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
甲状腺超声的ti-rads分级诊断标准

甲状腺超声的ti-rads分级诊断标准
TI-RADS(甲状腺结节报告与数据系统)是一种用于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评估的标准系统,用于帮助医生识别结节的良性或恶性程度。
TI-RADS系统将甲状腺结节分为几个不同的类别,每个类别对应一定的风险水平。
以下是一般性的TI-RADS分级诊断标准:
1.TI-RADS 1:非回声,通常对应无回声结节,被认为是良性的。
2.TI-RADS 2:回声无病理性特征,通常对应具有回声特征但无
任何病理性特征的结节,被认为是极低风险的。
3.TI-RADS 3:回声轻度异常,通常对应有轻度回声异常但是患
者低风险的结节,需要进行随访观察。
4.TI-RADS 4:回声中度异常,分为4A、4B、4C三个子类别,
对应不同的恶性概率:
•TI-RADS 4A:中度回声异常,较低的恶性概率。
•TI-RADS 4B:中度回声异常,中等的恶性概率。
•TI-RADS 4C:中度回声异常,较高的恶性概率。
5.TI-RADS 5:回声高度异常,通常对应有高度回声异常的结节,
高度怀疑为恶性。
需要强调的是,TI-RADS系统是一种辅助性的评估工具,医生在进行结节评估时还会综合考虑其他临床和影像学信息。
如果发现可疑结节,通常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细针穿刺活检(FNAB)或其他影像学检查,以确立结节的性质。
此外,TI-RADS标准可能在不同地区或医疗机构存在一些变化,具体的标准应该参考当地医疗实践。
甲状腺结节超声诊断相关问题讨论

甲状腺结节超声诊断相关问题讨论
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内部形成了一个或多个肿块,可以是良性的也可以是恶性的。
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是一种常用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结节的性质。
甲状腺结节超声诊断主要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估:结节的大小、形状、边界、内部回声特征、血流情况等。
下面将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1. 结节的大小:超声诊断中,通常使用最长径来评估结节的大小,一般认为结节大小超过1 cm需要重点关注。
2. 结节的形状:结节的形状可以分为规则和不规则两种。
规则形状的结节一般较为良性,而不规则形状的结节可能存在恶性变性的风险。
3. 结节的边界:结节的边界分为清晰和不清晰两种。
清晰的结节边界通常与良性结节相关,而不清晰的边界可能与恶性结节相关。
4. 结节的内部回声特征:结节的内部回声特征分为均质和不均质两种。
均质回声一般与良性结节相关,而不均质回声可能与恶性结节相关。
5. 结节的血流情况:超声可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来评估结节的血流情况。
丰富的血流信号一般与良性结节相关,而缺乏血流信号可能与恶性结节相关。
超声诊断还可以评估结节的数量、位置和功能等多个方面。
单个结节一般与良性结节相关,而多个结节的存在可能与甲状腺疾病相关。
结节的位置、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以及结节的功能也可以通过超声来评估。
需要注意的是,超声诊断只能提供初步的鉴别和评估,最终的确诊需要通过细针穿刺活检或其他进一步检查来确定。
甲状腺结节超声诊断是一种简便、无创伤、易操作且较为准确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结节的性质和风险,指导临床决策和治疗。
甲状腺结节超声诊断与鉴别

滤泡样腺瘤以实性居多,后方无声衰减。囊性及囊实性混合性腺瘤以 乳头状腺瘤居多,后方常伴回声增强。
腺瘤周围晕:除血管外,受压萎缩的甲状腺组织,周围组织的炎性水 肿,包膜与周围甲状腺组织的粘连及包膜本身等病理变化均与晕环的产 生有关,这可解释临床上部分晕环检测不到环形血流信号的现象。
1
结节性甲状腺肿
2
甲状腺腺瘤
3
甲状腺癌
4
甲状腺各类型疾病鉴别
常见的甲状腺结节分类
1
结节性甲状腺肿
2
甲状腺腺瘤
3
甲状腺癌
4
甲状腺各类型疾病鉴别
结节性甲状腺肿超声表现
甲状腺非对称性肿大,表面不光滑,腺体内大小 不等的结节,呈低回声或暗区,可伴钙化,结节间组 织回声不均匀,增粗。
结节性甲状腺肿超声表现
甲状腺腺瘤
3
甲状腺癌
4
甲状腺各类型疾病鉴别
甲状腺癌病理分类
1.乳头状腺癌:最多见,但恶性程度较低,无包膜或包膜 不完整,边界不清或呈锯齿状改变。
2.滤泡状腺癌:多发生于中、老年女性,恶性程度较高, 易转移,一般无完整的包膜。
3.未分化癌 4.髓样癌
甲状腺癌典型声像图特点
甲状腺实质内边界 不清的稍低回声肿 物,内部回声不均。
甲状腺癌典型声像图特点
甲状腺癌典型声像图特点
甲状腺癌典型声像图特点
局部侵犯和淋巴结转移
肿瘤直接侵犯邻近软组织和转移到淋巴结是甲状 腺恶性肿瘤高度特异性的征象。经过组织学分析,约 36%的甲状腺恶性肿瘤被证明有包膜外扩散。提示性 的临床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声嘶和吞眼困难,这些是 因气管或者喉、喉返神经、食管分别被侵犯引起的。 侵袭性局部侵犯常见于未分化甲状腺癌、淋巴瘤和肉 瘤。在超声上,肿瘤对邻近软组织的直接侵犯可表现 为肿瘤超过细微超出甲状腺轮廓,或者是直接的侵犯 邻近结构。
甲状腺癌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超声表现

健康域影像甲状腺结节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只要是甲状腺内有占位的病变,一般的超声上术语就是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癌只是甲状腺结节的其中一种,属于结节的特异性表现,二者在超声诊断中可显示出不同的特性。
超声诊断在甲状腺结节评估中起着关键作用。
当发现甲状腺结节时,医生通常会利用超声来观察结节的大小、形状、边缘、回声模式和血流情况等特征,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初步评估。
甲状腺癌的超声特点甲状腺癌在超声检查中通常呈现出以下特点:1.异常形状甲状腺癌结节的形状通常不规则,边缘模糊或不规则。
2.异常回声甲状腺癌结节的回声模式可能是低回声或混合回声。
3.微钙化甲状腺癌中的微钙化是指超声图像中显示出小的点状高回声。
4.强化现象在超声中,甲状腺癌在彩色多普勒模式下常常表现出血流信号的强化。
5.切迹在甲状腺癌的超声图像中,有时可以观察到结节周围呈放射状的切迹,这是一个不太常见但相对特异的征象。
6.淋巴结肿大甲状腺癌可导致邻近淋巴结的肿大,超声检查时可观察到异常的淋巴结形态和血流。
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超声特点结节性甲状腺肿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规则形状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形状通常是规则的,边缘清晰。
2.一致的回声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回声模式通常是等回声或稍高回声。
3.无明显的钙化与甲状腺癌不同,结节性甲状腺肿很少出现明显的钙化。
4.弱或无血流信号结节性甲状腺肿在彩色多普勒模式下显示出较少或没有血流信号。
5.囊性变化一些结节性甲状腺肿可以完全或部分呈现为囊性,这种特征在超声图像中表现为黑色区域,有助于与实性结节区分开来。
6.甲状腺结节的位置良性结节通常出现在甲状腺的外周,而甲状腺癌可能更常见于中央或上半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仅仅通过超声图像无法对甲状腺结节进行准确诊断。
有时甲状腺癌和结节性甲状腺肿在超声图像中的表现非常相似,需要进一步通过穿刺活检等才能得出准确的诊断。
超声诊断对甲状腺结节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但最终的确诊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
甲状腺结节超声诊断相关问题讨论

甲状腺结节超声诊断相关问题讨论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腺体内较为常见的一种病变,常见于中老年人群,多数情况下是良性的,但也有可能是恶性的。
目前,超声检查是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主要方法之一,因其安全、无创、准确性高而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围绕甲状腺结节超声诊断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一、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表现甲状腺结节在超声图像上呈现多种表现,主要包括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血流情况等。
良性结节通常呈现为对称、光滑的结节边界,内部呈现等回声或稍高回声,血流较少或均匀分布。
而恶性结节则常常呈现为不规则形状、毛糙边界、内部呈现不均匀回声或低回声,血流异常增多或不均匀分布。
结合以上超声表现,医生可以初步判断结节的性质,并进一步进行临床评估和治疗方案的选择。
二、超声引导下的活检技术对于怀疑恶性结节的患者,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组织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超声引导下的甲状腺穿刺活检技术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该技术能够准确地定位结节位置,避免误伤周围重要组织,提高活检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通过对活检样本的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结节的性质,为后续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三、超声诊断的局限性超声诊断虽然具有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是超声检查结果受操作者经验和技术水平的影响较大,需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才能准确判断结节的性质。
有些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表现并不典型,难以明确判断其性质,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手段进行综合评估。
在进行超声诊断时,医生需要谨慎对待,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四、超声诊断的发展趋势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技术和方法。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以对甲状腺结节的硬度进行评估,有助于鉴别结节性质。
超声造影技术可以更加清晰地显示结节的血流情况,有助于对结节性质的判断。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为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是目前最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
甲状腺超声诊断TI- RADS 分级

甲状腺超声诊断TI- RADS 分级甲状腺结节是临床常见的甲状腺病变,正常人群的检出率可高达60%以上,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且随着年龄的升高而增加。
由于其临床症状变化比较复杂,易误诊。
甲状腺孤立性结节恶性可能性大,超声检查是甲状腺结节诊断的主要影像学方法,疑有甲状腺结节的病人均应行甲状腺超声检查,彩超对于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有较大指导意义,对于位置深在而体积小的甲状腺结节尤其如此。
为了规范甲状腺超声检查,美国Park等学者仿照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制定了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TI-RADS),用于指导甲状腺结节的诊断。
甲状腺Ti-RADS 分级诊断标准如下:0 级,无结节,正常甲状腺或弥漫性增生性甲状腺;1 级,高度提示良性,超声显示腺体大小、回声可正常,无结节、亦无囊肿或钙化;2 级,可能良性病变,边缘界限清楚,以实性为主,回声不均匀,等回声-高回声,可有蛋壳样钙化或粗钙化,恶性风险为0,需要临床随访;3 级,不确定病变,实质性肿块回声均匀,多为低回声,边缘光整,可分为3A及3B,3A倾向于良性,3B倾向于恶性,恶性风险为<2%,可能需要穿刺活检;4级:可能恶性病变,1~2 项提示恶性的超声表现,如极低回声、微钙化、边缘不光整、淋巴结异常等,恶性的可能比例为5~50%,需要结合临床诊断;5 级,高度提示恶性,超过3 项提示恶性的超声表现,如极低回声、微钙化、边缘不光整、边界不清、淋巴结异常等,提示癌的可能性>95%;6级:细胞学检出癌症,确诊为癌。
在临床应用中,3 级以下诊断为良性可能性较大,对于无临床症状的患者可定期观察,3~6 个月后复查彩超;4 级者有恶性可能,可行穿刺确定性质;5 级者恶性可能性极大,建议直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TI- RADS 分级方法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超声鉴别特征入手,细化每一条危险因素,综合评分,从而得出最终分级,每一评分均围绕良恶性特征,更加准确可信。
甲状腺疾病的超声诊断,你了解吗

影像学检查是由核磁共振显像、超声检查、放射性核素扫描、电子断层扫描构成的。
长久以来,临床都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扫描进行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检查,但是与超声检查比较,这一方法实际的图像分辨率比较低,可能出现遗漏的情况。
电子断层扫描方式能将甲状腺肿瘤的大小、位置、周围组织代谢情况体现出来,如果患者的病灶范围较大,电子断层扫描还可以将肿块、邻近组织关系展示出来,但是该检查价格较高,在甲状腺检查中具有一定局限性。
超声诊断甲状腺疾病的优势1.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病变相对来说比较敏感,可以将1~2毫米的病灶检查出来,并且确定甲状腺结节的位置,检查出临床触诊断、放射性核素扫描遗漏的甲状腺结节。
2.超声对于诊断甲状腺良性结节、恶性结节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符合率为85%~95%。
3.超声可以判断甲状腺癌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还可以为外科手术提供相应的指导,准确区分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肿瘤。
4.超声可以对甲状腺的大小、体积等进行准确测量,还可以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肿瘤、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瘤的治疗提供科学化的指导。
甲状腺疾病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实际彩色血流研究报道很多,主要就是期望对病变实际血流状态进行观察,并且对良性病变作出准确的诊断。
通过分析甲状腺癌患者超声影像学特点,显示结节周围中央血流信号增加。
结合核素扫描结果显示结节周边血流信号增加,提示恶性病变风险,同时对血流信号的探查与病变大小也有相关性关系。
如果结节大约1厘米,则探测血流信号比较容易。
彩色超声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应用优势与价值值得肯定,有助于对单纯性甲状腺肿、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瘤治疗进行鉴别。
无论病变良恶性,在检出甲状腺素以及自主性结节不足情况下,需要提供可靠的血液供应支持,导致血流信号表现在影像图中出现异常信号。
但是检测出高速血流信号并不表示就是恶性结节,增生活跃的良性结节需要更多血液供应,可能发生血流信号增加的情况。
超声检查是诊断甲状腺癌的首选方式,可凭借分辨率较高的特点,在彩色超声检查下进一步确定恶性肿瘤的核心特点。
甲状腺结节超声tirads分级标准

甲状腺结节超声tirads分级标准
甲状腺结节的超声TI-RADS分级系统是一种用于评估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风险的超声评估方法。
该分级系统共分为7个级别,每个级别都有其特定的超声特征和恶性风险。
以下是关于TI-RADS分级的详细介绍:
1. TI-RADS 1级(正常甲状腺):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恶性风险为0。
2. TI-RADS 2级(良性病变):甲状腺结节形态规则、边界清楚,内部为无回声或均匀回声,无钙化或钙化非常细小,这种结节往往是良性的。
这个级别的恶性风险为<5%。
3. TI-RADS 3级(可能良性病变):这个级别的结节存在某些恶性可疑特征,如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内部回声不均匀,或有粗大钙化,恶性风险为5%~10%。
4. TI-RADS 4级(可疑恶性病变):这个级别的结节具有更加明显的恶性可疑特征,如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内部回声不均匀,存在微小钙化或簇状钙化等。
恶性风险为10%~80%。
5. TI-RADS 5级(高度可疑恶性病变):这个级别的结节具有非常明显的恶性特征,如结节形态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内部回声极不均匀,存在粗大钙化或蟹足样钙化等。
恶性风险为80%~95%。
6. TI-RADS 6级(病理证实为恶性病变):这个级别是指经过病理活检已经证实为甲状腺癌的结节。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级别的超声特征并不是绝对的,需要结合具体的临床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此外,TI-RADS分级仅是评估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风险的一种方法,不能完全确定诊断结果。
如果发现甲状腺结节,建议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详细评估和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
发表时间:2012-02-20T15:03:06.780Z 来源:《医药前沿》2011年第24期供稿作者:谷晓旭任昊施思
[导读]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谷晓旭任昊施思(大连市友谊医院辽宁大连116001)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36例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彩色多普勒显像特征进行分析并与病理结果进行良、恶性对照研究。
结果良性结节大多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可伴粗大钙化,血供不丰富;恶性结节大多边界模糊不清,形态不规则,呈实性低回声,可伴微小钙化,血供较丰富。
结论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有明确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甲状腺结节病理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1)24-0049-02
甲状腺结节是一种常见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大约3%~8%的人群有无症状性甲状腺结节[1],大多数甲状腺结节为良性,恶性率为5%~10%[2]。
彩超检查由于具有方便、无创、无痛、经济等优点而成为目前临床首选的甲状腺结节术前诊断方法,我们根据分析超声检查中诊断的3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将超声声像图表现与病理诊断进行对照研究,旨在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特点,从而提高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大连市友谊医院2011年1月至2011年9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女性23例,男性13例,年龄25~78岁,平均49岁。
均在术前行彩超检查。
1.2仪器与方法使用ALOKA α10超声诊断仪,线阵式宽频探头。
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颈部后仰,充分暴露颈部检查区,探头置于颈前甲状腺部位,进行纵切、横切扫查甲状腺区域和颈部淋巴结,首先观察甲状腺结节的数目,测量其大小,并观察其边界、形态、内部回声、有无钙化、周边有无声晕等,然后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其内部及周边的血流及分布情况,将其分为3型:Ⅰ型,结节周边及内部无/少许血流信号;Ⅱ型,结节周边可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内部无/少许血流信号;Ⅲ型,结节内部(及周边)可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
对以上结果详细纪录,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组间比较均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2.1一般情况 36例中,良性者27例(共52个结节),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16例(共43个结节),甲状腺腺瘤7例(共9个结节);恶性者9例(共10个结节),均为乳头状癌。
2.2超声表现
2.2.1二维声像图特征
结果显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在边界、形态、内部结构、回声类型及内部微小钙化等方面均有显著性意义(表1)。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典型声像图见图1。
表1 甲状腺结节的二维声像图特征
图1.甲状腺右叶上极见大小1.2*0.9cm的实性低回声光团,侧后方声影(+),其内可见多发砂粒样钙化,周边及内部可见彩色血供,经病理诊断为乳头状癌。
2.2.2彩色血流分布特征
根据结节周边及内部的血流分布类型,将统计结果列为表2。
结果显示,甲状腺良性结节的血流分布以Ⅰ、Ⅱ型为主,而恶性结节的
血流分布以Ⅲ型为主,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表2 甲状腺结节的血流分布特点(个)
组别Ⅰ型Ⅱ型Ⅲ型
良性 17(32.69%) 14(26.93%) 21(40.38%)
恶性 1(10.00%) 1(10.00%) 8(80.00%)
3 讨论
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临床检查及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完善,本研究通过总结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超声特点,希望能够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低回声实性结构和结节内微小钙化相对其他特征对恶性病灶的诊断意义较大。
3.1甲状腺结节的二维声像图特征
3.1.1结节内部结构及回声类型
本组研究中16个囊性回声结节均为良性,囊实混合性结节亦多见于良性,与恶性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恶性病灶多表现为实性低回声,无高回声。
研究显示,高回声结节有较高的良性预测价值。
3.1.2结节内的钙化
微小钙化基本可以反映病理中的砂粒体,后者对恶性的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3]。
结节内出现微钙化,对乳头状癌诊断意义较大,与文献报道一致[4]。
但诸多原因使超声所见的微小钙化的发现率低于病理切片中的砂粒体,如与一些纤维条索及浓聚的胶体形成的强回声相似,聚集在一起与粗大钙化不能区别,存在于粗大钙化的声影内,太分散超声难以分辨等,故对癌的诊断敏感性低于病理。
3.1.3结节周边的声像图特征
同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相似,甲状腺恶性病灶大多也无包膜并呈浸润性生长,因此声像图多表现为边界模糊、不规整,与良性结节有显著性差异。
但边界模糊对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特异性较低,因部分良性结节也显示这一特征。
3.2甲状腺结节的血流分布
本研究结果显示,结节内的血流信号丰富有较高的恶性风险,但不能作为单一的诊断标准,尤其一些小的病灶更缺乏这一特征。
同时我们注意到,一些良性结节内部血流虽然也较丰富,但恶性结节内部血流信号走行多杂乱、不规则,与良性结节有一定区别[5]。
笔者认为甲状腺超声检查应注意以下2点:1、应结合灰阶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表现综合分析。
当发现孤立的实性或囊实性结节,病灶较小,即便声像图无明显浸润性生长的特性,也不宜轻易排除恶性可能,此时彩超对鉴别诊断可提供一定帮助,若病灶内血供不丰富且周边有环绕血管,则提示良性可能性更大,建议超声随访;反之,若血供较丰富或血流形态紊乱,则应怀疑为恶性,可行超声引导下活检。
2、应强调对甲状腺周围及颈部淋巴结的超声检查的必要性。
即便是早期的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也十分常见,甚至转移淋巴结先于原发病灶被发现。
这一现象提示我们当对某些甲状腺病灶鉴别确有困难时,发现周围的肿大淋巴结常会给诊断带来意想不到的帮助。
综上所述,我们对甲状腺结节的超声鉴别诊断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其病因、病程、病理分型等多方面表现并结合结节的声像图特征及彩色多普勒特征进行分析。
只有这样,才能对甲状腺结节作出比较明确的定性诊断,提高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水平。
参考文献
[1]Polyzos SA,Kita M,Avramidis A.Thyroid nodules—Stepwise diagnoses and management.Hormones,2007,6:101-119.
[2]Cooper DS,Doherty GM,Hangen BR,et al.Managemeng guidelines for patients with thyroid nodules and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Throid,2006,16:1-33.
[3]Klinck GH,Winship T.Psammoma bodies and thyroid cancer.Cancer,1957,12:656.
[4]田利玲,文达辉,叶德刚,等.甲状腺结节钙化在诊断甲状腺癌中的意义[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11(10):28-29.
[5]叶纯发,张绪权,陈安宁.甲状腺结节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分析[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4,5:485-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