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某公司钢筋焊接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钢筋焊接作业指导书

钢筋焊接作业指导书

钢筋焊接作业指导书本工程为全剪力墙结构,钢筋断面较大,合理选用钢筋连接方案对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木、加快工程施工进度尤为重要。

依据本工程实际情况以及西宝花园-拆迁安置楼施工图要求,对于水平钢筋连接:当水平钢筋直径d>12mm应优先选用闪光对焊连接;d≤12mm应采用绑扎搭接连接,对于竖向钢筋连接:当竖向钢筋直径d>12mm应优先选用电渣压力焊连接; d≤12mm应采用绑扎搭接连接。

为了保证钢筋焊接机械连接质量,确保每个施工工序受控,对钢筋的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钢筋连接施工工艺介绍如下:1、闪光对焊工艺①焊工必须持有有效考试合格证,对焊机及配套装置、冷却水、压缩空气等应符合要求。

②工艺流程:检查设备→选择焊接工艺及参数→试焊、作模拟试件→送试→确定焊接参数→焊接→≤质量检查。

连续闪光焊工艺过程闭合电路→闪光(两钢筋端面轻微接触)→连续闪光加热到将近熔点→带电顶锻→无电项锻。

预热闪光对焊工艺过程闭合电路→断续闪光预热(两钢筋端面交替接触分开)→连续闪光加热到将近熔点(两钢筋端面徐徐移动接触)→带电顶锻→无电顶锻。

闪光—预热闪光对焊工艺过程闭合电路→一次闪光平端面(两钢筋面徐徐接触)→继续闪光预热(两钢筋面交替接触分开)→二次连续闪光加热到将近溶点(两钢筋端面徐徐移动接触)→带电顶锻→无电顶锻。

③焊接工艺方法选择:当钢筋直径较小,钢筋级别较低,可采用连续闪光焊。

当钢筋直径较大,端面较平整,宜采用预热闪光焊;当端面不够平整,则应采用闪光一预热闪光焊。

④焊接参数选择:闪光对焊时。

应合理选择调伸长度,烧化留量,顶锻流量以及变压器级数等焊接参数⑤检查电源、对焊机及对焊平台,地下铺放的绝缘橡胶垫,冷却水,压缩空气等,一切必须处于安全可靠的状态。

⑥试焊,作班前试件;在每班操作前,应按选择的焊接参数焊接6个试件,其中三个作拉力试验。

三个做冷弯试验,经试验合格后,方可按确定的参数成批生产。

连续闪光对焊操作:通电后,应借助操作杆使两钢筋端面轻微接触,使其产生电阻热,并使钢筋端面的凸出部分互相熔化,并将熔化的金属微粒向外喷射形成火光闪光,再徐徐不断地移动钢筋形成连续闪光,待预定的烧化留量消失后,以适当压力迅速进行顶锻,即完成整个闪光焊接预热闪光焊操作:通电后,应使两根钢筋端面交替接触和分开,使钢筋端面之间发生连续闪光,形成或烧化预热过程。

钢筋焊接作业指导书

钢筋焊接作业指导书

钢筋焊接的质量控制根据设计要求,本项目经理部管段工程的钢筋焊接主要采用手工电弧焊搭接焊和接触对接焊(闪光对焊)。

(一)、电弧焊1、电弧焊技术要求:A、搭接接头的长度、帮条的长度和焊缝的总长度应符合规范的规定,要求焊缝平顺、无气泡、无裂缝、焊接处钢筋无烧伤现象。

搭接焊接的搭接钢筋的轴线应在同一直线。

B、帮条和被焊钢筋的轴线应在同一平面上。

C、帮条焊接的焊缝高度h≥0.25d (≥4mm);焊缝宽度b≥0.76(≥8mm),见图1。

D、在钢筋与钢板间进行搭接焊时,搭接长度L≥4dⅠ级(5dⅡ级)。

焊缝高度h≥0.35d(≥4mm);焊缝宽度b≥0.5d(≥6mm),见图2。

E、电弧焊焊条按如下要求选用:电弧焊接用的焊条h≥0.7d图1 图22、焊接质量控制A、焊接机械运转前须经调试并确认正常方可启动。

B、焊接机具和材料必须由专人保管、使用。

C、不允许两台焊机使用一个电源闸刀,进行大量焊接生产时,焊接变压器等不应超负荷运转。

D、技术人员要经常前入焊接现场检查、指导。

工程试验室定期对焊接质量进行检验。

(二)、闪光对接焊的质量检验1.每批钢筋焊接前,应先选定焊接参数并先按条件作冷弯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焊接。

2.每一个闪光对焊接头,在外观上应符合下列要求:a. 接头四周应有适当的墩粗部份,并呈均匀的毛刺外形;b. I、II、III、IV 级钢筋表面应没有明显的烧伤或裂纹;c. 接头弯折的角度不大于4°;d、接头轴线的偏移不得大于0.1 d,并不得大于2mm。

3.工程试验室按规范要求切取焊接接头检验。

对焊接头的抗拉强度应不低于该级别钢筋的规定值,并至少要有两个试件断于焊缝以外,且呈塑性断裂。

钢筋焊接作业指导书

钢筋焊接作业指导书

钢筋焊接作业指导书一、施工准备熟悉设计图纸,掌握设计图中各种钢筋(采用I级钢筋:φ8、φ10;II级钢筋φ12、φ16、φ20、φ22、φ25、φ28、φ32)的种类和受力要求。

二、钢筋焊接设备和人员1、钢筋焊接设备根据绥满公路B6标段桥梁的特点及《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施工中钢筋焊接采用两种形式:闪光对焊、电弧搭接焊,根据焊接接头形式及焊接方法选用焊接设备如下:对焊机UNI—100十台,交流弧焊机3×3—300三十台。

2、施工人员钢筋焊接前,必须进行试焊,并按规范要求抽取焊接试件,由项目部实验室自检,驻地监理办和中心实验室抽检,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焊工必须具有上岗证。

三、钢筋焊接施工工艺1、钢筋对焊(1)、钢筋对焊前,首先要对接头部位进行处理,接头部位必须平齐,不得有棱角,以保证两钢筋接头部位接触面积达到100%。

(2)、钢筋对焊时,两钢筋轴线必须重合,不得出现错台。

(3)、钢筋对焊过程中,必须控制好焊接电流,既要避免接头部位烧伤、过火,又要避免接头部位焊接强度不足现象。

2、钢筋电弧搭接焊(1)、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电弧焊时,应尽量做成双面焊缝,只有当不能做成双面焊缝时,才允许采用单面焊缝。

(2)、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电弧焊时,两钢筋搭接端部应预先折向一侧,使两接合钢筋轴线一致,接头双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5d,单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

3、钢筋电弧焊所采用的焊条,其性能应符合低碳钢和低合钢标准的有关规定,本工程使用的电焊条牌号为:J502、J506;4、受力钢筋焊接接头应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接头间距不小于1.3倍搭接长度,配置在搭接长度区段内的受力钢筋,其接头的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在受拉区不超过50%,在受压区不限制。

5、电弧焊接接头与钢筋弯曲外的距离不应小于10倍的钢筋直径,也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距处。

6、焊接时,对施焊场地应有适当的防风、雨、雪、严寒设施。

钢筋焊接作业指导书

钢筋焊接作业指导书

钢筋闪光焊作业指导书一、施工准备1、机械设备焊机UN-100一台。

2、材料各种规格钢筋级别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经检验合格.3、作业条件(1)设备在操作前检修完好,保证正常运转,并符合安全规定,操作人员必须要持证上岗。

(2)钢筋焊口要平口、清洁、无油污杂质等。

对焊机容量、电压要符合要求。

二、操作工艺1、闪光焊工艺根据钢筋品种、直径和所用焊机功率大小选用连续闪光焊、预热闪光焊、闪光一预热一闪光焊。

对于可焊性差的钢筋,对焊后宜采用通电热处理措施,以改善接头塑性。

(1)连续闪光焊:工艺过程包括连续闪光和顶锻过程。

施焊时,先闭合一次电路,使两钢筋端面轻微接触,此时端面的间隙中即喷射出火花般熔化的金属微粒一闪光,接着徐徐移动钢筋使两端面仍保持轻微接触。

形成连续闪光。

当闪光到预定的长度,使钢筋端头加热到将近熔点时,就以一定的压力迅速进行顶锻,再灭电顶锻到一定长度,焊接接头即告完成。

(2)预热闪光焊:工艺过程包括一次闪光、预热、二次闪光及顶段等过程。

一次闪光是将钢筋端面闪平。

预热法方法有连接闪光预热和电阻预热两种。

连续闪光预热是使两钢筋面交替地轻微接触和分开,发出断续闪光来实现预热。

电阻预热是在两钢筋端面一直紧密接触用脉交战电流或交替紧密接触与分开,产生电阻热(不闪光)来实现预热,此法所需功率较大。

二次闪与预锻过程同连续闪光焊。

(3)闪光一预热一闪光焊:是在预热闪光焊前加一次闪光过程。

工艺过程包括一次闪光、预热、二次闪光及顶锻等过程,施焊时首先连续闪光,使钢筋端部闪平,然后同预热闪光焊。

焊接钢筋直径较粗时,宜用此法。

(4)焊后通电热处理:方法是焊毕松开夹具,放大钳口距,再夹紧钢筋;接头降温至暗黑后,即采取低频脉冲式通电加热;当加热至钢筋表面呈暗红色或桔红色时,通电结束;松开夹具,待钢筋冷后取下钢筋。

(5)钢筋闪光对焊工艺。

1)对焊参数,根据焊接电流和时间不同,分为强参数(即大电流和短时间)和弱参数(即电流较小和时间较长)两种。

钢筋焊接作业指导书

钢筋焊接作业指导书

钢筋焊接作业指导书编号:SGS/ZY-16-B中铁****工程有限公司目录一、编制说明 (01)二、钢筋焊接作业指导书 (02)1、目的 /适用范围 (02)2、编制依据 (02)3、作业前的施工准备 (02)4、施工工艺 (03)5、质量标准 (04)6、安全措施 (04)编制说明:本作业指导书(钢筋焊接作业指导书)自签发之日起生效。

1、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检验人员必须有质检证或助工以上的技术职称。

3、对特殊工序的施工机械设备,施工前应进行验证。

4、操作过程中的施工记录必须满足施工及顾客要求。

5、情况发生变化时,对以上内容进行再确认。

6、本作业指导书解释权为公司生产部,公司所属各单位、各部门必须遵照执行。

批准人:2019年月日钢筋焊接作业指导书1、目的/适用范围为了确保钢筋焊接的施工质量,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提高产品质量,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在建工程的桥、涵、房建等工程的钢筋焊接施工。

2、编制依据2.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2.2有关现场施工图纸3、作业前的施工准备3.1人员所有参加钢筋焊接的人员,应该按照《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的规定,进行电焊工考试,并取得所施范围的合格资格持证上岗。

3.2材料3.2.1所进钢筋经复验后,牌号、级别、强度等级、直径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方可使用。

3.2.2钢筋焊接应将表面的油渍、漆污、水泥浆和锤敲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清除干净。

3.2.3钢筋焊接前应对所有的钢筋进行焊接前加工,制作成型后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折曲,表面不应有削弱钢筋截面的伤痕。

3.2.4工地应设钢筋棚,钢筋按厂名、级别、规格分批架立堆置在钢筋棚内,并分类立标牌。

4、施工工艺4.1应采用闪光对焊或手工电弧焊连接,并以闪光对焊为主;4.2拉杆中的钢筋,不论其直径大小,均应采用焊接接头;4.3对直径22mm及以下钢筋,方可采用绑扎搭接,一般按设计要求。

4.4在钢筋密列的结构内,当钢筋间净距小于其直径的1.5倍或30mm (竖向)和45mm(横向)时,不得使用搭接接头。

钢筋焊接作业指导书

钢筋焊接作业指导书

钢筋焊接作业指导书1、目的/适用范围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实施本作业指导,在施工过程中对焊接这个特殊工序进行监控,确保该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明挖车站主体、附属结构施工过程中所有焊接作业。

2、技术标准该特殊工序所采用的技术标准有:(1)《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 —2003)(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2001,J119-2001)(4)《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3、焊接作业分类适用于本工程的焊接作业内容有两部分:手工电弧焊、闪光对焊;以下作业指导内容据此分别编写.4、手工电弧焊4.1施工准备4.1.1材料要求(1)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证明书及复试报告单.预埋件的锚爪应用Ⅰ、Ⅱ级钢筋。

钢筋应无老锈和油污。

(2)钢材预埋件的钢材不得有裂缝、锈蚀、斑痕、变形,其断面尺寸和机械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3)焊条焊条的牌号采用E43型,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①药皮应无裂缝、气孔、凹凸不平等缺陷,并不得有肉眼看得出的偏心度.②焊接过程中,电弧应燃烧稳定,药皮熔化均匀,无成块脱落现象。

③焊条必须根据焊条说明书的要求烘干后才能使用。

④焊条必须有出厂合格证.4.1.2主要机具设备电弧机、焊接电缆、电焊钳、面罩、堑子、钢丝刷、锉刀、榔头、钢字码等。

4.1.3作业条件⑴焊工必须持有考试合格证。

⑵帮条尺寸、坡口角度、钢筋端头间隙、接头位置以及钢筋轴线应符合规定(见附表一、附表二)。

⑶电源应符合要求.⑷作业场地要有安全防护设施、防火和必要的通风措施,防止发生烧伤、触电、中毒及火灾等事故。

⑸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流.4.2施工操作工艺⑴工艺流程→→→→→→⑵检查电源、焊机及工具。

焊接地线应与钢筋接触良好,防止因起弧而烧伤钢筋。

⑶选择焊接参数.根据钢筋级别、直径、接头型式和焊接位置,选择适宜的焊条直径、焊接层数和焊接电流,保证焊缝与钢筋熔合良好.⑷试焊、做模拟试件。

钢筋焊接作业指导书

钢筋焊接作业指导书

丽龙一级公路龙泉段二合同钢筋焊接作业指导书编制人:审核人:编制日期:—、钢筋进料在桥梁、隧道工程施工中,钢筋在工程结构方面和受力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工程结构物体有的很大,而出厂的钢筋一般根长在8~10m左右,故而在使用时钢筋需要焊接。

钢筋在进场时,必须按不同钢种、牌号、规格、批号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存,不得混杂,且应设立识别标志。

钢筋出厂时,要有出厂质量证明和使用试验报告单。

二、钢筋加工钢筋在下料时,应进行除锈和去污;钢筋应平直,无弯折。

用I级钢筋制作的箍筋,其末端应做弯钩,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主钢筋的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

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三、钢筋焊接1、普通混凝土中直径大于25cm的钢筋,宜采用焊接。

2、钢筋的纵向焊接应采用闪光对焊,HRB500钢筋必须采用闪光对焊。

3、当缺乏闪光对焊条件时,可采用电弧焊、电渣压力焊、气压焊。

钢筋的交叉连接,无电阻电焊机时,可采用手工电弧焊。

各种预埋件T型接头钢筋与钢板的焊接,也可采用预埋件钢筋电弧压力焊。

电渣压力焊只适用于竖向钢筋的连接,不能用作水平钢筋和斜筋的连接。

4、钢筋焊接的接头型式、焊接方法、适应范围应符合现行《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l8)的规定。

5、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

6、钢筋接头采用搭接或帮条电弧焊时,宜采用双面焊缝。

7、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电弧焊时,两钢筋搭接端部应预先折向一侧,使两接合钢筋轴线一致;接头双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5d,单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

钢筋接头采用帮条电弧焊时,帮条应采用与主筋同级别的钢筋,其总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被焊钢筋的截面积。

帮条长度,如用双面焊缝不应小于5d,如用单面焊缝不应小于10d。

8、凡施焊的各种钢筋、钢板均应有材质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

焊条、焊剂应有合格证。

钢筋焊接作业指导书

钢筋焊接作业指导书
1
4.3.3 电渣压力焊和预埋件埋弧压力焊中,可采用 HJ431 焊剂。 4.3.4 当采用低氢型碱性焊条时,应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烘陪,且宜 放入保温筒内保温使用;酸性焊条若在运输或存放中受潮,使用前亦应烘 陪后方能使用。烘焙时间为 2 小时,温度在 250-300°C 。 使用中回收的焊剂应清除熔渣和杂物,并应与新焊剂混合均匀后使用。 4.3.5 每批钢筋正式焊接之前,必须进行现场条件下钢筋焊接性能试 验。合格后,方可正式生产。 4.3.6 钢筋焊接之前,必须清除钢筋焊接部位的铁锈、焊渣、油污等, 钢筋端部的扭曲,弯折应予以矫直或切除。 4.3.7 对焊机、电渣压力焊机的电源开关箱内装设电压表,以便观察电 压波动情况。 5、操作工艺 5.1 工艺流程 电弧焊:清理基层→整料→电弧焊→敲熔渣→电弧焊。 闪光对焊:清理基层→闪光→预热→闪光焊。 电渣压力焊:清理基层→引弧→电弧→电渣→断电顶压。 5.2 操作方法 5.2.1 电弧焊 5.2.1.1 操作方法 1.清理基层,钢材要除锈、配料、对号入座。 2.整料,按加工好的料,配料,对号入座。 3.电弧焊,引弧应放在钢板或帮条上进行,防止烧伤主筋,且焊缝要 有足够的熔深,应熔合良好。 4.敲溶渣,第一道焊接缝结束后,要敲去熔渣,才能进行第二道焊接 缝的焊接。 5.电弧焊,第二道焊缝要平稳,光滑,不得有气泡,要连续施焊,形 成溶池,保证钢筋端部熔合良好,弧坑应填满。 5.2.1.2 具体操作要求 钢筋电弧焊包括帮条焊、搭接焊、坡口焊、窄间隙焊和熔槽帮条焊 5 种接头型式。焊接前,清除钢筋或钢板焊接部位与电极接触的钢筋表面上
3.坡口焊
a、 将钢筋端头进行切口,使坡口面平顺,切口边缘无裂纹、钝边和
缺棱。
b、 坡口平焊时,V 形坡口角度为 55°~65°;坡口立焊时,坡口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省XX市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钢筋焊接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受控状态: 分 发 号: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2004年 月 日发布 2004年 月 日实施 1 目的 为了确保钢筋焊接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保证产品的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承建的建筑安装工程施工中钢筋的焊接过程的质量控制。 3 职责 3.1工程技术科负责组织制定本指导书,并监督、检查实施情况。 3.2项目焊工负责钢筋焊接的实施、控制和质量。 4 技术标准依据 4.1本作业指导书依据: 4.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4.1.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4.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2003) 4.1.4《钢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2003) 4.2施工前的规定 4.2.1根据公司的有关规定要求做样板工程或进行验收,并填写样板工程验收评定表或过程评定表后方可进行大量的施工。 5 操作规定 5.1一般规定 5.1.1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施焊。焊工必须有钢筋焊工考试合格证,并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焊接操作。 5.1.2焊机必须接地,以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对于焊钳接导线及焊钳接导线处,都应保证可靠的绝缘。 5.1.3大量焊接时,焊接变压器不得超负荷,变压器升温不得超过60℃,以免过份发热而损坏。 5.1.4室内电弧焊时,应有排气通风装置,焊工操作地点相互之间应设挡板,以防电弧光刺伤眼睛。 5.1.5焊工必须穿戴防护衣具,电弧焊焊工要戴防护面罩。施焊时,焊工应立在干木垫或其他绝缘垫上。 5.1.6焊接过程中,如焊机发生不正常响声、冷却系统堵塞或漏水、变压器绝缘电阻过小、导线破裂、漏电等情况,均应立即停止作业进行检修。

5.1.7点焊、对焊时,必须开放冷却水;焊机出水温度不得超过40℃,排水量应符合要求。 冬季时应放尽焊机内存水,以免冻塞。 5.1.8为了避免影响三相电路中其他三相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转,焊机最好设有单独的供电系统。 5.2混凝土中钢筋焊接基本的规定 5.2.1冷拉钢筋的闪光对焊,应在冷拉前进行;冷拔低碳钢丝的接头,不得焊接。 5.2.2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杆件中的钢筋接头,均应焊接。普通混凝土中直径大于22mm的钢筋和轻骨料混凝土中直径大于20mm的Ⅰ级钢筋及直径大于25mm的Ⅱ、Ⅲ级钢筋的接头,均宜采用焊接。对轴心受压和偏心受压柱中的受压钢筋的接头,当直径大于32mm时,应采用焊接。 5.2.3对有抗震要求的受力钢筋的接头,宜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采用焊接接头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对有一级抗震等级要求的,应采用焊接接头;对有二级抗震等级要求的,宜采用焊接接头;框架底层柱、剪力墙加强部位纵向钢筋的接头,对有一、二级抗震等级要求的,应采用焊接接头;对有三级抗震等级要求的,宜采用焊接接头;钢筋接头不宜设置在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范围内。 5.2.4当受力钢筋采用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焊接接头应相互错开。在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35倍d(d为纵向受力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的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在该区段内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非预应力筋:受拉区不宜超过50%;受压区和装配式构件连接处不限制。预应力筋:受拉区不宜超过25%,当有可靠保证措施时,可放宽至50%;受压区和后张法的螺丝端杆不限制。承受均布荷载作用的屋面板、楼板、檀条等简支受弯构件,当在受拉区内配置的受力钢筋少于3根时,可在跨度两端各1/4跨度范围内设置一个焊接接头。 5.2.5其他工程技术科位、钢筋类型的焊接连接基本规定执行GB50204-2002和JGJ18-2003的规定。 6 钢筋焊接工艺和质量检验及参数控制 钢筋焊接常用方法有:闪光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电阻点焊、气压焊和预埋件埋弧压力焊等。本作业指导书对前3种常用焊接方法的工艺、质量控制及参数控制进行简述。 6.1对焊 6.1.1钢筋闪光对焊工艺、操作要点及质量要求 钢筋闪光对焊工艺及操作要点(表1) 机具设备及工艺 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质量要求 1. 机具设备:对焊机具设备主要为UN系列对焊机,常用机型为UN1-75,UN1-100。 2. 对焊工艺及参数:根据钢筋品种、直径和所用焊机功率大小不同可分为连续闪光焊、预热闪光焊、闪光—预热—闪光三种工艺,对45SiMnV钢筋焊后尚应通电处理,以消除热影响区内的淬硬组织,其工艺过程及适用范围见表2。 为保证质量,应选用恰当的焊接参数,包括闪光留量、闪光速度、顶锻留量、顶锻速度、顶锻压力、调伸长度及变压器级次等,采用预热闪光焊时,还要有预热留量。 1. 焊接前应检查焊机各部件和接地情况,调整变压器级次,开放冷却水,合上电闸,始可工作。 2. 钢筋端头应顺直,15cm范围内的铁锈、污物等应清除干净,两钢筋轴线偏差不得超过0.5mm. 3. 对Ⅱ~Ⅲ级钢筋采用预热闪光焊时,应做到一次闪光,闪平为准;预热充分,频率要高;二次闪光,短稳、强烈;顶锻过程快而有力。对Ⅳ级钢筋,为避免过热和淬硬脆裂,焊接时,要做到一次闪光,闪平为准;预热适中,频率中低;二次闪光,短、稳、强烈;顶锻过程,快而用力得当。 4. 不同直径的钢筋焊接时,其直径差不宜大于2~3mm。焊接时,按大直径钢筋选择焊接参数。 1. 接头外观检查每批抽查10%的接头,并不得少于10个。接头外观应具有适当的镦粗和均匀的金属毛刺;钢筋表面无横向裂纹,Ⅰ、Ⅱ、Ⅲ级钢筋无明显烧伤,Ⅳ级钢筋无烧伤;低温对焊时Ⅱ、Ⅲ级钢筋均烧伤;接头轴线曲折不得大于4º,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不得大于0.1d(d—钢筋直径),且不大于2mm。

闪光留量一般取值8~10mm;闪光速度开始时近于零,而后约1mm/s,终止时约1.5~2mm/s;顶锻量宜取4~6.5mm;顶锻速度开始的0.1s应将钢筋压缩2~3mm,而后断电并以6mm/s的速度继续顶锻至结束;顶锻压力应足以将全部的熔化金属从接头内挤出;调伸长度取值:Ⅰ级钢筋为0.75~1.25d(d—钢筋直径),Ⅱ、Ⅲ级钢筋为1.0~1.5d,直径小的钢筋取较大值;对钢筋级别高或直径大的,其变压器级次要高。 连续闪光焊钢筋上限直径见表3。 5. 负温(不低于-20℃)下闪光对焊,应采用弱参数,焊接场地应有防风、防雨措施,使室内保持0℃以上。焊后接头部位应采用石棉粉保温,避免接头冷淬脆裂。 6. 焊接完毕,待接头处由白红色变为黑色,才能松开夹具,平稳取出钢筋,以免产生弯曲;同时趁热将焊缝毛刺打掉。 7. 当调换焊工或更换钢筋级 别和直径时,应按规定制作对焊试样(不少于2个)作冷弯试验,合格后才能成批焊接。 2. 强度检验:按同一焊接参数完成的200个同类型接头作为一批,应从每批成品中取6个试件,3个作拉伸试验,3个作冷弯试验。对焊接头的抗拉强度均不得低于该级别钢筋的标准抗拉强度取值,且断裂位置应在焊缝每侧20mm以外,并呈塑性断裂,冷弯试验时,弯心直径应符合表4要求。冷弯后接头外侧不得出现宽度大于0.15mm的横向裂缝。 钢筋闪光对焊工艺过程及适用范围(表2) 连续闪光焊钢筋上限直径(表3) 钢筋对接接头弯曲试验指标(表4) 钢筋级别 弯心直径(mm) 弯曲角(º) 钢筋级别 弯心直径(mm) 弯曲角(º) Ⅰ级 Ⅱ级 2 4 90 90 Ⅲ级 Ⅳ级 5 7 90 90 注:1. 直径大于25mm的钢筋对焊接头,作弯曲试验时,弯心直径应增加1d。 2. d为钢筋直径。

工艺名称 工艺及适用条件 操 作 方 法 连续闪光焊 连续闪光顶锻 适用于直径18mm以下的Ⅰ~Ⅲ级钢筋 ⑴先闭合一次电路,使两钢筋端面轻微接触,促使钢筋间隙中产生闪光,接着徐徐移动钢筋,使两钢筋端面仍保持轻微接触,形成连续闪光过程。 ⑵当闪光达到规定程度后(烧平端面,闪掉杂质,热至熔化)即以适当压力迅速进行顶锻挤压。

预热闪光焊 预热、连续闪光顶锻。 适用于直径20mm以上的Ⅰ~Ⅲ级钢筋 ⑴在连续闪光前增加一次预热过程,以扩大焊接热影响区 ⑵闪光与顶锻过程同连续闪光焊。

闪光—预热—闪 光焊 一次闪光、预热; 二次闪光、顶锻; 适用于直径20mm以上的Ⅰ~Ⅲ级钢筋及Ⅳ级钢筋 ⑴一次闪光,将钢筋端面闪平 ⑵预热:使两钢筋端面交替地轻微接触和分开,使其间隙发生断续闪光来实现预热,或使两钢筋端面一直紧密接触用脉冲电流或交替紧密接触与分开,产生电阻热(不闪光)来实现预热。 ⑶二次闪光与顶锻过程同连续闪光焊。

电热处理 闪光—预热—闪光,通电热处理适用于Ⅳ级及较粗钢筋 ⑴焊毕松开夹具,放大钳口距,再夹紧钢筋 ⑵焊后停歇30~60s,待接头温度降至暗黑色时,采取低频脉冲通电加热(频率0.5~1.5次/s,通电时间5~7s) ⑶当加热至550~600℃呈暗红色或橘红色时,通电结束,松开夹具。

钢筋类别 焊机容量(KVA) 150 100 75 钢筋直径(mm) Ⅰ Ⅱ Ⅲ 25 22 20 20 18 16 16 14 12 6.1.2焊接缺陷、异常现象的消除措施 闪光对焊过程中,当出现异常现象或焊接缺陷时,可按下表(表5)查找原因和采取措施及时消除。 闪光对焊异常现象、焊接缺陷及消除措施(表5) 异常现象和焊接现象 措 施 烧化过分剧烈并产生强烈的爆炸声 1. 降低变压器级数; 2. 减慢烧化速度

闪光不稳定 1. 清除电极底部和表面的氧化物; 2. 提高变压器级数; 3. 加快烧化速度

接头中有氧化膜、未焊透或夹缝 1. 增加预热程度; 2. 加快临近顶锻时的烧化程度; 3. 确保带电顶锻过程; 4. 加快顶锻速度; 5. 增大顶锻压力

接头中有缩孔 1. 降低变压器级数; 2. 避免烧化过程过分强烈; 3. 适当增大顶锻留量及顶锻压力

焊缝金属过烧 1. 减少预热强度; 2. 加快烧化速度,缩短焊接时间; 3. 避免过多带电顶锻

接头区域裂纹 1. 检验钢筋的碳、硫、磷含量;若不符合规定时应更换钢筋; 2. 采取低频预热方法,增加预热程度

钢筋表面微熔及烧伤 1. 消除钢筋被夹紧部位的铁锈和油污; 2. 消除电极内表面的氧化物; 3. 改进电极槽口形状,增大接触面积; 4. 夹紧钢筋

接头弯折或轴线偏移 1. 正确调整电极位置; 2. 修整电极钳口或更换已变形的电极; 3. 切除或矫直钢筋的弯头

6.2电弧焊 钢筋电弧焊包括帮条焊、搭接焊、坡口焊、窄间隙焊和熔槽帮条焊五种接头形式,其施工工艺、操作要点及质量要求见下表(表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