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精细动作发展的观察笔记
观察记录——中班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灵活小手用剪刀)

观察记录——中班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灵活小手用剪刀)—中班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观察记录中班幼儿已经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选择区角活动。
珂珂喜欢在美工区“工作”,老师常常能见到她在美工区专心练习剪纸。
案例描述(一)第一次观察:剪一片梯形“小饼干”10月10日上午的角色游戏时间,老师在美工区投放了许多手工纸,这些纸上画着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幼儿可以把图形剪下来制作成“小饼干”。
珂珂正在专注地制作“小饼干”。
在剪梯形“饼干”的过程中,珂珂“咔嚓咔嚓”连续地剪着,剪纸过程没有停顿。
老师观察到,珂珂剪第一条边时,能沿直线剪且与纸上的轮廓线基本吻合。
当珂珂剪到第二、第三条边时,手开始有点发抖了,剪出的边线也开始偏离轮廓线。
珂珂剪到第四条边时,拿纸张的左手与持剪刀的右手均出现了发抖、乏力的现象,边线完全偏离轮廓线。
珂珂最终剪好的作品中,三条边线基本吻合,第四条边线不吻合,且边线毛糙。
珂珂“咔嚓咔嚓”剪梯形图案时,剪刀的推进过程也不连贯,速度较慢。
值得一提的,珂珂处理边线转角的过程不流畅,左手旋转纸张与右手旋转剪刀的配合尚不协调。
(二)第二次观察:先剪轮廓再修边10月17日,来到美工区,选择了画有正方形的手工纸进行剪纸活动。
剪纸过程中,珂珂依旧是“咔嚓咔嚓”连续地剪纸。
这次,珂珂从剪第一条边起,就没有沿着轮廓线剪纸,而是沿着距离轮廓线5-8毫米的位置剪。
从第一条边到第三条边,珂珂所剪边线与轮廓线保持5-8毫米的距离。
在剪第四条边时,珂珂出现手轻微发抖的现象,剪出的边线与轮廓线距离也越来越远约1-1.3厘米。
在剪完一圈之后,珂珂有意识地沿着轮廓线对正方形的四条边逐一进行修整,边线与轮廓线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不少,但边线与轮廓线依旧不是很吻合且较毛糙。
这一次,珂珂的剪刀推进较连贯,剪纸速度与上一次相比有所加快,但依旧并不算快。
剪纸过程中,珂珂处理边线转角的过程较流畅,左手旋转纸张与右手旋转剪刀能够同时进行。
幼儿园大班精细动作发展观察 精细动作发展观察

一、引言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常常需要对幼儿的发展情况进行观察和评估。
其中,精细动作能力的发展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幼儿园大班阶段,孩子们正处于学习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精细动作能力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提高。
对大班幼儿精细动作发展情况进行观察,对于了解孩子们的发展特点,指导教学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二、观察环境和工具为了准确观察大班幼儿的精细动作发展情况,我们选择了一所幼儿园的大班为观察对象。
观察环境包括教室、操场和游戏室等。
观察工具主要包括摄像机、观察表格、观察日志等。
三、观察内容和方法1. 观察对象:选择了观察对象,包括了大班幼儿中年龄、性别、体格等方面的差异。
2. 观察内容:主要观察了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眼手协调能力、手眼协调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3. 观察方法:通过直接观察和记录、拍摄视频等方式,对幼儿的精细动作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观察和记录。
四、观察结果1. 幼儿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情况通过观察发现,大班幼儿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
部分幼儿在握笔、叠积木、拼图等活动中动作稳健,手指协调能力较强;而另一部分幼儿在进行类似活动时存在抓握不力、手指灵活性不足的情况。
2. 幼儿眼手协调能力的表现在观察中,我们发现大班幼儿中部分孩子在进行画画、剪纸等活动时,眼手协调能力较高,能够准确地控制笔的位置和力度;而另一部分幼儿则存在眼手协调不足的情况,导致作品质量参差不齐。
3. 幼儿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情况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大班幼儿在进行球类、跳绳等活动时,部分幼儿表现出较好的手眼协调能力,能够准确地抓住和控制物体;而另一部分幼儿在类似活动中表现出手眼协调不足,容易出现失误。
五、分析与评价1. 发展特点分析:大班幼儿的精细动作发展呈现出差异性和个体差异性较为明显的特点。
表现出较好的手部精细动作、眼手协调和手眼协调能力的幼儿,可能与日常生活和游戏中的多样化活动经历和家庭环境有关;另精细动作能力较弱的幼儿可能面临着发育动作经验不足、家庭教养模式单一等因素的困扰。
0-3岁婴幼儿大动作发展观摩日记

0-3岁婴幼儿大动作发展观摩日记宝宝出生后第一年是运动快速发展的阶段,第一年末大部分宝宝已掌握了各种运动的基本动作。
大动作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周岁以内宝宝大动作的发育可大致概括为:二抬、三翻、六会坐、七滚、八爬、九扶立、一周岁会走。
01从整体到分化
初生婴儿的动作是全身性,笼统的,泛化的,进一步发展分化为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
比如,新生儿的体态呈蛙状,四肢屈曲于身体两侧,有需要时,总是全身运动,不论是愤怒的哭,还是高兴的笑,也不论是想吃奶,还是想睡觉,总是四肢挥动。
02从上到下
初生婴儿早期首先发展的是与头部有关的动作,喜怒哀乐的面部表情,追声追人的转头,觅食活动等;其次是躯干部的扭动,上肢挥动,下肢踢蹬,最后才是脚的动作——走。
03由近至远(从中央部分到边缘部位)
婴幼儿的动作是以中心为近点,逐步向远端部位发展的,先是头和躯干动作的发展,再是肩——臂——肘——腕——手指,依照这样的顺序进行,最后发展都手指灵活的动作。
04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
孩子出生前就会上肢和下肢的动作,上肢的挥动,下肢的踢蹬,出生后手的小肌肉动作能力逐步的发展。
动作由不协调到协调,例如:手舞足蹈-视物伸臂-伸手抓物;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把手指放在宝宝手掌时会无意识抓紧不放,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能够进行随意抓取和放下物品。
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共16篇)

《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一):地点:小一班活动室、操场对象:谢子诺等目的:了解幼儿的兴趣点情景描述:最近这段时间天气不好,经常从一早开始就飘着蒙蒙细雨。
为了避免让孩子们感冒,我们决定取消每一天的户外活动,代之以在走廊散步一会儿。
这天上午的活动结束了,快吃午饭的自由活动时间里,有的小朋友在一齐交谈,有的在相互嬉戏,只有谢子诺站在靠近走廊的窗户边,透过玻璃窗向外凝神张望了好久,老师叫她也好像没听到。
我顺着她的目光看去,那边是操场的大型户外玩具――孩子们最喜欢爬上爬下的城堡。
下午幼儿要离园了,送小朋友去坐车时,我发此刻谢子诺的奶奶在操场上拖着谢子诺往前走,谢子诺一声不吭,一脸的倔犟,最后拗但是奶奶,老大不情愿地走了。
谢子诺的奶奶看到我,无奈地笑着说:她硬要在那里玩要回去呢。
分析:谢子诺也属于我们班典型的留守儿童,和爷爷奶奶一齐生活,老人家开了间小店,白天在店里忙生意,谢子诺经常也只能和爷爷奶奶一齐在店里玩,较少到外面去玩。
自然,幼儿园的大型户外玩具是吸引她来上幼儿园的诱-惑。
从孩子的种种表现来看,她十分渴望和别的孩子一样有充分的自由玩耍时间,而不是和老人家在一齐被约束天性。
措施:透过和谢子诺说悄悄话,我了解到她十分想玩幼儿园户外的大型玩具。
我和孩子们约法三章,定下了几条玩城堡的守则,让孩子们明白有规则才能更快乐地玩。
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思考到幼儿人数较多,最后分组由老师带领去玩户外的大型玩具。
和谢子诺的奶奶沟通,让她理解孩子的想法,推荐她趁生意不太忙的周末带孩子来幼儿园玩户外玩具。
反思:玩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在游戏中成长。
没有游戏的童年是残缺的。
个性是小班的孩子,注意力容易涣散,空洞的群众教学活动往往很难吸引孩子的眼光,个性是在操作材料匮乏的状况下,儿童自然表现出的不合作尤甚。
顺应自然的天性,让幼儿在生命内在驱力的召唤下自由活动,充分运动其肢体,激发其思维,能让幼儿更好地发展。
幼儿园小班观察记录(二):观察对象:杜佳欣观察时间:2015年5月25日5月30日观察资料:欣欣,已经一周没有来幼儿园了,即使奶奶把她背到幼儿园她也是大声地哭闹,就是不上幼儿园,无奈,奶奶只好又把她带回家。
幼儿园观察记录动手操作能力

幼儿园观察记录动手操作能力在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活动中,观察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通过观察和记录幼儿的动手操作表现,我们能够了解他们的发展水平、兴趣爱好以及认知能力的发展程度。
本文将通过具体观察记录的方式,探讨幼儿园中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如何提升他们的动手操作技能。
第一次观察记录:在幼儿园的角落里,我目睹了一组幼儿正在进行拼图游戏。
他们坐在桌子旁沉浸在拼图的世界中。
一个女孩在拿起一片拼图后犹豫了片刻,然后将其插到正确的位置上。
观察到这个过程,我注意到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另外,一个男孩则对拼图缺乏兴趣,他只是拿起一块拼图然后随意放置在桌子上。
这个观察引发了我对幼儿兴趣爱好和动手操作能力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第二次观察记录:这一次,我注重观察幼儿在绘画和手工制作活动中的表现。
一个女孩小心翼翼地拿起调色板上的颜料,然后用画笔在纸上轻轻地涂抹。
她专注地观察着自己的作品,努力掌握颜色和形状的表达。
与此同时,一个男孩则充满创造力地将纸片折叠成一个小船,并把它放在水盆中进行测试。
这个观察让我认识到每个幼儿在动手操作方面的兴趣和能力都不尽相同。
一些幼儿倾向于绘画和涂鸦,而另一些则更擅长手工制作和创意设计。
第三次观察记录:我决定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午饭时间,我注意到一个女孩自己勇敢地拿着勺子吃饭,她似乎非常喜欢这种独立的动作。
另一个男孩则需要老师的帮助才能将汤匙握稳,并将食物送入口中。
我观察到,幼儿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与日常生活中的自理能力有密切关系。
自主进食对幼儿来说是重要的成长里程碑,也是他们动手操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提升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方法:为了帮助幼儿提升动手操作能力,幼儿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提供多样性的动手操作活动: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各种形式的动手操作活动,包括拼图、绘画、搭建、剪纸和模型制作等。
这样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操作技能。
2. 鼓励幼儿自主实践:在教育活动中,鼓励幼儿主动参与,让他们亲手完成各种任务。
13-18个月幼儿粗大动作观察记录

13-18个月幼儿粗大动作观察记录
1、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散漫的,以后逐步分化为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
2、从身体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婴儿最早的动作发生在头部,其次在躯干,最后是下肢。
其顺序是沿着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的方向发展。
3、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
适合月龄:14~20个月
开发方向:观察能力、推理能力
准备物品:玩具,两块纱布或者手帕
在宝宝面前,把一个玩具藏在一块手帕下面,你会发现宝宝开始研究这两块手帕,努力回忆玩具到底在哪里。
如果宝宝拉开盖着玩具的手帕,要及时鼓励他,然后再来第二次。
如果你之前一直把玩具放到第一块下面,突然放到第二块,即使他看到,还是可能会选择掀开第一块,因为第一个场景已经留在他的脑海里了。
但随着月龄的增长,宝宝会记得你已经更换了手帕,或者看到第二块手帕有突起,就能意识到玩具在下面。
这个游戏让宝宝加深体会:即使一件物体暂时看不到,但仍然是存在的。
另外也能刺激宝宝发展记忆力,当玩具重新出现时,宝宝会很开心,因为他看到的正是脑海中记得的玩具。
观察与成长:2024幼儿园大班儿童行为观察笔记

观察与成长:2024幼儿园大班儿童行为观察笔记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我们幼儿园的大班孩子们已经到了升学的阶段。
作为一名幼儿相关工作者,我有幸见证了他们的成长,记录下了他们这段时间的点点滴滴。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年幼儿园大班儿童行为的观察笔记,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孩子们的成长轨迹。
1.自主能力不断提高在大班的孩子们身上,我看到了明显的自主能力提高。
他们能够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比如穿衣、叠被、整理书包等。
在课堂活动中,他们也能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主动参与到游戏中。
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也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了独立思考。
2.社交能力逐渐增强3.情感管理能力提升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开始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当他们遇到挫折或生气时,他们能够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随意发脾气。
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学会了换位思考,懂得了关爱他人。
这些情感管理能力的提升,让他们更加成熟、稳重。
4.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日益增强大班的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喜欢探索未知的事物。
在课堂上,他们总是积极提问,渴望了解更多的知识。
在课外活动中,他们勇于尝试新事物,不怕失败,敢于挑战。
这种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将为他们未来的学习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5.艺术素养和创造力不断提升6.团队合作意识日益凸显在大班阶段,孩子们开始懂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他们愿意参与到集体活动中,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
在团队合作中,他们学会了分工合作,懂得了相互信任和支持。
这种团队合作意识,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们的观察中,孩子们在幼儿园大班阶段,他们的行为和心智发展都出现了许多令人惊喜的变化。
他们的自主能力不断提高,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他们自己整理书包,自己完成作业,这不仅仅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也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了独立思考。
同时,他们的社交能力也在逐渐增强,他们学会了与同伴沟通、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这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更加活跃,更加懂得团队精神。
幼儿园大班精细动作发展观察记录与分析

幼儿园大班精细动作发展观察记录与分析1. 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精细动作发展是孩子们成长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观察和记录幼儿园大班学生的精细动作发展情况,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成长轨迹,为个性化教育和幼儿园教学提供指导。
本文将根据对幼儿园大班学生的精细动作发展观察和记录,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个人观点和理解。
2. 观察记录在进行精细动作发展观察过程中,我选择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观察。
以下是对其中一位学生的观察记录:学生尊称:小明性别:男芳龄:5岁观察时间:2021年9月1日至12月31日观察内容:1) 使用双手拿起小物件,如积木、玩具搭配件等。
观察其使用手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 进行涂色、描画等手工活动,观察其握笔的姿势和手指的灵活程度。
3) 完成简单的穿线、剪纸等手工技能,观察其手眼协调能力和手指灵活度。
观察结果:在观察期间,小明的精细动作发展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进步。
他能够熟练地使用双手拿取小物件,手部协调性和灵活度都有所提高。
在进行手工活动时,他能够正确握笔,并且在涂色和描画方面有了更好的表现。
在完成简单手工技能时,小明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手指灵活度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能够较为熟练地完成这些任务。
3. 分析与总结从观察记录中可以看出,小明在精细动作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这反映了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老师们对于学生的精细动作发展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而学生在日常生活和教学活动中的积极参与也对其精细动作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家庭环境和家长的关注与教育也对学生的精细动作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幼儿园大班学生的精细动作发展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需要教师、家长和学生本人的共同努力。
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观察和记录的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精细动作发展是一个细致而又有趣的过程,它不仅仅是技能的提高,更是孩子们认知和情感发展的一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精细动作发展的观察笔记
今天,我在角落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玩具,是一些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的小动物,小乌龟、小鱼、小章鱼、大螃蟹、小公鸡等,咦!还有一些类似钓鱼竿的杆子,这是“钓鱼”的玩具。
这个钓鱼工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孩子们精准的将鱼竿的珠子放入小动物的嘴中,并且不失平衡的吊起小动物。
这个玩具很有趣,不仅能很好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锻炼孩子们的平衡感,发展幼儿的精细动作、手眼协调,还可以让我观察到孩子们对一项由挑战性工作的坚持度、精细动作发展的情况。
哈哈,孩子们的游戏是多么的有趣。
平衡感强、小肌肉控制的好的小朋友,能够在3分钟之内准确的钓到小动物的幼儿占到班级人数的1/4,这些孩子通常精神高度集中、双臂高高抬起,保持一样的高度,新平气和,圆睁着小眼。
当小动物被不慎碰到时,扶正小动物继续尝试。
嗯,好样的!XXX xxx xxx
也有屡试失败,均不能掉起的。
但是这些孩子仍能保持较好的热情参与游戏,进行尝试,这样的孩子占1/2。
你看王梓旭,圆睁着大眼,使劲想瞄准钓上动物,可就是一不小心就碰到了小动物,看着他着急的样子,我转身不向给他压力,但是当我回头时,我看到他把小动物与钓竿圆珠端同时放在手中,将鱼竿与小鱼对接到一起,然后小心翼翼的放开绳子,努力小心的站起身来,拿到我面前叫我看,“大梓旭真是棒,通过努力钓上了。
下次你一定钓的更好!”我肯定的鼓
励了他。
还有一小部分孩子失败后便不愿意尝试快乐,甚至还有都急哭了的。
反思:或许不应该用成与败来评判幼儿的行为,任何一个幼儿都是需要得到鼓励的。
如果每一个人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感觉,被鼓励、肯定,而不是以成败来评判,或许就少一些“急功近利”“伤心失望”的幼儿行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