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ppt
合集下载
中国武术简介ppt课件

手法要点
要求力从腰发,贯于臂腕 ,达于拳掌,动作要快速 有力,灵活多变。
步型与步法
步型
包括马步、弓步、仆步、虚步、 歇步等,是武ຫໍສະໝຸດ 中身体稳定的基础。步法
包括上步、退步、盖步、插步、行 步等,是武术中身体移动的方法。
步法要点
要求轻灵稳健,快速多变,与手法 和身法协调配合。
身法与眼法
身法
包括闪、转、俯、仰、翻等,是 武术中身体各部位协调配合的方
指武术练习者应具备的身体素质和心 理素质,如勇敢、顽强、冷静、果断 等。
03
中国武术套路演练
拳术套路
长拳
01
以手法为主,腿法为辅,动作舒展大方,快速有力,节奏分明
。
太极拳
02
以柔克刚,慢中有快,注重意气运动,动作连绵不断,如行云
流水。
南拳
03
以稳马硬桥、脱肩团胛、直项圆胸、沉气实腹为特点,动作紧
推动竞技武术创新发展
鼓励武术运动员和教练员在技战术、训练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促进竞技武术的不断发展 。
武术产业的开发与利用
拓展武术市场
开发武术用品、武术器材、武术服饰等相关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推动武术产业发展。
发展武术旅游
利用武术文化资源优势,开发武术旅游项目,促进武术与旅游的融 合发展。
推广武术健身
武术与美学艺术
形体美
武术动作矫健、协调, 展现出人体之美。
节奏美
武术套路节奏鲜明,韵 律和谐,给人以美的享 受。
精神美
武术表现出勇敢、坚韧 、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彰显出美的力量。
武术与传统文化
01
02
03
04
历史渊源
武术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传 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文化——武术PPT课件

.
25
武当功夫
• 太极拳:太极拳有陈式、杨式、孙式、吴式、 武式以及武当、赵堡等多种流派。它以静 制动,以柔克刚,炼气凝神,刚柔相济, 内外兼修,是极好的健身养性之术 。
• 太极剑:太极拳门派中的剑术,具有太极 拳和剑术两者的风格特点。
.
26
• 形意拳:以意领气,以气导力,意形二表, 形意一体。通过对形与意的相互调节,内 与外的相互作用来达到体用兼修的功效。
.
14
特点
• 第一,寓技击于体育之中。武术作为体育 运动,在技术上仍不失攻防技击的特性, 但又将技击寓于搏斗运动与套路运动之中。
• 第二,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及 广泛的适应性。既究形体规范,又求精神 传意、内外合一的整体观,是中国武术的 一大特色。
.
15
武术分类
• 按运动形式分为: • 套路运动 • 功法运动 • 搏斗运动
• 少林派不只是少林寺的功夫,而是以少林 寺武术为代表的整个外家功夫的集大成。
.
20
少林简介
• 少林寺坐落于河南省嵩山,嵩山由两座群 山组成,东为太室山, 西为少室山,各拥 三十六峰,峰峰有名,少林寺就是在竹林 茂密 的少室山五乳峰下,故名「少林」。
.
21
少林功夫
• 少林五拳 :龙拳、虎拳、豹拳、蛇拳、鹤拳 。 书中说:“龙拳练神、虎拳练骨、豹拳练力、蛇拳
.
28
峨嵋简介
• 峨眉最初是一个由女子所创的武林门派, 开始的时候叫做玉女拳法,后因祖师人了 佛门,又以称女子为“蛾眉”和佛教圣地 之“峨眉山”的双重含义而得名。
.
29
峨眉功夫
• 白眉拳 :白眉拳是四川地方拳术的一种, 据传此拳是四川峨眉山道人所传 。
中华武术PPT课件

青衣2011.08.29
单 击 添 加 标 题
13
3 武术的发展
一、古代武术的发展 二、近代武术的发展
青衣2011.08.29
14
一、 古代武术的发展
①军事战争是促使武术形成与发展 的催化剂 ②奴隶制时期 ③封建社会
秦、汉、三国 两晋南北朝 唐宋时期 明清是武术的大发展时期
青衣2011.08.29
17
青衣2011.08.29
一龙视18屏
青衣2011.08.29
谢
谢
!
青衣2011.08.29
19
2022/3/23
青衣2011.08.29
20
青衣2011.08.29
5
1 武术的概念
武术
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 和格斗为主要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 传统体育项目
青衣2011.08.29
6
套路运动
青衣2011.08.29
7
太极拳
青衣2011.08.29
8
格斗(散打运动)
青衣2011.08.29
9
内外兼修
外修”形”美 内修”神”美 注重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15
二、 近代武术的发展
民国时期(1912—— 1949):
二、 受到”强种强国”思想的
强烈冲击
1923年4月在上海举办的中华 武术大会 ,是中国武术使和体育使 上的第一次单项武术运动会。
青衣2011.08.29
16
新中国时期(1949至今)
1958年在北京成立的中国武术协会 1953年11月武术作为体育项目进入竞赛领域 1957年确定了武术为正式比赛项目 1986年在北京成立了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 1989年散手被批准为正式体育竞赛项目 1999年将散手正式改名为散打。
武术PPT课件

其他拳术套路
形意拳、八卦掌等
简要介绍其他武术拳种的基本技法示不同器械的基本技法和套路演练。
对练与集体项目
展示武术对练和集体项目的形式和内容,强调协作与配合。
04
武术器械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刀术与剑术
步型
马步、弓步、虚步等是武 术中基本的步型,它们为 武术动作的稳定性提供了 基础。
手型与步型的配合
手型与步型的协调配合是 武术基本功的重要组成部 分,它们共同构成了武术 动作的基本框架。
基本腿法与身法
腿法
腿法与身法的配合
弹腿、蹬腿、踹腿等是武术中常见的 腿法,它们可以增强腿部的力量和灵 活性。
腿法与身法的协调配合可以提高武术 动作的连贯性和实用性。
武术的特点与价值
武术的特点
武术具有技击性、艺术性、健身性、 哲理性等特点,注重内外兼修,追求 形神兼备。
武术的价值
武术不仅是一种体育运动,更是一种 文化现象和精神追求。它对于弘扬民 族精神、传承中华文化、促进身心健 康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
武术的分类与内容
武术的分类
根据运动形式和内容的不同,武术可分为拳术、器械、对练、集体表演等类别 。
刀术
介绍刀术的基本技法,如劈、砍 、撩、扎等,以及常见的刀术套 路和演练技巧。
剑术
阐述剑术的特点和精髓,包括身 法、步法、剑法等方面的要求, 以及剑术的攻防意识和战术应用 。
枪术与棍术
枪术
分析枪术的基本枪法和身法,如拦、拿、扎、刺等,以及枪术的实战技巧和战术 应用。
棍术
探讨棍术的基本棍法和身法,如扫、拨、点、劈等,以及棍术的攻防转换和战术 运用。
武术的起源与发展概述(21张)PPT

武术的起源与发展
武术的概念
武术:打拳和使用兵器的技术,是 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
(《现代汉语词典》)武术又称国术 或武艺,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其内 容是把踢﹑打﹑摔﹑拿﹑跌﹑击﹑ 劈﹑刺等动作按照一定规律组成徒 手的和器械的各种攻防格斗功夫﹑ 套路和单势练习。武术具有极其广 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国人民在长期 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 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 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9.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 见闻、 掌故和 趣事, 当他晚 年坐在 火炉旁 给孩子 们讲述 这一切 的时候 ,他本 人就是 故事的 一部分 。传统 故事是 否值得 转述, 往往只 取决于 故事本 事的趣 味性和 可流传 性。
10.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是故事不同 程度的 减损或 逐渐消 失。现 代小说 家对待 故事的 方式复 杂多变 ,以实 现他们 特殊的 叙事目 的。小 说家呈 现人生 ,有时 会写到 难以言 喻的个 人经验 ,他们 会调整 讲故事 的方式 ,甚至 将虚构 和表述 的重心 挪到故 事之外
武术的演变
武术的起源与发展概述(21张)PPT
武术的起源与发展概述(21张)PPT
近 代
武术适应时代的变化,逐步 成为中国近代体育的有机组 成部分。
民国时期,民间出现了许多 拳社、武士会等武术组织。 如:霍元甲开办的“精武 体 育会”等。
武术的起源与发展概述(21张)PPT
武术的起源与发展概述(21张)PPT
➢ 商周时期,商代出现了武术训练的重要手段 ——田猎。
周朝
➢ 青铜器冶炼技术的顶峰
越王勾践剑
进入春秋战国以后,诸候争霸,都很 重视技术在战场中的运用。
剑道鼎盛,武器多样化。如吴王光剑 、吴王夫差剑、越王勾践剑、越王州 句剑等。
武术的概念
武术:打拳和使用兵器的技术,是 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
(《现代汉语词典》)武术又称国术 或武艺,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其内 容是把踢﹑打﹑摔﹑拿﹑跌﹑击﹑ 劈﹑刺等动作按照一定规律组成徒 手的和器械的各种攻防格斗功夫﹑ 套路和单势练习。武术具有极其广 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国人民在长期 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 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 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9.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 见闻、 掌故和 趣事, 当他晚 年坐在 火炉旁 给孩子 们讲述 这一切 的时候 ,他本 人就是 故事的 一部分 。传统 故事是 否值得 转述, 往往只 取决于 故事本 事的趣 味性和 可流传 性。
10.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是故事不同 程度的 减损或 逐渐消 失。现 代小说 家对待 故事的 方式复 杂多变 ,以实 现他们 特殊的 叙事目 的。小 说家呈 现人生 ,有时 会写到 难以言 喻的个 人经验 ,他们 会调整 讲故事 的方式 ,甚至 将虚构 和表述 的重心 挪到故 事之外
武术的演变
武术的起源与发展概述(21张)PPT
武术的起源与发展概述(21张)PPT
近 代
武术适应时代的变化,逐步 成为中国近代体育的有机组 成部分。
民国时期,民间出现了许多 拳社、武士会等武术组织。 如:霍元甲开办的“精武 体 育会”等。
武术的起源与发展概述(21张)PPT
武术的起源与发展概述(21张)PPT
➢ 商周时期,商代出现了武术训练的重要手段 ——田猎。
周朝
➢ 青铜器冶炼技术的顶峰
越王勾践剑
进入春秋战国以后,诸候争霸,都很 重视技术在战场中的运用。
剑道鼎盛,武器多样化。如吴王光剑 、吴王夫差剑、越王勾践剑、越王州 句剑等。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体育与健康课件—第八章:武术(共15张PPT)

(七)并步抱拳
• 动作做法:左脚向右脚 靠拢成并步。同时左 钩手和右掌变拳,回 收抱于腰间。目视前 方(图8)。
总结
• 五步拳是结合长拳的主要步型、步法和手型、手 法编成的组合练习.
• 教法提示: • (1)先掌握单个动作,然后再练习两个动作以
上的组合动作,并逐渐过渡到整套组合动作的练 习。
• (2)组合动作的练习,主要是巩固和提高武术 的基本动作,教学中先以步型、手型、手法的训 练为主,而后再逐渐做到“手、眼、身法、步” 的协调一致。
武术
第一节 武术的产生和发展
• 一、武术的定义
•
武术是以技击为内容,通过套路,搏斗
等运动形式,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的民族
传统体育。
• 二、武术的产生和发展
•
武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的产生,
起源于我国祖先的生产劳动。
• 1 .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低下,人们为了生 存的需要,群体与自然搏斗。。
• 2.氏族公社时代: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 争,使用武力就成为掠夺财富的一种最 主要手段。
• 动作做法: 右脚落地, 向左转体90°,下蹲 成马步,同时左拳变 掌,屈臂上架,冲右 拳;目视右方(图4)。
(四)歇步盖冲拳
• 动作做法: (1) 左脚向右 脚后插一步,同时右拳变 掌向左下盖,掌外沿向前, 身体左转90°,收左拳; 目视右掌(图5-1);
• (2)上动不停,两腿屈膝下 蹲成歇步,同时冲左拳, 收右拳;目视左拳(图52)。
(五)提膝仆步穿掌
• 动作做法: 两腿起立,身体 左转。随即左拳变掌,顺势收 至右腋下;右拳变掌,由左手 背上穿出,手心向上。同时左 腿屈膝提起,目视右手(图1)。
• 上动不停,左脚落地成仆步; 左手掌指朝前,沿左腿内侧穿 至左脚面。目视左掌(图 2)。
《中国武术》PPT课件大班健康

望总 第 七 结章 与 展
对中国武术的总结与评价
中国武术的起源、 发展与演变
中国武术的特点、 功能与价值
中国武术在国内 外的影响与传播
中国武术的未来 发展与展望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与建议
推动武术国际化发展 加强武术教育普及 挖掘武术文化内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推动武术与其他领域的融合发展,拓展应用领域
文化传承原则:注重武术文 化的传承和弘扬,让学生了 解武术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武术的推广策略与措施
制定明确的推广目标:确定推广中国武术的目标和 受众群体,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推广策略。
多样化推广方式: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推广中国武术, 如举办武术比赛、开设武术课程、制作武术宣传片等。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专业的武术教练和教师,提高 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为推广中国武术提供有力 的人才保障。
武术的传承与发展现状
武术的起源与历史 武术的传承方式与途径 武术在当代的发展现状 武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武术在国际上的传播与影 响
添加标题
武术在国际上的传播途径:通过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影视作品,以及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比赛、文化交流活动等渠 道,将武术传播到世界各地。
添加标题
武术在国际上的影响:武术不仅在体育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还对文化、哲学、医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同时,武术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为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提供了重要的窗口。
与的中
第 三
特基国 章
点本武
功术
武术的基本功
桩功:站桩是武术中最 基本的功夫之一,通过 站桩可以锻炼身体的平 衡能力和稳定性
柔韧性:武术中的柔 韧性训练包括关节的 伸展和肌肉的拉伸, 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活 性和柔韧性
武术PPT课件

战效果;利用科技手段对武术历史文化进行研究,挖掘其内涵和价值。
03
科技与武术结合的挑战
需要加强科技与武术的融合,提高科技在武术中的实际应用效果,避免
过度依赖科技而忽略传统武术的精髓。
武术在青少年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青少年是传承武术的重要力量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也是传承和发展武术的重要力量。通过在青少年教育中普及 和推广武术,可以培养青少年的身体素质、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
武术的起源和发展
总结词
武术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战争和狩猎活动,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各 种流派和风格。
详细描述
武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战争和狩猎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总结 和提炼战斗技巧,形成了最初的武术。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变,武术逐渐成熟, 并形成了各种流派和风格,如少林、武当、太极等。
擒拿术技巧
擒拿术技巧包括手法、身法和步法 等,通过运用这些技巧,可以迅速 制服对手,同时避免伤害对方。
擒拿术训练
擒拿术训练注重手法、身法和步法 的协调配合,以及力量和耐力的训 练,通过长期训练,可以提高身体 协调性和抗击打能力。
摔跤
摔跤简介
摔跤是中国武术中的一种摔打技 巧,通过运用身体力量和技巧,
旋踢
以脚旋转方式击出,攻击距离 长,力量大,用于远距离攻击
。
基本身法
闪避
通过快速移动身体或改变姿势来躲避对方的 攻击。
跳跃
通过跳跃来增加攻击距离或躲避对方的攻击 。
俯冲
快速向前或向下俯冲,用于近身攻击或躲避 对方的攻击。
翻滚
通过在地面上翻滚来躲避对方的攻击或调整 自己的位置。
03
武术套路
长拳
总结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秦、汉、三国的武术
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政治、经济、 文化的发展为武术的发展创造了积极的条件。虽然 秦国统一六国后为了维持国家的统一和专制皇权, 采取收缴天下兵器,在民间实行禁武的举措,阻碍 了武术的发展,但秦王朝二世而亡,因而对武术的 消极影响并不太大。汉朝由于受到北方匈奴的侵扰, 因此十分重视武备和军事训练,甚至“兵民合一”、 “劳武结合”,全民的尚武之风盛极一时。由于作 战形式的需要,刀开始取代剑在军中的地位,到三 国时期,刀已经成为军队中最主要的短兵器。随着 剑向民间的流传,使得剑术在非军事用途上更为发 达。
(四)两晋南北朝
既是战乱频繁的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的时期, 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使得武艺在军中和民间都得到
了广泛的交流和发展。另外,偏安南方的汉族政权
多享乐苟安,崇尚声色玩乐,使得娱乐性的武术有 了较大发展,如当时流行角抵戏、刀楯表演,刀、 剑表演,以及武打戏等。
同时,武术在与文化的交融中开始与佛、 道相联系,并逐渐与道教的神仙思想和法术
武术拳种流派的形成
明清 时期 武术 发展 的标 志
武术内功的形成
武术套路的形成
内家拳的出现
对武德的明确要求
燕青打擂
调气练外丹图示
五禽戏图谱
武术在民间的发展。不过元代兴盛的文艺戏曲中的
武打戏使武术在舞台艺术上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客 观上为明、清舞台武术的巨大成就奠定了基础。
明清时期,随着火器在军中的出现并逐 渐占有优势,使得武术与军事武艺分离开来,
并在更为广阔的民间开花结果,从而迎来了
武术的集大成发展时期,使得武术文化的完
备形态在此时期最终形成。
相结合。然而,当时人们期望通过炼丹追求
长生不老的思想也对武术的发展产生了一定
的消极影响。
(五)唐朝
中国封建社会的大发展时期,经济繁荣,文化 开放,武术文化形态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大发展。唐 朝承隋朝继续发展与完善府兵制,“寓之于农”, “兵农合一”,并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 702年)建立了武举制。这种用考试选拔武勇人才 的办法极大地促进了武术的发展。首先,武举内容 的确立是对武术精炼化、规范化研究发展的结果; 其次,武举制面向社会各阶层开放,激发了人们的 习武热情。
宋朝时表演武艺的兴盛使得套子武艺开始 大量出现。不仅军中有武艺表演,而且由于商 业的繁荣,在城市群众性的游艺场所“瓦舍”、 “勾栏”中,武艺表演也丰富多彩。这些按规 定程式、规定动作进行的武艺表演,对后世武 术向表演化方向发展影响深远。
元朝是少数民族执政,为了防止各族人民(主 要是汉族)的反抗,在强化朝廷习武练兵的同时, 严禁民间习武,并制有禁律,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
唐朝时枪是战阵的主要兵器,剑制也已由刀制 取代,剑完全退出了正式战争的舞台。然而剑在民 间却发达起来,并过渡到方法复杂,具有自卫、健 身、娱乐、表演多种功能的新时期。唐朝时徒手格 斗技艺的角力、角抵、手搏、相扑等混称并用,开 展亦十分兴盛,并东传日本,对日本武道的发展贡 献极大。
(六)两宋时期
, 民族矛盾尖锐,战争频繁,各统治者都十分重 视武备,军事武艺有了较大发展。不仅军事训练规 范、系统,而且兵器种类大增,形制复杂,除了常 用的弓、弩、刀、枪外,还有锏、棒、鞭、斧等等, 这为后世民间武术器械的丰富和技艺的提高创造了 条件。同时,为了抵御侵略,反抗压迫,广大农村 出现了大量武艺结社组织,城市也出现了大量的武 艺结社组织。不过不同的是,城市武艺结社以健身 娱乐为主要目的。众多的武艺结社组织,无疑推动 了武艺在民间的发展。
原始社会多位一体的文化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武
术最主要的原生形态。
(二)先秦时期的武术
1、活动样式基本形成 角力手搏 剑术技艺 武舞 2、民间武风盛行 3、武术理论初始构建
初现武术雏形
1、武技的社会功能 向多样化发展 2、搏斗技术向多样 化发展 3、技击意识向自觉 性、理论性发展
武术的历史寻绎
一、古代武术的发展
武术的起源及其原始形态 历代武术发展概况
(一)武术的起源及其原始形态
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伴随着人类文明的 出现,武术在远古先人的各种实践活动中开 始萌发和催生。由于武术的本质是技击,根 本特征是技击性,因此,考察武术的起源, 必然要从人类技击的发生开始。
远古时期 原始社会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许多与武术有关的理论著述, 真正具有武术文化意味的、并作为对习武者行为规 范的“武德”要求也在这一时期开始有所记述,其 对武术发展成熟的意义非同寻常。
《史记· 太史公自序》中写道:练剑习武“内可以治身,外 可以应变,君子比德矣”把练剑习武与人的德性联系起来。
《引导图帛画》复原图
徒手和使用木棒、石头等器具
野兽
争夺食物、领地
战争
人与兽斗的工具和技能转化为 人与人搏杀格斗的工具和技能
有力促进了器械的制作以及 技击技术的发生和发展 初显武术 的雏形
在劈、砍、击、刺等技术上 积累了更为丰富的经验
根据史料以及有关民俗学提供的情况看,原始社会的 人们在狩猎、战事等活动之前或之后,一般要跳“武 舞”。“武舞”是对狩猎或战争场景的模拟,人们在武 舞中幻想以这些击刺杀伐的动作来产生一种超自然的力 量,以战胜对手和敌人。从实际效果来看,它既是对搏 杀技能操练的一种形式,也是用以宣扬武威的一种手段。 可以说,武舞是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将宗教祭祀、 教育、娱乐,以及搏斗训练集于一体的活动方式。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