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咸鱼不同脱盐方式的研究
低盐乳酸菌法与传统法腌干鱼制品的风味比较

低盐乳酸菌法与传统法腌干鱼制品的风味比较吴燕燕;游刚;李来好;杨贤庆;邓建朝;陈胜军【摘要】为了研究不同腌制方法对鱼肉风味的影响,为腌干鱼制品加工新技术的进一步优化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法分析,鉴定比较了鲜红牙馘原料采用低盐乳酸菌法和传统法腌干鱼制品的风味成分变化.结果表明:鲜红牙馘、低盐乳酸菌法腌干鱼和传统腌干鱼肉中分别检测出80、110、91种挥发性成分,醛、醇、酮类化合物是构成腌干鱼肉独特风味的主要成分.经低盐乳酸菌法腌干的鱼肉挥发性物质对风味贡献较大的醛、醇、酮类化合物总量达35种,而鲜鱼和传统腌干鱼肉中分别只有17和21种.低盐乳酸菌法腌干鱼肉风味物质中含有大量的醇、醛类物质,但不合有胺类物质,在保持传统腌制鱼肉风味的基础上增加了特有的花香味、水果香味及酒香味,提升了鱼肉感官品质.所以采用低盐结合复合乳酸菌法制备腌干鱼,不仅能缩短腌制时间,还能提升腌干鱼肉特有的风味,而且防止了胺类物质的产生,显著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期刊名称】《水产学报》【年(卷),期】2014(038)004【总页数】12页(P601-612)【关键词】低盐乳酸菌法腌干鱼制品;传统法腌干鱼制品;挥发性风味物质;食品安全【作者】吴燕燕;游刚;李来好;杨贤庆;邓建朝;陈胜军【作者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30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300;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0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30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30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30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54.1传统腌干鱼制品由于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但由于加工技术落后,产品品质和安全性得不到保证[1]。
生物法脱盐

生物法脱盐概念:通常,对于废水生化处理而言,高盐废水是指含有机物和至少总溶解固体(TDS)的质量分数大于3.5%的废水。
在这类废水中,除了含有有机污染物,还含有大量可溶性的无机盐,如Cl−、Na+、SO42−、Ca2+ 等,而这些盐的存在对常规的生物处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一般是生化处理的极限。
来源:1)海水淡化产生。
2)化工生产:化学反应不完全或化学反应副产物,尤其染料、农药等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高COD、高盐有毒废水。
如:氨碱法制备纯碱生产中,蒸氨处理后系统排放废水的可溶性盐含量一般可达15%~20%,其中大部分为CaCl2、NaCl。
在煤化工行业中,含盐废水经过热浓缩工艺后,外排的浓缩废水含盐量可达20%以上。
3)废水处理:在废水处理过程中,水处理剂及酸、碱的加入带来的矿化,以及大部分水回收而产生的浓缩液,都会增加可溶性盐类的浓度,形成所谓的难于生化处理的“高盐度废水”,较普通废水对环境有更大的污染性。
上述高盐废水的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如土壤板结,植物无法继续生长等。
另外,大部分高盐废水同时也是高浓度有机废水,也会加速自然水系的富营养化,增加环境压力。
如何处理高盐废水?这是大家主要关注的重点。
了解高盐废水处理的工艺,用工艺原理来指导处理技术,这样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况(废水性质,出水用途,水质要求等)设计出相应的路线方案来。
处理高盐有机废水的工艺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一般都是以降低废水的COD和含盐量为目的。
01物化法(1)焚烧法:对于热值较高的高盐废水,COD含量高,在800-1000℃的条件下充分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COD转化为气体和固体残渣,一般适用于COD值大于100g/L的废水,且能耗较高。
(2)电解法:高盐废水具有较高的导电性,在电解过程中,有机物电解质溶液可以发生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物质,经过沉淀或生成无害气体除去,降低COD。
该方法处理与有机物和无机盐的种类也有关,Cl-存在时可在阳极放电,生成ClO-降解COD。
脱盐水处理工艺技术的比较与选择

脱盐水处理工艺技术的比较与选择摘要:脱盐水处理技术已成为处理海水、地下水、工业废水等高盐水体的主要方法。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脱盐水,本文主要就脱盐水处理工艺技术的比较与选择进行探讨,分析了各项脱盐水处理工艺技术的特点,旨在选择脱盐水处理技术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脱盐水处理;比较与选择;反渗透;低盐度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世界各地对清洁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
然而,许多地区缺乏淡水资源,或者所拥有的水源受到了污染或盐度过高的限制。
因此,脱盐水处理技术成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
在工业生产装置中,需要用到大量的脱盐水,脱盐水系统为工业生产过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脱盐水处理技术比较脱盐水处理技术比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通过分析各种脱盐水处理技术,可以选择适合自身需要的脱盐水处理技术,从而实现高效、经济、环保的水资源利用。
1.膜法膜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脱盐水处理技术,包括反渗透、纳滤、超滤等多种类型。
其中反渗透技术因其高效、成本低、占地面积小等优点,成为了脱盐水处理中的主流技术。
反渗透技术的核心是半透膜,该膜能够通过分子筛选的方式,将盐分等物质分离出去,形成纯净的水。
相比于传统的蒸发法和离子交换法,膜法具有许多优点,例如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操作成本低等。
然而,膜法的缺点也不容忽视,比如膜污染、膜寿命短等。
在未来发展中,相信能够研发出更加先进的膜材料和膜清洗技术,从而提高膜法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蒸发法蒸发法是利用蒸发原理,将盐水加热蒸发,使水分离出去,从而去除盐分。
蒸发法的主要优点是能够处理高盐度的水体,并且在处理废水时也能够同时去除水中的有机物等污染物,具有很好的治理效果。
然而,蒸发法在能源消耗、操作复杂、占地面积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与膜法相比,蒸发法的处理效率低,但可以处理高浓度的盐水。
在未来发展中,可以通过引入太阳能、热泵等新能源技术,以提高蒸发法技术的能源利用效率。
2007年《干燥技术与设备》第5卷分类总目次

赵金红, 岳晓禹, 施娥娟 , 刘相东( ) 1
李梁 , 张璧光 , 伊松林 ( ) 1
谢丽芳, 张长勇, 程榕, 郑燕萍( ) 1
远红外蔬菜脱水机的改进设计与试验 超微粉碎技术在食 品工业的应用研究现状 观赏花的冷冻干燥与保色加工试验研究
热泵干燥装置的应用和发展分析
王伟 , 孙传祝 , 李发家( ) 1 刘树立, 王华( ) 1 李保 国, 李凌云( ) 2
维普资讯
干 燥 技 术 与 设 备 2 0 年第 5 07 卷第 6期
Drig T c n lg yn e h oo y& E up n q ime t ・3 21 ・
20年《 07 干燥技 术与设备 》 5卷分类 总 目次 第
国外 技 术介 绍
常压冷冻干燥实验研究 ( ) 一 常压冷冻干燥实验研究 ( ) 二
JnS w zk 李胜 , oo t w ~ j e , n a ai k 1 a a c , t y D rtwio a Ra hr A n b i ( ) a r c t F s a Jn t c k 李胜 , rtWio a Ra hr A n b i ( ) a a z , Sw y Doo t w - j e , n a ai k 2 a r c t F s a
热力干燥技术 : 新发展和未来研发潜力
A ns u mdr 中华( ) m . i a, 和参数分析 曹崇文, 刘德 旺, 刘强( ) 1
多层带式干燥机风速场的 C D模拟及检验 F
木材干燥基准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脉动流化干燥过程 的实验研究
陈东, 周红 , 谢继红 , 尹海蛟 , 刘冬雪( ) 2
带浸没加热管的惰性粒子振动流化床干燥强度研究
两种脱水工艺对延长半干面保质期的影响研究

作者简介:张雪青(1993—),女(汉),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面条保鲜方面研究。 * 通信作者:周惠明(1957—),男(汉),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研究。
composition of a biphasic production system for mycelial growth and spore production of Aschersonia placenta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J]. Journal of Invertebrate Pathology, 2013, 112 (2): 108-115 [16] 杜欣. 发酵黄浆水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研究[D]. 广州:华南理工 大学, 2014 [17] Floegel A, Kim D O, Chung S J, et al. Comparison of ABTS/DPPH assays to measure antioxidant capacity in popular antioxidant -rich US foods[J]. Journal of Food Composition and Analysis, 2011, 24(7): 1043-1048 [18] 杜越欧, 侯俊财. 乳酸菌蛋白水解体系及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 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 2013, 34(3): 381-389, 391 [19] Chandrasekara A, Shahidi F. Bioaccessibility and a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DOI:10.12161/j.issn.1005-6521.2020.04.009
圆园20 年 2 月
脱盐方法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工业、农业及人类生活用水量的不断增加,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
而海水淡化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水资源利用方式,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脱盐技术是海水淡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本文将对常用的脱盐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脱盐方法概述脱盐是指将水中的盐分去除或降低到一定程度,使水质达到所需的纯净度。
根据脱盐原理,常见的脱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蒸馏法2. 多效蒸发法3. 反渗透法4. 电渗析法5. 正向渗透法6. 离子交换法7. 膜处理法8. 蒸发法三、脱盐方法分析1. 蒸馏法蒸馏法是将水加热至沸腾,使水蒸气蒸发,然后冷凝成液态水,从而实现脱盐。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但能耗较高,且在蒸馏过程中,部分有益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也会被去除。
2. 多效蒸发法多效蒸发法是一种利用多个蒸发器串联,通过多次加热蒸汽和冷凝水,实现脱盐的方法。
该方法具有节能、设备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但能耗仍然较高,且设备投资较大。
3. 反渗透法反渗透法是利用反渗透膜(RO膜)的半透性,在外加压力作用下,使水分子透过膜,而盐分、有机物等杂质被截留,实现脱盐。
该方法具有脱盐率高、操作简便等优点,但能耗较高,且RO膜易污染,需要定期清洗。
4. 电渗析法电渗析法是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使水中阳离子向阴极迁移,阴离子向阳极迁移,从而实现脱盐。
该方法具有脱盐效率高、操作简便等优点,但能耗较高,且膜易污染。
5. 正向渗透法正向渗透法是利用渗透压差,使水分子通过多孔膜,实现脱盐。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能耗低等优点,但脱盐率相对较低,且目前技术尚不成熟。
6. 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性,将水中的阳离子、阴离子与树脂上的相应离子进行交换,实现脱盐。
该方法具有脱盐效率高、操作简便等优点,但树脂易污染,需要定期再生。
7. 膜处理法膜处理法是利用不同类型的膜(如超滤、纳滤、反渗透等)对水中的杂质进行截留,实现脱盐。
脱盐过程的比较和选择

10
8
¡¢(MPa)
每种淡化方法对海水温度的适应性不同。如 RO 适宜温度[9]为 15~25 ℃;蒸馏法适宜温度[10]为 0~35 ℃。对于 RO 过程,膜的透水量随水温的升高 而增高。低温海水粘度增大使膜孔收缩,产水量大幅 度下降;而水温过高则加快膜的水解速度,使有机膜 变软,易于压实。水温季节性节变化大的海域(如渤 海中部,冬、春季均温为 5℃以下,夏季均温为 25℃[11], 显然不利于 RO 过程,而选择蒸馏法比较适合。由于 冬季水温过低,将 RO 站建造在中国北方的最佳选 择是用发电厂的冷却海水作为其供水。
影响海水淡化经济的因素很多,其中能耗问题 是论证经济可行性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海水淡化技 术工艺的不同,需消耗不同形式的能量。下面以总体 情况对主要海水淡化方法能耗与投资进行比较,见 表 1[2,18]。
通过表 1 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MSF 和 MED 系统主要消耗热能,此外还需 要少量电能,而 RO 系统只消耗电能。由于热、电的 不等价性使常规性能评价指标之间缺乏可比性。为 此建立了以电量为基准的统一的性能评价指标体系[16], 它将脱盐系统所消耗的热能按实际技术水平折算等 价的电量(当量电耗量),以单位淡水产量的(当量)电 耗率指标进行性能评价,如表 1 所示。由(当量)电耗 率和总电耗率得出耗能大小:MSF >MED >RO。 2)从主设备投资来看 RO 最低。但 RO 膜的产 水率受海水温度影响,当水温较低时必须设置海水 加热装置或者利用热量,这将大大增加其能量消耗。
半干咸鱼的加工工艺

半干咸鱼的加工工艺
龚丽;李浩权;刘清化;黄卉
【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
【年(卷),期】2004(030)009
【摘要】以冻藏的海水鱼金线鱼、化眉笛鲷与勒氏笛鲷为原料,经解冻、腌制、干制等处理,制成半干咸鱼制品,同时就其加工过程水分含量变化及不同干制方法对成品品质、水分及水分活度的影响进行了较为系统地研究,为实现半干咸鱼的机械化生产及推广提供依据.
【总页数】3页(P130-132)
【作者】龚丽;李浩权;刘清化;黄卉
【作者单位】广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广州,510630;广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广州,510630;广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广州,510630;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广
州,51064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
【相关文献】
1.半干鸭血干加工工艺及食用品质的研究 [J], 于林宏;孙京新;王宝维;丛嘉昕;周兴虎;黄明;郝小静;王述柏;孟凡生
2.半干咸鱼不同脱盐方式的研究 [J], 陈慧芝;张慜;王拥军;徐丰民
3.半干鳟鱼片加工工艺研究 [J], 李玉良;李钰春;李福海
4.红曲霉发酵半干罗非鱼加工工艺探究 [J], 孙浩洋;周萍;林美金
5.红曲霉发酵半干罗非鱼加工工艺探究 [J], 孙浩洋;周萍;林美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