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误用类型
标点符号用错的例子

标点符号用错的例子
标点符号是书写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使用正确可以使文章更加
清晰明了,但是如果用错标点符号,不仅会使文章含义模糊,而且可
能产生混淆和误解,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常见的标点符号用错的例子。
1、逗号的误用:逗号的作用是分割话题,如果使用不当,会造成
句子意思的误解。
例如:“小明家在学校附近,他每天步行上学”,
正确的写法应该是:“小明家在学校附近。
他每天步行上学。
”
2、句号的误用:句号用来表示句子的结束,在下一句话开始前,
需要换行,如果不使用句号,会使文章苍白无力。
例如:“你说对我
很重要,我相信你。
” 正确的写法应该是:“你说对我很重要。
我相
信你。
”
3、问号的误用:问号用于疑问句,用于表示疑问,如果没有疑问,不应使用问号。
例如:“你能看清这张图片?” 如果是表达陈述的话,应该改为“你能看清这张图片。
”
4、引号的误用:引号用于引述别人的话,引用书名、诗歌等,如
果使用不当,会产生歧义。
例如:"学习使人进步",正常情况下,应
该写成“《论语》中有一句话:学习使人进步。
”
在日常书写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文章的质量,
我们要时刻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尤其是需要注意标点符号的种类和
使用场合。
不要因为书写过程中的小错误,影响了整篇文章的质量。
标点符号的几个误用

标点符号的几个误用
标点符号是语言表达的重要元素,在文章的书写中可以准确划分句子、段落之间的关系,提升文章的可读性,但是标点符号也容易被误用,常见的误用有以下几种:
首先是间隔号与句号的混用。
在英文中,句号表达的是句子结束,而间隔号表示的是句子间的间隔,如果在中文文章的书写中,将间隔号随意替换为句号,会使文章的语义发生质的变化,影响文章的可读性。
其次是逗号和点号的混用。
逗号是一种用来表达句子排比关系,点号表示句子主体上一句话部分已经完成,文章中逗号和点号的混用会引起读者的困惑,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
另外一种常见的误用是省略号与破折号的混用。
略号表示句子的节奏切换,有时也表示句子之间的关联;而破折号用来表示句子的转折,如果把它们混用,句子的意义就变得模糊不清,破坏了文章的语段结构,影响文章的可读性。
此外,强调号的混用也是常见的一种标点符号误用。
强调号用来表示句子中重要及必要的语意,但是却常常被用来强调句子中不重要的部分,这时候强调号就发挥不了它的功能,容易给读者带来误解。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标点符号误用,比如号和分号混用,引号和括号混用等。
总而言之,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仅能够准确表达句子的意义,还能够处理句子之间的关系,让文章的可读性大大提升。
因此,我们在
写作时,一定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才能够更好地表达文章的意义,从而避免出现误用。
标点符号误用类型

标点符号误用类型一.顿号误用顿号表示句内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
但,易出现下列误用现象。
1.约(概)数间误用顿号。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95年)2.并列数字之间缺顿号。
这项任务由三四班共同完成。
3.集合词语间误用顿号。
“高招”期间,有关部门一定要把好大专院、校的收费关。
4.不顾内容层次的滥用。
来这儿参加冬令营的有湖南、湖北的中学生、广西、云南的大学生。
5.分句之间误用顿号。
今年春季,这个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97年)6.语气词后误用顿号。
花园里的花可多了,什么海棠呀,玫瑰呀,米兰呀……五颜六色,挺吸引人的。
7.连词前面误用顿号。
参加这次龙舟赛的有永顺花船、辰溪红船、以及沅陵黄船。
二.逗号误用8.并列词语之间误用逗号。
我校是……培训学校之一,有自己的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
(96年)9.不顾内容层次的滥用。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10.在话语人的最后误用逗号李三问:“去哪里?”“操场!”王二答道,这两个字吐得很重,让李三有些发蒙。
11.独立的引文前误用逗号。
察对手,摸清自身。
”(04年山东)12.总结语前面误用逗号。
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04年江苏)三、分号误用13.总结语前面误用分号。
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95年)14.句中无逗号直接用分号。
成才的关键有三条:一是身体健康;二是作风塌实;三是耐得住寂寞。
15.句中有句号再用分号。
学习贵在自觉。
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学习贵在刻苦。
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16.一个漂亮的姑娘,个儿要高,又不能太高;脸要白,又不能太白;要白里透红,又不能太红。
四、冒号误用17.句中短暂停顿误用冒号本省三位中年作家:叶蔚林、韩少功、彭建明在一起畅谈往事。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及示例

标点符号使用常见错误及示例标点符号是书写语言中的重要元素,能够帮助表达语义、节奏和逻辑关系。
然而,错误的标点使用可能会导致语义模糊、句子结构混乱或者歧义。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标点使用错误及示例。
1.逗号错误:-错误:我喜欢吃,香蕉。
-正确:我喜欢吃香蕉。
-解释:逗号应该用来分隔句子的不同部分。
在这个例子中,逗号在“吃,香蕉”之间没有任何意义。
2.句号错误:-错误:我吃了一个苹果一个香蕉一个橙子。
-正确:我吃了一个苹果,一个香蕉和一个橙子。
-解释:句号用于表示一个句子的结束。
在这个例子中,应该在“苹果”和“香蕉”之间加上逗号。
3.问号错误:-错误:你是谁?-正确:你是谁?-解释:问号只需要在问句的末尾使用一次。
在这个例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4.叹号错误:-错误:他好高大!帅气!-正确:他好高大,帅气!-解释:叹号用于表示感叹或强调。
在这个例子中,可以使用逗号将两个感叹部分分隔开。
5.冒号错误:-错误:我有一个问题:你能帮我吗?-正确:我有一个问题,你能帮我吗?-解释:冒号通常用来引出一系列条目、定义或解释。
在这个例子中,冒号被错误地用于两个不同句子之间。
6.分号错误:-错误:我工作很努力;不过,我想要更好的平衡。
-正确:我工作很努力,不过,我想要更好的平衡。
-解释:分号用于分隔具有独立意义的子句。
在这个例子中,分号被错误地用于两个与主句逻辑关系密切相关的部分。
7.省略号错误:-错误:我不知道……-正确:我不知道⋯⋯-解释:省略号是一种标点符号,用于表示省略、暂停或未完的意味。
在这个例子中,正确的省略号使用是三个点(⋯⋯)。
8.引号错误:-错误:她说:“我不高兴."”-正确:她说:“我不高兴。
”-解释:引号用于引用直接的语句。
在这个例子中,引号被错误地放置在句点之前。
总结来说,在使用标点符号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句子末尾需要使用适当的标点符号,如句号、问号或叹号。
-逗号用来分隔句子中的不同部分、列举元素或插入语。
常见标点符号误用

常见标点符号误用1.非疑问句用问号例: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分析:“这条路谁能走通”虽然有疑问词,但它是“不知道”的宾语,整个句子是一个动宾结构的陈述句,故不能用句号。
2.倒装句中问号前置例:到底去还是不去?我的小姑奶奶。
分析:这是一个倒装句,“我的小姑奶奶”是全句的主语。
凡是倒装句,问号应置于句末,才能准确地表达出疑问或反问语气。
不能一看到发问便加问号。
3.分句之间用顿号例: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正在向辉煌的明天飞去。
分析:这里实际上是三个分句,在第二个分句和第三个分句之间,应用逗号而不是顿号。
“欢快、昂扬、奋发”是联合词组。
凡是联合词组,最后一个成分后面,不能用顿号。
4.联合词组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用顿号例: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的剧目。
分析:“越剧、沪剧、淮剧”是一个层次,它和“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组成联合词组,又是一个层次,不同层次之间都用顿号,必然脉络不清。
第二层次应改为逗号。
5.连词前面用顿号例: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分析:“或”是连词。
在不表并列关系的连词前面,无论是“或”,是“和”,是“及”,是“与”,均不能用顿号。
可根据不同句子的情况,或者删去顿号,或者改用逗号。
6.概数中间用顿号例:她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分析:“十七八岁”是邻近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年龄。
既然是概数,就不能用顿号。
7.集合词语中间用顿号例: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分析:“公安干警”是集合词语,“干”指“干部”,“警”指“警察”。
集合词语是紧密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
8.句中没有句号径直用分号例: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一要发动群众;二要找准目标;三要速战速决。
分析:顿号、逗号、分号、冒号虽同为句内点号,但停顿的时间有长短之分。
公文写作中最常见的10种标点错误

公文写作中最常见的10种标点错误在公文写作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传达正确的语义和修饰句子结构。
然而,在实际写作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犯一些常见的标点错误。
下面是公文写作中最常见的10种标点错误:1. 句号和逗号的混淆:事实上,句号和逗号是完全不同的标点符号,它们不能相互替代。
句号用于结束一个完整的句子,而逗号用于分隔句子中的不同成分。
2. 缺少句号:有时候在长篇公文中,我们可能会忽略句子的结束并忘记使用句号。
每个句子都应该以句号结束,以确保句子的完整性。
3. 冒号和引号的混淆:冒号(:)用于引出或解释后面的内容,而引号("")用于引用直接的语句或引用其他作者的话。
4. 分号的误用:分号(;)用于连接两个有关联的句子或短语,在公文中经常用于列举或准确说明观点。
然而,它不应该被用来替代逗号或冒号。
5. 破折号和连接符的混淆:破折号(-)用于表示某种突然的转变或强调,而连接符(-)用于连接两个词或短语。
6. 问号和感叹号的错误使用:问号(?)用于疑问句,而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的情感或感叹。
7. 重复使用标点符号:在一句话中不应该重复使用标点符号,比如句号和逗号。
8. 括号的误用:括号(())用于插入额外的信息或解释。
但是,在公文写作中它们应该被谨慎使用,以防止造成歧义或影响句子的完整性。
9. 引号的错误使用:引号应该用于直接引用的语句或引述其他作者的话,而不应该被用于突出或强调某个词或句子。
10. 斜杠的错误使用:斜杠(/)往往被错误地用于替代其他标点符号,比如逗号、句号或冒号。
斜杠只应该在特定情况下使用,比如表示“或者”或表示日期。
为了避免这些常见的标点错误,我们在写公文时需要仔细审查和修订。
同时,可以查阅相关的标点符号用法指南,以确保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使公文写作更加准确和专业。
在公文写作中,标点错误可能给读者带来误解,影响公文的可读性和专业性。
为了帮助大家避免这些常见的标点错误,接下来将进一步介绍一些常见错误,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写作中的常见标点误用与纠正方法

写作中的常见标点误用与纠正方法标点符号在写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我们表达思想、构建句子结构,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会出现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情况。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标点符号误用并给出纠正方法。
一、逗号的误用与纠正方法在写作中,逗号是最常用的标点符号之一,它可以用来分隔列举的事物、连接两个并列的句子等。
然而,逗号的使用也有一些误区。
误用一:在句子中过多地使用逗号。
纠正方法:逗号应当根据需要进行使用,不必过多。
当句子本身结构复杂,需要在各个部分之间加以分隔时,可以使用逗号。
但是如果句子结构简单明了,不需要额外分隔时,应该避免使用过多的逗号。
误用二:在句子中漏掉逗号。
纠正方法:当句子中出现并列的词、短语或从句时,应该使用逗号将它们分隔开来。
如果遗漏了逗号,就会造成句子意义的模糊或误解。
因此,在写作中务必留意这种情况,及时添加逗号。
二、句号的误用与纠正方法句号是表达完整句子的标点符号,它主要用于句子的结束。
误用一:在文中过多地使用句号。
纠正方法:在文中过多地使用句号会使文章显得断断续续,缺乏连贯性。
因此,应该平衡使用句号和其他标点符号,使文章节奏感更强,更易读。
误用二:在长句中缺乏句号。
纠正方法:长句如果没有适当的句号标点,读者就会在阅读过程中感到困惑。
因此,在写作中,长句的结尾处应该使用句号,以确保句子的完整性和清晰性。
三、问号与感叹号的误用与纠正方法问号和感叹号是用来表达疑问或强调情感的标点符号,它们的使用需要特别注意。
误用一:在没有疑问的陈述句中使用问号。
纠正方法:问号主要用来标识疑问句,如果在陈述句中误用问号,会给读者造成困惑。
因此,在写作中,要根据句子的语气和表达的意图正确使用问号和句号。
误用二:过多地使用感叹号来强调情感。
纠正方法:感叹号的使用应该谨慎,过多地使用会让文章显得夸张和不正式。
在写作中,可以通过运用更加精确和恰当的词语来表达情感,而不是过多地依赖感叹号。
四、引号的误用与纠正方法引号可以用来引述别人的话或表示特别含义,但是在使用引号时也存在一些误用的情况。
10种常见标点错用类型

应用冒号。
14、如今一个全新的来自英国的职业外语水
平测试——《博斯BULATS考试》,已由国
家人事部考试中心推出。 错。这儿不是书名、 篇名、报刊名,所
15、斯大林说过,脱离实际的理以论应用,引是号。空洞
理论。
对。如果引用的只
是原文大意,应该
17、我们往往会遇到这用样建设的逗号情。况:只从一个
方向考虑问题,路子越走越窄。换个角度
用逗号,不用分号。
10、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
微波,线条柔和,蜿蜒错起。伏邻近,的两连个数接字着连用高表示高
的远山。
概数,中间不能加顿号;但是, 如果表确数则必须加顿号。如:
11、第二代无绳电话采用今了天数参加字活动技的是术三、,四主班。要
有泛欧数字无绳电话、个人便携式电话、
个人接入通讯系统……等,具有双向互呼
21问、好耿,对妈。不妈表引要对强号怕儿调。人的子要笑说加话:,“俗大话成说,:见‘人礼就多应人该 不怪嘛’。”
错。一句话中不能用两个冒号。 引号超出范围。独立引用,句号
应在引号里。
小结
标点符号误用常见的有以下10种情况: 1. 概数中间加顿号。 2. 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 3.非疑问用问号。 4.选择问句用多个问号。 5·“某某说(道、讲、问、答)”后标点滥用。 6.引用的话语结束后,句号位置不对。 7.倒装成分之间用句末点号。 8.标点与同它功能相同的字词并用。 9.滥用引号和书名号。 10.一句话中用两个冒号。
。 ②王芳每天都收错看。书《名中号可央以标电示书视名、台篇》名、主报刊办 的《焦点访谈》。 名、图画名、歌曲名等,并且都是已经
存在的。报刊中的某个栏目或将要写的
9、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文的章题温目,暖不能;用对书名待号。工作要 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 扫情错要落。。求叶单气句势一排贯比通样或,并一;列般,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点符号误用类型
一、问号
1.非疑问句用句号
(1)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的影响。
(2)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样建?这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前一句如果孤立来看前半句是疑问句,但在句中与后面的谓语部分“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组成一个陈述句,因此应改为逗号。
后一句“怎么建”、“怎么办”虽然有疑问词,但它只是“非常关心”的宾语,整个句子为陈述语气,所以第一处问号应改为逗号,末尾用句号。
2.倒装句中问号不能前置
(3)“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厂长严肃地说。
这是一个倒装句,“同志们”是全句的主语。
凡是倒装问句,问号应置于句末,才能准确地表达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所以不能一看到发问便加问号。
二、顿号
1.分句之间不能用顿号
(4)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正在向辉煌的明天飞去。
这里实际上有三个分句。
在第二个分句和第三个分句之间(即“奋发”之后),应用逗号不是顿号。
(5)不但文章里演说里有党八股,开会里也有的。
“一开会、二报告、三讨论、四结论、五散会。
”引号中的词语是五个并列的独词句而不是充当某一句子的成分,因此它们之间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2.并列短语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不能用顿号
(6)上海的越剧、沪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越剧、沪剧、淮剧”是一层次,它和“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组成并列词组,又是一个层次。
不同层次之间都用顿号,必然脉络不清。
“沪剧”“黄梅戏”之后应改用逗号。
(7)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和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的发展已经达到了新的平。
“人造卫星的发射和回收”和前面的“原子弹”、“氢弹的爆炸”并非处于同一层次,因此“人造卫星”前不应用顿号,应用逗号。
3.连词前面不能用顿号
(8)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或”是连词。
在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或”、“和”、“及”、“与”)前面,均不能用顿号。
可根据句子的情况,或者删去顿号,或者改用逗号。
4.概数之间不能用顿号
(9)一起去的有十七、八个人,有我姐姐、表哥、表妹、同学……
(10)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邻近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数量,无须停顿。
一加顿号,便成了“十七”和“八”(“三”和“四”)并列了,这不符合句子原意。
5.集合词语不能用顿号
(11)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
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干警”是集合词语,“干”指干部,“警”指警察。
集合词语是紧密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
又如“中、小学生”、“大、专院校”、“指、战员”、“司、乘人员”,这些词语中的顿号都是多余的,应当删去。
(12)美国的海、陆、空军已经在中国参加了战争。
并列的单音词“海”、“陆”、“空”之间如果停顿就会破坏句子的连贯语气,应将顿号去掉。
6、连续几个并列词语都用了书名号或引号,书名号与书名号之间、引号与引号之间可以不用其它符号。
如《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等,都是好读的。
三、分号
1.句中没有逗号不能直接用分号
(13)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一要发动群众;二要找准目标;三要速战速决。
顿号、逗号、分号,虽然同为句号内点号,但停顿的时间有长短之分,一般应先用停顿短的逗号,再用停顿长的分号,不能乱了秩序;只有在“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才能直接用分号。
2.句中已用句号不能再用分号
(14)一、学习贵在自觉。
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二、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
句号是句末点号,分号是句内点号,既然已经用了句号,表明整个句子已结束,再用分号,便显得不伦不类。
以上例句宜将句号改为逗号,或将分号改为句号。
四、冒句
1.冒号提示范围不清
(15)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从表面上看,冒号后面的内容全是提示的范围。
其实不然,这里提示的只是两句诗。
修改方法:或将冒号删去,或将“我从中”前面逗号改为引导内句号。
2.句中短暂停顿不能用冒号
(16)本市文坛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三位女杰”和“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是同位短语,中间只需短暂停顿,不必用标点符号,如果一定要用,只宜用破折号,让“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充当“三位女杰”的说明性短语。
3.同一句中不能用两个冒号
(17)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
“宣布”后面是冒号,“措施”后面又是冒号,这是不符号标点符号使用习惯的。
在同一个句子中,冒号一般只能用一个,否则便会面目不清。
本句两个冒号中应将一个改为逗号。
五、引句句末点误置
(18)李白的诗多豪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19)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
用了引号后,句末点号究竟是放在引号内还是引号外,关键是看引用部分是
独立成句的,还是从属于引用者的。
前一句中李白的诗是完整的两句,句末点号应放在引号内;后一句“神形兼备,充满生机”,只是句中的谓语部分,句末点号应放到引导外。
一般来说,凡前面用了冒号,便是提示下面的引文是***成句的。
引文末了是问号或感叹号的,无论直引、夹引都放在引号之内。
她听见一声叫喊“救人啊!”就冲出了房间。
六、不是书名误用书名号
(20)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的诏主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
书名号用于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图画名、文件名、歌曲名并且都是已经存在的。报刊中的某个栏目,或将要写的文章题目,不能用书名号,可用引号。“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是不能用书名号的,只能用引号。
七、省略号与“等等”不能并用
(21)事实也是如此,我对字画、古玩、盆景、古典家什、玲珑湖石……等等都有兴趣。
省略号与“等”意思是重复的,二者应该删去其一。
八、括号的位置误用
(22)念去去千里烟波,暮蔼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23)赵国的长城东起于代,(今河北宜化境内)中间经过许多地方。
注释句中某些词话的括号叫句内括号,句内括号要紧贴在被注释的词语之后,而且标点符号应省去(感叹号、问号除外);注释整个句子的括号叫句外括号,句外括号要放在句末标点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