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油画间接画法

合集下载

古典写实风格油画的材料与技法(上)

古典写实风格油画的材料与技法(上)

古典写实风格油画的材料与技法(上)古典写实风格油画一般指历史上从欧洲14世纪的文艺复兴初期起到19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阶段的写实绘画风格,这是西方油画最重要和持续时间最长的绘画主流风格。

古典写实风格油画总体上以严谨的写实造型为主,在色彩上强调同有色,使用的主要技法是透明画法和多层混合技法。

然而这一时期的古典写实绘画作品具有十分丰富的变化,很难简单地用一种风格或技法来概括,如佛拉芒画派、威尼斯绘画、鲁本斯、安格尔、库尔贝等虽然都属写实风格,但其中差异是很大的。

油画:玛利亚·波提纳利,画家:汉斯·梅姆林早期的油画透明技法是单线勾勒轮廓和简单的明暗加上透明色平涂罩色,这也是最基本的间接画法,后来随着明暗和造型等绘画技术的进步,逐渐发展成为用线条和明暗作完整的单色素描,最后罩上一遍或多遍透明颜色的技法。

古典写实风格的油画创作强调再现和造型的写实性,无论一次还是多层的色彩罩染都要服从于形体和造型,而透明画法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可以把形的塑造与色的渲染分开,这样就可以在从容地集中精力把造型解决好后再考虑色彩问题。

因此创作稿子的造型要准确、肯定、充分,一般在上布前应有比较具体的素描准备稿子并应把形的问题解决好,尽量避免罩色时再去调整修改,留下后患。

古典写实风格的油画创作—般都使用白色或浅色的优质细纹油画布,白色的底子可以使光线通过透明的颜色层透射到画布后利用底子的亮度将色彩折射出来,产生具有深度的、表面透明光亮如玻璃釉色般的色彩效果。

无论是胶粉底子或油性底子,画布的底子涂层都要处理得平整。

用木炭在画布上起稿后可用定画液将稿子固定,然后用墨水、坦培拉颜色或丙烯颜料进一步定稿勾勒轮廓,轮廓的形要画得肯定、具体,因为在后面的罩色阶段基本小再对形作大的改动。

这一步的造型的准确才能保证后面罩色的成功,必要时应用坦培拉乳剂白色修改形。

应注意的是在油性底子上作画时不能用坦培拉乳液进行底层塑造而应用偏“瘦”的油性颜料作画以保证颜料层次间的肥瘦关系。

宾卡斯技法之郭润文间接画法制作过程及工作步骤

宾卡斯技法之郭润文间接画法制作过程及工作步骤

宾卡斯技法之郭润文间接画法制作过程及工作步骤(郭润文范画,邓志周文稿)画布制作1、胶底:1份胶(乳白胶或兔皮胶等)加2-3份水(稀释),单方向搞匀成牛奶或豆浆状,从画布中间向两边(四周)平涂一遍。

作用:封密画布线孔(宜薄)2、粉底:方法(1)1份胶加1份粉(钛白粉)加3份水,调匀成牛奶状,单方向从中间向两边或四周平涂4-5遍,每遍干后沙纸打磨再涂下一次,反复到完成为止。

作用:吸油底子,古典写实精细底布方法(2)1份胶加1份粉(绸、一般不加水)调匀成绸浆湖状刮涂画布(刀刮涂法)。

作用:粗底吸油底子。

画稿制作1、柳炭条起稿,画准基本造型,完成后用棉布轻拍浮炭粉,留下浅淡线条草稿。

2、用中国墨汁(一得阁等上等墨汁)勾画炭条稿所定轮廓,结构定稿。

着色过程单色素描关系底色:1、橄榄绿加深红加松节油透明色,平涂罩画一遍全画打底色(背景色决定色相选择),亦即相当于画背景色(这就是郭润文的背景痕迹吧)。

2、钛白粉6份加乳白胶6份加三合调色油1份,从亮部(高光)着粉色(白)——从亮部画起。

3、钛白粉加白色颜料加三合调色油加灰色(纯灰/暖灰/冷灰,由色调倾向决定选用)调和成一份粉白灰料(浅灰)。

4、钛白粉加白色颜料加三合调色油加灰色调和成一份深(暖/冷)灰色料(深灰)。

5、从已有亮部色辐射,先画灰的,逐渐转入暗部(深灰料)整体过程:白→粉白→浅灰→深灰,用粉色画出基本素描关系(形成整体的吸油底色素描关系)这一步:不追求画面色彩丰富,从简单概括开始,统一素描关系。

总结发展:亦可根据基本色相(色调倾向)确定素描关系。

不要复杂,主要是色彩对比合理,关系准确。

彩色丰富画面关系:1、从最敏感色开始辐射色彩变化,逐渐求变化,并且主次有区别,虚实很讲究。

2、铺好整体大色调后,开始从局部刻画,可塑造到五至六成,手法是选统一后变化,特别是强调形体的准确(检查修改)色彩开始有变化。

3、造型上是先搞糊后理清,色彩上先统一后变化,笔法多用平涂及磨擦,调色用画刀搅拌,通常调出几份(大份量,一直至完成都参与)备用,基本为黑白灰调。

古典油画技法

古典油画技法

[转] 古典油画技法2012-07-25古典油画技法1——起形(转载)在谈到制作程序时,我们不得不首先强调制作程序是就每个艺术家自己的目的、愿望和习惯、方法而论的,所以它不是绝对的、固定的法则,我们只能依据整个传统油画时期最普遍而具代表性的技法来获得一个规律性的理解和体验。

我们不可能罗列全部古典艺术家的技法,而只能将他们技法中的共通而具有实质意义的东西阐释出来,供大家借鉴。

特别是在制作程序上各个艺术家有着很多不同的特点,但作为整个传统古典油画这一个体系来讲,统观起来也有其大致的共通点,所以,在此只能将其简单地概括如下。

用线启形是自古以来画家在绘画的最初阶段采用的普遍方法。

自原始绘画以来,用线造型便成为人们对复杂形体进行概括的有效之法,因为线条是形体边界的表示,它能分割不同形状的面积,也能表现各体积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能获得人们在形体认识上感性和理性的认同。

因此不管油画最终效果在层次上、色阶上多么复杂,线条在最初阶段的提炼和概括却至关重要,它首先表现为对大的构图的设置,其次则是对各部分形体的定位与描绘。

因此,构图与大形的编排在这一阶段必须基本确立,而在后阶段很少进行改动,这是传统油画在启形上严谨的表现,所以要求最初的启形必须严格而考虑周全。

我们可以从古典大师们的素描看出他们对形体的概括和表现,更可以看出他们的素描是直接为油画启形而服务的,而不是作为独立审美价值而存在。

那时的素描大都以线为主,而很少有色调层次,除边线的穿插表现形体外,便是以转折或明暗交界线来简练地表示画面中的体积和光影关系。

这种简练的线描形式更适于层次复杂、细节丰富的油画在最初阶段的简练启形。

古代画家多半是直接先用纸画素描,再用纸背涂木炭或色粉将素描拷贝到做好底子的画布上去。

这种方法适于造型上非常严谨的风格的画家,不仅能稳妥地获得准确的造型,而且又不至于像在画布上直接素描那样伤害画布表面。

也有在画布上直接用丹配拉或松节油和颜料画出素描关系的方法,不过最普遍的还是先用色粉或木炭拷贝形后再用丹配拉或松节油调颜料画出单色的薄油效果。

经典古典油画的作画技法陈述,为你揭开奇迹的秘密你也能画好油画

经典古典油画的作画技法陈述,为你揭开奇迹的秘密你也能画好油画

经典古典油画的作画技法陈述,为你揭开奇迹的秘密你也能画好油画古典油画的作画程序较为严格,一般都会先在纸上确定一张油画的素描线稿,然后同比例放大到油画布上,之后再在有色的画底上用浅色颜料塑造出完整充分的素描关系,干透后再在上面进行透明罩染。

尽管17世纪后许多画家开始作画时使用了一些类似今天用颜色去直接塑造形体的技法,但是直到19世纪前在欧洲油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的依然是这种透明画法。

不论是格列柯、鲁本斯、伦勃朗等所创作的那些写意倾向很明显的巍巍大作,还是文艺复兴早期北欧画家的那些精雕细刻的作品都是如此。

我们在这里将从古代文献上了解到的几位有代表性的古典油画大师的作画程序作一个大致的介绍,他们是凡·艾克、达·芬奇、提香、卡拉瓦乔、伦勃朗。

了解一下他们所使用的油画技法的异同之处,对我们去探索古典油画的奥妙是大有益处的。

凡·艾克是公认的古典油画的奠基人。

他所发明的油画技法对后来油画艺术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严格地说,我们在前面古典油画的材料的制作方法一节中所介绍的那一整套,基本上都没有超出他的贡献。

早期的油画还是保留了许多脱胎自坦培拉的痕迹,许多油画作品本身就是用坦培拉作底后完成的。

凡·艾克的油画多是画在木板上的,将麻布贴在刷过6遍胶的木板上,然后用白垩粉调胶均匀地涂在画布上。

将素描稿仔细地透在画底上,然后用软毛笔调和坦培拉作出精确的素描关系。

用熟油、松节油和媒介剂调色由浅入深地上色。

待单色稿干透后涂一层发光剂使白垩底子不致吸油。

上第一遍颜色时每种颜色均应加少许白粉,然后在上第二遍色时,所调入的白粉应相应少一些,使画面的色彩逐步产生透明的感觉和鲜明的色相。

进行透明罩染,达到油画最终的效果。

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艺术与科学的巨匠,他将艺术与自然科学完美地结合起来,显示出他跨越各个领域的非凡才能。

达·芬奇在作画前先在木板上刷一层平滑光洁的石膏与胶的调料,待石膏底干后用一种接近皮肤的颜色起稿。

古典油画的画法二

古典油画的画法二

古典油画的画法二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古典油画的画法。

文章配图均为扬凡·艾克作品古典油画的三种技法19世纪以前油画最基本的技法有三:一是北欧尼德兰画派,以扬.凡.爱克为代表的透明薄涂画法;二是南欧意大利画派以威尼斯提香为代表的不透明厚涂画法;三是以佛兰德斯画家鲁本斯为代表的融合南北技法暗部透明薄涂、亮部不透明厚涂的折衷画法。

17世纪以后的画家,虽具有各自风格和独特技法,但都没有脱离开这三种基本的传统油画技法。

不透明覆色法也称多层次着色法。

作画时先用单色画出形体大貌,然后用颜色多层次塑造,暗部往往画得较薄,中间调子和亮部则层层厚涂,或盖或留,形成色块对比。

由于厚薄不一,显出色彩的丰富韵意与肌理。

透明与不透明两种画法没有严格的区别,画家经常在一幅画作中综合运用。

表现处在暗部或阴影中的物象时,用透明覆色法可以产生稳定、深邃的体积感和空间感;不透明覆色法则易于塑造处在暗部以外的形体,增加画面色彩的饱和度。

19世纪以前的画家大都采用这两种画法,制作作品的时间一般较长,有的画完一层后经长期放置,待色层完全干透后再进行描绘。

不透明一次着色法也称为直接着色法。

即在画布上作出物象形体轮廓后,凭借对物象的色彩感觉或对画面色彩的构思铺设颜色,基本上一次画完,不正确的部位用画刀刮去后继续上色调整。

这种画法中每笔所蘸的颜料比较浓厚,色彩饱和度高,笔触也较清晰,易于表达作画时的生动感受。

19世纪中叶后的许多画家较多采用这种画法。

为使一次着色后达到色层饱满的效果,必须讲究笔势的运用即涂法,常用的涂法分为平涂、散涂和厚涂。

平涂就是用单向的力度、均匀的笔势涂绘成大面积色彩,适于在平稳、安定的构图中塑造静态的形体;散涂指的是依据所画形体的自然转折趋势运笔,笔触比较松散、灵活;厚涂则是全幅或局部地厚堆颜料,有的形成高达数毫米的色层或色块,使颜料表现出质地的趣味,形象也得到强化。

19世纪以前的画家大都采用透明薄涂画法和不透明覆色法。

欧洲油画大师的直接画法和透明画法

欧洲油画大师的直接画法和透明画法

要 手 段 在 之一 .也 是 使 色彩 丰 富 的 重要 技 巧 。它既 是 可 以罩 染 亮 部 明度 和 覆 盖力 .从 而 形 成从 胶 彩 绘 画逐 渐转 向油 画 的局 面 差 不 多
的色 彩 、也 可 以罩 染 暗 部 的色 彩 ,使 其 层次 丰 富 。 而 直接 画法 可在 同样 的技 法作 画 只是 使 用油 剂 与蛋 胶 的 区别
欧洲 油画 大 师 的直 接 画 法 和透 明画 法
鲁 沙 俊男 (西南 民族 大学 艺 术 学院 四川 成 都 610041)
中图 分 类 号 :J2
文 献 标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1673—5811(2013)02—0031—01
摘 要 :古典 油画 技 法 是 西方 传 统绘 画 艺术的 精 华 。也是 全 人类 的文化 瑰 宝。一 幅 艺术 品 的 开始 并 不是 在 画 家举 笔落 墨之 时 .而是 从 画 家观 察 对 象 .选 择 绘 画表 现 手段 、工具 以及材料 时就 已经 开 始 了。 关 键 词 直 接 画 法 间 接 画 法
之 对 应 的 介 词 短语 是 给 字 短语 。在 普 通 话 中 .给字 短 语 可 用 于 谓
这 种 “得 ”是 由非 典 型 连 动 式 “V『+传 交 ]+传 交 内容 +得 f表
语 动 词 前 后 。例 如 用 在 动 词 前 :
示 给 予 义)+传 交 对 象 ”中的 “得 ”虚化 而来 的 。在 此 结构 中 .由于
与后 期 学 院 派绘 画 后 融人 其 民族 的传 统 文化 与生 活 习性 .在 反 复 的 色彩 处 理方 式 是 透 明 画法 中 的一 个关 键 因 素 :
调整 色 调 的 过程 中 .色 层 被 堆砌 得 十 分 厚实 .形 成 了俄 罗 斯 画派 。

古典油画技法

古典油画技法

古典油画技法(姜中立)古典油画技法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普遍运用的油画制作方法,它与印象派之后的油画直接法所不同的就是它的间接表现过程。

这种方法是通过透明或不透明色层与透明色层之间的多次重叠来完成造型和色彩上的深入。

它不是一次性的直接调色作画,而是多次的、间接性叠加完成的技法,这种方法表现出来的画面,精致、含蓄、内敛、深入、丰富。

这种传统的技法从油画诞生一直延续到19世纪初,成为这段时期的主要油画技法。

古典油画技法是丰富的,当时艺术家之间的方法也是不尽相同的,今天,留存下来有关传统古典油画技法的文献是有限的,因此,现代人对古典油画技法的解读也是各有不同,下面是我11年前做的古典油画技法(提白罩染法)的教学演示。

材料准备:1.画布:动物胶制作的画布2.媒介:鸡蛋乳液(全蛋、达玛树脂光油、亚麻油)、三合油(亚麻油、达玛树脂光油、松节油)3.画笔:鬃毛扁笔、扇形笔、箭头笔4.颜色:油画色、白颜料粉作画步骤:小越像布面油画 60cmx50cm 1999 姜中立(完成图)(步骤一)木炭起稿,墨线定稿。

三合油调油画色(透明、不加白)刷画布。

(步骤二)鸡蛋乳液调白颜料粉(形成速干白颜料)在底层未干时提亮部,用干净笔扫开亮部至暗部处的笔触以形成灰部,暗部用半透明色刻画。

(步骤三)继续调整亮部、暗部关系。

(步骤四)提白颜色干后,三合油调油画色(不加白)形成透明色进行罩染,染后用扇形笔柔扫。

暗部用半透明色刻画。

(步骤五)趁罩染色还湿时,鸡蛋乳液调白颜料粉继续提脸和衣服亮部。

提后用干净笔调整笔触虚实。

暗部应为半透明色塑造。

(步骤六)继续罩染、提白,深入刻画形体。

罩染步骤要等提白的颜色干了进行,提白步骤要在罩染颜色湿时进行。

最后以直接法刻画细节和修正局部问题至完成。

油画间接画法与直接画法比较研究论文

油画间接画法与直接画法比较研究论文

油画间接画法与直接画法比较研究论文油画间接画法与直接画法比较研究论文摘要相对于间接画法层层罩染所产生的拘束感,直接画法显得更加洒脱、自如,更能体现画家的主观性感受,也为作品增添了艺术表现力和视觉张力。

本文通过分析间接画法和直接画法两大技法,探讨两者在表现性、视觉冲击力和审美价值等方面所呈现出的差异性。

关键词油画技法间接画法直接画法艺术观念西方绘画在经历了蜡画、镶嵌画、干壁画、湿壁画、“坦培拉”(又称蛋彩画)之后,早期尼德兰画派代表人物杨·凡·艾克于15世纪改良了之前的绘画媒介,发明了颜料的油性媒介——精馏松节油,西方油画史才真正意义上拉开了序幕,杨·凡·艾克也因此被称之为“油画之父”。

随着油画材料逐步改进,油画的技法表现方式也越来越丰富,可以说油画产生至今,技法演变始终贯穿其中,极其重要且复杂多样。

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即间接画法和直接画法。

一、间接画法(indirecte)早期西方油画受宗教、神话等题材的影响,画家所描绘出的物象是逼真写实的,同时受绘画材料的限制,艺术家大多采用间接画法,即依附于科学的结构关系和透视原理,利用油画媒介——调色油的透明性,在原有的单色造型基础上,用稀薄的油画颜料逐层罩染,最终达到物象写实逼真的西方传统古典油画技法。

间接画法也称之为罩染法或透明画法,主要包括透明罩染法和不透明罩染法。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所用的颜料中不加入具有不透明特性的白色,而后者加入。

杨·凡·艾克在稀薄的颜料中加入精馏松节油,其画面表层快速形成一层透明薄膜,再在上面逐层罩染颜色。

因加入了精馏松节油,画面底色并不会影响后期的颜色罩染。

罩染时所使用的颜料稀薄,使得画面看起来更加光滑、平整,画面的色彩也随着层层罩染显得更加丰富。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深刻地表现出了物象的质感和厚实感,形象惟妙惟肖,人物面部和手部肌肤的色彩、结构变化微妙、细腻、深入,前景中的两个人物形象与背景中的景物形成了强烈的空间对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洲古典写实风格油画一般是指欧洲14世纪的文艺复兴的初期到19世纪的法国新古典主义阶段的写实画风,这是欧洲持续时间最长的主流绘画风格。

古典写实风格的油画总体上以严谨的写实造型为主,色彩上强调固有色,使用的主要技法是古典多层透明画法和多层混合画法。

古典间接画法又称多层透明画法,历史悠久,是欧洲传统绘画的古老方法。

欧洲丹陪拉绘画技法和早期油画普遍采用这种绘画方法。

它是利用树脂光油的透明性和干燥速度快的优点,把一层颜色单独罩染在另一层颜色上,下层颜色与上层颜色通过光线折射的物理混合产生另外一种颜色,使我们看到的颜色其实是一种视觉上的混合,犹如多层有色的透明玻璃叠放在一起。

所以欧洲古典间接画法指的是作画过程中造型也色彩相分离。

早期油画透明技法是单线勾勒轮廓定稿后,用单色塑造明暗关系,再用简单的透明颜色平涂罩染,这也是最基本的间接画法,后来随着明暗关系和造型技术的进步和成熟,逐渐发展成为用单一颜色做完整素描,最后罩染一遍或多遍透明颜色的绘画技法。

古典写实风格的油画强调再现和造型的写实性和严谨性,无论是一次还是多次的色彩罩染都要服从于形体和造型。

透明画法的最大特点是把型的塑造和色的罩染相分离,这样就可以从容地集中精力把造型解决好后在考虑色彩问题。

因此创作的稿子造型要准确、肯定、严谨,避免罩染时再去修改形体。

油画间接画法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分别是提白罩染法和塑造
罩染法。

提白罩染法是在画面定稿后作一中间色层,中间色层可以根据画面需要处理,并在中间层上用半透明或不透明的白色从画面的亮部画起进行提白塑造形体。

形体要尽量保证暗部的透明性,根据需要暗部可以适当加深。

提亮完成的画面黑白层次要强烈一些,整体效果要完整,待干后,用半透明或透明色在型体上进行罩染。

这样丰富的画面形体和统一的色彩关系才产生了间接画法特有的质感和和谐的美感,透明、含蓄、晶莹,作画过程中提白是为了造型,罩染是为了解决色彩。

这种方法是不透明色的提白与透明色的罩染交替进行的,从而获得造型和色彩的严谨与深入。

塑造罩染法是在画面定稿后用单色在白色画底或有色底上进行型体的塑造,但画面的色彩和明暗对比要为后期罩染留有余地,整个画面的明暗关系要比正常的黑白灰浅一度。

画面塑造好后,最后通过罩染使画面深入完善,也使罩染前较亮的部分通过颜色的反复罩染达到视觉合适的程度。

这种方法也是塑造与罩染前后分离,色彩由透明、半透明与不透明色层共同完成。

当然,不同时期或同一时期不同艺术家,由于审美趣味的不同对间接画法的运用也不相同,也不是简单的按一种方式来规定完成。

它们的共同特征表现为造型与色彩分开进行处理,通过多次透明与不透明色层的反复重叠、渗透而获得最后的视觉混合。

因此,它不是一次性的直接画出物象的型体和色彩,而是多次的多层的,间接的完成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