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太极拳中的云手

合集下载

杨式太极拳口诀

杨式太极拳口诀

杨式太极拳口诀杨式太极拳是太极拳里面的一个重要的流派,想要学习好杨式太极拳需要花很多的时间。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杨式太极拳口诀,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杨式太极拳口诀篇11、起势:左脚分开半步,与肩同宽,两脚平行,两手前平举,沉肩垂肘,落按在大腿两侧,掌心向下,五指向前。

2、揽雀尾:撇脚抱手,向前上步(正南),弓步前棚(上体转向偏西),扣脚抱手收脚,转身上步(正西),棚(左手附于右前臂的下方)、捋、挤、按。

3、单鞭:座腿转腰,向左平抹,向右平抹,勾手收脚转身上步,弓步推掌(正东)。

4、提手上势:座腿扣脚,移动右脚,向正前方,两手相合与体前。

5、白鹤亮翅:转腰撤脚,抱手坐腿,分开两手成虚步(上手手心朝前)。

6、搂膝拗步:转腰摆手收脚(转腰撇脚时重心不做大的移动),上步弓步搂手推掌,做第二个、第三个。

7、手挥琵琶:跟步坐腿,措手合手成虚步。

8、搬拦捶:转腰撇脚握拳,上步搬拳(前脚尖外撇),上步拦掌(左手从胸前向前神探,右拳收到腰间),弓步打捶。

9、如封似闭:插手(左手从右拳下面伸出去,手心向下),屈收翻掌,弓步推按。

10、斜飞势:坐腿转身扣脚,抱手收脚,转身上步(西北),弓步分手(上手手心斜向上,高与头平,左手按在跨旁。

.11、肘底锤:坐腿转身扣脚,合抱收脚,摆步抹手,跟步摞手,虚步劈伸。

12、倒卷肱:撤手退步虚步推掌,撤手退步虚步推掌。

13、左右穿梭:扣脚转身,抱手,左前方上步,弓步架推掌;抹掌抱手,右前方上步,弓步架推掌。

14、左右野马分鬃:抱手收脚,左前方上步,弓步分手;正前方上步,弓步分手。

15、云手:左云收脚,右云开步,共做三次。

16、单鞭:勾手提脚,转身上步,弓步推掌。

17、高探马:跟步坐腿翻掌,虚步扑面掌(前手手心向下,手指斜向前,右手收到腹前)。

18、右蹬脚:穿手平抹,抱手收脚,蹬脚分手(方向东南),19、双峰贯耳:屈腿并手,落脚弓步贯拳(方向东南)。

20、左分脚:撇脚分手,抱手收脚,正东分脚分手。

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

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

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
1.预备式 18.斜飞势 35.翻身撇身捶 5
2.玉女穿梭 69.单鞭
2.起势 19.提手上势 36.进步搬拦捶 5
3.揽雀尾 70.云手
3.揽雀尾 20.白鹤亮势 37.右蹬脚 5
4.单鞭 71.单鞭
4.单鞭 21.左搂膝拗步 38.左打虎势 5
5.云手 72.高探马带穿掌
5.提手上势 22.海底针 39.右打虎势 5
6.单鞭 73.十字腿
6.白鹤亮势 23.扇通背 40.回身右蹬脚 5
7.下势 74.进步指裆捶
7.左搂膝拗步24.撇身捶 41.双峰贯耳 58.金鸡独立 75.上步揽雀尾
8.手挥琵琶 25.进步搬拦捶 42.左蹬脚 59.左右倒撵猴 76.单鞭
9.左右搂膝拗步26.上步揽雀尾 43.转身右蹬脚 60.斜飞势 77.下势
10.手挥琵琶 27.单鞭 44.进步搬拦捶 61.提手上势 78.上步七星
11.左搂膝拗步 28.云手 45.如封似闭 62.白鹤亮势 79.退步跨虎
12.进步搬拦捶 29.单鞭 46.十字手 63.左搂膝拗步 80.转身摆莲
13.如封似闭 30.高探马 47.抱虎归山 64.海底针 81.弯弓射虎
14.十字手 31.左右分脚 48.斜单鞭 65.扇通背 82.进步搬拦捶
15.抱虎归山 32.转身蹬脚 49.左右野马分鬃 66.转身白蛇吐芯 83.如封似闭
16.肘底看捶 33.左右搂膝拗步 50.揽雀尾 67.进步搬拦捶 84.十字手
17.左右倒撵猴 34.进步栽捶 51.单鞭 68.上步揽雀尾 85.收势。

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

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

传统杨氏太极拳85式拳谱
1.预备式 18.斜飞势 35.翻身撇身捶 5
2.玉女穿梭 69.单鞭
2.起势 19.提手上势 36.进步搬拦捶 5
3.揽雀尾 70.云手
3.揽雀尾 20.白鹤亮势 37.右蹬脚 5
4.单鞭 71.单鞭
4.单鞭 21.左搂膝拗步 38.左打虎势 5
5.云手 72.高探马带穿掌
5.提手上势 22.海底针 39.右打虎势 5
6.单鞭 73.十字腿
6.白鹤亮势23.扇通背 40.回身右蹬脚 5
7.下势 74.进步指裆捶
7.左搂膝拗步24.撇身捶 41.双峰贯耳 58.金鸡独立 75.上步揽雀尾
8.手挥琵琶 25.进步搬拦捶 42.左蹬脚 59.左右倒撵猴 76.单鞭
9.左右搂膝拗步26.上步揽雀尾43.转身右蹬脚60.斜飞势 77.下势
10.手挥琵琶 27.单鞭 44.进步搬拦捶 61.提手上势 78.上步七星
11.左搂膝拗步 28.云手 45.如封似闭 62.白鹤亮势 79.退步跨虎
12.进步搬拦捶 29.单鞭 46.十字手 63.左搂膝拗步 80.转身摆莲
13.如封似闭 30.高探马 47.抱虎归山 64.海底针 81.弯弓射虎
14.十字手 31.左右分脚 48.斜单鞭 65.扇通背 82.进步搬拦捶
15.抱虎归山 32.转身蹬脚 49.左右野马分鬃 66.转身白蛇吐芯 83.如封似闭
16.肘底看捶 33.左右搂膝拗步50.揽雀尾 67.进步搬拦捶 84.十字手
17.左右倒撵猴 34.进步栽捶 51.单鞭 68.上步揽雀尾 85.收势。

杨氏太极拳中的云手

杨氏太极拳中的云手

杨氏太极拳中的云手任何内家拳种,除养生健身外的最主要功能就是实战技击。

杨氏太极拳更不例外。

杨氏太极拳之所以名誉天下,就是实战打出来的。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杨氏太极拳中的云手。

欢迎阅读!杨氏太极拳中的云手云手势行架中的多种劲别云手运转如轮,轮为园,为太极运行模式,云手的练习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将云手练好才能掌握更加深层的精髓。

云手势的劲别以右手园为例,手在乾(上)位,手高肘低、手心向内、手指朝左,小手臂斜上横,为棚劲;手在离(右)位,手高肘低、手心向外、手指向上,腕部下沉,为按劲。

手在地坤(下)位,手低肘高,手心向上、手指朝左,小手臂斜下横,为捞劲;手在坎(左)位,手心向内,手指朝左,小臂有向上横挑滚翻意,为抄劲。

此为乾坤坎离四正劲别。

手由天位按园形轨迹向右外、向右下、朝离位移动,翻腕向外滚动小臂,手心由向内变作向外,手指由朝左变作朝上时,为挒劲;手由离位按园形轨迹向下、向内朝地位移动,翻腕向下手心向外不变,手指由向上变作向右时,为采切劲。

手由地位按园形轨迹向左外、向左上、地朝坎位移动,拧腕带动小臂向左外上方滚翻,手心由向上变作向内,手指朝左,为搬翻劲。

手由坎位按园轨迹向上、向右,朝天位移动,手心手指方向不变,为搬带劲。

此为巽震兑艮四隅劲别。

以上八种方位劲别皆以右手为例,左手亦然,不过方向相反而已。

不作另述。

云手势的多种技击作用杨澄甫《太极拳使用法》谈云手用法为:“设敌人自前面右侧用右手击我胸部或胁部,我即将右手落下手心向里,由左而上往右翻转云出,至敌腕臂外间,手心向下往右化去,左手同时随落下,手心向下随往右云去,身亦随右手拗转,眼神亦同时看去,右足往右侧挪步,坐实左足亦略有向右移动之意稍虚,则敌之位置自然错乱矣。

”陈微明《太极拳答问》言云手用法曰:“云手本为练腰之要式,两手如轮,所以捋敌之手也。

或敌由后面击来,我转腰以臂接之,翻掌击其肩部。

”笔者愚拙,怎敢在前辈面前张扬煊显。

昔年少候先生尝言,“兵无常势,拳无常法,太极无法,动即是法。

杨式太极拳“云手”动作要领剖析

杨式太极拳“云手”动作要领剖析

作者: 徐剑波;李政;李秀
作者机构: 吉首大学体育系416000
出版物刊名: 中国学校体育
页码: 23-23页
主题词: “云手”;杨式太极拳;动作要领;单鞭;教学中;技击;拳架;健体;命名;剖析
摘要:杨式太极拳整套拳架由三十七个可以互为衔接、各具用法,又可单独习练的招势编排而成。

“云手”动作是杨式太极拳中的典型动作之一。

因两手在腰背的带动下作上下交替的环形盘绕,就象天空中连绵不断的行云而释名。

“云手”动作在太极拳中具有代表性,在各大流派中,均有以“云手”命名的动作,虽外形略有区别,但同样遵循太极拳的练习要领,有独特的健体价值及技击功用。

在杨式太极拳中,除单鞭外,共出现3次“云手”。

因此,在教学中钻研“云手”教学是十分重要的。

杨氏简化24式太极拳动作要领

杨氏简化24式太极拳动作要领

杨氏简化24式太极拳动作要领杨氏简化24式太极拳动作要领一、起势:1、左脚分开半步;2、两手慢慢向前平举,与肩同高;3、屈腿下蹲、两手下落、按到腹前。

二、左右野马分鬃:1、转腰抱手收脚、上下合抱,好象抱球的样子;2、转身上步;3、弓步分手。

野马分鬃(二):1、转腰撇脚;2、抱手收脚,两手相抱的时候,上手高与肩平,下手与腹平;3、转腰上步,向前迈出一步;4、弓步分手,前手心斜向上与肩平,后手按在胯側,手心向下。

野马分鬃(三):1、转腰撇脚;2、抱手收脚;3、转腰上步,脚跟轻轻落地;4、弓步分手,眼睛注视着前手的指尖。

三、白鹤亮翅:1、向前抱手,后脚跟半步,脚掌落地;2、重心后移,坐腿、转腰、分手;3、转向前方、虚步亮掌,前脚掌虚点地面。

四、左右搂膝拗步:1、右手前摆;2、两手交叉抡摆,腰向右转脚收回,手摆向侧后方;3、上步屈臂收手到肩上;4、弓步搂手推掌。

搂膝拗步(二)1、轻轻的转腰撇脚;2、摆手收脚,眼睛看后手与肩同高;3、上步屈臂、收手到肩上耳旁;4、弓步搂手推掌,指尖与眼睛同高,要推到中间的轴线上,旁边的手按在大腿的外侧。

搂膝拗步(三)1、转腰撇脚;2、摆手收脚;3、上步屈臂;4、弓步搂推。

五、手挥琵琶:1、后脚跟进半步;2、重心后移,两个手交错、交换;3、虚步合手,两个手成侧立掌。

六、左右倒卷肱:1、撤手、转腰、翻掌;2、提脚、退步、屈臂、收手;3、坐腿虚步、推掌。

倒卷肱(二):1、撤手、转腰、翻掌;2、屈臂、转肱、提脚、退步;3、坐腿虚步前推。

倒卷肱(三):1、撤手、翻掌;2、转肱、退步;3、虚步退掌。

倒卷肱(四)1、撤手、翻掌;2、卷肱、退步;3、虚步退掌。

七、左揽雀尾:1、转腰分手;2、抱手收脚,如果支撑有困难的话,可以脚尖点地;3、转腰向前上步,脚跟先落地;4、弓步捧手;5、转腰摆臂,两手送到前边去翻转手心相对;6、坐腿、转腰、后捋,两手摆到身体的侧后方;7、转身搭手,仍然转向正前方,右手手心贴在腕关节的内侧;8、弓步前挤,两手两臂撑圆;9、坐腿引手;10、弓步前按,两手平行,腕关节与肩同高。

杨氏85式太极拳动作名称

杨氏85式太极拳动作名称

杨氏85式太极拳动作名称
第一节
1、预备式
2、起势
3、揽雀尾
4、单鞭
5、提手上式
6、白鹤亮翅
7、左搂膝拗步
8、手挥琵琶
第二节
9、左右搂膝拗步10、手挥琵琶11、左搂膝拗步12、进步搬拦捶13、如封似闭14、十字手15、抱虎归山16、肘底看捶
第三节
17、左右倒辇猴18、斜飞式19、提手上式20、白鹤亮翅21、左搂膝拗步22、海底针23、扇通背24、撇身捶
第四节
25、进步搬拦捶26、上步揽雀尾27、单鞭
28、云手29、单鞭30、高探马31、左右分脚32、转身蹬脚
第五节
33、左右搂膝拗步34、进步栽捶35、翻身撇身捶36、进步搬拦捶37、右蹬脚38、左打虎式39、右打虎式40回身右蹬脚
第六节
41、双峰贯耳42、左蹬脚43、转身右蹬脚44、进步搬拦捶45、如封似闭46、十字手47、抱虎归山48、斜单鞭
第七节
49、野马分鬃50、揽雀尾51、单鞭
52、玉女穿梭53、揽雀尾54、单鞭
55、云手56、单鞭
第八节
57、下势58、金鸡独立59、左右倒辇猴60、斜飞式61、提手上式62、白鹤亮翅63、左搂膝拗步64、海底针
第九节
65、扇通背66、转身白蛇吐信67、搬拦捶
68、揽雀尾69、单鞭70、云手
71、单鞭72、高探马带穿掌
第十节
73、十字腿74、进步指裆捶75、上步揽雀尾76、单鞭77、下势78、上步七星79、退步跨虎80、转身摆莲
第十一节
81、弯弓射虎82、进步指裆捶83、如封似闭84、十字手85、收势。

云手必背口诀大全

云手必背口诀大全

云手必背口诀大全
云手作为太极拳中的基础功夫之一,对于太极拳爱好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云手难度较高,需要大量的练习和领悟才能掌握。

在练习云手时,掌握口诀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云手必背口诀大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一、云手基本姿势口诀
云手一定要练四两拨千斤
肩膀放松,重心下沉
手臂成圆弧,手指微微外展
脊椎挺直,腰部微收
二、云手身法变化口诀
上盘贯通下盘走
意得吞吐,起承转合
左右盘旋,远近相合
三、云手呼吸指导口诀
呼吸自然顺畅
内心平静祥和
腹式呼吸调整
四、云手手势注意事项口诀手势不可过大
落实五行意盘
双手同进行动
五、云手应用技巧口诀
配合进攻和防御
灵活变幻,步步为营
摆脱束缚,掌握主动
六、云手修炼方法口诀
日久见功,切勿急功近利
心静自然、心随身动
用心感悟,持之以恒
以上是云手必背口诀大全,这些口诀可以帮助太极拳爱好者在练习云手的过程中更好地把握重点,掌握技巧,提高练习效果。

希望大家能够加强练习,认真领悟,将云手的奥义揣摩到位,从而更好地发挥太极拳的独特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氏太极拳中的云手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杨氏太极拳中的云手》的内容,具体内容:任何内家拳种,除养生健身外的最主要功能就是实战技击。

杨氏太极拳更不例外。

杨氏太极拳之所以名誉天下,就是实战打出来的。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

欢迎阅读!云手势行架...
任何内家拳种,除养生健身外的最主要功能就是实战技击。

杨氏太极拳更不例外。

杨氏太极拳之所以名誉天下,就是实战打出来的。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

欢迎阅读!
云手势行架中的多种劲别
云手运转如轮,轮为园,为太极运行模式,云手的练习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将云手练好才能掌握更加深层的精髓。

云手势的劲别
以右手园为例,手在乾(上)位,手高肘低、手心向内、手指朝左,小手臂斜上横,为棚劲;手在离(右)位,手高肘低、手心向外、手指向上,腕部下沉,为按劲。

手在地坤(下)位,手低肘高,手心向上、手指朝左,小手臂斜下横,为捞劲;手在坎(左)位,手心向内,手指朝左,小臂有向上横挑滚翻意,为抄劲。

此为乾坤坎离四正劲别。

手由天位按园形轨迹向右外、向右下、朝离位移动,翻腕向外滚动小臂,手心由向内变作向外,手指由朝左变作朝上时,为挒劲;手由离位按园形
轨迹向下、向内朝地位移动,翻腕向下手心向外不变,手指由向上变作向右时,为采切劲。

手由地位按园形轨迹向左外、向左上、地朝坎位移动,拧腕带动小臂向左外上方滚翻,手心由向上变作向内,手指朝左,为搬翻劲。

手由坎位按园轨迹向上、向右,朝天位移动,手心手指方向不变,为搬带劲。

此为巽震兑艮四隅劲别。

以上八种方位劲别皆以右手为例,左手亦然,不过方向相反而已。

不作另述。

云手势的多种技击作用
杨澄甫《太极拳使用法》谈云手用法为:"设敌人自前面右侧用右手击我胸部或胁部,我即将右手落下手心向里,由左而上往右翻转云出,至敌腕臂外间,手心向下往右化去,左手同时随落下,手心向下随往右云去,身亦随右手拗转,眼神亦同时看去,右足往右侧挪步,坐实左足亦略有向右移动之意稍虚,则敌之位置自然错乱矣。

"
陈微明《太极拳答问》言云手用法曰:"云手本为练腰之要式,两手如轮,所以捋敌之手也。

或敌由后面击来,我转腰以臂接之,翻掌击其肩部。

"
笔者愚拙,怎敢在前辈面前张扬煊显。

昔年少候先生尝言,"兵无常势,拳无常法,太极无法,动即是法。

"而太极拳的着法又是在"沾粘连随不丢顶"的前提下,"因敌变化视神奇"、顺势借力使用的。

云手的练法方向是向左横进,但在临阵应用中,却可左可右,可进可退。

愚意以为云手用法在于根据敌情的变化,以抄棚为主"接手不接力",首在
沾粘对方,然后随机运用上述各种劲别,顺势借力制服对方。

特别是两手环形运转,在破除对方连续进击中沾连接手时具有特殊功效。

练云手的正确要点
l、头要虚虚领起
头容正直,神贯于顶,《十三势行功歌》中有"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之说。

2、守住中心
前人太极拳理论中有以"中土为框机之轴""以腰为轴",就是强调以身为中心,所谓"中土"的中字,不单纯指身体在前后左右之中的中字,还应作中央、中心解。

拳论日"主宰于腰",不仅强调腰部运动的机能,也指出了这里是中心所在,也是重心所在。

3、要明确云手的攻防含义
云手是对方用手向我面、胸部击来,我则用手去防挡,视机变招进击对方。

老拳家们有一句话:"走架无人似有人,打手有人似无人。

"就是说我们在盘架子时招招势势都要视为身前身后有敌情,做起动作来势势圆满有掤劲,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在行拳走架中明确攻防含义,一方面可以提高练拳人锻炼的兴趣,一方面又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拳艺水平。

如何练习云手
云手的神意
云手动作千变万化,其神意也蕴于其中,修炼者如能领会其中奥妙,便可达到"周身无处不太极"的境界。

文事武功,对神意的要求都是第一位的。

演练者的意就是不丢不顶的太极拳意。

用神意统领周身,按规矩运转,就会出现"周身无处不太极"的状态。

既然云手是太极拳的"母式",那么云手的神意就是太极拳演练和实作的神意。

正常情况下,神意的关注有内外之别。

在内为内劲的随机调节,在外为眼神的适时观照。

"遵易理,合拳法,统周身"才是云手神意的"真态"。

云手的轨迹
云手的轨迹,看起来好像是简单的画圆,但如果没人从旁指导,确实很难练习,以下就简单介绍一下其动作要领。

一般情况下,单独操练云手,都是先从单云手开始的。

因为双云手无非是双手的交替配合,明白了单云手,自然就能举一反三,通晓双云手的动作要领。

单云手又有定步和活步之别,起步阶段自然以定步为基,可减少难度,易于入门。

按传统的单云手操练形式来分,又有正反之别。

下面具体讲一下定步右单正云手的运动轨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