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脑血管病治疗指南解读 (Guideline )
脑卒中的康复治疗

但是,由于在患者样本量、构 架设计和转归评价方法等方面存在 不一致性,因此难以确定适用于所 有卒中患者的“最佳临床实践” 。 证据没有提出治疗干预的具体类型 或小组治疗方案的类型或哪种因素 对患者转归的影响最大作出解释。 卒中本身及多方面的影响使得需要 采取灵活多样的治疗方案。
2.使用标准化的评价工具
否
患者是否准备好社医生话? 是
否
处理治疗的依从性和阻碍病情改善的因素: 一如果病情不稳定,转送至急性期治疗科室 一如果存在心理健康因素,转送至精神科
重度卒中和/或生话完全依 对患者/家属将来的
赖, 或功能恢复预后不良? 计划进行教育
是 患者回家或去护理之家
否
继续门诊康复治疗
再评价
图3
以下是社区康复医疗流程
卒中严重程度的评价
NIHSS用于指导急性卒中治疗 的决策,其信度和效度均很高。 可根据NIHSS严重程度和可能的 转归对患者进行分层,评分>16分 预示死亡或严重残疾的可能性很大, 而<6 分则预示恢复良好。
卒中和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的二级预防
卒中二级预防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 分。它包括:治疗高血压;心房纤颤患者应 用华法林和脑缺血患者进行抗血小板治疗; 对于缺血性卒中或有CHD等高危因素的非缺 血性卒中患者,进行冠心病的二级预防也是 重要的组成部分,临床资料确认有效的措施 包括:抗血小板治疗、控制高血压、必要时 考虑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即使低密 度脂蛋白胆固醇醇正常也进行降脂治疗、体 育锻炼和戒烟等。
-康复治疗 -预防远期并发症的措施 -减少复发性卒中可能性的长期治疗 -家庭支持 -治疗抑郁
病史的采集和体格检查
(1)建议最初阶段采用HIHSS评价卒中严重 程度,将其作为死亡和远期转归的预测指标。
中美缺血性卒中门诊医疗质量改进项目进展

中美缺血性卒中门诊医疗质量改进项目进展陈盼;王拥军【摘要】美国指南优势(The Guideline Advantage,TGA)医疗质量改进项目为“跟着指南走”(Get With the Guideline,GWTG)项目的门诊延伸,其数据直接通过电子病历和卫生技术平台进行收集,以体现循证医学指南的依从性。
中国门诊医疗质量改进项目刚起步,其中中国金桥工程中的中国城市神经科门诊缺血性卒中登记研究拟对全国约100家医院门诊的1.5万例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调查和随访,评估缺血性卒中的医疗服务现状、二级预防的长期依从性、临床结局等,为进一步的医疗质量改进提供基础数据。
%The Guideline Advantage quality improvement program (TGA) is an extended program of Get With the Guideline (GWTG) in outpatient setting in USA. TGA utilizes data from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EHRs) or health technology platforms to report on adherence to 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Outpatient medical care quality improvement program has just started in China. Registry of out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in urban China (ROOTS) study evaluates the secondary prevention status, adherence and long-term persistence to secondary prevention and clinical outcome of 15 000 out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in 100 hospitals in China. ROOTS provides basic data for further medical care quality improvement process.【期刊名称】《中国卒中杂志》【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4页(P84-87)【关键词】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门诊;医疗质量改进;指南优势【作者】陈盼;王拥军【作者单位】100050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00050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卒中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以及复发率高等特点,是导致全球人类致残的首要病因[1]。
最新中风病(脑梗死)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的解读教学讲义ppt

中国每年有150万~200万新发脑卒中的病例,校正 年龄后的脑卒中发病率为(116~219)/10万人口, 年脑卒中死亡率为(58~142)/10万人口
中医认识
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因劳倦内伤、忧思恼怒、嗜 食厚味及烟酒等诱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 乱,直冲犯脑,导致脑脉痹阻,临床以猝然昏仆、 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 为主症,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好发于中 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
证据与结论、推荐意见之间的联系?推荐意见强度等级标准?
证据等级分级标准比较
• 注重质量、数量和一致性的要素 • 符合中医药临床实践特点和当前研究现状
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相对较多 标准中的“事实标准”
刘建平教授提出的证据等级分级标准 –Ⅰa级:由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 究、病例系列这四种研究中至少2种不同类型的研 究构成的证据体,且不同研究结果的效应一致 –Ⅰb级:具有足够把握度的单个随机对照试验 –Ⅱa级:半随机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 –Ⅱb级:病例对照试验 –Ⅲa级:历史性对照的病例系列 –Ⅲb级:自身前后对照的病例系列 –Ⅳ级:长期在临床上广泛运用的病例报告和史料记 载的疗法 –Ⅴ级:未经系统研究验证的专家观点和临床试验, 以及没有长期在临床上广泛运用的病例报告和史料 记载的疗法
成
制
立
定
项
工
目
作
小
计
组
划
完成 草稿 征求
意见稿 (中文)
完成 草稿 送审稿 (中文)
形
成
指
推广
南
患者访谈
文献检索和 评价
专家 审阅修改
评价 指南
脑血管疾病的几个热点问题

2)静脉溶栓
• ㈠ 纳入标准 • 年龄18岁以上; • 临床明确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并且造成
明确的神经功能障碍(NIHSS>4分); • 症状开始出现至临床干预时间<180分钟;
(对于3-6小时患者,在充分影像学信息 支持下★,可考虑静脉溶栓) • 患者家属对静脉溶栓的收益/风险知情同意。
• 排除标准
表型
报道国家
CADASIL(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 欧美和中国(宣武医院)
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
常染色体显性淀粉样血管病 脑动脉粥样硬化与家族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欧美 冰岛
海绵状血管瘤 青年人缺血性卒中
土耳其人缺血性卒中 缺血性卒中
欧美 欧美
欧美 欧美
缺血性卒中 缺血性卒中 缺血性卒中 缺血性卒中 缺血性卒中
男性,29岁,突发右侧肢体无力半小时,CT显示左侧半球缺血;MRI显示左侧底节区有 腔梗,血管造影显示左MCA闭塞
尿激酶50万单位后血管部分再通,行支架成型术后,即刻及术后1 年随访管腔通畅
女性,67岁,房颤4年,二尖瓣置换术6月突发左 侧肢体全瘫4小时行动脉溶栓术,溶栓后出血
(1)静脉溶栓
*Data from CAPRIE study (n=19,185) 1. Coccheri S. Eur Heart J 1998; 19(suppl): P1268.
国别 西方
观念
把脑血管病、心血管 病和周围血管病合为 一体,称为血管事件
中国
血管事件的概念和范 畴尚未引起关注和重 视
防治
综合治疗
研究名称
The multicenter acute stroke trial-Europe (MAST-E)
美国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防治指南(中文版)

【关键词】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声明;脑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卒中;卒中预防
在美国,卒中是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一个重要原 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或卒中存活者代表着随后卒中风险增高的一 个人群。在每年发生的795 000例卒中患者中,约1/4 为复发性事件。TIA的真实患病率很难估计,因为 有相当多的TIA患者并未到医疗机构就诊…。基 于针对复发性卒中决定因素的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 试验结果,我们能够提出循证推荐来降低卒中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现有数据来自包含有限数量的 老年人、女性和多种族人群的临床研究,还需要进一 步研究,以证实这些研究结果的普遍适用性。
万方数据
国匣堕鱼簦近苤壶垫!!生!旦笙!!鲞筮!塑蜒』堡咝螋!Q熊』g婴!盟垫!!:地:12:奠!:1
·3·
1 TIA和缺血性卒中亚型的定义 TIA是卒中的一个重要预测因素。据报道,
TIA后90 d内的卒中风险可高达17%,其中以 第1周内的风险最高口剖。由于许多预防方法同时 适用于TIA和缺血性卒中,因此近年来二者的区别 已变得不太重要㈣。它们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相同, 但预后可能因严重程度和病因而异,而且定义有赖 于诊断性检查的时机和范围。按照传统的临床定 义,如果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或体征持续不超过 24 h,就被定义为TIA。随着现代影像学技术日益 广泛应用于颅脑检查,已发现多达l乃症状持续不足 24 h的患者存在脑梗死灶”引,从而催生出基于组织 学的TIA新定义:由局部脑、脊髓或视网膜缺血所 致的一过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但无急性脑梗死的 证据"J。值得注意的是,本指南所引用的大多数研 究采用的都是旧的TIA定义。无论采用哪种TIA 定义,我们都认为本指南提供的推荐意见同时适用 于TIA和卒中。
美国神经重症监护学会《大面积脑梗死治疗指南(2015)》

美国神经重症监护学会《大面积脑梗死治疗指南(2015)》大面积脑梗死(large hemispheric infarction,LHI)也称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是导致人类死亡或残疾的重要疾病。
此类患者具有较典型的临床症状,相对单一的进程,常常因小脑幕切迹疝而死亡。
为此,在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American heart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AHA/ASA)《大脑和小脑梗死伴水肿治疗指南(2014)》基础上[1],美国神经重症监护学会(neurocritical care society,NCS)、德国神经重症监护和急诊医学学会(German society for neuro-intensive care and emergency medicine)汇集了来自北美和欧洲神经重症、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神经介入和神经麻醉等多学科专家,为解决LHI治疗中遇到的诸多临床问题制定了2015年《大面积脑梗死治疗指南》[2]。
该指南对提高LHI临床诊疗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内科治疗相关问题1.体位:头部抬高可促进静脉回流并降低颅内压,同时也降低脑灌注压(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CPP)。
平卧位颅压增高,但CPP也随之增加。
大多数LHI可取平卧位,但应注意预防误吸;对伴有高颅压者,可取头高30°位(弱推荐,极低质量)。
2.呼吸道相关问题:LHI常伴有意识障碍、呼吸运动减弱、保护性反射减弱以及吞咽困难,易出现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是肺脏功能支持治疗的重要手段。
(1)气管插管: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0、呼吸衰竭、保护性反射减弱、颅内压增高、梗死面积>2/3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中线移位、肺水肿、肺炎以及拟手术患者,都是气管插管的适应证。
对于伴有呼吸功能不全或神经功能恶化者,应行气管插管(强推荐,极低质量)。
ACCP美国胸科协会抗栓治疗指南治疗指南PPT课件

PCI后常规静脉肝素 (证据1A)
UA/NSTEMI病人的LMWH治疗
UA/NSTEMI病人 LMWH治疗
距最后一次 注射< 8 h
PCI 根据LMWH时间(证据1C)
距最后一次 注射8–12 h
距最后一次 注射>12 h
不再加用UFH/ LMWH (证据2C)
依诺肝素 0.3 mg/kg IV bolus
强烈推荐进行分组血栓预防
第七届ACCP血栓栓塞预防指南
Seventh ACCP Consensus Conference on Antithrombotic Therapy
W. Geerts, chair G. Pineo J. Heit D. Bergqvist M. Lassen C. Colwell J. Ray
VTE : 威胁生命的疾病
急性PE后的累积病死率 (%) * (不包括在尸检时首次发现的PE)
Ø 明确诊断的PE的病死率: 3个月17% Ø 75% PE死亡发生于首次住院期间
16 14 12 10
8 6 4 2 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距离诊断的时间 (天)
Goldhaber SZ, et al. Lancet 1999; 353:1386–1389.
(证据2C)
传统抗凝治疗UFH (证据2C)
2C证据 (来自于观察性研究): 极不推荐,其他替代治疗方法同样有效
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抗栓治疗
危险因素
•卒中病史 •TIA或栓塞病史 •年龄>75岁 •中度或重度左室
功能受损和/或 充血性心力衰竭
•高血压病史 •糖尿病
有危险因素
华法林(INR2.0-3.0) [证据级别:1A]
美国医院联合会人血白蛋白、非蛋白胶体及晶体溶液使用指南(中英对照)

Adapted from UHC Guidelines for the Use of Albumin, Nonprotein Colloid, and Crystalloid Solutions, May 2000.美国医院联合会人血白蛋白、非蛋白胶体及晶体溶液使用指南(2000年5月)Hemorrhagic Shock♦Crystalloids should be considered the initial resuscitation fluid of choice.♦Nonprotein colloids may be considered over crystalloids when crystalloids (4 L) have failed to produce a response within 2 hours for adult patients.♦When nonprotein colloids are contraindicated*, albumin 5 percent may be used.♦Patients who experience shock symptoms while under-going hemodialysis are included in this guideline.出血性休克♦晶体溶液可以作为首选药物用于扩张血容量。
♦成人患者输入4L晶体液后2小时无效,可考虑非蛋白胶体液。
♦当对非蛋白胶体液有禁忌,可以考虑使用5%白蛋白。
♦在进行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休克表现,也符合如上处理原则。
Nonhemorrhagic (Maldistributive) Shock♦Crystalloids should be considered first-line therapy for nonhemorrhagic shock. Clinical trials have not shown colloids to be more effective in treating sepsis.♦In the presence of capillary leak with pulmonary and/or severe peripheral edema, the administration of up to 4 L of crystalloids in adults before using colloids is appropriate.♦If nonprotein colloids are contraindicated*, albumin may be given.♦Nonprotein colloids and albumin should be used with caution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sepsis.非出血性(分布异常性)休克♦对于非出血性休克,晶体溶液可作为一线治疗药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关于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抗血栓治疗指南(二级预防)
血管重建术
• •
•
颈动脉血管重建术的患者选择 等级Ⅰ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无创性成像发现同侧颈内动脉直径狭窄超 过70%(A级证据)或通过血管造影发现狭窄超过50%(B级证 据),应该进行CEA。预期围手术期卒中或死亡率小于6%。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无创性成像发现同侧颈内动脉直径狭窄超 过70%(A级证据)或通过导管血管造影发现狭窄超过50%(B 级证据),血管内介入治疗可能具有低中危并发症,提示CAS 可以作为CEA的替代治疗方法,预期围手术期卒中或死亡率小 于6%(B级证据)。
•
颅外段颈动脉和椎动脉粥样硬化的内科治疗 • • • • • • • 高血压的建议治疗 关于戒烟的建议 关于降脂的建议 糖尿病的治疗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肥胖和代谢综合征 抗栓治疗
高血压
• ARIC、Framingham、MESA 研究:收缩压每增加20mmHg, 25%以上的颈动脉狭窄发生率就成倍的增长;收缩压≥160 mm Hg是颈动脉狭窄最强的独立预测因子;降压治疗,卒中风险降 低38%,致命性卒中降低40%。 • 对发生过缺血性卒中的患者联合使用ACEI(培哚普利)和利尿 剂(吲满酰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缺血事件的再发风险 (RR减少28%,95%CI为17%~38%; P<0.0001 ) • 随机对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给予雷米普利,用药组患者的卒 中风险相对于安慰剂组得到显著降低(RR=0.68,P<0.001)。 • 严重颈动脉狭窄的患者,脑血管反应性受损可能会导致发生同侧 缺血性事件的风险增加。美国国家联合委员会第 7次报告(JNC7)没有提供对ECVD患者高血压的具体治疗建议。
•
•
•
•
•
等级Ⅱb
对于无症状颈动脉狭窄的患者(血管造影狭窄程度在60%以上,多普勒超 声为70%),在高度选择下,可以考虑行预防性CAS,但是在这种情况下, 与单独的药物治疗相比较,其有效性尚未被充分证实。(B级证据) 症状性或无症状性患者因为合并症(∏),可能使得CEA或CAS会产生高 危并发症时,与单独的药物治疗相比较,血管重建术的有效性尚未被充分 证实。(B级证据)
证据级别 C
•
无创性影像检查产生不一致结果时,可以使用经导管的造影术 来发现颅外和/或颅内的脑血管病变。(证据级别:C) 先进的影像技术无论是作为单独的诊断方式,还是对已知狭窄 血管进行程度的评价,都不能取代颈动脉超声在症状性患者 (或有危险因素的无症状患者)中早期评估的地位 。
•
•
经导管动脉造影所得到的数据与无创性影像检查的结果相对比, 以此来评估和提高无创性血管检测的准确性 。 没有一个影像方法可以被推荐为优于其他方法。综合把握多种 影像检查结果应该作为每一个实验室或机构质量保证体系的一 部分 。
降脂治疗
• 阿托伐他汀则会导致总卒中风险减少33%(HR为0.67, 95%CI为 0.47~0.94; P=0.02)和主要冠脉事件减少43%(HR为 0.57,95%CI为0.32~1.00; P=0.05)
• 尼克酸减少了15年的死亡率(实验完成后9年),但它对降低脑 血管疾病所致死亡风险的作用较低。
和48%。
抗栓治疗
• 颅外段颈动脉和/ 或椎动脉阻塞性或非阻塞性粥样硬化的无症 状患者而言,阿斯匹林(75-325mg/d)抗血小板治疗预防卒中 的疗效未经证实,但仍被推荐用于预防MI和其他缺血性心血管 事件的发生。(证据级别:A) 对于伴有持续缺血性卒中或TIA的颅外段颈动脉或椎动脉阻塞 性或非阻塞性粥样硬化患者而言,不推荐阿斯匹林加氯吡格雷 的联合疗法(证据级别:B)。 对于颅外段脑血管粥样硬化发生TIA或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患者, 不建议使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进行肠外抗凝治疗(证据级 别: B) 发生卒中或者TIA后3个月内,不建议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斯匹 林治疗(证据级别: B) 每日服用81mg的患者比每日服用325mg的更经常发生阿斯匹 林抵抗,而且服用阿斯匹林肠溶片比普通阿斯匹林有更高的发 生抵抗的可能性。
•
等级Ⅱ •
•
等级Ⅱa
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大于70%的无症状患者,如果围手术期卒中、MI和死亡 的危险性很低,施行CEA是合理的(A级证据)。
对于高龄患者,尤其是动脉出现病理解剖不利于行血管内介入时,应选择 CEA治疗,而不使用CAS(B级证据)。 对于颈部解剖不利于动脉外科手术的患者应选择CAS,而不使用CEA(§) (B级证据)。 对于TIA或卒中患者,如果没有早期血管重建术的禁忌症,应在事件出现2 周内进行干预,而不应推迟手术。(B级证据)
Guideline on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Extracranial Carotid and Vertebral Artery Disease
ASA/ACCF/AHA/AANN/AANS/ACR/ASNR/CNS/S AIP/SCAI/SIR/SNIS/SVM/SVS A report from multiple academic board
指南的主要内容:
• 对具有症状或体征的ECVD的诊断和检查
• 颅外段颈动脉和椎动脉粥样硬化的内科治疗 • 血管重建术 CEA & CAS • 椎动脉疾病 • 锁骨下动脉和头臂干疾病
对具有症状或体征的ECVD的诊断和检查
• 对脑缺血症状患者检查顺序:
• 颈动脉颅外段—颅内血管 (对缺血症状与血管病变程度不符合者要排除心源性栓子的 可能—超声心动图) 证据级别 C • 双功能超声—MRA/CTA—DSA
• 目前尚不清楚其是否也具有降低缺血性卒中风险或降低颈动脉疾 病严重程度的作用。
糖尿病
• 糖尿病和空腹血糖水平与颈动脉IMT呈相关性,即糖尿病患者颈
动脉IMT进展速度是正常人的两倍
• 和传统疗法相比,强化降血糖疗法并不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 卒中的风险。
• UK-TIA(英国短暂性缺血发作研究)证明,降压治疗比血糖控 制更能降低卒中再发率. • 血清LDL胆固醇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天给予10mg的阿托伐 他汀可以安全和有效地将心血管事件和卒中的风险分别降低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