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阿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应用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钟杰文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钟杰文发表时间:2017-11-10T14:36:35.017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17期作者:钟杰文[导读] 在治疗后期对患者造成的影响也较低,并且在加速给药方面的效果更为理想,因此此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武冈市人民医院湖南武冈市 422400)摘要:目的对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
方法研究选取我院接收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尿激酶静脉推注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措施。
治疗结束后,统计临床疗效。
结果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与对照组(30.95%)相比较,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86%)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利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高发、常见、死亡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其病因是因代谢产物在心肌的堆积、缺氧、缺血等导致心肌坏死、心功能不全[1]。
目前,静脉溶栓治疗方法是基层医院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手段,其特点是快捷、经济、简便,可快速、有效地重建血管,使死亡率降低,左心室功能得到改善[2]。
我院自2016年1月~2017年5月期间,对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方法,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从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于我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84例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采取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措施)以及对照组(采取尿激酶静脉推注措施)。
观察组42例,男21,女21,年龄 40 ~ 68岁,平均(54.00 ± 2.39)岁,患病病程10个月~ 12年不等,平均病程为(6.42 ± 3.34)年;对照组42例,男21,女21,年龄 39~ 70岁,平均(54.50 ± 3.26)岁,患病病程11个月~ 15年不等,平均病程为(7.96 ± 5.19)年。
阿替普酶急诊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

阿替普酶急诊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摘要】阿替普酶是一种重要的溶栓药物,能够迅速溶解血栓,从而恢复血流。
本文旨在探讨阿替普酶在超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疗效。
通过阐述阿替普酶的作用机制、急诊溶栓治疗的优势、超早期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治疗步骤以及临床疗效,为临床医生提供实用指导。
研究发现,阿替普酶治疗超早期急性心肌梗死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和死亡率。
阿替普酶急诊溶栓治疗在超早期急性心肌梗死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临床实践有着深远的意义。
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探讨阿替普酶在不同人群中的疗效及安全性,以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案。
【关键词】阿替普酶、急诊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心肌梗死、作用机制、诊断标准、临床疗效、临床实践、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表明,超早期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接受阿替普酶急诊溶栓治疗后,梗死面积减小,心功能改善,并且有助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关于阿替普酶急诊溶栓治疗在超早期急性心肌梗死中的疗效及其临床意义仍然存在一定争议。
有必要对阿替普酶急诊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进行系统综述和分析,以明确该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更有效的指导。
1.2 研究目的该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估阿替普酶急诊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
随着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率和致死率,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急诊溶栓治疗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本研究旨在探讨阿替普酶在治疗超早期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作用机制,评估其与传统治疗方法的优势比较,确定超早期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探讨实施阿替普酶急诊溶栓治疗的具体步骤,以及总结阿替普酶治疗超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
通过本研究,旨在全面了解阿替普酶在超早期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作用,为临床实践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2. 正文2.1 阿替普酶的作用机制阿替普酶是一种纤溶酶原激活剂,它通过将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来促进纤维蛋白的溶解,从而使血栓溶解。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2023-11-08CATALOGUE目录•引言•急性心肌梗死概述•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与数据分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评价•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阿替普酶是一种纤溶酶原激活物,已广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
研究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对优化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及时恢复冠状动脉血流是治疗的关键。
研究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患者血管再通率、心肌坏死标志物、心电图及不良反应等指标。
研究目的评估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
统计分析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
研究目的与方法02急性心肌梗死概述•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因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导致心肌坏死。
AMI根据心电图表现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
急性心肌梗死的定义与分类•AMI的主要病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当粥样斑块破裂、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等导致冠状动脉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时,可引发AMI。
发病机制主要包括血栓形成、血小板聚集、血管收缩和内皮损伤等。
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与发病机制•AMI的典型表现为胸骨后濒死样疼痛,可伴有发热、心动过速、恶心呕吐等。
根据心电图、心肌酶学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可帮助诊断AMI。
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变和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03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机制阿替普酶是一种血栓溶解剂,通过激活纤维蛋白溶酶原,使其转化为纤溶酶,从而溶解血栓中的纤维蛋白。
药代动力学阿替普酶在体内代谢迅速,半衰期约为5-10分钟,主要通过肾脏代谢。
阿替普酶的药物机制与药代动力学适应症适用于发病时间短、无禁忌症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特别是具备胸痛、心电图ST 段抬高和心肌酶升高等典型体征的患者。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46例临床观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齐鲁护理 杂 志 20 第 1 08年 4卷第 7期
阿替 普 酶静 脉 溶栓 治疗 急性 心 肌梗 死 4 6例 临床 观察
陈 立 , 玉梅 。 以芳 李 常 ( 聊城 市 第二人 民 医院 山 东 聊城 220 ) 56 1
摘 要 目的 : 探讨 阿替普 酶静脉 溶栓 治疗 急性心肌 梗死 ( MI 的 疗效及 并发 症发 生情 况。方法 : 9 A ) 将 8例
关键词 心肌梗死 ; 阿替普酶 ; 静脉溶栓
中图 分 类 号 : 43 5 R 7 .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0 6— 2 6 2 o )7— 0 8— 2 10 7 5 (0 8 0 0 1 0
Cl ia b ev t non it v n u ho b lt h r p t t pa e i te te t n f 6 p t ns wi c t i c l s rai r e o st rm oyi te a ywi Al ls h r ame t a i t t a u e n o o na c h e n o4 e h
5 0% i o r lg o p. The d o pi to ae o oon r re t i o sa tri ta e o s t o b lte t e a s 0. n c nto r u e p l in r t fc r a atr wihn 6 h ur fe nr v n u hrm oy i h rpy wa a y y 89 3% i b e a in g o p a d 6 0% i o to r u . n o s r to r u n 0. v n c nr lg o p. Th ini c n feen ewasf u d i h o e sg f a tdi r c o n n t e c mpa io fc r tv i f rs n o u aie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45例临床疗效观察

的重要方法 。现就 阿替普 酶静 脉溶栓 治疗 的 临床疗 效观察 结 果报道如下 。 1 资 料 与方 法 1 . 1 一般资料 2 0 1 0年 6月 至 2 0 1 2年 l 2月确 诊 的 9 0例 急性心肌梗 死 患 者 ,均无 静 脉 溶 栓禁 忌 症 ,年 龄 2 3~6 5 岁 ,平 均年龄 ( 4 4 . 2±1 0 . 2 )岁。 。采用 随机数字 表法均分 为观察 组和对照 组 。观 察组 男性 2 5例 ,女 性 2 0例 ,采用 阿替普 酶 ( 勃林格 殷格翰 ,生产批号 3 0 1 8 7 3 )静脉 溶栓治 疗 ;对 照组男性 2 3例 ,女性 2 2例 ,采用 尿激 酶 ( 南 京南 大药业 有限公司 ,生产批号 2 0 1 3 0 5 2 3 5 )静 脉溶栓治疗 。两 组 的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 计学 意义 ( P> 0 . 0 5 ) ,具 有可
比性 。
前均服用 阿司匹林 2 5 0 m g( 拜耳 医药 保健 有 限公 司 ,批号 B J 1 1 7 9 3 )以及硫酸氢氯 吡格 雷片 2 5 0 m g( 赛诺 菲 ( 杭州 ) 制药有 限公 司 ,批 号 2 A 8 1 6 ) 。观 察 在此 基 础 上 阿替 普 酶 6 0 m g ,首 次 2 m i n内静推 1 0 m g ,其 余 5 0 mg 在 l O O mi n内静 脉滴注 ,然后 以 9 0 0 u / h 持续泵入肝 素 2 d ,皮 下注射低 分子 肝素钙 5 0 0 0 u ,累级 1 2 h ,共用 5 d 。对照组给予尿 激酶 2万 u / k g ,最 大 剂 量 1 5 0万 U ,与 l O O ml 生 理 盐 水 同 时 注 入 ,时 间为 3 0 m i n ,2 h 后皮 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 5 0 0 0 u ,共用 7 d 。 1 . 3 冠脉再通指标 ①溶 栓后 ,心 电图 s T段 回降 > 5 0 %; ② 溶栓后 2 h内,胸部 疼痛 感基 本 消失 ;③ 溶栓 2 h内 ,心 电图显示有心律 失 常出 现 ;④C K—MB提早 出现 ,是 间接 判断血栓是 否溶解 的指 标之 一。除② 、③ 组合 外 ,出 现上 述 2条及其 以上 的指标 即可认 为阻塞冠脉获得 临床再通 。 1 . 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均采用 S P S S 1 7 . 0 0统计学软件 处 理 ,计数 资 料 以例 数 ( % )表 示 ,采 用 检 验 ,P< 0 . 0 5为差 异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阿替普酶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护理

阿替普酶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因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是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是最常见的心血管急症之一。
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1]。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再灌注治疗,其中包括溶栓治疗及介入治疗。
与介入治疗相比,溶栓治疗具有简便、快速、易操作等特点。
本文就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阿替普酶针剂进行溶栓治疗,现将有关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护理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1年5月-2015年1月,本科室收治符合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适应症的患者共30例。
女 11例,男 19例;平均年龄65岁。
根据18导联心电图表现确定心肌梗死部位:广泛前壁心肌梗死7例,前壁心肌梗死3例,前间壁心肌梗死5例,右室心肌梗死8例,下壁及正后壁心肌梗死4例,广泛前壁合并下壁心肌梗死3例。
1.2 溶栓给药方法经静脉注射50mg注射用阿替普酶注射液进行溶栓治疗。
每支50mg阿替普酶由一瓶50ml专用溶剂和一瓶阿替普酶干粉组成,配制时在无菌条件下将50ml专用溶剂注入阿替普酶干粉中溶解,配制成1mg/ml阿替普酶溶液。
首先抽取15ml阿替普酶溶液静推,余液以50ml/h的速度静脉泵入。
2.护理2.1 溶栓治疗前护理护士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及生命体征,评估有无溶栓禁忌症;并立即予绝对卧床休息、心电监护、吸氧,建立静脉通路;协助医生于床旁行18导联心电图检查,明确心肌梗死的部位;准备好各种抢救仪器及药物等应急备用。
由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危重,患者多表现为焦虑、紧张、恐惧,因此护士应加强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使患者了解本病的相关知识,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2.2 溶栓过程中的护理准确而迅速的遵医嘱配制溶栓药物,严格掌握给药的时间、剂量、方法。
开始溶栓时,应有专人进行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神志的变化。
急性心肌梗死21例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21例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观察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于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中断而导致的心肌损伤。
AMI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
阿替普酶(Alteplase)是一种静脉溶栓治疗药物,能有效降低AMI患者的死亡率和心肌损伤程度。
护士在阿替普酶治疗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通过认真观察和细致的护理措施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AMI患者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观察及处理方法,为临床提供参考。
方法本文总结了21例AMI患者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观察数据,通过充分的病例观察总结出操作规范和处理方法,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了优化措施,以期为改善护理工作提供依据。
结果21例患者的基本情况年龄性别病史时间52 男高血压3h54 女高血压、冠心病4h61 男糖尿病5h62 男冠心病6h52 女无3h58 男糖尿病2h47 男高血压4h49 女高血压、冠心病5h63 男糖尿病、高血压6h68 男冠心病4h56 男高血压、冠心病3h53 女无2h57 女高血压5h55 男冠心病7h59 女糖尿病、冠心病4h64 男冠心病、高血压3h57 男无2h63 女冠心病5h67 男冠心病4h50 男高血压、冠心病6h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出血:共有10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其中有3例需要进行输血。
2.过敏:有2例患者出现过敏反应,经及时处理后症状消失。
3.钾离子异常:5例患者在治疗后出现轻度高钾血症,饮食调整和药物干预后逐渐恢复正常。
4.呼吸困难:1例患者治疗后出现呼吸困难,需要重新调整雾化器治疗。
处理方法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处理方法:1.出血:在治疗前进行充分的评估,避免存在出血高危因素的患者应慎重使用该药物。
2.过敏:注射阿替普酶前应询问患者过敏史,治疗过程中经常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出现症状应及时处理。
如果有严重的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用药。
阿替普酶急诊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

阿替普酶急诊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阿替普酶(alteplase)是一种纤溶酶原激活剂,已经广泛应用于心肌梗死的治疗中。
超早期溶栓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现在已经成为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一线方法之一。
这里我们将探讨阿替普酶超早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
超早期溶栓是指在发病后的3个小时内,也就是梗死介入治疗的“黄金时间”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
由于超早期治疗可以使心肌梗死面积缩小,减少心脏功能的损伤,因此在现代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
多项研究表明,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在超早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是非常有效的。
一项荟萃分析报道了包括9个随机对照试验共计8007例超早期AMI患者的数据。
这项研究发现,在规定3个小时内使用阿替普酶治疗AMI的患者中,溶栓治疗组的病死率、复发心肌梗死、残余冠状动脉闭塞和心脏病发作的比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在另一项大规模随机试验中,共有41个国家的超过22,000名AMI患者被随机分配到接受溶栓治疗或对照组。
这项研究观察到,固定3小时内使用阿替普酶比使用对照治疗降低了AMI患者的局部梗死面积、减少了不良后果,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另外,一项研究发现,与延迟溶栓8-12小时的AMI患者相比,超早期溶栓治疗患者的6个月生存率更高,心脏功能和左心室收缩功能也更好。
虽然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有时会导致出血等副作用,但这些副作用一般是可控的。
总的来说,阿替普酶超早期溶栓治疗是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使心肌梗死的面积缩小,减少心脏功能的损伤,并且降低病死率、复发心肌梗死、残余冠状动脉闭塞和心脏病发作的比率。
如果在合适的情况下,能够在短时间内实施超早期溶栓治疗,那么就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
在使用阿替普酶超早期治疗AMI时,需要注意病人的安全和副作用的控制,以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T段抬 高 ≥ 0 v 肢体 导联 > 01 v 新 出现左 束 支传 导 .t , 2t l .m 或 阻滞 ;3 发病 时间 ≤ 6~ 1 , 电图 s 段 抬 高 明显 , () 2h 心 T 且伴 有严 重心 肌缺血 症状 者仍 可人 选 ; 4) 龄 ≤ 8 ; 5) 压 ( 年 0岁 ( 血
[ 键词 】 关 急性 心肌梗死 ; 阿替普酶 ; 基层 医院
[ 中图分类号 】 5 22 R 4 .2 [ 文献标 识码 】 B [ 文章 编号 】 0 5 0 1 2 1 O — 5 0 2 9 — 6 6( 0 2) 4 9 — 2
随 着社 会 城镇 化 的加 深 , 人们 各 方 面压 力 明显 增大 生 活 水平 的提 高 , 心肌梗 死 ( MI 发病 率 明显增加 , 源性 死亡 是 A ) 心 我 国病死 率 中第 2大 原 因 , 严重威 胁 到 了人 们 的生命 和健 康 。 在基 层 医院对 于急 性心 肌梗 死 的治疗 如何提 高抢 救成 功率 降
≤ 1 010mmH ; 6) 溶栓禁 忌证 。 6 /0 g( 无
1 . 用 药 方 法 3
功率 和降低死亡 率 的关键 所在 , 但在二 级基层 医院 由于没有开 展PI C 的设备 和技术条 件 , 广静脉溶 栓就显得 尤为重 要 。从 推 本研 究的观察 及 以往 的文献来看 , 脉溶栓早 晚和血管 的再通 静 率是 正相关 的 , 栓治疗 使 A 的病 死率从 2 % 一 3 % 降至 溶 MI 5 5 1% 以下 。溶 栓治疗 的时 间窗 , 0 目前认 为发病 6h内较好 , 如 果 能在 1~2h内进行 , 可 降低 5 %【。9个 S E 溶栓 治 则 0 5 】 T MI 疗( 与对 照组 比较 ) 临床 试验的荟萃分析 显示 ,5d死亡 率相对 3
岁; 梗死部位 包括广泛 前壁 3 3例 , 前问壁 3 6例 , 前间壁合并高 侧壁 4例 , 间壁合 并下壁 1 , 前 2例 下壁 2 ( 中合 并右室 1 O例 其 3
例) 。
性心 肌梗死 一般 都是 在冠 状 动脉原 有病 变 的基础 上发
冠 脉再 通 8例 , 通 率为 7 .%。2 再 27 9例溶 栓 失败 。再 通 的 8 1
例胸 痛症状迅 速缓解 , 未通 的 2 4例抬高 的 s T段逐渐 回到等 电
位线 。本组研究 中患者 出现颅 内出血或重 度 出血 并发症 , 仅有
1 资料 与方 法
1 一 般 资料 . 1
2 22第卷 4 0 年月 2第期 1
・ 药物与临床 ・
基层 医院 阿替普酶 治疗 急性 心肌梗死 的应用
孟海亮 内蒙古 自治区乌兰察 布市第三医院心内科, 内蒙古乌兰察 布 0 2 0 10 0
【 摘要 】目的 观察 阿替普酶 在基层 医院急性心肌梗 死溶栓 治疗 的必 要性 。 方法 笔者 2 0 0 7年 1 月 2 1 年 1 对阿 01 0月 替酶治疗 15 0 例急性 心肌梗死患者早期 溶栓的效果进行 回顾分析 。结果 本研究 中阿替普 酶溶栓再通率与文献报道相似。 结论 对于尚不能开展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的基层 医院 , 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再通率高 , 死亡 率低 , 值得推广 。
2 例 表现 轻度 牙龈 出血 , 出凝 血 时间未 见影 响 , 院患者 7 1 对 住 例 因心源性休 克 , 心力衰竭死亡 , 病死率 为 66 %。 . 7
15例 A I 0 M 患者 均符 合 中华 心血 管学 会版本 的 A I 断 M诊 和 治疗 指南 … 。其 中男 7 例 , 2 例 , 均 年龄 ( 8 ± .) 6 女 9 平 6. 9 2 6
降低 1 % ( 8 溶栓 组为 96 对 照组 为 l.% ) 1 .%, 1 5 [ 6 。
患 者确 诊后 立 即给 予阿 替普 酶( 爱通立 , 勃林 格殷格 翰公
司 , 2 0 0 3 1 ¥ 0 2 0 4) 5mg静 脉 推 注 , 后 3 n持 续静 脉 泵 人 随 0mi
5 g剩余 的 3 g 6 i持续静 脉泵人或静脉 滴注 , 0 , m 5 在 0 n m m 溶栓
前 分别 口服 阿 司匹林 和 氯 吡格雷 3 0m , 0 g 以后 分别 以 10mg 0
生易碎 斑块的破 裂 , 形成急性 血栓而 导致冠状动 脉血供 急剧减
少或 中断 , 相应 的心肌严重 而持久地 急性缺 血所致 。急性心 使
肌梗 死的病理 过程 在冠状 动脉 闭塞后 2 —3 n即开始 , 0 0mi 病
理切 片见 有少 数 坏死 , 1~ 2h后 心肌 演 变成 凝 固性 坏死 , 约
( ) 续 胸 痛 ≥ 3 i , 化 硝 酸 甘 油 06m 1持 0r n 含 a . g或 二 硝基 异 山梨酯 1 g未能 缓解 ; 2) Om ( 胸前 至少 相邻两 个心 电图到联
心肌 间质 呈充 血水 肿状 态并 伴 大量炎 症 细胞 浸润 【 因此 尽 。 早 的开通梗 死 相关动 脉恢 复心 肌再 灌注 , 救缺 血心 肌 , 小 挽 缩
低 死亡 率是 一个 迫切 的 问题 。现收集 笔者所 在 医院 20 0 7年 1 月 ~2 1 年 l 01 O月救治的 15 患者的情况 , 0例 报道如下 。
2 结 果
本 组 8 例判 为血管 再通 , 1 再通 率 为 7 .%, 中发 病时 间 71 其 ≤ 4h溶栓 2 3例 , 冠脉 再通 率 为 8 .%; 1 5 发病 时 间 4 6h溶 栓4 7例 , 脉再通率为 7 .%; 冠 09 发病 时间 6 1 2h溶栓 1 例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