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教案
2022年教学教材《灿烂的文化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优秀教案

灿烂的文化第二课时: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活动目标:1、知道我国古代的五大创造,体会高科技给人类社会生活、生产带来的巨大影响。
2、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奉献,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展开调查,收集五大创造的相关资料。
教师制作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同学们,知道我国古代五大创造吗?〔学生茫然〕那四大创造知道吗?试着说一说。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四大创造同学们答复的很好,那第五大创造老师告诉你,我国的中医学被成为" 古代第五大创造"。
这五大创造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技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
出示课题: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二、体验探究和感悟提升一〕造纸术1、观察各种各样的纸制品:书、本、宣传单问:〔1〕我们平时的用书,写字用的纸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纸有哪些特点?同学们答复后师小结:纸很轻,易吸水,易损坏,易燃烧,易折叠〔2〕纸有什么用?你用过哪些纸?〔小结:纸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蜡光纸、皱纹纸、图画纸、宣纸、书写纸等等。
纸的用处很大,写字、画画、包装等需要纸,我们学习、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纸〕2、师:现在我们有了纸,在纸上写字,用纸印刷书本,可是很久以前,还没有创造纸的时候,古代人把字写哪里呢?看谁课前准备的充分。
〔1〕介绍龟壳。
我们的祖先为了记事,就把字刻在动物的骨头或者外壳上。
但是。
这样方便吗?为什么?〔骨头和龟壳很硬,要用刀刻,不方便〕〔2〕介绍竹简。
后来古代的人想方法,把字写在竹片上,然后用绳子把竹片一片片连接起来,变成一本书。
〔出示一本书,让幼儿用手掂一掂竹简和书,让同学们比一比〕哪种书好?好在哪里?我们来算一算,假设一根竹简写10个字,那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本有10万字,需要多少根竹简?方便吗?如果我们看的所有的书都用竹简做成,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说说你的看法。
〔3〕介绍布。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教学设计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教学设计《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教学设计现代人类的生活与生产方式比以往任何时期发展的速度都要快速迅猛。
人类的生活、社会的发展,包括我们现在的课堂和教学,这样的变化都是得益于什么的进步?——科学技术。
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在科技领域的诸多发展,了解这一时期的杰出科学家和他们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学习目标) 我们今天课堂的定位叫做生本课堂,那么就需要大家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了。
大家是课堂的主角,怎样才能在历史课堂的舞台上表演出色,首先肯定需要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
请大家自学课文,了解课文的三个子目给我们介绍了哪些科技领域、哪几位著名科学家,做出了哪些重要的贡献!科技领域代表人物主要贡献数学祖冲之圆周率计算农学贾思勰《齐民要术》地理学郦道元《水经注》对于以上这几个领域,大家最熟知的是哪一个?——数学领域我们九先来研究课文的第一节,关注时事新闻的同学肯定对这一张图片并不陌生,(出示“嫦娥”三号探月图片。
)2013年,北京时间12月2日凌晨1点30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送入轨道。
这是中国首次实施月球软着陆计划,是其太空计划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嫦娥奔月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中国先民早就拥有了神游天际的梦想,如今我们借助科技的力量,正在将神话变成现实。
大家知道月球上有没有嫦娥存在?——没有。
但是月球上却真是的有我们中国古代一位伟大科学家的身影。
他就是祖冲之。
(出示祖冲之山图片)。
那么祖冲之对世界科学文化做出的最重要贡献之一是什么?——圆周率的计算。
我们在小学阶段就已经认识到圆周率和它的应用了,那位同学来告诉我们:什么叫做圆周率?圆周率在数学计算,有哪些应用?【活动】如果在不知道圆周率数值的情况下,你能想办法计算出圆周率吗?(学生活动,鼓励发言,支持讨论。
)①你的做法能不能做到精确无误?②在不知道周长与直径关系的前提下,能否计算?古人的智慧令我们惊叹,在缺乏知识经验和精密工具的情况下,早在三国时期一位数学家刘徽九创造了一种“割圆法”来计算圆周率。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3课《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教案 北师大版

第23课《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第(1)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总第(2)课时课题:书写练习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教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三、郦道元和《水经注》
学生介绍郦道元:北魏时期著名地理学家。北魏范阳诼鹿人。少年时代起就喜欢博览群书、野外旅行,足迹遍于今河南、山东、山西、河北、安徽、江苏、内蒙等地。他每到一地,都要访今问古、勘察水系、探溯源头、阅读有关著作,从而积累了丰富的地理知识和大量的第一手地理资料。他还发现我国一些地理古籍有不足之处,特别是《水经》脉络不清,繁简不一,并有一些错误错误,于是下决心为《水经》作注。他以水道为纲,对全国地理情况进行综合描述,最后终于撰成一部相当于中国地理的《水经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古代科学家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学习这些科学家们注意实践、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体会到古代科学家们对科学不懈追求的精神,认识到科研和学习都需要求实的态度、勤奋的精神和亲身的实践,形成勇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践、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难点
分析科学家们取得成功的共同因素,认识刻苦钻研和实践的重要性。
3、机械制造:创制了日行百里的“千里船”,复制成功久已失传的指南车。
教师补充:1、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过程:一般认为是基于刘徽的“割圆术”。如果按此方法计算,要得到小数点后七位精确的圆周率值,必须求出圆内接正12288边形的边长和正24576边形的面积,这就需要对9位数进行上百次的加减乘除和开方运算,还要选择适当的有效数字,保证准确的误差范围。
教师补充:1、比较《水经》和《水经注》,发现异同。
著作河流水道字数内容
《水经》137不到一万河流流向、水情
《水经注》1252近20万437种河流的详情、沿岸的山川城镇、风土人情和历史典故
引导学生阅读每课一得:如何查找古代地名。
七年级历史第12课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优秀教案

课题:领先世界的科技技术年级七年级学科历史授课教师钟志强授课时间 20xx年4月20日第12课领先世界的科技技术【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拟清楚地掌握活字印刷术的、指南针和火药的创造、了解这三大创造的运用与外传的史实,认识其产生的重要意义。
通过三大创造相关图片的观察与史料的阅读,培养学生观察与阅读能力;通过分析三大创造对人类文明开展所做的奉献,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联系《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学习的造纸术的创造及其产生的积极作用,综合本课学习的三大创造及其产生的重要意义,认识三大创造对世界文明开展的奉献。
通过学生观看20xx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视频、阅读三大创造插图、史料等,让学生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通过分析、评价三大创造产生的意义,培养学生史论结合分析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三大创造及应用的重大意义,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科学技术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三大创造的运用、外传及产生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四大创造对世界文明开展的奉献。
【教法方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20xx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片段》、《活字印刷术》等相关多媒体视频、毕昇、三大创造图片、史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以《20xx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片段》声效和画面创设情境,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启发其对中国古代四大创造的联想,回忆造纸术的相关知识:1、创造造纸术:西汉时,创造造纸术。
2、改良造纸术:东汉时,蔡伦改良造纸术。
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活字印刷术的创造探究一:视频观史——通过让学生观看《雕版印刷术》视频,引导学生思考:雕版印刷术创造的时间?印刷过程要领?雕版印刷术的局限性?学生自主预习,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后得出结论。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教学设计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教学设计《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是初一历史的内容,我国在科技领域的诸多发展都曾领先于世界。
以下是本人为你整理的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到你。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教学设计现代人类的生活与生产方式比以往任何时期发展的速度都要快速迅猛。
人类的生活、社会的发展,包括我们现在的课堂和教学,这样的变化都是得益于什么的进步?——科学技术。
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在科技领域的诸多发展,了解这一时期的杰出科学家和他们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学习目标)我们今天课堂的定位叫做生本课堂,那么就需要大家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了。
大家是课堂的主角,怎样才能在历史课堂的舞台上表演出色,首先肯定需要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
请大家自学课文,了解课文的三个子目给我们介绍了哪些科技领域、哪几位著名科学家,做出了哪些重要的贡献!科技领域代表人物主要贡献数学祖冲之圆周率计算农学贾思勰《齐民要术》地理学郦道元《水经注》对于以上这几个领域,大家最熟知的是哪一个?——数学领域我们九先来研究课文的第一节,关注时事新闻的同学肯定对这一张图片并不陌生,(出示“嫦娥”三号探月图片。
) 2013年,北京时间12月2日凌晨1点30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送入轨道。
这是中国首次实施月球软着陆计划,是其太空计划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嫦娥奔月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中国先民早就拥有了神游天际的梦想,如今我们借助科技的力量,正在将神话变成现实。
大家知道月球上有没有嫦娥存在?——没有。
但是月球上却真是的有我们中国古代一位伟大科学家的身影。
他就是祖冲之。
(出示祖冲之山图片)。
那么祖冲之对世界科学文化做出的最重要贡献之一是什么?——圆周率的计算。
我们在小学阶段就已经认识到圆周率和它的应用了,那位同学来告诉我们:·什么叫做圆周率?·圆周率在数学计算,有哪些应用?【活动】如果在不知道圆周率数值的情况下,你能想办法计算出圆周率吗?(学生活动,鼓励发言,支持讨论。
七年级历史上册 4.23《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教案 北师大版

第23课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重点分析:祖冲之和圆周率是本课的重点。
难点分析:魏晋时期大量农学和地理学著作产生的原因。
学法设计;讲述法为主,兼用谈话、讨论、讲故事、图示等方法。
教堂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的状况,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一时期的科学文化的发展状况。
一、祖冲之和圆周率1、刘徽三国时代的刘徽,最早提出了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并计算出圆周率为3.14,他的成果,为后人更精确地计算圆周率打下了基础。
2、祖冲之与圆周率教师首先提问:祖冲之有什么成就?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进行总结。
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率。
祖冲之在刘徽等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胆的设想,反复的实践。
他认真钻研古代天文、数学文献,注意吸取前人的成果,终于用割圆术,计算圆内接正10000多边形面积的方法,求得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
论文集《缀术》是当时数学领域的最高成就。
同时他在天文历法、机械制造等方面也都有巨大贡献。
为了表彰他的贡献,前苏联莫斯科大学“世界大科学家陈列”的走廊上镶嵌着他的彩色大理石雕像;月球上的一座环行山也用他的名字命名。
教师继续提出问题:为什么祖冲之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呢?(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小字,帮助学生总结出答案: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反复实践等)二、贾思勰和《齐民要术》1、贾思勰教师可让学生在阅读教材后介绍贾思勰。
2、《齐民要术》教师在指出“齐民”和“要术”的含义后提问:这部书的内容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它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农作物的种植、家畜家禽的饲养、农产品加工等许多方面。
这些经验在当时世界上是先进的,它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巨著之一。
三、郦道元和《水经注》1、郦道元教师首先指出:北朝的时候,还出了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这就是郦道元。
哪位同学为我们介绍一下他的生平,估计学生如果进行了预习,会回答出。
(2017春季版)《领先世界的科技》教学设计

《领先世界的科技》教学设计课标要求:通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课的主题是宋元文化,而且是灿烂的宋元文化。
它上承隋唐、下启明清,以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创造了中华文明史上又一个文化高峰。
这节课面对的是初一学生,他们好奇心强,思维活跃,但仍处于感性认识阶段。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识目标:通过看、听、思、记,掌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本中插图的观察、想象、制作以及对具体材料的分析,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过程,学生初步形成一定的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⑴制作活字,了解活字印刷的过程。
(2)通过比较分析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区别,体会活字印刷术的创新性,认识此项发明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3)通过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的历史进程展开知识的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自觉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2、难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教法和学法:1、教法:以情景创设为依托,以现代多媒体为载体,以交互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为主,辅之以讨论法等。
2、学法:采用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充分融入课堂、走进历史、感悟历史、获得新知。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中华文明悠久绵长。
你们知道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哪四大发明吗?由此导入新课。
(二)出示目标、自主探究老师想创作一部有关四大发明古今谈的文章。
你们给老师出出主意,应该写哪些内容?(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归纳然后出示目标。
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
(三)互查互学、合作交流师: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纸的问题解决了,大家知道我们手中的课本是怎么印刷的吗?(学生思考)生:(扫描、静电复印、胶印、油印)师:这是现代印刷手段,那么一千多年前人们是用什么方法来传播文化呢?(学生思考)生:手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教学设计
南芬小学房旭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古代的五大发明,体会高科技给人类社会生活、生产带来的巨大影响。
2、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展开调查,收集五大发明的相关资料。
教师制作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同学们,知道我国古代五大发明吗?(学生茫然)那四大发明知道吗?试着说一说。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四大发明同学们回答的很好,那第五大发明老师告诉你,我国的中医学被成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
这五大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技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
出示课题: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二、体验探究和感悟提升
一)造纸术
1、观察各种各样的纸制品:书、本、宣传单......问:(1)我们平时的用书,写字用的纸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纸有哪些特点?同学们回答后师小结:纸很轻,易吸水,易损坏,易燃烧,易折叠.......(2)纸有什么用?你用过哪些纸?(小结:纸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蜡光纸、皱纹纸、图画纸、宣纸、书写纸等等。
纸的用处很大,写字、画画、包装等需要纸,我们学习、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纸)
2、师:现在我们有了纸,在纸上写字,用纸印刷书本,可是很久以前,还没有发明纸的时候,古代人把字写哪里呢?看谁课前准备的充分。
(1)介绍龟壳。
我们的祖先为了记事,就把字刻在动物的骨头或者外壳上。
但是。
这样方便吗?为什么?(骨头和龟壳很硬,要用刀刻,不方便)(2)介绍竹简。
后来古代的人想办法,把字写在竹片上,然后用绳子把竹片一片片连接起来,变成一本书。
(出示一本书,让幼儿用手掂一掂竹简和书,让同学们比一比)哪种书好?好在哪里?我们来算一算,假如一根竹简写10个字,那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本有10万字,需要多少根竹简?方便吗?如果我们看的所有的书都用竹简做成,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说说你的看法。
(3)介绍布。
后来古代人又动脑筋,把字写在布上。
布与甲骨、竹简比较,
哪种好?好在哪里?布跟纸比,哪种更好?为什么?比较龟壳、竹简、布当书写品的优缺点,让幼儿知道中国古代人勤劳聪明,想出的办法一个比一个好。
3、介绍蔡伦及造纸术。
大屏幕出示蔡伦画像:同学们认识这个人吗?教师讲故事介绍蔡伦。
蔡伦是我国古代的一位科学家,他就是纸的发明者。
教师通过故事的形式向幼儿介绍蔡伦发明造纸术的经过。
重点介绍蔡伦如何动脑筋,想办法,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发明了纸的艰辛地过程。
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中国就有了纸。
当时外国人还不知道怎样造纸,他们还只能在羊皮、树叶上写字。
后来,我们中国的造纸技术传到朝鲜、越南、日本等许多国家。
因此,中国是最早发明造纸术的国家。
过去,我们是用手工造纸,现在用机器造纸,科学家又不断创造发明,造纸的技术越来越先进,还造出了各种各样的纸。
(教师出示一些不同品种的纸,让学生说出其名称。
了解造纸术对世界文明的重要影响纸张的发明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学习和书写,而它的传播和广泛应用,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通过计算,感悟我国的造纸术领先于世界,激发自豪感。
中国:公元2世纪造出第一张纸
欧洲:公元12世纪造出第一张纸
10个世纪就是1000年。
也就是说,当欧洲第一张纸问世的时候,已经是我们中国造纸术发明后的1000多年了。
(二)印刷术
毕升的印刷术奠定了现代活字印刷的基本功序。
但是,由于毕升的泥活字容易残缺,不耐久,所以没能马上推广。
在13世纪以前,雕版印刷仍占主要地位,并在继续发展,出现了套色雕版印刷术。
直到元朝王桢用木活字印书以后,活字印刷才得到迅速发展。
唐朝时候,雕版印刷出来的书籍,已经流传到朝鲜、日本。
14世纪,活宇印刷传到朝鲜,在此基础上发扬光大,创制了铸铜活字的印刷方法。
元朝时,经过西域传到波斯、埃及,又传入欧洲。
14世纪末,欧洲南部城市出现雕版印刷的基督教画图。
1450年前后,德国人谷腾堡用铅、锡、锑的合金印出一部《圣经》。
这是欧洲第一部用活字印刷的书籍,它的出现比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晚了400年。
活字印刷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我们为祖先而骄傲,世界同样也为我们的文明古国而骄傲。
(三)指南针
情景引入:一艘大船在东海航行,海上一片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象,突然天空变
得阴暗起来眼看一场暴风雨要来临,怎么办?必须马上回到港口才会比较安全。
可是茫茫大海该往哪儿回呢?小朋友们我们用什么办法来帮助船长确定方向啊?(指南针)
了解指南针的历史、用途和构造:
(1)大家见过指南针吗?说说在哪儿见过?关于指南针都知道些什么?学生回答。
(2)大家知道的真不少,关于指南针还想了解它的哪些方面的知识?
(3)我们用指南针还能做什么?
课件出示
(四)火药
1、谈话导入。
教师提问:"提起火药,谁都知道它的厉害,不过,你们知道火药是怎样发明出来的吗?"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44页的课文,并观察烟花爆炸图。
2、讲解与讨论。
教师讲解:"火药是古代炼丹师偶然发现的。
本来炼丹师是为了求得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却意外地炼出了能够置人于死地的火药。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科学与迷信往往是奇妙的结合在一起的,火药的最初发明就是这样的。
当硫磺、硝石、木炭这三样东西混合在一起,达到一定的比例时加热,极容易着火甚至发生爆炸。
说不定还有一些炼丹师曾为此丧生呢!虽说他无意为科学献身,但科学史上却永远不会忘记是炼丹师发明的火药。
但是仅仅靠偶然发生的事故是不能产生真正的发明的,人们在炼丹炉经常发生的爆炸事故中,经过反复摸索、尝试,才最终有了火药的发明。
"
3、总结。
教师对学生的辩论活动进行总结,应特别强调的是,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如何利用火药,火药是否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欧洲工业的进步。
(五)中医学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举世闻名的,此外,中医学还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
中医学是中国人民独创的,它产生于中国古代社会,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杰出代表。
1.讲故事,知中医。
学生讲华佗的故事
你们家里有哪些中药?它们能治疗什么疾病?
2、师小结
今天,我国的中医学已经传至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科学价值和卓越疗效已
经为世界医学界所公认。
三、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先进的科技成就?
学生讨论,汇报。
教师课件出示:古代:张衡的地动仪、祖冲之的圆周率、曾一行的子午线、
我国观测到第一颗彗星扫过北斗。
现代:杂交水稻、量子工程、交直流高压电、桥梁工程、
高铁技术、热核聚变、无人机技术等。
四、教师总结:
同学们,上了这节课,你想说点什么呢?我为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
让我们一起高唱《歌唱祖国》(课件出示)
五、最后让我们一起欣赏:港珠澳大桥(播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