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个体
合集下载
组织行为学--个体心理特征与行为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与行为
第一节 个体心理特征与个体差异
1.个体心理特征的内容 气质: 是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能力: 是人们是否能够做某件事 人格: 是指倾向于做出怎样的行为
2.个体心理特征的特点 1) 相对稳定性 2)差异性 3)社会性 3个体心理特征在组织中的作用 1)行为理解和预测 2)工作匹配 4、影响个体心理特征的因素 1)遗传 2)教育 3)环境
谢谢大家!
只有在分析、创造和实践能力三方面协 调、平衡时才最为有效。
你具有成功智力吗?
3)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
沙洛维和梅耶提出情绪智力概念 高尔曼(D.Goleman) 发展完善 (1)自我意识 (2)自我管理 (3)社会意识 (4)社会技能
智商使你获得工作,情商使你获得提升
让自己更加强大,更加专业,这才能 让自己 更好。2 020年1 1月下 午4时49 分20.1 1.1516:49November 15, 2020
这些年的努力就为了得到相应的回报 。2020 年11月1 5日星 期日4时 49分39 秒16:4 9:3915 November 2020
科学,你是国力的灵魂;同时又是社 会发展 的标志 。下午4 时49分 39秒下 午4时4 9分16:49:3920 .11.15
成某种活动,解决某个问题所 必须具备的条件。
二.工作中的能力因素 1)职业能力倾向
能力倾 向 言语理 解 数量关 系 逻辑推 理
知觉速 度
空间知 觉 综合分 析
动作协 调 手指灵 巧性
描
述
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交流和思考的能 力
对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做出分析,理解和 判断的能力,对数字的敏感性
根据已有的信息发现和理解事物之间的 关系,做出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第一节 个体心理特征与个体差异
1.个体心理特征的内容 气质: 是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能力: 是人们是否能够做某件事 人格: 是指倾向于做出怎样的行为
2.个体心理特征的特点 1) 相对稳定性 2)差异性 3)社会性 3个体心理特征在组织中的作用 1)行为理解和预测 2)工作匹配 4、影响个体心理特征的因素 1)遗传 2)教育 3)环境
谢谢大家!
只有在分析、创造和实践能力三方面协 调、平衡时才最为有效。
你具有成功智力吗?
3)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
沙洛维和梅耶提出情绪智力概念 高尔曼(D.Goleman) 发展完善 (1)自我意识 (2)自我管理 (3)社会意识 (4)社会技能
智商使你获得工作,情商使你获得提升
让自己更加强大,更加专业,这才能 让自己 更好。2 020年1 1月下 午4时49 分20.1 1.1516:49November 15, 2020
这些年的努力就为了得到相应的回报 。2020 年11月1 5日星 期日4时 49分39 秒16:4 9:3915 November 2020
科学,你是国力的灵魂;同时又是社 会发展 的标志 。下午4 时49分 39秒下 午4时4 9分16:49:3920 .11.15
成某种活动,解决某个问题所 必须具备的条件。
二.工作中的能力因素 1)职业能力倾向
能力倾 向 言语理 解 数量关 系 逻辑推 理
知觉速 度
空间知 觉 综合分 析
动作协 调 手指灵 巧性
描
述
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交流和思考的能 力
对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做出分析,理解和 判断的能力,对数字的敏感性
根据已有的信息发现和理解事物之间的 关系,做出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差异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代表人物为俄国生理 学家伊凡·巴甫洛夫(Ivan Pavlov)。
即习得条件反射包括了建构条件刺激与无 条件刺激之间的联系,使中性刺激物(条 件刺激物)拥有无条件刺激物的性质。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差异
(2)操作条件反射理论(Operant Conditioning)
操作条件反射是人为了影响环境 而作出的反应,换言之,操作条 件反应是行为(反应)先于刺激产 生的,刺激是行为的结果。
➢自控(Self-monitoring)是指个体 能够根据外部情境因素调整自己行为 的能力。
➢自控水平不同的个体差异及其影响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差异
2.2 能力差异
所谓能力( ability), 是直接影响活动 效果,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一般认为能力可包括两大类内容: 科学 智能(physical ability)和情绪智能 (intellectual ability)。
✓ 第二,一般最大性测验都会有时间限制。 ✓ 第三,人们可以进行类似题项的训练, 以期望
在测评中能够得到更好的成绩。 • 典型的最大性测验类似高考。 在研究生入
学考试、公务员考试中也是采用的最大性测验。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差异
(2)典型性测验 所谓典型性测验 (type test),
是指在测评中, 让被试尽可能真实 地反应自己的意向, 然后根据反应 结果区到被试类型, 此类测评称为 典型性测验。
➢不同马基雅维里主义者所表现出的人格差异 及其影响。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差异
(3)自尊(Self-esteem) •
➢自尊(Self-esteem)指的是人们喜 爱或不喜爱自己的程度。
➢自尊心强、弱程度不同导致的个体差 异及其影响
即习得条件反射包括了建构条件刺激与无 条件刺激之间的联系,使中性刺激物(条 件刺激物)拥有无条件刺激物的性质。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差异
(2)操作条件反射理论(Operant Conditioning)
操作条件反射是人为了影响环境 而作出的反应,换言之,操作条 件反应是行为(反应)先于刺激产 生的,刺激是行为的结果。
➢自控(Self-monitoring)是指个体 能够根据外部情境因素调整自己行为 的能力。
➢自控水平不同的个体差异及其影响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差异
2.2 能力差异
所谓能力( ability), 是直接影响活动 效果,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一般认为能力可包括两大类内容: 科学 智能(physical ability)和情绪智能 (intellectual ability)。
✓ 第二,一般最大性测验都会有时间限制。 ✓ 第三,人们可以进行类似题项的训练, 以期望
在测评中能够得到更好的成绩。 • 典型的最大性测验类似高考。 在研究生入
学考试、公务员考试中也是采用的最大性测验。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差异
(2)典型性测验 所谓典型性测验 (type test),
是指在测评中, 让被试尽可能真实 地反应自己的意向, 然后根据反应 结果区到被试类型, 此类测评称为 典型性测验。
➢不同马基雅维里主义者所表现出的人格差异 及其影响。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差异
(3)自尊(Self-esteem) •
➢自尊(Self-esteem)指的是人们喜 爱或不喜爱自己的程度。
➢自尊心强、弱程度不同导致的个体差 异及其影响
组织行为学课件-组织中的个体差异

03
在这个案例中,不同性格的员工在组织中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和影响。内向型员 工可能更注重细节和协调,而外向型员工可能更注重领导和动力。了解员工性 格的差异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利用他们的优势,提高团队的整体表现。
案例二:能力差异在项目团队中的影响
李军是一个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他 具有很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在他的 带领下,项目团队能够高效地完成任 务,项目进度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解决这种冲突的方法包括:1)加强沟通:双 方需要坦诚地交流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了解 对方的想法和感受;2)寻找共同点:尽管双 方存在差异,但也可以寻找共同的价值观和目 标,促进合作;3)尊重和包容:尊重对方的 价值观和信仰是解决冲突的基础,只有相互尊 重和包容才能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案例四:动机和需求差异在员工激励中的应用
工作动机
个体对工作的动机不同,有些人追求成 就感和社会地位,而有些人追求稳定和 高薪。
VS
需求层次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个体的需求 层次存在差异,从基本的生理需求到自我 实现的需求。
04 个体差异对组织的影响
工作绩效
01
不同个体在工作中的表现存在 差异,这种差异会影响组织的 整体绩效。
02
个体差异在工作绩效方面表现 为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职业 精神等方面的不同。
绪稳定性等。
环境因素
02
个体成长和发展的环境,如家庭、教育、文化背景等,也会对
个体差异产生影响。
经验因素
03
个体在生活和工作中的经历和经验,如职业培训、工作经历等,
也会导致个体差异。
个体差异的测量方法
观察法
通过观察个体的行为表现来评估其心理和行 为特征。
心理测验法
组织行为学-个体行为

3) 能力与工作匹配
4) 能力的测量
组织行为学-个体行为
3. 人格
1) 定义: 奥尔波特:“个体内部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了个体对环 境的独特适应方式。”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个体的所有的反应方式和他人交往方式的 总和。”
2) 决定因素: a. 遗传:在幼儿中对人类行为和性情的遗传基础进行观察;对刚 出生就分开的同卵双胞胎进行研究;对不同情境和时间 中工作满意度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进行研究
组织行为学-个体行为
2020/11/30
组织行为学-个体行为
一、个体行为的基础
组织行为学-个体行为
1. 传记特点
1) 年龄:日历年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 与流动率负相关;与可以避免的缺勤率负相关,与不可以避免的 缺勤率正相关;与工作绩效不相关;对专业工作者而言,与满意 度正相关,对非专业工作者而言,成U型相关。
2) 婚姻:与生产率不相关;与缺勤率和流动率负相关;与责任感正 相关
3) 性别:女性比男性的缺勤率更高
4) 家庭:出生顺序、同胞数目、异性同胞数目、完整性、结构
组织行为学-个体行为
2. 能力
1) 定义:反映个体在某一工作中完成各种任务的可能性
2) 种类: a. 体质能力:力量、灵活性、协调性、平衡性 b. 心理能力: 智商—算术、语言理解与表达、推理、想象、记忆 情商—对生命的体验方式;对欲望满足的排序方式;对挫折 的容忍阈;对他人的情绪和需要的敏感度
组织行为学-个体行为
3. 人格
b. 环境:文化背景、早年生活条件、家庭、朋友和社会群体的规 范及其他经历
c. 情境:不同情境要求一个人的人格表现不同侧面
3) 人格特质:用以描述个体行为的持久、稳定的特点 a. 卡特尔16PF
4) 能力的测量
组织行为学-个体行为
3. 人格
1) 定义: 奥尔波特:“个体内部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了个体对环 境的独特适应方式。”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个体的所有的反应方式和他人交往方式的 总和。”
2) 决定因素: a. 遗传:在幼儿中对人类行为和性情的遗传基础进行观察;对刚 出生就分开的同卵双胞胎进行研究;对不同情境和时间 中工作满意度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进行研究
组织行为学-个体行为
2020/11/30
组织行为学-个体行为
一、个体行为的基础
组织行为学-个体行为
1. 传记特点
1) 年龄:日历年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 与流动率负相关;与可以避免的缺勤率负相关,与不可以避免的 缺勤率正相关;与工作绩效不相关;对专业工作者而言,与满意 度正相关,对非专业工作者而言,成U型相关。
2) 婚姻:与生产率不相关;与缺勤率和流动率负相关;与责任感正 相关
3) 性别:女性比男性的缺勤率更高
4) 家庭:出生顺序、同胞数目、异性同胞数目、完整性、结构
组织行为学-个体行为
2. 能力
1) 定义:反映个体在某一工作中完成各种任务的可能性
2) 种类: a. 体质能力:力量、灵活性、协调性、平衡性 b. 心理能力: 智商—算术、语言理解与表达、推理、想象、记忆 情商—对生命的体验方式;对欲望满足的排序方式;对挫折 的容忍阈;对他人的情绪和需要的敏感度
组织行为学-个体行为
3. 人格
b. 环境:文化背景、早年生活条件、家庭、朋友和社会群体的规 范及其他经历
c. 情境:不同情境要求一个人的人格表现不同侧面
3) 人格特质:用以描述个体行为的持久、稳定的特点 a. 卡特尔16PF
组织行为学-第3章 个体行为分析与管理

(1)知觉者因素 知觉者因素包括知觉者态度、价值观、动 机、需要、兴趣、经验、期望、个性特点。有 不少实验表明知觉结果受知觉者生理、需要、 动机和过去经验的影响。
例如:-----是这种车突然间增多了吗? -----大班课好还是小班课好? -----我们关注的焦点一样吗?
实验1: 让23个经理人员(财务、销售、技术人员、 后勤等)阅读一份介绍一家钢铁厂全面情况的 材料,阅读后要求他们写出各自认为最主要的 问题。这23个经理人员中,有6个负责销售,5 个负责生产,4个负责会计,8个负责其他部门。 结果每个人所写的主要问题都是与自己业务有 关的问题,而不反映这家工厂的全貌。
20.7 2 18.6 4 15.0 9 10.7 2
1
有创造 力的
有幽默 感的 自立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斤斤计 较的
目光短 浅的 欺软怕 硬的 优柔寡 断的 自卑的
自立的
见钱眼 开的
依赖性 强的 斤斤计 较的 自卑的
2
善良的
3
娴淑的
4
乐观的
温柔的
5
精干的
文雅的
挥霍的
3.1.2 个性与能力
1、个性 ----个性是在先天生理素质基础上,在 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区别于 他人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
态度的恒常性
----态度一经形成就将持续一段时间不易改变
态度的内隐性
----态度是存在于人们内心的活动
3. 态度的形成阶段
(1) 模仿与服从 ----出自自愿,不知不觉的开始模仿;
----受到一定压力的服从。
(2) 同化
----不是被迫而是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 行为或新的信息,使自己的态度与所要形成的态度 相近。 (3) 内化
组织行为学 个体、团队和组织

组织行为学个体、团队和组织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个体、团队和组织在工作环境中的行为和互动的学科。
它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如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
在组织行为学中,个体、团队和组织是三个核心概念。
1.个体行为:这是组织行为学中的基本单元,指的是特定个体在组织内部的
行为和互动。
个体行为受到个体的人格特征、个体的态度和价值观、个体
的情绪和动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团队行为:团队是由多个个体组成的,团队成员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和协
作,共同完成任务和实现目标。
团队行为包括团队沟通、团队决策、团队
协调等方面,这些方面都会对组织的整体绩效产生影响。
3.组织行为:组织是由多个团队和个体组成的,组织行为指的是组织内部各
个层面上的行为和互动。
组织行为包括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组织战略等
方面,这些方面都会对组织的整体表现产生影响。
在组织行为学中,个体、团队和组织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个体是构成团队和组织的基本元素,团队是构成组织的基本单元,而组织则是个体和团队发挥作用的大环境。
因此,对于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和应用,需要综合考虑个体、团队和组织三个层面的因素,才能取得最佳的管理效果。
组织行为学第2章个体行为基础

03
知觉与个体行为
知觉过程
知觉选择性
人们只能选择有限的信息进行加工,而忽 略其他信息。
知觉理解性
人们根据已有知识对知觉对象进行解释和 推断。
知觉整体性
人们将知觉对象视为整体,并依据经验对 信息进行整合。
知觉恒常性
当知觉对象发生变化时,人们倾向于保持 对它的原有认知。
知觉偏差
01 首因效应
第一印象对后续认知的影 响。
通过分析员工的离职率,评估激励实 践对员工保留的效果。
工作满意度调查
通过工作满意度调查,了解员工对激 励实践的感受和评价。
组织文化氛围评估
通过评估组织文化氛围,了解激励实 践对员工归属感和凝聚力的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价值观与个体行为
价值观是指个体对事物价值的判断和看法,是影响个体行为的重要因素之 一。
个体的价值观会影响他们的目标设定、决策方式、工作态度和人际关系等 方面,例如有的人更注重个人成就,有的人更注重团队合作。
管理者的任务之一是了解和尊重员工的价值观,并创造一个符合员工价值 观的工作环境,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
差异性
个体行为因个体差异而异,不同个体在行为方式、 偏好和决策上存在差异。
可塑性
个体行为受到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具有可塑 性和适应性。
复杂性
个体行为受到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包括生理、心理、 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具有复杂性。
个体行为的影响因素
生理因素
个体的生理特征、健 康状况和遗传基因等 生理因素对个体行为
通过合理的奖励和惩罚措 施,引导员工的行为方向 和努力程度。
工作设计与职业发展 员工参与与授权
通过合理的工作设计和职 业发展规划,满足员工的 内在需求和职业发展期望。
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 个性与个体行为分析

第二节
关于个体行为的解释
四、个体行为规律
(一)行为概述
(三)个体行为规律
人的行为是指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包括人的欲望、动机、 情感、态度及意志在行为上的表现。基本特征: (1)目的性。(2)自主性。 (3)社会性。(4)连续性。 (5)持久性。(6)可塑性。
01 02
03 04
(二)人的行为模式
1.S—R模式 2.S—O—R模式
X理论基本观点
1.多数人天生懒惰; 2.多数人胸无大志; 3. 目标是相互矛盾; 4.多数人满足基本需要; 5. 少数人能成为管理者。
基于“经济人”假 设的管理和评价
1.采用任务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 2.管理工作只是少数人的事情,与工人无关; 3.实施明确的奖惩制度。
第一节 人性假设
二、“社会人”假设
“经济人”
经济问题的出发点是人的本性,即资本主义 的利己主义,每一个人的所有活动都会受到利己 心的支配,这种个人利益的追求者就称为“经济 人”。
“经济人”的观点
经济活动产生于个人利益基础上的共同利 益,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必须要兼顾其 他人的利益,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共同利益,进而形 成总体社会利益。
(三) 对“自我实现人”假设的评价
事实上,人格和人性的形成与发展是在一定的 物质基础上,通过社会、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影 响实现的,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能动改造、变 革的结果。
第一节 “复杂人”假设:
1.每个人的需要和能力各不相同,工作动机复杂多变。 2.人在组织中会不断产生新的需求和动机。 3.人在不同的组织中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动机模式。 4.人能否感到满足,愿意为组织出力,取决于他本身的动机模式、组织关系、工 作性质、个人能力等。 5.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动机、能力及工作性质对不同的管理方式相应做出不同 的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个体心理
普通心理学
知:感觉、知觉 心理活动 (动态)
情:情绪、情感
意:意向、意志
个 体 心 理
个性心理 (静态)
个性:性格、气质、能力
动机:欲望、兴趣、信念
心态:平衡
(三)心理因素 1.知觉
直接影响行为的是知觉,而非事实本身 事实 —— 知觉 —— 行为 知觉 —— 人对作用于其感官的客观事物 整体属性的主观映象 知觉是感觉的复合,依赖于知识和经验
一、个体概念
“ 一样米养百样人 ”。
个体差异集中表现为个性差异。 个体 —— 单独的个人,其实质是社 会化的个人,通常作为群体成员存在。
社会化
社会化是指社会中的个人,通过学习知识、 技能和行为规范,以取得社会生活的资 格(“人格”),发展其社会性的过程 。 即充当社会角色,并形成个性。
个性 = 性格 + 气质 + 能力
价值观是帮助引导行为的准则,价值观反映了自我的核心,就像一
个透镜,通过它我们可以看到和执行自己的目标。
价值观把群体联合在以目标和远景为中心的周边……保持宣称价值 观与实际行动的一致性,对于组织获得成功非常关键。选自《美 军领导力手册》
美国陆军的价值观
忠 责 尊 诚:全心全意效忠于美国宪法、美国陆军、你的部队单位和其他战友。 任:履行义务和职责。 重:善待他人。
丝尼歌剧团来到塔什剧院演出。可是由于路上塞车,等四个人兴 冲冲赶到歌剧院的门口时,歌剧在10分钟前就开演了。为了保证 演出不受干扰,剧院规定,开演10分钟后,停止检票,这就意味 着他们只能等2个小时后开演的下一场。这时候,激动不已的彼 得早就没有耐心向检票员求情了,他向检票员怒吼:“我有票为 什么不让我进,规矩是人制定的,为什么偏偏是10分钟,而不是 11分钟?再说是因为塞车我们才迟到的。你认为塞车是我们的过 错吗? “那是市政交通问题,我们是受害者,你得让我进去……”一边说 一边推撞着检票员,越说越激动,越推越用力。 这时候,一直在一旁寻找机会的瓦鞑趁彼得推撞检票员的瞬间, 偷偷从检票员上举的右臂下钻了进去,边走还边回头做鬼脸。 在这期间,保罗干脆走进了剧院旁的一个小酒吧,一边品尝着威 士忌,一边等待下一场演出的开始。 而杰克,一刻不停地抱怨自己,我怎么这么倒霉,昨天不小心摔 坏了一只珍贵的花瓶,今天看演出又迟到了,要是我早点来,现 在不就看成了。唉,我这人怎么这么蠢!
探讨 1
―主观的镜子”
知觉的特性?
事实:“是怎样” 知觉:“觉得怎样” 事实
≠ 知觉
例
真假卓别林
探讨 2
“眼见为实”(?) 例3. 线段长短
等
长 短
等
探讨 3
错觉:歪曲的知觉
成见(偏执之见) 晕轮(光环)效应(以偏概全:“一 俊遮百丑”“一错百错”) 投射(以已度人:“以小人之心,度 君子之腹”) 归因(臆测因由:“邻人偷斧”)
(2)气质(PP.101-103)
希波克拉特(Hippocrates) “四气质”说
– – – – 胆汁质 多血质 粘液质 忧郁质
气质四类型示意图
内向 粘液质 (敏
多血质 (活泼型)
外向
胆汁质 (冲动型)
故事放送 彼得、杰克、保罗、瓦鞑是四个歌剧迷,这一天晚上,著名的达
二、个体心理与行为
1.
1)
2)
心理与行为 复杂关系 表里关系 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心理是行为的内在依据 心理不具形体性,而行为是可观察的 互动关系 情景
心理
3) 非等同关系
行为
一致又不一致
动机为例
同一动机可有不同行为 同一行为可有不同动机 正确动机可有错误行为 (“好心办坏事”) 错误动机可有正确行为 (“歪打正着”)
探讨 4
知觉特性
——
选择性 – —— 整合性 – —— 理解性 – —— 恒常性
2.个性
个性即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的 基本精神风貌,也就是表现在一个人身 上的那些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 特征的总和。 个性=性格+气质+能力
(1)性格(PP.100-101)
性格是指人对现实中客观事物经常的、 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应的习惯化了 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个性心理特征的核 心内容,是个性的标志。
性格是十分复杂的心理构成,具有 多方面的特征
性格态度特征
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 – 积极的特征:忠诚、正直、关心集体、乐于助人、 守纪律、讲礼貌 – 消极的特征:奸诈、虚伪、自私、妒忌、冷酷无 情、损人利己、损公肥私、无礼、粗暴等 对工作的态度 – 积极的特征:勤劳、勤奋、认真、创新、节俭、 埋头苦干、任劳任怨 – 消极的特征:懒惰、贪图安逸、粗心大意、因循 守旧、铺张浪费、哗众取宠等
性格情绪特征
积极的特征:情绪稳定、自控能力强、
冷静、沉着、胸襟开阔、开朗、活泼等
消极的特征:情绪起伏较大、缺乏自控
能力、暴躁、惊慌、心胸狭窄、沉郁、 拘谨等
性格意志特征
积极的特征:坚强、坚毅、坚忍不拔、
百折不挠、镇定、果断、勇敢等
消极的特征:懦弱、灰心丧气、脆弱、
惧怕困难、动摇不定、惊慌失措、优柔 寡断、胆怯等
无私奉献:以国家、军队和部下的福祉为己任。
光
正 勇
荣:实践所有的陆军价值观。
直:做合理合法的事情。 正直的人都按原则行事-——这些原则不会只是一时的。 气:直面恐惧、危险和逆境(身体或道德上的)。 勇气不是说没有恐惧;而是一种克服恐惧去做该的事情的勇气。 道德的勇气就是坚定地捍卫价值观、原则和信仰的意愿 —— 即便遭受着威胁。
(3)能力(PP.103-105)
o 认知能力
o 运动能力 o 社交能力
复习思考题
3-1 个体概念 3-2 心理与行为的关系 3-3 知觉概念 3-4 个性的含义
1.价值观P94
价值:对个体有用或重要的东西。 分类:理论上、经济上、艺术上、社交上、政治上、宗教上
启示:对管理者很重要的东西,对普通群众未必是需要的。
性格态度特征
对自身的态度 –积极的特征:谦虚、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严于律己 –消极的特征:骄傲、自卑、自弃、放任自己等
性格理智特征
积极的特征:求知欲强、好奇、专注、
有主见、善于独立思考、思路开阔、接 受事物快、应变能力强、喜欢深思熟虑
消极的特征:求知欲差、麻木、心不在
焉、没主见、盲从而很少独立思考、不 求甚解、思路狭窄、接受事物慢、应变 能力差、思维迟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