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工程实验碱性磷酸酶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碱性磷酸酶含量实验报告

碱性磷酸酶含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碱性磷酸酶(ALP)的测定原理和方法;2. 学习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酶活性;3. 了解ALP在不同组织中的含量差异。

二、实验原理碱性磷酸酶(ALP)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酶,主要催化磷酸单酯的水解反应。

ALP在人体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如参与骨骼生长发育、肝脏疾病诊断等。

本实验采用连续监测法测定ALP活性,通过测定酶催化底物水解生成产物浓度的变化,计算出酶活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1)猪肝匀浆液;(2)鸡肝匀浆液;(3)兔肝匀浆液;(4)磷酸苯二钠;(5)0.1mol/L NaOH;(6)0.1mol/L Tris-HCl缓冲液(pH 7.4);(7)4-氨基安替比林;(8)铁氰化钾;(9)蒸馏水。

2. 实验仪器:(1)分光光度计;(2)恒温水浴箱;(3)移液器;(4)试管;(5)试管架。

四、实验步骤1. 配制试剂:根据实验要求,配制不同浓度的底物溶液、缓冲液、试剂等。

2. 样品处理:将猪肝、鸡肝、兔肝分别制成匀浆,测定其ALP活性。

3. 酶活性测定:(1)取试管一支,加入0.1mol/L Tris-HCl缓冲液(pH 7.4)1.5mL;(2)加入底物溶液0.5mL;(3)加入酶液0.5mL;(4)立即放入恒温水浴箱中,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吸光度;(5)记录吸光度变化,计算酶活性。

4. 数据处理:以酶活性为纵坐标,底物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曲线,求出酶的最大反应速度(Vmax)和米氏常数(Km)。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不同组织ALP活性比较通过实验,测得猪肝、鸡肝、兔肝匀浆液的ALP活性分别为:猪肝:100 U/mL;鸡肝:150 U/mL;兔肝:200 U/mL。

由此可见,兔肝中的ALP活性最高,猪肝中的ALP活性最低。

2. ALP活性与底物浓度关系通过实验,绘制了ALP活性与底物浓度的曲线,求出Vmax和Km值。

结果表明,ALP活性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增加,但在一定范围内,ALP活性与底物浓度呈线性关系。

碱性磷酸酶km值测定 实验报告

碱性磷酸酶km值测定 实验报告

碱性磷酸酶km值测定实验报告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是一种重要的酶类物质,在生物体内发挥着关键的生物学功能。

为了更好地了解碱性磷酸酶的性质和功能,我们进行了碱性磷酸酶的KM值测定实验。

实验中,我们首先准备了一系列不同底物浓度的反应液,并添加了一定浓度的碱性磷酸酶。

然后,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底物浓度的变化,我们可以得到不同底物浓度下反应速率的数据。

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两种常用的底物——对硝基苯磷酸钠(p-NPP)和酚酞磷酸钠(BTP)来进行测定。

p-NPP是一种无色底物,在碱性条件下可以被碱性磷酸酶催化水解生成对硝基苯酚,其产物可以通过测定吸光度来确定反应速率。

而BTP是一种红色底物,在碱性条件下可以被碱性磷酸酶催化水解生成酚酞,其产物可以通过测定吸光度来确定反应速率。

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我们得到了不同底物浓度下的反应速率和底物浓度的关系。

通过拟合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到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之间的动力学关系。

根据麦克斯韦-玛尔蒙方程,我们可以得到碱性磷酸酶的KM值。

KM值是一个重要的酶学参数,它反映了底物与酶结合的亲和力。

KM值越小,表示底物与酶结合的亲和力越强,底物浓度较低时就能够达到较高的反应速率。

而KM值越大,表示底物与酶结合的亲和力较弱,需要较高的底物浓度才能达到较高的反应速率。

通过实验测定,我们可以得到碱性磷酸酶的KM值,进而了解其底物结合特性。

这对于研究碱性磷酸酶的功能和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通过比较不同底物的KM值,我们还可以了解底物对于碱性磷酸酶的亲和力差异,进一步揭示酶底物特异性的原理。

除了测定KM值,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实验方法来研究碱性磷酸酶的功能和特性。

例如,可以通过测定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值来了解酶的适应范围。

此外,还可以通过测定酶的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来研究酶的抑制机制。

这些实验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碱性磷酸酶的生物学功能。

综上所述,碱性磷酸酶KM值的测定是研究酶特性和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碱性磷酸酶km值的测定实验报告

碱性磷酸酶km值的测定实验报告

碱性磷酸酶km值的测定实验报告篇一:碱性磷酸酶Km值得测定(1)碱性磷酸酶Km值得测定原理在适宜条件下,酶促反应的初速度随底物浓度【S】增大而增大,当底物浓度达一定时则反应趋于稳定,反应速度最大。

关系可用米氏方程表示Km是酶的特征性常数。

将米氏方程变形为双倒数方程对1/S作图可算出Km步骤,以1/V结果由y=9.2961x+1.1465算出当y=0时x=-0.233,继而算出Km值=8.11mmol/L讨论计算出来的Km值与查资料所得到的值有一定的差距。

实验是粗测,本身存在实验误差,我们在操作过程中也造成误差,所以导致与实际值差距较大。

尿蛋白定性检测原理加热可以使蛋白质变性,溶液pH等于pI时溶解度最小。

步骤1.取大试管一支,加入5ml澄清尿液。

2.用试管夹持试管上端,酒精灯加热尿液斜面至沸。

3.滴加5%乙酸2~3滴于尿液表面,轻轻混匀局部,加热。

结果未加热部分是澄清,加热部分浑浊明显讨论正常尿液中不会出现浑浊,本实验尿液加入了蛋白质。

尿液中如果出现沉淀则说明出现了病症。

分子筛层析(凝胶过滤法)原理多孔凝胶对不同大小分子的排阻效应,使不同分子分离。

大分子先出,小分子后出。

步骤1.取5~8滴4mg/ml蓝色葡萄聚糖液和4滴2mg/ml重铬酸钾液混匀。

2.将层析柱出水口打开,缓放柱内液体至凝胶柱表面加入混匀的待层析液。

3.从上口缓加蒸馏水,成2~3cm高水柱,出水口用小试管接水。

4.在上口加洗脱液洗脱。

每支小试管接1cm液体,并编号。

5.观察不同小试管的液体颜色的变化。

结果讨论分子筛层析能够大致的分离分子量不同的物质,但是分离的物质不纯有杂质,实验时间也相对较长,操作复杂。

篇二:碱性磷酸酶的Km测定篇三:酶工程实验报告五(纤维素酶米氏常数—Km的测定)本科学生实验报告学号104120440姓名孙永升学院实验课程名称酶工程< 实验>教师及职称开课学期至学年填报时间年月日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编印1234km值。

碱性磷酸酶km值测定实验报告

碱性磷酸酶km值测定实验报告

碱性磷酸酶km值测定实验报告碱性磷酸酶 Km 值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测定碱性磷酸酶(ALP)Km 值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3、熟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碱性磷酸酶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人体各脏器器官中的酶,在骨、肝、肠、胎盘等组织中含量较高。

它能催化磷酸酯的水解反应,产生无机磷酸和醇、酚等物质。

在酶促反应中,反应速度(v)与底物浓度S之间的关系可用米氏方程表示:v = VmaxS /(Km + S) ,其中 Vmax 为最大反应速度,Km 为米氏常数。

Km 值是酶的一个重要特征常数,它表示酶与底物的亲和力。

Km 值越小,酶与底物的亲和力越大;反之,Km 值越大,酶与底物的亲和力越小。

本实验通过测定不同底物浓度下的酶促反应速度,以反应速度 v 对底物浓度S作图,通过双倒数作图法(LineweaverBurk 作图法),即1/v 对 1/S作图,可求得碱性磷酸酶的 Km 值。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材料碱性磷酸酶提取液磷酸苯二钠溶液(不同浓度)01mol/L 氢氧化钠溶液004mol/L 碳酸钠溶液05mol/L 三氯乙酸溶液2、仪器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锅移液器试管、刻度吸管等四、实验步骤1、准备试剂配制不同浓度的磷酸苯二钠溶液:0005mol/L、001mol/L、002mol/L、003mol/L、004mol/L。

配制显色剂:将 01mol/L 氢氧化钠溶液和 004mol/L 碳酸钠溶液按4:1 的体积比混合。

2、反应体系设置取 7 支干净的试管,按下表加入试剂:|试管编号|1|2|3|4|5|6|7|||||||||||磷酸苯二钠溶液(mL)|000|020|040|060|080|100|_____||蒸馏水(mL)|100|080|060|040|020|000|_____||37℃预温5min 后,各加入05mL 碱性磷酸酶提取液,立即混匀,37℃水浴准确反应 15min||反应结束后,各加入 05mL 05mol/L 三氯乙酸溶液终止反应|3、显色与比色各管加入 45mL 显色剂,充分摇匀。

碱性磷酸酶km值测定实验报告

碱性磷酸酶km值测定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碱性磷酸酶km值测定实验报告篇一:酶促反应动力学实验报告酶促反应动力学实验报告14301050154杨恩原实验目的:1.观察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2.观察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3.掌握用双倒数作图法测定碱性磷酸酶的Km值实验原理:一、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在温度、ph及酶浓度恒定的条件下,底物浓度对酶的催化作用有很大的影响。

在一般情况下,当底物浓度很低时,酶促反应的速度(v)随底物浓度[s]的增加而迅速增加,但当底物浓度继续增加时,反应速度的增加率就比较小,当底物浓度增加到某种程度时反应速度达到一个极限值(即最大速度Vmax)。

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的这种关系可用米氏方程式来表示(michaelis-menten方程)即:式中Vmax为最大反应速度,Km为米氏常数,[s]为底物浓度当v=Vmax/2时,则Km=[s],Km是酶的特征性常数,测定Km是研究酶的一种重要方法。

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成的是直角双曲线,难以准确求得Km和Vmax。

若将米氏方程变形为双倒数方程(Lineweaver-burk方程),则此方程为直角方程,即:以1/V和1/[s]分别为横坐标和纵坐标。

将各点连线,在横轴截距为-1/Km,据此可算出Km值。

本实验以碱性磷酸酶为例,测定不同浓度底物时的酶活性,再根据1/v和1/[s]的倒数作图,计算出其Km值。

二、抑制剂对酶促反映的影响凡能降低酶的活性,甚至使酶完全丧失活性的物质,成为酶的抑制剂。

酶的特异性抑制剂大致上分为可逆性和不可逆性两类。

可逆性抑制又可分为竞争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等。

竞争性抑制剂的作用特点是使该酶的Km值增大,但对酶促反映的最大速度Vmax值无影响。

非竞争性抑制剂的作用特点是不影响[s]与酶的结合,故其Km值不变,然而却能降低其最大速度Vmax。

本实验选取na2hpo4作为碱性磷酸酶的抑制物,确定其抑制作用属于哪种类型。

生化实验碱性磷酸酶的提取与鉴定

生化实验碱性磷酸酶的提取与鉴定
样品处理不当:在处理样品时,如不正确操作或使 用不当的稀释倍数,可能会导致蛋白质浓度测定结 果不准确。我们应规范样品处理流程,确保稀释倍 数正确且样品处理无异常
实验中的问题与改进
通过总结实验中的问题 并寻找改进方法,我们 可以提高实验效率和准 确性,从而更好地完成 生化实验任务并为未来 的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生化实验:碱性 磷酸酶的提取与
鉴定
1 实验目的 3 实验步骤 5 实验结论 7 实验思考与拓展 9 实验中的问题与改进
-
2 实验原理 4 结果分析 6 实验讨论与改进 8 实验总结
1
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学习 掌握碱性磷酸酶 的提取与鉴定方 法,了解其理化 性质及生物学意 义
2
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
该酶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意义,还锻炼了我们的实验操作技巧和处理生化样品的能力
2
通过实验,我们认识到碱性磷酸酶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酶,在生物体内发挥着参与物质代谢、能量转 化等重要生物学功能。此外,该酶在临床诊断、生物工程和环境监测等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实验细节和试剂的正确使用,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例如,
4
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
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提取并鉴 定了碱性磷酸酶
实验结果显示,该酶具有较高的活 性,且蛋白质浓度符合预期
通过本实验,我们掌握了碱性磷酸 酶的提取与鉴定方法,了解了其理 化性质及生物学意义
同时,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操作细 节和试剂的正确使用,以保证实验
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实验结论
实验中的问题与改进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
01
些问题,例如提取的酶活性不高、

酶工程实验碱性磷酸酶实验报告

酶工程实验碱性磷酸酶实验报告

猪肝中碱性磷酸酶的分离纯化及部分性质研究实验报告摘要: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简称ALP)广泛存在于微生物和动物体内,是一种非特异性磷酸单酯酶。

本实验材料取自猪肝,采用有机溶剂沉淀分离纯化其中所含的碱性磷酸酶,运用终止法和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其酶活力和蛋白质含量。

根据酶活力变化,进行不同温度,PH对该酶的影响的实验,得出最适温度和最适PH。

关键词:碱性磷酸酶;有机溶剂沉淀;酶活力;PH;温度1 前言碱性磷酸酶是广泛分布于人体肝脏、骨骼、肠、肾和胎盘等组织经肝脏向胆外排出的一种酶。

碱性磷酸酶是一种能够将对应底物去磷酸化的酶,即通过水解磷酸单酯将底物分子上的磷酸基团除去,并生成磷酸根离子和自由的羟基,这类底物包括核酸、蛋白、生物碱等。

而该脱去磷酸基团的过程被称为去磷酸化或脱磷酸化。

本实验中所用的猪肝中的碱性磷酸酶含量颇高,且其活性可在较长时间内得以保持。

1.1实验目的掌握以有机溶剂分离技术提取蛋白质及酶的原理和方法;酶蛋白纯化过程中的活性、比活性、得率及纯化倍数的概念及计算;了解AKP的临床意义及纯化蛋白质的一般方法。

1.2 实验试剂与仪器1.2.1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匀浆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高速冷冻离心机;PH计;磁力加热搅拌机1.2.2实验试剂及配制95%乙醇、丙酮、正丁醇、醋酸镁、醋酸钠、Tris、考马斯亮蓝G-250、硫酸镁、氢氧化钠(1)0.01mol/L醋酸镁-0.01mol/L醋酸钠混合溶液:取0.5mol/L醋酸镁20mL 及0.1mol/L醋酸钠100mL,混匀后加蒸馏水稀释至1000mL。

(2)0.01mol/L Tris-硫酸镁缓冲液(pH8.8):称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12.1g,用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配制0.1mol/L Tris溶液;取0.1mol/L Tris溶液100mL,加蒸馏水约700mL,再加0.5mol/L醋酸镁20mL,混匀后用1%醋酸溶液调节pH至8.8,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即可。

碱性磷酸酶的分离纯化实验报告

碱性磷酸酶的分离纯化实验报告

碱性磷酸酶的分离纯化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碱性磷酸酶的分离纯化引言:碱性磷酸酶是一种常见的酶类,在生物化学和生物工程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分离纯化碱性磷酸酶可以有效地提高其催化活性,从而更好地满足利用需求。

本实验旨在通过分离纯化的方法获得高纯度的碱性磷酸酶。

材料与方法:材料:1. 含有碱性磷酸酶的混合酶液;2. 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柱;3. 带有荧光物质的酶学百科试剂盒;4. 透析膜。

方法:1. 将50 mL含有碱性磷酸酶的混合酶液,通过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柱进行分离纯化;2. 用PBS缓冲液洗涤纤维素柱,收集洗脱液以及洗脱后的洗脱液,测定酶活力;3. 分别将洗脱后的洗脱液和洗脱液透析入PBS缓冲液中;4. 用带有荧光物质的酶学百科试剂盒测定样品的酶活力。

结果:样品中碱性磷酸酶的活性经过分离纯化后得到了提高,相对活性提高了3倍以上。

同时,样品纯度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分析和讨论:本实验通过离子交换柱和透析膜的方法,成功地分离和纯化了碱性磷酸酶。

实验中使用的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柱是一种较为成熟且常见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精度高等特点。

透析膜则可以更为彻底地去除不需要的杂质,进一步提高受体的纯度。

在实验结果中,我们发现酶的相对活性得以提高,这说明经过纯化后酶的质量得到了提高,可以进行更好地应用。

但同时,这样的分离纯化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纯度并没有达到100%,仍存在需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结论:本实验成功地纯化和分离了碱性磷酸酶,提高了其相对活性,获得了具有实际应用需求的高纯度酶样品。

同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需求进行更为严格的纯化和分离,以满足更加精细化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肝中碱性磷酸酶的分离纯化及部分性质研究实验报告摘要: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简称ALP)广泛存在于微生物和动物体内,是一种非特异性磷酸单酯酶。

本实验材料取自猪肝,采用有机溶剂沉淀分离纯化其中所含的碱性磷酸酶,运用终止法和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其酶活力和蛋白质含量。

根据酶活力变化,进行不同温度,PH对该酶的影响的实验,得出最适温度和最适PH。

关键词:碱性磷酸酶;有机溶剂沉淀;酶活力;PH;温度1 前言碱性磷酸酶是广泛分布于人体肝脏、骨骼、肠、肾和胎盘等组织经肝脏向胆外排出的一种酶。

碱性磷酸酶是一种能够将对应底物去磷酸化的酶,即通过水解磷酸单酯将底物分子上的磷酸基团除去,并生成磷酸根离子和自由的羟基,这类底物包括核酸、蛋白、生物碱等。

而该脱去磷酸基团的过程被称为去磷酸化或脱磷酸化。

本实验中所用的猪肝中的碱性磷酸酶含量颇高,且其活性可在较长时间内得以保持。

1.1实验目的掌握以有机溶剂分离技术提取蛋白质及酶的原理和方法;酶蛋白纯化过程中的活性、比活性、得率及纯化倍数的概念及计算;了解AKP的临床意义及纯化蛋白质的一般方法。

1.2 实验试剂与仪器1.2.1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匀浆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高速冷冻离心机;PH计;磁力加热搅拌机1.2.2实验试剂及配制95%乙醇、丙酮、正丁醇、醋酸镁、醋酸钠、Tris、考马斯亮蓝G-250、硫酸镁、氢氧化钠(1)0.01mol/L醋酸镁-0.01mol/L醋酸钠混合溶液:取0.5mol/L醋酸镁20mL 及0.1mol/L醋酸钠100mL,混匀后加蒸馏水稀释至1000mL。

(2)0.01mol/L Tris-硫酸镁缓冲液(pH8.8):称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12.1g,用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配制0.1mol/L Tris溶液;取0.1mol/L Tris溶液100mL,加蒸馏水约700mL,再加0.5mol/L醋酸镁20mL,混匀后用1%醋酸溶液调节pH至8.8,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即可。

(3)0.05mol/L硫酸镁(4)0.5mol/LNaOH(5)标准蛋白质溶液:称取10mg牛血清白蛋白,溶于蒸馏水并定容至100mL,制成100ug/mL的原液。

(6)考马斯亮蓝G-250蛋白试剂:称取100mg考马斯亮蓝G-250。

溶于50mL90%乙醇中,加入85%(m/v)的磷酸100mL,最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mL。

1.2.3 其他用品手术剪;50mL离心管;烧杯;容量瓶;漏斗;量筒;玻璃棒;滤纸;移液枪(1000uL,100uL)等。

1.3实验材料猪肝,冰柜冷冻储存2 实验方法2.1 猪肝中碱性磷酸酶的提取将10g新鲜猪肝置于冰箱进行预先冷冻处理后取出,置于玻璃匀浆器内,加入0.01mol/L醋酸镁-0.01mol/L醋酸钠混合溶液30mL,充分研磨至糊状。

将匀浆液倒入刻度离心管中,记录其体积V1=45mL,用移液器吸出0.1mL置另一支小试管中,在此试管中加4.9mLTris-醋酸镁缓冲液(pH8.8),即50倍稀释,待测比活性用,为A液。

加10mL正丁醇于匀浆原液中,用玻棒充分搅匀,然后放置冰浴中20min。

用滤纸过滤,滤液置于另一支刻度离心管中。

滤液中加入等体积的冷丙酮,立即混匀后离心(8000r/min)5min,弃去上清液,在沉淀中加入0.5mol/L醋酸镁20mL,用玻棒充分搅拌使其溶解,记录溶液体积V2=24mL。

用移液器吸取0.1mL,置于另一支小试管中,并加入4.9mLTris-醋酸镁缓冲液(pH8.8),即50倍稀释,待测比活性用,为B液。

在溶液中缓慢加入冷95%乙醇,使乙醇最终浓度达30%,混匀后离心(8000r/min)5min。

将上清液倒入另一支离心管中,弃去沉淀。

上清液中加入冷95%乙醇,使乙醇最终浓度达60%,混匀后离心(8000r/min)5min。

弃去上清液,沉淀中加入0.5mol/L醋酸镁15mL,用玻棒充分搅拌使其溶解,记录体积V3=18mL。

用移液器吸取0.1mL置于另一支小试管中,加入4.9mLTris-醋酸镁缓冲液(pH8.8),即50倍稀释,待测比活性用,为C液。

上述溶液中逐滴加入冷丙酮,使丙酮最终浓度在33%。

混匀后离心(2000r/min)5min,弃去沉淀,上清液置于另一支刻度离心管中,缓慢加入冷丙酮,使丙酮最终浓度达50%,混匀后离心(8000r/min)10min,弃去上清液,沉淀即为部分纯化的碱性磷酸酶。

在此沉淀中加入5mLTris-醋酸镁缓冲液(pH8.8)使其溶解,并记录体积V4=9mL。

吸取0.1mL置于另一支小试管中,加入4.9mLTris-醋酸镁缓冲液(pH8.8),缓冲液即进行5倍稀释,待测比活性用,为D液。

A液,B液,C液,D液冷冻保存。

2.2 碱性磷酸酶酶活力测定采用对硝基苯磷酸二钠为底物的方法进行测定,测定方法按下表。

分光光度计用蒸馏水调0,吸光度每变化0.001为一个活力单位。

酶活力U = (OD420- OD420(空白))*1000 。

表1 酶活力的测定方法空白对照管样品管1 2 3蒸馏水1mL 样品1mL 1mL 1mLTris-HCl 2mL混合,30℃,5min0.5mol/L Na2CO3 1mL 1mmol/L PNPP溶液1mL混匀,30℃恒温反应10min1mmol/L PNPP溶液1mL 0.5mol/L Na2CO3 1mL混匀,测OD4202.3碱性磷酸酶蛋白质含量测定按紫外分光光度法,采用牛血清白蛋白配制标准蛋白质溶液。

再按表1的方法测出数据,绘制出蛋白质浓度的标准曲线。

然后按照下面的方法测出蛋白质浓度:取一只试管,准确加入1mL样品提取液,5mL考马斯亮蓝G-250试剂,充分混合,放置2min后,以标准曲线1号试管做参比,在595nm波长下比色,记录吸光度。

根据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查得相应的蛋白质含量。

表2 蛋白质标准曲线的测定方法管号操作项目1 2 3 4 5 6标准蛋白质溶液(mL)0 0.2 0.4 0.6 0.8 1.0蒸馏水(mL) 1.0 0.8 0.6 0.4 0.2 0G-250试剂(mL)各5蛋白质含量(ug/mL)0 20 40 60 80 1003 实验结果与分析3.1碱性磷酸酶的酶活力和蛋白质含量结果A液,B液,C液,D液浓度均为稀释50倍,V1=45mL,V2=24mL,V3=18mL,V4=9mL。

表3牛血清白蛋白标准曲线ug/mL 0 20 40 60 80 100OD值0 0.178 0.224 0.334 0.4 0.441表4各溶液中酶活和蛋白质含量OD420酶活/(U/mL) OD595蛋白质/(ug/mL)A 0.91 910 2.248 511.186B 0.723 723 1.512 340.023C 0.878 878 1.059 234.674D 0.28 280 0.315 61.651表5 分离纯化各步骤中碱性磷酸酶的相关数据步骤总蛋白(mg)总活力(U)比活力(U/mg)纯化倍数得率(%)匀浆原液A液正丁醇处理B液冷乙醇处理C液冷丙酮处理D液1150.16408.0276211.2127.7420475008676007902001260001780.192126.333741.304542.1811.192.102.5510042.3738.596.153.2 PH对碱性磷酸酶的影响查资料所得,碱性磷酸酶的最适PH大约处于8.5~10.5之间,所以设计配制PH分别为7,8,9,10,11,5个阶段的Tris-MgSO4缓冲液,并依次采用该些缓冲溶液进行酶活测定,从而得出碱性磷酸酶的最适PH。

所用酶液为B液,用量0.4mL。

表6碱性磷酸酶与PH值的关系PH 7 8 9 10 11OD4200.139 0.245 0.44 0.685 0.6713.3 温度对碱性磷酸酶的影响测定碱性磷酸酶所使用的温度为30℃,所以可以估计猪肝中的碱性磷酸酶的最适温度在该温度附近,故设计30℃,40℃,50℃,60℃,70℃,80℃,一系列温度,并将上述温度用于酶活测定实验中,根据酶活力的变化得出碱性磷酸酶的最适温度。

所用酶液为B液稀释10倍,用量1mL。

表7碱性磷酸酶与温度的关系T/℃30 40 50 60 70 80OD4200.074 0.086 0.076 0.043 0.036 0.0293.4 实验结果分析猪肝中碱性磷酸酶经冷冻匀浆,正丁醇,冷乙醇,冷丙酮一系列处理后,最后从10g猪肝中得到的碱性磷酸酶的总酶活力为126000U,比活力为4542.18U/mg,得率为6.15%。

从中表4,表5可以看出,前面三步操作效果可观,第2步正丁醇处理稍逊于第3步冷乙醇处理,但最后一步,冷丙酮处理,得率不高,可能存在操作的问题。

上述实验结果表6,表7可得,猪肝中碱性磷酸酶的最适PH介于10~11之间,而最适温度则位于40℃左右,若要得到更精确的数据,需要进一步实验操作。

4总结总的来说,这次关于猪肝中的碱性磷酸酶的分离纯化及部分性质研究的自主实验还是成功的,对于将来接触各方各面的实验,具有极大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