运的不公,也表现 了词人与天命抗争,与传统决裂的勇气和决心。
词的下片转为抒情,格调高昂激越。“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这一组三字短句斩截有力,通过身与 心得对比与反衬,写出了词人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 气概,表现出“鉴湖女侠”的“竞雄”精神。
词的上片从客居京华写起,点明时值中秋佳节。北国的秋天,
明净如洗,“秋容如拭”“拭”字写秋色澄明,然而美好的节日, 明丽的秋景,都不能抹去国难心愁,乐景反增悲哀。
词人用“四面楚歌”的典故喻指国破,又反思八年婚姻的“风 味”。家事国事,交织心中。这让她更加思念故乡也痛恨自己是 女儿之身,不能走出家庭,为挽救名族危亡尽心尽力。
王家虽锦衣玉食,但志
趣高尚、性格刚烈的秋
瑾并不喜欢过养尊处优
的生活,更受不了封建 家庭的种种束缚。比自 己小两岁的丈夫王廷钧, 在志趣、爱好上也与自 己毫无共同之处。她叹 息道:“琴瑟异趣,伉 俪不甚相得。”王廷钧 一不好读,二不务正业, 每天游手好闲,吃喝玩 乐。
秋瑾的革命志向与理想, 不仅得不到丈夫的理解 与支持,反而遭到他的 训斥:“这是男人的事 情,你休胡思乱想。” 秋瑾也不示弱:“我要 去寻求真理,女人也有 救国救民的责任。”两 人吵得互不相让。
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 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 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 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 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 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
词的最后几句,感慨知音难遇,抱负难以施展。
词的结尾,发出了莽莽红尘知音难觅的叹息,无限的悲 情与惆怅,尽在滚滚沾衣的泪水之中。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既道出了命运的不公,也表现 了词人与天命抗争,与传统决裂的勇气和决心。
词的下片转为抒情,格调高昂激越。“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这一组三字短句斩截有力,通过身与 心得对比与反衬,写出了词人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 气概,表现出“鉴湖女侠”的“竞雄”精神。
词的上片从客居京华写起,点明时值中秋佳节。北国的秋天,
明净如洗,“秋容如拭”“拭”字写秋色澄明,然而美好的节日, 明丽的秋景,都不能抹去国难心愁,乐景反增悲哀。
词人用“四面楚歌”的典故喻指国破,又反思八年婚姻的“风 味”。家事国事,交织心中。这让她更加思念故乡也痛恨自己是 女儿之身,不能走出家庭,为挽救名族危亡尽心尽力。
王家虽锦衣玉食,但志
趣高尚、性格刚烈的秋
瑾并不喜欢过养尊处优
的生活,更受不了封建 家庭的种种束缚。比自 己小两岁的丈夫王廷钧, 在志趣、爱好上也与自 己毫无共同之处。她叹 息道:“琴瑟异趣,伉 俪不甚相得。”王廷钧 一不好读,二不务正业, 每天游手好闲,吃喝玩 乐。
秋瑾的革命志向与理想, 不仅得不到丈夫的理解 与支持,反而遭到他的 训斥:“这是男人的事 情,你休胡思乱想。” 秋瑾也不示弱:“我要 去寻求真理,女人也有 救国救民的责任。”两 人吵得互不相让。
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 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 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 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 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 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
(完整版)秋瑾《满江红》优秀课件

仁爱精神
诗中描绘了人民遭受的苦难,表达了作者对人民 的深切同情和关爱,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爱精 神。
中庸之道
秋瑾在诗中追求一种平衡和谐的中庸之道,既关 注国家大事,又关心人民疾苦,体现了儒家思想 中的中庸思想。
民族精神传承弘扬
爱国主义精神
秋瑾在《满江红》中表达了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坚定信仰 ,激励人们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传承和弘扬了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营造文化氛围
在校园内外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如举办传统文化讲座、 展览、演出等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的 熏陶和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文学地位与影响
《满江红》是秋瑾的代表作之一,以 其豪迈奔放、慷慨激昂的词风,成为 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满江红》被后人广为传颂,成为激 励人们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的精神力量 。同时,这首词也奠定了秋瑾在中国 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这首词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激 发了无数仁人志士的爱国热情,对于 推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起到了积极的 作用。
(完整版)秋瑾《满江红》优秀课件
目录
• 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 • 诗词内容解析 • 人物形象塑造与特点 • 情感表达与意境营造 • 文化内涵及价值意义 • 知识拓展与延伸思考
01
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
秋瑾生平及时代背景
秋瑾(1875-1907),字竞雄,号 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中国近代民 主革命志士,女权运动先驱,诗人。
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教育
挖掘文化内涵
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思想、道德、艺术等方面的内涵, 将其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教育内 容。
创新教育方式
通过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如情景教学、角色扮演、互 动讨论等,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提高教育 效果。
诗中描绘了人民遭受的苦难,表达了作者对人民 的深切同情和关爱,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爱精 神。
中庸之道
秋瑾在诗中追求一种平衡和谐的中庸之道,既关 注国家大事,又关心人民疾苦,体现了儒家思想 中的中庸思想。
民族精神传承弘扬
爱国主义精神
秋瑾在《满江红》中表达了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坚定信仰 ,激励人们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传承和弘扬了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营造文化氛围
在校园内外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如举办传统文化讲座、 展览、演出等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的 熏陶和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文学地位与影响
《满江红》是秋瑾的代表作之一,以 其豪迈奔放、慷慨激昂的词风,成为 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满江红》被后人广为传颂,成为激 励人们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的精神力量 。同时,这首词也奠定了秋瑾在中国 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这首词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激 发了无数仁人志士的爱国热情,对于 推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起到了积极的 作用。
(完整版)秋瑾《满江红》优秀课件
目录
• 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 • 诗词内容解析 • 人物形象塑造与特点 • 情感表达与意境营造 • 文化内涵及价值意义 • 知识拓展与延伸思考
01
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
秋瑾生平及时代背景
秋瑾(1875-1907),字竞雄,号 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中国近代民 主革命志士,女权运动先驱,诗人。
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教育
挖掘文化内涵
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思想、道德、艺术等方面的内涵, 将其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教育内 容。
创新教育方式
通过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如情景教学、角色扮演、互 动讨论等,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提高教育 效果。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12《满江红》课件(19张PPT)

”“伤春曲”等。双调九十三字。
题
初 知读
感
(1)齐读课文,圈出生字及有理解障碍的词句。 (2)根据课下注释,交流疑惑,理解词的大意。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
朗 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
词 读 小住京华,早又徒是中思秋浙佳节。。为苦篱下将黄花侬开/遍强,秋派容如殊/拭作未。屑蛾四!面眉歌残,终破殊楚,/未八年屑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这一句诗词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表达效果?
一个“莽”字,一句发问,展现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强烈表达了秋瑾极不屑作为女儿身,不甘心受到各种束缚,决心报效国家的愿望。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亲笔为秋瑾题写“巾帼英雄”。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
诗
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 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疏 意通
词
我在北京小住了一段时间,转眼间就又到了中 秋佳节。篱笆下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 刚刚擦洗过一般。列强逼近,中国前途危殆,我也 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八年来空想着 故乡浙江的风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 ,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
满 江 莽莽人世,我到哪里找到以拯救民族危亡为己任的同道之人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这句话中的“俗子”指的是哪些人呢?
红
作
者 : 秋
有《秋瑾诗词》《秋女士遗稿》等存世。
瑾
秋瑾(1875—1907),原名秋闺瑾,字璿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中国民主革命烈士。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12课 满江红·秋瑾(共25张ppt)

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
【代表作】《秋瑾诗词》《秋女士遗稿》
《秋女烈士遗稿》《秋瑾集》等。
写作背景
1903年春,王廷均用钱捐得户部主事 官职,秋瑾随夫入京。时值八国联军入侵
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
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夫无心 国事。
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 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 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破
摆脱 世俗 走向 革命
随堂练习
1.背诵课文。
2.有人说秋瑾和李清照有很多相似之处。请
同学们找一些你学会的李清照的诗词,说说 这两个人有什么相似之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得慢,而是你努力的不够多。 2、孤单一人的时间使自己变得优秀,给来的人一个惊喜,也给自己一个好的交代。 3、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4、心中没有过分的贪求,自然苦就少。口里不说多余的话,自然祸就少。腹内的食物能减少,自然病就少。思绪中没有过分欲,自然忧就少。大悲是无泪的,同样大悟无言。缘来尽量要惜,缘尽就放。人生本来就空,对人家笑笑,对自己笑笑,笑着看天下,看日出日落, 花谢花开,岂不自在,哪里来的尘埃! 5、心情就像衣服,脏了就拿去洗洗,晒晒,阳光自然就会蔓延开来。阳光那么好,何必自寻烦恼,过好每一个当下,一万个美丽的未来抵不过一个温暖的现在。 6、无论你正遭遇着什么,你都要从落魄中站起来重振旗鼓,要继续保持热忱,要继续保持微笑,就像从未受伤过一样。 7、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 11、花开不是为了花落,而是为了开的更加灿烂。 12、随随便便浪费的时间,再也不能赢回来。 13、不管从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以后不要停止;不管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以后不要后悔。 14、当你决定坚持一件事情,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15、只有在开水里,茶叶才能展开生命浓郁的香气。 15、如果没有人为你遮风挡雨,那就学会自己披荆斩棘,面对一切,用倔强的骄傲,活出无人能及的精彩。 16、成功的秘诀在于永不改变既定的目标。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幸福不会遗漏任何人,迟早有一天它会找到你。 17、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你在希望中享受到的乐趣,比将来实际享受的乐趣要大得多。 18、无论是对事还是对人,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不与过多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也不要因为关系亲密便掏心掏肺,切莫交浅言深,应适可而止。 19、大家常说一句话,认真你就输了,可是不认真的话,这辈子你就废了,自己的人生都不认真面对的话,那谁要认真对待你。 20、没有收拾残局的能力,就别放纵善变的情绪。 16、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从未行动。有一天你总会明白,遗憾比失败更让你难以面对。 17、没有一件事情可以一下子把你打垮,也不会有一件事情可以让你一步登天,慢慢走,慢慢看,生命是一个慢慢累积的过程。 18、努力也许不等于成功,可是那段追逐梦想的努力,会让你找到一个更好的自己,一个沉默努力充实安静的自己。 19、你相信梦想,梦想才会相信你。有一种落差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所受的苦难。 20、生活不会按你想要的方式进行,它会给你一段时间,让你孤独、迷茫又沉默忧郁。但如果靠这段时间跟自己独处,多看一本书,去做可以做的事,放下过去的人,等你度过低潮,那些独处的时光必定能照亮你的路,也是这些不堪陪你成熟。所以,现在没那么糟,看似 生活对你的亏欠,其实都是祝愿。 10、放手如拔牙。牙被拔掉的那一刻,你会觉得解脱。但舌头总会不由自主地往那个空空的牙洞里舔,一天数次。不痛了不代表你能完全无视,留下的那个空缺永远都在,偶尔甚至会异常挂念。适应是需要时间的,但牙总是要拔,因为太痛,所以终归还是要放手,随它去。 11、这个世界其实很公平,你想要比别人强,你就必须去做别人不想做的事,你想要过更好的生活,你就必须去承受更多的困难,承受别人不能承受的压力。 12、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只有经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自古以来的伟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 13、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幸福。去发现你所拥有幸运,少抱怨上苍的不公,把握属于自己的幸福。你,我,我们大家都可以经历幸福的人生。 14、给自己一份坚强,擦干眼泪;给自己一份自信,不卑不亢;给自己一份洒脱,悠然前行。轻轻品,静静藏。为了看阳光,我来到这世上;为了与阳光同行,我笑对忧伤。 15、总不能流血就喊痛,怕黑就开灯,想念就联系,疲惫就放空,被孤立就讨好,脆弱就想家,不要被现在而蒙蔽双眼,终究是要长大,最漆黑的那段路终要自己走完。 16、在路上,我们生命得到了肯定,一路上,我们有失败也有成功,有泪水也有感动,有曲折也有坦途,有机遇也有梦想。一路走来,我们熟悉了陌生的世界,我们熟悉了陌生的面孔,遇人无数,匆匆又匆匆,有些成了我们忘不掉的背影,有些成了我们一生的风景。我笑, 便面如春花,定是能感动人的,任他是谁。 17、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与年龄无关。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千万不可放纵自己,给自己找懒散和拖延的借口,对自己严格一点儿,时间长了,努力便成为一种心理习惯,一种生活方式! 18、自己想要的东西,要么奋力直追,要么干脆放弃。别总是逢人就喋喋不休的表决心或者哀怨不断,做别人茶余饭后的笑点。 19、即使不能像依米花那样画上完美的感叹号,但我们可以歌咏最感人的诗篇;即使不能阻挡暴风雨的肆虐,但我们可以左右自己的心情;即使无法预料失败的打击,但我们可以把它当作成功的一个个驿站。 20、能力配不上野心,是所有烦扰的根源。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你要想得到,就得学会付出和坚持。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决定生活的样子。
秋瑾《满江红》优秀课件-实用PPT

秋容如拭(shì)
苦将侬(nóng) 蛾眉(é)
胸襟(jīn)
莽红尘(mǎnɡ)
朗读停顿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 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 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 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 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 音?青衫湿!
(2)秋瑾在《满江红》中,表达作者虽有凌云 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襟的句子是: “__莽__红__尘__、__何__处__觅__知__音__?__青__衫__湿__有误的一句是( B )
A.四面歌残终破楚:此处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 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 B.八年风味独思浙:应为“独思浙八年风味”的倒装。 指作者在浙江时过的貌似贵妇的生活,实则处于被奴役 的地位。 C.“莽红尘, 何处觅知音?青衫湿!”“青衫湿”出自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这里指 自己泪湿衣衫,极言自己对前途的担心和忧虑。 D.这首词通过层层表述,曲折地反映了革命者参加革命 前的复杂矛盾的心情,真切感人。
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 的心还要刚烈。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那些俗人,心胸 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 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整体把握
这首词的上阕和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
上阕写明丽秋色,并表现自己的矛盾 心理。
秋瑾绝命书
痛同胞之醉梦犹昏, 悲祖国之陆沉谁挽? 日暮穷途,徒下新亭之泪; 残山剩水,谁招志士之魂? 不须三尺孤坟,中国已无干净土; 好持一杯鲁酒,他年共唱摆仑歌。 虽死犹生,牺牲尽我责任; 即此永别,风潮取彼头颅。 壮志犹虚,雄心未渝, 中原回首肠堪断!
秋瑾《满江红》ppt课件(19页)

曾自费东渡日本留学。积极投身革 命,先后参加过三合会、光复会、同盟 会等革命组织,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 醴起义未果。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 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 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7月15日从容 就义于绍兴轩亭口,时年32岁。丈夫 是双峰县荷叶乡神冲富绅之子王廷钧, 字子芳。
秋瑾是著名的近代民主革命 志士。1875年生于绍兴的一 个典型的小官僚地主家庭。 其父秋寿南曾任湘乡县督销 总办。秋瑾兄妹四人,秋瑾 稍大即入家塾,受封建教育, 念的是《三字经》、《百家 姓》、《神童诗》等,但她 爱读的却是诗词、明清小说 和笔记传奇。
1895年,19岁的她跟随 秋瑾对于这桩婚事十 做官的父亲秋寿南来到 分不满,但在封建社 湖南省湘潭县。秋寿南 会里,儿女的婚事只 在当地结识了湘潭首富、 能依从父母之命,媒 曾国藩的表弟王殿丞。 妁之言。1896年4月 王见秋瑾生得秀美端庄, 20日,王家彩銮花轿 聪慧可爱,就托媒人送 吹吹打打把秋瑾迎了 礼给儿子王廷钧提亲。 过去。
秋瑾短促的一生创作了 很多诗词。现在《秋瑾 集》收存诗、词、பைடு நூலகம்二 百二十多首,另有集外 佚诗约十五首,攻二百 四十余首。如以1904年 东渡日本为界,其诗作 可分为前后期。
前期:1891-1904 后期:1904-1907
前期主要是咏物写景、 感事抒怀、思念亲友之 作。 后期主要是抒 发立志改天换地的革命 豪情,充满了对祖国前
赠蒋鹿珊先生言志
且为他日成功之鸿爪也
画工须画云中龙,为人须为人中雄。 豪杰羞伍草木腐,怀抱豈与常人同? 久闻吾浙有蒋子,未见音容徒仰企。 何幸湖山获订交? 高谈宏论惊人耳。 不惧仇人气焰高,频倾赤血救同胞。 诲人思涌粲花舌,化作钱塘十丈涛 风潮奔腾复澎湃,保守急进本无派。 协力同心驱满奴,宗旨同时意气洽。 危局如斯敢惜身? 愿将生命作牺牲。 可怜大好神明胄,忍把江山付别人! 事机一失应难再,时乎时乎不我待! 休教他人锁键牢,从此沉沦汉世界。 天下英才数使君,据鞍把剑气纵横。 好将十万头颅血,一洗腥膻祖国尘。 我欲为君进一箸,时机已熟君休虑。 成功最后十五分,拿破仑语殊足取。 霹雳一震阴霾开,光复祖业休徘徊。 他年独立旂飞处,我愿为君击柝来。
秋瑾是著名的近代民主革命 志士。1875年生于绍兴的一 个典型的小官僚地主家庭。 其父秋寿南曾任湘乡县督销 总办。秋瑾兄妹四人,秋瑾 稍大即入家塾,受封建教育, 念的是《三字经》、《百家 姓》、《神童诗》等,但她 爱读的却是诗词、明清小说 和笔记传奇。
1895年,19岁的她跟随 秋瑾对于这桩婚事十 做官的父亲秋寿南来到 分不满,但在封建社 湖南省湘潭县。秋寿南 会里,儿女的婚事只 在当地结识了湘潭首富、 能依从父母之命,媒 曾国藩的表弟王殿丞。 妁之言。1896年4月 王见秋瑾生得秀美端庄, 20日,王家彩銮花轿 聪慧可爱,就托媒人送 吹吹打打把秋瑾迎了 礼给儿子王廷钧提亲。 过去。
秋瑾短促的一生创作了 很多诗词。现在《秋瑾 集》收存诗、词、பைடு நூலகம்二 百二十多首,另有集外 佚诗约十五首,攻二百 四十余首。如以1904年 东渡日本为界,其诗作 可分为前后期。
前期:1891-1904 后期:1904-1907
前期主要是咏物写景、 感事抒怀、思念亲友之 作。 后期主要是抒 发立志改天换地的革命 豪情,充满了对祖国前
赠蒋鹿珊先生言志
且为他日成功之鸿爪也
画工须画云中龙,为人须为人中雄。 豪杰羞伍草木腐,怀抱豈与常人同? 久闻吾浙有蒋子,未见音容徒仰企。 何幸湖山获订交? 高谈宏论惊人耳。 不惧仇人气焰高,频倾赤血救同胞。 诲人思涌粲花舌,化作钱塘十丈涛 风潮奔腾复澎湃,保守急进本无派。 协力同心驱满奴,宗旨同时意气洽。 危局如斯敢惜身? 愿将生命作牺牲。 可怜大好神明胄,忍把江山付别人! 事机一失应难再,时乎时乎不我待! 休教他人锁键牢,从此沉沦汉世界。 天下英才数使君,据鞍把剑气纵横。 好将十万头颅血,一洗腥膻祖国尘。 我欲为君进一箸,时机已熟君休虑。 成功最后十五分,拿破仑语殊足取。 霹雳一震阴霾开,光复祖业休徘徊。 他年独立旂飞处,我愿为君击柝来。
第12课 词四首 《满江红》课件 (共25张PPT)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第12课
满江红(小住京华)
导入新课
她,本来是可以活的, 却选择了死。她的死, 如一道划破黑夜的闪 电,为后来者照亮了 前路。古城绍兴,解 放路与府横街相接的 闹市区轩亭口,由此 矗立起了一座纪念碑。 她,就是秋瑾!
学习目标
1.理解词作的内容及其蕴含的感情,把 握词作的主旨。 2.学习作者借典故抒情的方法。 3.体会词人的政治抱负和爱国热情。
4.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思考:词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强派”“殊未屑”强烈表达了 词人极不屑作为女儿身,不甘心受到束 缚,决心报效国家的愿望。
资料链接:
在徐自华为秋瑾撰写的墓志铭中,记述 了庚子年八国联军侵华之后,秋瑾的一 段言论:“人生处世,当匡济艰危,以 吐抱负,宁能米盐琐屑终身其乎?”可 见,秋瑾不屑为女性的背后,正是溢于 言表的爱国之情。
6.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 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思考:结合背景,联系上下文,把 握词句大意。
我平生对国对民赤胆忠心,并常常为 他人、为国家、为民族的忧患而心潮 起伏、热血沸腾。凡夫俗子的胸怀狭 窄,怎么能够理解我呢?英雄的末路 自然是磨难重重。
7.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思考:词句引用典故表达什么意思? 结合词作内容和写作背景,体会结尾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5.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身 与 心 得对比,“列”“烈”两 句读来铿锵有力,写出了词人怎样的 气概?
明确:写出了词人不是男儿胜似男儿 的豪迈气概,这是秋瑾作为“巾帼英 雄”的写照。
资料链接:
在词人的另一次词作《鹧鸪天》也真 切地抒发了她当时的情感:“祖国沉 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金瓯已 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嗟险阻, 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 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满江红(小住京华)
导入新课
她,本来是可以活的, 却选择了死。她的死, 如一道划破黑夜的闪 电,为后来者照亮了 前路。古城绍兴,解 放路与府横街相接的 闹市区轩亭口,由此 矗立起了一座纪念碑。 她,就是秋瑾!
学习目标
1.理解词作的内容及其蕴含的感情,把 握词作的主旨。 2.学习作者借典故抒情的方法。 3.体会词人的政治抱负和爱国热情。
4.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思考:词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强派”“殊未屑”强烈表达了 词人极不屑作为女儿身,不甘心受到束 缚,决心报效国家的愿望。
资料链接:
在徐自华为秋瑾撰写的墓志铭中,记述 了庚子年八国联军侵华之后,秋瑾的一 段言论:“人生处世,当匡济艰危,以 吐抱负,宁能米盐琐屑终身其乎?”可 见,秋瑾不屑为女性的背后,正是溢于 言表的爱国之情。
6.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 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思考:结合背景,联系上下文,把 握词句大意。
我平生对国对民赤胆忠心,并常常为 他人、为国家、为民族的忧患而心潮 起伏、热血沸腾。凡夫俗子的胸怀狭 窄,怎么能够理解我呢?英雄的末路 自然是磨难重重。
7.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思考:词句引用典故表达什么意思? 结合词作内容和写作背景,体会结尾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5.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身 与 心 得对比,“列”“烈”两 句读来铿锵有力,写出了词人怎样的 气概?
明确:写出了词人不是男儿胜似男儿 的豪迈气概,这是秋瑾作为“巾帼英 雄”的写照。
资料链接:
在词人的另一次词作《鹧鸪天》也真 切地抒发了她当时的情感:“祖国沉 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金瓯已 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嗟险阻, 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 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满江红》精品课件ppt

2.“为篱下黄花开遍”化用了什么典故?
表现中秋景色的清秀明丽,用典含情。把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表现喜 悦之情的内容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 的表 现冷落之感的句子,杂用在一起来表达自己初 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既有冲破羁绊的喜悦, 也有佳节独寓客栈、青春蹉跎无可奈何的失落 感怨幽之情。
(2)“平生肝胆”“英雄末路”等词句 脱口而出,不假雕饰,显得清新自然, 却又刚健质朴。
(3)结语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知音难觅、 不禁潸然泪下的苦闷。
拓展延伸
光绪三十三年正月(1907年2月), 秋瑾接任大通学堂督办。不久与徐锡 麟分头准备在浙江、安徽两省同时举 事。联络浙江、上海军队和会党,组 织光复军,推徐锡麟为首领,自任协 领,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 义。因事泄,于7月13日在大通学堂 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于浙江绍 兴轩亭口。被捕后没有一句供词,只 留下一纸,上书“秋风秋雨愁煞人” 七个字。
知识链接
秋瑾短促的一生创作了很多诗词。现 在《秋瑾集》收存诗、词、歌二百二十多 首,另有集外佚诗约十五首,共二百四十 余首。如以1904年东渡日本为界,其诗作 可分为前后期。
前期(1891-1904):主要是咏物写景、 感事抒怀、思念亲友之作。
后期(1904-1907):主要是抒发立志 改天换地的革命豪情,充满了对祖国前途 的深切忧虑。
• 七律秋瑾
• 漫云女子不英雄,万里乘风独向东! 诗思一帆海空阔,梦魂三岛月玲珑。 铜驼已陷悲回首,汗马终惭未有功。 如许伤心家国恨,那堪客里度春风。
• 对酒
•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结
• 这首词的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通
过层层表述,曲折地反映了革命者参加革 命前的复杂矛盾的心情,真切而感人。
•这首词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 的束缚中,走
•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 开阔胸怀。
主题
本词通过生动流利的语言,抒发了 作者对寄生无聊生活的厌倦,和对冲 出• ]封’ 建束缚,为祖国的前途命运而奋 斗的强烈向往,表达作者匡扶天下, 救民水火的凌云壮志。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这一组三字短句斩截有力,运用“列 与烈”两字谐音和意义不同的显著变化, 通过身与心的对比与反衬,写出了词人不 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表明作者的济世情怀。“肝胆”指关 注时事、关心民生的诚心,以及为之奋斗 牺牲的勇气;“因人常热”就是热血未冷 ,主要指对封建专制的痛恨,对民生疾苦 的同情。
赏析
“早又是中秋佳节” 运用反衬,以乐景反衬哀情,中秋佳 节和明丽的秋景,都不能抹去国难心愁, 乐景反增悲哀。
赏析
“为篱下黄花开遍”
• 诗化的表现手法,是化用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 的诗句,写秋色,主要是用来说明冲破家 庭牢笼后兴奋而又愁苦的心理。把陶渊明 和李清照表现不同思想的诗句杂用在一起, 来表达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别具 匠心。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运用设问,写出了词人的理想抱负不 为一般凡夫俗子所理解的处境;在自问 自答中,又表现了词人遭遇挫折和磨难 后的豪爽胸襟。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青衫湿”形容悲伤到了极点,潸然 泪下。运用典故,充分表达了自己难觅 知音的孤寂与苦闷。也充满了没能冲出 家庭、走向社会、参与革命的忧郁和感 慨。
“四面歌残终破楚”
用典。用西楚霸王项羽垓下被围、四面楚 歌的典故来形容当时中国被列强进逼、前途危 殆的处境,也暗指自己久困夫家的境况。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将家国危难和自身感 叹巧妙地结合起来,句式整齐、优美。
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
“强派” “殊未屑”强烈地表达了 极不屑作为女儿身,不甘心受到各种束缚 ,决心报效国家的愿望
【翻译】 • 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
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 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 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 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 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
• 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 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想想平日, 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那些俗人,心胸狭 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 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 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满江红
生平简介
秋瑾(1875—1907) 1875年生于绍兴,
原名闺谨,字璿卿,自 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
汉侠女儿。浙江பைடு நூலகம்阴 (今绍兴)人。是我国 近代杰出的革命家、妇
女解放运动的先驱。
写作背景
• 1903年春,王廷均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 秋瑾随夫入京。
• 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 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 而其夫无心国事。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 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 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 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 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 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 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