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弧离子镀梯度(Ti,Al)N涂层的结构与机械性能研究

合集下载

电弧离子镀TiN涂层陶瓷刀片的力学性能和界面结构

电弧离子镀TiN涂层陶瓷刀片的力学性能和界面结构

将 试 样 装 入镀 膜 室,接 通 电弧 电源,引 弧后 .调 整 电流 为 6A,接 通试 样 负偏 压 电谭 , 0 坷整 电压 为 50 ,并 进行 T 离 子 轰击 1mi 0V i 0 n,并 进行 溅 射 清洗 .然 后 通 入氮 气 ,控 制 氮气 分 压为 02 P . ̄l a,工 件 负偏 压为 10 0V, 进 行 TN 涂 层 沉积 沉 积 时 间为 4n n 沉积 0 ̄30 i 5f i
3 结果 和讨 论
31 . Ti 涂层 陶瓷 刀片 的 力学 性 能 N 为评 价 T N 涂 层对 陶瓷 刀 片 表面 改 性 的效 果 ,本研 究 比较 了加 涂 层 前后 刀 片 的抗 弯强 i 度 和 We ul 数 ,如 图 1 示 .其 中 口表 示 试样 抗 弯强 度 , F 表 示 断 裂 概 率 ,其 大 小为 i l模 b 所
完 毕后 ,切 断 所有 电源 ,停止 通 氮气 . 23 测 试 . 采 用 三 点 弯 曲法 测量 陶 瓷 刀 片 涂 层 前 后 的抗 弯 强 度 ,分 别 使 用 1 0个 试 样 ,加 载 速 率
0 i nn n f .用 H tci -2 5 m/i i h S 50型扫描 电子 显微镜 (E . 观察 涂层前后 的表面形 貌和 断面 a S X) I 形貌 ; 采用 D m x20 /  ̄-40型 x 射线衍射仪 (R ) X D 对涂层试样 进行物相分析 ,扫描速度 为 4/ i 。r n,步 长 为 0 2 ,铜 靶 射 线 管工 作 电压 4k a .。 0 0 V, 电流 10 0mA ;用 C meaI F型二 a r MS6 次 离 子 质 谱 仪 (I ) 析 膜 基 界面 元 素分 布 . SMS 分
维普资讯

电弧离子镀TiN/TiAlN复合涂层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电弧离子镀TiN/TiAlN复合涂层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图 1 ( ) 和 图 1 ( )分 别显 示 了 5层 和 2 a b 0层 涂层 的表 面显 微状 况. 从 图 中可 以看 出 ,5层 涂 层 表 面颗 粒 密 度 较 大 ,粒 径 大 小 分 散 ,且 大 颗 粒 居 多.2 涂层 表 面颗 粒密 度较小 ,多为小 颗 粒. 使 0层 用 轮廓 仪 分别测 得 5层和 2 0层 TN TAN涂层 的粗 i/ i1
步 提 高 , 复 合 TAN CN 的 抗 氧 化 温 度 高 达 i1 / r

9 0% j 0
目前 ,制备 复 合 涂 层 的 方 法 主要 包 括 磁
速计 算 出总磨 损体 积 , 而求 得 比磨损 率 WR, 从 并 以W R评 价材料 的磨损性 能 .磨 损率 为
W = R ( L F ) () 1
明 ,这 两种 涂层 均 为 典 型 的 B . a 1面心 立方 结 构 ,且 均 呈 ( 0 1N C 2 0)择 优 取 向. 两种 涂 层 表 面光 滑平 整 ,
粗糙 度 分 别为 03 . 2和 0 1 ,硬 度 为 1 7 H .1 0 V和 20 0 V.2 4 0 H 0层 复合涂 层 的摩擦 系数 和 比磨损 率低 于 5层 , 表 明增加 复合 层数 有 利 于提 高涂 层 的耐磨 损性 能 ,涂 层 的磨损 机理 为磨 粒磨 损.
控溅 射离 子镀 和 电弧离 子镀 沉 积. 前 者 制备 的涂 层 厚度 均匀 ,组织 致密 ,但 沉 积 速率 较 低 ,电弧 离 子 镀蒸 发率 高 ,膜 基结 合 力好 ,在 工 业 领域 应 用 较 为
广泛 . 本 文 分 析 电 弧 离 子 镀 方 法 制 备 的 TN i/ TA N复 合涂层 在 较低转 速 下 的摩 擦 磨损性 能 . i1

多弧离子镀DLC涂层的结构与力学性能文献综述

多弧离子镀DLC涂层的结构与力学性能文献综述

多弧离子镀DLC涂层的结构与力学性能文献综述1.1多弧离子镀概述1.1.1多弧离子镀概念多弧离子镀与一般的离子镀相比有很大区别。

多弧离子镀采用弧光放电,而不是传统离子镀的辉光放电以进行沉积。

简单说,多弧离子镀的原理就是将阴极靶作蒸发源,通过靶与阳极壳体之间的弧光放电,使靶材蒸发,从而在空间中形成等离子体,对基体进行沉积。

离子镀技术是结合了蒸发与溅射技术而发展的一种 PVD 技术。

它对产品,特别是刃具之类的工具表面起着装饰和提高寿命的作用。

多弧离子镀最早起源于苏联,美国于1980 年由 Multi-arc 公司引进,是上世纪 80 年代兴起的高新表面处理技术,Multi-arc 公司推广并使之实用化,它的发明使薄膜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在随后的几十年的时间里,该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至今欧美国家仍然大力发展多弧离子镀膜技术。

[1]1.1.2多弧离子镀的基本结构多弧离子镀的基本组成包括真空镀膜室,阴极弧源,基片,负偏压电源,真空系统等。

阴极弧源是多弧离子镀的核心,它所产生的金属等离子体自动维持阴极和镀膜室之间的弧光放电。

微小狐班在阴极靶面迅速徘徊,狐班的电流密度很大,电压为20V左右。

由于微弧能量密度非常大,狐班发射金属蒸汽流的速度可达到10的8次方m/s.阴极靶本身既是蒸发源,又是离化源。

外加磁场可以改变阴极狐班在靶面的移动速度,并使狐班均匀,细化,以达到阴极靶面的均匀烧蚀,延长靶的使用寿命。

[1]在靶面前方附近形成的金属等离子体,有电子,正离子,液滴和中性金属蒸汽原子组成,由于金属蒸汽原子仅占很小部分(低于百分之二),因而在基片上沉积的粒子束流中几乎全部由粒子和液滴组成。

为了解释这种高度离化的过程,已建立了一种稳态的蒸发离化模型。

该模型认为,由于阴极狐班的能流密度非常大,在阴极的表面上形成微小熔池,这些微小熔池导致阴极靶材的剧烈蒸发。

热发射和场至发射共同导致电子发射,而且电子被阴极表面的强电场加速,以极高的速度飞离阴极表面,在大约一个均匀自由程之后,电子与中性原子碰撞,并使之离化,这个区域称之为离化区。

TiAIN涂层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TiAIN涂层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d to eitn e u t ef r n e a in rssa c ,c ti p roma c g n
表面涂层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刀具性能 的改善和切削 加工技术的进步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 涂层刀具 已成为现 代刀具的重要标志。常用的刀具涂层材料主要有 TC TN、 i、 i A 3T l 、 N、 B 0 C N等[ ]其 中, i 1, TN涂层工艺最成熟、 应用
L n to JA iKUANG n GUO h n i E Humi I To g a ,I B , Mi , C u we, N i n W
( h l fM ealr ya d M ae il gn e ig h n qn iest fS in ea d Te h oo y,Ch n qn 0 3 1 c s o tlug n trasEn ie rn ,C o g ig Unv r i o ce c n c n lg o y o gi 413) g Ab ta t sr c Ti N o tn swe ed p stdb li r npa i t n e e d n ag t nYG6c r ie t e A1 c ai r e o ie ymut aci ltn wihid p n e ttr eso g — o g a bd ,h
对 A 及 T 含量有较 明显 的影响。在 干式切 削条件下 , il l i TA N涂层刀具 的使 用寿命是 未涂层 刀具的 3 倍。
关 键 词 TA N涂层 电弧离子镀 微观结构 膜基结合力 高温氧化性 切削性能 i1
P e a a in a d P o e te fTi N a i gM a e i l r p r to n r p r iso Al Co tn tr a s

TiAlCrN涂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TiAlCrN涂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2 TiAlCrN硬质涂层沉积工艺参数 TiAlCrN 硬质涂层沉积过程中需要经历 :基体选择、
靶材选择、N2 分压、衬底偏压、沉积温度等工艺参数的选择, 选择不同的工艺参数将对制备的 TiAlCrN 硬质涂层性能产 生影响 [5]。
176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 1月上
靶材选择主要对使用多弧离子镀技术制备 TiAlCrN 硬 质涂层产生较大影响,靶材选择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 靶材的成分选择,使用不同含量的靶材制备出的 TiAlCrN 硬质涂层成分也不同,成分选择将在第三部分详细阐述 ;第 二类为直接选择合金靶材还是多个靶材共用。多个靶材共 用制备 TiAlCrN,但是在沉积中多个靶材循环使用制得的 TiAlCrN 涂层成分不均匀,且不能够确定涂层各元素准确 的化学计量比,制备出的 TiAlCrN 性能。直接利用合金靶材 制备 TiAlCrN 涂层,由于合金靶材的成分均匀对于实验操 作难度和参数的控制较为简便,更加容易制备出成分均匀致 密的 TiAlCrN 硬质薄膜。
1 TiAlCrN硬质涂层制备方法 TiAlCrN 硬质涂层制备常用方法分为三大类 :磁控溅
射沉积、多弧离子镀和电弧 / 溅射一体技术。磁控溅射是将
收稿日期 :2020-12 作者简介 :付泽钰,男,生于 1996 年,汉族,湖北十堰人,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多弧离子镀技术研究与应用。
高能量粒子轰击靶材后产生高能量金属离子进行沉积。磁 控溅射沉积具有沉积速率较高、可镀基体靶材较多(大多金 属、半导体材料都可以作为基体)、实验设计简便、镀膜质 量好、工艺可控制性高等优点,由于其金属离化率且在 N2 分压较大时容易造成“靶中毒”现象,部分研究学者研究出 闭合场非平衡磁控溅射和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等技术制备 TiAlCrN 硬质涂层。

电弧离子镀TiN和TiAlN薄膜的机械性能研究

电弧离子镀TiN和TiAlN薄膜的机械性能研究

电弧离子镀TiN和TiAlN薄膜的机械性能研究谢婷婷;肖若领;徐焱良;康剑莉【摘要】采用电弧离子镀在高速钢表面沉积TiN和TiAlN薄膜,并比较两种薄膜的机械性能.为模拟实际生产情况,利用对外开展技术服务的机会,沉积薄膜同时在真空腔室内放置近1 000支冲棒.基材高速钢经镀2.0μmTiN和1.8μm TiAlN薄膜后硬度分别提高至2 661HK、3 570HK左右.由于Al原子的固溶强化作用,镀TiAlN薄膜硬度提高比TiN薄膜更为显著.TiA1N薄膜与基材的结合力明显低于TiN薄膜,适用于受力较小的工作条件,这可能是由于薄膜塑性较差及内应力较大共同影响所致.【期刊名称】《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15)001【总页数】4页(P55-58)【关键词】电孤离子镀;TiN;TiAlN;薄膜;沉积;硬度;结合力【作者】谢婷婷;肖若领;徐焱良;康剑莉【作者单位】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温州市材料成型工艺与模具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温州 325035;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温州市材料成型工艺与模具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温州 325035;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温州市材料成型工艺与模具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温州 325035;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温州市材料成型工艺与模具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温州 32503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174.444现代制造业迅猛发展,工具在高速、高温、冲击、重载等恶劣条件下工作,往往因表面磨损、腐蚀及高温氧化等而失效。

在钻头、丝锥、刀具等工具表面涂覆一层硬质耐磨保护膜,可显著提高使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工业上,应用最为广泛的硬质耐磨保护膜主要有TiN和TiAlN薄膜[1-4]。

目前,制备TiN和TiAlN薄膜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气相沉积技术(CVD)[1-2]和物理气相沉积技术(PVD)[3-4]。

与传统的电镀、化学镀技术相比,气相沉积技术绿色环保,对环境无污染,不存在废气、废液等问题。

电弧离子镀

电弧离子镀

电弧离子镀
电弧离子镀是一种高效的表面处理技术,它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坚硬、耐磨、耐腐蚀的涂层,提高金属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本文将从电弧离子镀的原理、应用和优缺点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电弧离子镀的原理是利用高温电弧将金属材料蒸发成离子,然后通过电场加速离子,使其沉积在工件表面形成涂层。

电弧离子镀的工艺流程包括清洗、预处理、电弧离子镀和后处理等步骤。

其中,清洗和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它们可以去除工件表面的污垢和氧化物,提高涂层的附着力和质量。

电弧离子镀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用于金属表面的硬化、防腐、耐磨、导电和美化等方面。

例如,电弧离子镀可以在汽车发动机的气门、曲轴等部件表面形成硬质涂层,提高其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电弧离子镀还可以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金属外壳表面形成金属质感的涂层,提高产品的美观度和质感。

电弧离子镀的优点是涂层质量高、附着力强、硬度高、耐磨性好、耐腐蚀性强、导电性好等。

但是,电弧离子镀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设备成本高、工艺复杂、涂层厚度不易控制、涂层成分不易调节等。

此外,电弧离子镀还存在一些环境和安全问题,例如电弧放电会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和臭氧等有害气体,需要进行排放和处理。

电弧离子镀是一种高效的表面处理技术,它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坚
硬、耐磨、耐腐蚀的涂层,提高金属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电弧离子镀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是也存在一些缺点和环境安全问题,需要在实际应用中加以注意和解决。

电弧离子镀TiN-Ti纳米多层膜的力学性能

电弧离子镀TiN-Ti纳米多层膜的力学性能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电弧离子镀TiN/Ti 纳米多层膜的力学性能
采用多弧离子镀技术,在不同沉积参数下合成具有纳米调制周期的TiN/Ti 多层膜。

利用X 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P-2 台阶仪、XP 型纳米压痕仪、X 射线能谱仪(EDS)研究了调制周期对TiN/Ti 纳米多层膜微观结构、表面形貌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膜层由TiN 和Ti 交替组成,不存在其它杂相,且TiN 薄膜以面心立方结构沿(111)密排面择优生长;TiN/Ti 多层膜外观致密、平滑、颜色均匀金黄,随着调制周期的减小,薄膜表面大颗粒数量和尺寸均减小,且氮含量逐渐升高,膜层硬度呈现出增大的趋势。

近年来,物理气相沉积法制备的薄膜硬度高,化学性能稳定,并且具有
良好的摩擦性能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刀具、模具、各种耐磨零件以及微电子等领域之中,但在550℃的高温下易氧化生成TiO2,影响其性能。

随着加工要求的不断提高,研究综合性能更优良的薄膜显得越来越重要。

人们通过改进工艺,例如:用磁过滤方法过滤大颗粒液滴、用复合镀方法优化薄膜性能,以及掺入其他金属,如Al、C、Cr、Zr 等,这些方法均对薄膜性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据文献报道,多层膜组成材料的结构特点以及各层间的复杂界面情况,均能够改善膜层的韧性和抗开裂性能。

但目前,对其性能的研究还较少,本文在TiN 涂层和多层结构的基础上,采用多弧离子镀方法制备TiN/Ti 多层膜,分析研究调制周期对其结构及其性能的影响。

1、实验
采用国产SA-700 6T 多弧离子镀膜在高速钢基体上制备TiN/Ti 多层膜,研究不同调制周期对TiN/Ti 多层薄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梯 度( , ) i T A1 N涂层 的制备是在 MI .用 1 r 1 iW2 V 不锈 C 1N 2 Mo
钢 ,试 样尺寸 为:1mm×1mm×25 m,沉积前 经过 5 0 .m
仪 (R ) X D 、显微硬 度仪 、多功能摩擦磨损 实验机 等仪 器和热震 实验对上述 涂层的结构 、 机械 性能和基体 与涂
梯度 涂层具有 Bl型 ( a 1 N C )单相结构 和 ( 2 2 0)择优 取向;梯度涂层 的硬 度和耐磨 与(i ) T, N涂层相 近 ,且
明显 高于 TN 涂层 ,结合性 能优 于 (i ) i T, N涂 层。 A1
关键词 : 电弧 离子 镀 ;梯 度(i ) 涂层 ;结构 ;机 W, N A1 械 性能;结合 力 中图分类号 : T 7 . 4 G14 4 4 文献标识码 :A
维普资讯
冯长 杰 等 :电弧离 子 镀 梯度 (i ) T, N涂 层 的结 构 与 机械 性 能研 究 AI
电弧 离子镀 梯度(i ) 涂层 的结构 与机械性 能研 究 T, N A1
冯 长 杰 一 , ,李 明升 ,辛 丽 2 ,朱 圣龙 2 ,王 福会 2
在 J D 2型 光 学 显 微 镜 下 测 得 。 X .
基 体之间存在较 大 的晶格错 配度 , 使得涂层 与基体 的结 合力急剧下 降, 至在涂层 的制备过程 中就 发生剥 离现 甚
象 。
热 震 实 验 是 将 样 品 放 在 马 弗 炉 中在 5 0 保 温 0℃
1mi,然 后迅速在 蒸馏水 中 ( 0 n 室温 )冷却 ,吹干后在
(. 昌航空大 学 材料科 学与工程学 院, 1 南 江西 南 昌 3 0 6 ; . 3 0 3 2中国科学院金属研 究所 腐蚀 与防护 国家重 点实验室 , 辽宁 沈 阳 1 0 1 ;3江西科 技师范学 院, 西 南 昌 3 0 6 ) 50 6 . 江 3 0 3

要 : 采 用电弧 离子镀 ( I 技 术 ,在航 空发动机 A P)
度 ,t 是膜 的厚度 ,d是压痕 深度,c i 2 ;磨损 =s ( 。) n2 实验在 Ams r摩擦磨损 实验机上进行 ,摩 擦副为表 面 l e
涂层 块/5钢 淬火 钢环 , 4 载荷 为 04 k , . g 线速度 0 2 /; 7 . ms 5 摩擦试 验 时间为 1mi;润滑条件 为干磨损 。磨损面积 5 n
更广泛 的重视 】 。 在相 同的制备条件 下,随着 Al 量的增加 , i N 含 TAl 涂层与基体之 间的结合 强度逐渐减 小[。基体 与涂层 因 8 】 热膨胀系数 的差异而产 生的热应力 , 影响涂层 与基体 是 结合强度 的主要因素[1, 且, 90 而 ,1 三元(i 1 T, ) A N涂层 与钢
文章编号: 10 .7 120 ) 刊.8 30 0 19 3 (0 7增 3 8 .3
利用带 能谱 的 P ip. 3 hl s 0扫描 电镜观 察涂层表面 i X 及截 面的形貌 ,采用 日本 岛津 8 0 1Q型 电子探针 测定涂 层 的成分 分布 :用 x 射线衍射确 定涂层的相结构 。
N 分压为 l 1 P , 积偏压 一4 0 电弧 电流 为 4 ~ 2 ~ . a沉 2 5 V, 5 8 A,沉积 时 间 10 i ,涂层 厚度约为 5 g 。TN 0 0 mn  ̄6r i n 和 (i 1 T, ) A N涂层 的沉积 电弧 电流 为 6 A,其 它参数与梯 0 度涂层 的相 同。
行 ,载荷选用 5 g 0 ,为 了减 小压痕尺寸效应 的影响和 由 小压痕测量所带来 的较 大相对 测量误差 ,同时考虑基体 硬度对测量值 的影 响,采用 下式计算得到薄膜的本征硬
度㈣ :
H — H
2 一 ( 、 ‘ Cd 布 t t } 州- fC d
式 中 研 为薄膜 本征硬度 , 为测量硬度 , 为基体硬
压 气机 用 1 r1 iW2 V 不锈钢 上沉积 了 TN涂层 、 C lN 2 Mo i
2 实

(i 1 涂层 和梯度(i 1 涂层 。运 用 带能谱 的扫描 T, ) AN T, ) AN
电镜 ( E E A ) 电子 探 针 ( P S M/D X 、 E MA ) 射 线 衍 射 、X
层 的结合 性能 进行 了研 究。结 果表 明 ,梯度 涂层 的 A l 含量 由涂层/ 基体 界 面向涂层表 面逐渐增 多 ,内层 A 含 l 量为 3 原子分数 ) 外层 含量 为 4 %( 子分数 ) %( , 7 原 ;
机 械研磨 、抛光及化 学试 剂 ( 乙醇和 丙酮 )超 声清洗 等 预处理 。通过调节使 用靶 ( 2个纯 T 靶和 2个 T0A o i i5 l5 . . 合 金靶 )的个 数、种类及 其功率 ,实现涂层 中 含量 由里到外逐渐增 多 。工艺 参数为:温 度为 4 0 5 ℃, 0  ̄4 0
硬 度测 量 在 S 删 A A U i 型 显微 硬 度计 上 进 D z . n
1 引 言
TN涂层具 有较高 的硬度和 耐磨性 ,在工 程实际 中 | 得 到广 泛 的应 用[3 1] - ,但 它的热硬 性较差 ,其抗氧 化温 度仅 为 5 0 3】 5 ℃【 。与 TN涂层相 比 ,三元( i 1 l 4 i T, ) A N涂层 因 具有更 好 的抗高 温氧 化 性能和 高温 耐磨 性 能而 受 到
为了降低(i 1 T, ) A N涂层 与基体之 间的应 力集 中及 保 持涂层 良好的机械 性能 ,综合 TN和( , I I i T A) N涂 层 的优
显微镜或 扫描 电镜下观 察表面 是否有裂纹或剥落 发生 。
点 ,本 实验 采 用 MI一—0 型 电 弧 离子 镀 设 备 ,在 P8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