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讲细胞呼吸
第9讲 细胞呼吸

【变式备选】将水果放在密封的地窖里, 可以保存较长时间。地窖影响水果代谢的 D 原因是(
)
A.温度恒定,水果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强 B.温度适宜,水分容易保持 C.黑暗无光,不易引起早熟 D.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抑制呼吸作用
(1)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25 ℃条件下 氧气浓度对苹果呼吸作用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向有苹果的瓶中注入一定量的N2,一段时 间后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这种情况下 细胞呼吸弱 苹果的代谢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向有苹果的瓶内注入的氮气很少或很多时,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都将会变黄,其原因是: ①向有苹果的瓶内注入的氮气很少时, 氧气浓度很高,苹果有氧呼吸强,放出的CO2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有苹果的瓶内注入的氮气很多时, 氧气浓度很低,苹果无氧呼吸强,放出的CO2较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实验结果可在实际生活中用于 苹果(或其他水果或粮食等)贮藏时,适当控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环境中氧气的浓度
7.萌发初期,种子的有机物总重量增加。 (× ) 【分析】种子萌发初期主要进行有氧呼吸 ,分解有机物,有机物总重量减少。 8.保存蔬菜水果时为了降低有机物的消耗 应放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 (× ) 【分析】生物体各项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 来自细胞呼吸,无氧时,细胞呼吸消耗大 量有机物,而且产生的酒精对蔬菜水果也 有一定的毒害作用,故应在低氧环境下保 存蔬菜水果。
【典例训练2】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是一种 指示剂,较低浓度的CO2使其由蓝变绿,较 高浓度的CO2使其由蓝变绿再变黄。一实验 小组用图示的实验装置,在25 ℃条件下, 多次进行如下操作:①打开阀门A和B;推 注射器1的活塞,然后关闭A和B;②一段时 间后,拉注射器2的活塞,促进两个瓶中的 气体流动。观察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变 色情况。(阀门A和B关闭时,整个装置是密 封的)
2021版新高考地区选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9讲 细胞呼吸

的过程。
二氧化碳和水
大量ATP
(2)过程
(3)写出有氧呼吸总反应式(标出氧元素的来源与去向)
3.无氧呼吸
(1)概念:是指细胞在没有 的氧参气与下,通过
的催化多作种用酶,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
成(2)场所:全过程,释是放在少量能不量彻,生底中成的进少氧行量化的A产。T物P的过程。
细胞质基质
(3)过程
(填
序号)。①②④ (2)粮食储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其原因是什么?
。
. 种子在有
(3)氧如呼果吸有过氧程呼中吸产和生无了氧水呼吸产生等量的CO2,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 。 (提4)示如:果与是葡以萄脂糖肪相为比底,脂物肪进含行H有量氧高呼,因吸此,消有耗氧O呼2的吸量消要耗大O2于的产量生大C于O产2的生量C,O其2原的因量1是。∶什3 么?
D.40 ℃条件下,培养酵母菌6 h,培养液中的葡萄糖可能已经被消耗完
解析:在一定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无氧呼吸,也能进行有氧呼吸,CO2产生的场所分别为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一定温度范围内,呼吸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而升高,细胞呼吸速 率随之加快;20 ℃条件下,随着CO2产生量的增多,酵母菌无氧呼吸速率增大,但不知道 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产生CO2的比率,因而无法确定消耗的葡萄糖量;40 ℃条件下,6 h 和12 h产生的CO2量相同,所以可能是葡萄糖被消耗完。
解析:人体细胞没有淀粉的水解过程;过程②后,葡萄糖分子中大部分化学能存在于丙酮 酸中;人体细胞中过程③只发生在线粒体中;肌肉细胞中产生的乳酸能在肝脏细胞中再 生成葡萄糖,不能在肌肉细胞中再生成葡萄糖。
题后提升
细胞呼吸的场所与过程的四点提醒
(1)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其直接原因在于催化反应的酶不同,根本原因在于控 制酶合成的基因不同。 (2)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在ATP 中。 (3)人体内产生的CO2只来自有氧呼吸,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无CO2。 (4)无线粒体的真核生物(或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如蛔虫、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等。
2017高考生物大一轮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9讲 细胞呼吸

考点突破
考点一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分析及比较 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图解
2.过程分析 (1)有氧呼吸中氧元素的来源和去路:
(2)反应物和产物: ①CO2是在第二阶段产生的,是由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 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②O2参与了第三阶段,[H]和O2结合生成水,所以细胞呼吸 产生的水中的氧来自于O2,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第9讲 细胞呼吸
[考纲要求] 验)。
(1)细胞呼吸(Ⅱ)。(2)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
教材导学
一、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 存,属于________菌。 2.检测CO2的产生:可使用澄清石灰水或________水溶 液,CO2可使后者发生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 3.检测酒精的产生:可使用橙色的________溶液,在酸性 条件下其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________。
(10)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 ) (11)需氧型细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 (12)人剧烈运动时产生的CO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同的 产物。( ) (13)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中肯定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
【 答 案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二、有氧呼吸 1.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
三、无氧呼吸 1.反应式 (1)分解成酒精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转化成乳酸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 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第二阶段的产物 是________,其全过程都在________中进行。
细胞呼吸的概念

细胞呼吸的概念
细胞呼吸是细胞内进行能量释放的过程,是一种生命的基本活动。
它发生在细
胞的线粒体内,是细胞通过氧化有机物质产生能量的重要途径。
细胞呼吸主要包括三个阶段:糖解、三羧酸循环和线粒体呼吸链。
糖解
糖解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是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磷酸和丙酮的过程。
这一
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质中,产生少量的ATP和NADH。
通过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葡萄糖分子逐渐被分解为丙酮酸,同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
三羧酸循环
三羧酸循环是细胞呼吸的第二阶段,是将丙酮酸进一步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的
过程。
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线粒体的基质中,产生更多的ATP和NADH。
三羧酸
循环是一个复杂的循环反应,通过不断的氧化还原反应将丙酮酸完全分解为CO2
和H2O,并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线粒体呼吸链
线粒体呼吸链是细胞呼吸的第三阶段,是将NADH和FADH2进一步氧化为水
和ATP的过程。
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的氧化磷酸化通道中,通过电
子传递链、ATP合成酶等系统逐步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线粒体呼吸链是细胞呼吸
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也是产生最多ATP的环节。
细胞呼吸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途径,通过将有机物质氧化释放出的能量转化
为ATP,为细胞提供能量。
了解细胞呼吸的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活
动的本质,也为疾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细胞呼吸的概念不仅仅是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更是解释生命活动的关键,希望通过对细胞呼吸的深入研究,能够揭示更多关于生命的奥秘。
2015届《学海导航》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第9讲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四、酵母菌细胞呼吸类型的判断 1.若只产生CO2,不消耗O2,则只进行无氧呼吸(图 中A点)。
2.若产生CO2的物质的量比吸收O2的物质的量多, 则两种呼吸同时存在(图中AC段)。 3.若产生CO2的物质的量与吸收O2的物质的量相 等,则只进行有氧呼吸(图中C点以后)。 4.B点表示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速率相等(用CO2释 放量表示),此时CO2的总释放量最低。D点表示O2浓度超 过一定值(10%)以上时,无氧呼吸消失,细胞只进行有氧 呼吸。
解析:本题考查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探究, 解题关键是能正确读图,并对实验现象正确分析。装置一 中因为有NaOH溶液,呼吸作用释放的CO2被吸收,因此 红色液滴的移动代表氧气的消耗。装置二中的清水不能吸 收呼吸作用释放的CO2,因此红色液滴的移动代表释放的 CO2与氧气的消耗的差值。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与 释放的CO2相等,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但产生CO2。
解析:本题考查呼吸作用的过程及其第一阶段发生 的场所,图中表示的细胞内葡萄糖分解的反应式为呼吸 作用的第一阶段,无论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都是在 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二、无氧呼吸 1.场所:细胞质基质。 2.条件:无氧和多种酶。 3.生成物: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 4.反应式
【例2】(2013· 长沙月考)水稻根尖细胞呼吸过程中,若 单位时间内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的比值大于1,可能 是( D ) A.分解了脂肪 B.有氧呼吸强度大于无氧呼吸 C.只进行无氧呼吸 D.出现了无氧呼吸
【例6】将水果放在密封的地窖里,可以保存较长时 间。地窖影响水果代谢的原因是( D ) A.温度恒定,水果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强 B.温度适宜,水分容易保持 C.黑暗无光,不易引起早熟 D.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抑制呼吸作用
2015届高三一轮复习人教版生物 第3单元 第9讲 细胞呼吸

第9讲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1.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真核细胞都能进行有氧呼吸B.原核细胞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C.空气中的病毒一般进行有氧呼吸D.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中肯定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2.引起青少年肥胖的主要因素之一是食用过多的高热量食物。
下图表示控制热量摄入后,细胞内产生能量方式的变化。
据图判断,当一个体型肥胖的人从食谱中减少糖类摄入后,其体细胞内会发生的改变是()A.糖酵解释能减少B.氧气消耗量减少C.葡萄糖分解产生的丙酮酸增多D.CO2生成量减少3.生物体内葡萄糖代谢过程的图解如下,据图可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①②④都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B.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只能进行③过程C.反应①②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D.上述反应均在线粒体内完成4.某研究小组利用检测气压变化的密闭装置来探究微生物的呼吸,实验设计如下。
关闭活栓后,U形管右管液面高度变化反映瓶中的气体体积变化。
实验开始时将右管液面高度调至参考点,实验中定时记录右管液面高度相对于参考点的变化。
(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容积变化)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时氧气的消耗量B.乙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时CO2的释放量和O2消耗量之间的差值C.甲组右管液面升高,乙组不变,说明微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D.甲组右管液面不变,乙组下降,说明微生物进行乳酸发酵5.为了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某同学将实验材料和用具按如图所示安装好。
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乙两组实验探究的分别是酵母菌在有氧、无氧条件下的呼吸方式B.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是为了吸收空气中的CO2C.将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滴入B瓶中变成灰绿色,证明有酒精产生D.乙组中B瓶先封口放置一段时间的目的是消耗B瓶中的O2以形成无氧的环境6.如图表示光照、贮藏温度对番茄果实呼吸强度变化的影响。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6:第9讲 细胞呼吸优质课件

五、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1 . 在酿酒业上的应用:先通气,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使其数 量增加;然后隔绝空气,使其发酵,产生酒精。
2 . 在农业生产上:中耕松土,促进根系的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系 的生长及对矿质离子的吸收 3 . 在医学上:利用氧气驱蛔、抑制破伤风等厌氧型细菌的繁殖
4 . 在物质的储存时:控制氧气的浓度,抑制其呼吸作用,减少有 机物的消耗。
1.能量:都有能量的释放,但以第三阶段释
有氧
放的能量最多
呼吸 三个
2.场所: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
阶段 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
的比
较 3.氧气:只有第三阶段才需要氧气,作用是氧化[H],生成水
有氧呼吸的概念
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 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释放能量,生成许多ATP的过程。 计算:
61.08 ATP (2mol) 热能
同样是分解葡萄糖,为何无氧呼吸只能释放少量能量?
四、影响呼吸作用的外界因素
1 .温度: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呼吸速率。 2 .O2的浓度: ①在一定范围内,随O2浓度的增大,有氧呼吸增强,达到一定浓 度以后,由于受线粒体的限制,呼吸作用强度不再增大。 ② O2的存在抑制了无氧呼吸的进行。 ③CO2浓度过大抑制呼吸作用的进行
备用资料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
比较项目 呼吸场所 是否需氧
五、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1 . 在酿酒业上的应用:先通气,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使其数 量增加;然后隔绝空气,使其发酵,产生酒精。
2 . 在农业生产上:中耕松土,促进根系的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系 的生长及对矿质离子的吸收 3 . 在医学上:利用氧气驱蛔、抑制破伤风等厌氧型细菌的繁殖
2015届高三一轮复习人教版生物 第9讲 细胞呼吸

(2)应用
①中耕松土促进植物根部有氧呼吸
②无氧发酵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无氧环境
③低氧储存粮食、水果和蔬菜
【典例】以下甲、乙两图都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 CO2 释 放量和 O2 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含量为 a 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 A 点 B.甲图中氧含量为 b 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 CD 段 C.甲图中 a、b、c、d 四个浓度中,c 是最适合贮藏的 D.甲图中氧含量为 d 时没有酒精产生
【典例训练1】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图,下 列叙述错误的是( B ) A.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①和③或者过程①和④ B.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过程①和② C.动物细胞内,过程②比过程①释放的能量多 D.乳酸菌细胞内,过程①产生[H],过程③消 耗[H]
根据气体的变化判断细胞呼吸类型: (1)根据CO2释放量与O2消耗量判断 只进行无氧呼吸 ①不消耗O2,释放CO2—→________________。 只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②无CO2释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进行产生 ③酒精产生量等于CO2释放量—→_____________ 酒精的无氧呼吸 ________________ ④CO2释放量等于O2的吸收量 只进行有氧呼吸 _____________。 既进行有氧呼 ⑤CO2释放量大于O2的吸收量—→_____________ 吸,又进行酒精发酵;多余的 CO2来自酒精发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进行有氧呼 ⑥酒精产生量小于CO2释放量 _____________ 吸,又进行酒精发酵;多余的 CO2来自有氧呼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目标
2. ATP 的结构分析
仆
I M C 、 i M CH HC C /
4嚓哇
右一
匕/ H
I
I
OH OH
大量的能量。
ATP 分子中
4.ATP 与ADP 的相互转换(反应式):
【课堂训练】 1. 一个成年人静止状态下 24h 有40kg ATP 发生转化,而细胞内 ADP 、ATP 仅有2— 10mg ,由此可见 ATP
第9讲ATP 的主要来源
细胞呼吸
1编号:
班级:
姓名:
知识点1、细胞的能量通货 ATp
【课前准备】
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是生物体内储存能量的物质, 是几乎所有生命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源头,
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1) 1 2 345 合称 (2) 2 3 4 5 合称 (3) 3 4 5合称
(4) 4 5合称
3.ATP 是
的英文名称缩写,
结构简式可以写为
,其中A 代表
,P 代表
,〜代表一种特殊的化学键,叫做
,蕴含着
很容易水解。
5.吸能反应一般与 ATP 的
相联系,放能反应一般与 ATP 的 相关联。
ATP 合成
ATP 水解
场所
包括细胞内所有需要 的进行生命活动的结构
能量
合成ATP 的能量主要来自有机物分解 释放的 和光
合作用中吸收 的
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用于
【课前准备】 1有氧呼吸:
总反应式: 2、无氧呼吸: (1)场所: (2)反应式:①
,实例:.
【课堂训练】
1. 根据有氧呼吸的三个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③C 原子的转移途径:
④呼吸作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在生物体内含量 ,但需求量大,生物体内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
物质变化二
Hg —
,实例:
①CO 产生于第
阶段,Q 参与反应的场所 ,产生ATP 的是第 阶段。
②[H ]是第
阶段的产物,来源于哪些物质?
变化:
产能怙况=
物质变化: 产能怙况:
二阶
2.无氧呼吸中,产生少量能量的是第 阶段,其余能量存留在 中。
3. 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图解:
2. 其他因素,例如: 【课堂训练】
1. 小麦等植物长期水淹后会烂根,原因是什么?
2. 储存粮食和新鲜蔬菜的条件有何异同点?
3. 包扎伤口时,需要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或松软的创可贴等敷料,为什么?
4. 为什么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
四、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课前准备】 1、实验原理:
(1) 酵母菌在有氧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石灰水 或 母菌培养液中 C02产生情况。
(1 )图中A 是
(2)反应①②③④中,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是
,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
(3)苹果储藏久了,会有酒味产生,其原因是发生
了图中 过程;而马铃薯块茎储藏久了却没有酒味产生,其原因是马铃薯块茎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了图中
过程。
(4)粮食贮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这是因为 知识点3、影响细胞呼吸的环境因素及应用
【课前准备】
1.绘制温度、氧气含量对呼吸速率影响的曲线 A
,可以检测酵
,其产生的部位是
(3)在原图中用虚线绘出无氧呼吸产生的 C02随氧气浓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2、实验装置:
组别 澄清石灰水的变化/出现变化的时间
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变化
甲
乙
① 甲装置中NaOH 的作用是?
② B 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澄清石灰水,为什么?
③ B 瓶中的葡萄糖溶液需要煮沸后冷却,为什么?
④ 若A 瓶中液体用重铬酸钾溶液检测发现,也有变色反应,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课堂训练】
(1)图中曲线 QR 区段C02生成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3)橙色的
溶液,在 条件下可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 色。
1.下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的氧浓度下
02吸收量和CO 2生成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2) P 点的生物学含义是
,此时02吸收量 ________ (<、>、=)C02生成量。
3、实验现象:
:^体兗换的相对值
(4)若图中的 AB 段与BC 段的距离等长,说明此时有氧呼吸释放的 CO 2与无氧呼吸释放的 CO 2相比
(填“一样多”或“更多”或“更少”
),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无氧呼吸的
(5)在长途运输新鲜蔬菜时,常常向塑料袋中充入氮气,目的是
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
请据题分析作答: ①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置对照实验,
请问对照实验装置如何设计?
序 号
装置中红色液滴的移动现象
结论
装置n
装置川 1 ① ②不移动 只进行有氧呼吸 2 ③不移动 ④ 只进行无氧呼吸
3
⑤
⑥
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③ 若酵母菌消耗的 Q 为3mol/L ,而释放的CO 为9mol/L ,则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
的 ________ 倍。
若人体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等量的葡萄糖,
则消耗的Q 与释放的CO 之比为_
3. 呼吸熵:细胞呼吸放出的 CO 量与吸收的O 2量之比。
【课后训练】
浓度应调节到
点的对应浓度时,更有利于蔬菜的运输,试说明理由:
倍。
。
你认为氧
2.生物兴趣小组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
见5-3题组训练P210-213 【课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