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9世纪欧洲建筑和工业革命对建筑的影响(复习提要)
《近现代建筑史》总复习提纲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总复习提纲第一章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1)熟悉主要建筑实例:巴黎明星广场凯旋门、英国博物馆、美国国会大厦、英国国会大厦、巴黎歌剧院;巴黎旧王宫奥尔良廊、巴黎博览会机械馆、埃菲尔铁塔、伦敦水晶宫。
(2)掌握18-19世纪复古思潮——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各类建筑的特点;重点掌握:水晶宫、埃菲尔铁塔、巴黎博览会机械馆的建筑特点。
城市规划的探索:工业革命后欧美资本主义人口急剧增加,城市环境与面貌遭到污染和破坏,既危害人民的生活,又妨碍资产阶级自身的利益,为了解决城市矛盾进行过一些有益的探索:巴黎改建(奥斯曼),新协和村(欧文),花园城市(霍华德),工业城市(加尼埃),带形城市(索里亚•马泰)等等。
第二章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1)熟悉主要建筑实例:欧洲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派别: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维也纳学派及分离派、德意志制造联盟等流派的主张及代表建筑。
熟悉美国探求新建筑运动的派别:芝加哥学派、草原式住宅的主张及代表建筑。
第三章现代建筑派与代表人物(1)熟悉战后初期建筑流派:表现派、未来派、风格派与构成派及实例(爱因斯坦天文台、乌德勒支住宅、第三国际纪念碑)。
(2)重点掌握:格罗皮乌斯的建筑理论及主要实例(法古斯工厂、科隆德意志制造联盟展览会办公楼、包豪斯校舍);勒•柯布西耶的建筑主张及主要实例(萨伏伊别墅、巴黎瑞士学生宿舍、马赛公寓大楼、朗香教堂);密斯•凡•德•罗的建筑主张及主要实例(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吐根哈特住宅,克朗楼,西柏林国家美术馆、西格拉姆大厦)。
赖特的建筑主张及主要实例(草原式住宅、流水别墅、约翰逊公司总部、古根汉姆博物馆)。
(3)要求绘制:①萨伏伊别墅②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③克朗楼④包豪斯校舍。
第四章二战后,现代建筑派的普及与发展(1)熟悉二战后建筑设计思潮的七种倾向以及代表建筑师和代表作品。
① 对“理性主义充实与提高的倾向”,② 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③ 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④ 粗野主义倾向,⑤ 典雅主义倾向,⑥讲求“人情化与地方性”的倾向,⑦ 追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
18c下半叶~19c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

18c下半叶~19c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1.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2.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3.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类型4.面对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城市矛盾而提出的探索第一节、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1.工业革命的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出现在17世纪,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城市与建筑的重大变化却是在18世纪的工业革命以后。
特别是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已经从轻工业扩至重工业,铁产量的大增为建筑的新功能、新技术与新形式准备了条件。
2.工业革命的冲击,给城市与建筑所带来的一系列新问题:首先,是工业城市问题。
工业革命导致了生产集中,由此而引起的人口恶性膨胀,以及由于土地私有制和房屋建设的无政府状态而造成的交通堵塞、环境恶化,使城市陷入了混乱之中。
其次,是住宅问题。
虽然资产阶级不断的建造房屋,但他们的目的是为了牟利,广大的民众仍只能住在简陋的贫民窟中,严重的房荒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大威胁。
最后,是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成了对新建筑类型的需要,并对建筑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在建筑创作方面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反映当时社会上层阶级观点的复古思潮;另一种则是探索建筑中的新功能、新技术与新形式的可能性。
3.为什么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人口会迅速增长?18世纪下半叶,随着机器大生产的发展,原来的一些封建手工业城市已经逐渐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的工业城市(首先在英国,其次是法国、比利时等),旧城不断扩建、新城陆续产生,大工业企业需要很多的工人在同一个建筑物里共同劳动;但这些工人必须住在附近以便于工作,于是他们便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村镇,由此而产生的人们的各种需要,相应的诸如手工业者、裁缝、鞋匠等等都搬到这里来了,于是小城镇就发展为小城市,继而发展成大城市。
城市越大,交通运输越发达,越利于人口集中。
这就决定了大工厂城市以惊人速度成长。
(补充: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在城市中的盲目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尤其以大城市最为突出,相应的农村人口数量便不断减少。
【外国建筑史】第一章 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

考点第一节工业革命对城市和建筑的影响(启蒙运动)第二节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折衷主义,水晶宫,英国哥特复兴)第三节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新类型(生铁,混凝土)第四节面对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城市矛盾而提出的探索(未出考点现)名词解释折衷主义水晶宫英国哥特复兴:启蒙运动填空题生铁技术产生于什么年代,钢筋混凝土结构产生于什么中下叶巴黎歌剧院建造时间陆吉耶长老是什么时期的建筑理论家考点背诵名词解释19世纪上半叶兴起的另一种创作思潮,这种思潮在19世纪以至20世纪初在欧美盛极一时。
19世纪中叶以法国为典型,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又以美国较为突出,19世纪的巴黎美术血学院是传播折衷主义的中心,20世纪前后由于“新建筑”运动而逐渐衰落。
折衷主义越过古典复兴与浪漫主义在建筑上样式上的的局限,任意选择与模仿历史上1的各种风格,把它们组成各种样式,所以也称为“集仿主义”。
折衷主义建筑并没有固定的风格,它语言混杂,但讲究比例权衡的推敲,常沉醉于对“纯形式”美的追求。
但是它在总体形态上并没有摆脱复古主义的范畴,因此在建筑内容与形式的矛盾,任然没有得到解决。
代表为巴黎歌剧院,罗马伊曼纽尔二世纪念碑,巴黎的圣心教堂。
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活跃于欧洲文学艺术领域中的一种思潮,在建筑上得到一定的反应。
产生的原因既有反抗资本主义制度和大工业的生产情绪,又夹杂有消极的虚无主义色彩。
它在要求发扬个性解放,提倡自然天性的同时,用中世纪手工业艺术的自然形式来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下制造出来的工艺品,并以前者古典主义抗衡。
浪漫主义共分为两个阶段,18世纪的下半叶的,主要出现在英国,又称为先浪漫主义。
建筑上表现为模仿中世纪的寨堡或哥特风格,对于工艺美术运动产生影响,同时还表现为追求非凡的趣味和异国情调,甚至在园林中出现东方建筑小品。
第二阶段以哥特建筑为主,又称哥特复兴。
建筑不仅用于教堂,并出现在学校,车站,住宅等。
十八世纪下半叶一十九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建筑

1、 一部近代史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它可以 分为二个时期:
第一: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缎革命到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前夕, 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即资本主义的上升时期,在
欧 美陆续建立了资产阶级专政
第二:从1871年的巴黎公社到1917年,是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 主义<帝国主义)过渡的时期。
(3) 科学技术长足进步。
科学技术的进步:
1807年美国出现蒸汽推动的内河轮船,1819年汽轮第一次渡过大西洋。 19世纪初,陆上运输方面出现铁路用的蒸汽机车。1825年,第一条客 运铁路线在英国建成,长度为25千米。接着在欧洲和美国便出现了铁 路建设的热潮。1830年,全世界铁路长度共195千米,1850年增为3.8 万千米,1870年达到20万千米,1900年又猛增到127万千米。19世纪中 期,机器制造技术进步迅速,开始用机器制造机器,机械和机器渐次
是欣美对新建筑的探求时期,也是向现代建筑过渡的
时期,虽然欧美各国的探新活动是不成熟的,但毕竟
为现代建筑的发展摸索了道路.
第三个阶段是在第一次和第二次肚界大战之
间。这是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建筑的形成与发展时
现
期。在建筑上已有了系统的理论,在技术上已有 了成熟的经验与手法.现代建筑的思潮巳逐渐在
代
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
2、近代资本主义在不同国家里的发展是不平衡性:
3、近、现代建筑史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自十八世纪下半叶至十九世纪下半
近 代
叶.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工业革命后大城市恶性膨胀, 传统建筑出现了新的矛盾,于是新旧建筑思潮的斗争 开始了,新的建筑技术与功能不断地促进着建筑形式
建
的变化。
筑
中外建筑史第25学时 18世纪末-19世纪下半叶欧洲建筑

莫里斯强调的两个设计的基本原则 1.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是为千千万万的人服务的,而不是为少数人的活动。 2.设计工作必须是集体活动,而不是个体劳动。 这两个原则都在后来的现代主义中得到发扬光大。
莫里斯设计的建筑
莫里斯设计的家具
D.“工艺美术”运动的评价
“工艺美术”运动的缺点或者说先天不足是显而易见的,他对于工业化的 反对,对于机械的否定,对于大批量生产的否定,都没有可能成为领导潮 流的主流风格。过于强调装饰,增加了产品的费用,也就没有可能为低收 入的平民百姓所享有,因此,让依然是象牙塔的产品,是知识分子的一厢 情愿的理想主义结晶。
因为他的探索的重点恰恰否定现代设计赖以依存的中心——工业化和机械化 生产。他的目的是复兴旧时代风格,特别是以中世纪、哥特风格,他一方面否定 机械化、工业化风格,另一方面否定装饰过度的维多利亚风格。他认为只有哥特 式、中世纪的建筑,家具、用品,书籍、地毯等的设计才是“诚实”的设计。其 他的设计风格如果不是丑陋的,也是矫揉造作的。而应该否定,推翻。只有复兴 哥特风格和中世纪的行会精神才能挽救设计,保持民族的、民俗的、高品位的设 计。对于他来说,无论是古典风格还是现代风格,都不足取,唯一可以依赖的就 是中世纪的、哥特的、自然主义这三个来源。他强调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结合,但 是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对于他来说,依然是采用手工艺的方式,采用简单的哥特 式和自然主义的装饰,因而,他的这个局限使他不可能成为真正现代设计的奠基 人。
外国建筑史(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美建筑)

英国的罗马复兴不活跃,代表作品为英格兰银行。 希腊复兴建筑在英国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作有爱丁堡 中学、不列颠博物馆等。
英国不列颠博物馆(1823-1847)
德国以希腊复兴为主,代表作有柏林勃兰登堡门、申克尔 设计的柏林宫廷剧院(1818~1821年)、柏林老博物馆 (1824~1828年)等。 柏林勃兰登堡门是从雅典卫城山门吸取的灵感。
古典复兴建筑在各国的发展有所不同。大体上法国以罗马 式样为主,英国、德国以希腊式样较多。
【特别提示】
18世纪古典复兴建筑的流行,主要是由于政治上的原因, 另一方面是由于考古发掘进展的影响。
【特别提示】 采用古典复兴的建筑类型主要是为资产阶级政权与社会生活服 务的国会、法院、银行、交易所、博物馆、剧院等公共设施,还 有纪念性建筑;对一般住宅、教堂、学校等建筑类型影响较小。
柏林勃兰登堡门(1789~1793年)
古典复兴在美国盛极一时,尤其是以罗马复兴为主。如 1793~1867年建的美国国会大厦,仿照巴黎万神庙的造 型,极力表现雄伟的纪念性。
【特别提示】
美国独立以前, 建筑造型为“殖民 时期风格”。独立 后,美国资产阶级 借助于希腊、罗马 的古典建筑来表现 民主、自由、光荣 和独立,古典复兴 建筑盛极一时。
巴黎国立图书馆
2、市场
市场建筑中出现了巨大的生铁框架结构的大厅。如1824 年建于巴黎的马德莱娜市场,1835年在伦敦建造的亨格 尔福特鱼市场、英国利兹货币交易所等。 百货商店最先出现 于19世纪的美国, 是在仓库建筑形式 的基础上发展的。 如纽约华盛顿商店 (1845年),它的 外观保持着仓库建 筑的简单形象。
法国在18世纪末到19世 纪初是古典复兴运动的 中心。 法国大革命前后,建造 了古典复兴建筑--巴黎 万神庙,还出现了企图 革新建筑的先驱,如部 雷和勒杜。
外国建筑史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美建筑分析

古典复兴在美国盛极一时,尤其是以罗马复兴为主。如 1793~1867年建的美国国会大厦,仿照巴黎万神庙的造 型,极力表现雄伟的纪念性。
【特别提示】
美国独立以前, 建筑造型为“殖民 时期风格”。独立 后,美国资产阶级 借助于希腊、罗马 的古典建筑来表现 民主、自由、光荣 和独立,古典复兴 建筑盛极一时。
外国建筑史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 欧美建筑分析
德国以希腊复兴为主,代表作有柏林勃兰登堡门、申克尔 设计的柏林宫廷剧院(1818~1821年)、柏林老博物馆 (1824~1828年)等。
柏林勃兰登堡门是从雅典卫城山门吸取的灵感。
柏外林国勃建筑兰史1登8世堡纪下门半(叶-1197世8纪9下~半1叶793年)
外国建筑史18世纪下半叶-19世美纪下国半国叶 会大厦
欧美建筑分析
希腊建筑形式在美国纪念性建筑和公共建筑中也比较 流行,如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
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
外国建筑史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 欧美建筑分析
16.2.2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是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活跃于欧洲文 学艺术领域的一种主要思潮,在建筑上得到一定的反映。
工业革命的冲击,给城市与建筑带来一系列新问题。一是 工业城市,人口恶性膨胀、交通堵塞、环境恶化等;二是 住宅问题;三是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成了 对新建筑类型的需要,并对建筑形式提出新要求。
在建筑创作方面产生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反映当时社 会上层阶级观点的复古思潮;另一种是探求建筑中的新功 能、新技术与新形式的可能性。
古典复兴建筑在各国的发展有所不同。大体上法国以罗马 式样为主,英国、德国以【希特别腊提式示样】较多。
18世纪古典复兴建筑的流行,主要是由于政治上的原因, 另一方面是由于考外古国建发筑史掘18进世纪展下的半叶影-19响世纪。下半叶
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

仿伊斯兰礼 拜寺: 布赖顿的皇 家别墅 (Royal Pavilion, Brighton, 1818-1821 年)
• 2. 19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 • 西欧一些人对发扬民族传统文化恋慕,认为哥特风格是具 有画意和诗意的,幵尝试以哥特建筑结构的有机性来解决 古典建筑所遇到的建筑艺术与技术之间的矛盾
拜占 庭和 罗马 风建 筑风 格混 合
第二节 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不新类型
• 一. 初期生铁结构 • 二. 铁和玻璃的配合
• 三. 向框架结构过渡
• 四. 升降机与电梯 • 五. 图书馆、市场、百货商店、博览会与展览馆
伦敦“水晶宫”展览馆(London Crystal Palace, 1850-1851年,设计人:Joseph Paxton)
Designed by Mr_NC 版权所有 @
All rights reserved
• 拿破仑帝国时代,建筑追求外观上的雄伟、壮丽,内部则 常常吸取东斱的各种装饰或洛可可的手,因此形成所谓的 “帝国式”风格(Empire Style)
星形广场 上的凯旋 门(18081836年, 设计人: J.F. Chalgrin)
马德莱娜 教堂(The Madeleine ,Paris,180 6-1842年, 设计 人:Pierre Alexandre Vignon)
折衷主义(Eclecticism)
• 一. 成因 生产商业化、更加认识古建筑、建筑艺术观点混 乱 • 二. 特点 没有固定风格,语言混杂,讲究比例权衡的推敲, 对“纯形式”美的追求 • 三. 发展 19世纪中叶以法国最为典型;19世纪末与20世 纪初以美国较为突出
巴黎歌剧院(Palais Garnier,1861- 1874年,设计人:J. L. C. Garnier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艺术运动
• 反机械革命,反维多利亚风格,热衷传统 反机械革命,反维多利亚风格, 工艺,效仿自然, 工艺,效仿自然,追求自然形态与个性化 表现的国际化设计运动。 表现的国际化设计运动。
新的建筑流派 新的建筑流派
• 古典复兴: 古典复兴:
– 内部框架结构,外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各种古典 内部框架结构,外部不同时代、 建筑风格混用。 建筑风格混用。
欧美各国18- 世纪的建筑 欧美各国 -19世纪的建筑
复古思潮为建筑风格提供了古典复兴、 复古思潮为建筑风格提供了古典复兴、 浪漫主义和折衷主义三种形态。 浪漫主义和折衷主义三种形态。
一、古典复兴
采用古希腊和古主义又称哥特复兴,主要表现为 回避现实、憎恨城市、向往田园、 回避现实、憎恨城市、向往田园、提倡道 崇尚传统。 德、崇尚传统。建筑表现为哥特复兴并带 有异国情调,影响范围较小。 有异国情调,影响范围较小。
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索 世纪末- 世纪初 世纪末 钢和钢筋混凝土的广泛应用, 钢和钢筋混凝土的广泛应用,促使探索 新材料与新结构结合的新建筑形式。 新材料与新结构结合的新建筑形式。 出现了新的建筑流派, 出现了新的建筑流派,产生了高层和超 高层建筑,涌现出了现代派建筑大师。 高层建筑,涌现出了现代派建筑大师。 技术和材料基础: 技术和材料基础: 钢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普遍应用 新的结构计算理论和方法陆续出现 各种大跨度建筑和壳体结构相继产生 新型建材不断投入使用 建筑设备快速发展 施工技术提高、 施工技术提高、进度加快 代表作: 代表作:纽约帝国大厦
• 表 现 派:
– 用奇特、夸张的建筑形体来表现主观感受和思想情绪 用奇特、 – 代表作: 波茨坦市爱因斯坦天文台 代表作:
• 未 来 派:
– 强调动感和速度(无实际作品) 强调动感和速度(无实际作品)
• 风格派与构成派: 风格派与构成派:
– 热衷于几何型体、空间和色彩的构图效果。 热衷于几何型体、空间和色彩的构图效果。 – 代表作:荷兰乌德勒支地方住宅 代表作:
三、折衷主义
弥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建筑的局限性, 弥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建筑的局限性,任 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建筑风格, 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建筑风格,或自由组合历史 上各种样式,也称集仿主义。 上各种样式,也称集仿主义。 代表作: 代表作:
– 巴黎歌剧院(五层中设四层马蹄形包厢、2150座) 巴黎歌剧院(五层中设四层马蹄形包厢、 座 – 巴黎圣心教堂 – 罗马祖国祭坛(伊曼纽尔二世纪念碑) 罗马祖国祭坛(伊曼纽尔二世纪念碑)
工艺美术运动建筑特征
• 受复古思潮影响: 受复古思潮影响:
– 以功能为中心。 以功能为中心。 – 使用地方建筑材料。 使用地方建筑材料。 – 采用当地建筑方法。 采用当地建筑方法。 – 英国强调歌特风格,美国侧重环境融合。 英国强调歌特风格,美国侧重环境融合。 – 尽量减少装饰、装饰与建筑及环境统一。 尽量减少装饰、装饰与建筑及环境统一。
工业革命对建筑产生的影响 一、生铁建筑和结构:英国塞文河生铁桥 生铁建筑和结构: 铁和玻璃结合的轻型结构: 二、铁和玻璃结合的轻型结构:巴黎植物园温室 生铁框架结构: 三、生铁框架结构:纽约哈帕兄弟大厦 功能主义建筑: 四、功能主义建筑:巴黎国立图书馆 博览会建筑:英国国际博览会的水晶宫; 五、博览会建筑:英国国际博览会的水晶宫;埃 菲尔铁塔和机械馆。 菲尔铁塔和机械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