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教学设计示例

合集下载

古诗《元日》教学设计(优秀10篇)

古诗《元日》教学设计(优秀10篇)

古诗《元日》教学设计(优秀10篇)《元日》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爆”、“屠”、“符”,理解词语“屠苏”、“曈曈日”、“新桃”、“旧符”,了解诗句意思。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感受诗句的喜庆场面,体会诗人借诗抒发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了解诗人创作背景,体会诗人除旧布新、强国富民地情感。

【教学准备】1、反映春节喜庆、热闹的一组画面及背景音乐。

2、查阅关于屠苏酒、桃符的资料。

【教法学法】1、多媒体辅助教学2、自主、合作研学【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课(一)、欣赏画面、揭示诗题1、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份你们非常喜欢的礼物,请同学们仔细地看、认真地听。

(课件出示春节喜庆画面及背景歌曲,学生欣赏)2、说说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汇报预设:家家户户在贴春联、敲锣打鼓放鞭炮、听到《欢欢喜喜过大年》的歌曲……)3、同学们观察地真仔细,知道这喜庆热闹的场面反映的是什么时候的情景吗?(生答师相机板书:过年)4、我们说的过年具体指什么时候?(板书:农历正月初一春节)导语:春节是一年中最盛大、最喜庆的节日,宋代诗人王安石仅用了28个字就把这热闹的场面描绘出来了,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首诗《元日》。

5、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解诗题1、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学情预设:正月初一春节元旦)2、明确:“元”是“开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农历的这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春节。

[设计意图:播放喜庆的画面和歌曲,用以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解“元”字的意思,使学生明确“元日”是指农历的正月初一,正确把握全诗。

]二、初读感知、探究词意(一)、一读:读正确1、同学们想知道古代过春节是什么样的情景吗?请大家打开书128页,借助课后生字表自己读读这首诗。

《元日》教学设计(通用13篇)

《元日》教学设计(通用13篇)

《元日》教学设计(通用13篇)《元日》篇1一、教学目标:1、读准“爆、屠、曈、符”的字音,认清字形,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并能背诵。

2、通过讨论及合作交流,学会“屠苏、曈曈日”等生词,理解诗意,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3、通过关于春节民俗资料和诗歌背景资料的补充阅读,体会本诗所描写的场景和所表达的感情,引导学生喜爱我国的民俗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体会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1、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春节民俗,搜集。

2、教师制作课件。

四、教学过程:课前活动课前循环播放过年的相关乐曲及图片。

1课件出示一组春联和过年喜庆的画面,师提问:同学们,课件上的画面我们在什么样的日子才能见到呢?生答:春节。

2、孩子们,你们喜欢春节吗?春节和平日有什么不同?无论何时何地,所有的炎黄子孙都很注重过年。

(一)解诗题。

1、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王安石的《元日》,看看古人是怎样过年的。

2、齐读课题。

3、课题质疑:看到课题《元日》,你有什么问题?4、“元日”到底是什么意思?看到元日你想到哪一个词语。

“元日”就是“元旦”吗?解释:元就是第一,起始的意识。

元日指的是农历的正月初一,也就是哪个节日---春节。

我们一起把这个词语写在题目前面。

(板书:春节)二、读诗文1、打开课文,读一读《元日》。

注意,听清楚要求:第一,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第二,反复朗读,一直读到这首诗顺口了,流利了为止。

2、(按照自己的节奏度,不要受到旁边同学的影响,反复读。

)(读书一定要投入,就像你们现在这个状态,非常好。

3、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这首诗)孩子不着急,你能看清楚大屏幕吗?请其他同学注意听,看读正确、清楚没有?好,开始。

4、读得真好,字字落实。

比如:屠苏的苏是平舌音,她读准了吗?总把的总也是平舌音,她也读准了,声是翘舌音,又是后鼻音,她也读准了,这叫一丝不苟。

真好。

5、来,谁来教大家教再读这几个词语(爆竹、屠苏、曈曈日、新桃、旧符)哪位同学再来读读这首诗。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元日说课(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元日说课(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元日说课(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元日说课第1篇】《元日》说课稿修文中心校褚西联校郝国蓉我今天为大家说课的内容是《元日》的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包括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元日》是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一首诗,作者王安石在诗中通过“放爆竹”、“屠苏酒”、“换桃符”以及送暖的红日等新年特有的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在春节的欢快和万象更新的情景。

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当时的风俗习惯,又寓含了除旧布新的意思。

王安石既是诗人也是政治家,他的不少描景绘物的诗都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这首诗就是通过新年新气象的描写,抒写了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感。

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洋溢着节日的欢快气氛。

四年级的学生仍旧是对显性的画面感兴趣,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会将读诗时的画面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来理解,进而能够感受到诗中洋溢着的欢快气氛。

而对王安石的执政理念,很多学生是无法理解的,基于对教材的解读学情的分析,根据课程标准的新要求,我制定如下三个教学目标:1、学会诗中的三个生字,理解“爆竹、屠苏、桃符”等词语的意思,进而理解整首诗的意思;2、正确流利入情入境地读诗,并背诵古诗;3、了解古诗描述的画面和古诗表达的情感,在学习古诗的同时感受祖国的风俗美。

其中教学目标1是本课的重点,教学目标3是本课的难点。

本课的教学1课时完成,在上课之前,教师要准备教学的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学法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课堂的有效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如何有效地让学生走进古诗的世界,我打破过去一句一句讲解的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读诗,自己去解决诗中的生字,自己去找诗的节奏、韵味,在教学中通过多层次的吟诵、多层次地问、拎出一条主线等方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表达的情感在学生的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

不光如此,课外知识拓展让学生走出课本。

《元日》教案(精选15篇)

《元日》教案(精选15篇)

《元日》教案(精选15篇)《元日》教案篇1教学目标1.导读〈〈元日〉〉让学生体会诗人在这首诗中所寄托的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感。

2.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1.朗读诗句,背诵诗句,了解诗句的大意。

2.体会诗中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具:ppt课件教学过程一.质疑激进,导入释题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元日〉〉(板书课题),脑子里会产生哪些想法呢?可能有的同学会问:“元日”是什么意思?“元日”就是“元旦”吗?有谁知道?(汇报指点)大家预习过课文,大体上知道了课文是描写新春佳节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的,“元日”并非现在一般所说的“元旦”,而是农历正月初一,就是春节或过年。

现在“元旦”“新年”一般指农历的一年之首,就是农历1月1日,而“元日”是农历岁首正月初一,即一般所说的春节。

同学们已经理解了课题,那就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这首诗吧!二.自主学习,初读感知1.出示幻灯片,播放、范读、自由读、指名读、同桌互读。

2.提问:现在我们已经能正确流利的把诗读出来了,接下来该懂诗句的意思了。

那么要弄懂诗句的意思,方法有哪些呢?(查资料,字典解释每一个字词、再解释句子,问老师)3.小组自学诗句的意思,汇整,说出诗句的意思。

三.合作探究,精读感悟1.品读(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1)诗人选择了哪些富有节日特点的事物来描写春节热闹景象?(板书:放爆竹、喝屠苏、换桃符)(2)全诗描绘了怎样一幅图景?(描绘了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鞭炮齐鸣、张灯节彩、欢度佳节的情景,呈现出一派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3)作者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写这首诗的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请看资料(幻灯片)王安石(1021—1086)北京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任宰相时不顾大官僚地主的反对,推行新法,在他的心目中,新法犹如春风般吹向千家万户,为的是老百姓能减少税收,增加收入,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天下太平。

小学三年级语文《元日》优质教学设

小学三年级语文《元日》优质教学设

小学三年级语文《元日》优良教课设计三篇《元日》是北宋大诗人王安石描绘新春佳节到来之际的一首很是世人歌颂的诗歌。

领会本诗所描绘的场景和所表达的感情,指引学生喜爱我国的风俗文化。

下边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语文《元日》优良教课方案三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小学三年级语文《元日》优良教课方案一教课要求:知识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默写课文。

感情目标:认识诗句所描述的高快乐兴、热喧闹闹的节日情形,感觉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梦想。

能力目标:查词典,初步认识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课要点:指导学生认识诗句的意思,谈谈自己的理解。

教具准备:词典、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插图。

课时安排: 1 课时教课过程:一、讲话导入,读通诗歌。

上课前,我们先来读一组词语。

1.孩子们,当这些词语出此刻你的眼前,你想到了什么 ?——过春节谁来谈谈,你是怎么过春节的 ?(放爆竹、贴春联和福字、拜大年 )2.你们想知道先人是如何过春节的吗 ?宋朝诗人王安石就写下了这样一首诗,叫做《元日》。

(板书 )读题。

3.解题:先人用“元”表示头、开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什么意思 ?指哪一天 ? 先人以为春节是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故又称“三元”。

再读课题。

4.想听听这首诗吗 ?从这首诗中,你感觉到了一种如何的氛围?二、品词析句,体悟诗情。

1.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先人究竟是如何过春节的呢?自己读读这首诗。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节,人们放起了爆竹,听着“噼里啪啦”的声音,我们的心都不由自主地被感染了。

诗中的哪个词就是指“爆竹”呀?(爆竹 )你们知道大年夜的爆竹声,哪一时辰最响?为何 ?那一时辰,新旧更替,这个“除”的意思就是----改换。

这里的“岁”是什么意思 ?年,哪些成语或诗句也曾用到岁?此刻,你能用自己的话谈谈这句诗的意思吗?读了这句诗,你必定想起了自己在大年夜放爆竹的情形,能给大家谈谈吗? 从这爆竹声中,你忧如听出了什么?是啊 !这响亮的爆竹声充满了喜庆和希望,这响亮的爆竹声送走了旧岁,迎来了新春。

小学三年级语文《元日》优质教学设计三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元日》优质教学设计三篇
(三)交流学习,理解诗意。
1、通过学习,我们已经能把古诗读正确读流畅了。接下来我要发出第二关挑战[出示:挑战二]。
2、引导学法:同学们,我们只有读懂了词语的意思才能理解诗句的意思。看一看,这首诗里你有哪些词语不明白的?[出示全诗,相机点击词语]
3、平时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你是怎样解决的?(指名说)是的,我们一般有三个途径解决:[出示:(1)联系上下文猜测;(2)查找资料(字典、词典、辞海、网络等);(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或请教别人。]
4、现在你能利用上述的解词方法来理解这些词语吗?[出示诗歌]
集体交流。[相机出示“屠苏”、“曈曈日”、“桃符”的解释]
5、理解了重点词意,现在就请你准备迎接挑战,说说诗句的意思。你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跟前后左右同学一起讨论。
6、交流理解诗意:[出示全诗]
(1)第一句:
A、谁来挑战第一句?(在此起彼伏的爆竹声中,一年又过去了。)
4、现在你知道课题什么意思了吧?(板书: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元日》这首诗给我们描绘的就是人们欢度春节的情景。你们喜不喜欢过春节啊,让我们一起欢快地再读一次课题。
(二)检查预习,读准古诗。
1、这首诗是宋朝的宰相王安石写的(板书:[宋]王安石)他是一名政治家,也是一位大诗人。
2、课前同学们都做了预习,下面就看看大家的预习效果,谁能接受我的第一个挑战[出示:挑战一]。指名读诗(2人),相机正音。
评:人们的心中一定会涌起一阵阵暖流。
是啊,就像春天里的风一般给你带来温暖。
那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
春风不仅把温暖的气息送入屠苏酒中,更将这暖暖的春意送进了人们的心田!谁来吟一吟这句诗?
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古代人在礼仪上一般讲究先长后幼,可是只有饮这屠苏酒时是先幼后长!不相信?有诗为证:“不觉老将春共至,手把屠苏让少年。”这正是因为新春开元,年轻人又长了一岁,充满着朝气和活力。长辈们希望他们在新年里能有新的作为!回忆一下,大年初一,长辈们常会怎样祝福你?

《元日》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元日》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元日》教学设计11【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爆”、“屠”、“符”,理解词语“屠苏”、“曈曈日”、“新桃”、“旧符”,了解诗句意思。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感受诗句的喜庆场面,体会诗人借诗抒发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了解诗人创作背景,体会诗人除旧布新、强国富民地情感。

【教学准备】1、反映春节喜庆、热闹的一组画面及背景音乐。

2、查阅关于屠苏酒、桃符的资料。

【教法学法】1、多媒体辅助教学2、自主、合作研学【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课(一)、欣赏画面、揭示诗题1、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份你们非常喜欢的礼物,请同学们仔细地看、认真地听。

(课件出示春节喜庆画面及背景歌曲,学生欣赏)2、说说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汇报预设:家家户户在贴春联、敲锣打鼓放鞭炮、听到《欢欢喜喜过大年》的歌曲……)3、同学们观察地真仔细,知道这喜庆热闹的场面反映的是什么时候的情景吗?(生答师相机板书:过年)4、我们说的过年具体指什么时候?(板书:农历正月初一春节)导语:春节是一年中最盛大、最喜庆的节日,宋代诗人王安石仅用了28个字就把这热闹的场面描绘出来了,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首诗《元日》。

5、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解诗题1、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学情预设:正月初一春节元旦)2、明确:“元”是“开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农历的这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春节。

[设计意图:播放喜庆的画面和歌曲,用以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解“元”字的意思,使学生明确“元日”是指农历的正月初一,正确把握全诗。

]二、初读感知、探究词意(一)、一读:读正确1、同学们想知道古代过春节是什么样的情景吗?请大家打开书128页,借助课后生字表自己读读这首诗。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多读几遍。

元日优秀教案(通用6篇)

元日优秀教案(通用6篇)

元日优秀教案(通用6篇)元日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要求:1、鼓励学生自学古诗,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运用多种学习方法解决。

2、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展开合理想象,把诗句变成画面,再把画变成话,发展学生的语言。

3、感受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了解过节的各种习俗,初步学会欣赏春联。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课件:迎新春2、说说看你想到了什么?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过年的感受。

3、揭题:在有关春节的古典诗歌中,有一首古诗流传甚广,影响深远,那便是王安石的作品《元日》。

4、解题:元日二、学文1、初读,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

2、学贵有疑:预习时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质疑,师板书。

3、学应有法,解疑哪位同学能帮助解答?你是怎么知道的?请把你的学法金钥匙告诉大家。

教师相机指导。

爆竹:炮仗鞭炮指名书写,师范写。

()的爆竹声(噼里啪啦噼噼啪啪此起彼伏)岁:年,哪些词或诗句也曾用到岁?岁岁平安“一岁一枯荣”除:除去送走过去屠苏:草名酒曈曈日:初生的太阳太阳初升时光亮的样子新桃旧符:老师也有把金钥匙,每一单元的整体预习是非常重要的。

请同学们翻开123页,拿起笔来,不动笔墨不读书,咱们快速地默读开卷有益:过年,你就明白新桃旧符是什么了。

指名说:桃符是什么?它就是现在的春联。

4、理解感悟①明诗意: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吗?同桌试试,指名说,课件:结合画面,再次描述。

师描述②想象说话:快过年了,你是什么样的心情?根据你的生活经历,说说你过年时总做些什么?请同学们闭眼想象,脑子里就像在演电影一般浮现出过年时的情景,你仿佛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师范读,生想象,指名说。

③指导读:同学们的想象力真是丰富,把过年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景象描绘出来。

真棒!不知道你能不能用你的声音和表情把元日的热闹气氛表现出来?自己试试。

④背诵,画面辅助。

三、拓展,了解春节的各种习俗1、贴春联: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指名读,渗透春联的知识:春联有上联和下联之分,还有横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日》教学设计示例
《元日》教学设计示例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元日》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

3、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4、,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

重难点、关键指导学生了解诗句的意思,说说自己的理解。

教具准备字典、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插图。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解释题目
1、同学们,快要放假了,能想起来每年放假咱们在家里过得最大、最热闹的节日是什么节日吗?(春节)
2、说一说,你们家里都是怎样过节日的?(指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自由反馈)
3、教师板书课文,解释课文。

(元旦就是元旦的意思)
二、学生自读,读通古诗
1、教师范读古诗。

2、学生结合生字的认读,自读古诗。

3、同学间互相检查读。

4、指名读一读,其他评价。

5、集体读一读,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适当点评。

6、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三、学习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指名读,然后再交流读。

3、教师指导,强调要点。

4、互相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四、借助字典,理解诗意
1、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说说画面上的'内容,感知元日热闹的景象。

2、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再读古诗。

3、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借助字典,结合图说说古诗的意思。

4、集体反馈。

(只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大概的意思就可以了)备注:在学生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引导学生反馈收集到的资料,了解有关春节的知识。

如:为什么贴春联?为什么放鞭炮等。

五、拓展延伸
1、过春节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感情春节快乐、幸福、热闹的场面)
2、你们最喜欢春节里的什么节目?为什么?
3、讨论:到底还要不要办春节晚会。

(学生各抒己见)
附板书设计
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热闹、欢快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