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朝鲜金寿恒“和陶诗”看党祸对文人心态之影响

合集下载

论朝鲜时代进步文人的思想表现--以金时习、许筠、朴趾源为中心

论朝鲜时代进步文人的思想表现--以金时习、许筠、朴趾源为中心

人文高地Cultural Highlands 论朝鲜时代进步文人的思想表现——以金时习、许筠、朴趾源为中心徐晓东 四川外国语大学摘要:文学作品是对社会现象进行艺术性加工的过程中形成的,即对社会的再现,或依照个人理解而创造出的艺术。

在朝鲜时代的文学家中间,有一部分先进创新思想的人,他们的文学创作,对推进先进社会的改革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朝鲜朝初、中、后期的大文学家中,金时习、许筠和朴趾源三位文学家,在文体改革、社会批判和讽刺两班阶层方面,都表现出了相同的态度。

关键词:朝鲜十代;文人思想金时习、许筠和朴趾源三人,反对矛盾的社会制度,并且是具有反抗精神的文人。

他们不仅具有远大的抱负,同时也是忧国爱民的性情中人。

虽作为失意的政客被刻上了“异端”的烙印,但他们在思想上都具有坚定的自主性和原则性。

从作品角度出发,金时习、许筠和朴趾源在自己的重要作品中,利用个性鲜明的人物映射了自身的思想。

金时习和许筠在作品中,刻画了“崔氏女”和“许筠”这样的人物。

而朴趾源则利用“许生”,积极地展示其经济观念和社会改革的构想。

三位文学家的成长经历、官场生活、思想的形成和作品的内容虽各不相同,但我们可以明确的是,他们都是当时社会的进步文人。

1.时代背景及文人生涯纵观李氏王朝五百年历史,政变和党派斗争不断发生,可以说朝鲜朝是个内忧外患的时代。

换句话说,朝鲜朝时代不仅经历了丙子胡乱和壬辰倭乱等外来侵略,内部也充满了党派斗争、权力篡夺等问题。

不仅如此,平民百姓和两班阶层的主要矛盾,也逐渐显现并激化。

金时习生活的时代(世宗17年至成宗24年,公元1435年至1493年),朝鲜朝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处于政治上较为平稳、文化上较为发达的时代。

金时习的聪明才智,自年幼时就已经显现出来,是公认的神童。

但是他的性格刚直,不与现实妥协。

在经历王位篡夺和端宗去世的事情后,金时习陷入了深深的绝望,将所藏书籍全部焚烧掉,毅然决然地走上了流浪的道路。

许筠(先祖3年至光海君11年,公元1569年至1618年)出生在名门,作为家中的少子,自幼受到兄长和姐姐的关照。

论韩国“和陶诗”与“和陶辞”的“朝鲜风”

论韩国“和陶诗”与“和陶辞”的“朝鲜风”

On the "Korean Style" of "Poems to Echo back Tao" and "Verses to Respond to Tao"作者: 崔雄权
作者机构: 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吉林延吉133002
出版物刊名: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62-67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1期
主题词: 陶渊明;“和陶诗”;“和陶辞”;“朝鲜风”
摘要:韩国古代文人从高丽朝开始创作了大量的“和陶诗”与“和陶辞”,一代代韩国文人试图从陶渊明那里发掘人生所需的某些文化品质,或是精神力量,或是艺术风格。

在“和陶诗”与“和陶辞”创作中的具体表现是对民族历史的真实反映与民族情感的自然流露,以及诗歌呈现方式上主题的直白表露与接受过程中诗性意象的取舍。

这种表现本质上起到了树立其民族意识的功用,也是一个把影响逐渐转化为“朝鲜风”的消融过程。

陈亮《水调歌头》原文及赏析

陈亮《水调歌头》原文及赏析

陈亮《水调歌头》原文及赏析(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合同协议、总结报告、演讲致辞、规章制度、自我鉴定、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elf-assessment,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陈亮《水调歌头》原文及赏析陈亮《水调歌头》原文及赏析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朝鲜时期的文人精神略考

朝鲜时期的文人精神略考

朝鲜时期的文人精神略考朝鲜时期,文人精神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这种精神是一种高尚而崇高的品质,它代表着文化的深度和内涵。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简要探讨朝鲜时期的文人精神。

一、自立自强在朝鲜时期,独立自主的精神被视作一种优秀的品质。

文人们认为,只有通过自立自强,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和尊重。

他们相信,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只要他们不放弃自己并不断向前。

二、尊重知识在朝鲜时期,知识被认为是最为重要的财富之一。

文人们经常注重自我修养,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地位和尊严。

此外,文人们还特别尊重智慧和才能,并认为知识可以弥补家庭背景和社会地位的不足。

三、惜时如金朝鲜时期的文人们非常注重时间的利用。

他们相信,时间是金钱,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因此,他们努力避免浪费时间,并将其用于有意义的事情上。

他们积极工作,不断进取,时刻准备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

四、重视品德在朝鲜时期,文人的品德被认为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他们注重正直、宽容、睿智、勇气等品质的培养,并将其作为自己的名片展示给世人。

此外,文人们还特别注重道德修养,认为在学术和生活中必须始终恪守道德准则。

五、追求和谐和谐是文人精神的核心之一。

他们追求和谐的生活方式,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之间的平衡和谐关系。

他们认为,只有在和谐的环境中,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享受人生的美好。

总之,朝鲜时期的文人精神是一种高尚的品质,代表了文化的深度和内涵。

它体现了独立自主、尊重知识、惜时如金、重视品德和追求和谐等优秀品质,为今天的人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朝鲜朝后期汉诗诗学宗尚

朝鲜朝后期汉诗诗学宗尚

2023-11-06CATALOGUE目录•引言•朝鲜朝后期汉诗诗学概述•朝鲜朝后期汉诗诗学的主要思想•朝鲜朝后期汉诗诗学的影响与贡献•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01引言朝鲜朝后期汉诗诗学是朝鲜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了解朝鲜朝时期的文学思想、文化观念和审美追求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朝鲜朝后期汉诗诗学的研究,可以深入探讨中韩文化交流和文学影响,促进两国文化交流和学术合作。

研究背景与意义当前对朝鲜朝后期汉诗诗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现有研究往往局限于个案分析或文学流派的研究,缺乏对整个诗学体系的宏观把握和深入研究。

研究现状与不足VS研究方法与内容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历史比较和跨文化研究等方法,通过对朝鲜朝后期汉诗诗学的深入研究,揭示其思想内涵、文化特点和艺术价值。

研究内容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汉诗诗学的形成与发展、诗学思想与文化观念、审美追求与艺术特色、中韩文化交流与文学影响等。

02朝鲜朝后期汉诗诗学概述1朝鲜朝后期汉诗诗学内涵23朝鲜朝后期汉诗诗学融合了中国儒、释、道等多元思想,以及朝鲜民族自身的文化特色,呈现出独特的诗歌内涵。

融汇性在保留本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汉诗诗学强调对民族精神的发掘和表现,体现了强烈的民族性。

民族性汉诗诗学注重诗歌的审美功能,追求诗歌的艺术性和感染力,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细腻描绘。

审美性朝鲜朝后期汉诗诗学形成背景本土文化传承朝鲜民族自身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汉诗诗学的形成提供了本土文化的独特视角和内涵。

社会政治背景社会政治背景也对汉诗诗学的形成产生了影响,例如社会稳定时期的文学繁荣,以及政治动荡时期的诗人沉郁等。

中朝文化交流朝鲜朝与中国的文化交流,以及中国诗歌的深远影响,为汉诗诗学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背景。

朝鲜朝后期汉诗诗学的发展阶段发展成熟随着时间的推移,汉诗诗学逐渐发展成熟,理论体系不断完善,诗歌创作也更加丰富多彩。

创新变革在某些历史转折点,汉诗诗学也会发生创新和变革,例如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或是应对社会政治变革的需求。

从和陶诗看苏轼晚年心态

从和陶诗看苏轼晚年心态

从和陶诗看苏轼晚年心态
韩国强
【期刊名称】《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1(021)001
【摘要】<和陶诗>反映了苏轼晚年的心态,他沉痛地检讨自己未能及时醒悟,下决心晚年师范陶渊明.他晚年彻底厌倦政治,揭露官场的丑恶,而对黎民百姓和亲朋好友却情深如海.面对残酷的现实,他晚年内心充满着极大的矛盾.
【总页数】4页(P25-28)
【作者】韩国强
【作者单位】海南省儋州市文体局,海南,儋州,571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22
【相关文献】
1.从“和陶诗”看苏轼对陶诗艺术风格的接受
2.从苏轼和陶诗的酒主题看其思想轨迹
3.出新意于法度之中——从苏辙评价看苏轼和陶诗
4.从"和陶诗"看苏轼思想
5.从《和陶诗》看苏轼晚年心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朝鲜诗人金时习的和陶诗

论朝鲜诗人金时习的和陶诗

作者: 陈彩娟
作者机构: 上海闸北区教育学院;江苏无锡市教育学院
出版物刊名: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00-106页
主题词: 金时习;和陶诗;陶渊明;朝鲜诗人;《归园田居》;诗歌创作;朝鲜文坛;生活道路;崇陶;
隐逸生活
摘要: 论朝鲜诗人金时习的和陶诗吴绍钅九陈彩娟陶渊明是我国中古时期的一位伟大诗人。

千百年来,随着陶渊明的作品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到海内外,许多中外诗人不仅在他们的生活道路上有意学习、仿效陶渊明的隐德、隐趣,而且在诗歌创作中也刻意仿效陶诗,从而使得崇陶、学陶成为中...。

论朝鲜诗人金时习的和陶诗

论朝鲜诗人金时习的和陶诗

论朝鲜诗人金时习的和陶诗金时习,朝鲜时代著名的文学家,于九世纪末建立了朝鲜汉文化,受到后人眼中的敬仰。

作为第十八代朝鲜宗主,他对朝鲜的政治、文化、教育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除了常住在宫殿和政府之外,他的旅行也受到了朝鲜的影响。

金时习的诗歌不但有美,而且有哲理性,蕴含着他在流逝的生活中的思考。

金时习的诗以文学手法作为主要表达手段,他的作品里多以描绘景物为特征,表现出自然的宁静与祥和。

例如,在《另一个风景》一诗中,他写道:“白鹭洒洒清泉静,春声鸣不尽,重叠长苞一阵温馨,猿嚎暗通春色依旧”,形象地描绘了景色;而在《朝花夕拾》一诗中,他描绘的“清秀的花朵,如细雨散洒飘零;发出清新的香气,如细雨落在河岸”,表达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金时习的陶诗则更多地借诗句和成语表达他对当下社会政治状况和人民生活的深刻观察和评价。

在《慨叹》一诗中,他写道“初夏春月无双满,自得一贤贤相若;殊途满燕花期里,多情江南却更忧”,对朝贤的对立作出了感情的思索; 在《山桃归时》一诗中,他表达了政治现状下与子民共存的冲突思考:“上有云裳归又歎,思母无泪犹伤悲;长安家乡在告别,一片伤心谁相爱”。

金时习的陶诗以描写景物和客观阐释乡土社会为主,也展现出他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发问与思考。

金时习的诗和陶诗都流露出思想深刻、注重审美作为更深层次的文学内涵。

他善于用精致的词语表达他对于自然与神灵的敬畏和他的社会变革思想。

在他的作品中,以审美的角度描绘出朴实而贴近生活的景物,表达发自内心的感慨,使读者有了更真切的感受与体会,从中可见他的文学品格。

由此也可以看出金时习的诗和陶诗,实乃经久不衰的文学作品,值得我们去探究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 的考察 和分 析 , 不 仅 有 助 于 全 面 把 握 其 被 贬 谪
话 ・ 卷上》 ) 。 E 3 ] 自苏轼 以后 , 历朝 历代 的文 人学 士
唱和不 断 , 其影 响从 今人 袁行 霈先 生《 陶渊 明集笺 注》 附录二 所 收 录 的 由宋 代 至 悖东朝, 上 章 极论 , 窜
灵 岩” ( 金 昌协《 < 文谷 集 ) 跋》 ) , l 4 其贬 谪期 间不 仅 “ 朗 咏渊 明诗” ( 《 次< 游斜 川 > 韵》 ) , _ 4 而且 还“ 空追 坡老 和 陶诗 ” ( 《 四月 初九 E l 书怀》 ) , _ 4 ] 亦 即在体 会 陶 渊明诗 歌 的基 础上 , 有 意仿 照 苏 东 坡 的 和 陶范 式, 借 用 陶诗 的原 韵 抒 写 自己在 贬 谪 期 间 的生 活 经历 及 其 复 杂 心 绪 。 因此 , 通 过对金寿恒“ 和 陶
【 朝鲜 ・ 韩 国学研 究】
从朝鲜金寿恒“ 和陶诗" 看党祸对文人心态之影响
付 春 明
( 1 . 中央 民族 大 学 朝 鲜 语 言 文 学 系 , 北 京 1 0 0 0 8 1 ; 2 . 宿迁学院 中文 系 , 江苏 宿迁 2 2 3 8 0 0 )
摘 要 : 金 寿 恒“ 和 陶诗 ” 是 朝 鲜 朝 中期 西人 、 南人 两 派 党 争 影 响 下 的 产 物 , 也 是 其 诗 歌 的 重要 组 成 部 分 。金 寿恒 创 作 “ 和 陶诗 ” , 是 受 到 宋代 苏轼 “ 和 陶诗 ” 影响 , 他 仿 照 苏轼 和 陶 范 式 , 借 用 陶诗 的原 韵 抒 写 自己在 贬 谪 期 间 的 生活 经 历及 其 复 杂 心 绪 。全 寿 恒 把“ 和 陶” 当作 疗救 心 灵 创 伤 的 良 方和 排 遣 人 生 苦 闷 的途 径 , 表 现 出对 陶 渊 明 思想 上 兼 融儒 道 、 精 神 上 追 求 适 意 自然的 理 解 和认 同 。 因此 , 透过金 寿恒“ 和 陶诗 ” , 不仅 可 以 洞 察 其 晚 年 的政 治 态度 和 人 生观 的 变化 , 同 时对 于探 究朝 鲜 朝 中期 朋 党交 恶 背 景 下 文人 士 大 夫 的情 感 心 态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关键词 : 朝鲜朝 ; 金 寿恒; “ 和 陶诗 ” ; 党争 ; 文人心 态
卷 七 载有“ 和 陶诗 ” 共 二 十 四题 五 十 首 , 不 仅 数 量
可 观 而 且 内蕴 丰 富 , 这 是 值 得 注 意 的 一 个 文 学
现象。
明的诗歌 , 留下一 百 多首“ 和 陶诗” 。可见 , 苏轼 只 是要 当“ 尽 和” 陶诗 的第 一位 而 已 , ¨ 2 正所谓 “ 陶渊 明… …之诗 , 得东坡而后 发明” ( 张戒《 岁 寒 堂 诗
正直, 先 后在 “ 礼 讼之 争 ” “ 士 人 闵慎代 父 服 祖 丧”
追 和 古 人 的新 范 式 基 础 上 , 并 且 全 面 地 追 和 陶 渊
初 步统 计 , 朝鲜 朝 文人 中有 一 百 五 十余 位 曾经 创
作过“ 和陶诗” , 所 创 作 的作 品 总 量 达 一 千 多 首 。 而朝鲜 朝 中期西 人党 重 臣金寿 恒在 他 的《 文谷 集 》
影响 , 尤 其 为朝鲜 朝 中后期 因频繁 、 激烈 的党 争而 身处逆 境 的文人 学 士所推 崇 , 笔者依 据《 韩 国文集

36 。
态变 化透视 出朝鲜朝 中期 的政 局变 化对 士大夫 文
学创 作 的深 刻影 响 。
金 寿恒 “ 和 陶诗 ” 创 作 与 朝鲜 中期 党 争之
所谓 “ 和 陶诗 ” 即指采用 次韵 、 用韵、 依韵 的形
丛刊》 《 韩 国文集 丛 刊 续 编 》 所 收 录 的 文集 进 行 了
式来 追 和 陶渊 明的诗 篇 , 以表达 作者 “ 对 陶渊 明清 高 人格 的 向往和追 求 , 对节 操 的坚守 , 以及 保持 人
之 自然性 情 和真率 生 活 的愿 望 ” 。 I 】 ] 而 中国采用 和 陶范式进 行 创作 , 最 早 始 见 于 晚 唐 诗人 唐 彦 谦 的 《 和陶贫 士 七首 》 , E z ] 而宋 代 文 人 苏 轼 在前 人 开 创
( 十家 ) ” 中可见一 斑 。苏轼 “ 和陶诗 ” , 不 仅在 中 国
掀 起后 代 文人学 士 延 续 不 断 的 和 陶风 气 , 而且 在 其 传入 朝鲜 半 岛后 , 也对 朝 鲜 文 坛 产 生 了深 远 的
之后 的所思 、 所感 、 所悟 , 更 有 助 于洞 察 其 在深 陷 党祸 泥淖 之 中时对 陶渊 明 、 苏 轼思 想上 兼融儒 道 、 精 神 上追求 适 意 1 9然 的理 解 和认 同 , 进 而从 其 心
中 图分 类 号 : I 3 1 2 . O 6 收 稿 日期 : 2 O 1 6 ~0 9 —1 5 文章编号 : 1 0 0 9 —3 3 1 1 ( 2 0 1 6 ) 0 6 0 0 3 6 —0 7
基金项 目: 中 央 民族 大 学 一 流 大 学 一 流 学 科 经 费 资 助 ; 宿迁学院科研基金项 目( 2 o 1 6 KY1 7 ) 作者简介 : 付春明 , 中 央 民族 大学 朝鲜 语 言 文 学 系 , 在读博士 ; 宿迁学院中文系讲师 。
2 0 1 6 年 1 1月 第4 9 卷 第 6 期
延边大学学报 ( 社会 科 学 版 )
J o u r n a l 0 f Ya n b i a n Un i v e r s i t y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
NOV .2 01 6 Vo1 .4 9 No.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