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油画技法

古典油画技法
古典油画技法

古典油画技法(宾卡斯油画的透明画法)

.

透明画法是宾卡斯先生的主要授课内容之一。他对透明画法的讲授并没有做一套从头到尾的完整技术示范,他自己也认为他所示范的一些透明画法已不再是绝对精确的古典模式,而只是他个人对这种传统技术的研究成果。

一幅作业的开始:一幅艺术品的开始并不是在画家举笔落墨之时,而是从画家观察对象,选择绘画表现手段、工具以及材料时就已经开始了,所以完成一幅作品的全过程应包括选择表现内容和准备工具材料两项内容。这两个最初的绘画步骤对于整幅作品的完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它们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油画通常画在布、板或纸上。每种材料都有其独特的美感,利用和表现这种美感是画家的水平所在。

画布:纯亚麻布、棉布和混纺布。画布中最佳者莫过于纯亚麻布,它作为油画布已经具有久远的历史。国产亚麻布质量较好,可选用。但混纺亚麻布不适于作画,因为不同质地的纤维收缩程度不同,作品表现的油画色会因纤维的收缩差异出现龟裂。另外好的棉布也属油画布中的佳品。眼下商店出售的现成的油画布由于制作工艺水平的局限极易出现问题,如龟裂、脱落等。我们应该提倡艺术家自己刷制画布,因为它是你的绘画过程中的一个有机部分。

绷画布:绷画布时应注意四点。

第一,买来的亚麻布用之前要用水洗去胶质;

第二,不要绷的太紧,像鼓一样,而是绷的即要紧又要有弹性。太紧,布眼会被扯大,对涂胶层以及将来的绘画过程都有影响,太紧也会导致

颜色层龟裂;

第三,画布须钉得平整,纤维的纹路要平直,不能扭曲,扭曲的纹理(尤其是粗画布)会破坏作品表层的肌理美感;

第四,钉子间距以四公分为宜。

涂胶:

(1)胶层的调治:涂胶是绘画过程中的极重要的一环,也是作品的第一层结构。(注意:透明画法要求胶层为白色,以便于形成色层的透明折光效果)

(2)涂胶:第一遍和第二遍胶要以稀薄为佳。第二遍要待第一遍干后再涂。涂是画布要平放,同样,涂毕也要平放晾干。第三遍胶要略厚于前两遍,干后可用刮胡刀修整。如用砂纸打磨,磨后要上一遍稀薄的胶以防吸油。

有时因刷的胶太多,或因画布网眼太大,背面会出现漏胶现象,以往大家都不予以注意,宾卡斯先生强调说,这种现象能是画面吸油程度不一,并导致油画曰后局部损坏,如出现这种情况可做如下处理:先用海绵将漏出的胶吸去,再用画刀将余者刮掉即可。

绘画工具:

(1)画笔:这方面有两点值得注意。A.画笔与绘画的技巧语言、肌理、画面的气势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如我们认为不同的依托材料有不同的美感那样。不同样式、不同毛锋产生的绘画效果。单一的画笔不会产生丰富色彩的用笔和笔触效果。B.国产毛笔是很好的画笔,毛锋较挺健的可以充当非常好的油画笔。在西方,类似中国毛笔形制的油画笔有很多种。

建议中国油画家去尝试在油画中开拓国画毛笔的技巧美感,并多多地向中国水墨画中的用笔技巧学习、借鉴;

(2)画刀:画刀是一种表情丰富和具有力度的工具;

(3)海绵:海绵是我们在绘画中少用的工具,在宾卡斯学习班上却是一个用处非常多的工具。它既是可以被用来画画,也可以用来清洗画布,还可以用来调治颜料。海绵吸水量大者为佳;

(4)木炭条和固定液:木炭条是大家早已熟知的工具,只是固定液需注意,以往多用酒精、松香固定液,但我们认为松香质脆,酒精溶解力强,对油画颜色层有影响,不适用。用卡吧布来克斯最好,国产乳胶也适用;

起草稿:在落笔前需要检查有下画布的吸油情况,如吸油太厉害就须再上一层胶,对于起稿欧文们大都习惯与使用速干的松节油,但我们反对这样做,因为松节油无论是对于下面胶层还是对于将来覆盖其上的颜料层都有破坏作用,它直接导致底层吸油,色彩发暗。

宾卡斯先生的起稿方式与我们的油画起稿方式不同,它不是块面的,而是中国白描式的,不是虚实明度变化的,而是平面的线描轮廓。这样画可以使用笔生动,使我们两厢起欧洲的古典绘画大师的作品。

墨染:当线稿干后可根据表现对象的色调将全面罩染一层。罩染是透明画法的主要技巧。它是指用媒介剂透明性颜料调和(不能加白颜色)覆盖在已干的色层上。

罩染是透明画法中取得色调层次的主要手段在之一,也是使色彩丰富的重要技巧。它既是可以罩染亮部的色彩,也可以罩染暗部的色彩,使其

层次丰富。

罩染用的媒介剂以速干透明者为佳,媒介剂干的速度影响着作品的进展速度,与我们以往的画法相比,宾卡斯技法的一个重要优势就是干的速度快,一般来讲颜色层在15小时左右就能干得很好。

罩染时可用海绵将媒介剂涂匀。

到此为止可以说画面的第二层业已完成,白色的胶层和线稿已被媒介剂罩染了一遍,白色的胶层有了色相,但非常透明,整个画面没有明度变化。媒介剂已被海面擦过,颜色已沉积到画布的纹理中去。

受光部和暗部:形体处理的基本方法:

(1)先查看一下颜色表层干的程度和画面吸油情况,如色层已经干好,画面吸油程度较为严重的话可涂一层胶;

(2)在落笔前先用纯净的媒介剂(不调色)将整个画面薄薄地涂一层,目的是为颜色间的衔接这一环节。每天画画之前都要重复一次;

(3)首次亮部的塑造。宾卡斯先生先用一只1号宽刷式油画笔调白色(纯白)将已被罩染成中性明的亮部提亮,然后用另一只干净的笔将接近形体的明暗交接处的白色向明暗交接线方向刷开去,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亮部的纯白色有明度和厚薄的变化;

(4)暗部的塑造:他的暗部表现方法与我们的不同之处首先在于他采用厚画;与他本人的亮部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与暗部色彩不是用纯色,而是调过的复色,但色度不是太灰,色调不是太重,颜色中调入了许多白或少许其它的高明度的颜色。暗部色彩以对象为准。暗部的画法如同亮

部的方法,先用一只笔调色上去,然后再用一只干净的笔向明暗交接线方向做色调与厚薄过度。

暗部塑造的注意事项:

第一,画面明度无论是较客观对象而言还是相对画家之表达效果而言都相对比较浅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表现丰富的明暗变化;

第二,在透明画法的过程中色彩的包合度是由开始时比较粉,比较鲜艳的阶段漫漫随着塑造的逐步深入而达到饱和而准确的理想效果。从宾卡斯先生画的示范中我们还可以发现,凡调和的颜色,色度大都较“粉气”或明度较浅淡,而这种“粉气”和“浅淡”正是体现透明画法、罩染技巧的基础,正因为浅淡才可能有罩染的余地,色彩可以越画越丰富;反之如果色彩一次调准了,就没有罩染的余地,也就谈不上透明画法了。所以笔者认为“粉”与“浅”的色彩处理方式是透明画法中的一个关

键因素;

第三,宾卡斯先生要求学生改正一开始就将暗部的色彩一次画足。色彩一次画准的技巧属于直接画法,而透明画法的技巧特色正是将直接画法中一次性表达方式改为多次,多层的表现技巧,所以透明画法中的每一块色彩都要为以后的罩染留有余地。

背景的处理比较简单,宾卡斯先生只是围绕着主体形象作了点边沿处理。色彩和用笔方式与暗部的处理技巧相同,只是覆盖的面积不大,留有大量的第一层效果,它们在将来的反复罩染中色彩可出现丰富、沉着、透气的效果。

第三层画完后,整幅作品的效果是主体形象有色调的明暗变化,色彩虽

亮部有了白,暗部如背景有了颜色,但仍然保持第二层罩染的基本色调,形体从平面感走向立体塑造,画面结构和空间的基本关系已经有了较概括的体现。如果此画到此为止,倒是很像欧洲古典大师的一些未完成作品的样子。

第四,首先在已干的第三层的颜色上罩一遍调了透明颜色的媒介剂,方法同第二层的处理程序一样。为了更充分地表现对象,为了使色彩看起来丰富、厚重,可在罩染不同部位时,调制不同色相的媒介剂进行晕染,即在统一的大色调中求一些色彩变化,这样画的结果是使画面逐步接近表现的对象(或说接近表现主题的目的)。

在媒介剂干后,再画一层稀薄的不调颜色的媒介剂,用海绵擦匀,即可画颜色了。

第四层画面主体的亮部、暗部和背景处理方法与第三层相似,因为自此到结束绘画方法基本上是画第三层时技巧的重复(即:亮部反复做提亮,罩染的工作,暗部的塑造虽说用“提亮”二字不尽合适,但是色彩也属较亮,较粉的情形),所以不再作一一表述,在此仅向大家做几点解释:

1. 在亮部的塑造过程中,除开造型因素不谈,就色彩来说,宾卡斯先生的亮部处理方式可以称之为一个由白色到具有某种色相和色度的过度,随着不断地罩染颜色和粉色的重新提亮,亮部的色层显得厚重、丰富,直至最终达到画家表现的要求。透明画法的色层的厚重感,不同于直接画法的色层美感,因为前者的色彩美感中除去直接画法中笔触的塑

造感,而且笔触的颜色表层经反复罩染后,本身就有厚度,这种效果是光线透过罩染色层被白底层折射回来的结果,它正是直接画法所不能达到的。

每当宾卡斯先生在罩染层上重新提亮受光部分时,他对亮部的白色塑造的面积越来越小,上一次画过的(已罩染过)某些部分就不再动了。一直保留下去直至完成,这样亮部的高光部位是数次画成的,色层最厚,其它部位依其受光强弱,结构位臵重要与否而逐渐减弱,而这样减弱并不是像直接画法那样用灰色画出来的,而是被多次罩染后产生的,所以它较直接画法更沉稳。

暗部的色彩经反复地在一个中间明度的色彩中推敲(“提亮”和罩染),形体准确,色彩已经相当丰富,经最后一遍罩染后,暗部的效果也较直接画法厚重、沉稳,并有一种透明感。

2. 透明画法中的笔触和形体造型。笔触应当是丰富多变的,不应是单调的,这是宾卡斯先生的一个观点。他反对学生运用那种被他鉴定为“俄罗斯式”的笔触,并认为选用不同硬度、长度、样式的画笔(不一定是油画笔)可以根据不同的表现对象,画家的心境和作品的情趣而变化。用多种运用方法也可以画出许多变化丰富的笔触表层来。宾卡斯先生很提倡学员在绘画中借鉴中国画的运笔技巧,研究“气”在油画运笔中的发挥。

关于厚笔触,宾卡斯先生向我们提供了控制颜料干湿的技术,在短时间内运用厚笔触来塑造作品表层已成为可能。由于透明画法中罩染技术的运用,厚笔触的美感被大大加强了。

3. 画刀,宾卡斯先生认为画刀是透明画法的重要工具,颜料层被其反复刮薄是显示透明性美感的手段之一。

以上三点是宾卡斯先生透明画法中的常用技巧。下面介绍一下透明画法的结束——上光油。

光油作用:光油有两个作用。

1. 光油能协调画面的效果,使各个部位的反光度一致。

2. 保护画面。光油可将油烟如灰尘与画面色层隔开,便于清洗,有利于延长作品的寿命。

现在国内商店里卖的光油质量比较差,一是容易使画面变黄,二是遇天热时光油层发粘,三是透明度不佳。自制光油,可以控制光油结膜对光的反射能力。它们是折光强的、半折光的和不折光的三种。

光油和作品的色彩技巧是密切相关的,不同的作品效果应选择不同折光程度的光油,这对于作品的整体效果十分重要

当上光油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检查一下画面是否全部干透。

2.上光油前用湿布将灰尘颉净。

3.上光时先上下涂,再左右涂。不要重复。均匀、稀薄是其技术要点。

4.平放晾干。避免灰尘。

宾卡斯油画透明画法的全部过程基本如此。为了使大家能够掌握这一技术过程现将几个重点提示一下:

1.请注意胶层的配制,透明画法的胶层须是白色。只是这样它才能形成所谓“透明”效果。

2.罩染的技术,它不单指媒介剂加透明色的稀薄油层,还包括塑造形体时色彩的“粉”与“浅”准,而是有目的为以后罩染留有余地

古典写实风格油画的材料与技法(下)

后期的古典写实油画较少使用单纯的透明罩色技法,一般是与多层混合技法结合起来使用。传统混合技法即多层技法,指在单纯透明技法基础上用坦培拉材料进行底层塑造和透明油色罩染结合、反复交替进行的技法,也属于间接画法。混合技法与透明技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是在一个中间色调的半透明底子上开始作画的,用坦培拉白色作形体塑造和透明油色罩染反复交替的方法进行,形成比单纯透明画法更为丰富厚实的形体与色彩关系。由于画布的有色底子,底色与透明油色的交互作用产生出微妙的中间“灰”色,与受光部响亮的透明色及暗部浓厚肯定的调子产生了对比。制作半透明有色底了的方法是在定稿了根据画面色调在润色光油中加入颜色如,浅赭色或土绿色等来罩出一个中间层次调子,形成一个浅浅的半透明底色,但这层颜色不能厚,透过半透明的颜色层应能看得出下面的画稿。然后趁湿时用坦培拉白色从受光部开始提亮,对形体进行塑造,用扇形笔将白色按形体结构向中间层次过渡。如果不用坦培拉白色颜料作底层塑造而改用油性颜料的话,即使是快干并偏瘦的颜料,底层色的干燥时间也会比较长。传统的技法在这一步用排线方法逐次进行以形成明确的层次。当底层造型部分色彩干后,再用透明媒介剂调和油画色均匀地罩上颜色。由于混合技法底子的中间层次为浅灰色,所以在罩色时要充分估计到,罩色后色相和明度的变化。用坦培拉白色塑造形体和以透明油色罩色这两个步骤往往要反复交替进行,直到呈现预期的形体和色彩效果为止。要注意的是,用坦培拉白色提亮可在湿的底色上画,而以透明色罩染则一定要等底色干透。

油画:穿棉衣的男子,画家:提香 以透明技法或多层混合技法为主的古典写实风格油画创作具有透明性好、色彩鲜亮和层次感强的特点,但缺点是由于形与色分开处理,两者容易出现不够协调的问题。而由于色彩以固有色为主,相对会比较单调,颜色也不如直接画法那样厚实。另外古典透明技法制作过程较长,容易注重制作程序而忽视画面节奏的联系和画家情绪表达的问题。 现代油画创作中的古典写实风格油画中透明画法大多与混合技法结合起来运用,也有比较多地采用直接画法先局部完成,然后再用透明技法进行罩染和润色。透明技法或混合技法都并

古典油画技法

古典油画罩染技法 1.起稿 起稿阶段分两个步骤。 (1-)用木炭条起稿 a.直接在画布底子上起稿。尽量准确地造型,减少在画布上的擦改以免损伤底子。起稿时以线条为主,只 要明确形象的轮廓及重要结构线就行了。完成后用软布轻掸去多余的碳粉只留下淡淡的线稿不致于污染颜 色。 b.用转印的方法起稿。先在与画布等大的纸上画出详尽的素描稿,然后用刺孔扑粉法,色粉转印法等方式 把稿子转印画底子上。这种方法可以让画家有更多的时间考虑构图和形象刻画等问题。 (2-)墨汁定稿 用少量的水稀释中国墨汁,使墨线淡一些,用尖头毛笔或小号笔蘸墨汁按木炭条草稿勾勒,使画面形象 更加明确并固定下来。中国墨汁性能稳定,附着力强,气味好且无毒,是很好的油画定稿材料。

2.着色前的准备 用宽笔蘸媒介剂或者乳液快速刷画布一遍,紧接着用软布或海棉擦一遍画布,将多余的媒介剂吸去, 只留薄薄的一层吸附于底子之上。第一层的媒介剂含油量应该少些。作画要坚持“肥盖瘦”的原则,即各 层的含油量由下至上递增。媒介剂中松节油的含量可以从底层的3份至最后一层的一份。 这一层的目的是作为底子与颜色之间的介质,媒介剂既被底子吸收又与画在其上的颜料牢牢结合。 3.罩染基底色 用媒介剂调和土红油画颜料,用宽笔刷上画布。颜料的量要适中,使画面有一个半透明又沉着的效果,

必须透出墨稿,如果颜色太重,要用海绵或软布快速吸去。 这一层的作用在于使画面得到一个稳定沉着的中间调子。底层画色调并不透明,并且应该比透明色层浅淡,随后罩染的透明色层将逐渐的加深画面的色调,因为透明色层薄罩染后底层素描仍会透出,不会变动造型。半透明的土红色经常被古代大师有目的地作为画面色彩留到完成阶段。 4.提白 (传统上称为“灰色法”。灰色可以是黑白调和成的浅灰,也可以是赭石和白调和的灰,或土绿和白调和得灰。先用这些浅灰把素描关系和必要细节充分表达出来) 趁土红未干,用乳液调制白色,用较宽的笔从形象的受光部开始下笔,将亮部画成白色的效果。画的过 程用一只干净的笔过渡白与土红,产生灰面。这一步骤只塑造大的形体而不及细节。亮部尽量画白,如果 白度不够,覆盖于上面的色彩将不够明亮鲜艳。画得时候应忘记现状,只有形体的明暗光影的关系,可以 只按光的方向行笔。 完成了这一步骤,画面呈现的是以土红色为基础的调子素描。

油画用笔技法

油画技法之刮除法 用油画刀平滑的边缘将画布或面板上的颜料刮除,不仅用于修正画面,它本身也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油画技法。刮除颜料后会留下一个由剩下的薄颜料层形成的模糊重影,按照这个方法可以绘制出一幅相同质感层次组成的作品, 在画布上,画刀将突起的颜料刮除,留下了那些陷于纹路之间或多或少的颜料,当使用的底材是平滑的板子时,刮除颜料之后会留下非常平坦的,几乎没有任何肌理的颜料层。 无论你是用什么底材,通过反复刮除颜料(每次增加颜料都要等上一层的颜料干透)制造的效果都是用任何传统方式所难以达到的。詹姆斯·惠斯勒在不经意间发展了这个技法,因为在画肖像时,由于他更喜欢重新开始而不是覆盖,所以他常常在结束一个阶段时对画面的颜料进行刮除。当在对一个白裙女孩的肖像画进行颜料刮除之后,他突然发现画面看上去又轻薄又透明,这就是他所希望能绘制出的布料那种精美柔和的理想效果。 在一个白色的底子上进行刮除,底层的光亮感会透射出来,得到像罩染一样的效果。如果在有色底上进行,这个技法能够使颜色产生微妙的变化。 1.刮除法适合于制造朦胧气氛。画面已经进行了一遍颜料的刮除,因此影像有

些许陈旧的感觉。 2.从这个局部能清楚看出颜料被从画布纤维的凸起处刮除,但是保留了一些在纹理壑处的颜料。就像在这里看见的,刮擦有时能够制造出一些斑纹效果。 3.现在在画面上添加更多的颜色和调子。这些颜料最终也会被刮除,以随机的方式留下一些旧颜料和新颜料。事实上,这些颜色会产生光学混合效果。

4.在画面上涂上一些偏蓝和偏绿的颜色,然后用画刀刮下来。 5.现在再把湖岸的树重新刮一遍来增强迷雾的效果。这个技法制造的水平条纹,把薄纱似的云雾感表现得很生动。

油画技法直接画法作画步骤

直接画法与古典油画的绘制方法在程序上也有很大的不同。直接画法作画必须开门见山,一下子就反映出画面的黑、白、灰布局和总体的色彩效果,然后再在这种基础上进行逐步的深入。一般用直接画法作画都不会离开如下的步骤: (1)起稿 用木炭在画布上勾画出物体的轮廓和处理好大致的素描关系,也有的画家直接用熟褐加上少许的冷色,或用群青经松节油稀释后在画布上直接完成这一工序。因为褐色是一种中间色,易于与其他任何颜色协调关系。群青(有些画家也用翠绿、深红、土黄)一类的颜色所勾画的轮廓在作品完成后残留一些断断续续的边线,可以呈现出一种特殊的色彩效果。 (2)上大色调 用轻松节油稀释并与物体颜色近似的色彩迅速弛画出画面的总的色彩感觉。注意色调应比最后要达到的效果对比稍强一点,在这一步时颜色不宜画得太厚。上大体色调时应取一点提前量,将色调画得鲜明一点,随着不断地刻画深入,各种不同的灰色自然而然地会把这种“过火”的色相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 (3)深入刻画 待松节油稍挥发后,用较厚的颜料逐步在画面上进行深入刻画,如有

条件把作业时间进行得比较长最好。应该注意有计划、分步骤地去完成,比如说今天只画脸,那么其他地方就不动。明天画手,手以外的任何地方都只保留上大色调时所画的底色。一天画不完的地方应用画刀将厚颜色刮去,待其基本上干透后再画,以免吸油。 画油画时应注意亮色一般都应画得比较厚,而暗色一般都须画得比较薄。 (4)整体调整 经过多次完成的油画画面细节丰富,有些细节可能已超出了预定的需求,除去不必要的细节,调整整体关系,使整个画面虚实相生,主体部分更加突出。 新材料的应用 随着近代工业文明的兴起,西方画坛的绘画用材已经完全脱离了手工制作的阶段,特别是近一二十年来由于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种种性能各异的新型画材不断涌现,许多油画材料是过去闻所未闻的。如各种快干油、快干颜料、调水的颜料,能做出各种厚、薄、粗、细感觉不一、而又快干并具有极强韧性的底料等等不胜枚举。各种新材料的问世大大丰富了油画的表现语言并使画家能在进行创作时百无禁忌,一心只需考虑去如何达到最佳的画面效果。

古典油画的透明画法

古典油画的透明画法 油画作为一种独立的画种最早是由西方的艺术家们不断的探索研究而形成,从古到今风格多变.但最美最经典的仍然是最初唯美而又严谨的古典主义油画,也是最喜欢的绘画风格,它具有一定的程式规范.文章从古典油画的透明画法作为切入点来进行剖析. 一、素描初稿。透明画法主要依赖于清晰、成功的单色底画;;素描。在这个阶段,可以用任何素描媒介;;炭条、色粉笔等清楚地确定一个可填充底色的框架;;素描稿。之后,喷一层发胶或上光油。 二、纯灰画法。一般用白色与黑色调和的灰色作画,也可用赭石或褐色与白色调和。基本要求是反差强烈的明暗层次,尽可能用亮色调表现,因为其后每一遍上色都会使画面变暗一点。根据“肥盖瘦”原则,这一阶段尽可能少用油,古代画家多用铅白,因为铅白在油画颜料中最“瘦”,而黑油画色含油多,因而要少用。在表现明暗层次反差强烈的肖像时,并不意味着越暗越好,在保持亮度的基础上,最深的调子处于中间灰色即可。在画灰色画时,应常备一支扇形笔或油画滚子,不断用它把颜料抹平,一般只在确实需要的地方才画稍厚的笔触。灰色画完成之后,至少要让它干两天以上再涂上一层润色光油,这利于随后的色层上光。 三、着色。开始时色层要概括,大面积涂上单纯的经过稀释的上

光色是着色过程的第一步。待一层上光色干后才能覆盖下一层色,间隔约为一至两天。当然可以采用湿盖湿的画法,但不易控制色彩,所以很多采用透明画法的艺术家同时画几幅画。 四、薄涂。透明着色之后,为增加物象的体感、质感,高光及细节部分常采用薄涂方式强调,用大量白色调和大量的调色油涂于干后的上光色上,多加调色油是为了遵守“肥盖瘦”的原则。注意:这一阶段不要使用松节油。松节油只在灰色画阶段使用。 在透明画法中,上光着色与薄涂覆盖可以交替进行。有时两三遍即可,也可能三、四十遍不止。作品完成后需干燥几个月,然后涂一遍上光油。有人说:有多少采用透明画法的艺术家就会有多少种技法,可见透明画法并不局限于上述方法。画家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探索属于自己的技法风格。下面再介绍一种古典透明画法: 首先用木炭起稿,然后用长锋勾线笔蘸乳胶调和的黑颜料或墨汁准确地勾出轮廓,再用大刷笔蘸“三合一”油(达玛上光油∶亚麻仁油∶松节油=1∶1∶3)调出赭色调的稀薄色,以松散的笔意涂满画面,再用抹布轻擦吸去多余的油。第二步:用大笔蘸乳液(甲基纤维素乳液或干酪素乳液,详见“坦培拉乳剂的制作”),调钛白粉画出物体受光部分,趁白色未干时用笔轻扫,向暗部过渡,制造飞白效果显出中间色调,此时画面的明暗对比应概括、强烈。第三步:白色干后接着用“三合一”油调色粉釉染,即所谓的“上光术”。如果没有色粉可将油画颜料用高丽纸吸去油份再用。第二步的提白与第三步的釉染反复进行,直到造型与色彩完美结合为止。

古典油画中画家对人物对象眼神的研究

古典油画中画家对人物对象眼神的研究 摘要 油画起源于西方,油画人物肖像在欧洲有着很悠久的历史。本文以油画人物肖像画发展的过程为主线,截取在这个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人物画及画家,就油画人物中的眼神做深入研究。从纵向和横向,比较和分析有代表性的画家对眼神的不同表达方式,总结和阐述各自的画风继承和表现手法。在分析画家在作品中显露的技巧的同时,探究画家更为深层的审美取向及精神动力,深入思考画家和对象,也就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使我们在今天解读大师们的作品的时候,不仅仅局限于关注他们的技巧,更应学习他们那种严谨、塌实,又敢于创新的精神。 关键词:油画眼神古典油画

摘要................................... I 一、不同时期画家对于人物眼神的表现 (1) 1.1文艺复兴时期 (1) 1.2巴洛克时期 (1) 1.3洛可可时期 (2) 1.4新古典主义时期 (2) 二、人物眼神的表现手法 (2) 2.1真实的追求 (2) 2.2明暗与阴影 (3) 2.3线条的表达 (4) 2.4色彩的表达 (4) 三、眼睛的神态在肖像画中所起的作用和达到的效果 (5) 参考文献 (7)

、不同时期画家对于人物眼神的表现 早期的绘画对油画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们是油画产生的前奏。本文把早期绘画划分为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洛可可时期,新古典主义时期的绘画。由艺术史可以得知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继承了古希腊的再现理论,现代派绘画曾从原始绘画中获取灵感,也曾从中世纪的艺术中吸取平面装饰的经验,可见早期绘画的重要性,使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这时期人物绘画中眼睛的表达方式。 (一)文艺复兴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追求模仿现实,这时的艺术家在人物绘画中处理表情方面,已经有一定的技术造诣和熟练程度。从现存的绘画作品来看,在人物绘画中,开始注意眼睛的体积和起伏,也就是掌握了有关眼睛结构的知识,并且注意了对眼睛的刻画,虽然还略显的简单,但是有角度的变化,显然不同于古埃及的人物绘画中的表达方式那样无论头部在何种角度,都是刻画正面的眼睛。人物眼睛的表达方式已经有了明暗表现和变化,左右眼睛也有大小变化,而不是单一的一只正面的眼睛,而且笔触流畅,显得很生动。这个时期的画家对人物眼睛的表达已经有了一定认识和表现技巧。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凡?埃克兄弟的《根特祭坛画》,荷尔拜因的《迈尔像》,多那太罗《格太梅拉达骑马像》,桑德罗?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拉斐尔《大公的圣母》,马萨乔《逐出乐园》等。 (二)巴洛克时期 17世纪的巴洛克绘画中在空间中出现的光显示出当时人们对光线认识在深化:光可以不依赖任何物体独立存在。这种光的出现时视觉的需要,任何空间只要有光的穿越和驻足,立即就会产生生动的效果,对光的运用时绘画强调视觉效果的关键一步。证明光已经脱离物体成为自在的视觉语言。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艺术相比,画家不是表达真实生动的形象,而是表现抽象的灵魂,写实是根本不可能的,不允许的,绘画呈现平面化和程式化的特点。人物没有生动的表情,所以在对眼睛的表达方式上显得简单、刻板,似乎每个人都有一双杏仁大眼,眼神庄重、呆滞,

油画材料与技法教程

古典油画材料与技法教程 2011-02-24 20:10 看过冷军画的人,都非常佩畏他画面中写实细腻逼真的特色。他的照相写实主义的画面需要极大的耐心才能完成,基本功过硬当然是基础。可是就国内而言,许多想画成这样并有素质画成这样的人却往往对实现这一效果过程的技法感到无从下手,这里我先谈谈冷军油画的画面效果: 1.他的油画极为写实、细腻,就算凑得很近也看不出笔触的痕迹。 2.表面非常平整。 冷军是武汉一所普通师范院校美术专业毕业的学生,之前少有人知,但蛰伏到了中年他开始爆发,通过其超级照相写实主义的画作,一下子确立了自己在国内画坛的地位,先前他的一幅《五角星》在纽约苏富比拍到了900多万RMB,直追张晓刚过亿的记录,位列当代画坛第二。在胜名之下,人们对他乱真的技法必然发生兴趣,不过技法包括画家本人以及各方人士谈得都极少,我觉得在这样的关注之下,他要是自己写本技法书出版,肯定卖得不错,还有包括像徐芒耀这样相对纯种的法兰西十九世纪学院派技法的衣钵传人,要是能出本结合自己经验跟国情的技法书,图文并茂,就算贵点,我想卖得人还是很多的,造福学子。市面上我看到的国内的只有一本姚尔畅的比较深入全面些,但我读过还是有些疑问。因此在这里我只能通过展览上的观看再结合自身这些年的经验来尝试写点技法,我并非说冷军就是这么画的,我只是讲以我这样来画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希望跟大家切磋一下(虽然我知道以我博客的访问量这几乎是无望的)。 冷军油画作品局部 一.了解技法前的前提 1.毅力与决心的试金石 这个前提就是你别幻想技法万能或唯一的传说,这种技法就是由于掌握它并实践它时的难度才变得曲高人寡,而最关键的不是技法本身难学,学并不难,只是你必须要有超绝的毅力与耐得住寂寞的耐力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冷军一年只能出一张画,每天用小笔(传说是说他用一种日本进口的尼龙小笔)架着画杖从早到晚一点一点地画,一天只能画硬币大小的一块(传说,真实性有待商榷),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很薄地罩染。用“关起门来无人知,走出门来吓死人”来形容他的画再好不过。所以这类画法是相当辛苦和需要坚持的,它的乐趣就在坚持之后,出效果时所带来的愉悦。 2.学院派写实绘画的含义 这里所谓学院派不是在美院里学的都可以算,说得清楚点,狭义一些,其实它指的就是在19世纪的法国一批顶级的油画家发展出的一套科学更有效的写实绘画方法。它的精髓真正掌握的人不多,在国内而言也只有为数不多的画家可以运用地游刃有余,大多数画家一来可能对其不了解,二来是因为畏惧学院派技法的艰苦程度而放弃学习和实践。

浅谈古典写实油画画技法教学

《浅谈古典写实油画画技法教学》 整理人:徐君冬 1 古典风格的写实油画在当代西方几乎成了绝响,然而在目前的中国油画界却有许多画家仍然热衷于这一古老的绘画方式,出现了很多有东方韵味和时代感的古典风写实油画作品,并且在学术界和收藏界都有广泛的影响力。在当下的美术学院油画教学中,笔者认为系统的教授学生古典写实油画的制作技巧、方法和步骤,以及帮助他们理解古典写实油画的深厚底蕴和精神内涵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明白古典写实油画是人类绘画史上的最高峰,所有的画风都是从古典绘画中派生出来的,那种精深唯美的样式,具象的外表下升腾出的灵性之美是我们在作品中一直要追求的。其二,通过对古典写实油画材料、技法以及制作步骤的熟悉和掌握,使学生在今后的油画创作实践中能够获得较强的写实能力和画面控制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应从古典油画普遍使用的技巧、步骤以及材料方面的运用讲起,在学生对古典绘画的艺术准则以及各个阶段最具代表性画家的风格技巧有初步的理解的基础上,通过临摹和写生训练能够掌握一定古典写实油画技巧,并运用在以后的创作实践中。以下本文就从古典写实油画材料、技巧和训练方法三个方面总结一下笔者在教学中的经验和体会。首先,学习古典技法的油画在绘画材料上应该有所研究和讲究的,学生在平时的写生课上往往忽视对这方面的关注和应用,因此在绘制作品之前系统的向学生讲解古典油画材料的制作和应用是很有必要的。油画的材料主要为画布、底料、画笔、光油、颜料,以下是古典写实油画在这几个方面所要注意的。画布:画布中最好的是纯亚麻布,国产亚麻布质量较好,可选用。目前画材商店的现成的油画布极易出现问题,如脱落、龟裂等。我们应该提倡学生自己刷制画布,因为它是绘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绷画布的时候不要绷的太紧,而是绷的即要紧又要有弹性。画布须钉的平整,纤维的纹路要平直,不能扭曲,扭曲的纹理会破坏作品表层的肌理美感。底料:底料分为涂胶和涂粉两步。涂胶是绘画作品的第一层结构,可鼓励学生自己用动1 1 8576280. doc- 2 - 物胶来制作底胶,没有条件的也可用商店的白乳胶代替,但效果不如动物胶好。涂胶的时候,第一遍和第二遍要以稀薄为佳,第二遍要待第一遍干后再涂,第三遍胶要略厚于前两遍。涂胶之后可用立德粉加乳胶加水再涂两到三遍,干后可用刮胡刀修整。如用砂纸打磨,磨后要上一遍稀薄的胶以防吸油。画笔:画笔与绘画的技巧语言、肌理、画面的气势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样式、不同笔锋产生不同的绘画效果。单一的画笔不会产生丰富的用笔和笔触效果。一般来说写实油画用狼毫画笔较好,因其柔软,利于在画面上进行晕涂和扫染以取得细腻而微妙的效果。此外,学生也可根据自身的风格特点选用扇形笔和圆头、尖头笔以及猪鬃笔等。光油:光油也称为媒介剂。它的使用在古典写实油画技法中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光油的作用很多,首先是在两遍的绘制之间起衔接的作用。因古典油画都是多遍完成的,所以每遍之间需用光油来联接,这样能够防止吸油和产生透明效果。光油还可用在透明罩染中,用不加白色而只是被媒介剂稀释的颜料进行多层次描绘。此外,光油还能协调画面的效果,使各个部位的反光度一致。光油和作品的色彩技巧是密切相关的,不同的作品效果应选择不同折光程度的光油,这对于作品的整体效果十分重要的。油画颜料:古代大师用的颜料都是自制的,现在我们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只能选购画材店的现成品。一般来说,选颜料时请注意它干的速度和色素颗粒的大小,写实油画要求颜色颗粒小而细腻,色彩的透明度要好。此外,可让学生多选用各种灰色颜料,如灰紫、灰绿等,这样在绘制过程中画一些色彩较微妙的地方时方便了很多。在了解了油画制作材料的基础上,教师对古典写实油画的几种主要的技法应有详细的讲解,使学生在创作作品之前能够对绘制步骤和方法有一个总体的理解和把握,这一点在绘制精细而严谨的古典写实油画方面是十分重要的。古典写实油画经过几个世纪艺术家们的实践,形成了多种技法,使油画材料发挥出丰富的表现效果。主要技法有:一、透明覆色法:用不加白色而只是被媒介剂稀释的颜料进行多层次描绘。这种画法适于表现物象的质感和真实感,尤其能惟妙惟肖地描绘出人物肌肤细腻的色彩变化。它的缺点是制作过程复杂,色域较窄,完成作品耗时较长,不是能够特别的表达出画家的艺术激情。在教授学生这种技法的时候重点是讲清楚每一绘制步骤的注意事项,如必须在每一层干透后进行下一层上色, 由于每层的颜色都

初学油画时应该掌握的作画步骤与技巧

初学油画时应该掌握的作画步骤与技巧 面对眼前景物进行写生时,会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构图、色调、还有对油画技法的表现等等。特别是掌握油画技法是非常重要的一关,油画技法中的直接画法又是一个重点,也是我们平时画画时最快捷的方法。也可以说整个西方的传统油画,都是对自然景物的客观规律来进行不同的表现,再深入研究,逐步地发展起来的,而那主要是通过对客观实物进行写生来实现。西方绘画中古典油画的艺术家们主要任务是怎么样解决物体的造型问题,但印象派的油画是以油画的笔触和色彩来评判一幅油画作品的好差。对我们平时画一幅完整的油画习作的时候要求做到形、神、色兼备,缺一不可。 那我们又如何使一幅完整的作品在色彩上处理得能够别出心裁以达到一种最理想的艺术境界,最好方法是在行笔的时候使形与色的处理上达到完美的结合,这才是我们在油画教学上最基本的要求。那么多年来有许多杰出的绘画大师都在这方面以自己独特的方法达到了成功,他们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无数的教学参照和优秀作品典范。假如说这其中有什么诀窍的话,那就是我们长时间地进行实物写生练习,并在这样的练习中不断地提炼和优化自己的艺术语言、走进艺术的大门。直接画法是我们平时最容易操作,同时又是最容易见成效的画法。所以我们在这里所讲述的油画写生实际上主要是指使用直接画法来进行油画写生。

进行油画写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不可能要求一个初学者一开始就去描绘那些构成非常复杂的物象、全身人像甚至双人体。我们可将这种学习过程分为静物、风景、人物(其中又包括头像、着衣半身像、全身像及人体)。现在我们就以几个不同的阶段来依次进行分析讲述油画的作画步骤,由浅入深地进行练习。 一、静物写生 静物画是我们平时一种最简单基本的画种,也是一个初学者必须经历的一项造型过程,它的简单同时也有它趣味,我们不能以简单的物体来衡量其艺术价值,它同样有着与其他画种一样的艺术价值。如果我们仅仅将它作为油画学习时的一门基础训练课程,那我们就只要去观察其形态的静止性、光线的固定性和色彩关系就可以组合成一幅完整的油画作品,都可以使初学者在写生练习时对其进行反复的观察和研究,因而这种方法是显而易见的,同时也是任何其他练习所不可取代的。在我们平时完成一幅油画静物练习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那就是静物设置、构思构图取舍、组织色调、细部刻画、整体调整来进行。 (一)静物设置 静物设置实际上是包含着很深的学问,并非那么简单。当我们平时欣赏一幅优秀的静物画时,可联想到作品画幅作者的艺术追求,其实这是作者在作画前的艺术构思,作者的心里早有了画的设置。我们作画的时候能否设置好静物往往是这幅作品最终能否成功的先决条件。不过对于初学者来说应该选用那些形体相对简单、色彩丰富而又

古典油画透明技法

古典油画透明技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古典油画透明技法的方法与地位作用 2.使学生了解古典油画透明技法中使用的材料分类与区别 3.使学生初步掌握古典油画透明技法的绘制步骤及其在油画临摹与写生当中的方法运用。 教学重点: 掌握古典油画透明技法的制作步骤教学时间20分钟教学过程导语:前面同学们已经学习了关于油画的相关概念,材料介绍,技法介绍等,包括古典油画技法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学古典油画技法,想必大家都有一定了解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么样来画古典油画静物,如何使用这古典油画透明技法。这是油画最传统的技法,也是我们必须学习和掌握的技法。一、古典油画透明技法: 古典法是最早留下来被认为正宗典范的技法。它的表现形式有二:一是层层罩染,二是直接铺色。它们的共同点是注重对象描绘的精确性和立体感;造型严谨,用色单纯,刻画细腻,讲求滋润和柔和。(以宾卡斯的古典油画透明技法为例) 二、作品赏析: 凡爱克:油画形成时期的关键性人物,改进丹培拉乳剂材料的方法,用油代替。《阿诺尔芬尼夫妇像》空间,光线,细节,质感都有高超的把握。 伦勃朗:制造出各种对比效果,从透明与不透明,明与暗,清晰边缘与模糊云状边缘,一直到冷暖色对比。上光着色与薄涂覆盖可以交替进行,亮厚暗薄。

三、技法步骤 1、做框做底(胶底,油底) 2、起稿定稿 3、着色准备,罩基底色(达玛上光油∶亚麻仁油∶松节油=1∶1∶3) 4、提白(向暗部过渡,制造飞白效果显出中间色调,此时画面的明暗对比应概括、强烈) 5、罩染(提白与第三步的釉染反复进行,直到造型与色彩完美结合为止。 6、上光四、作业布置临摹一张40×50cm左右大小的古典油画静物,要求掌握材料选择与技法步骤的运用。 古典油画直接画法授课教案 15世纪古典画家在处理花草时,往往采用直接画法,17世纪一些画家则开始更多地使用局部直接画法来描绘人物。如委拉斯贵支后期作品的人物与服装善用透明画法与直接画法的混合技法。19世纪法国画家安格尔则以直接画法为主,透明画法为辅的手段作画。我认为直接画法利于色彩的呈现。因此,我根据自己绘画特点和艺术追求,从效果出发按其所需择用表现技法。多年的实践、感受与思考,悟觉油画布制作、绘制技法的得当运用和颜料之间的科学调合是不可忽视的技术问题。反之,会招致制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麻烦和作品龟裂、剥落与变色的严重后果。 一、画布制作:画布较平整,也可十分平滑。我通常选择细致、质地紧密的亚麻布作画布,上兽皮胶为佳(指兔皮胶、鱼皮胶和牛皮胶),但由于国内难以寻见,目前只能以进口乳胶代之。一般上两层底色,必要时可上三层,但第三层较薄。在伽洪先生工作室进修期间,通常用亚麻仁油或核桃油调合色粉制成涂料。因为油画颜料的成分是:核桃油或罂粟油或亚麻仁油和色粉,因而亦可

古典油画技法

古典油画技法(宾卡斯油画的透明画法) .

透明画法是宾卡斯先生的主要授课内容之一。他对透明画法的讲授并没有做一套从头到尾的完整技术示范,他自己也认为他所示范的一些透明画法已不再是绝对精确的古典模式,而只是他个人对这种传统技术的研究成果。 一幅作业的开始:一幅艺术品的开始并不是在画家举笔落墨之时,而是从画家观察对象,选择绘画表现手段、工具以及材料时就已经开始了,所以完成一幅作品的全过程应包括选择表现内容和准备工具材料两项内容。这两个最初的绘画步骤对于整幅作品的完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它们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油画通常画在布、板或纸上。每种材料都有其独特的美感,利用和表现这种美感是画家的水平所在。 画布:纯亚麻布、棉布和混纺布。画布中最佳者莫过于纯亚麻布,它作为油画布已经具有久远的历史。国产亚麻布质量较好,可选用。但混纺亚麻布不适于作画,因为不同质地的纤维收缩程度不同,作品表现的油画色会因纤维的收缩差异出现龟裂。另外好的棉布也属油画布中的佳品。眼下商店出售的现成的油画布由于制作工艺水平的局限极易出现问题,如龟裂、脱落等。我们应该提倡艺术家自己刷制画布,因为它是你的绘画过程中的一个有机部分。 绷画布:绷画布时应注意四点。 第一,买来的亚麻布用之前要用水洗去胶质; 第二,不要绷的太紧,像鼓一样,而是绷的即要紧又要有弹性。太紧,布眼会被扯大,对涂胶层以及将来的绘画过程都有影响,太紧也会导致

颜色层龟裂; 第三,画布须钉得平整,纤维的纹路要平直,不能扭曲,扭曲的纹理(尤其是粗画布)会破坏作品表层的肌理美感; 第四,钉子间距以四公分为宜。 涂胶: (1)胶层的调治:涂胶是绘画过程中的极重要的一环,也是作品的第一层结构。(注意:透明画法要求胶层为白色,以便于形成色层的透明折光效果) (2)涂胶:第一遍和第二遍胶要以稀薄为佳。第二遍要待第一遍干后再涂。涂是画布要平放,同样,涂毕也要平放晾干。第三遍胶要略厚于前两遍,干后可用刮胡刀修整。如用砂纸打磨,磨后要上一遍稀薄的胶以防吸油。 有时因刷的胶太多,或因画布网眼太大,背面会出现漏胶现象,以往大家都不予以注意,宾卡斯先生强调说,这种现象能是画面吸油程度不一,并导致油画曰后局部损坏,如出现这种情况可做如下处理:先用海绵将漏出的胶吸去,再用画刀将余者刮掉即可。 绘画工具: (1)画笔:这方面有两点值得注意。A.画笔与绘画的技巧语言、肌理、画面的气势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如我们认为不同的依托材料有不同的美感那样。不同样式、不同毛锋产生的绘画效果。单一的画笔不会产生丰富色彩的用笔和笔触效果。B.国产毛笔是很好的画笔,毛锋较挺健的可以充当非常好的油画笔。在西方,类似中国毛笔形制的油画笔有很多种。

浅谈油画材料与技法

浅谈油画材料与技法 摘要:本文介绍了油画技法以及油画技法的重要性和油画材料运用,.从而提高技法水平增强画面视觉效果。 关键词:油画材料油画技法 引言 从欧洲油画发展史的角度看经历了古代、近代、现代几个时期,不同时期的油画受着时代的变化随之变化,油画是从蜡画法、蛋胶画法逐渐发展起来的,油画作为一个体系完整的画种,从十五世纪初佛兰德扬凡爱克对油画艺术技巧的发展做出的独特的贡献,他被誉为“油画之父”发现新的涂料运用快干油第一次在木板和麻布上作油画以后,这种新的油画技法立即迅速传开了。随着油画艺术的诞生和发展,油画技法不断的进步,油画自身具有独立的审美内涵及形式语言特性, 其材料的使用和技法的运用具有较强的规范性、严谨性和科学性,同时油画的材料与油画的技法又具有很宽泛的包容性和涵纳性。材料与技法对绘画作品的重要性是不言而有喻的,然而对材料的不同认同和技法使用对艺术风格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艺术家在绘画实践中开创了多种油画技法,使得油画材料相结合充分发挥出视觉效果。以下是我对油画材料与技法的认知。 油画材料 油画之所以叫油画是以材料为标准的。油画的长期发展离不开它的物质基础———油画材料。作为一种艺术表现的材料,前提是它被作为艺术体审美对象的认知。油画材料既是视觉传达的载体又是艺术表现的肌理载体,是可以随意转换、演绎的特殊文化形式。材料可以给画家带来画面的色层美、肌理美、笔法美,还能增强形式美感。油画材料的特性允许深入细微刻画对象,可以表现出对象的色

彩关系。最早的油画是画在木板上,如中世纪的圣像画就是用蛋彩画在做了底子的木板上。现代油画作画材料一般选择亚麻布、棉布和帆布。亚麻布纤维长而结实,具有柔韧性,有粗目亚麻布和细目亚麻布。质地比较厚重的棉布也可用于作画的基底,聚脂纤维的帆布很柔韧,坚固稳定,也是一种新型画布材料。在用于制作画布底子的胶类一般采用有:动物胶(骨胶、皮胶等)、植物性树脂乳胶、白乳胶等合成胶。还需填充其他材料如:大白粉,又称白垩粉、西班牙白、巴黎白、白土等,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用于制作油质画布底子的油类有:松节油、亚麻仁油、上光油等媒介剂。油画颜料是用磨碎的颜料粉末,加入植物油调制而成,属于油性颜料。油画颜料色相稳定,能长期保持光泽。颜料又分为矿物质和化学合成两大类,最初的颜料多为矿物质颜料,由手工制作研磨成细末。中外历史伟大画家们保存下来的油画,大多都依然保留着鲜亮动人的色泽。在各个时代画家们对油画材料与技法不断的在实践中研究与创新 油画技法 自从油画发明以来,经无数画家的探讨和研究,它已经成为一门广为普及的画种。随着油画艺术的不断发展,油画技法也不短的完善。油画绘画传统技法大致可分成古典技法、直接画法、间接画法(透明技法)、混合技法、厚薄结合画法、印象派技法、闪跃式点彩画法、薄涂变淡画法这是研究和学习传统的油画技法必不可少的。 就从直接画法说起,直接画法能分出多种方法,有薄涂的直接画法、厚涂的直接画法、厚薄对比的直接画法;笔触直接画法、无笔触直接画法;一次性直接画法、覆盖性直接画法(即多次性直接画法)等。欧洲传统的古典绘画是以坦培拉和树脂油相结合的混合技法,这种技法发展已经非常完善了,鲁本斯的直接画

古典油画做底的做法和介绍

古典油画做底的介绍和做法 画布为什么要做底子? 以亚麻布等纺织品作画布,必须经过预先处理方能使用。所谓“处理”就是“做底子”。理由是: 1)填充纺织物纹理之间的孔隙,创造一个既节省颜料又适宜绘画的纹理表面。纺织物孔隙多,对于较精致的绘画作品来说,直接在上面作画,既浪费时间又浪费材料。只有在做好底子的画布上作画,才能有效地控制油画颜料的使用。2)使支承材料与颜料色层隔离开,以免颜料中的油侵蚀纤维,同时防止色层受到从画布后面渗透潮气的损害。油画颜料中的酸性物质能使画布变脏,而潮气又会氧化色层中的油分子,使之老化。所以画布底子的处理与作品的寿命长短有直接关系。 3)良好的画布底子,能保证着色层的明亮度与鲜艳度。不合格的底子或没有做底子的画布,着色后会使画面灰暗。4)亮底子能够提高画面颜色的鲜明度。 5)做过底子的油画或坦培拉绘画一旦支承材料遭到腐蚀,可以通过“换背术”,将色层从旧支承材料上移植到新的支承材料上去。

古典油画的底子类型 古典油画无论在木板或画布上作画,都需要进行涂刷底子,底子使用的材料有粘结材料和填充材料两类。根据不同的材料,古典油画有八种制底方法。 (1)胶底。古代大师常使用动物胶,如骨胶、兔胶等。最好的是羊皮纸胶,可用清水浸泡、加热熔化。 (2)白垩底子。白垩(碳酸钙)粉、锌白粉、胶溶液各一份混合而成。 (3)半白垩底子。白垩粉、胶溶液各一份混合。再加入半份熟亚麻籽油,使用这种底料之前,先用7%的水胶涂底层。 (4)酪素底子。自古代有美术记载起,画家就使用酪素。酪素是一种易碎而柔软的物质,作底子时需要用水稀释,并溶入少量碳酸铵。 (5)鸡蛋底子。鸡蛋黄能增加底子的柔软性。蛋黄底作为最后涂层使用时,可以产生最好的结果。蛋清蛋黄都可以作白垩底子的添加剂。 (6)石膏底子。石膏(硫酸钙)也称轻晶石。通常在木板上作底子使用。具有异常的明度,制法与白垩底子方法相同。 (7)油性底子。跟制作半白垩底子一样,只是增加了油的

油画技法教程

古典透明画法的方法是怎样的 (1)素描初稿。透明画法主要依赖于清晰、成功的单色底画——素描。在这个阶段,可以用任何素描媒介——炭条、色粉笔等清楚地确定一个可填充底色的框架——素描稿。之后,喷一层发胶或上光油。 (2)纯灰画法。一般用白色与黑色调和的灰色作画,也可用赭石或褐色与白色调和。基本要求是反差强烈的明暗层次,尽可能用亮色调表现,因为其后每一遍上色都会使画面变暗一点。根据“肥盖瘦”原则,这一阶段尽可能少用油,古代画家多用铅白,因为铅白在油画颜料中最“瘦”,而黑油画色含油多,因而要少用。在表现明暗层次反差强烈的肖像时,并不意味着越暗越好,在保持亮度的基础上,最深的调子处于中间灰色即可。在画灰色画时,应常备一支扇形笔或油画滚子,不断用它把颜料抹平,一般只在确实需要的地方才画稍厚的笔触。灰色画完成之后,至少要让它干两天以上再涂上一层润色光油,这利于随后的色层上光。 (3)着色。开始时色层要概括,大面积涂上单纯的经过稀释的上光色是着色过程的第一步。待一层上光色干后才能覆盖下一层色,间隔约为一至两天。当然可以采用湿盖湿的画法,但不易控制色彩,所以很多采用透明画法的艺术家同时画几幅画。 (4)薄涂。透明着色之后,为增加物象的体感、质感,高光及细节部分常采用薄涂方式强调,用大量白色调和大量的调色油涂于干后的上光色上,多加调色油是为了遵守“肥盖瘦”的原则。注意:这一阶段不要使用松节油。松节油只在灰色画阶段使用。 在透明画法中,上光着色与薄涂覆盖可以交替进行。有时两三遍即可,也可能三、四十遍不止。作品完成后需干燥几个月,然后涂一遍上光油。 有人说:有多少采用透明画法的艺术家就会有多少种技法,可见透明画法并不局限于上述方法。画家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探索属于自己的技法风格。下面再介绍一种古典透明画法:首先用木炭起稿,然后用长锋勾线笔蘸乳胶调和的黑颜料或墨汁准确地勾出轮廓,再用大刷笔蘸“三合一”油(达玛上光油∶亚麻仁油∶松节油=1∶1∶3)调出赭色调的稀薄色,以松散的笔意涂满画面,再用抹布轻擦吸去多余的油。第二步:用大笔蘸乳液(甲基纤维素乳液或干酪素乳液,详见“坦培拉乳剂的制作”),调钛白粉画出物体受光部分,趁白色未干时用笔轻扫,向暗部过渡,制造飞白效果显出中间色调,此时画面的明暗对比应概括、强烈。第三步:白色干后接着用“三合一”油调色粉釉染,即所谓的“上光术”。如果没有色粉可将油画颜料用高丽纸吸去油份再用。第二步的提白与第三步的釉染反复进行,直到造型与色彩完美结合为止。 由于此技法使用乳胶调白,所以干燥迅速,釉染后能在短时间内结膜,故可连续作业。应当注意:最初釉染不能用油过多。另外,画布底子要有吸油性,初画干涩,渐呈光泽。

古典油画技法

[转] 古典油画技法2012-07-25 古典油画技法1——起形(转载) 在谈到制作程序时,我们不得不首先强调制作程序是就每个艺术家自己的目的、愿望和习惯、方法而论的,所以它不是绝对的、固定的法则,我们只能依据整个传统油画时期最普遍而具代表性的技法来获得一个规律性的理解和体验。我们不可能罗列全部古典艺术家的技法,而只能将他们技法中的共通而具有实质意义的东西阐释出来,供大家借鉴。特别是在制作程序上各个艺术家有着很多不同的特点,但作为整个传统古典油画这一个体系来讲,统观起来也有其大致的共通点,所以,在此只能将其简单地概括如下。 用线启形是自古以来画家在绘画的最初阶段采用的普遍方法。自原始绘画以来,用线造型便成为人们对复杂形体进行概括的有效之法,因为线条是形体边界的表示,它能分割不同形状的面积,也能表现各体积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能获得人们在形体认识上感性和理性的认同。因此不管油画最终效果在层次上、色阶上多么复杂,线条在最初阶段的提炼和概括却至关重要,它首先表现为对大的构图的设置,其次则是对各部分形体的定位与描绘。因此,构图与大形的编排在这一阶段必须基本确立,而在后阶段很少进行改动,这是传统油画在启形上严谨的表现,所以要求最初的启形必须严格而考虑周全。 我们可以从古典大师们的素描看出他们对形体的概括和表现,更可以看出他们的素描是直接为油画启形而服务的,而不是作为独立审美价值而存在。那时的素描大都以线为主,而很少有色调层次,除边线的穿插表现形体外,便是以转折或明暗交界线来简练地表示画面中的体积和光影关系。这种简练的线描形式更适于层次复杂、细节丰富的油画在最初阶段的简练启形。古代画家多半是直接先用纸画素描,再用纸背涂木炭或色粉将素描拷贝到做好底子的画布上去。这种方法适于造型上非常严谨的风格的画家,不仅能稳妥地获得准确的造型,而且又不至于像在画布上直接素描那样伤害画布表面。也有在画布上直接用丹配拉或松节油和颜料画出素描关系的方法,不过最普遍的还是先用色粉或木炭拷贝形后再用丹配拉或松节油调颜料画出单色的薄油效果。 启形的目的当然是为作品奠定一个形的基础,为了达到准确而精细的最后效果,启形必须严格而清晰地交待出形体在素描上的基本内容,这一程序往往决定着后来深入刻画的成功。但在传统油画中也有的画家打形时只画大的关系、大的气势,用线松动,有的近似潦草,而将准确具体的东西留在后阶段来逐步进行,这样往往能获得一些意想不到的生动效果。不过这两种方法与后期制作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是在铺色阶段以局部逐个进行的话,则最好先将形用线描绘得充分而准确,但如果是铺色时是以整体进行的方法,则最好是用灵活而不太审慎的用线方式打形。 第一遍铺色的主要目的是简练地画出大的色彩区域、大的形体关系,以及为后来的肌理、色层打下好的基础。 这里所说的大的形体关系是指概括而整体地对待画面中的各个形体,省去在素描意义上小的细节和小的变化,减少明暗层次,甚至可以将体积、起伏归纳为大面积的平面化效果而进行概括。 大的色彩区域是指将色彩的各种细小的变化简化为基本的固有色倾向,而色彩的冷暖变化和固有色细节等都尽量概括到大的固有色里。

古典写实风格油画的材料与技法(上)

古典写实风格油画一般指历史上从欧洲14世纪的文艺复兴初期起到19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阶段的写实绘画风格,这是西方油画最重要和持续时间最长的绘画主流风格。古典写实风格油画总体上以严谨的写实造型为主,在色彩上强调同有色,使用的主要技法是透明画法和多层混合技法。然而这一时期的古典写实绘画作品具有十分丰富的变化,很难简单地用一种风格或技法来概括,如佛拉芒画派、威尼斯绘画、鲁本斯、安格尔、库尔贝等虽然都属写实风格,但其中差异是很大的。 油画:玛利亚·波提纳利,画家:汉斯·梅姆林 早期的油画透明技法是单线勾勒轮廓和简单的明暗加上透明色平涂罩色,这也是最基本

的间接画法,后来随着明暗和造型等绘画技术的进步,逐渐发展成为用线条和明暗作完整的单色素描,最后罩上一遍或多遍透明颜色的技法。古典写实风格的油画创作强调再现和造型的写实性,无论一次还是多层的色彩罩染都要服从于形体和造型,而透明画法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可以把形的塑造与色的渲染分开,这样就可以在从容地集中精力把造型解决好后再考虑色彩问题。因此创作稿子的造型要准确、肯定、充分,一般在上布前应有比较具体的素描准备稿子并应把形的问题解决好,尽量避免罩色时再去调整修改,留下后患。 古典写实风格的油画创作—般都使用白色或浅色的优质细纹油画布,白色的底子可以使光线通过透明的颜色层透射到画布后利用底子的亮度将色彩折射出来,产生具有深度的、表面透明光亮如玻璃釉色般的色彩效果。无论是胶粉底子或油性底子,画布的底子涂层都要处理得平整。用木炭在画布上起稿后可用定画液将稿子固定,然后用墨水、坦培拉颜色或丙烯颜料进一步定稿勾勒轮廓,轮廓的形要画得肯定、具体,因为在后面的罩色阶段基本小再对形作大的改动。这一步的造型的准确才能保证后面罩色的成功,必要时应用坦培拉乳剂白色修改形。应注意的是在油性底子上作画时不能用坦培拉乳液进行底层塑造而应用偏“瘦”的油性颜料作画以保证颜料层次间的肥瘦关系。用丁透明罩色的媒介剂可用达玛树脂三合油或玛蒂树脂透明调色膏,也可以用现成的醇酸树脂媒介剂等干燥速度较快的媒介剂,颜料则选择透明或半透明的油画色。古典写实风格的油画画面一般不流露明显的笔触,宜使用较软而有弹性的圆头笔、尖头笔或扇形的狼毫笔,在明暗与色彩过渡或遇到过于明显的笔触或肌理起伏可用软的扇形笔将其扫掠平整,干燥后如需要还可以使用细砂纸对局部进行打磨。 使用透明技法时底层塑造的色彩调子应该比预期完成后的色彩要亮一些,甚至稍稍粉一些,这样透明色罩染后就可以达到恰当的明度和色彩,否则罩染后会使得整个调子颜色过暗。在上色前用润色光油或稀释后的二合油媒介剂把整个画面薄涂一个隔离层。这样做的目的可以使底子的吸收性略降低一些,同时在罩色时不至于破坏底层的画稿。罩色的顺序要从亮部到暗部,分块进行。如一遍不能达到预期的色彩效果的话,可以待颜色干后再加一次。需要强调的是透明罩色的颜料不应是如水彩那样稀薄透明,应保证颜料中始终以色料为主,这样才能得到足够的厚度和色彩浓度,否则过多的媒介剂会造成色层的腻滑而反复罩染又会使得色彩浑浊。另外,罩染的颜色也要单纯、明净,不要调和多种复合颜色,当需要间色时可采用两次原色罩染叠加的办法来产生以保持色彩的透明。多层罩染时后面罩色应等前一遍颜色干透后方可进行。 文艺复兴时欧洲北方的尼德兰绘画技法传到意大利后,经威尼斯画派改造开始有了向油性技法和直接画法发展的趋向,在色彩上的变化则更大。乔尔乔尼和提香是威尼斯画派最重要的画家,艺术史学家曾一度难以区分他们俩的一些作品。这幅戴红帽男子肖像即是如此,但最后结论还是将其归于提香。这是他早期的作品,颜色层并不厚,温暖的色调和谐透明。各种布、丝绸、皮毛和金属的质感刻画得轻松而逼真,皮肤颜色在黑白服饰与背景的映衬下显得很有层次。蓬松的须发、领子与脸部形成鲜明对比,暗部、衣领以及背景等多处可以看 出透明色罩染的技巧,而毛领子的亮部则用不透明的白色画出细节并再次罩上色彩来取得协调。提香通常使用粗亚麻画布为基底,到了后期他作画时已经将底稿和上色合为一体,而且不经具体起稿就直接画出色彩与明暗,这在当时是一种重要的变化。提香罩染色时也是用透明或半透明颜料,但比北方画家要稠厚得多,色彩效果更浓烈,如这幅画中的红色帽子估计就是用茜素红罩染的。有人推测在商业港口的威尼斯画家更容易得到高级的颜料、所以画面的色彩更漂亮,不过到了提香时代,画家对色彩的认识已经进步了许多。这也是事实。提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