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式太极拳云手(微课教案)

合集下载

24式简化太极拳教学设计

24式简化太极拳教学设计

《24式简化太极拳》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24式简化太极拳1—3式2、复习各种步型、步法、云手3、特长发展二、教材依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与健康》〔学生用书〕全一册第七章选项学习的指导与提示第五节武术运动——太极拳套路。

三、指导思想本课主要围绕“为了每一位学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实施《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切实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探索高中选项教学新形式,让学生在主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激发学习兴趣、启发思维、主动探索掌握技术技能的方法。

培养体育骨干,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及实践能力。

注重学生身心的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发展一项或者多项自己喜爱的体育特长,体验主动参与并获得成功的乐趣。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太极拳的动作变化规则和终身体育技能。

2、过程与方法:使90﹪的学生能掌握太极拳的技术动作要领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学习的精神和乐观的学习态度,养成终身参与体育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个性、创新精神。

五、教材与学生分析太极拳是一项受到人们喜爱并得到很好普及的健身运动,场地及其设备比较简单,而且容易推广和普及;其特点是:体松心静、缓慢柔和、动作、呼吸和意念相配合,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高的锻炼价值。

太极步如猫行,它可以帮助人练习太极拳的脚步动作及身体的稳定性还可以锻炼人的腿部力量。

学生对太极拳有一定的了解,而且有很高的好奇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求知的欲望;太极拳可以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和身心疲劳,提高学习效率,并且学生学会了太极拳就有了一项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健身手段,改善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增强体质。

本课通过观看教师的完整示范,让学生在探索练习中学习,复习太极步,初步掌握太极拳的动作要领,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潜能,提高团体合作的意识。

六、教学重、难点:重点:太极步迈步、转腰、坐胯、重心移动;发展学生的特长技能。

小学体育与健康《24式简化太极拳》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24式简化太极拳》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24式简化太极拳》教案24式简化太极拳是一种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经常使用的拳术运动项目。

它的编排精炼简练,拳法奥妙深奥,对于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小学体育与健康《24式简化太极拳》教案。

一、教案概述《24式简化太极拳》教案旨在通过教育小学生掌握24个太极拳动作和基本的太极拳理论,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耐力等身体素质。

教案设计分为基本知识讲解、动作技术训练和示范演练三个环节。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太极拳的起源、特点和基本理论知识。

2. 学会24个简化太极拳动作和拳势。

3. 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和节奏。

4. 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和身体协调性。

三、教学内容1. 太极拳的起源和特点:通过简明扼要的课堂讲解,介绍太极拳的历史渊源、基本特点,引发学生对太极拳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基本动作技术训练:逐个讲解24个简化太极拳动作的关键点和要领,详细解释手势、步伐、身法、重心转移等基本要素。

通过反复练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每个动作的正确姿势。

3. 呼吸方法训练:教授适合太极拳练习的自然呼吸方法,引导学生在动作中掌握正确的呼吸节奏。

通过动静结合的练习形式,让学生体验呼吸对调节身心的重要作用。

4. 动作演练和示范:教师进行动作示范,引导学生跟随练习,逐渐提高动作的连贯性和流畅度。

通过观摩他人的优秀演练,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教学步骤1. 教师介绍太极拳的起源和基本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逐个讲解简化太极拳的24个动作,重点强调每个动作的要领和关键点。

3. 按照教师的示范指导,学生进行独立或小组练习,逐步掌握动作的正确姿势和形态。

4.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节奏和呼吸训练,确保学生呼吸与动作的配合协调。

5. 学生自由组合动作,进行小组或个人演练,并相互观摩,进行评价和反馈。

6.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回顾学生的学习成果,对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肯定。

(完整版24式太极拳优质教案全集

(完整版24式太极拳优质教案全集

(完整版24式太极拳优质教案全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完整版的24式太极拳。

教学内容依据《太极拳普及教材》的第二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太极拳的基本理论、基本动作、以及24式太极拳的完整套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太极拳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其历史背景和健身价值。

2. 让学生熟练掌握24式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型。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身心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太极拳的呼吸与动作的协调配合,以及动作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教学重点: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24式太极拳的套路练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太极拳教学视频、音乐播放设备、太极拳动作分解图。

2. 学具:瑜伽垫、太极服装、饮用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讲述太极拳的历史起源和健身效果,引发学生对太极拳的兴趣。

2. 理论知识学习(5分钟):讲解太极拳的基本理论,如呼吸、动作、节奏等。

3. 基本动作练习(10分钟):教授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如太极步、太极掌、太极腿等。

4. 24式太极拳套路学习(10分钟):将学生分组,每组跟随教学视频学习24式太极拳套路。

5.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设置一个轻松愉快的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练习太极拳。

6. 例题讲解(5分钟):针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讲解和纠正。

7.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跟随音乐独立完成24式太极拳套路,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24式太极拳教学2. 内容:a. 太极拳基本理论b. 24式太极拳动作要领c. 呼吸与动作协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熟练掌握24式太极拳套路,录制练习视频。

2. 答案:视频提交至班级群,由教师进行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太极拳的呼吸与动作的协调配合,以及动作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3. 作业设计中的录制练习视频及教师评价。

24式太极拳教案(5~8课)

24式太极拳教案(5~8课)
1.提示学生身形和步型的动作要领及示范动作。
2.教师做具体评价,做示范动作,简要讲解动作要点。
3.根据教师讲解,学生自己纠正动作。
4.教师口令指挥,学生集体做动作。
1.随着音乐集体练习。
2.学生根据教师讲解情况,互评互纠互帮互助。
重点:上下肢协调一致
难点:动作能够顺利连接,眼神随着手走,而且连续不断,与伴奏保持一致。
4.练习与示范图解(见图三)。
1.学生随着伴奏音乐集体做一到二遍。
2.学生根据教师讲解情况,自己纠错、互相纠错。
3.服从教师的指导与安排。
复习图解(见前案图解)
练习队形(见图一)
练习方式:教师先领做一次到两次同时引导提示复习的动作,后学生单独复习。
复习次数2—3次
6~8
太极拳左下式独立
教学步骤:
1.提示学生身形和步型的动作要领及示范动作。
2.教师做具体评价,做示范动作,简要讲解动作要点。
3.根据讲解,自评互评。4。教师口令指挥,学生集体跟随模仿练习。
2.逐个纠正,集体纠正。引导同学之间互评互纠、互帮互助。
1.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认真复习。
2.跟随音乐的节奏复习,能做到不抢拍。
3.服从教师的指导与安排。
复习图解(见前案图解)
练习队形(见图一)
练习方式:教师先领做一次到两次同时引导提示复习的动作,后学生单独复习。
复习次数3—4次
6~8
太极拳高探马
教学步骤:
2.安排练习:每项目练习三组。集体练习,教师口令。
1.跟随教师口令与示范练习,严肃认真。
2.学生练习时尽力弹压。
柔韧性练习
A、弓步压腿
B、扑步压腿
C、虚步压腿
D、压肩

小学武术《24式太极拳》教案范例

小学武术《24式太极拳》教案范例

小学武术《24式太极拳》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小学体育教材《武术与健身》第四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24式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组合练习。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太极拳的起源和发展,掌握24式太极拳的基本动作要领,提高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极拳的起源、发展及其在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中的地位。

2. 掌握24式太极拳的基本动作,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

3. 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太极拳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教学重点:24式太极拳的基本动作要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太极拳教学视频、音乐播放器、黑板。

学具:体操垫、武术服装。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太极拳教学视频,让学生了解太极拳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动作教学(20分钟)(1)教师示范24式太极拳的基本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注意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3)分组练习,互帮互助,提高动作质量。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太极拳中的几个典型动作,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跟随音乐,进行24式太极拳的组合练习,提高动作熟练度。

六、板书设计1. 课题:24式太极拳2. 内容:太极拳的起源与发展24式太极拳基本动作要领动作的连贯性与协调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练习24式太极拳,拍摄练习视频。

2. 答案:学生提交练习视频,教师进行评价和反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加太极拳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开展太极拳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太极拳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2. 基本动作教学过程中的示范、讲解、分组练习和随堂练习。

3. 作业设计中的练习视频拍摄及教师评价反馈。

2024年小学武术《24式太极拳》教案

2024年小学武术《24式太极拳》教案

2024年小学武术《24式太极拳》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武术教材第四章《太极拳基础》,详细内容为24式太极拳的起式至白鹤亮翅部分,包括太极拳的基本步法、手型、身法和呼吸。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24式太极拳起式至白鹤亮翅的基本动作要领,培养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太极拳的动作连贯性和呼吸的配合。

教学重点:太极拳的基本步法、手型和身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太极拳教学视频、音响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瑜伽垫、太极拳服装。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太极拳热身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太极拳的韵味。

2. 讲解太极拳的基本知识(10分钟)介绍太极拳的起源、发展、特点和作用,强调太极拳对身体、心理和精神的益处。

3. 示范讲解起式至白鹤亮翅动作(15分钟)分步骤示范讲解动作,强调动作要领,指导学生模仿练习。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5.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动作,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动作细节。

6. 学生展示(5分钟)邀请部分学生进行动作展示,鼓励学生大胆表现,提高自信心。

六、板书设计1. 课题:24式太极拳起式至白鹤亮翅2. 步骤:a. 起式b. 左右野马分鬃c. 白鹤亮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复习起式至白鹤亮翅的动作,每个动作至少练习5遍。

b. 家长协助录制练习视频,至班级群。

2. 答案:a. 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观看视频,给予评价和指导。

b. 优秀作业将在下节课进行展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观看太极拳比赛视频,了解太极拳的更高层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太极拳的动作连贯性和呼吸的配合。

2. 教学重点:太极拳的基本步法、手型和身法。

全国高职高专微课课程太极拳云手教学设计

全国高职高专微课课程太极拳云手教学设计

全国高职高专微课课程《太极拳—云手》教学设计所属大类专业(2位代码):66(文化教育大类)专业(4位代码):6603 (体育类)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课程名称:体育与健康知识点(技能点)名称:太极拳——云手适用对象:高职高专所有专业学生一、教学背景高职院校以培养国家需要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

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岗位工作客观上对其体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要适应紧张而单调的流水作业;要承受机械的振荡、噪声的干扰;要经得住特殊气味及高温强冷的侵袭;要能在高、难、险的环境下完成高精度的生产任务;经常加班加点等等。

以上这些因素导致大多数毕业生患有职业病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那么如何预防职业病的形成摆脱亚健康状态成?练习太极拳对神经系统、骨骼肌肉及关节活动、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与道德情操这几方面的都有积极的影响。

长期太极拳练习锻炼对疏通、增进新陈代谢功能、预防与治疗慢性疾病具有很好的效果。

在高职高专体育课进行太极拳教学,使学生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用于预防职业病和治疗一些慢性疾病,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真正实现:学生熟练掌握太极拳技能与练习方法→预防职业病摆脱亚健康状况→有了健康身体更好的为企业服务→企业提高工作效率→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理解云手动作的攻防含义;掌握太极拳的动作形式及运动风格;掌握学习太极拳的方法。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兴趣,激发其探究民族传统体育的热情;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精神和乐观的学习态度,养成终身参与体育的意识;;培养学生勤学苦练、自尊自信、尊重爱护同伴等优良品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相互帮助、乐于合作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技能目标: 100%的学生能在教师的提示下完成太极拳云手练习,学生能够理解云手的攻防含义并能简单运用;三、课程设计理念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动相结合;自燃性与渐进性相结合;直观性与整体性相结合;用意领悟与养练相结合;传授技术与培养能力相结合。

武术说课稿——24式简化太极拳云手单鞭

武术说课稿——24式简化太极拳云手单鞭

武术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们下午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24式简化太极拳——云手单鞭》。

首先我将由以下几点进行: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过程来对本次试讲内容进行展开。

一、指导思想本节课将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加强体育课程建设,增强大学生体育意识,以终身体育锻炼思想为导向,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主张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不仅在身体层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也要在精神、思想层面上使学生体会体育锻炼的乐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教材分析太极拳是运用中国古代的阴阳、太极学说的哲学理论来解释拳理的一门学问,它要求人们客观、辩证、一分为二地对待事物、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太极拳是太极思想与人体运动相结合的具体表现。

太极拳是一种符合人体生理和心理特点的科学健身方法,它融入刚柔相济,放松与智慧为一体,对促进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

太极拳的教学要注重学生整体身法和气势,要求轻松柔和、连贯均匀、圆活自然;举手投足立身中正、松静自然。

它不仅仅是身体的简单运动,更重要的是内在的精神冶炼、身心合一。

三、学情分析本课是大二公体课教学,选择对象是大二学生。

首先,有学生在此前接触过武术套路或太极拳,但并不十分熟悉。

其次在运动技能掌握方面他们求知欲强,渴望对运动有深层次的了解,具备了独立思考、对知识的判断、融合等能力,注重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及个人素质的培养。

但是对动作细节的理解能力也不强,而且太极拳中的云手和单鞭的动作细节和协调性要求比较强,学生在学习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

因此,在学习中应以多练为主,由浅入深,分层递进来教学。

四、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全体学生建立太极拳中的云手表象,能做出手脚协调的动作。

2、技能目标:掌握云手的基本动作,能基本掌握手和脚所走的路线。

提高手脚协调配合。

3、情感目标:学会合作、学会评价,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提高自信心,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跟随教师口令和示范做练习,仔细体会上下肢动作的协调配合。
跟随教师口令和示范做练习,仔细体会上下肢动作的协调配合。
仔细观察示范学生的动作,找出错误动作,思考错误的原意,教师提问时大胆说出心中所想。
点一名学生出列配合示范,准确讲解动作要领,强调重心转移,转腰,翻腕。做完示范后要求学生练习,教师巡回纠错,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回顾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动作特点并引入教学内容
●●●●●
●●●●● 学生
★ 老师
学生以密集队形站成两排,认真听讲,加深对太极拳运动特点的印象。
回顾前课所讲太极拳运动特点:心静体松、圆活连贯、虚实分明、呼吸自然。语言简练准确,讲解清楚。同时引入本次课内容。
1’20




一、云手动作完整示范(背面、正面)。
课程名称
二十四式太极拳-云手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任课教师
安林继
教学内容
学习二十四式太极拳云手动作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建立“云手”的动作表象,理解攻防含义,基本掌握“云手”动作的上下肢动作,避免易犯错误,进一步了解太极拳运动特点。
2、技能目标: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80%的学生掌握“云手”的动作要领,20%的学生能做到上下肢协调用力,以腰带手。
2’
场地器材
空旷场地一块
负荷
密度:40%左右
平均心率:90-110次/分
一名学生和教师配合,其他学生原地仔细观察。
跟随教师练习,云手路线要准确,注意转腰和翻腕,以腰带手,切忌翻肘。
跟随教师练习,在云手动作基础上加左右击掌,以此
从单鞭动作开始,做云手完整示范。背面、正面各一遍。
讲解和示范云手的攻防含义。
讲解和示范上肢动作,先背面领做,再镜面领做。先单手,再双手,再加重心转移。
五、下肢动作练习
双手背后,重心右移至右腿,左脚往左侧迈步,脚尖先落,慢慢踩实,重心左移至左腿,回收右腿,右脚落于距左脚10-20厘米处;重心右移,重复上述动作。
六、上下肢结合练习
上肢动作与下肢动作结合练习,强调移重心、转腰带手,手腕翻转。
七、结合上动(单鞭)完整练习
从上式单鞭动作开始,重心后坐,右手变掌,左手先向右搂,随后开始云手完整动作。
八、点评部分学生的动作,指出错误动作并纠错。
一名学生出列,做正面示范,其余学生点评,教师做最后评价。
观察自己的动作是否有误,并记住云手路线。
仔细观察教师和一名学生配合的示范,认真听讲,然后两人一组练习,一人带动另一人,注意重心的转移,腰的拧转以及手腕的翻转,同时注意相互审视动作的正确性。
跟随教师练习,注意重心只能左右移动,不能上下起伏,身体不能摇晃。
二、介绍云手攻防含义
三、上肢动作练习
1、单手练习
一手背后,另一手做云转动作,强调转腰和手腕翻转。
2、双手练习
两手配合做云手动作,强调转腰和手腕翻转,两手协调配合。
3、移重心双手练习
双手练习时加上重心的左右移动。
四、辅助练习
1、击掌练习
云手动作过程中,两手
学生成练习队形散开站立,观察教师所做示范,初步形成大概表象。
课的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时间
强度




九、再次完整练习
在教师口令提示下做两次完整练习,做完一次,向后转做第二次。
口令提示学生做动作,观察普遍存在的问题。
40’





1、集合队伍;
2、总结动作要领;
3、说明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4、师生再见
密集队形站立,认真听讲,反省自身动作。
有条理地讲解动作要领、易犯错误及纠正方式。
领做时向学生强调太极劲力特点:始于足,发于腰,行于手。
讲解和示范击掌动作,先背面领做,再镜面领做。
1’20
4’
4’
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课的部分
课的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时间
强度




上下交替时做击掌动作,右侧击掌时右手在上,左侧击掌时左手在上。2-3次后结合重心左右移动练习。
2、两人云掌练习
两人面对面,甲为主体练习,带动乙做云手动作,开始姿势为:乙做好准备姿势,甲将左手腕搭在乙右手腕上方,右手搭在乙左手腕下方,甲开始云手,带动乙练习。
3、情感目标:通过本次课的教学,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提高学生对太极拳运动的兴趣,学会相互观察和评价,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云手的上肢动作。
2、教学难点:云手动作中以腰带手,手腕翻转,上下肢协调运行
课的部分
课的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时间
强度




一、集合队伍;
二、师生抱拳礼问好;
讲解和示范下肢动作,先背面领做,再镜面领做。强调重心的转移要领,禁止身体上下起伏或随意摇晃。
领做时用简洁口令提示学生动作步骤,强调移重心、转腰、翻腕。
领做时用简洁口令提示学生动作步骤,强调移重心、转腰、翻腕。
点出一至二名学生示范,让其他学生点评,最后再来总结点评。
2’
1’20
1’20
2’




课的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