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药用真菌第3章食用菌生物学基础
第三章食用菌分类

2、担子菌亚门的分类:
按担子果的有无及开裂方式,分3个纲:
冬孢菌纲:无担子果、有冬孢子,全部是 植物寄生菌。
层菌纲:有担子果、无冬孢子,担子有隔 或无隔,担子果为裸果型或被果型,多腐 生、兼性寄生。
腹菌纲:有担子果、无冬孢子,担子无隔, 全部腐生。
第三章食用菌分类
(1)层菌纲:2亚纲。
有隔担子菌亚纲
2毒病毒原核微生物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细菌细菌放线菌放线菌粘菌粘菌真菌真菌第三章食用菌分类六界系统六界系统八界系统八界系统非细胞微生物非细胞微生物病毒界病毒界原核单细胞生物原核单细胞生物原核生物界原核生物界细菌兰藻放线菌细菌兰藻放线菌真核生物真核生物真核单细胞生物真核单细胞生物植物界植物界真核多细胞生物真核多细胞生物动物界动物界菌物界菌物界粘菌门粘菌门真菌门真菌门原生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门真菌门动物界动物界胆藻界胆藻界绿色植物界绿色植物界眼虫动物界眼虫动物界原生动物界原生动物界藻物界藻物界原核生物界原核生物界三域系统
第三章食用菌分类
肝脏损害型
这是引起毒蘑菇中毒死亡的主要类型,白毒伞中毒 就属于这一类型。 毒素主要为毒伞肽类和毒肽类。毒伞肽(amatoxins) 类包括以下6种物质,即:毒伞肽(α-amanitin)、毒 伞肽(β-amanitin)、毒伞肽(γ-amanitin)、毒伞肽(εamanitin)、三羟基毒伞肽(amanin)、一羟基毒伞肽 酰胺(amanullin);毒肽类(phallotoxins)又包括5种毒 素:一羟毒肽(phallisin)、二羟毒肽(phalloidin)、三 羟 毒 肽 (phallisin) 、 羟 基 毒 肽 (phallicidin) 、 苄 基 毒 肽(phallinB)。
银耳目:担子球形、洋梨形、棍棒形,纵隔,2-4细胞。 木耳目:担子圆柱形,横隔,腐生、寄生。 隔担菌目:担子圆柱形,横隔,与介壳虫共生。
第3章食用菌生理生态ppt课件

酶的组成部分或活性基团 调节代谢和促进生长
来源
牛肉膏 酵母膏
麸皮 土豆汁
米糠 玉米浆
(五)水分
结合水:参与细胞组成
自由水
基本溶剂代谢介质 调节胞温 维持膨压
分
鲜重90%左右
在细胞中 占生来自因素 10-6~10-7无机盐 10-4~10-5
来源
有机氮(主要)
无机氮(NH4+、NO3-) 尿 素
胞外酶
吸收利用
辅助氮源
牛粪
效果
只有无机氮,易生长慢、不结菇无机氮源多,降低食用菌品质 铵态氮比硝态氮效果好
C/N
适宜
菌丝生长期:20~25:1 子实体生长期:30~40:1
太小:菌丝易徒长,不易结菇 太大:生长慢,产量低
(三)无机盐
作用
称为
营养物质
一、营养物质
(一)碳源
概念
能提供碳素营养的物质
作用
构成细胞结构物质 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来源
简单:单糖、双糖等→吸收利用
复杂:
纤维素、木质素等
胞外酶水解后
吸收利用
常用
主要:植物性下脚料
辅助:白糖
诱导 孢外酶产生促进菌丝生长
玉米芯
(二)氮源
概念
能提供氮素营养的物质
作用
构成核酸、蛋白质的要素
氮源 10-3
碳源10-2
水分大量
对营养物质的需求规律
二、生理类型
食用菌
生活方式
腐生菌共生菌寄生菌
(一)腐生菌
1.概念 从无生命的有机物中吸取养料的菌
2.种类
腐生菌
腐生对象
木生菌 粪草生菌 土生菌
食用菌基本知识

食用菌基本知识食用菌是能够形成大型肉质或胶质的子实体或菌核类组织并能供人们食用或药用的一类大型真菌。
子实体是着生孢子的器官。
常见的食用菌如香菇、平菇、木耳、银耳、金针菇、草菇等,其被食用的部分都是子实体,而茯苓和猪苓则是菌核、多种大型真菌既是营养丰富、昧道鲜美的食品,又是对某些疾病具有一定治疗或预防效果的药用菌,如猴头菇、银耳等。
所以,食用菌和药用菌并无明显限和标志加以区别,只是各自在功能和用途上有些主次之分。
我国发展食用菌生产的历史悠久。
自然植被的种类繁多,菌类资源及用于食用菌人工栽培的工、农业副产品丰富,具有发展食用菌栽培业极为有利的条件。
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2005年,我国食用菌总产量达到1200万t(鲜重),约占世界食用菌总产量的65%。
平菇、香菇、双孢蘑菇、金针菇,黑木耳等食用菌的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是真正的食用菌生产大国。
我国食用菌产值在农业的种植业中次于粮、棉、油、果、菜,居第六位,高于茶叶和桑蚕的产值,已成为农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
食用菌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地球上已知能形成大型子实体的真菌约有14000种.其中可以食用的2000多种,有些学者的估计值还要高。
我国已发现食用菌981种.其中能够进行人工栽培的有92种,商业化栽培的有30多种。
食用菌在真菌分类中绝大部分属于担子菌,极少数属于子囊菌。
我国每年农林业的秸秆、枝杈及酿造工业的副产品总量估计达7亿t,其中75%-80%被用于牛羊的饲料、秸秆还田及农民的燃料等,剩余的20%-25%如果被焚烧,将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根据培养料的主要营养成分将食用菌分为草腐型与木腐型两大类。
主要分解利用富含纤维素的秸秆类物质的食用菌叫草腐型食用菌,如双孢蘑菇、草菇;主要分解利用富含木质素的木材类物质的食用菌叫木腐型食用菌,如香菇、木耳。
木腐型食用菌以前采用段木栽培法,现已改用“代料”裁培。
所谓“代料”,是指代替段木栽培木腐型食用菌的各种有机物。
食用菌栽培技术(全)

2023-11-11CATALOGUE目录•食用菌基础知识•食用菌栽培技术•食用菌生长环境与控制•食用菌病虫害防治•食用菌采收与加工•食用菌市场与前景•附录:相关法规与政策01食用菌基础知识食用菌定义食用菌是指一类可食用的大型真菌,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常见种类香菇、平菇、金针菇、木耳、灵芝、银耳等。
食用菌的定义和种类食用菌的营养价值食用菌富含蛋白质,不同种类的食用菌其蛋白质含量有所差异。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食用菌中的碳水化合物以多糖为主,具有提高免疫力、抗肿瘤等作用。
食用菌的脂肪含量较低,但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胆固醇。
食用菌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B、维生素D、钙、铁等。
栽培历史食用菌栽培起源于古代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目前,全球各地均有食用菌栽培产业。
栽培现状随着科技的发展,食用菌栽培技术不断改进,出现了许多新型栽培技术,如工厂化栽培、液体深层发酵等。
食用菌的栽培历史与现状02食用菌栽培技术选择交通便利、水源充足且干净、环境卫生良好的地点建立食用菌栽培基地。
同时,考虑到食用菌对土壤质量的要求,基地应远离工业污染源和农业污染源,如化肥厂、农药厂等。
栽培场地选择根据不同食用菌种类和生长需求,搭建不同规格和类型的菇房、菇棚或露天栽培场地。
栽培设施需具备良好的保温、保湿、通风和光照条件,同时要考虑到卫生防疫和环境保护。
栽培设施栽培场地与设施培养料的选择与配制培养料种类与选择根据不同食用菌种类和生长阶段,选择适宜的培养料,如木屑、棉籽壳、麸皮、玉米粉等。
培养料应具备营养丰富、新鲜无霉变、无病虫害等优点。
培养料配制根据不同食用菌种类和生长需求,将各种培养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同时加入适量的水、石膏粉等辅助物质,调节培养料的湿度和酸碱度,以满足食用菌生长的需要。
菌种制备与选择菌种类型与选择根据不同食用菌种类和生产需求,选择适宜的菌种类型,如固体菌种、液体菌种等。
菌种应具备生长速度快、产量高、抗病能力强等优点。
食药用菌学

真菌:一类营养体通常为丝状体,具细胞壁,以吸收为营养方式,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繁殖的真核微生物子实体:产生有性孢子的肉质或胶质的大型菌丝组织培养基:根据各种是药用菌生长时对营养物质的要求,用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营养基质,供菌丝生长发育,把这种营养物质叫培养基林下经济: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包括林下产业、林中产业、林上产业。
根状菌索:菌组织形成的绳索状结构,外形似植物根担子:担子菌纲所特有的分生孢子梗,或无隔或分隔或分枝,有时由一个孢子或类似孢子的结构发育假菌核:由菌组织和寄主组织结合在一起共同形成的菌核同宗配合:单个菌株能够完成有性生殖的称为同宗配合质配:两个生殖细胞在融合最初发生的过程,严格的讲是细胞质融合无性孢子:游动~、胞囊~、分生~、节~、芽~、厚垣~有性生殖:卵~、接合~、子囊~、担~、性~、合子子囊果类型:闭囊壳、子囊壳、子囊腔、子囊盘无菌室的消毒灭菌方法:甲醛和高锰酸钾混合熏蒸、0.1%升汞水消毒、紫外线照射灭菌、石碳酸喷雾、石灰揩擦食药用菌菌种的质量鉴定:形态特征、生理特性、栽培性状、经济效益检测盐水浓度:波美比重计真菌的生活方式:异养、寄生、腐生、兼性寄生、共生真菌多糖的纯化方法:分步沉淀法、盐析法菌种保藏的目的:防止退化、确保菌种纯一、防止杂菌感染食药用菌类群:林地真菌、木材腐朽~、草原~、土壤~、粪生~、菌根~、虫生~、沙丘~真菌的主要特征1)有固定的细胞核,属真核生物2)营养体简单,大多为菌丝体3)营养方式异养型(腐生和寄生),无光合色素,真菌大多腐生,以已死的有机体作为营养来源;少数寄生的真菌主要寄生在活植物上4)繁殖方式为产生各种类型的孢子真菌与人类的关系对人类的有益作用:1分解有机体,促进物质循环:分解生物尸体2形成菌根:扩大植物根吸收面积,产生拮抗物质3生防菌:可作为生物防治的材料,如木霉,白僵菌4食品工业:加工面包,酒类,馒头,豆腐乳等5发酵工业:生产甘油,柠檬酸,乳酸,延胡索酸6医药:茯苓,马勃,雷丸,青霉素,头孢霉素7食用菌:香菇,平菇,口蘑,木耳等对人类的有害作用:1侵染引起植物病害:是植物病害的主要病原物2引起任何动物的疾病:手脚藓3引起人和动物的中毒:致病,致死,幻觉,精神错乱4产生毒素:如黄曲霉素,致癌,使食品、储藏物质受损真菌与环境条件温度:最适温度下真菌生命活动最旺,最低、最高温度下生命活动最缓慢水分:多数真菌喜湿,孢子萌发需95%的湿度,菌丝生长需75%的湿度;湿度加大则氧气不足光:真菌生长不需光,而繁殖时则需光,否则不能形成子实体,或不产孢子pH:真菌喜微酸性,适宜pH为5.5~6.5香菇菌丝体的形态特征白色,细短绒毛状;气生菌丝少,略有爬壁现象;老熟菌丝分泌褐色素,形成有韧性菌皮;生长较慢,12~14天长满试管;斜面上形成原基的多为早熟品种PDA(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的制作过程先将新鲜无病害的马铃薯洗净,去皮后切成小薄片,称200g,加水1000ml,煮沸20min后过滤,其滤汁为马铃薯汁;后加琼脂和葡萄糖煮溶,后补足水分至1000ml,装管(瓶)灭菌备用竞争性杂菌的特点主要侵染培养料;不直接侵染食用菌;多为腐生性杂菌;在外部形态和药物反应上与食药用菌类相似防止菌种退化的措施保证菌种的纯培养,不用被污染的菌种;严格控制菌种传代次数,减少机械损伤;适当低温保存菌种;避免在单一培养基中多次传代;菌种不宜长期使用;定期进行菌种复壮;每年进行孢子分离水提醇沉法子实体-切碎-水煮-取滤液-浓缩-酒精沉淀-分离多糖-干燥-粉碎-多糖粉担子菌亚门的特点:真菌中最高等的一个亚门(全部陆生、腐生、共生);菌丝体发达,由分隔,一般双核;无性繁殖除绣菌外极少产生无性孢子;有性繁殖产生担子和担孢子;高等担子菌产生4个小梗和四个担孢子;较为重要的有绣菌,黑粉菌,外担子菌。
食用菌基础知识

1、什么是食用菌?答:食用菌一般是指真菌中能形成大型子实体或菌核并能供食用的种类。
广义的食用菌也包括那些有药用价值或其它经济价值的种类,有时被统称为“大型经济真菌”.2、食用菌的营养方式有哪几种?答:像其他真菌一样,根据吸取营养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方式不同,食用菌可分为腐生性、共生性和寄生性三种。
腐生性食用菌能分泌各种胞外酶,将已死亡的有机体加以分解,从中吸取养料,并获得能量;共生性食用菌能与其他生物主要是各种植物形成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植物为共生的真菌提供营养,而真菌则帮助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分泌植物所需的维生素和生长激素等作为“回报”;寄生性食用菌能寄生于一种植物体上,并单方面获利地吸取寄主植物的营养以维持生活.在自然界中腐生性食用菌占绝大多数,目前人们能进行商品化栽培的各种食用菌都属腐生菌.3、食用菌生长需要哪些营养?答:腐生、共生、寄生等不同类型的食用菌,虽然摄取营养物质的方式不同,但为了维持生命活动,都必须吸取和利用碳源、氮源、无机盐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1)、碳源:碳源是食用菌最重要的营养来源。
它不仅是食用菌合成菌体细胞必不可少的原料,而且是其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
在食用菌栽培中,除葡萄糖、蔗糖外,碳源主要来自各种富含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的植物性原料及农副产品,如马铃薯、秸秆、禾草、木屑、甘蔗渣等。
(2)、氮源:氮源是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的重要原料,食用菌不能直接利用氮气、蛋白质、氨基酸、尿素等.有机氮化物是食用菌良好的氮源,但蛋白质这类高分子氮化物需经蛋白酶分解为氨基酸后方可利用,食用菌也可利用氨、铵盐,硝酸盐等无机氮化物。
一般说来,作为氮源、铵盐的效果常优于硝酸盐。
(3)、无机盐:食用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还需要一定的无机盐营养,其中,磷、钾、硫、钙、镁等元素需要量较多,称为大量元素,而铁、钴、锰、锌、硼等元素需要量甚微,称为微量元素.自来水及农副产品中均含有一定的微量元素,通常不必另行添加。
食用菌栽培基础知识

食用菌栽培基础知识食用菌是一类富含营养、味道鲜美的真菌,被广泛应用于饮食和药用领域。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日益成熟,对于想要进行食用菌栽培的人来说,了解一些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1. 食用菌的种类食用菌有很多种类,常见的有蘑菇、香菇、杏鲍菇、金针菇等。
每种食用菌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宜的生长环境。
在选择食用菌进行栽培时,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栽培条件进行选择。
2. 食用菌的生长环境食用菌的生长环境是其生长的基础,不同种类的食用菌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也不同。
一般来说,食用菌的生长环境需要有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
同时,食用菌的栽培基质也是重要的因素,常用的基质有木屑、稻草、锯末等。
3. 食用菌的繁殖方式食用菌的繁殖方式主要有两种:孢子繁殖和菌丝繁殖。
孢子繁殖是指通过孢子的飘散和落地生长形成新的菌丝体,而菌丝繁殖则是指菌丝体通过生长扩散形成新的菌丝体。
不同种类的食用菌繁殖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了解其繁殖方式有助于栽培的选择和操作。
4. 食用菌的栽培方法食用菌的栽培方法主要有菇种培养和菌包培养两种。
菇种培养是指将菌种培养成菇种,然后用菇种进行栽培;菌包培养是指将菌种培养成菌丝体,然后将菌丝体接种到菌包中进行栽培。
不同的栽培方法适用于不同的食用菌种类,选择合适的栽培方法是成功栽培的关键。
5. 食用菌的生长周期食用菌的生长周期根据不同的种类有所差异,一般在几周到几个月之间。
在栽培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以促进食用菌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6. 食用菌的病虫害防治食用菌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害,如菌核病、菌蝇、虫蛀等。
为了保证食用菌的正常生长和产量,需要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可以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措施。
7. 食用菌的采摘和贮藏食用菌的采摘时间和方法对于保证菌盖的完整和口感的好坏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食用菌的菌盖展开后就可以采摘。
采摘后的食用菌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和贮藏,以保持其新鲜和营养价值。
食用菌栽培技术

黑木耳
(Auricularia auricula)
67
侧耳属(广义的平菇)
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 68
肺形 侧 耳
亚侧耳
69
菌核侧耳
黄白侧耳
70
紫孢侧耳
裂皮侧耳
71
草菇 (Volvariella
volvacea)
72
金针菇 (Flammulina
velutipes)
香菇 13.4~18.5 大白菜 1.1 稻米 8.5
平菇 10.5~30.4 菠菜
1.8 玉米 8.5
草菇 25.9~30.1 黄瓜
0.8 高粱 9.5
返回本 节
表绪2 部分食用菌维生素的含量(mg/kg鲜品)
菌类
VB1
VB2
维生素
VB3
VC
VD原
双孢菇 1.6
0.7
48.0
131.9 1240.0
食用菌转化 优质菌体蛋白
返回本 节
2.不争人地力、效快益高
人争粮
不与
粮争地 地争肥
农争时
食用菌
生效快
生长期短 理想短、平、快项目
效益高: 投入产出比一般为1:2
返回本 节
如7500 kg稻草/hm2土地 3750kg鲜平菇 约含75kg优质蛋白质 约合1065kg大米的蛋白质含量
每亩秸草生产食用菌的产值 约是粮食的2倍
此外,还有较多的核酸和多种维生素,包括维生 素B1(硫胺素)、维生素B2(核黄素)、维生素PP(烟酸)、 维生素C(抗坏血酸)和维生素D元 (麦角甾醇)。
其矿质含量也较丰富,尤其含磷质较多,不仅滋 补脑力,而且有调节人体生 理机能的功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2 子 实 体 的 结
食药用真菌第3章食用菌生物学基 础
食药用真菌第3章食用菌生物学基 础
1) 菌盖的类型 types of pileus (cap)
食药用真菌第3章食用菌生物学基 础
2)菌褶 gill lamella
菌褶等长 菌褶不等长 菌褶分叉 褶间有横脉
厚垣孢子
食药用真菌第3章食用菌生物学基 础
二、孢子印(Spore print)
孢子印是成熟的伞菌在静止的空气下所释放的孢子堆积而成的图 纹,是分类的重要特征之一。
食药用真菌第3章食用菌生物学基 础
真 菌 门
的第 分5 类节
大 型 真 菌
亚子 菌子 门囊 纲囊
菌菌 亚 门 盘
鞭毛菌亚门 结合菌亚门 半知菌亚门
6、 营养菌丝体的特化形态
菌索(rhizomorph): 一般由伞菌等产生,为 白色根状菌丝组织,功 能为促进菌体蔓延和抵 御不良环境。如蜜环菌 的菌索为其侵入宿主的 工具。
食药用真菌第3章食用菌生物学基 础
菌核(sclerotium):是一种休眠的菌丝组织。由菌丝密集地交织在 一起,其外层教坚硬、色深,内层疏松,大多呈白色。
食药用真菌第3章食用菌生物学基 础
子座是真菌的休眠和产孢机构。
• 子座(Stroma):是营养菌丝 分化形成地垫状结构,或是菌丝 体与寄主组织或基物结合而成 础
第3节 子实体 fruiting body
1. 什么是子实体?
真菌的繁殖器官,由已分化的双核菌丝扭结而成。食用菌的子实体是 我们主要食用部分。子实体形态多种多样。
食药用真菌第3章食用菌生物学基 础
担子菌:
担子菌在单核孢子萌发后,先形成单核菌丝体, 但通常大多数种类的担子菌的单核菌丝体不发达,生 活期短,是不会产生子实体的。少数例外,如糙皮侧 耳、金针菇等,但无经济价值。
初生菌丝体必须通过双核化过程形成异核的双核菌 丝体才能产生好的子实体。
食药用真菌第3章食用菌生物学基 础
道在进突入起,中最,终另在一菌则丝进上入就菌增丝加尖了端一。个双核细胞。
食药用真菌第3章食用菌生物学基 础
5、 二型性
• 有些真菌能以菌丝形式存在,又能以单细胞形式存在, 称为二型性(dimorphism)。
• 如银耳的菌丝体在段木内生长时呈丝状,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时 呈酵母状。
a
b
c
d
e
f
食药用真菌第3章食用菌生物学基 础
联
横胞②隔间两,的核在菌之第丝一二壁进、向入三外突核侧起间生中也一。形喙成状一突个起横,隔并,逐于步是伸形长
合
成和了向3下个弯细曲胞。——一个位于菌丝顶端的双核细胞 、⑥③接喙两着状核它突同的起时细另进胞一行个的一单前次端核有与细丝胞另分和一裂单由,核喙结状细突胞接起触形成,的进
第而果④三发产在个生4个单 融4子个核合核子细,中核胞接,。。着来喙自状突突起起中细的胞两内核的,一其个一单仍核留顺
第3章
第1节
粉孢子
食用菌的生物学基础
食用菌的生活史
厚垣 孢子
担孢 子
担子
食药用真菌第3章食用菌生物学基 础
第2节 菌丝的形态特征和类型
1 . 菌丝(hypha)和菌丝体(mycelium)
食药用真菌第3章食用菌生物学基 础
2 . 菌丝的类型 type of hypha
① 单核菌丝(初生菌丝)
担孢子萌发,形成由许多单核细胞构成的菌丝,称为~。
食药用真菌第3章食用菌生物学基 础
子囊孢子的形态
食药用真菌第3章食用菌生物学基 础
3 粉孢子(oispore):
担子菌的的无性孢子之一。由菌丝顶端细胞断裂而成,壁薄。 粉孢子
食药用真菌第3章食用菌生物学基 础
4 厚垣孢子(Chlamydospore):担子菌的无性孢子之一。 由菌丝细胞的细胞质密集、细胞壁加厚形成。有单核的也 有双核的。
食药用真菌第3章食用菌生物学基 础
3 菌管tube
菌管
食药用真菌第3章食用菌生物学基 础
4)菌褶与菌柄(stipe)的关系
离生
弯生 边缘平滑 边缘波浪状
直生
食延药用生真菌第3章食用边菌缘生物颗学基粒状 边缘锯齿状
础
5)菌柄和菌环(annulus)类型
食药用真菌第3章食用菌生物学基 础
第4节 孢子和孢子印spore and spore print
(联络菌丝)
食药用真菌第3章食用菌生物学基 础
按形态和功能分为: 1)气生菌丝 2)基内菌丝
食药用真菌第3章食用菌生物学基 础
3、菌丝细胞的双核化
子囊菌: 子囊菌的最大特征是通过有性过程产生子囊和子
囊孢子。子囊孢子通常是单核,萌发时形成单核(或 多核)细胞的菌丝体。单核菌丝发达,生活期长。单 核菌丝先扭结形成子实体原基,经过体细胞的结合, 细胞核通过隔膜上的小孔而转移形成双核化的产囊丝 ,最后发育成子囊果。
门担 子 菌 亚
纲层 菌
纲腹 菌
目块 菌
目盘 菌
块菌科 地菇科
盘菌科
中国块菌—四川 瘤孢地菇—河北、山西
羊肚菌
有隔担子菌亚纲 无隔担子菌亚纲
银耳目
银耳属-银耳
木耳目 非褶菌目
一、孢子的类型
1 担孢子basidiospore:担子菌所产生的有性孢子。是由担子 (basidium)发育而来。
2 子囊孢子ascospore:子囊菌的子囊产生的有性孢子。
担孢子
子囊孢子
无隔担子
无隔担子 纵隔担子 横隔担子
食药用真菌第3章食用菌生物学基 础
子囊
担孢子的形态
食药用真菌第3章食用菌生物学基 础
②双核菌丝(次生菌丝)
不同性别(极性)的一级菌丝发生接合后,通过质配形成了 由双核细胞构成的~。
③ 多核菌丝
食药用真菌第3章食用菌生物学基 础
④ 三型菌丝(多孔菌类)
生殖菌丝:细胞壁薄,细胞质稠密,产生担子和 另外两种菌丝。
联络菌丝:多分支,菌丝狭窄,处于其它菌丝之间。 骨架菌丝:不分支的厚壁菌丝,位于生殖菌丝旁。
1. 4、菌丝的锁状联合clamp connection
2.
一种状似锁臂的菌丝联接。是双核菌丝细胞分裂繁殖 的一种方式
食药用真菌第3章食用菌生物学基 础
通过“锁状联合”形成喙状突起而连合
两个细胞的方式不断使双核细胞分裂,从而使菌 丝尖端不断向前延伸。
食药用真菌第3章食用菌生物学基 础
锁
状
⑤①在双喙核状菌突丝起的的顶后端部细与胞菌开丝始细分胞裂交时界,处在形其成两一个个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