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小升初 较复杂的逻辑推理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思考—逻辑推理”

“数学思考—逻辑推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数学思考》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这一单元的一节教学内容,它充分体现了新教材的特点,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形象思维、解题策略以及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等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此节内容选取了四道极具代表性的例题,融合了整个小学阶段所涉及到的数学思想方法,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发展学生找规律的能力、分步枚举组合的能力及列表推理、演绎推理的能力。
【学情分析】逻辑推理,这部分内容是难度比较大的,以前是属于奥数的范畴,现在纳入教材中,这进一步体现了新课标对学生思维能力训练的要求,重视对学生数学思考方法的培养。
本课之前,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推理能力。
在六年级下册教材安排本节内容,呈现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旨在让学生在纷繁的信息中去分析、推理,作出准确判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感悟列表法解决问题的优势,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01页《数学思考--逻辑推理》例2【教学目标】1、通过合作探讨和交流,初步学习掌握利用列表法进行逻辑推理的方法。
2、会初步搜集信息并借助列表法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与应用。
3、在交流探讨中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的简洁美和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并在体验问题与信息间的的逻辑关联中感受事物间的辨证联系。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自觉运用表格法进行逻辑推理。
【教学难点】有条理地表达的自己的推理过程。
【教法、学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拟以小组合作讨论法、列表法、逻辑推理法为主,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中,我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表格、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推理”1、导入“推理”出示“狄仁杰”图片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狄仁杰吗?(他是神探)他为什么被称为神探呢?(冷静的头脑、认真观察、擅于抓住细节、有很强的推理能力等)2、趣味抢答(1)明明不是女生。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 数学思考-逻辑推理 优质教案

教师姓名单位名称填写时间2020年8月23日学科数学年级/册六年级(下)教材版本人教版
课题名称数学思考-逻辑推理
难点名称教学难点:有条理地表达的自己的推理过程。
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
为什么难
逻辑推理,这部分内容是难度比较大的,以前是属于奥数的范畴,现在纳入教
材中,这进一步体现了新课标对学生思维能力训练的要求,重视对学生数学思
考方法的培养。
从学生角度分析
为什么难
学生的空间观念、形象思维、解题策略以及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等方面都需进
一步提升。
难点教学方法解决复杂的逻辑推理问题,要借助列表根据给出的条件。
寻找突破口,用排除法逐步缩小范围,最终找到答案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思考逻辑推理。
请看题目。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1、出示题目。
2、同学们拿到题目后一定要反复多读题目,理解题意,找到关键信息,同学们可以按下暂停键,自己多读几遍题目?找一找这道题中关键信息是哪句话?
3、找出关键语句,理解题意。
这道题中关键信息是“每次每班只要一个班长参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每个班的两个班长不能同时去开会,换句话说,同时到会的一定不同班,同理同时不到会的也一定不同。
4、学生尝试自己推理。
引出列表格。
现在能不能推理出来?有没有感觉文字性的信息不便于我们推理?数学中常采用列表格的方法,把文字信息整理在表格中,便于观察和思考。
数学专项复习小升初典型奥数之逻辑推理

数学专项复习小升初典型奥数之逻辑推理在小升初的数学考试中,逻辑推理是一类常见且具有挑战性的题型。
它不仅能够考察孩子们的思维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好好复习一下小升初典型奥数中的逻辑推理。
首先,咱们来了解一下逻辑推理到底是什么。
简单来说,逻辑推理就是根据已知的条件和信息,通过合理的思考和推断,得出正确的结论。
比如说,有这样一道题:“小明、小红和小刚三人分别喜欢语文、数学和英语。
小明不喜欢语文,小红喜欢英语,请问小刚喜欢什么科目?”要解决这个问题,咱们就得仔细分析已知条件,逐步推理出答案。
逻辑推理主要有几种常见的类型,比如真假推理、分析推理和匹配推理等。
真假推理通常会给出一些关于真假情况的描述,让我们判断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分析推理则需要我们对各种条件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综合考虑;匹配推理就像是给不同的元素进行配对。
接下来,咱们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看看怎么解决这些逻辑推理问题。
先看这道真假推理的题目:“桌子上有三本书,分别是语文书、数学书和英语书。
甲说:‘我拿的不是语文书。
’乙说:‘我拿的是数学书。
’丙说:‘甲拿的是英语书。
’已知其中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请问谁拿了语文书?”这道题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咱们别怕。
首先假设甲说的是真话,那么乙和丙说的就是假话。
但是如果甲说的是真话,会出现矛盾的情况。
然后再假设乙说的是真话,同样也会出现矛盾。
最后假设丙说的是真话,就能顺利推出甲拿的是英语书,乙拿的不是数学书,所以乙拿的是语文书。
通过这样逐步假设和推理,就能找到答案啦。
再看这道分析推理的题目:“A、B、C、D 四个人参加比赛,A 说:‘我不是第一名。
’B 说:‘D 是第一名。
’C 说:‘B 是第一名。
’D 说:‘我不是第一名。
’已知他们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的是假话,请问谁是第一名?”这道题咱们可以这样想,如果 B 说的是真话,那么 D 是第一名,但是这样 D 说的就也是真话了,这就矛盾了。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小升初专题培优逻辑推理含答案全国通用

逻辑推理逻辑推理作为数学思维中重要的一部分,经常出现在各种数学竞赛中,除此以外,逻辑推理还经常作为专项的内容出现在各类选拔考试,甚至是面向成年人的考试当中。
对于学生学习数学来说,逻辑推理既有趣又可以开发智力,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比较高。
本讲我们主要从各个角度总结逻辑推理的解题方法。
一、列表推理法逻辑推理问题的显著特点是层次多,条件纵横交错。
如何从较繁杂的信息中选准突破口,层层剖析,一步步向结论靠近,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因此在推理过程中,我们也常常采用列表的方式,把错综复杂的约束条件用符号和图形表示出来,这样可以借助几何直观,把令人眼花缭乱的条件变得一目了然,答案也就容易找到了。
二、假设推理用假设法解逻辑推理问题,就是根据题目的几种可能情况,逐一假设。
如果推出矛盾,那么假设不成立;如果推不出矛盾,而是符合题意,那么假设成立。
解题突破口:找题目所给的矛盾点进行假设模块一、列表推理法例1刘刚、马辉、李强三个男孩各有一个妹妹,六个人进行乒乓球混合双打比赛。
事先规定:兄妹二人不许搭伴。
第一盘:刘刚和小丽对李强和小英;第二盘:李强和小红对刘刚和马辉的妹妹。
问:三个男孩的妹妹分别是谁?巩固王文、张贝、李丽分别是跳伞、田径、游泳运动员,现在知道:⑴张贝从未上过天;⑵跳伞运动员已得过两块金牌;⑶李丽还未得过第一名,她与田径运动员同年出生。
请根据上述情况判断王文、张贝、李丽各是什么运动员?张明、席辉和李刚在北京、上海和天津工作,他们的职业是工人、农民和教师,已知:⑴张明不在北京工作,席辉不在上海工作;⑵在北京工作的不是教师;⑶在上海工作的是工人;⑷席辉不是农民。
问:这三人各住哪里?各是什么职业?甲、乙、丙三人,他们的籍贯分别是辽宁、广西、山东,他们的职业分别是教师、工人、演员。
已知:⑴甲不是辽宁人,乙不是广西人;⑵辽宁人不是演员,广西人是教师;⑶乙不是工人。
求这三人各自的籍贯和职业。
甲、乙、丙、丁四个人的职业分别是教师、医生、律师、警察。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逻辑推理》

《逻辑推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根据已知条件通过列表等直观手段进行推理、判断,得出结论的学习方法。
并能较灵活的运用所学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经历推理过程,进一步提升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体会逻辑推理是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思考方式。
3、通过学习,进一步感受数学的内在魅力,激发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学情分析】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任何看似浅显的数学知识后面都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
三年级下册的排列组合、四年级下册的鸡兔同笼,可让学生体会观察、归纳、枚举等合情推理的方法;二年级下册的逻辑推理等内容则让学生学习简单的演绎推理的方法。
其实,作为数学最基本的思想之一------推理,学生一直是有步骤、有层次地进行学习。
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就应该放在仔细分析,寻找突破口,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推理过程,从而体会逻辑推理是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思考方式。
【教学重点】利用表格进行较复杂问题的推理。
【教学难点】仔细分析,寻找突破口,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推理过程。
【教学过程】(一)课前活动:在开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
A、B、C、D、E、F6个字母按下图所示分布在正方体的表面上,则与A相对的字母是哪个?引出课题:像这样,借助有力的信息或依据,一步一步地作出判断,推出正确的结论,这个过程在数学上称之为“推理”。
(二)预习交流1、课前也给同学们留了一个简单的推理作业,王阿姨、刘阿姨、丁叔叔、李叔叔分别是工人、教师、军人。
王阿姨是教师;丁叔叔不是工人;只有刘阿姨和李叔叔职业相同。
请问:他们的职业各是什么?一起来看预习交流要求:要求:(1)与小对子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简洁、直观的整理题目中的信息?(2)结合梳理出的信息,说说你的推理过程。
2、小对子交流预习成果。
3、展示汇报,质疑补充(1)通过学生的补充,对比出运用表格的方式能直观梳理题意,并方便于推理。
(2)引导学生有条理的描述完成的推理过程。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思考(2)-逻辑推理》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思考(2)-逻辑推理》教案数学思考(2)教学内容逻辑推理。
教学目标1.学生根据已知条件通过列表等直观手段进行推理、判断,得出结论。
2.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激发了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
重点难点根据已知条件,运用排除法判断得出结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导入教师:同学们喜欢看警察叔叔破案的影片吗?警察叔叔根据一些线索进行推理,最终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你们想不想进行推理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呢?1.课件出示简单的推理问题,学生回答。
(1)XXX和XXX分别拿着语文书和数学书,XXX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
”那么,他们两人究竟各拿什么书?学生:根据XXX说的话可知她拿的是语文书,XXX拿的是数学书。
(2)XXX、XXX、XXX分别拿着语文书、数学书、社会书。
XXX说:“我拿的是语文书。
”XXX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
”那么XXX拿的什么书?学生:根据XXX和XXX说的话可知XXX拿的是社会书,XXX拿的是数学书。
2.小结:同学们对简单的推理问题分析得有理有据,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这节课,我们研究较复杂的推理问题。
但愿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作出准确的推理判别。
复讲授课件出例如2:六年级有三个班,每班有2个班长。
开班长会时,每次每班只要一个班长加入。
第一次到会的有A、B、C;第二次有B、D、E;第三次有A、E、F。
请问哪两位班长是同班的?1.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指名学生说一说题目的意思是什么,并进行集体评议。
使学生明确:这里的A、B、C、D、E、F分别表示3个班的6位班长,每班有2个班长,每次开会,每班只有1位班长参加。
3.教师:第一次到会的有A、B、C,说明A不可能和谁同班?组织学生议一议,并进行交流。
指名学生说一说,并进行个人评议。
使学生明确:A不可能和B、C同班。
教师:第一次到会的有A、B、C,申明A只能和谁同班?构造学生议一议,并相互交流。
六年级下册数学小升初较复杂的逻辑推理 人教版人教版

× 小黑羊
小灰羊 √
×
×√
有什么条 件呢?
即 学 即 练
小奥、程程和朋朋三人比身高。 小奥说:“我比朋 朋高。” 程程说:“我不是三人中最高的,也不是 最矮的。”你能将小奥、程程和朋朋三人身高从高 到矮排序吗?
最高 中等 最矮
小奥 √
×
程程 × √ ×
朋朋
√
三人身高从高到矮排序分别是小奥、程程、朋朋。
甲后半句正确 则A是第一名,B是第三名,C是
× (5)B-1, E-4。√ 第二名,D是第五名,E是第四
甲、乙、丙、丁、戊五人猜测全班个人学科总成绩的前五名: 即 甲:“第一名是D,第五名是E.” 学 乙:“第二名是A,第四名是C.” 即 丙:“第三名是D,第四名是A”, 练 丁:“第一名是C,第三名是B.”
(5)C-2,× B-4。 √
思 维 探
例4: 六个不同民族的人,他们的名字分别为甲,乙,丙,丁,戊 和己;他们 的民族分别是汉族、苗族、满族、回族、维吾尔族和壮族(名字顺序与民族顺序 不一定一致)现已知:⑴甲和汉族人是医生; ⑵戊和维吾尔族人是教师; ⑶丙和苗族人是技师;⑷乙和己曾经当过兵,而苗族人从没当过兵;
假设有x个选手,那么总共要比场数=x(x-1)÷2 总得分=总场数×每场得分=[x(x-1)÷2]×2=x(x-1)
因此得出方程x(x-1)=110 110=10×11
所以 x=11,即共有11名参赛选手。
逻辑推理的方法: 列表法、 排除法。
讨论: 首先不论胜负还是平局,最后的总分必定为2的倍数
因为每盘两个选手的得分之和都必定是2分(如果分 出胜负,2+0=2;如果打成平手,1+1=2)
所以我们可以排除1979和1985这两个答案, 即正确答案是1980或1984.
(精品)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逻辑推理

课题
逻辑推理
共1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复习
教学
目标
1、学生根据已知条件通过列表等直观手段进行推理、判断,得出结论。
2、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激发了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
重点
难点
根据已知条件,运用排除法判断得出结论。
教学
策略
交流讨论
【课堂作业】教材第103页练习二十二第6、7题。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
反思
1、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指名学生说一说题目的意思是什么,并进行集体评议。
使学生明确:这里的A、B、C、D、E、F分别表示3个班的6位班长,每班有2个班长,每次开会,每班只有1位班长参加。
3、教师:第一次到会的有A、B、C,说明A不可能和谁同班?组织学生议一议,并进行交流。
指名学生说一说,并进行集体评议。使学生明确:A不可能和B、C同班。
教学活动
二次备课
【情境导入】
教师:同学们喜欢看警察叔叔破案的影片吗?警察叔叔根据一些线索进行推理,最终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你们想不想进行推理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呢?
1、课件出示简单的推理问题,学生回答。
(1)小红和小明分别拿着语文书和数学书,小红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那么,他们两人究竟各拿什么书?
(2)小红、小丽、小刚分别拿着语文书、数学书、社会书。小红说:“我拿的是语文书。”小刚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那么小丽拿的什么书?
2、小结:同学们对简单的推理问题分析得有理有据,得出了正确的结论。这节课,我们学习较复杂的推理问题。希望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作出准确的推理判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 例2:同住一间寝室的A、B、C、D四名女大学生正在听一组
维 乐曲。她们当中有一个人在修指甲,一个人在做头发,一个
探 人在化妆,一个人在看书。已知: 索 (1)A不在修指甲,也不在看书;
(2)B不在化妆,也不在修指甲; (3)如果A不在化妆,那么C也不在修指甲; (4)D不在看书,也不在修指甲。
修指甲 做头发 化妆 看书
A×
√×
B×
×√
C√
×
D× √ × ×
可以用图表表示, 用"×"表示否定,
"√"表示肯定.
即 李明、王宁、张虎三个男同学都各有一个妹妹,六个 学 人在一起打羽毛球,举行混合双打比赛,事先规定, 即 兄妹二人不许搭伴。第一盘,李明和小华对张虎和小 练 红;第二盘,张虎和小林对李明和王宁的妹妹。请你
戊:“第二名是C,第四名是B.”
பைடு நூலகம்
若每个人都是只猜对一个人的名次,且每个名次只有一个人猜对 ,则第一、二、三、四、五名分别是?
(1)D-1,×√ E-5。×√ (2)A-2,×√ C-4。√× (3)D-3,×√ A-4。√× (4)C-1,×√ B-3。√×
矛盾产生,所以不成立即甲后半 句正确
则A是第二名,B是第四名,C是第 一名,D是第三名,E是第五名。
(5)丙、丁两人中去一人;
(6)若丁不去,则戊也不去。那么哪些人出差了?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 √ ×× √
假设甲出差了 所以出差的是甲丙己。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小升初 较复杂的逻辑推理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小升初 较复杂的逻辑推理
融 会 贯 通
例5:象棋比赛中,每个选手都与其他选手赛一局.每局赢 者计2分,输者计0分,平局各计1分.四位同学统计了比赛中 全部选手的得分,总分分别是 1979,1980,1984,1985,
(5)C-2,× B-4。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小升初 较复杂的逻辑推理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小升初 较复杂的逻辑推理
思 维 探
例4: 六个不同民族的人,他们的名字分别为甲,乙,丙,丁,戊 和己;他们 的民族分别是汉族、苗族、满族、回族、维吾尔族和壮族(名字顺序与民族顺序 不一定一致)现已知:⑴甲和汉族人是医生; ⑵戊和维吾尔族人是教师; ⑶丙和苗族人是技师;⑷乙和己曾经当过兵,而苗族人从没当过兵;
判断:小华、小红和小林各是谁的妹妹。
小华 小红 小林
李明 ×
√
王宁 张虎
√
√
×
××
小华、小红和小林分别是张虎、王宁、李明的妹妹.
思 维 探 索
例3:光华小学开田径运动会,其中一个项目是由5名运动员进 行100米短跑比赛,赛后5名观众介绍这场比赛结果: 甲:A第二名,B第三名; 乙:C第三名,D第五名; 丙:D第一名,C第二名; 丁:A第二名,E第四名; 戊:B第一名,E第四名。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小升初 较复杂的逻辑推理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小升初 较复杂的逻辑推理
即 学 即 练
公司要在代号为甲、乙、丙、丁、戊、己中选拔人出 差,人选的配备要求,必须注意下列各点: (1)甲、乙两人至少去一个人; (2)甲、丁不能一起去; (3)甲、戊、己三人中要派两人去;
(4)乙、丙两人中去一人;
甲后半句正确 则A是第一名,B是第三名,C是
× (5)B-1, E-4。√ 第二名,D是第五名,E是第四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小升初 较复杂的逻辑推理
甲、乙、丙、丁、戊五人猜测全班个人学科总成绩的前五名: 即 甲:“第一名是D,第五名是E.” 学 乙:“第二名是A,第四名是C.” 即 丙:“第三名是D,第四名是A”, 练 丁:“第一名是C,第三名是B.”
探 颜色分别是白色、黑色、灰色。回家的路上,一只小羊说:“今天我
索 们可真有意思,白羊没有买白外套,黑羊没有买黑外套,灰羊没有买
灰外套。”小黑羊说:“真是这样的,你看你买的外套颜色跟雪一样,
真漂亮!”
你能根据他们的对话,猜出小白羊、小黑羊和小灰羊各买了什么
颜色的外套吗?。
白色 黑色 灰色
小白羊 × √
5
游戏
猜一猜
激趣 1.“随意”猜。 老师两手握拳,一上一下放好。让学生猜一猜上面手中 有什么礼物?下面手中有什么礼物?
2.“犹豫”猜。 教师提示:礼物是橡皮和转笔刀。让学生再次猜上面 是什么?下面是什么?
3.“确定”猜。 继续提示:下面不是橡皮。
思 例1:山羊买外套
维
小白羊、小黑羊、小灰羊一起上街各买了一件外套。3件外套的
索 ⑸回族人比甲年龄大,壮族人比丙年龄大;
⑹乙同汉族人下周要到满族去旅行,丙同回族人下周要到瑞士去度假。请判断甲、
乙、丙、丁、戊、己分别是哪个民族的人?
汉 苗 满回维壮
甲 乙
×
丙×
× ×
×
××√ ×√×
丁× × √× × ×
×√ 戊× × ×√ × ×
己√×
1.先将明确的信息确定下来 2.甲是医生,维吾尔族人是教师, 苗族人是技师; 戊是教师,汉族人是医生,苗 族人是技师丙;是是技师,汉族人是医 生,维吾尔族人是教师, 3.甲是壮族人,乙是维吾尔族人,丙 是满族人,丁是苗族人,戊是回族 或壮族人,己是汉人。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小升初 较复杂的逻辑推理
融 会 贯 通
例5:象棋比赛中,每个选手都与其他选手赛一局.每局赢者计2分, 输者计0分,平局各计1分.四位同学统计了比赛中全部选手的得分, 总分分别是 1979,1980,1984,1985,但只有一位同学的统计 正确。问共有多少位同学比赛?
但只有一位同学的统计正确。问共有多少位同学比赛?
讨论: 首先不论胜负还是平局,最后的总分必定为2的倍数
因为每盘两个选手的得分之和都必定是2分(如果分 出胜负,2+0=2;如果打成平手,1+1=2)
所以我们可以排除1979和1985这两个答案, 即正确答案是1980或1984.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小升初 较复杂的逻辑推理
× 小黑羊
小灰羊 √
×
×√
有什么条 件呢?
即 学 即 练
小奥、程程和朋朋三人比身高。 小奥说:“我比朋 朋高。” 程程说:“我不是三人中最高的,也不是 最矮的。”你能将小奥、程程和朋朋三人身高从高 到矮排序吗?
最高 中等 最矮
小奥 √
×
程程 × √ ×
朋朋
√
三人身高从高到矮排序分别是小奥、程程、朋朋。
结果出来后发现每个人只说对一半。则这五名运动员的名
次究竟各是多少?
先简化一下记法,
我们可以先假设
(1)A-2,×√ B-3。×√ (2)C-3,× D-5。×√
甲的前半句正确,看 是否有矛盾,否则则
甲后半句正确
(3)D-1,×√ C-2。×√ 矛盾产生,所以不成立即
× × (4)A-2,√
E-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