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船夫曲 2

合集下载

七年级音乐《黄河船夫曲》优秀教案

七年级音乐《黄河船夫曲》优秀教案

《黄河船夫曲》【教学内容】歌曲《黄河船夫曲》【教学目标】1、大方自信的齐唱、对唱歌曲,唱出陕北民歌的韵味。

2、了解陕北民歌与陕北人民生活之间的联系,感受、体验陕北民歌的风格特点。

3、在轻松的气氛中,激发学生从内心热爱我国的民歌艺术。

【教学重点】自信演唱《黄河船夫曲》,唱出陕北民歌韵味。

【教学难点】了解陕北民歌与陕北人民生活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一、走进西部1、音乐引路。

课件播放电视剧插曲:赶路、放羊、送别、阿宝《山丹开花红艳艳》片段。

学生在音乐声中等待上课。

2、导入新课:生活中处处是陕北民歌。

师:同学们,课前我们听到的民歌里唱的内容还有印象吗?他们的演唱有什么共同点?〔赶路、方言、送别的场景。

音调较高。

〕师:这些歌曲是地地道道的陕北民歌,在陕北有这样一句话“女人们忧愁哭鼻子,男人们忧愁唱曲子。

〞陕北人男男女女、老老小小都喜欢民歌。

陕北人的生活离不开民歌,陕北民歌更是反映了人们的生活。

师:其中的演唱者认识吗?阿宝在农村长大,从小受到民间音乐的熏陶,他对陕北民歌非常钟情,声音能窜高走低,将陕北民歌的魂植入人们的内心。

他的声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陕北民歌到底和陕北有什么联系?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陕北,走近陕北民歌。

二、赏析陕北民歌。

1、介绍地域环境。

师:在我国的陕西省,以北山和秦岭把陕西分成:北部的陕北高原、中部的关中平原和南部的秦巴山地,我们刚刚听到的音乐就是来自北部的陕北高原。

我们来看看黄土地上陕北人的生活环境。

这里与我们的城有什么不同?比拟城—陕北高原,黄河—湘江,配歌曲伴奏。

师:在陕北高原上流淌着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它与我们的湘江有区别吗?师: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的人会有着怎样的性格?在这么天宽地阔的高原上,人们说话或是唱歌的声调会有什么特点?师:赤裸光秃的黄土高原与咆哮怒吼的黄河赋予了陕北人的开朗豪放、淳朴敦厚的性格,在沟壑纵横、天宽地阔的黄土高原上,人们由这山坡可以望见那山坡,可是见个面却要走几个小时的羊肠小道,喊话或对歌成了他们最快捷的交流方式。

苏少版音乐八上《黄河船夫曲》ppt课件2

苏少版音乐八上《黄河船夫曲》ppt课件2

我们都希望自己能有一个知己,从相逢,相识,到相知,到无话不谈的知己,穷尽一生,朋友广而远,知己少而近,友情文章告诉我们,如果遇到这样一个互相懂得的人, 就要好好珍惜。自己是把剑,知己是剑鞘,利剑出鞘,锋芒毕露之时,剑鞘则系在腰间默默守候。一把剑经过一番打打杀杀,江湖缠扯过后,必会五骨通乏,六筋俱困,疲 惫充斥于脏腑之间,这个时候,就需要躺在剑鞘里好好休养了。剑鞘是一把剑最坚实的维修基地,提供最可靠地后勤保障,每当宝剑元气大伤之时,务必要返厂疗伤,作为 知己的剑鞘,定是倾其所有,哪怕是砸了老锅,卖了陈铁,也要肝胆相照,以最大功率输出自己的真气,只为保住这把剑。有人腰缠万贯,有人流落街头,有人名扬四海, 有人一生庸碌,人这一辈子,旅途虽短,路却难走。注定逃不过酸甜苦辣,悲欢离合的音速飞镖,注定要吃尽五颜六色的风霜。若能赐一知己,得之是命,惜之是福,可不 能随意糟蹋。知己就是半个自己,如果自己是左脑,那知己就是右脑,如果自己是左手,那知己就是右手,如果自己是左边的这瓣心,那知己就必须是右边的另一半。若缺 了另一半,就是个死人了,并且还死无全尸,若是挣扎着不死,无异于变异僵尸,理性失效,良心残废,吞噬人血,不带怜悯,岂不更可怕?人,是个对称的生命,什么都有 左右两半,若缺了知己,自己就只剩一半了,不就成了一头怪物了吗?那不就要天天被奥特曼追杀吗?跌倒了,很多人懂得扶你,摔伤了,很多人懂得止血,噎住了,很多人 懂得端杯水。可是,当你内心受伤了,即使是小到纳米级的伤痕,有人能看出来吗,你既没感冒,也没发烧,脸色红润,满面轻风,盖住了内心那瞬间的小小波动,可能不 会有任何震感,也许连自己都找不到震源。而这个时候,偏偏有人感觉到地震了,准确侦测出了震级和震源,只有知己才能扫描出你心房里的病毒,唯有知己才会专门为你 安装一台精密地动仪。知己能读出你心里最深处的悲伤,埋得再深,填得再厚实,也会被掘出来,而这种近乎奇迹的事只有知己才做得到。人生的轨迹既不是常数函数式的 一马平川,也不会是指数函数式的一路腾达,而是正弦曲线式的跌宕起伏,有升有降,有顶峰,有谷底,盛极必衰,摔倒了最低处,再开始爬升。而知己,就是在我们直线 飙升时给我们及时降温,以免过热烧坏了头脑,主机一旦报废了,整台机器随之瘫痪;在我们堕落腐朽时给我们添加柴火,用木棒在雪花缤纷的寒冬里,擦出希望的火花,给 我们解冻,帮我们去潮,重新启动。根据牛顿力学定律,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也是这样,知己是自己的知己,那自己就是知己的知己,互为知己,才是真正的知己。若仅 有单方面的输出,另一方却浑然不知,只能说明,一方作践自己,另一方没心没肺。一个不会珍惜自己,另一个不会珍惜别人,作为知己的这两半,都没有得到精心照顾, 土壤干裂,缺水少肥,杂草丛生,怎么指望这两半茁壮成长呢,将来不是畸形就是异形,怎么能做知己呢?人心不在大小,而在于单人间和双人间的纠葛,纵使心再大,可就 住了你一个人,不觉得空虚寂寞冷吗,就算心再小,可也住下了两个人,那份互为知己的温暖,连上帝都会羡慕的。朋友大薇去北京出差,约了十几年没见的朋友吃饭,大 薇在城东,朋友在城西,两个人耽搁在路上的时间,比见面聊天的时间还长。匆匆吃饭,匆匆告别,大薇苦笑着说,曾经好得睡一个被窝,说要好一辈子的闺蜜,生生被时 间隔在了两岸,再也回不去。每个人都是这样的吧,一路走来,人生的每个阶段,总会有那么几个死党或闺蜜,和你一起疯,一起闹,一起哭,一起笑,在你孤单时给你温 暖,在你受伤时给你安慰,在你受欺负时,为你出头……走着走着,在某个人生的转角说了再见,然后就再也没见到;即使再见,也因为时过境迁,找不到来时的路,无法 再走近。就像席慕蓉说的:回顾所来径,只剩苍苍横着的翠微。只有少数人,会陪你一生。坦然面对友情的得到与失去,不必追,不必挽留,这才是人生常态。人生漫长, 总有一些人来来去去,总有一些人要离去; 也总有一些人,无论风风雨雨,会陪你一辈子。电影《七月与安生》里的七月与安生,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少女。七月文静乖巧, 有个幸福温暖的家庭,是大家眼里的好孩子;安生叛逆桀骜,父亲去世母女相爱相杀,是个缺爱的女孩。偏偏两个人好得要命,彼此踩着对方的影子,恨不能一辈子在一起, 一起洗澡,一起翘课……15岁那年,她们都喜欢了一个男孩子家明。家明的出现,让七月和安生之间的情感发生了不可言喻的变化,而家明的摇摆不定,也让两个女孩面对 友情与爱情,备受煎熬。最终,安生在确认自己也爱上家明以后,选择把家明让给七月,自己离开小镇,去流浪。她说,在七月与家明之间,她选择七月。七月明白安生的 离开,是成全,但还是任由安生的列车徐徐驶离,爱情在某个时刻,会战胜友情。但是,分开的两个人,仍然彼此牵挂。七月羡慕安生的自由,安生羡慕七月的岁月静好。 再次见面,却又像刺猬一样彼此伤害,然后各自哭泣疗伤。电影结尾,七月难产去世,临终前,将孩子托付给安生。不管我们之间有多少误会和伤害,我还是选择最信任你, 把孩子托付给你。这也许就是最动人的友情。想起《乱世佳人》里梅兰妮和斯嘉丽。一个相貌平平,但是优雅得体、善解人意的贵族小姐,女人中的女人;一个妩媚动人, 任性倔强热情似火的庄园主女儿,女人中的男人。一开始,斯嘉丽便把梅兰妮当作情敌,认为是梅兰妮夺走了自己暗恋的阿希礼。 所以,她心怀嫉恨,处处刁难,把梅兰妮 当作眼中钉。然而,随着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家园被毁,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女性,不得不相依为命。郝思嘉勇敢强韧,为了养活一家人,复兴家业,忍受各种屈辱,冒 着各种危险,梅兰妮则在一边贴心陪伴,护着她,开导她,看着她一天天褪去浮华与虚荣,她们的友情也开始萌芽。哪怕自己的丈夫和郝思嘉的绯闻传得满城风雨,哪怕郝 思嘉的名声在上流社会差到了极点,她都挺身而出,帮她解围。所以,当梅兰妮难产需要照顾,连她的姑妈都抛下她逃跑的危急时刻,斯嘉丽不离不弃,克服内心的恐惧, 照顾她顺利产下儿子小博。如果说这个时候,斯嘉丽还有是为了阿希礼的托付,但是,当她带着一家人逃回被毁的家园,枪杀闯入家园的“北方佬”,胆小如兔的梅兰妮却 勇敢地帮着她处理尸体的那一刻,她们的友谊完成了升华。就像梅兰妮说的那样,她一直羡慕斯嘉丽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勇敢的性格。但其实,斯嘉丽也羡慕梅兰妮那种成 熟,识大体,包容的胸怀吧。两个本来是情敌的人,在战争的灾难中,相互取暖,结成了深厚的友情。梅兰妮临死前,把儿子托付了斯嘉丽照顾,并嘱咐她珍惜巴特勒的爱。 梅兰妮比斯嘉丽自己还了解她,她了解她的缺点和不完美,更了解她的能力与骨子里善良,所以,她把儿子托付给她。最好的友情,就是这样吧,你有种种缺点,我还是喜 欢你,信任你,地老天荒。不只女人,男人之间也有这样动人的友情。魏晋时候,同为竹林七贤的嵇康与山涛,是好朋友,他们同另外五个人一起,啸饮山林,自在快活。 但是后来山涛禁不住曹魏朝廷的再三邀请,去做官了,而且很快做到了组织部长的位置。当时曹魏朝廷广揽天下名士,山涛便向朝廷举荐了自己及的好友嵇康。不料,嵇康 勃然大怒,他怎么肯给抢了汉室天下的曹家卖命呢!越想越气,于是写下了那个着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大概就是说,本来还以为你了解我,原来不是这样,这样的朋 友不要也罢了。山涛也没说啥,还在皇帝面前极力维护,两人的友谊也仿佛到此结束。后来,你去投奔山涛叔叔吧,他肯定会好好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课件 第4单元:黄河船夫曲 (共18张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课件 第4单元:黄河船夫曲 (共18张PPT)
黄河船夫曲
聆听与感受
思考:歌曲描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赞美了什么?
气势壮观的黄河和黄河岸边船夫们与惊涛骇浪奋力拼搏 的豪放气质。
表达了黄河船夫们豪放乐观的性格和自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赞美了祖国的壮丽河山。


一 听
犷,
、 高
感 受 歌
亢曲
、的
自 、 情


找 一 找 , 旋 律 在 写 作 手 法 上 的 特 点 。
唱一唱,体会倚音与下滑音的作用。
唱 一 唱 , 感 受 陕 西 民 歌 的 韵 味 。
拓展欣赏
民间歌唱家王向荣演唱的《黄河船夫曲》 比一比,看哪一组演唱的韵味儿十足。
民歌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是一切音乐创作的源泉。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我的舞台 我做主
尝试用陕西方言演唱歌曲。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欣赏东北民歌《月牙儿五更》,感受东 北民歌的风格特点。
民族拉弦乐器。琴筒用木板 或椰壳制成,形似碗状。音色 高亢嘹亮。
板胡
试比较器乐与声乐作品表现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安 塞 腰 鼓
秦 腔 脸 谱
皮影戏
谢谢
•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2022年2月18日星期五2022/2/182022/2/182022/2/18 •2、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 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人。2022年2月2022/2/182022/2/182022/2/182/18/2022 •3、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2022/2/182022/2/18February 18, 2022 •4、享受阅读快乐,提高生活质量。2022/2/182022/2/182022/2/182022/2/18

欣赏《川江船夫号子》《黄河船夫曲》

欣赏《川江船夫号子》《黄河船夫曲》
•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爱国主义的颂歌。 《黄河船夫曲》是其中的一个乐章。作者 冼星海要在此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劲往一处使。
引入情景
• 问:与单纯的喊1 2 口令相比,在这种口令 下干活心情会觉得怎样?
• 不觉得枯燥,把疲劳和辛苦转移了。调剂 了人们的精神,鼓舞了劳动热情,激发了 干劲。
川江号子 在我国峡江上常有许多来往的船 只,因为四川境内的长江三峡地 形复杂,所以船只在行使的过程 中会碰到各种情况,船只通常要 经过平水、见滩、上滩、险滩、 下滩的劳动过程。船工们会喊出 各种号子来配合每一劳动过程。
川江号子在我国峡江上常有许多来往的船只因为四川境内的长江三峡地形复杂所以船只在行使的过程中会碰到各种情况船只通常要经过平水见滩上滩险滩下滩的劳动过程
劳动号子
导入:学生体验抬重物
• 抬重物喊口令的目的是什么? • 协调地抬着走。 • 抬重物时重复喊口令与军训时喊的1212,其
作用有什么不同? • 军训时喊的1212,起到统一步伐的作用; • 抬重物时重复喊口作过程?能否描述其劳动状态? 节奏特点怎样?
平水号子
你认为这是纤夫们拉纤的哪一劳作过程?能否描述其劳动状态? 节奏特点怎样?
劳动号子 ——是一种直接伴随劳动 而歌唱的歌曲
• 音乐特点—— • 音乐性格:坚定、豪迈、粗犷; • 节奏:律动性,紧张有力; • 演唱形式:一领众和
川江船工号子
• 和原始原味的川江号子相比有什么不一样? • 旋律更加优美动听,更能被听众接受,更加
有艺术性。
劳动号子的种类
• 除了以上欣赏的这种船渔号子外,还有如: 搬运号子、工程号子、挑担号子、农事号 子
学生活动
• 自选劳动内容,创编劳动号子,并表演
黄河船夫曲

《黄河船夫曲》PPT课件2教学课件

《黄河船夫曲》PPT课件2教学课件
(2)感受音乐形象和情绪,弘扬民族精神, 进行爱国教育。
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反复听赏,感受作品的宏伟气势.
•难点:
•关键在于了解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 素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表现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PPT模板:素材: PPT背景:图表: PPT下载:教程: 资料下载:范文下载: 试卷下载:教案下载: PPT论坛:课件: 语文课件:数学课件: 英语课件:美术课件: 科学课件:物理课件: 化学课件:生物课件: 地理课件:历史课件:
黄河船夫曲
词的作曲者
• 冼星海(1905-1945)
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他积 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 《救国军歌》、《游击军歌》、 《茫茫的西伯利亚》、《在太 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 品。由于他对发展我国革命音 乐所作的巨大贡献,赢得了 “人民音乐家”的光荣称号。
大合唱
大合唱是大型的、多乐章的声乐套曲我。
《黄河船夫曲》
这一乐章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绘了船夫们与 风浪搏击的场面,音乐充满战斗的力量。
第二部分是根据开始的主题旋律,拉宽了节奏、 放慢了速度,表现船夫们穿过了急流、靠近了河 岸的那种欣慰。这表明,中国人民尽管处在艰难 抗战之中,但已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第三部分,音乐又回到了乐章开始的速度上,但 又由强渐弱,由近到远。这一乐章通过黄河船夫 与急浪、险滩的搏斗,象征着中国人民与日本帝 国主义日趋激烈的民族矛盾。
各段中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表现出人物的什么思 想感情?在音乐中起到什么作用? (感受音乐中的节奏、速度、力度的鲜明对比)
第一乐段:引子部分 旋律( 高亢 ) 节奏( 紧促 )速度( 较快 )力度( 较强 )
第二乐段:中间部分 旋律(平稳 )节奏( 舒展 )速度( 稍慢 )力度( 减弱 )

接力版四上音乐五黄土高坡2黄河船夫曲-教案

接力版四上音乐五黄土高坡2黄河船夫曲-教案

接力版四上音乐五黄土高坡2黄河船夫曲-教案一. 教材分析《黄土高坡》和《黄河船夫曲》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经典之作,两首歌曲都描绘了黄河流域的自然风光和人民的生产生活。

通过学习这两首歌曲,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音乐风格。

二.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中国的传统音乐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这首歌曲的背景和深层含义可能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教学来进行深入的解释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黄土高坡》和《黄河船夫曲》,学生可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音乐风格,深入理解歌曲的背景和深层含义,提高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教学难点主要是歌曲的高音部分和节奏部分,需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和指导才能掌握。

教学重点是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这两首歌曲,并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问答法等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学生的练习和问答,来达到教学目标。

六. 教学准备教师需要准备教案、PPT、音响设备、乐谱等教学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黄土高坡》和《黄河船夫曲》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中国的传统音乐风格。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两首歌曲的乐谱,并对歌曲的背景和深层含义进行解释和讲解。

3.操练(15分钟)教师示范演唱两首歌曲,并指导学生进行跟唱和练习,重点指导学生掌握高音部分和节奏部分。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并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和反馈。

5.拓展(10分钟)学生通过互联网或者图书馆等渠道,查找关于黄河流域的更多信息,并制作PPT进行分享。

6.小结(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演唱和拓展进行总结和评价,并指出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需要对两首歌曲进行反复练习,并撰写一篇关于黄河流域的作文。

8.板书(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写下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方便学生课后复习。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的时间如上所示,总共约为50分钟。

黄河船夫曲(简谱)PPT

黄河船夫曲(简谱)PPT
4
黄河船夫曲
听一听,这些都是哪里的民歌?
•1
2
•3
4
•5
6
•7
8、Biblioteka 听 一 听 , 感 受 歌 曲 的 情 绪 。
音乐知识
民歌 中国民歌是中国音乐体裁的一种,是人民群 众在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而产生和发展 起来的歌曲艺术。民歌按体裁分为号子、小调、山 歌。号子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并直接配合劳动而歌 唱的民歌。小调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歌唱的抒 情小曲,旋律委婉、节奏规整。山歌是人民群众在 山间野外歌唱的小曲,旋律高亢、节奏自由。
特找 点一 。找
, 旋 律 在 写 作 手 法 上 的
唱一唱,体会装饰音与下滑音的作用。
陕西民歌的特点
• 请大家讨论一下,陕西民歌有什么特点? 粗犷 高亢 质朴
具有浓郁的乡土风味和朴实风格
有让 感我 情们 的化 演身 唱黄 歌河 曲船
夫 的 身 份 ,
安 塞 腰 鼓
秦 腔 脸 谱
皮影戏
尝试用陕西方言演唱歌曲。

初中九年级上册音乐课件第二单元黄河船夫曲(28张)ppt课件

初中九年级上册音乐课件第二单元黄河船夫曲(28张)ppt课件
1935年-1938年创作了《救国军歌》, 《游击军歌》, 《在太行山上》等各类型的声乐作品. 《黄河大合唱》是他年任
鲁艺音乐系主任后创作的. • 主要作品 :《保卫芦沟桥》、《游击军》、《到敌人后方
去》、《在太行山上》等
《黄河》共八个乐章、 每章曲首都有配乐朗诵.
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 第二乐章:《黄河颂》(男声独唱)
作品背景
• 作于1939年3月,由光未然(张光年)作词,冼星海作曲。 1938年 冬,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由陕西东渡黄河,到达山西吕梁山 抗日根据地。途中,光未然亲临险峡激流、怒涛漩涡、礁石瀑布 的险地,目睹了黄河船夫与惊涛骇浪博战的情景,聆听了水手们 高亢激越、深沉有力的船工号子……这一切激起了他创作的激情 和灵感,一首长诗——《黄河吟》应运而生。1939年,光未然与 冼星海在延安相见。在西北旅社的一间窑洞里,演剧队举办了一 个朗诵会,光未然亲自朗诵了这首长诗。冼星海听后,约请光未 然将其改成歌词,并激动地表示:“我有把握把它写好。”后来, 冼星海夜以继日地工作,仅用了六天的时间便谱好了《黄河大合 唱》。1939年3月31日脱稿,4月13日在陕北公学礼堂首演,由 邬析零指挥。这次演出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便传遍全国。同年5 月11日,为庆祝鲁艺成立一周年,由冼星海亲自指挥再次演出了 《黄河大合唱》。毛泽东同志听后高度地赞扬了这次演出。当年 7月,周恩来同志听了这部合唱,随即为星海同志写下了“为抗 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的题词。1941年,星海在苏联又 对《黄河大合唱》进行了加工整理,并使之更加完善、理想。
保卫黄河
课堂小结:
• 这节课上我们欣赏了《黄河船夫曲》, 它带给我们的一个主题感受:即赞颂了我 们中华民族勇敢坚强、不畏强暴、不屈不 挠的伟大精神,而且让我们在音乐中体会 了气势磅礴的壮美之感。让我们在这种美 的激励中走向美好的明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版小学音乐第九册:
黄河船夫曲
教学目标:
1、大方自信的齐唱、对唱歌曲,唱出陕北民歌的韵味。

2、了解陕北民歌与陕北人民生活之间的联系,感受、体验陕北民歌的风格特点;
3、在轻松的氛围中,激发学生从内心热爱我国的民歌艺术。

教学重点:自信演唱《黄河船夫曲》,唱出陕北民歌韵味。

教学难点:了解陕北民歌与陕北人民生活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走进西部
1、音乐引路
CAI:课件播放电视剧插曲:赶路、放羊、送别、阿宝《山丹开花红艳艳》片段
学生在音乐声中走进教室,坐定后继续听完。

2、导入新课:生活中处处是陕北民歌
师:同学们,课前我们听到的民歌里唱的内容还有印象吗?他们的演唱有什么共同点?(赶路、方言、送别的场景。

音调较高。


师:这些歌曲是地地道道的陕北民歌,在陕北有这样一句话“女人们忧愁哭鼻子,男人们忧愁唱曲子。

”陕北人男男女女、老老小小都喜欢民歌。

陕北人的生活离不开民歌,陕北民歌更是反映了人们的生活。

师:其中的演唱者认识吗?阿宝在农村长大,从小受到民间音乐的熏陶,他对陕北民歌非常钟情,声音能窜高走低,将陕北民歌的魂植入人们的内心。

他的声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陕北民歌到底和陕北有什么联系?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陕北,走进近陕北民歌。

二、赏析陕北民歌
1、介绍地域环境
师:在我国的陕西省,以北山和秦岭把陕西分成:北部的陕北高原、中部的关中平原和南部的秦巴山地,我们刚才听到的音乐就是来自北部的陕北高原。

我们来看看黄土地上陕北人的生活环境。

这里与我们的城市有什么不同?
CAI:比较城市—陕北高原黄河—湘江,配歌曲伴奏
师:在陕北高原上流淌着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它与我们的湘江有区别吗?
师: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的人会有着怎样的性格?在这么天宽地阔的高原上,人们说话或是唱歌的声调会有什么特点?
师:赤裸光秃的黄土高原与咆哮怒吼的黄河赋予了陕北人的人开朗豪放、淳朴敦厚的性格,在沟壑纵横、天宽地阔的黄土高原上,人们由这山坡可以望见那山坡,可是见个面却要走几个小时的羊肠小道,喊话或对歌成了他们最快捷的交流方式。

因此,大自然赋
予了他们高亢的声调、嘹亮的歌喉。

2、一听全曲,关注歌词内容
师:就让我们一起去听一听黄河上飘来的歌声!
师:黄河上的歌声是谁唱的?他们在干什么?(船夫,边划船边唱歌)
师:生活在黄河上的船夫们,在黄河上艰辛、无畏地划船、拉纤,风浪将他们的脸刻满了皱纹,雨雪将他们的须发染成苍白,但是他们依然不畏艰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在黄河上摆桨撑船。

师:陕北民歌的内容是陕北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们干活也罢、赶路也罢、放羊也罢、划船也罢,只要心中有感,便放开嗓子唱起来。

《黄河船夫曲》唱的正是黄河上船夫们艰辛的生活,体现了他们吃苦耐劳的性格,简单的歌词也许没有太深的含义,但是唱歌为他们枯燥的划船生活消除劳累与疲乏。

3、二听旋律,关注音程跳动
1)生边听旋律,画旋律线
师: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画出旋律线,请你说说旋律有什么特点?(跳动较大)
2)对比湖南民歌《茉莉花》,分析旋律音程跳动较大原因
师:对比湖南民歌《茉莉花》,陕北民歌的音程跳动较大,这跟什么有关?(江南人感情细腻、说话柔和。

陕北人性格粗犷,声调高亢、嘹亮)
4、三听老师范唱,轻声跟唱曲谱,关注旋律重复
师:老师来唱第一段歌词,请大家随我轻轻跟唱曲谱,注意观察歌曲的旋律还有什么特点?
(重复)重复出现了几次?(5次)
2)生随琴唱重复旋律
师:刚才在听的时候,同学们已经能基本轻声跟唱,说明这首曲调琅琅上口。

尤其是中间这一段,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段旋律。

3)生边做协调有致的划船动作边唱旋律,感受旋律的重复
师:这一句是整首歌曲中最典型、重复次数最多的旋律?我们可以联系船夫们此时的动作,想一想他们一边唱歌一边在……(划船)。

他们的动作有什么特点?(娴熟、协调有序)
师:让我们模仿船夫娴熟的、重复的划船动作,随琴唱这一句重复出现的旋律。

4)生边做划船动作,边唱歌词,感受四四拍子的强弱规律,表现歌曲的韵味
CAI:将歌词每小节第一拍的字放大
师:歌曲是四四拍,四四拍的强弱关系是怎样的?(强弱次强弱)
师:划船动作中第一个划开水波的动作是最用力的,注意歌曲的强弱关系。

让我们边做划船动作边唱歌曲,注意唱出歌曲的韵味。

4、四听方言、衬词乐句的范唱,了解方言、衬词
1)分析方言特点
师:在听到这首歌的时候,哪几句让你一听就知道是陕北方言?
师:由于地域及生活习惯的不同,我国的语言形成了丰富的地方特点,即所谓的方言。

像这首歌曲产生于陕北高原一带,因而这一带的方言使得陕北民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如:我晓得、船、艄公。

2)分析衬词特点
师:这首歌曲中,有哎、嗬哟衬词。

也是陕北民歌的特点。

师:为什么要加上衬词?要是没有衬词,也可以唱啊。

(师示范)
师:歌唱中加入一些衬词,不仅使歌唱语言更加口语化,音乐更加饱满、连贯,而且能使演唱者的情绪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3)模仿方言、衬词,跟唱开始和结尾的两句了解演唱形式
师:每一句最后都加了一个前倚音和一个下滑音记号,前倚音与陕北方言的语音语调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下滑音使演唱者的情绪得到更好的发挥。

5、随琴完整演唱,分析唱法:原生态
师:歌曲的唱法有很多种:通俗唱法、民歌唱法、美声唱法,现在还有一种原生态的演唱方法,《黄河船夫曲》应该采用什么演唱方法?
师:因为歌曲的内容是陕北人生活的写照,他在赶路就唱赶路的歌、分别是唱送别的歌、放羊时唱出自己的心情,划船时唱出心中歌为枯燥的生活解解乏。

所以歌曲的唱法应该是随意的、直白的、非常原生态的唱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宣泄自己的情绪。

让我们带上对歌曲的理解,有味的唱一唱这首歌。

6、小组对唱,参与律动。

师:整首歌曲有两段歌词?以什么演唱形式出现?(2段、一问一答)
师:让我们扮演黄河上的船夫,按照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唱出歌曲的韵味。

三、小结与延伸
1、小结
师:在陕北,人们的喜、怒、哀、乐哪一种情感都能用民歌的形式表达。

无论是站在崇山峻岭之巅,还是乘船行驶在汹涌澎湃的黄河之上,走在弯弯曲曲的山道里,或是行进在一马平川的大路上,到处都可以听到顺风飘来的悠扬歌声,这就是陕北民歌。

它是陕北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是陕北人民生活情感最直接最真实的反映。

陕北人的生活离不开民歌,陕北民歌反映着人们的生活。

2、欣赏民歌《黄河船夫曲》
师:而今,陕北人们的生活水平提越来越高了,陕北民歌同样也随着生活水平的发展而应该有所改变。

但是,我们要承认的是不管人们生活水平如何改变,陕北民歌的魂还在,它依然是现代音乐创作的重要音乐素材。

经过新的配器、新的演唱形式、加入新的流行元素之后,又赋予了它新时代的气息。

师:同学们,民歌是一个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让我们继续挖掘和了解我国各民族的民歌,不断发扬和壮大我国的民族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