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井检泵周期论文
延长油井检泵周期的探讨

延长油井检泵周期的探讨1 影响油水井免修期的主要因素分析统计大芦湖油田2012-2021年共有维护井检泵作业215井次,平均免修期338天。
通过对大芦湖油田最近三年检泵井原因分析,偏磨、腐蚀、结垢导致作业井数占总井数的71.1%。
(1)偏磨原因:由于油井液含水大幅度上升,杆管之间的润滑环境逐渐恶化,侧钻井、斜井的增多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偏磨现象越来越严重,且偏磨井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管杆偏磨造成油井生产周期缩短。
2012-2021年因偏磨造成管漏、杆断井71口,占躺井总数的33.0%。
(2)腐蚀原因: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原油含水上升,产出液中矿化度升高,采出液中含有多种离子,如:K+、Na+、Mg2+、Ca2+、CI-、SO42-、HCO3-等,使采出液中导电性增强,加速了电偶腐蚀、电化学腐蚀进程。
导致金属腐蚀的因素很多,如:矿化度、温度、PH 值、溶解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
2012-2021年因腐蚀造成管漏、杆断井49口,占躺井总数的23%。
(3)结垢原因: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结垢井逐年增加,成为油井躺井的主要因素之一。
油井井筒结垢严重,造成泵卡、泵漏、油管杆腐蚀;地层、射孔部位结垢,造成油井减产。
目前,油井结垢类型是碳酸盐垢、硫化物垢、铁化合物垢及混合垢。
2012-2021年因结垢躺井32口,占躺井总数的15.1%。
2 延长油水井免修期的具体办法和措施2.1 分段治理、防治结合,提高偏磨治理效果。
①对一般偏磨井分段治理,使用碳纤维扶正器局部对应治理模式,主要配套碳纤维扶正短节、扭卡式扶正器等,其中扭卡式扶正器可在单根油杆上滑动,起到清洗油杆功能,单井使用20-40件不等。
②对中度偏磨井,使用局部对应内衬管+抗磨接箍治理模式,单井使用内衬管300-600m。
③对年度三次、当年二次及5吨以上严重偏磨井纳入重点治理,全井采取内衬管+抗磨接箍治理及内衬管+防腐杆治理模式,使用效果较好。
④配套旋转工具。
延长低产采油井检泵周期

52内蒙古石油化工2014年第1期延长低产采油井检泵周期杜景玲1,王建君2(1.中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江苏扬州225009;2.中石油浙江油田公司,浙江杭州310031)摘要: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由于受沙、蜡、水、气、油稠等因素和管杆老化、偏磨加剧等影响,抽油杆频繁断脱,油管、泵漏失严重,油井频繁检泵,稳产面临严峻挑战。
通过分析研究,制定了可行性的措施,加强了油水井的日常管理,有效解决了制约低产采油井稳产的问题。
研究结果对于延长低产采油井检泵周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低产;采油井;检泵;稳产中图分类号:T E3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981(2014)01一0052一041开采现状2011年,本单位共有采油井46口,日产液水平163.3t/d,日产油水平62.2t/d,综合含水61.9%,平均单井日产油1.48t。
其中日产油大于4.O t的井有3口,占采油井总数的6.5%;日产油4.0—2.0t的井有7口,占采油井总数的15.2%;日产油小于2.O t 的井有32口,占采油井总数的69.6%。
2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泵挂不断加深,由于受砂、蜡、水、气、油稠等因素和管杆老化、偏磨加剧等影响,抽油杆频繁断脱,油管、泵漏失严重,躺并率一直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油井的作业周期。
这样也会使采油井难以达到稳产。
这就要求不断分析造成其成因,从而采取合理的措施,延长采油井的免修期,从而达到稳产的目的。
另外还要加强油井的日常管理,从而延长检泵周期,这也是保证油井稳产的关键要素。
表12010~2011年频繁检泵原因统计表2.1原因分析2.1.1井深轨迹对偏磨的影响掣蠢√由—峨—V_√峨—峨—萄—电—自—南√氏—自—峨—^-一目—峨—盎—两_峨_蠡删商√瓠—峨—氐—电—鸯—瓠_自—氏—自—^—峨—鸯_盎。
—南一_两—鱼护崔峨—霸唰愈—目毋蕾一屯—文∥乱。
∥5结束语通过以上的技改措施,气化炉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气化炉烧嘴、炉砖使用周期明显延长、水系统的结垢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气化炉运行周期增加,但外排水氨氮居高不下制约着气化外排水量增加,同时对公用工程污水处理造成很大影响,需要进一步分析、技改来降低气化外排水氨氮含量。
延长油井检泵周期技术

率 面 临 的 主要 困难 。 定 了今 后 的 技 术 发 展 方 向 。 确
主题 词 躺 井率 稠 油 油 井 出砂
沉 积 环 境 。沉 积 环 境是 影 响油 井 出砂 的 主导 因
14 。 0 元 严重 影 响油 田生 产 的经 济效益 。 降低 油井 躺 为
井率 , 延长 油 井 检 泵 周期 , 油作 业 一 区从 躺 井 原 因 采 分 析 人 手 , 对 导 致躺 井 的原 因 。 油 井 管 理 方 面 采 针 在 取 有效 防 治措 施 , 得 了 明显 的效果 。 取
急 剧上 升 , 响油井产 能。 影 另外 , 过对 区块 新油井 投 通
也 有地 面 因素 ; 既有 技术 因素 , 也有 管理 因素 。 各种 因 素 相 互影 响 、 互 作用 。 何 一个 环 节 出 了问题 都 势 相 任
必造 成 检泵 作业 。 析近 年来 导致 躺井 原 因主要 是 油 分
砂 。 井 出砂受 诸 多 因素 影 响 , 中沉 积环境 、 层压 油 其 地 力 、 液 强度 、 产 时间 是影 响油 井 出砂 的主 要 因素 。 采 生 2 0 采 油作 业 一 区 因 出砂躺 井 2 0 9年 9井 次 , 中砂 卡 其
2 O井 次 , 砂埋 油层 9井 次 。
2 9井 次 : 占全 年 检 泵 井 次 的 3 %。 漏 失 检 泵 3 6 泵 9井
次 , 5% , 占 0 断脱 检 泵 6井 次 , 7 , 占 % 异物 卡 泵 检泵 4
影响抽油井检泵周期的因素分析与对策探讨

影响抽油井检泵周期的因素分析与对策探讨抽油井检泵周期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对抽油井中的检泵进行检修或更换的时间间隔,其周期长短对于抽油井的生产效率以及设备的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影响抽油井检泵周期的因素,并提出对策。
一、井下环境因素抽油井所处的地质环境、井深、产层温度,以及油品性质等因素,都会对检泵的使用寿命产生影响。
例如,油品腐蚀性大、沉积物多、环境温度高等都会加速检泵的老化。
因此,可以通过优化工艺流程、选用耐腐蚀材质以及加强井下沉积物的清理等手段来减少井下环境对检泵的损害。
二、生产过程中的操作因素抽油井的承载能力、泵速、运转时间等因素,都会对检泵的使用寿命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如果泵速过快、负载过大,或者生产过程中频繁剖井等操作不当,都会导致检泵的老化和损坏。
因此,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生产操作来延长检泵的使用寿命。
例如,适当减少泵速、降低负载,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做好井口维护保养等。
三、检泵自身因素检泵的材质、密封件、运转方式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其使用寿命。
例如,检泵选择不当、密封件老化、轴承磨损等都会导致检泵故障。
因此,可以通过考虑检泵的材质选型、更换低耗损、高耐磨、耐腐蚀的部件、合理运转方式等手段来延长检泵的使用寿命。
四、检泵维护保养因素抽油井检泵的日常维护保养,对于延长检泵的使用寿命以及提高抽油井的生产效率具有决定性影响。
例如,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部件、防止积尘、保证润滑等措施都会对检泵的寿命产生直接影响。
因此,在日常的维护保养工作中,应该确保维护人员技术娴熟、严格按照检修流程操作、配备先进的维护工具等。
总之,抽油井检泵周期的长短直接关系到抽油井的生产效率、设备寿命、维修成本等。
因此,在进行检泵周期的选择和调整时,应该全面分析井下环境因素、生产操作因素、检泵自身因素以及维护保养因素等各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延长检泵的使用寿命。
影响油井检泵周期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

影响油井检泵周期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影响油井检泵周期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油井生产情况、检泵设备的性能状态、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油井环境等。
本文将对影响油井检泵周期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油井生产情况是影响检泵周期的主要因素之一。
油井生产情况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检泵周期的长短。
如果油井生产情况不稳定,例如油井产能下降或者产液量波动较大,那么就需要更频繁地进行检泵作业,从而导致检泵周期缩短。
对于油井生产情况不稳定的井进行检泵作业时,可以考虑采取措施,如调整油井开关时间,优化油井生产参数等,以稳定油井的生产情况,延长检泵周期。
检泵设备的性能状态也对检泵周期有一定的影响。
如果检泵设备的性能较差,例如泵体磨损严重、密封性能下降等,会导致检泵效率低下,从而增加检泵周期。
定期进行对检泵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老化的泵体,可以考虑进行磨削或更换;对于密封性能下降的泵体,可以更换密封件等,以保持检泵设备的良好性能。
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也会对检泵周期产生影响。
技术水平较高的作业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检泵作业的各个环节,从而能够提高作业效率,缩短检泵周期。
加强作业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是关键。
可以定期组织作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以减少检泵周期。
油井环境也是影响检泵周期的重要因素之一。
油井环境的恶劣程度直接影响到检泵作业的难易程度。
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检泵作业可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增加检泵周期。
在进行检泵作业时,可以根据油井环境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增加加热设备以提高环境温度等,以减少检泵周期。
影响油井检泵周期的因素有很多,但是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和对策的探讨,可以有效地延长检泵周期,提高油井的生产效率。
通过优化油井生产参数、定期进行检泵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加强作业人员的培训和提高油井环境的条件等措施的实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检泵周期,提高油井的生产效率。
影响油井检泵周期分析

磨, 造成抽油杆接头磨断、 油管接箍或油管壁磨漏 , 抽油杆本体的油管内壁大幅
度 磨损 , 从而 必 须上作 业 查管杆 检 泵 , 更 换磨损 的油管 的抽 油杆 。
2 、 机、 杆、 泵 组合 不合 理 : 投人 生产 的机 、 杆、 泵组 合没有 经过 科学设 计 , 或
者在设 计过程 中没有 充分考 虑杆柱 载荷 、 液柱 载荷 、 摩 擦载荷 、 惯性 载荷及 其它
= 油 井 出砂 造成 躺并
滨南 二 矿稀油 油 田部分 砂岩地 层胶 结物 含量 少 , 胶结 强度不 够 , 再 加上在 开 采过程 中地 层水对 胶结物 的溶 解、 冲 刷及作 业起 下管柱 引起的地 层流 体压力 激 动对 岩石 的冲 击破 坏作 用或 生产压 差 过大 , 使地 层岩 石结 构疏 松 , 砂 粒剥 落
油 井管 杆偏 磨严 重
随着 开 发的进一 步深 入 , 地层 压力 随着 地层流 体 的减少 而逐 步下 降 , 岩 石
孔隙收 缩 引起岩 石骨 架变 形 , 甚至 不 同岩 性 的地层 发生 不 同程度 的相对 滑 动 ; 另外 , 由于地层 水 或外来 注入 水 的长期 浸泡 , 有 些岩 层例如 泥岩 、 页岩 、 盐岩 地 层 发生蠕 变 、 膨胀 , 从而 造成原 来 比较规则 的井身 结构 发生变化 , 在 井壁岩 石应
经济 与社 会
●I
影 响 油 井 检 泵 周 期 分析
张 晓蓓
( 胜 利 油 田滨 南 采油厂 2 5 6 6 0 0 ) [ 摘 要] 油井 检泵 周期 是描 述 一 口油井 正常 生产 周 期长 短 的一 项重要 指 标。 检泵 周 期的 长短直 接 反映 了油 井 的生产 状况 和 经济效 益 的好坏 。 滨南二 矿 稀油 位于 单家 寺油 田 的东 南 部 , 从构造 上看 , 为 一复 杂断块 油藏 。 随着油 藏开 发的逐 步深入 , 由于地 层压力 的 变化 、 地层 亏空 、 开 采措施 的影 响以及地 层流 体对地 层 的浸 泡、 冲刷, 导致 岩石 骨架 应力 发生 变化 , 从 而使 深井 泵及 其它 井下 工具 的工 作条件 变 得恶 劣 。 因此 , 如何 改 善该 区块 油井 的工作状 况 , 对 油井 躺井原 因分析 , 延长 油 井 检泵周 期 , 成 为 大家 共 同关注 和探 讨 的 问题 。 中 图分 类号 : T Q1 7 2 . 7 5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9 — 9 1 4 X ( 2 0 1 4 ) 3 6 — 0 2 7 7 一叭
油井检泵原因和延长检泵周期的措施分析

油井检泵原因和延长检泵周期的措施分析【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油井检泵原因和延长检泵周期的措施。
在油井检泵原因分析中,我们发现主要包括油层压力下降、油井堵塞、沉积物积聚等因素。
而在延长检泵周期的措施分析中,我们提出了提高注水系统性能、合理控制采油参数、定期清理井下设备等具体措施。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油井检泵问题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方法,为油田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将继续深入探讨油井检泵问题,努力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为油田生产的稳定运行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引言:概述、研究意义、研究内容正文:油井检泵原因分析、延长检泵周期的措施分析结论:总结、展望1. 引言1.1 概述油井检泵是石油勘探和生产中的重要工艺环节,通过检泵可以有效地评估油井的产能和井下情况。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油井检泵周期常常较短,导致频繁检泵,增加了生产成本和井下作业难度。
研究油井检泵原因和延长检泵周期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油井检泵周期较短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油井水驱强、井底压力下降、油层产能低、地质构造复杂等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单独或相互作用,都可能导致油井检泵周期的缩短。
对于不同的油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其检泵周期短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通过深入研究油井检泵原因和提出延长检泵周期的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油井生产成本,延长油井的生产寿命,提高油田的经济效益,对于我国的石油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对油井检泵原因和延长检泵周期的措施进行深入探讨,为油田生产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1.2 研究意义油井检泵是油田生产中重要的环节,能够及时清除井底产层渗透能力降低、产量减少的垃圾,保证油井生产的正常运行。
对油井检泵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油井检泵可以帮助油田及时发现井下工况的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井下设备的损坏和生产能力的下降,提高油井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通过对油井检泵原因和延长检泵周期的措施进行研究,可以为油田生产运营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提高油田生产管理的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油井的产油量。
影响抽油井检泵周期的因素分析与对策探讨

影响抽油井检泵周期的因素分析与对策探讨【摘要】抽油井检泵周期的长短直接影响着油田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本文从机械磨损、介质沉积、外部环境和技术改进等方面探讨了影响抽油井检泵周期的因素。
针对机械磨损导致的检泵周期缩短,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措施;针对介质沉积引起的检泵周期变化,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方法;对外部环境因素和技术改进对检泵周期的影响也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通过综合分析各种因素,提出了建议和展望,旨在提高抽油井的生产效率和延长检泵周期,为油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抽油井、检泵周期、影响因素、机械磨损、介质沉积、外部环境、技术改进、分析、建议、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石油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而抽油井是石油开采的重要设备。
在抽油井的生产过程中,检泵周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着抽油井的采油效率和生产成本。
检泵周期的长短决定了抽油井的生产节奏和运行效果,因此对检泵周期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油田开发的加速和勘探技术的不断进步,抽油井的工作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多变。
不同的工况和环境因素会直接影响到抽油井的检泵周期,例如机械磨损、介质沉积、外部环境等因素都会对检泵周期造成影响。
为了提高抽油井的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必须深入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
本文旨在探讨影响抽油井检泵周期的各种因素,分析其原因及影响程度,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期为抽油井生产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对抽油井检泵周期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可以为提高抽油井生产效率、延长设备寿命、降低生产成本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在于深入分析影响抽油井检泵周期的各种因素,为提高抽油井检泵周期和延长设备寿命提供参考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研究抽油井检泵周期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分析提供基础;2. 分析机械磨损对检泵周期的影响与应对措施,探讨如何减少机械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3. 探讨介质沉积对检泵周期的影响及应对方法,寻找有效减少介质沉积的方式;4. 研究外部环境因素对检泵周期的影响与应对措施,为适应不同外部环境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5. 探讨技术改进对检泵周期的影响与对策分析,为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优化抽油井生产提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井检泵周期论文
【摘要】随着油田开采进入高含水后期,机械强采力度进一步加大,从而引起了众多抽油泵失效的原因。
本文针对检泵井各种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各种原因,分别提出了治理措施,以图表的形式列出,简洁直观。
同时介绍了长塞环封防砂抽油泵的应用、抽油机井杆管偏磨的原因以及治理措施。
【关键词】检泵;防砂;偏磨;治理措施
1 前言
随着油田开采进入高含水后期,机械强采力度进一步加大,维护性措施工作也在增加,不仅给油田正常生产管理带来诸多不便,而且造成原油产量下降,成本增加,给油田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2检泵井的原因分析
近几年检泵率主要受泵漏失、油管断、丝扣坏、杆断、偏磨等原因的影响。
3原因分析
3.1泵卡、漏失原因分析
3.1.1抽油泵卡原因
随着油田的不断开采,油井吐细沙情况较为明显,出砂井逐渐增多,导致抽油泵固定凡尔不密封而漏失,影响产量,严重时在柱塞和抽油泵内壁之间堆积地层砂,造成柱塞与泵筒卡死而返工作业。
3.1.2泵漏失
(1)地层水矿化度高,致使抽油泵固定凡尔球腐蚀或固定凡尔座刺坏。
(2)地层水含有腐蚀元素。
极易发生化学反应而结垢。
常见的垢有三种颜色褐色、淡黄色(为碳类结晶)、黑色(硫化亚铁)。
3.1.3泵卡、漏失治理措施
近几年治理细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抽油泵级别考虑,把一级泵降为二级抽油泵,增加抽油泵与抽油泵内壁间隙,一级泵间隙为0.02-0.05mm,二级泵间隙为0.05-0.12mm,防止细砂卡泵。
二是淘汰衬套泵应用整筒泵。
三是应用了螺旋槽柱塞防砂泵和刮砂杯防砂泵。
螺旋槽柱塞防砂泵防砂原理是:柱塞上端有3条螺旋槽,螺旋槽上部有通孔与柱塞内腔相通,当柱塞上下运动时,泵筒内壁上的细砂被螺旋槽刮掉进入柱塞内腔,并随油流抽至地面。
刮砂杯防砂泵防砂原理是:柱塞上端带有弹性钢片,当柱塞上下运动时刮掉细砂防止砂卡。
四是应用了4层和8层高密度纤维防砂筛、板网式防砂筛管和绕丝式防砂筛管。
五是上提泵挂深度加长尾管。
上提泵挂深度增加地层回压减少出砂量。
采取以上措施治理砂卡井仍存在两个问题:一
是对出砂量较大的井,上述防砂泵仍不起作用,导致砂卡。
二是防砂筛管只能防止粒径较大的砂,对随油流运行的地层细砂作用不明显,仍解决不了地层细砂卡泵问题。
3.1.4长塞环封防砂抽油泵的应用
(1)结构:主要由柱塞与内壁之间密封总成、进油泄砂总成组成。
(2)特点:一是由于在柱塞上装有密封总成,使柱塞与泵筒内壁之间无间隙,细砂无法进入,不能造成砂卡,也可以提高泵效。
二是在泵筒内外壁之间设计了泄砂通道,油流中细砂可从泄砂通道沉入加长的尾管中,有效排除了抽油泵存砂的隐患。
三是该抽油泵不安装防砂筛管。
四是该泵密封总成处于多级备用自动补偿状态,可以长时间使用。
其中P井效果特别明显。
之前多次返工,每次检泵完3个月泵效就不好,落实是漏失。
起出管柱检查抽油杆腐蚀,油管腐蚀。
泵内有大量黑色垢快,经分析是硫化亚铁。
经相关单位研究长塞环封泵,2011年11月完近到目前泵效良好,示功图正常。
3.2油管断、丝扣损坏
3.2.1交变载荷的影响
油管在没有锚定的情况下,上冲程时液柱压力作用在活塞上平面,下冲程时作用在油管上,这样在上下冲程油管承受载荷不同,而且交替变化,频率拉伸收缩,易产生疲劳,导致上部油管公扣根部断
裂。
根据力学理论,工件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循环次数达到1x107
次时为疲劳次数,工件在超过疲劳次数时损坏,均属正常损坏。
按抽油机井冲次为每分钟9次计算,油管工作10年3500天后循环次数可达到4.46x107次以超过疲劳次数,造成油管断裂。
3.2.2弯曲应力的影响
油管在工作状态下,除承受拉力外,还承受弯曲应力,当油管下部未锚定而自由悬挂时,在上行程油管底部受到一个向上的有效弯曲力作用而发生弯曲变形,其油管有效弯曲力可由下式求出:F=π/4D2(L—LS)r
式中:D——泵径mm
L——泵挂深度m
LS——沉没度m
r——液体密度N/m3
由上式可以看出,泵沉没度越低,油管有效弯曲力越大,由于油管拉应力和弯曲应力在管壁一点是应力叠加,因此在正常上产中,油管在两种应力的综合作用下,会加速油管疲劳,影响油管的使用寿命。
3.2.3油管丝扣损坏的原因
液压钳的使用是造成油管漏失的主要原因,液压钳扭矩过大,对油管丝扣产生造扣现象,致使油管丝扣锥度过大,使油管丝扣之间配合间隙过大,形成油管漏失。
还有油管丝扣经过多次使用,丝扣损坏。
3.2.4油管断、死扣坏治理措施
(1)改善油管受载条件:一是应用油管锚,在油管下部安装油管锚定装置,可以改善油管的受载条件,消除或减少交变载荷及振动载荷对油管的影响,减少冲程损失,提高泵效,但目前只能在非测压井使用,所以在非测压井点应用易操作,效果好的油锚定装置是改善油管受载条件,遏制油管断裂的有效途径。
二是选择适当泵径的抽油泵,调小工作参数增加管柱稳定性,减少交变载荷和振动载荷的影响。
三是应用摩擦焊外加厚油管。
在非测压井点应用外加厚油管,增强油管螺纹抗拉强度,延长油管使用寿命。
摩擦焊外加厚油和是将旧油管去掉原油管体螺纹,应用摩擦焊接技术外接加大接头,改变了油管性能,消除了管端螺纹根部的应力集中点,使其修复后的油管螺纹根部额定抗拉强度与管体保持平,整根油管强度均衡,并且能够充分利用现有旧油管,减少资产浪费,所以引进摩擦焊修复技术,把抽油井上部油管滚动更换成磨擦焊外加厚油管也是遏制管断的有效途径。
四是对测压井点除采用内加厚油管挂外,加大更换上部油管为N80油管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