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对外友好往来
人教历史七年级《对外友好往来》

人教历史七年级《对外友好往来》2023-10-26•引言•中国古代对外友好往来•中国近现代对外友好往来•世界古代对外友好往来目•世界近现代对外友好往来•对外友好往来的意义与影响录01引言1课程背景介绍23从秦朝到清朝,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对外关系不断发展。
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外关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近代以来的对外关系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经历了多个阶段,包括冷战时期、改革开放和全球化时代等。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对外关系课程目的和意义理解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了解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包括历史和现状。
探讨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和影响力。
分析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合作。
本课程将介绍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历史、现状及外交政策等。
教学内容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实地考察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方法02中国古代对外友好往来总结词:初步接触详细描述:商周时期,由于交通不便,中国与外界的交往尚处于初步接触阶段,主要与周边国家进行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
商周时期的对外关系总结词:扩大交流详细描述: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频繁进行战争和外交活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交流逐渐扩大,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
春秋战国时期的对外关系总结词:建立联系详细描述:秦汉时期,中国与外界建立了更为密切的联系,通过“丝绸之路”等通道,与中亚、西亚、欧洲等地区进行贸易往来,并传播了中国的文化和科技。
秦汉时期的对外关系总结词:繁荣发展详细描述: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国与外界的交往得到了繁荣发展,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等事件推动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国的影响力也逐渐扩大到东亚、东南亚、中亚和欧洲等地。
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03中国近现代对外友好往来古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以儒家思想为指导,以“朝贡”为主要形式,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保持友好关系。
初一历史第六课《对外友好往来》课件

对外友好往来有助于提升本国的文 化软实力,增强国际影响力。
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01
02
03
促进和平稳定
对外友好往来有助于增进 国家之间的互信与合作, 减少冲突与战争,促进国 际和平与稳定。
推动多边主义
对外友好往来有利于推动 多边主义,加强国际组织 的作用,解决全球性问题。
应对全球挑战
对外友好往来有助于各国 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如 气候变化、恐怖主义、跨 国犯罪等。
对外友好往来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加强旅游合作和推广,可以吸引更多的 国际游客到本国旅游,促进旅游业的繁荣和发展。
对外友好往来还有助于推动跨国公司和人才的流动。通过吸引外国投资和技术人才, 可以推动本国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提高国家的竞争力。
06 对外友好往来的未来展望
面临的挑战
国际竞争加剧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各国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对外友好 往来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繁荣阶段
总结词
对外友好往来达到鼎盛,全方位外交格局形成。
详细描述
进入繁荣阶段后,对外友好往来达到鼎盛时期。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更加频繁,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深化。中 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力量。同时,中国全方位外交格局逐渐形成,与世界各国建立了广 泛的伙伴关系,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初一历史第六课《对外友好往来》 课件
目录
• 对外友好往来的背景 • 对外友好往来的发展历程 • 对外友好往来的影响 • 对外友好往来的代表人物 • 对外友好往来的意义与价值 • 对外友好往来的未来展望
01 对外友好往来的背景
历史背景
古代丝绸之路
郑和下西洋
初一历史第6课对外友好交往(唐朝的对外关系)

初一历史第6课对外友好交往(唐朝的对外关系)一、尝试导入引定目标学习目标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频繁的来往、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重点难点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难点: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理解它与当今开放的区别。
二、尝试预检引导发现(一)、唐朝对外交往的概况1.交往地区: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以至、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2.贸易政策:各国商人到中国,允许他们。
3.外贸城市:、、、。
4.世界声望: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二)、唐朝与日本的关系——遣唐使和鉴真东渡(1)、遣唐使1、遣唐使的概况:从开始,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多批,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
2、遣唐使的目的:学习唐朝先进的政治和文化。
3、遣唐使的影响(唐对日本的影响):(国家)受唐朝影响最大。
①政治:以唐朝。
②文化:参照。
③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上。
(2)鉴真东渡1、概况:时鉴真东渡日本,至第次才成功。
2、鉴真的贡献:①辛勤传播唐朝的。
②精心设计的,被日本视为。
(三)、唐与新罗的关系1、概况①文化:新罗派遣和大批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②贸易: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居唐朝进口。
2、相互影响①政治:新罗仿唐制建立了,采用其所长选拔官吏。
②科技:新罗引入了中国的、、等科技成就。
③音乐:的音乐也传入了中国。
(四)、唐与天竺的关系——玄奘西游1、概况:初年,从出发,前往。
遍访天竺有名的寺院,并在佛学最高学府上游学。
2、贡献:写成《》,成为研究的重要典籍。
三、尝试探究引导解惑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看《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分析归纳唐朝的对外政策,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及作用。
政策:原因:作用:四、尝试练习引导提升(一)、选择题:1、目前世界上很多地方,把中国人聚居的地方叫做“唐人街”。
那么中国人被称为“唐人”开始于()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2、唐朝时,我国和各国间的友好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不是其原因的是( )A中国的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B中国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C唐朝的疆域比过去扩大D唐朝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3、隋唐时期,中国同日本交往密切的表现有()A隋朝时,就有遣隋使来到中国。
七年级历史下学期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从唐代开始,中国的饮茶习俗就传入日 本,后来日本形成独具特色的“茶道”。
“像日本人那样自觉的、大规模的 文化引进,在西方历史中是找不出同 样的例子的。„„”
——赖肖尔《当今日本人》
材料说明日本民族有何特点?
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2008年5月10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奈良会见日 本奈良县知事荒井正吾,并赠送鉴真塑像。
……
练一练
1.唐朝的对外关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 主要是因为( A ) A.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B.政治制度领先于世界各国 C.开辟了发达的水陆交通路线 D.统治者以开明态度吸纳世界先进文化 2.唐政府鼓励外商来华贸易,允许他们长期 在中国居住和中国人通婚,其目的是 B A.为了改变中华血统 B.促进经济发展,巩固统治 C.避免外国人对中国的仇恨 D.显示大国天朝的风范
鉴真(688—763), 俗姓淳于,扬州人, 14岁出家为僧,法 号鉴真。他对佛经 深有研究,戒律部 分尤其精熟。晚年 受日僧礼请,东渡 扶桑,履险犯难, 双目失明,终抵奈 良。在传播佛教与 盛唐文化上,有很 大的历史功绩。
次数
概
况
1 2
3 4
未出海便夭折。 遭诬告与海盗勾结,鉴真一行东渡的船只被官府查没。
促使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因素有哪些?
1、国家安定统一 、政治制度先进;
2、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3、开放和兼容并蓄的对外政策;
基础
4、对外交通发达;
5、科技文化世界领先。
条件
以史为鉴: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 时期,唐朝的对外交往情况对我们有什么启 示? 第一,我们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 对外开放的政策。 第二,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 第三,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 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要善于吸取其精华, 为己所用。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公元6世纪中叶,佛教自中国传入日本,同时也带去了中国传统的建筑技术
与艺术,这其中就包括中国的建筑结构和建筑技术、布局方式以及城市规划 思想等(如日本古都奈良的建筑规划就与我国西安古城的布局几乎如出一 辙),使日本建筑技术出现了飞跃。这时,日本一方面模仿中国建筑样式, 另一方面将其与自己固有的文化加以融合,逐渐创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和 样建筑”及“唐样建筑”,同时在居住建筑中逐渐形成了“寝殿造”、“书 院造”等一些日本化的型制和“草庵风茶室”、“数寄屋”等一些具有浓厚 日本格调的建筑类型。与中国建筑的宏大壮美相比,日本建筑更加洗练、优 雅和素洁,更擅长表现建筑结构的构造美和材料的质感与色泽的美。此外, 在用建筑表现自然美的构思和技巧上,日本建筑似乎也显得匠心独具。
——本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
二、唐与新罗的交往
学习方式:(1)派遣使者(2)经商
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
学 习 内 容
采用唐朝的科举制度选官吏 引入中国的医学、天文、 历算等科技成就
崔致远
朝鲜新罗时期诗人。字孤 云或海云。869年来中国 学习,5年后进士及第,在 唐朝任职,884年以唐使 身分归国,任大学士。他 的诗文集《桂苑笔耕集》 收在《四库全书》中。他 被朝鲜历代公认为汉文文 学奠基人,为中朝两国的 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日本民族最开始的时 候,虽然有自己的语言, 但是只限于口头表达,没 有用于记载书面的文字。 大约是在隋唐时代,汉字 由中国传入日本。日本人 一开始先是直接采用汉字 作为日本文字来记载日本 语言,后来才逐渐根据汉 字来创造出日语的字母— —假名。 假名有平假名和片假 名两种字体。平假名是由 汉字的草体简化而来,片 假名则是由汉字的楷体简 化而来,采用了汉字的偏 旁部首。
从鉴真与玄奘的经历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人教七年级历史下 对外友好往来

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唐长安城平面图
平城京平面图
西
东
市朱 市
雀
大
街
朱
雀
大
街
西
东
市
市
材料二:
ァぁ ィぃ ェぅ クぇ コぉ シか
2. 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是:B
A.阿倍仲麻吕 B.玄奘 C.鉴真 D.一行
3、成书于唐朝,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 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பைடு நூலகம்学的重要典籍是
(《大唐西域记》),作者是( 玄奘 )。
4、电视连续剧《西游记》里面的重要 人物唐僧是根据什么人物模型而设计的
(D )
A.鉴真 B.郑和 C.义净 D.玄奘
2、他为传播唐朝文化,促进中日交流, 做出了贡献,值得我们学习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政治: 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采用
唐
科举制选拔官吏
新 经济: 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罗
文化:引入中国的医学、天文、历 算、音乐等。
新罗 唐: 朝鲜音乐传入中国。
唐与新罗友好交流的使者
崔致远
三、玄奘西游 玄奘
俗姓陈,名袆,出生于
天竺是佛教的发源地,有更丰富的佛经和较完备的佛
学理论。
历
影视作品中的玄奘
史
上
的
玄
奘
627
的奘
热 情 接 待 。
657
带 着 部 佛
年 , 玄 奘 从
经长
回安
到出
长发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PPT课件-对外友好往来

政府交往:日本派遣唐使和留学生到中 国访问和学习
唐
时间:唐玄宗时期
与 日
民间交往: 经过:六次东渡到达日本
本
的 关
鉴真东渡
影响:对中日文化交流做 出了重大贡献
系 唐朝 1.仿唐制进行政治改革
对日 本文Biblioteka 2.参考汉字,创造日本文字
化的 3.社会生活、风俗、饮食、服饰
影响 等 方面保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新罗(公元前57年-
崔致远
崔致远是朝鲜新罗时期诗人。字孤云,后改 字海云。王京(今大韩民国庆尚北道庆州市)沙 梁部人。869年来中国学习,5年后进士及第, 877年任宣州溧水县尉。881年任淮南节度使(驻 地扬州)的从事。后唐僖宗授都统巡官承务郎侍 御史内供奉职。884年以唐使身份归国,被新罗 国王授予侍读兼翰林学士、守兵部侍郎。公元 894年向真圣王献时务策10多条。后屡遭诬陷, 外放为大山、富城郡守。因对现实不满,后辞官
《玄奘取经回长安图》
想一想
玄奘为什么西行?有何贡献?我们应学习他 怎样的精神?
原因:他在全国各地从师学佛的过程中,有 感于各家说法不一致,难有定论,决定前往佛教 的发源地天竺求法。
935年)为朝鲜半岛三国 之一,最初由辰韩朴氏家 族的朴赫居世居西干创建。 660年和668年,新罗联合 唐朝先后灭亡百济和高句 丽,统一了朝鲜半岛大同 江以南成为统一的新罗。 9世纪末期,统一的新罗 分裂成后三国。935年后 三国被高丽统一。 新罗时期的佛教塑像
新罗建国后,不断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中国学 习先进的文化,同时还有许多的新罗商人来往于中 国和新罗之间,为两国的商贸往来做出了极大的贡 献。新罗在政治、经济、文化、建筑、医学、天文 历法等各个方面都积极学习和效仿唐朝制度,同时 新罗的音乐等也在这一时期传入唐朝。在唐朝和新 罗的友好往来中,许多的新罗人在唐朝求学,甚至 有的还在唐朝做官,为两国的友好往来做出了巨大 的贡献。新罗人崔致远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位。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ppt课件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活动探究 唐与新罗的关系
唐与天竺:
玄奘西游
1.时间:贞观初年(唐太宗)
2.经过:长安—天竺—那烂陀寺—长安
玄奘
玄奘
唐代高僧,法相宗创始人,佛经翻译家、旅行 家。俗姓陈,名祎,洛州缑氏人。幼年家贫,父母 早丧,13岁出家,20岁在成都受具足戒。曾游历各 地,参访名师。627年他从长安出发,西行求法。 645年正月,玄奘带着657部佛经回到长安。后从事 佛经翻译工作。20年间译出佛经75部1335卷。他还 根据旅途见闻,写了一本《大唐西域记》,记载了 亲历的110国、传闻的28国的情况。
空海入唐漂着图
空海
日本佛教真言宗开祖。密号遍照金刚。赞 岐国(今香川县)人。15岁至京都习儒,而后 信佛。804年与最澄等入唐求法,从长安青龙 寺惠杲受密法。3年后归国,奉诏弘传真言宗, 以平安(京都)东寺和高野山为传教根本道场。 逝后,追谥为弘海大师。
返与日关系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 珍国也,常须达。
鉴 真 六 次 东 渡
鉴真坐像
唐招提寺 被日本视为 艺术明珠
被日本政府定为“国宝”
唐招提寺
上面两幅图中的日本钱 币与唐朝的钱币,有什 么相同之处?你还能举 鉴真为中日友好做出了 出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 哪些贡献? 的一些事例吗?
唐朝的开元通宝
日本的和同开珎
(始铸于621年)
(始铸于708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大食入唐使节近四十次,中国的造纸术、纺织、 制瓷等技术,传入大食。
图片
小结
唐墓壁画<礼宾图>
这是 唐代三位 政府官员 在引见友 好宾客的 情景,图中 有来自欧 洲 日本 高丽的使 者.
这是 新疆吐织业的高 度水平.
日本平城京平面图与唐朝长安城平面图有何相同之处 ?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图片
四、玄奘西游
1.唐和天竺的友好交往 2.玄奘西游天竺取经,著<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 中亚、印度半岛等地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他 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
图片
3.唐朝的造纸书传入天竺,唐太宗派人到天竺学 习熬制砂糖的技术.隋唐的石窟艺术 佛塔寺院建 筑吸收了天竺的风格.
五、与波斯、大食通好 1.波斯人到中国经商,波斯富商遍 布中国各地
第 6 课
对外友好往来
广东省徐闻中学 许长国
广东省广大附中
席长华
课前提示
隋唐时期,我国经济繁荣,文 化昌盛,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隋 唐政府对外采取比较开放的政策 积极同各国交往,尤其同亚洲近 邻交往频繁.那时侯,我国都同哪 些国家交往?阿倍仲麻吕是谁?鉴 真东渡是怎么回事?玄奘西游到 了哪儿?学过这课就可以知道了.
3、唐朝与各国友好往来有哪些相同点?
①.历史悠久
②.人员往来 ③.贸易往来
④. 科技文化交流
结 束
; / 华瑞凯琳神仙膏 bgk728utb 莫艳艳撇撇嘴“不用跟我讲那么斯文的话,满脑子迂腐。”她又开口“我这次呢,是彻底跟老华分了,一开始的时候他说他为 我做什么都可以,离婚、给我最好的生活、种种,后来呢,我一不小心有了他的孩子,我想要他跟我在一起,他很想要那个孩 子,可是他又不想跟他老婆离婚,我一赌气便把孩子打掉了,他很生气,就不再跟我联系了,我后来去找过他几次,我跟他说 不结婚也可以,我只想跟你在一起,他居然连这个要求都不愿意,我就缠着他不放,可能年纪越来越大了吧,就越来越想有一 个稳定的归宿吧,他居然开始故意避开我,我到他的地点闹、他家闹,他最后扔了我一笔钱让我赶紧走,诺,就是今天,我突 然便觉得没了意思,没要他的钱,就走了。” 孤独晓寂扶了下眼镜,不知该如何作答,也笑不出来,莫艳艳却笑得乐呵“干嘛那样看我,我就是这样的人呀,靠男人过活!” 孤独晓寂越发的不知道该如何回应了,莫艳艳却起身,声音缥缈的丢下一句“你可以不用跟这样的我住在一起了!”,她说完 这样的一句话忽然觉得甚是解气,又莫名的想要哭出声来! 孤独晓寂看着她那突然变得陌生的背影张了张口,终究是没能说出话来,她从来没有想过要丢下莫艳艳一个人的! 临睡前她忐忑不安的在莫艳艳的房门前踱步,不知要怎样表明自己的想法,莫艳艳大概是被她搅得不耐烦,霍的打开房门,红 肿着眼睛瞪着孤独晓寂“你不用那么纠结,我明天就搬走!”说完便愤愤的转身,准备关门。 孤独晓寂情急的抓了她的手“不是的,艳艳,我没有想过那样的事情”她挠了挠头“我从小到大,没有朋友,这些年也只有你 这么一个朋友,我不管你是做什么的,但是,我从来都没有不喜欢你!”她咬了咬嘴唇看向莫艳艳“你能不能不要搬走!”
1、遣唐使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文化 2、许多商人到唐朝经商,新罗物品居唐朝 进口首位 3、唐的政治制度、科举制度及科技成就传 入新罗 4、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 5、朝鲜人在唐朝中进士做官
三、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中日两国在隋唐时期交往密切 2.日本遣唐使来中国 留学生 留学僧 阿倍仲麻吕(晁衡)——日本 图片 3. 鉴真和尚——唐朝 4.唐朝的典章制度、文字、饮食服装和日常生 活习俗以及建筑 风格等深刻影响日本,使 日本“唐风犹存”。
莫艳艳没有看她,居然略显哽咽的回了句“知道了”,便关上了房门。
第二天一早,孤独晓寂便早早的起床熬了一大锅粥,等着莫艳艳起床喝点粥。
①.唐朝的贸易繁盛是建立隋朝基础上的。
②.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和先进的经济文化吸引着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
③.唐朝发达的交通为给各国到唐朝以及唐朝到各国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④.由于唐朝经济的繁荣、文化的昌盛,唐政府实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出 现了唐与亚洲各国之间友好往来空前未有的盛况。唐朝的经济文化对各国影 响很大,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把唐朝看成是中国的象征,唐朝时各 国把中国人称为“唐人”。
一、选择题:
1.下列唐朝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史事,发生在唐玄宗时期的是 A.日本第一批遣唐使来到中国 B.鉴真东渡 C.唐朝人到天竺学习熬糖技术 D. 玄奘西游 ( B )
2. 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是: A.阿倍仲麻吕 B.玄奘 C.鉴真 D.一行 (
B
)
二、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 唐风洋溢奈良城.”
图片
一、频繁的贸易往来
隋唐时期和各国保持频繁贸 易往来的原因有哪些?
思考
1.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住经商,不加重 税收. 2.唐政府允许外商在中国长期居住,和中国人通婚 或在中国任官. 3.海路陆路交通发达. 4.唐政府实行开明的政策.
5.唐朝经济富庶、国力强大、文化昌盛.
二、唐和新罗的友好关系
小结
隋唐时期,我国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是世界上
强盛的国家。隋唐政府对外采取比较开放的政策,积 极同各国交往,尤其同亚洲近邻交往频繁。新罗、日 本等国家受到唐朝文化的影响较大。唐朝在对外交往 中,也向天竺等国学习了熬糖技术,吸取了天竺的佛 教建筑艺术风格,把唐朝文化进一步推向鼎盛。
练习
练习:
1.诗的作者是谁? 2.诗中的“传道艺”是指什么? 3.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三、问答题:
1、唐鉴真与玄奘有哪些共同点?
①.两人都是僧人. ②.都生活于唐代. ③.都对邻邦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④.他们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都出生入死,历尽艰辛.
2、各国为什么会把中国人称为“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