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肾病蛋白nephrin酶联免疫分析

合集下载

肾脏疾病的免疫学检测

肾脏疾病的免疫学检测

肾脏疾病的免疫学检测肾脏疾病的免疫学检查免疫学改变与肾脏疾病的发⽣、发展关系密切,因此各种免疫学检查对于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随访都有重要的意义。

⼀、体液免疫的有关检查(⼀)免疫球蛋⽩(Ig)Ig在蛋⽩电泳时集中于γ带,故也称作γ-球蛋⽩。

它是参与抗体正常免疫应答和免疫病理现象的重要成分,分为IgG、IgA、IgM、IgD和IgE五类。

临床意义⾎清Ig测定有助于了解机体的体液免疫系统状态,辅助诊断多发性⾻髓瘤、巨球蛋⽩⾎症、重链病及⾃⾝免疫疾患等,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患者⾎清Ig的变化与肾⼩球病变的⼴泛程度相关,若Ig持续增加提⽰预后不良。

此外⾎清Ig低者在反复感染后易患急性肾炎。

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时由于Ig经尿排出增加可致⾎清IgG和IgA下降,IgM可正常或增加。

治疗好转及缓解IgG及IgA上升,可稍⾼于正常,若仍低于正常者应除外原发或继发性免疫缺陷或体内蛋⽩合成障碍,否则提⽰预后不良。

微⼩病变型患者肾病患者⾎清IgE可以增⾼,IgG可降⾄正常⼈30%以下。

IgA肾病患者的⾎清IgA可升⾼,甚⾄达10g/L,IgG也可增加。

IgE升⾼除见于微笑病变肾病外,还可见于肾炎合并过敏性疾病(如⿐炎、⽀⽓管哮喘等)。

狼疮性肾炎患者⾎清IgG明显增加,IgA、IgM轻度增加。

肾炎患者尿中Ig含量与肾脏病变损害程度有关,严重的增殖性病变患者尿Ig增加。

另外,泌尿系感染时尿中IgA排出稍多于IgG。

(⼆)⾃⾝抗体1.抗核抗体(ANA) ANA包括多种细胞核抗原成分的抗体,包括染⾊质抗体、核糖核蛋⽩(RNP)抗体及其他核物质抗体三类。

其中,与核内可溶于等渗盐⽔中的抗原(ENA)相关的抗体称为ENA抗体,包括RNP、Sm、SS-A、SS-B、RANA、Jo-1、Scl-70、Ku、PCNA、Ki、rRNP的抗体。

(2).抗DNA抗体抗DNA抗体有三类,即抗ds-DNA、抗ss-DNA、抗z-DNA抗体。

其中抗ds-DNA抗体包括单与ds-DNA反应的和既与ds-DNA也与ds-DNA反应的两种。

人受磷蛋白(PLN)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 使用说明书.

人受磷蛋白(PLN)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 使用说明书.

人受磷蛋白(PLN)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使用说明书产品编号:E1884h3. 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全新滤纸标本的采集及保存1. 血清:全血标本请于室温放置2小时或4℃过夜后于1000 x g离心20分钟,取上清即可检测,或将标本放于-20℃或-8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2. 血浆:可用EDTA或肝素作为抗凝剂,标本采集后30分钟内于2 - 8° C 1000 x g离心15分钟,或将标本放于-20℃或-8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3. 细胞培养物上清或其它生物标本:请1000 x g离心20分钟,取上清即可检测,或将标本放于-20℃或-8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注:以上标本置4℃保存应小于1周,-20℃或-80℃均应密封保存,-20℃不应超过1个月,-80℃不应超过2个月;标本溶血会影响最后检测结果,因此溶血标本不宜进行此项检测。

操作步骤实验开始前,各试剂均应平衡至室温(试剂不能直接在37℃溶解);试剂或样品稀释时,均需混匀,混匀时尽量避免起泡。

实验前应预测样品含量,如样品浓度过高时,应对样品进行稀释,以使稀释后的样品符合试剂盒的检测范围,计算时再乘以相应的稀释倍数。

1. 加样:分别设空白孔、标准孔、待测样品孔。

空白孔加样品稀释液100μl,余孔分别加标准品或待测样品100μl,注意不要有气泡,加样将样品加于酶标板孔底部,尽量不触及孔壁,轻轻晃动混匀,酶标板加上盖或覆膜,37℃反应120分钟。

为保证实验结果有效性,每次实验请使用新的标准品溶液。

2. 弃去液体,甩干,不用洗涤。

每孔加检测溶液A工作液100μl(在使用前一小时内配制),酶标板加上覆膜, 37℃反应60分钟。

3. 温育60分钟后,弃去孔内液体,甩干,洗板3次,每次浸泡1-2分钟,大约400μl/每孔,甩干(也可轻拍将孔内液体拍干)。

4. 每孔加检测溶液B工作液(同检测A工作液)100μl,酶标板加上覆膜37℃反应60分钟。

人β2糖蛋白1抗体IgA(β2-GP1IgA)酶联免疫分析(ELISA)

人β2糖蛋白1抗体IgA(β2-GP1IgA)酶联免疫分析(ELISA)

人β2糖蛋白1抗体IgA(β2-GP1 IgA)酶联免疫分析(ELISA)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本试剂仅供研究使用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人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β2糖蛋白1抗体IgA(β2-GP1 IgA)含量。

实验原理:本试剂盒应用双抗原夹心法测定标本中人β2糖蛋白1抗体IgA(β2-GP1 IgA)水平。

用纯化的人β2糖蛋白1抗体IgA(β2-GP1 IgA)抗原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原,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β2糖蛋白1抗体IgA(β2-GP1 IgA),再与HRP标记的β2糖蛋白1抗体IgA(β2-GP1 IgA)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酶标抗原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MB显色。

TMB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

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β2糖蛋白1抗体IgA(β2-GP1 IgA)呈正相关。

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人β2糖蛋白1抗体IgA(β2-GP1 IgA)浓度。

样本处理及要求:1. 血清:室温血液自然凝固10-20分钟,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

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出现沉淀,应再次离心。

2. 血浆:应根据标本的要求选择EDTA或柠檬酸钠作为抗凝剂,混合10-20分钟后,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

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有沉淀形成,应该再次离心。

3. 尿液:用无菌管收集,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

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有沉淀形成,应再次离心。

胸腹水、脑脊液参照实行。

4. 细胞培养上清:检测分泌性的成份时,用无菌管收集。

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

仔细收集上清。

检测细胞内的成份时,用PBS(PH7.2-7.4)稀释细胞悬液,细胞浓度达到100万/ml左右。

通过反复冻融,以使细胞破坏并放出细胞内成份。

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

检验科常见免疫球蛋白检测方法与解读

检验科常见免疫球蛋白检测方法与解读

检验科常见免疫球蛋白检测方法与解读免疫球蛋白是人体内一种具有重要免疫功能的蛋白质。

通过检测免疫球蛋白的数量和功能,可以对人体免疫系统的状态进行评估。

免疫球蛋白检测方法的选择和解读是检验科中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介绍检验科常见的免疫球蛋白检测方法以及它们的解读。

一、免疫球蛋白检测方法1. 免疫电泳法免疫电泳法是一种常用的免疫球蛋白检测方法。

通过将样品中的免疫球蛋白分离成不同的带状图谱,可以准确测定各种免疫球蛋白的含量。

通过比较样品与对照品的电泳图谱,可以确定免疫球蛋白的种类和相对含量。

2. 免疫荧光法免疫荧光法是一种敏感而准确的免疫球蛋白检测方法。

通过标记荧光物质的抗体与样品中的免疫球蛋白结合,然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信号的强弱,可定量测定免疫球蛋白的含量。

3. 酶联免疫吸附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是一种常用的免疫球蛋白检测方法。

通过将样品中的免疫球蛋白与酶标记的抗体结合,然后用底物检测酶的活性,可以定量测定免疫球蛋白的含量。

酶联免疫吸附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特点。

4. 免疫化学发光法免疫化学发光法是一种敏感而快速的免疫球蛋白检测方法。

通过标记化学发光物质的抗体与样品中的免疫球蛋白结合,然后通过化学发光反应产生荧光信号,可定量测定免疫球蛋白的含量。

二、免疫球蛋白检测的解读1. 总蛋白测定在免疫球蛋白检测中,首先需要进行总蛋白测定。

总蛋白测定可以确定样品中总的蛋白质含量,为后续的免疫球蛋白测定提供基础。

正常情况下,总蛋白的含量应处于一定的范围内。

2. IgG、IgM、IgA的检测免疫球蛋白主要分为IgG、IgM和IgA三种类型。

通过检测这些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可以了解人体免疫系统的状态。

例如,IgG主要参与体液免疫,IgM主要参与早期免疫应答,IgA主要参与黏膜免疫。

根据不同类型的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变化,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免疫系统的异常。

3. 特异性抗体的检测特异性抗体是针对某种特定抗原而产生的抗体。

通过检测特异性抗体的含量,可以判断人体对某种抗原的免疫应答情况。

猴 肾素 ( Renin ) 酶联免疫 分析( ELISA )

猴 肾素 ( Renin ) 酶联免疫 分析( ELISA )

猴肾素(Renin)酶联免疫分析(ELISA)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本试剂仅供研究使用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猴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肾素(Renin)的含量。

实验原理: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猴肾素(Renin)水平。

用纯化的猴肾素(Renin)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肾素(Renin),再与HRP 标记的肾素(Renin)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MB显色。

TMB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

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肾素(Renin)呈正相关。

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 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猴肾素(Renin)浓度。

试剂盒组成:试剂盒组成48孔配置96孔配置保存说明书1份1份封板膜2片(48)2片(96)密封袋1个1个酶标包被板1×481×962-8℃保存标准品:135ng/L0.5ml×1瓶0.5ml×1瓶2-8℃保存标准品稀释液 1.5ml×1瓶 1.5ml×1瓶2-8℃保存酶标试剂3ml×1瓶6ml×1瓶2-8℃保存样品稀释液3ml×1瓶6ml×1瓶2-8℃保存显色剂A液3ml×1瓶6ml×1瓶2-8℃保存显色剂B液3ml×1瓶6ml×1瓶2-8℃保存终止液3ml×1瓶6ml×1瓶2-8℃保存浓缩洗涤液(20ml×20倍)×1瓶(20ml×30倍)×1瓶2-8℃保存样本处理及要求:1.血清:室温血液自然凝固10-20分钟,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

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出现沉淀,应再次离心。

2.血浆:应根据标本的要求选择EDTA或柠檬酸钠作为抗凝剂,混合10-20分钟后,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

人总溶血补体酶联免疫分析

人总溶血补体酶联免疫分析

人总溶血补体酶联免疫分析
免疫分析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实验室的诊断手段,它利用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反应,来定量或定性地检测感兴趣的分子。

在人总溶血补体酶联免疫分析中,通常使用特异性的抗体来检测补体活性。

在免疫分析中,人体补体系统的活性经常通过经典途径和替代途径的活性来评估。

经典途径主要是通过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激活补体系统,而替代途径是独立于抗体的过程。

溶血实验是人总溶血补体酶联免疫分析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通过观察红细胞的溶解情况来评估补体系统的活性。

1.样本的采集:从受测者的静脉血采集适量的血液样本,并转移到适当的收集管中。

2.补体的活化:将适量的激活抗体添加到血液样本中,以激活补体系统。

这样一来,就可以评估出补体系统的活性。

3.补体活性的检测:将已激活的血液样本与适量的目标物结合,形成抗原-抗体-补体复合物。

根据溶血实验的条件,观察复合物是否能够导致红细胞的溶解。

4.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可以通过比较样品与对照组的差异,来确定补体系统的活性水平。

总溶血补体酶联免疫分析可以用于评估多种疾病和疾病过程中的补体系统活性。

例如,在自身免疫病、感染性疾病和炎症过程中,补体系统的活性通常会发生改变。

通过检测补体系统的活性,可以提供疾病的诊断、疾病的进展预测和治疗效果的评估依据。

总结起来,人总溶血补体酶联免疫分析是一种能够评估人体补体系统活性的免疫测定方法。

它可以通过检测补体系统的活性,提供一系列与疾病相关的信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化学发光法检测EB病毒NA1-IgA抗体的性能比较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化学发光法检测EB病毒NA1-IgA抗体的性能比较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化学发光法检测EB病毒NA1-IgA抗体的性能比较黄哲;符俊超【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24(21)4【摘要】目的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化学发光法在EB病毒核抗原1(EB-NA1)-IgA抗体检测中的各项性能。

方法20例临床已确诊为鼻咽癌患者作为鼻咽癌组,20例非鼻咽癌患者作为对照组。

取血清标本,同时采用ELISA和化学发光法对EB-NA1-IgA抗体进行检测,以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鼻咽癌的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两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

结果鼻咽癌组两种方法检测血清EB-NA1-IgA抗体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种方法检测鼻咽癌组的血清EB-NA1-IgA抗体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检测对照组的血清EB-NA1-IgA抗体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ELISA与化学发光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ELISA和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EB-NA1-IgA抗体对鼻咽癌均有较好的辅助诊断价值。

【总页数】3页(P558-560)【作者】黄哲;符俊超【作者单位】广东省潮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4【相关文献】1.EB病毒CA-IgA、EA-D-IgG和NA1-IgA抗体联合检测在鼻咽癌诊断价值中的应用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肝表面抗体阴性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阳性二例报告3.两种检测EB病毒衣壳抗原IgA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盒性能比较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EB病毒VCA抗体中的研究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肾病综合征患者肾小球中nephrin的表达意义

肾病综合征患者肾小球中nephrin的表达意义

肾病综合征患者肾小球中nephrin的表达意义安蔚;薛凌宇;李秀春;吴彬【期刊名称】《中国误诊学杂志》【年(卷),期】2005(5)5【摘要】目的:检测肾病综合征(NS)患者肾小球组织中nephrin的表达,以探讨nephrin在肾病综合征患者蛋白尿发生机制中的可能作用。

方法:免疫荧光染色图像分析及RT- PCR法检测NS、单纯血尿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肾小球组织nephrin 的表达水平。

结果:免疫荧光染色定量分析NS患者肾小球组织nephrin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单纯血尿患者(P<0 .0 5 )及正常对照组(P<0 .0 5 )。

并且NS患者肾小球组织中nephrin的m RNA表达量也显著低于单纯血尿患者(P<0 .0 5 )及正常对照组(P<0 .0 5 )。

结论:NS患者肾小球组织nephrin的表达减少,可能影响肾小球滤过屏障的通透性,导致蛋白尿的产生。

【总页数】3页(P816-818)【关键词】肾病综合征;代谢;肾小球;蛋白尿【作者】安蔚;薛凌宇;李秀春;吴彬【作者单位】山东省泰山医学院分析实验室;山东省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肾脏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2【相关文献】1.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中nephrin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J], 薛凌宇;李秀春;王传海;张学彬;孙芳2.Nephrin和WT1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肾小球的表达及意义 [J], 石国娟;李绍梅;杨林;杨万霞;王建荣;杜晓霞3.肾病综合征患儿肾小球中nephrin、podocin、α-actinin及WT1的表达 [J], 管娜;丁洁;张敬京;黄建萍;姚勇;肖慧捷;刘景城;杨霁云4.肾病综合征患者肾小球中Nephrin的表达意义 [J], 薛凌宇;李秀春;王传海;张学彬5.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尿液中podocalyxin、nephrin的表达及意义 [J], 吴好好;郑心彤;黄海庭;林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肾病蛋白(nephrin)酶联免疫分析
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本试剂盒仅供研究使用。

检测范围:96T
0.5μg/L -12μg/L
使用目的:
本试剂盒用于测定人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肾病蛋白(nephrin)含量。

实验原理
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人肾病蛋白(nephrin)水平。

用纯化的人肾病蛋白(nephrin)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肾病蛋白(nephrin),再与HRP标记的肾病蛋白(nephrin)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MB显色。

TMB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

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肾病蛋白(nephrin)呈正相关。

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人肾病蛋白(nephrin)浓度。

试剂盒组成
1 2 3 4 5 6 30倍浓缩洗涤液
酶标试剂
20ml×1瓶
6ml×1瓶
12孔×8条
6ml×1瓶
6ml×1瓶
6ml×1/瓶
7
8
终止液6ml×1瓶
0.5ml×1瓶
1.5ml×1瓶
1份
标准品(24μg/L)
标准品稀释液
说明书
酶标包被板
样品稀释液
显色剂A液
显色剂B液
9
10
11
12
封板膜2张
密封袋1个
标本要求
1.标本采集后尽早进行提取,提取按相关文献进行,提取后应尽快进行实验。

若不能马上进行试验,可将标本放于-2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2.不能检测含NaN3的样品,因NaN3抑制辣根过氧化物酶的(HRP)活性。

操作步骤
1. 标准品的稀释:本试剂盒提供原倍标准品一支,用户可按照下列图表在小试管中进行稀
释。

12μg/L 6μg/L 5号标准品
4号标准品
3号标准品
2号标准品
1号标准品
150μl的原倍标准品加入150μl标准品稀释液
150μl的5号标准品加入150μl标准品稀释液
150μl的4号标准品加入150μl标准品稀释液
150μl的3号标准品加入150μl标准品稀释液
150μl的2号标准品加入150μl标准品稀释液
3μg/L
1.5pg/ml
0.75pg/ml
2. 加样:分别设空白孔(空白对照孔不加样品及酶标试剂,其余各步操作相同)、标准孔、
待测样品孔。

在酶标包被板上标准品准确加样50μl,待测样品孔中先加样品稀释液40μl,然后再加待测样品10μl(样品最终稀释度为5倍)。

加样将样品加于酶标板孔底部,尽
量不触及孔壁,轻轻晃动混匀。

3.
4.
5. 温育:用封板膜封板后置37℃温育30分钟。

配液:将30倍浓缩洗涤液用蒸馏水30倍稀释后备用
洗涤:小心揭掉封板膜,弃去液体,甩干,每孔加满洗涤液,静置30秒后弃去,如此重复5次,拍干。

6.
7.
8.
9. 加酶:每孔加入酶标试剂50μl,空白孔除外。

温育:操作同3。

洗涤:操作同5。

显色:每孔先加入显色剂A50μl,再加入显色剂B50μl,轻轻震荡混匀,37℃避光显色15分钟.
10.终止:每孔加终止液50μl,终止反应(此时蓝色立转黄色)。

11.测定:以空白空调零,450nm波长依序测量各孔的吸光度(OD值)。

测定应在加终止
液后15分钟以内进行。

操作程序总结:
计算
以标准物的浓度为横坐标,OD值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绘出标准曲线,根据样品的OD值由标准曲线查出相应的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或用标准物的浓度与OD值计算出标
准曲线的直线回归方程式,将样品的OD值代入方程式,计算出样品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样品的实际浓度。

注意事项
1.试剂盒从冷藏环境中取出应在室温平衡15-30分钟后方可使用,酶标包被板开封后如未用完,板条应装入密封袋中保存。

2.浓洗涤液可能会有结晶析出,稀释时可在水浴中加温助溶,洗涤时不影响结果。

3.各步加样均应使用加样器,并经常校对其准确性,以避免试验误差。

一次加样时间最好控制在5分钟内,如标本数量多,推荐使用排枪加样。

4.请每次测定的同时做标准曲线,最好做复孔。

如标本中待测物质含量过高(样本OD值大于标准品孔第一孔的OD值),请先用样品稀释液稀释一定倍数(n倍)后再测定,计算时请最后乘以总稀释倍数(×n×5)。

5.封板膜只限一次性使用,以避免交叉污染。

6.底物请避光保存。

7.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操作进行,试验结果判定必须以酶标仪读数为准.
8.所有样品,洗涤液和各种废弃物都应按传染物处理。

9.本试剂不同批号组分不得混用。

10.如与英文说明书有异,以英文说明书为准。

保存条件及有效期
1.试剂盒保存:;2-8℃。

2.有效期:6个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