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合集下载

海洋工程的环评

海洋工程的环评
海洋工程/海水综合利用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
简介:海水综合利用工程

海水综合利用工程seawater multi—purpose utilization engineering: 将海水水体作为 资源以各种方式进行有效利用的新建、扩建、 改建工程。
注:本标准中海水综合利用工程主要指海水淡化工 程、海水冷却工程、海水脱硫工程、大生活用海水 工程、海水化学资源利用工程以及其他一切利用海 水水体资源的工程,不包括盐田制盐和海水养殖工 程。
海水综合利用工程

海水脱硫工程seawater desulfurization engineering
利用天然海水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海水利用的新建、扩建、 改建工程。

大生活用海水工程domestic seawater engineering
将海水作为生活杂用水的海水直接利用的新建、扩建、改建 工程。

(3)评价工作等级的调整 海水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 特征较为特殊或对环境质量有特殊要求时, 经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各单项评价内 容的评价等级可作适当调整,调整幅度应为 一个等级。
二、工程概况
应阐明:

项目的名称、地点,地理位置(应附平面图),建设规模与投资规模(扩
我国经过“七五”“八五”“九五”科技攻关,在天 然沸石法海水和卤水直接提取钾盐 、制盐卤水提取系 列镁肥、高效低毒农药二溴磷研制、含溴精细化工产 品及无机功能材料硼 酸镁晶须研制等技术已取得突破 性进展。


"十五"期间正在开展海水直接提取钾盐产业化技 术、气 态膜法海水卤水提取溴素及有关深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开 发。 利用海水淡化、海水冷却排放的浓缩海水,开展 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形成海水淡化 、海水冷却和 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是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和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体现。 海水资源开发利用,是 实现沿海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发展方向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管理规定(国海规范〔2017〕7号)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管理规定(国海规范〔2017〕7号)

精心整理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管理规定第一章总体要求第一条为落实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加强海洋工程建设项目(以下简称“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准。

等级和范围,承担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对评价结论负责。

第五条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级管理。

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行政审批改革政策确定的管理权限,审批相应的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海洋工程可能造成跨区域环境影响并且有关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对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有争议的,该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由其共同的上一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六条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逐步推行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在线预受理和预审查,逐步实现网上受理和办理过程全公开。

(一)书面申请文件;(二)建设单位法人资格证明文件;(三)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的资质证明;(四)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全本,以及用于公示的不包含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五)由具备向社会公开出具海洋调查、监测数据资质的单位提供的环境现状调查及监测数据资料(报告)汇编;(六)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应提交的其他材料。

(八)工程拟采取的包括清洁生产、污染物总量控制及生态保护措施在内的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九)工程选址的环境可行性;(十)环境影响评价综合结论。

海洋工程可能对海岸生态环境产生影响或损害的,其报告书中应当增加工程对海岸自然生态影响的分析和评价。

第十条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规定办理受理程序,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

逾期不通知的,视为受理,其受理时间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征求意见的时限为10个工作日,对于逾期不回复意见的,按无意见处理。

第十二条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受理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后,应当组织技术审查。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分 析 ; --一 终 极影响原则,只考虑那些与人类经济活动或生态环境直接相关的终极影响后果 ; — 一 次性价原则,只考虑依经济寿命年限进行折现分析,使分析具有可比性。
GB /T 1 94 85 - 20 04
9.5.2 经济损益分析方法 可 采 用 恢复和防护费用法、影子工程法、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调查评价法等方法进行经济损益
海 洋 生 态环境影响预测可采用类比分析、生态机理分析、景观生态学等方法进行预测分析和定性描 述,或辅之以数学模式进行预测分析。 9.5 经济损益分析
生 态 环 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是建设项 日经济损益分析的一部分。 9.5.1 分析原则
生 态 环 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原则包括: — 突 出重点、兼顾一般,应对主要影响因子进行分析 ,对相关密切的一般影响因子适当进行综合
分 析 建 设项 目施工阶段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施工活动使海洋生境变化的定量程度 ,以 及由于此种变化导致生态因子的变化而使 自然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受到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
分 析 建 设项 目生产运行阶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生产运行改变了的生态环境 区域空间格 局和水体利用的影响状况 ,以及由此而影响的海洋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范围和程度。
对 区 域 生态环境影响的预测内容应包括 :建设项 目所产生的各种干扰 ,对评价区域 内的生态环境是 否带来某些新的变化,是否使某些生态问题严重化,是否使生态环境发生时间与空间的变更,是否使某 些原来存在的生态问题向有利的方向发展等。
3级 评 价 项 目要对关键评价因子(如珍稀濒危物种、海洋经济生物等)进行预测 ;2级评价项 目要对 所有重要评价因子进行单项预测 ;1级评价项 目除了进行单项预测外 ,还要对 区域性全方位的影响进行 预测;有放射性核素评价要求的项 目除了进行 1级评价项 目的预测外,还应进行海洋生态遗传变异趋势 的预测 。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2014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2014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2014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是指对海洋工程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所遵循的技术指导原则和方法。

2014年发布的这一导则旨在为海洋工程项目的环境评价提供指导,以确保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得到合理评估和控制。

海洋工程项目包括海上风电、海底管线铺设、海底油气开发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环境产生影响。

因此,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是必要的,它可以评估项目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提出环境保护建议和控制措施,确保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2014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评价范围和内容:明确评价的范围和内容,包括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如水质、水动力、底质改变等。

2. 评价指标和方法:确定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对于不同类型的海洋工程项目可能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如生物多样性指标、底质监测、水质模拟等。

3. 环境监测与评估:建立环境监测和评估体系,监测和评估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4. 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对于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如建立保护区、限制施工时段等。

5. 参与与沟通:鼓励公众和利益相关方参与环境影响评价过程,通过沟通和交流解决可能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发布和实施,为海洋工程项目的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指导,有助于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导则的不断更新和完善也将随着海洋工程技术的发展和环境保护需求的变化而进行,以更好地适应新的挑战和需求。

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海洋开发、利用和保护活动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评估和判断的科学方法。

近年来,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和对海洋资源的日益依赖,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首先,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对于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地球生物多样性和气候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对海洋开发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和威胁。

其次,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对于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海洋资源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财富,包括石油、天然气、海洋能源、矿产资源、渔业资源等。

但是,过度的开发利用会对海洋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影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可以通过评估开发活动对资源的潜在影响,提出科学合理的开发方案和管理措施,从而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对于海洋环境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评估不同污染源对海洋环境的影响程度,识别主要污染源,制定相应的污染治理措施,从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海洋环境的恶化。

最后,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还对于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海洋灾害包括海洋风暴、沉船、海啸、海洋酸化等。

这些灾害对人类社会和海洋生态系统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可以通过综合评估灾害风险,提前预警和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从而减少灾害对人类社会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综上所述,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对于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海洋环境污染治理以及海洋灾害风险评估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推动科学合理的海洋开发和海洋环境保护,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海洋环境质量评价报告

海洋环境质量评价报告

海洋环境质量评价报告尊敬的领导及相关部门:根据贵单位的委托,经过详尽的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我们针对海洋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现将评价结果向贵单位报告如下:一、概述海洋环境质量评价是对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综合评估,旨在为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本次评价主要从水质、生物多样性和污染物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二、水质评价1. 海洋水质监测结果显示,整体水质较为良好。

根据各项指标的测定数据,水质等级达到了国家规定的优良水质标准,并满足海洋生态系统的基本需求。

2. 在水质评价过程中,我们发现了部分区域存在一些水质污染问题。

主要表现为废水排放、河口污染以及近海区域的有害物质浓度超标等。

我们建议贵单位督促相关企事业单位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切实提升海洋生态环境质量。

三、生物多样性评价1. 海洋生物多样性是评价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经过对多个海域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物种统计,发现了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

2. 部分海域的物种多样性指标较低,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导致的生境破坏和非法捕捞。

鉴于这一现状,建议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限制非法捕捞行为,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与保护。

四、污染物评价1. 在进行海洋环境质量评价的过程中,我们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了监测和分析。

结果显示,部分海域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物含量超标问题。

2. 主要污染物包括无机污染物如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如残留农药等。

我们怀疑这些污染物来自工业排放、河流污染以及海洋运输等渠道。

建议加强行业管理,依法规范工业排放行为,加强海上监控与处罚力度,减少污染物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五、总结与建议综上所述,海洋环境质量评价结果显示,整体水质较好,生物多样性丰富,但同时存在水质污染和污染物超标问题。

为了保护和提升海洋环境质量,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建立健全海洋环境保护制度,加强海洋环境管理和监测力度;2. 规范工业和船舶排污行为,减少有害物质对海洋的污染;3. 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设立自然保护区,并制定相应管理计划;4. 加强舆论引导,提高公众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

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格式与内容

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格式与内容

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格式与内容C.1 文本格式C.1.1 文本规格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文本外形尺寸为A4(210mm×297mm)。

C.1.2 封面格式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封面格式如下:第一行书写项目名称:××××工程(居中,指建设项目立项批复的名称,不超过30个汉字);第二行书写:环境影响报告表(居中);第三行落款书写: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单全称(居中,加盖公章);第四行书写:××××年××月(居中);第五行书写:地名(居中)。

以上内容字体字号应适宜,各行间距应适中,保持封面美观。

C.1.3 封里1内容封里1为环境影响评价证书1/3比例彩印件,同时应写明证书持有单位的全称、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传真电话、电子信箱等。

C.1.4 封里2内容封里2中应写明:环境影响评价委托单位全称,环境影响评价承担单位全称(加盖公章),环境影响评价证书等级与编号,环境影响评价单位负责人姓名、职务、职称,技术负责人姓名、职务、职称,评价机构(部门)负责人姓名、职务、职称,项目负责人姓名、职务、职称,校核、审核、审定和批准人的姓名、职务、职称等。

C.1.5 参加评价人员基本情况参加评价工作所有人员的基本情况应按照表C.1内容填写。

C.2 报告表表格与内容C.2.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应按照表C.2的格式与要求填写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表,可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填写空格内容。

C.2.2 工程概况与分析应按照表C.3的格式填写工程概况与分析表。

工程概况与分析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建设项目所在地理位置(应附平面图),建设方案(附平面布置图),工程施工方案与施工方法,工程量及作业时间,生产物流特点与流程,生产工艺及水平,原(辅)材料、燃料及其储运,用水量及排水量等概况;建设项目利用海洋完成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类型和利用方式、范围和面积,建设项目控制或利用海水、海床、海岸线和底土的类型和范围,包括占用海域面积,涉及的沿海陆域面积,占用海岸线和滩涂等概况。

海洋环评范围

海洋环评范围

海洋环评范围海洋环评是指对海洋开发利用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旨在评估项目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有效保护海洋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海洋环评的范围涉及多个方面,包括项目背景、环境基线、影响评价和监测预测等内容。

项目背景是海洋环评的第一步,需要对项目的背景进行全面了解。

这包括项目的规模、建设目的、地理位置、技术特点等信息。

了解项目背景有助于评估项目对海洋环境的潜在影响,并为后续的环境基线调查和影响评价提供必要的参考。

环境基线调查是海洋环评的重要环节,它是对项目周边海域环境状况的系统调查和评估。

环境基线调查需要包括海洋生态环境、水质、海底地质、海洋生物资源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环境基线的调查,可以了解项目建设前的海洋环境状况,为后续的影响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影响评价是海洋环评的核心内容,它是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估。

影响评价需要综合考虑项目的建设、运营和退役等不同阶段可能产生的影响,包括水体污染、生物多样性破坏、渔业资源减少等方面。

通过影响评价,可以预测项目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监测预测是海洋环评的重要环节,它是对项目建设和运营阶段环境影响的实时监测和预测。

监测预测需要建立相应的监测网络,包括水质监测、生物多样性监测、渔业资源监测等。

通过监测预测,可以及时掌握项目对海洋环境的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海洋环评的范围还包括社会影响评价和风险评估等内容。

社会影响评价是对项目可能对社会经济和民生的影响进行评估,包括就业机会、经济效益、社区稳定等方面。

风险评估是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包括事故风险、生态灾害风险等。

海洋环评的范围应该根据具体项目的特点进行调整和补充。

不同的项目可能对海洋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海洋环评时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同时,海洋环评还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环境影响评价
一、概述
(1) 1982年8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以下建设项目必须作海洋环境影响评价:
海岸工程建设
海岸石油开发
河口、海湾、海域排污
(2)海洋环评任务
查清受纳污染物的海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评价区内海洋生物种群的数量及分布,明确环境保护目标和海域环境功能要求。

预测项目建成后对海洋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包括海岸工程引起的海域地形地貌的变化、流场和余流场等水动力条件的变化、物质浓度场和生态系统的变化等。

根据环境结果提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操作安全、行之有效的防治对策。

二、海洋环评工作等级的划分
划分为三级,划分依据为:
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20000,5000,1000,500m3
/d
污水水质复杂程度:复杂、中等、简单
受纳水域规模:小型半封闭海湾,其他海域(开敞海域和大型海湾)
三、海洋环境现状调查
1.海域自然环境概况调查
地理位置
地质地貌及沉积物类型
气象特征:气温、风向、风速、降水量
水文特征:潮位、潮流、波浪
海洋自然资源:渔业资源、油气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2.沿岸社会环境概况调查
城市规模、性质、行政区划、人口
社会经济状况
城市总体发展规划
海域功能区划
环境保护目标
3.污染源调查
入海点源:入海河流、混合排放口、直排和市政下水排海口。

入海面源:乡镇农村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田化肥、农药、生长剂等。

养殖污染源:滩涂养殖、浅海养殖、网箱养鱼。

海上污染源:海上船舶、石油平台、海洋倾废。

4.海洋环境调查
(1)现状调查评价范围
现状评价范围:海洋0m等深线~1-2km等深线——向海;大于一个潮周期内水质点可能达到的最大水平距离——顺岸。

影响评价范围:根据潮流场范围确定,如一般将整个海湾作为评价范围。

(2)调查断面和钻孔设置
断面方向与海岸垂直,在主要排污口设主断面,在主断面两侧设3~5个辅助断面,每个断面3~5个测站。

(3)调查时期
一、二级:枯、平、丰水期
三级:枯期
5.海洋生物调查
《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范》:
微生物:总异养菌、大肠杆菌、弧菌、烃类异样化菌
浮游植物:种类、数量、初级生产力
浮游动物:种类、生物量
底栖生物
游泳生物
生物体内污染物含量测定
生物浓缩系数(CF)值的测定:
CF C
i
C
wi
式中,C
i——生物体内某一污染物的含量;
C
wi——环境水中的污染物浓度。

6.水质及底质调查
7.潮间带调查
8.评价区保护目标的认定
四、海洋环境现状评价
1.评价参数的选择
2.评价标准:《海水水质标准(GB3097-82)》
3.评价方法:
单因子指数法P
i C
i
C
0i
五、海洋环境影响预测
1.预测方法:
(1)模拟实验法
数值模拟:流体动力学数值模式、平流——扩散输送模式、拉格朗日余流模式。

环境模型实验
(2)近似估算法
2.海洋环境影响预测常用的水质数值模型
(1)流体动力型数值模型
指潮波的数值模拟,即对给定的海区或海湾用数值方法求解潮波动力学基本方程,从而掌握计算域内各点的潮位及潮流的分布及变化规律。

(2)近岸海域余流模型
(3)平流—扩散输送模型
(4)悬沙输入物预测模型
(5)温排水预测模型
(6)溢油预报数值模型
3.电厂煤码头落海煤屑、煤尘预测
4.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单因子评价法
六、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污染防治措施和建议
1.减少排污量
2.充分利用海域自净能力,划定混合排放区
3.提出最佳排污方式和时段
4.提出合适的选址意见
5.环保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