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道教有什么好处
道教的道家养生和养生方式

道教的道家养生和养生方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支重要流派,道教在生活中的应用领域涉及诸多方面,包括养生和养生方式。
道家养生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身心的平衡与健康。
本文将介绍道教的养生理念、养生方式以及对身心健康的益处。
一、道教的养生理念1.自然与和谐:道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法则,保持与自然的共生关系。
只有与自然相和,才能追求健康与长寿。
2.养生与养性:道教注重修养,追求身心的调和与自我完善。
通过修养身心,提高个体的自然能量,从而达到长寿和健康的目的。
3.内养为主:道家强调内在修养的重要性。
通过内心的修炼和控制,达到对身体的养生。
相信通过内外调和才能真正达到健康和长寿。
二、道教养生方式1.养生饮食:道教强调饮食的调理与养生。
宜选择清淡自然的食物,尽量少食用油腻和辛辣的食物。
推崇素食,主张植物性食物对身体更有益。
同时,注重进食时间的规律和节制,不过度贪食。
2.养生功法:道家养生功法多种多样,包括太极拳、气功、黄庭内外诸多修行方法等。
这些功法总结了道家对身体和内在能量的理解和运用,通过练习可以达到身心的平衡与健康。
3.养生保健:道教通过各种方式保持身心健康,如草木养生、拜神保健、禅修静心等。
这些方法有助于调整身心状态,远离疾病和不健康的因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道教养生的益处1.提升免疫力:道教注重平衡身体的阴阳,通过调整饮食和运动方式提高免疫力,增加身体的抵抗力。
2.延年益寿:道家强调内在的修炼和调养,相信良好的身心健康有助于延年益寿。
通过内外兼修,改善机体功能和调整身体的平衡,达到长寿的目的。
3.平衡情绪:道家注重调整情绪的平衡,通过修炼和调养来达到平静、安宁的境界。
能够帮助人们抵御各种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维持良好的心理健康。
四、结语道教的道家养生和养生方式以其独特的理念和实践方法,对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内外调和以及内心修炼,人们能够实现身体的健康与长寿。
道家的现实意义

道家的现实意义
道家是中国传统哲学流派之一,强调“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道家的现实意义在于:
1. 强调自然与人类的和谐:道家认为人类应该顺应自然,而不是违背自然。
只有和自然协调一致,才能保证人类的长久生存和发展。
2. 倡导简朴生活:道家强调“无为而治”,认为只有放弃欲望,追求简单生活,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3. 鼓励道德修养:道家的修行强调“德行”,注重人的品德修养,提倡仁爱、谦虚、忍让、宽容等品质,使人类社会更加和谐。
4. 关注社会公正:道家认为,社会应该公正、平等,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平等相待,这样才能使社会更加稳定和谐。
综上所述,道家的现实意义在于为人类提供了一种追求和谐、简朴、道德修养和社会公正的理念,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 1 -。
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几个主要影响:
1.宗教与哲学思想: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其信仰和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文
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教主张“道法自然”,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相处,反对强制和干预自然。
这种哲学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影响了中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道德观念:道教的教义强调个人修行和道德品质的修养,提倡清静无为、知
足不争的道德观念。
这些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影响了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和社会风气。
3.文化艺术:道教文化包含了丰富的艺术和文学成果,如道教经典、道教音
乐、道教美术等。
这些文化艺术形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并对中国文学、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医学养生:道教注重养生和保健,强调身心合一,注重精神与身体的和谐统
一。
这种医学养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影响了中医理论和保健方法的发展。
5.社会结构:道教在历史上曾经是中国社会的重要信仰之一,其信仰和组织形
式对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也产生了影响。
例如,道教寺庙成为了一些地方社区的中心,为人们提供了宗教和文化活动的场所。
综上所述,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宗教哲学思想到文化艺术、医学养生、社会结构等方面都有涉及。
这种影响不仅塑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也对亚洲其他地区产生了影响。
道教提升人的生活品质

道教提升人的生活品质*导读: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文化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古老的道教文化以其取法自然、尊道贵德、贵生乐生、齐同慈爱、抱朴守真等东方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文化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古老的道教文化以其取法自然、尊道贵德、贵生乐生、齐同慈爱、抱朴守真等东方固有的传统核心价值形象,重回现代人的视野。
其对缓解科学主义规制下,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本身的内部紧张关系,起到了疏导缓释的作用。
道教的义理精华大大丰富了现代人的精神世界,提升了现代人的生活品质。
(一)道教培育有德人生现代社会,人们经常失望于社会道德的堕落。
俗话说: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下来了。
道德滑坡现象已引起了人们的充分关注。
从郭美美利用慈善基金炫富,到网上关于是否去扶助摔倒老人的全民大讨论,无不彰显了当下中国正在经历何等的道德危机。
或许我们从传统道教当中还能汲取些有益的资源。
道教主张济世利人、度已度人的助人之德。
道教认为万物为一体,即人的生命在本质上不是单独生存的,所有生命都是一个整体。
所以,我们要做有道德的人,不能伤害别人,伤人等于伤己。
在道教劝善书《太上感应篇》中,甚至还讲到:昆虫草木犹不可伤的观点。
道教主张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谦容之德。
表现在人的修养层面,前者是在尊重和肯定别人的同时肯定自己,显现出谦虚谨慎、先人后己的圣人气度;而后者则以包容与接纳别人的方式来丰富、完善自己,更多地折射出和合圆融、偕同共进的君子襟怀。
老子还进一步言: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充分彰显了道教博大的胸怀与宽广的气度。
道教弘扬齐同慈爱、异骨成亲的爱人之德。
齐同慈爱体现物我无别、天下一家的大同精神。
生活中,不论男女老幼、贫富贵贱、亲疏远近,不论信仰、种族,用相同的爱力、相同的态度,给予平等的相待,不起分别之心、不生嫌弃之念;异骨成亲的精神境界,重在强调相互尊敬、彼此关怀,视众生为父母、待异己为亲人。
此观点对于广泛关注和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积极支持人类慈善事业,以真情大爱温暖人间,用实际行动给人希望,对维护和推动社会慈爱和同、公平正义、文明发展,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
道家对现代的影响

道家对现代的影响
道家,被称为“道教”,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宗教之一。
起源于中国上古时期,道家对世
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现代文化和社会观念产生了巨大影响。
道家学说由著名的“道德经”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思想。
这本书被认为是道家主要学说的来源。
这本书着眼于当时人类活动和思维,倡导“仁义礼智”,提倡仁慈思想,反对冲突破坏,宣
扬老年礼义、诚实正直,注重素质教育。
在当今的社会,这些思想仍然影响着人们,无论是学校里的小孩子,还是企业、政府部门,都在日常生活中受到道家关于正义礼权的影响。
此外,道家也对现代社会发展有许多贡献。
与古代道家一样,今日的道家也推崇自然、环保、平等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尊重。
另外,他们还强调传承传统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亚洲
文化的重视。
由于道家的努力,许多原来由西方文化吸收的传统文化已经被拯救,如采用“禅”思想的心理健康,以及古老的传统文化,如书法、和息法。
在最后,道家观念对当代发展文明有深远影响,尤其是它对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道家文化将继续影响世界各地的人们,使它们更加深厚,令人敬畏。
道家对中国人的影响

道家对中国人的影响道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主要哲学思想流派,道家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行为准则。
道家的核心思想是追求自然和谐,强调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修身养性,对于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家强调尊重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
中国人受到道家思想的熏陶,对自然世界抱有敬畏之情。
他们崇尚自然的无限智慧和力量,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而生活。
这种思想渗透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使得他们注重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尊重自然、爱护环境。
中国人重视生态保护,推崇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这与道家思想的影响密不可分。
道家思想鼓励人们追求内在的自我完善,通过修身养性来达到心灵的宁静。
中国人普遍认为个人修养的提升是人生的重要目标之一,这种价值观源于道家思想的影响。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认为过度干预会破坏自然的平衡,因此中国人倾向于追求内在的宁静,注重修身养性,追求心灵的平静与宁静。
这样的价值观也在中国人的行为准则中得到体现,他们通常保持冷静、沉默和内敛,注重个人修养和品德的培养。
道家思想对中国人的人生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家认为人生应追求道德、道义和道德行为,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中国人受到道家思想的熏陶,强调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心灵的自由。
他们通常不追求物质的富有和权力的积累,而更注重内心的满足和精神的富足。
中国人普遍持有一种“知足常乐”的态度,他们懂得珍惜生活中的美好,不过分追求功名利禄,而是注重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内心的平静。
道家思想对中国人的价值观产生了重要影响。
道家强调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的原则,提倡以柔克刚、以和为贵,这些观念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
中国人通常注重和谐、包容和亲和力,崇尚温和、忍让和平和的处世态度。
他们追求平衡与和谐,注重维护人际关系的稳定和融洽。
这种价值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得到广泛传承和弘扬,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道家思想对中国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家的追求自然和谐、修身养性的思想在中国人的思想观念、行为准则和价值观中得到了体现。
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对医学的影响。
道教医学以内丹术为主要内容,内丹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丰富了中国传统医学的宝库。
理论上的贡献之一是对人体中的气、气化、气血、经络等的探索;贡献之二是养命与养性理论;贡献之三是道教医学道德观。
2.对医疗方法的影响。
道教医学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一整套方药、针灸、推拿、食疗等医术;在养生手段方面,总结出一整套调息、按摩、导引、行气等养生术。
3.对制药学和古代化学的影响。
道教的外丹术,既深化了对药物性质的认识,也推动了制药学的发展,晋代以后,含有多种药物成分的膏剂大量出现,并逐渐成为中医外科的主药。
炼丹术是中国古代化学的滥觞。
4.对音乐的影响。
道教音乐用于斋醮仪式,包含了独唱、吟唱、齐唱、鼓乐、吹打乐和器乐合奏等多种音乐形式。
曲式和情调着意表现神仙意境,风格多样;道教音乐吸收包容了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一些曲调还从道观流向民间,如流行于陕西、山西的道情调、流行于浙南地区的大词,即由道乐衍生而来。
5.对绘画的影响。
道教绘画的创作题材以神仙为主,神仙画注重画面气氛的渲染,道教版画随着民间信仰的需求,在明代以后得到长足发展,内容多为门神、财神、土地神、灶神、福禄寿星等,从形式、构图到技法都洋溢着浓郁的民族特色。
6.对建筑的影响。
道教建筑称为“道观”,道观的平面布局深受中国庭院式民居的影响,中轴对称,与一般的中国建筑相比,道观更注重风水,大多坐落于蔚然深秀的幽山清水之间,追求清虚幽静,在文化意蕴上别具清幽的特色。
7.对文学的影响。
小说方面,道教的流行直接促成六朝志怪小说的繁荣,唐传奇中的部分作品仍未离搜神志怪的传统,明清的大量神魔小说多表现神仙济世的主旨。
诗歌方面,促成游仙诗的兴起和山水诗的繁荣。
8.对民俗文化的影响。
对城隍、土地爷、灶君、门神、财神等道教俗神的崇拜,几乎遍及各地,渗透到千家万户。
9.宗教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呈现的自身特点:一是兼容性,中国文化兼容并包的传统,使中国社会能够兼容不同的宗教文化,从而形成本土和外来多种宗教长期并存、互相融通的格局。
道家对百姓生活的影响

道家对百姓生活的影响
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百姓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内在修养和道德品质的提高,这些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道家对百姓生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饮食健康:道家注重饮食健康,提倡素食、少食等健康饮食习惯。
这种饮食习惯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成为现代人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之一。
2.环境保护:道家主张尊重自然、保护环境,认为人类应该与自然
和谐共处。
这种理念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认同,促进了环保事业的发展。
3.社会和谐:道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倡导诚信、仁义等
美德。
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中被视为重要的价值观之一,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4.艺术审美:道家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也产生了影响。
例如,中
国的山水画、诗词歌赋等艺术形式都蕴含着道家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情趣。
总之,道家对百姓生活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仅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仰道教有什么好处*导读:任何一门学问都有他的意义,所以我们学什么都应该知道它的作用与意义。
不然,学了很多也没有什么用途,也就没有什么意思了。
这也……任何一门学问都有他的意义,所以我们学什么都应该知道它的作用与意义。
不然,学了很多也没有什么用途,也就没有什么意思了。
这也就好比古代的一个人,整天学习斩龙的技术,虽然学会了斩龙的技术,可是后来到处去找龙,却找不到。
如某社会科学院一个杜甫研究专家,他最自豪的是在研究杜甫死因方面,具有在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权威。
为何具有这一权威?为研究杜甫是不是吃牛肉而死,他花了整整十七年时间!对于一位文化人来说,是不是有点可悲?十七年的时间只是用来知道杜甫是如何死的,有什么意思呢?所以我们信仰道教也是如此,如果天天在信仰道教,可是一点都没有体会到信仰的作用,是不是也有点可悲?凡是一种宗教,必有一种信仰,有信仰,必有所以信仰之理由,用语言文字来说明这个理由,使人们能够了解而入门者,这就是宗教家所谓的教理。
对于信仰道教的人,如果不能很好的理解道教思想,可能只是简单的信仰,还不算完善,因此应该要了解道教教理,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实际意义上的好处。
对于信仰道教到底有什么作用呢?下面就谈一下自己的一点初浅的看法,如有不对之处,还望高道、大德、同仁们斧正!*一、信仰道教让我们不再迷茫作为道教信仰者,则是以《道德经》为圣典。
相信一个无所不能、不生不灭,不动不静,化生万物,生命之源的道。
认为道是至高无上的。
这也是道教最根本的信仰。
但是这个无形无像的道,不能让人们感到空洞而虚无。
在道教里就为不同的人设有不同的入门方法,所以在道教的信仰上,圣人就以神道设教。
也有用五乘之法,来开示后人的,即一曰宗,二曰教,三曰律,四曰法,五曰科。
上士可以万缘定息,一念不生,坐而待成,可以直接体悟大道,即以老庄宗旨为用;也有垂像教化,讲究解释,明其道理,而以此开悟的;也有从守戒、入定、静而生慧开悟;也有从正一符录入门而开悟的;也有从玄门课诵,祈禳忏悔,济生度死道场入门而开悟的。
信仰道教的方式有多种,信仰神仙也是信仰道的一种表现形式。
所以,开始信仰道教的人们,可以从有形有像的方式入门,也可以从清静无为方式入门,也可以从行善积德方式入门,亦可以从诵经方式入门。
当然有的人是从感性信仰入门,有的是从理性信仰入门的。
只是各自的信仰方式不同罢了。
其目标都是一样以道为最高、最根本信仰!而道教的信仰内容,则有很多历代圣贤、高道们在经典著作中为我们留下了很丰富、很宝贵的智慧。
凭藉圣贤祖师们的智慧,我们走在信仰道的大道上,不再迷茫。
众多经典著作的智慧,为我们生活道路点上了亮灯!我们会知道我们活着的人生意义!凭藉经典的智慧与对上苍虔诚、的信仰,我们内心不再有太多的痛苦。
我们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品质与思想境界,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而文明!如何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得到信仰的好处呢?理由是什么呢?其实这并不是很玄妙,因为道教义理中,有很多内容,足以让我们在里找到答案。
道教为后辈信仰者提供了完整的宇宙观,可以让我们的心灵自由的在宇宙中纵横弛骋,我们思想里会有一个大体的宇宙观。
我们信仰道教的人会知道:道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让我们知道:万物化生都是由道而来。
从而让我们在信仰上,可以登堂入室而不出其范围。
给予了我们信仰上的方向,从而保证我们在信仰上,不会迷茫!道教还有一套系统的养生理论,可以让我们身体与心灵得到健康。
道教生命观认为人们不仅是要形体的健康,而且还要精神的健康,认为我们的生命是永恒的,生与死只是生命的一部分,或是一种现象。
我们活着,只是行人;死了,也只是归人,我们成为行人时,应该要做道德的事情,到了成为归人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成为君子,可以得到心灵上的休息。
如果我们成为行人时,不体悟大道,不行善积德,到了成为归人时,就会内心不安,只好扑伏在地上了。
所以,我们活着时,最好将美好的德性显示,而死亡时,只是德性的回归。
因此信仰道教的人,只要活着时,应该多行善事,多做有道德的事情,即使面对死亡,也是心安理得,可以在心灵上得到休息。
因此道教研究的是超越生命的生与死。
可以如《道德经》里所说的死而不亡,谓之寿一样。
所以道教有性命双修的理论。
其修养原则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在这系统理论中,道教还有很多方法,足以满足人们不同的要求。
因为道教方术的内容广博,如养生之术就有导引术、服饵、太极、内丹、医术、外丹术、动功、静功等等。
足以解决人们在修行悟道方法上的需求。
对于想超越凡夫俗世的人来说,道教也提供了不少思想方面的内容。
如《南华真经》中说有万物一齐,孰短孰长?的思想。
即认为事物都是齐一的,没有什么长与短,我们没有必要分别太多。
如果我们没有太大的分别心,就可以超越人间是非的纠纷。
南华真人认为:人们的心胸应该像大鹏一样,在九万里高空中翱翔。
所以他在南华真经中第一篇就讲逍遥游。
还有,南华真人认为两个国家打仗争地盘,如同在蜗牛角上争世界罢了。
在内丹学上有: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元神出窍等等的不同境界。
在《坐忘论》中也有讲:真观、泰定、绝缘等等不同层次的境界。
不过,纵观一切修养的核心思想,也就是让人们心灵保持清静。
只要内心清静,才能成为天下正,做到了内心的清静而正直,我们在信仰道教的路上,就不会迷茫了。
我们内心有一个高尚的信仰作为人生目标,自然内心充满自信与坦然,面对一切快乐我们不会沉醉,面对一切困难,我们也不会畏惧,不会悲伤。
有着清静正直的心态,我们就不会在生活中感到迷茫了!当然道教的理论很多,在这里难以详细的讲述。
只要我们能深入的了解道教义理,自然会明白我们信仰并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因为道教义理中,告诉我们有关修养的方法与处事的智慧,以及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等等。
因为,内容太多,而难以尽述,下面只是抛砖引玉的讲一些。
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试着沿着这个思路想一下,可以得到更多关于信仰道教益处的思想。
*二、信仰道教会让我们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什么说信仰道教会让我们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呢?因为道教除了让我们信仰最根本、最高的道,还要求我们要做好事,要帮助人。
道教主张济世利人,度已度人。
道教认为人的生命在本质上不是单独生存的,他是相互合为一体,道教认为万物为一体。
认为生命都是一个整体。
所以,我们要做有道德的人,不能伤害别人,如果伤害到别人,也等于伤了自己。
在道教中,信仰很虔诚的人,都是修行很高的人,都是道德水准很高的人,他们不会做出伤害别人的事情。
相反,他们会更好的帮助人。
也会让这个世界更有爱心更有慈悲心,让这个世界更和谐。
因为有道德的,他们的道德观念不会只局限于人类,他们的道德观念是以整个自然界为主。
在道教劝善书《太上感应篇》中就有讲:昆虫草木犹不可伤观点。
认为除了对于人类要有慈悲的思想与行为之外,对于自然界的其他生命也应该慈悲,不能轻易的伤害它们。
因此,道教界会积极的为社会做公益事业,会为灾区捐资捐物。
同时也会加强自身的建设,让自己所住的道观的环境更美好,所以好多道教宫观都是风景区,而这些风景与文物都是与历代道人的保护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现在有的道观也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了。
所以,保护好自然环境,也是与我们有关,我们的道德观念用在自然界方面,自然界也会回报给我们人类的!信仰道教的人,都会守道教的戒律,都会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如道教的五戒,即第一戒不得杀生;第二戒不得荤酒;第三不得妄言綺语,口是心非;第四戒不得偷盗;第五戒不得淫邪。
道教将这五戒,称为积功归根五戒。
一般信仰道教的人,都应该遵守这些基本的戒律,因为道教认为:学道之士莫不持戒精虔以积累功行,故左仙公云:学道不修斋戒亦徒劳山林矣。
道教认为戒是帮助我们去掉不良行为的一种方法,如果一个信仰道教者不守戒律则不能得道。
故有不持戒者,道不由得之论。
这就如病人去看病,付了医药费,也服了大夫开的药,而实际上,病人没有按大夫的戒律去做,所以治疗效果不好,这些病人反过来还说大夫医术不好。
邱祖说:不知玄科而有禁戒,粒米文钱俱皆有所关系,乃世人之膏脂,农夫之血汗,非用力何能消,岂无功而可受。
汝等愚迷,不自揣量,不肯修持,反言本教无功。
现在一些人信仰道教不正确也会是这样的,常常不遵守道教的清规戒律,不重视道德的修持,却反过来说信仰道教没有什么感应,没有什么作用,实在是有点可悲!所以,一个真正信仰道教的人,都会很好的遵守道教的规律,都会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他们不会去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与他们相处,他不会伤害到你,他们会给你带来心灵上的智慧,你会感觉到他们内心很安详而宁静!因为他们的内心充满了道德,充满了慈悲与智慧!因为他们信仰大道,自然会走在大道的路上,而一个走在大道上的人,怎么会没有道德呢?在西方,看一个人是不是有修养,他们主要是看一个人有没有信仰,他们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信仰,则这个人的道德则有点让人不太可信。
所以他们的总统上任时,就会有一个信仰的表示,即将手放在《圣经》上面宣誓。
当然,我们信仰道教,则用不着将手放在《道德经》上宣誓了,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利于社会、家庭、个人的事情,就是算有道德的人了。
因为我们会按照道教济世利人的宗旨去行事,我们会将信仰道教的思想付诸于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