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业务学习(中医护理)ppt课件
护理业务学习中医护理

中药外敷
中药外敷是中医护理的特色之一,可 以缓解术后疼痛、肿胀等症状,促进 手术部位的愈合。
中医护理在妇科的应用
针灸调经
针灸可以用于调理月经周 期,缓解痛经和月经不调 等症状。
中药调理
中药调理是中医护理在妇 科中的重要应用之一,可 以治疗妇科炎症、痛经、 不孕不育等疾病。
中医护理教育与实践的改进建议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中医护理教师的数量和素质,加强教师 的专业培训和临床实践经验。
优化课程设置
增加实践性和应用性课程,强化理论与实践的 结合,提高学生对临床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更新教材内容
及时更新教材内容,涵盖最新的临床技术和理论 成果,提高教材的实用性和前瞻性。
提高护士技能水平
日期:
护理业务学习中医护理
汇报人:
目录
• 中医护理概述 • 中医护理基础知识 • 中医护理技能 • 中医护理临床应用 • 中医护理教育与实践 • 中医护理研究与发展趋势
01
中医护理概述
中医护理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中医护理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 预防、保健、康复、医疗活动,对病 人及老弱者进行照顾和护理。
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
经络学说的重要性
经络学说在中医护理中具有重 要的指导意义,如针灸、推拿 、拔罐等疗法均以经络学说为 指导。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和穴位 组成。
经络与脏腑关系
经络系统将人体内外连贯起来 ,沟通脏腑与体表,运行气血
,调节阴阳。
中医护理的脏腑学说
脏腑学说的定义
脏腑学说阐述人体五 脏六腑的生理功能、 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 系。
中医护理规范化培训 ppt课件

导独立照顾4--6人
第4--6个月:在临床指导老师指导下独立照顾6--8人
此阶段,熟悉病房各种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掌握基础护
理主要操作技能,掌握护理程序的思维方法,熟悉常见疾病护理、检查、 药物及院感防控基础知识。
* 科内考核:临床表现评价
院级考核:完成静脉输液百针计划,每季度进行1次三基考试,
医院参加工作3年内的护士约占护士总数的30%以上,新护 士的临床培训任务十分严重。
推进优质护理,深化内涵,体现护理专业的价值。
2012年江苏省卫生厅下发文件
《江苏省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方案》
下文简称《方案》
《方案》的行动目标
确立“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原则,改革护士临 床带教轮转、“三基”训练考核的方式方法,注重思维能 力、实践能力、人文素养的养成,引导年轻护士运用专业 知识指导临床工作,加强病情观察、操作技能和专科对症 处理的能力,变被动工作为主动工作,真正会解决病人的 问题,胜任临床护理工作,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深入持久开 展。
院级考核的12项基础护理操作在新手适应期考核 过关
一种基于临床经典案例分析法的考核模式 三年以内的年轻护士所涉及到的病例问题以《三
基应知应会》为主
通过规范化的培训,培养护士核心能力的
护理操作技能
交流技能
人际关系
使用各种资源技能
设备的使用能
解决问题
决策
工作优先性安排
工作指配
规范化培训是护理管理者的中心工作, 关系着医院的明天!
12项基础护理操作考核
* 考核合格者方可进入下一阶段规范化培训;不合格者,延长培训时 间,直至考核合格。
2、技能成熟期: 7--18个月
此阶段,在护士长、责任组长或临床指导老师指导下,依病人病情独立 照顾8-12人,以危重病人为主。定期安排新护士参加科主任医疗查房(以 组内病人为主)、业务学习、读书报告会、危重病人循证护理查房等。基 本掌握专科护理基本操作技能,熟悉《实用临床护理三基应知应会分册》 ,熟练运用护理程序评估病情、分析护理问题,采取适宜的护理措施。
《中医护理技术》PPT课件ppt课件

四、收获的成效
业务收入
<
28
2011
2012 2013
2014 (1-5月)
论文总数
四、收获的成效
近年来护理论文发表
中医护理类论文
29
四、收获的成效
市级科研立项护理课题
磁珠耳穴贴压缓解骨折患者疼痛的效果评估 护理人员运用“治未病”理论对糖尿病病人进行
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研究 艾条灸对不同压疮风险患者预防作用的疗效观察
3
一、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推广背景
2011年开始: 2011年申请省级三级中医医院评审 《浙江省中医医院等级医院评审标准》2010版涉及的中医护理内
容: 211(2)严格执行《中医护理常规 中医护理操作规程》,有中医 专科(专病)护理常规 ;每个士系统学习中医基础知识与技能培训,
每个科室都有自己的特点: 肿瘤病区:
耳穴埋豆预防化疗后胃肠道反应
19
三、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概况
肿瘤科:自制利水消肿方用于癌性胸水、腹水 金黄散外敷预防静脉炎
三、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概况
妇产科病区:循经穴位按摩 中药保留灌肠
21
三、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概况
内科病区: 中药足浴 五倍子粉敷脐治疗盗汗
22
三、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概况
肛肠科:中药坐浴熏洗
23
三、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概况
骨科: 中药熏蒸 中药离子导入
24
三、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概况
外科: 小(大)承气汤穴位贴敷
25
三、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概况
呼吸内科: 自体血穴位注射
其他科室:
项目种类 实施例次
2010 4项 2013 14项
2014 18项
33
股骨颈骨折的护理常规(中医业务学习)

6.骨牵引患者,防止针孔感染,针孔处每日 滴酒精两次。
实用文档
中医特色治疗和护理
二)围手术期护理: 1.术前护理: 1)做好术前宣教与调畅情志,告知手术注意
事项及相关准备工作,取得患者的配合。 2)术前晚10点钟后禁食,12点以后禁饮。 3)手术前认真洗一次澡,洗头,并用肥皂水
(四)特色护理技术: 1.中医涂擦、穴位贴服、 2.中药湿敷法、中药贴敷法; 3.穴位注射、中药熏洗 6、中药热奄包,拔火罐、艾条灸等。
实用文档
谢谢聆听!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一、常见症候要点
3.气血亏虚、肝肾亏损证(后期): 伤后4周以上,髋部疼痛基本消失或时有隐 痛,肿胀不显,可轻微活动,但尚未能负 重行走,因病久必虚,舌质淡,胖嫩,边 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
实用文档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气滞血瘀证,髋部疼痛: 1.评估疼痛的诱因、性质 ,发作时间,程度;
4.调畅情志,关心和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 病的信心。
实用文档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气血亏虚、肝肾亏损证: 1.补益肝肾,调气血,强筋壮骨; 2.卧床休息,避免劳倦过度。宜补肝肾、壮
筋骨,可用我院的“补肾通络汤、气血双 补方”内服。 3.病室宜安静、清洁、温、湿度适宜,忌对 流风,防暑邪,防上呼吸道感染,避免劳 累。
实用文档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 营血不调证,肢体屈伸不利, ,: 1.中医治则:和营生新,接骨续筋。 2.指导病人继续进行功能锻炼,在床上做股
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运动,足趾关节的背伸, 跖曲主动活动,膝关节的被动活动,扩胸 运动等;
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ppt课件

如何实施中医护理体会
护士相信中医护理效果
护士自身体会中医护理效果 医护合作—广泛应用中医护理技术
如何实施中医护理体会
护士解决病人护理问题,首先想到中医护理手段 中医护理相关知识融入护理查房、护理业务学习
收集应用中医护理技术成功案例在全院交流
应用中医护理成功案例
腰椎压缩性骨折
中医护理技术在 临床中的应用.
古代中医护理
《黄帝内经》中提出了中医观察患者的方法和生活起居、 饮食、情志、服药等护理
孙思邈所著《千金方》记载了井水消毒和空气消毒的方药,
首创了葱管导尿方法,对消毒技术、疮疡切开引流术和换
药术等护理操作均很详细记载。
古代中医护理
“范进中举”就是一个绝妙例子。范进由于多年未能进举,被 家人瞧不起,当他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如愿以偿时,由于过喜 而伤心,突然患了狂躁型精神病。范进家人在医生的授意下以 恐吓方法刺激范进,范进受到了惊吓,抑制了亢奋的情绪,又 恢复了正常心神功能。
针对临床症状中医护理技术 胃痛
中药封包:以胃腹散中药包热敷胃 脘部,每次 30min , 7d ~ 10d 为一疗 程。 艾灸中脘、足三里、太溪,每次
10min~15min,或按摩上腹部。
针对临床症状中医护理技术
腹痛
针刺止痛,取穴:足三里、合谷、内关、 天枢、中脘。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
生命力针刺
保持正心智能量场:医 生、病人 病人腹式呼吸+冥想
环境改变、腰背部疼痛——失眼
中医护理:睡前给予头部按摩
不习惯床上小便——尿潴留
中医护理:腹部按摩、艾箱艾灸
长期卧床—— 便秘
中医护理:食疗、排便训练
应用中医护理成功案例
【新】结肠癌中医护理查房护理ppt

03
根据教学查房的内容分类
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程序查房
方式:以护理程序为框架进行分析、讨论及补充。 以检查护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护理技术为中心的操作性查房
方式:有一定难度的护理技术作为教学查房内容,如: 三腔二囊管的应用及压力测定、胸腔闭式引流瓶的更换。 重点: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及管理方法示教或指导。
以护理质量为中心的评价性查房
方式:床前由责任护生简要汇报例、带教老师补充,护士 长在每个责任组抽查2—3名危重、新入院或大手术病人, 以检查工作职责落实及工作质量,协助护士解决疑难问题。 (护理部查房形式)
以护理管理为中心的管理性查房
方式:由护士长主持,查各班工作职责落实、病区管理、 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落实情况 目的:增强护生管理意识、全方位承担护士的技术责任与 管理责任。(护理部查房形式)
护理部查房
病例选择:目前护理上存在问题/困难的 危重、疑难、大手术等特殊病例 目 标: ①、检查病人护理计划、措施的落实与 效果 ②、对存在问题提出制定改进措施 ③、解决病人的实际问题 ④、提高科室护理工作质量
04
护理查房的实施
查房准备与要求
查房前准备
1
物品准备
2
查房时限
一般为1小时左右
注重启发式 教学方法
护理查房
Nts
目 录
护理查房教学目的与意义 护理查房教学的基本要求 护理查房的形式 护理查房的实施 教学应掌握的七项内容 教学护理查房注意事项 护理查房存在的问题 小结
能丰衣足食。因此,在这段时间里,我利用空闲的时间看酒,记酒,从而认识了很多酒 的和国外的。这也很有利于我为外国人服务的时候与他们的交流。在服务过程中,我们 形色色的客人,由于金桥酒店是一个四星级酒店,而且在广交会期间也拥有极为丰富的 而来酒吧的客人几乎都是外国人,在服务的过程中,我们提高了英语口语水平,增长了 了视野。 在工作中既受到过客人的嘉奖,也曾招受客人的投诉,客人的嘉奖让我们觉得
中医护理培训及操作

护士职业素质培训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及人们不断增长的保健需求,提高现有护士素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提高护士素质的必要性1、时代需要高素质的护理队伍:二十一世纪是以人为本的世纪,是追求顾客满意的世纪,只有不断满足或超越顾客需求才有市场,才能创造出自己的品牌服务,才能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护士是医院服务的主体,其责任与使命决定了护士素质不仅与医疗护理质量密切相关,而且可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
2、技术创新客观上需要高素质的护理队伍:近年来,医学技术不断发展,护理技术日新月异,高科技、新设备广泛应用于临床,新知识、新技术含量的不断加大与护士知识结构的老化形成鲜明对比,而重视教育,提高护士素质则是缓解这一矛盾的唯一途径。
3、法律在呼唤高素质的护理队伍;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举证责任倒置的出台,新闻媒体对医院进行的负面宣传等,迫使我们必须学法、知法、懂法、用法,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而高素质的护士才能在工作中主动学习并时刻注意规避护理风险,保证护理安全。
二、提高护士素质的对策1、医院服务的主力军是护士,护士素质高低是可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因此要将护士素质培养作为发展医院的一项基本策略。
2、护士素质的提高要靠护士长平时的带教、监督和指导。
3、完善培训机制并常态运行是提高护士素质的重要推动力:强化素质教育管理,提高护士素质,护理人员成为学习型、业务型、服务型多功能的人才,以适应新形势下医院发展的需要。
什么是护士职业素质?简单的讲,护士职业素质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即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
护士在知识、技能、观念、思维、态度、心理上符合职业规范和标准。
具体讲包括:护士职业素质包含护士职业素质、护士职业素质行为规范和护士职业素质技能三个部分内容。
护士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
项痹中医护理方案护理ppt课件

14
颈椎病的病理分型
交感神经型 枕部痛、头沉、头晕或偏头痛、心慌、胸闷、肢凉或手
足发热,四肢酸胀等症状。个别病人也可出现听、视觉异 常。
15
颈椎病的病理分型
混合型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以上各型很少单独出现,最为
常见的是同时存在两型或两型以上的各种症状,即为混合 型颈椎病。
病例数 96 52 19
中医护理技术 1.中药熏药 2.中药塌渍 3.艾灸 4、拔罐 1.中药熏药 2.中药塌渍 1.中药熏药 2.中药塌渍 3.拔罐
实施人次 96 86 14 2 52 31 19 19 8
百分比(%) 100 89 15 2 100 59 100 100 42
34
其中应用1项中医护理技术的患者7例(占7%); 应用2项以上中医护理技术患者97例(占93%)。
18
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眩晕
1.评估眩晕的性质、发作或持续时间,及与体位改变的关系。 2.避免诱发眩晕加重的姿势或体位。 3.做好防护,外出有人陪同,动作应缓慢,避免快速转头、低头,防跌倒。 4.遵医嘱给予中药离子导入等治疗。
19
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肢体麻木
1.评估肢体麻木范围、性质、程度及与体位的关系。 2.指导患者主动活动麻木肢体,可用梅花针或指尖叩击、拍打按摩麻木部位 ,减轻或缓解症状。 3.注意肢体保暖。 4.遵医嘱给予中药熏蒸、理疗、电针、刮痧等治疗,避免烫伤或意外损伤。 5.遵医嘱行颈椎牵引,及时巡视观察患者有无不适,如有麻木加重,告知医 师,适当调整牵引角度、重量、时间等。
29
健康指导
饮食指导
1.血瘀气滞:宜进食行气活血,化瘀解毒的食品,如山楂、白萝卜、木耳等。 食疗方:醋泡花生等。避免煎炸、肥腻、厚味。 2.痰湿阻络:宜进健脾除湿之品,如山药、薏苡仁、赤小豆等。食疗方:冬瓜 排骨汤等。忌食辛辣、燥热、肥腻等生痰助湿之品。 3.肝肾不足:①肝肾阴虚者宜进食滋阴填精、滋养肝肾之品:如枸杞子等。药 膳方:虫草全鸭汤,忌辛辣香燥之品。②肝肾阳虚者宜进食温壮肾阳,补精髓 之品:黑豆、核桃、杏仁、腰果等。食疗方:干姜煲羊肉。忌生冷瓜果及寒凉 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与环境有密切的联系
人和自然界相统一 人与自然界是息息 相关的,人赖以自然界而生存。而自然 界变化必然相应地对人体生理、病理等 方面发生影响。
6
(1)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灵枢.五癃津 液别》中记载:“天暑诮厚则腠理开,故汗 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胱, 由为溺与气。”说明春夏阳气发泄,气血易趋 于体表,皮肤松弛,故疏泄多汗等;而秋冬阳 气收敛,气血易趋于里,表现为皮肤致密,少 汗多尿等。
8
人与社会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进步,食品与衣着日趋丰富, 居住的环境日益舒适,加上人类对自身 与疾病的日益重视后,知道如何养生, 如何去防治疾病。但是,社会进步也会 给人类带来一些不利于健康的因素。如 肥胖、结石症、空调综合症、精神紧张 综合症、儿童早熟、糖尿病、高血压等
9
均与现代生活模式有关。医学模式由生 物医学模式转变成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 式。也就是说,现在某些疾病,仅依靠 药物治疗是很难取效的,还得依靠心理、 运动或环境等方法来进行调治,这其中 就包括了很大程度上的预防与护理。社 会的治和乱,对人体影响也非常大,这 些,仅靠药物来减少发病和死亡率,是 很难解决根本问题的。
17
人体情志发生变异的因素 社会及自然环境因素 人的政治经济地位的变更 工作中的困难挫折 家庭中的悲欢离合 人生旅程的坎坷际遇,乃至花前月下, 凄风冷雨等等
18
中医情志护理虽属心理护理范畴,但它 又与心理护理不完全相同。开展中医情 志护理除了要运用心理护理的一般原理 外,更为重要的运用中医七情通五脏的 基本理论进行护理。如肝主怒、怒则气 上。怒伤肝,发怒可使肝气上逆,血随 气升,出现胁下胀痛、心跳加快、面红 目赤、失眠、不思饮食等症。
7
(2)昼夜黄昏对人体的影响:《灵枢· 顺气一 日分四时》记载:“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 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人体 的阳气这种昼夜的变化,反映了人体生理 活动 能动地适应自然变化。 了解人与自然统一性后,在护理上应做好气象 护理,加强夜间的病情观察及行为情志护理。 根据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则,做 好四时的生活起居护理。
13
如属风寒感冒,根据“寒者热之”的护理原则, 应采用避风寒保暖,室温宜偏高。饮食上可给 豆豉汤、生姜红糖水等辛温解表之护法;若属 风热感冒,根据“热者寒之”的护则,应采用 室温宜低而湿度偏高,使病人感到凉爽舒适, 减轻心烦、口干之不适感。饮食宜给绿豆汤、 西瓜、藕汁、苦瓜等清热生津辛凉之品。
14
“同病异护”是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所表现的证不同,施护的方法亦各 异。以感冒为例,暑季感冒,由于感受暑湿之 邪(暑多挟湿),护理应采用一些祛暑化湿的 方法。如室内注意通风凉爽,饮食可给清热利 湿之品,如西瓜、绿豆汤、番茄、苦瓜等,忌 生冷、油腻和辛辣等助湿化热之物。如果是冬 令时节感冒,宜采用中药温热服,给生姜红糖 葱白汤等热饮料以助药力,服药后覆盖衣被, 使 其周身微微汗出,而达汗出解表之功效。
15
所谓“异病同护",就时指不同的病,在其发 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也可 采用同一方法护理。比如,久痢脱肛、子宫下 垂等,是不同的病,但如果均表现为中气下陷 证,都可采升提中气的护理方法。如用黄芪、 党参炖母鸡,苡仁粥、茯苓粥等益气健脾之品; 注意休息,避免疲劳,以培育中气;采用针刺 百会、关元、长强穴,以补中益气;保持会阴 部清洁,用五倍子、白矾煎水熏洗以促使回纳 等。
4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 的有机整体。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首先着眼 于整体,即重视人体某一部分的病变对其他各 部分的影响,以预测病情的演变。临床上见到 口舌糜烂的局部病变,实质是心火亢盛的表现。 因心开窍于舌,心又与小肠相表里,病人除口 舌糜烂外,还可有心胸烦热、小便短赤等证候 表现。在护理上除局部给药外,还须嘱病人保 持情志舒畅,不食油腻煎炸辛辣等助热生湿之 品,宜食清淡泻火之物,如绿豆汤、苦瓜等。 以通过泻小肠之火而清心火,使口舌糜烂痊愈。
护理业务学习( 中医护理)
主要内容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 中医护理的分级护理
2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整体护理
中医护理特点
辩证施护
情志护理
3
整体护理 整体护理源于中医人体观的整体观念。所谓整 体观念,即认为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中 各个部分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事物和事物 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整个宇宙也是一个大的 整体。中医从这一观念出发,认为人体是一个 有机的整体,人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整体观 念是中医的一种思想方法,它贯穿于中医的生 理、病理、诊法、辨证、养生和治疗、护理等 各个领域中 。
16
情志调理 中医病因学中的七情,是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 惊七种情志变化。在正常情况下,七情是人体 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是生命活动的正 常现象,不会使人发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 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人体本身的生理活动 的调节范围,引起脏腑气血功能紊乱,才会导 致疾病的发生。如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 思伤脾,恐伤肾。
10
辨证施护
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 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 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邪正关系,概 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施护,则是根据辩 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护理方法。辨证是决定 护理的前提和依据,施护理是治疗疾病的手段 和方法。通过施护的效果可以检验辩证的正确 与否。
11
辩证和施护,在护理过程中是相互联系 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又是理论联系实 践的具体体现。 中医学认为,证和症有 不同的概念。"症",即症状,如咳嗽、头 痛、失眠等。“证”则是机体在疾病发 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如感 冒所表现的风寒证、风热证等。
12
中医认识和护理病人、是既辨病又辩证 的。辨证着眼于证的分辨,如见一初起 发热、恶寒、头身痛、脉浮的病人,初 步印象为感冒病。但由于致病因素和机 体反应性不同,又常表现有风寒感冒和 风热感冒不同的证,只有把感冒病所表 现的“证”是风寒证还是风热证辨别清 楚,才能确定施护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