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9课教案
【优质课教案】部编教材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桃花源记》教案教学设计(含导学案)

部编教材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优质课教案+导学案第9课《桃花源记》【教学目标】1、运用以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进行学习,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课文内容。
2、结合自身生活经验,感受作者所描绘的桃花源的美。
3、体会作者通过对“桃花源”的理想社会的描述,寄托着作者自己理想的写作意图,认识作者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教学重点】:结合自身生活经验,感受作者所描绘的桃花源的美。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桃花源”的理想社会的描述,认识作者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教学方法】:朗读、研讨、品味、领悟【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出示资料):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
曾做过几年小官,四十一岁辞官回家后,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师:陶渊明生活的东晋时期,我们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战争频发、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桃花源记。
我们现在有个成语叫“世外桃源”,就出自这篇文章,那么作者描绘的桃花源是个怎样的地方呢?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二、读课文。
1、读准字音:(1)请一学生朗读课文,其余生听读并画读错的字。
(2)生点评,指出容易读错的字词,老师明确正确读音。
2、读出长句节奏和文言语感:(1)播放课文朗读语音,学生听读,感受并画出长句节奏。
(2)请学生画出下列句子节奏。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余人/各复延至其家(3)齐读课文,读出文言语感。
3、读懂课文(1)讨论:预习中遇到的疑难字词,小组讨论。
(2)把全班分成两大组,相互提问。
(内容是词、句、文意理解。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全册教案第9课 改革开放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一:课件展示下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改革开放便拉开了序幕。
通过农村改革,农民“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那么,我国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分别是如何进行的?1978年12月18日,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队长严宏昌把18户农民召集到一起,私下立了一份生产契约,并含着眼泪按下鲜红的手印,这份契约当之无愧地成为农民告别饥荒的宣言书。
这是一份怎样的契约呢?导入二:复习提问: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8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安徽凤阳小岗村首创大包干,次年,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推进新课一、对内改革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学生短剧表演:《三个农民》农民甲:“头遍哨子我不买账,二遍哨子我伸头望,三遍哨子我还得慢慢晃。
”农民乙:“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咱们自己的。
”农民丙:“今年企业效益不错,年收入超过许多国有企业,我发财了,带动乡亲们也开始富裕了。
”(1)背景教师:刚才几位同学的表演反映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变化过程。
首先看一下农民甲的台词反映了当时农村的什么状况?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改革开放前政社合一,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人们缺乏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不高等弊端。
(2)实施教师:农民乙的台词反映的是我国的哪一项政策?农村的改革首先是从哪里开始的?你觉得这一政策有什么作用?课件展示:播放《小岗村改革》的视频。
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简要总结,引导学生认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及作用。
教师:农民丙所说的企业是什么企业?它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后,教师课件展示关于乡镇企业发展的统计数据及乡镇企业的图片,使学生了解乡镇企业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优质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9课对外开放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教学难点: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来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及特点。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改革开放前的深圳改革开放后的深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80年,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图片展示了改革开放前后的深圳的变化,同学们看图后得到的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改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对外开放。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经济特区的建立1.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课件出示歌词: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2.提出问题:歌词中“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提示: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3.引导学生回答:国家对这个“圈”采取了怎样的特殊政策和灵活的措施?提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4.史料解读:材料:“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邓小平5.根据材料,教师讲述: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世界经济正在向全球化、集团化方向发展,任何国家孤立于世界经济之外,都不可能获得发展。
旧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
对外开放是时代的潮流,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6.提出问题:设立经济特区的影响。
提示: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unit9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unit9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次课程主要教授八年级数学下册Unit9的内容。
该单元主要
包括圆的相关知识,例如圆的基本性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等。
本单元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后续研究几何图形的必
备基础。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圆的相关概念和基本性质
2. 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3. 能够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1.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 如何运用圆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四、教学过程
1. 引入新知识,介绍圆的相关概念和基本性质
2. 讲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3. 练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4. 案例分析,运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小结,强化研究效果
五、教学评估
1. 定期进行课堂测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
2. 布置作业,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研究内容
3. 定期与学生家长沟通,及时反馈学生研究情况
六、教学资源准备
1. 课本
2. 教案
3. 备课笔记
4. 练册
5. 课堂展示工具
七、教学反思
本次课程主要注重对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如何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积极,能够认真听讲,并在练习环节中积极配合。
下一步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扩展应用,提高数学解题的能力。
第9课《桃花源记》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姓名教学课题八年级下第三单元《桃花源记》课时 2 课型新授阅读课教材分析《桃花源记》是八年级下第三单元第一篇教读课文,在这篇文章中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桃花源的美丽的自然景象以及富足和谐的桃源民风,进而展示了陶渊明心目中的理想世界。
该单元要求学生能够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在反复诵读中,领悟诗文的丰富内涵,品味优美的语言,积累一定的文言词语。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所作的流传千古的文章,陶渊明用优美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桃源内外的景象和风俗,同时用高超的叙事技巧讲述了渔人寻找桃花源的故事。
《桃花源诗》也是陶渊明所作,其内容与《桃花源记》大致相同,但因为文体不同,所表现的侧面也有所区别。
可利用二者区别进行比较阅读,将加深学生对“记”这种文体的理解。
在主题方面,陶渊明不仅勾勒他心中的理想世界,更是对现实不满的一种表达。
在教学中,需要结合陶渊明的写作背景和个人经历,将文章中的“桃花源”与现实生活、学生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追求心目中的美好理想。
教学目标1.借助注释,梳理和积累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积累文中出现的古今异义词,如“妻子”、“绝境”等,能够复述文章大意。
2.借助《桃花源诗》进行比较阅读,体会“记”与“诗”的不同,把握文章的叙事技巧。
3.搜集资料,通过了解陶渊明及其写作背景,解读“桃花源”的深刻内涵,表达自己对理想世界的认识。
重点、难点重点:与《桃花源诗》进行比较阅读,把握文章的叙事技巧;难点:解读“桃花源”的深刻内涵,表达自己对理想世界的认识。
教学方法1.比较阅读法:将《桃花源记》与《桃花源诗》进行比较阅读,比较二者在内容、结构、语言上的不同,体会“记”和“诗”文体的不同,把握陶渊明的环境描写、设置悬念、留白等叙事技巧。
2.诵读法:反复诵读文章中环境描写的优美句子,在咀嚼语言的过程中,感受陶渊明带给我们的“桃花源”的美好景色和意境,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3.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分享课前预习的资料,组内交流陶渊明个人经历和写作背景,探讨“桃花源”的内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9课《对外开放》教案新人教版

对外开放》教材分析《对外开放》是人教版2018 年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 课的内容。
对外开放是改革开放伟大政策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本节课主要涉及了了解深圳特区的发展,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2)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3)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教材有关对外开放地区的地图,理解并掌握“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外开放,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极大提高,使学生感受到对外开放则兴,闭关自守则衰,理解我国继续扩大开放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2)对外开放的格局。
【教学难点】理解经济特区的作用和影响。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3.学生课前查阅有关对外开放的历史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材料:材料一:据农业部人民公社管理局的统计,1978 年,全国农民每人年平均从集体分配到的收入仅有74.67 元,其中两亿农民的年平均收入低于50 元。
有1.12 亿人每天能挣到一角一分钱,1. 9亿人每天能挣到一角三分钱,……1978年,全国有三分之二的农民生活水平不如五十年代。
——杨继绳《毛泽东时代的社会结构》材料二:1978 年,我国企业每个职工平均创造的价值只有0. 9 万元人民币,而美国为6. 5万美元1952 年到1983 年,国家向重工业投资4150亿元,同期重工业给国家积累的资金只有8150 亿材料三:1972 年,中国政府曾明确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允许外国人在中国投资,中国也不向外国输出资本。
1974年外贸部的一篇文章也明确表示:“社会主义国家根本不会引进外国资本。
”教师提问:结合材料,中国需要对外开放吗?学生回答:需要。
教师提问:据你们所了解,中国有哪些属于开放的区域呢?学生回答:深圳、汕头、上海 ...........教师提问:这些区域是什么时候成为开放区域的,又有什么样的区别呢?展示学习目标:1.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日出》教案(语文版)

第9课日出【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有关戏剧文学的常识。
2.能力目标:学习并体会戏剧剧本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以个性化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有关背景知识,深刻理解作品思想内容。
【教学要点】重点:学习通过矛盾冲突推动情节发展。
难点:仔细揣摩并领会戏剧语言的潜台词。
【教学设想】自主、合作、探究,注重让学生独自感悟,自己发现问题。
【教学步骤】二课时。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本单元三篇文章都是戏剧文学中的典型代表,那么我们该如何欣赏戏剧文学作品呢?【新课探究】一、关于戏剧1.戏剧和戏剧文学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戏剧文学,即戏剧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戏剧文学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它作为文学作品,除应当具备一般叙事性作品共同的要求,诸如塑造典型形象,揭示深刻的主题,以及结构的完整性等等外,还应当具有独立的欣赏(阅读)价值。
另一方面,它作为戏剧演出的基础,只有通过演出,才能体现出它的全部价值,因此,它又要受到舞台演出的制约,必须符合舞台艺术的要求。
2.戏剧剧本的构成戏剧剧本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剧作家的舞台提示,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布景、服装、道具以及人物台词的心理情绪、动作、上下场等等;一是人物自身的台词,包括对话(对唱)、独白(独唱)、旁白(旁唱)等。
3.戏剧剧本的特点第一,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的原则,必须适应舞台演出。
剧本不像小说、散文那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由于舞台条件和演出时间的限制,剧本篇幅不能过长,人物不能过多,场景变换不能过多,它要求时间、人物、情节、场景必须在高度集中的场面和场景中展开。
戏剧情节剧本中通常用“幕”和“场”来表示段落和情节。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对外开放 教案设计

第九课对外开放【教学目标】知道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
2、了解我国对外开放领域逐步扩大的过程,认识对外开放的巨大作用。
3、理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作用。
4、认识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认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培养面向世界的意识。
【教学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教学难点】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教学方法】讨论法读图法史料教学法【课型】新授课【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环节一让世界来到窗口。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使近代的中国饱受列强侵略。
邓小平指出:“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中国要发展,就要实行对外开放。
材料1979年4月,邓小平对广东省委领导人说:“还是办特区好,过去陕甘宁就是特区。
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随后,中央授权广东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许多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建立经济特区。
问题:1980年翁纯贤想要离开家乡,到中国大陆离世界最近的地方,去闯荡一番,她会选择哪里呢?1980年设立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合作探究一1、经济特区特殊在哪儿?(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2、1980年来到深圳的翁纯贤要提高自己会选择去什么单位?(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的外资企业深圳第一家外资企业香港开达实业有限公司深圳蛇口凯达玩具厂)3、为什么要设立特区? (经济特区通过对外经济合作解决资金、技术、管理等问题,为全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成为知识、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窗口,大大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也为中国经济走向世界奠定基础。
)环节二让世界深入中国幻灯片展示深圳的变化:深圳本来只是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深圳特区建立以后,“时间就是金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计划
审批者签字2013 年4月18日课时统计:总第9课时
研读教材、确立目标
动画来完成的。
在Flash的图层中有一个遮罩图层类型,为了得到特殊的显示效果,可以在遮罩层上创建一个任意形状的“视窗”,遮罩层下方的对象可以通过该“视窗”显示出来,而“视窗”之外的对象将不会显示。
2、遮罩有什么用
在Flash动画中,“遮罩”主要有2种用途,一个作用是用在整个场景或一个特定区域,使场景外的对象或特定区域外的对象不可见,另一个作用是用来遮罩住某一元件的一部分,从而实现一些特殊的效果。
二、创建遮罩的方法
1、创建遮罩
在Flash中没有一个专门的按钮来创建遮罩层,遮罩层其实是由普通图层转化的。
你只要在某个图层上单击右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遮罩层】,使命令的左边出现一个小勾,该图层就会生成遮罩层,“层图标”就会从普通层图标变为遮罩层图标,系统会自动把遮罩层下面的一层关联为“被遮罩层”,在缩进的同时图标变为,如果你想关联更多层被遮罩,只要把这些层拖到被遮罩层下面就行了,如图所示。
2、构成遮罩和被遮罩层的元素
遮罩层中的图形对象在播放时是看不到的,遮罩层中的内容可以是按钮、影片剪辑、图形、位图、文字等,但不能使用线条,如果一定要用线条,可以将线条转化为“填充”。
被遮罩层中的对象只能透过遮罩层中的对象被看到。
在被遮罩层,可以使用按钮,影片剪辑,图形,位图,文字,线条。
3、遮罩中可以使用的动画形式
可以在遮罩层、被遮罩层中分别或同时使用形状补间动画、动作补间动画、引导线动画等动画手段,从而使遮罩动画变成一个可以施展无限想象力的创作空间。
3.应用遮罩时的技巧
遮罩层的基本原理是:能够透过该图层中的对象看到“被遮罩层”中的对象及其属性(包括它们的变形效果),但是遮罩层中的对象中的许多属性如渐变色、透明度、颜色和线条样式等却是被忽略的。
比如,我们不能通过遮罩层的渐变色来实现被遮罩层的渐变色变化。
(1)要在场景中显示遮罩效果,可以锁定遮罩层和被遮罩层。
(2)可以用“Actions”动作语句建立遮罩,但这种情况下只能有一个“被遮罩层”,同时,不能设置_Alpha属性。
(3)不能用一个遮罩层试图遮蔽另一个遮罩层。
(4)遮罩可以应用在gif动画上。
罩层时间轴面板的显示图层轮廓按钮,使之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