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地区传统文化
精品解析:2024年河南省平顶山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班级拟举行“魅力鹰城”主题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知鹰城由来】
1.小豫想在活动中介绍家乡名称的由来,下面是他查到的资料,其中有些字词拿不准,请帮他完善。
平顶山,因其形而得名,它四周dǒu( )峭,山顶平坦如dǐ( ),东接马棚山,西连落凫山,横亘( )在市区的北部,《嘉庆重修一统志》记载:“绝顶平坦无峰峦”,说的就是这座山,它成了城市名称的由来。平顶山为古应国,应国以鹰为图腾,故平顶山又称鹰城。鹰城,寓意着平顶山像展翅翱翔的雄鹰一样,发展态势锐不可当( )
示例:平顶山,古应国之地,龙文化故乡。在这探寻千年历史的痕迹,感受陶瓷艺术的魅力;漫步画眉谷,领略大自然的壮美;徜徉在三苏园,品味文化的韵味。平顶山,邀您共赴文旅盛宴。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共16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陀螺
大海
①儿子小时候,属于不富裕的年代,小孩子没有什么玩具,女孩玩跳绳,男孩玩陀螺。
“一日能看千台戏、三天胜读万卷书。”作为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河南省宝丰县马街书会,七百多年来兴盛不衰,是民间艺人“狂欢”的曲艺朝圣地,因书会在麦田里举行,故被称为“麦田里的曲艺盛宴”。
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是马街书会的正会。马街书会上彩球高悬,河洛大鼓、京韵大鼓、山东琴书、四川清音、苏州评弹、扬州清音、东北二人转等数十个曲种表演场地,人涌如潮。十人八人聚一堆儿,三百五百围一场儿。这边说唱者,有板有眼,字正腔圆,如行云流水;那边听唱者,目不转睛,喝彩不断。连台好戏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3.同学们设计了几条“鹰城主题游”路线,请仿照示例,拟写路线主题。
示例
主题:平顶山美食游——开启味蕾之旅,品尝特色美食
拜谒三苏园分析课件

三苏园的游客流量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入,有力地促进了区 域经济的发展。
三苏园的社会教育意义
弘扬中华文化
三苏园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展示和传播苏轼等 文学名家的思想、艺术成就,使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 识中华文化。
培养爱国情怀
三苏园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过展示历史文化名 人及其作品,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三苏园的历史背景
三苏园的历史沿革
三苏园始建于金代,后经历代修葺, 至明清时已形成规模。新中国成立后 ,三苏园得到了保护和修缮。
三苏园的文化地位
三苏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 部分,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标志 之一。
02
三苏园的文化价值
三苏园所代表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三苏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融合了文学、艺术、哲学等多个
• 水:三苏园中的水以池塘和水渠为主,注重水的流动和循环。水面上有一些小 船和鸭子等水上活动,形成了一个生动而有趣的景观。水边还有一些石阶和栏 杆等设施,方便游客观赏和互动。
• 植物:三苏园中的植物以花卉和树木为主,注重植物的多样性和搭配。园中有 一些古树和花卉盆景等特色植物,形成了一个优美而具有特色的景观。植物之 间还有一些石块和木栈道等设施,方便游客行走和观赏。
拜谒三苏园分析课件
目录
CONTENTS
• 三苏园的背景介绍 • 三苏园的文化价值 • 三苏园的景观设计 • 三苏园的历史人物纪念 • 三苏园的社会影响 • 总结与展望
01
三苏园的背景介绍
三苏园的起源
三苏园的建立
三苏园是中国著名的文化名胜之 一,是为了纪念北宋时期的文学 家苏轼、苏辙、苏洵而建立的。
三苏园的建筑风格
2024河南省平顶山市初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平顶山市中招学科第二次调研试卷九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试题共6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水笔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第一面的指定位置上。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班级拟举行“探君子之道,扬传统美德”主题学习活动,以下是小豫同学准备的部分资料,请你帮他完善。
1.小豫拟写了一段文字,想在活动中读给大家听,但他遇到了一些问题,请你帮忙解决。
君子人格和君子文化,是中华民族千锤百的人格基因和文化精髓。
君子人格是中华民族的精魂,是炎黄子孙的身份标识和遗传密码,也是民族精神的脊梁。
不管经历多少血.雨腥风,沧桑变幻,它始终沉潜.于中国人的血脉之中。
以君子人格为核心的君子文化,则成为滋养中国人精神的源头活水,浸润并流淌于中国人的民间信仰和日常生活中。
君子立身,以正为本,具有君子人格的人,浑身洋溢着一种卓尔不群的气质。
做个君子,预示了人生方向,确立了最终极意义的人生价值追求。
(1)小豫拿不准文中波浪线处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请帮他做出选择()A.练xiěqiánB.炼xuèqiánC.练xuèqiǎnD.炼xiěqiǎn(2)以下是小豫对文中词语的理解,请你指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脊梁”在文中的意思是起中坚作用。
B.“沧桑”是“沧海桑田”的略语,形容世事变化很大。
C.“浸润”在文中的意思是渐渐渗入、滋润。
D.“卓尔不群”在文中的意思是优秀卓越,不合群。
(3)小豫想用关联词衔接下面的句子,请帮他选出最恰当的一组()做个君子,预示了人生方向,确立了最终极意义的人生价值追求。
A.虽然但是B.不但而且C.因为所以D.既然就2.小豫准备向同学们分享从古诗文中悟到的君子之道,请你帮他把下面幻灯片内容补充完整。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平顶山的春节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平顶山的春节全文共6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大家新年好啊!在这个春节,我回到了老家平顶山过年。
这里的春节气氛与众不同,充满了独特的地方特色和浓浓的年味儿,让我度过了一个难忘而有意义的春节。
首先,我们这里过年时气氛非常热闹。
除夕夜,家家户户都点着鞭炮,炮声一个接着一个,震耳欲聋。
童年时我和小伙伴们最期待的就是放鞭炮了,会把攒了几个月的零花钱全部投入到这个"重头戏"上。
现在虽然不能放那么大的鞭炮了,但烟花爆竹的声音依旧在除夕之夜此起彼伏,洋溢着浓厚的年味儿。
其次,平顶山的年夜饭也很有特色。
除了北方常见的饺子,我们这里还有许多别的地方所没有的特色美食。
比如说酥馍馍,酥脆香甜,再蘸点辣酱简直绝配;还有七宝羹,把各种果料和瘦肉炖在一起,香糯可口;当然,最出名的要数烙馍片子了,用当地小麦面做的米糕,裹上芝麻酱香味扑鼻,外脆里嫩,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吃完这顿丰盛的年夜饭,我们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橘子、瓜子、花生,就这样其乐融融地度过了除夕夜。
最后,平顶山人过年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传统——"扫年". 这个活动通常在春节后的正月初二进行,是一种互道新年的民间习俗。
年轻人们会穿上节日盛装,挎着扫帚,从村子这头走到村子那头,一路高声唱着祝福歌谣,祝愿村里人新的一年家庭幸福、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一支支欢快的队伍像长龙一般绵延在田间地头,洋溢着年味与祥和。
我每次都被这浓浓的年味儿所感染,心中充满对新一年的憧憬和祝福。
这就是我在老家平顶山过的春节。
这里独特的年俗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让我感受到了浓郁的年味儿,度过了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新年。
无论走到哪里,乡音乡情永远铭刻在心!篇2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想分享一下我在平顶山过春节的经历。
春节可以说是我们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了。
每到这个时候,全家人都会团聚在一起,共同欢度佳节。
而对我来说,在平顶山过年更是别有一番滋味。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及旅游响应研究

民美好生活引导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目前,文旅融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一个国家
合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中央及各地对文旅融合的推 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与“根”。联合
动力度加大,文旅融合迎来新资源、新理念、新机遇。 国公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向保护非物质
在国家总体战略下,河南省响应国家政策,顺应产业 文化遗产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1]。《文化部“十三五”时
表 1 河南省各地级市渊示范区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及类型分布
单位院项
地区
民间 传统
传统
传统 传统 曲艺 传统体育尧 传统 民俗
传统 合计
文学
美术
音乐
舞蹈 戏剧
游艺和杂技 技艺
医药
三门峡
3
7
4
2
5
1
2
6
2
1
33
南阳
5
6
5
5
8
8
2
5
0
0
44
信阳
2
0
2
2
6
3
0
1
0
0
16
驻马店
7
5
2
2
3
2
2
6
2
2
33
周口
窑 42 窑
2021 年第 06 期(总第 506 期)
产业解读
统计年鉴》。 渊二冤研究方法 借助 Google earth 对河南省非遗项目申请地进行
到事件 Xi 处的距离。核密度估计值越大,表示点状要 素越密集分布,区域事件发生的概率就越高。
3. 地理联系率
精准定位,将样本点原始地理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录入
平顶山市传统村落保护条例

平顶山市传统村落保护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平顶山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4.01.08•【字号】平顶山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2号•【施行日期】2024.03.01•【效力等级】其他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平顶山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2号《平顶山市传统村落保护条例》已于2023年10月25日平顶山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2023年11月30日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
平顶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4年1月8日平顶山市传统村落保护条例(2023年10月25日平顶山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2023年11月30日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批准)第一条为了加强传统村落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乡村振兴,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备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列入国家级、省级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
本条例未作规定的,适用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三条传统村落保护应当遵循政府主导、村民主体、社会参与,保护优先、兼顾发展,科学规划、严格管理,活态传承、合理利用的原则。
第四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领导,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健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协调机制,解决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传统村落保护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统筹整合相关资金,支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
第五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是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对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和指导。
平顶山市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平顶山市文化产业发展对策作者:吕光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5年第23期摘要:在梳理平顶山市地方文化资源基础上,分析了平顶山市文化产业的现状与优势,指出平顶山市当前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对策平顶山市当前,中国各地方政府正积极加强对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这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河南省委、省政府早在2005年就颁布了《河南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05—2020年)》,确立了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1]。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实现文化强省目标的重要支撑。
平顶山市作为中原经济区重要城市,近年来,积极实施文化强市发展战略,把文化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2]。
先后下发了《中共平顶山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强市的决定》、《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平顶山市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和重点文化企业发展实施意见》,在全市实施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和重点文化企业培育扶持工程,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一、平顶山市有发展文化产业丰富的文化资源平顶山市的历史可追溯到五、六千年以前,现有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8处。
另外,平顶山市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2处,中国传统村落5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总数达17处,河南省传统村落77处[3]。
平顶山博物馆是迄今河南省博物馆中唯一获批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4]。
春秋时期军事家、政治家叶公沈诸梁,历史记载的最早的豢龙大师刘累,战国初期著名思想家墨翟,汉代谋略家张良,唐宋诗人黄庭坚、元结、蔡京、苏轼三父子,历史上最早的中医食疗专家孟诜,抗金明将牛皋,抗倭名将焦宏,“五四”爱国诗人徐玉诺,《歧路灯》的作者李绿园,旅美科学家崔琦,我国第一个小说家邯郸淳等历史名人是平顶山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和体现者,是平顶山宝贵的文化财富。
平顶山公曹传信莲花洞木母逢灾主要内容

主题:平顶山公曹传信莲花洞木母逢灾一、介绍平顶山公曹传信莲花洞木母平顶山莲花洞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高新区,是一处以自然风光和佛教文化为主题的旅游胜地。
莲花洞内供奉着木母神像,是当地信徒和游客朝拜敬仰的圣地之一。
木母神被认为是拯救人们于灾祸的存在,为当地人民祈福求安,备受推崇。
二、平顶山公曹传信莲花洞木母逢灾然而,近期平顶山莲花洞木母却遭遇了不幸。
据当地媒体报道,由于地质原因,莲花洞内的一块巨石突然崩塌,导致木母神像严重受损。
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社会各界的热议,人们纷纷表达了对莲花洞木母遭遇灾难的遗憾与关切。
三、对平顶山公曹传信莲花洞木母逢灾的反思与呼吁这一意外事件让我们深刻反思了莲花洞保护管理工作的不足,也提醒我们要更加重视地质灾害的防范工作。
我们呼吁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加大对莲花洞木母的保护力度,尽快修复木母神像,恢复莲花洞的神圣氛围,让更多的信徒和游客能够前来朝拜祈福。
四、对平顶山公曹传信莲花洞木母逢灾的救助与帮助我们也呼吁社会各界携起手来,积极参与莲花洞木母的修复和重建工作。
无论是捐款捐物,还是提供技术支持和志愿者服务,都可以为莲花洞的恢复尽一份力量。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莲花洞木母重焕生机,继续为人们带来信仰和希望的力量。
五、总结平顶山公曹传信莲花洞木母逢灾的事件,让我们意识到自然灾难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在祈福和呼吁之余,我们更应该思考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减灾工作,努力保护我们共同的文化遗产。
愿莲花洞木母早日重现风采,为人民祈福,为社会传递爱与和平的力量。
六、加强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重要性平顶山莲花洞木母遭遇灾难的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关注。
地质灾害是自然界的一种破坏力量,它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
在我国,地质灾害频发,特别是山区、地质遗迹丰富的地方更容易受到地质灾害的侵袭。
目前,国家和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地质灾害的防范工作,然而事件的发生依然让我们看到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知小学“平顶山地区传统文化”的调查报告
行知小学课题组
一、调查目的
我们行知小学位于平顶山市区东环路环东社区内。
经河南省陶行知研究会批准我校已成为陶行知教育思想实践基地,是河南省唯一一所以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名字命名的小学。
学校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指针,坚持“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理念,组织师生“学陶、师陶、研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学校建成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名校、特色校。
年开始,在教体局的统一领导下我校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我校承担了子课题《诵读文化经典,提高语文素养》为中央教科所“十一五”语文学科重点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子课题之一,学校也被中央教科所授予“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实验基地。
为使这项研究更加深入,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从年暑假开始,学校组织了多次“平顶山①地区传统文化调查活动”。
在历史的长河中,平顶山地区的优秀文化、优秀传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平顶山人。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我们有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被淡漠了。
现在的小学生对平顶山的传统文化需要有更深的了解。
我们组织调查的目的就是,调查目前我校学生对本地区多年的历史、文化的了解情况,让学生在参与中更
好的了解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培养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铸造一代少年的传统美德。
二、参与活动的成员:我校四到六年级个班的学生,每班至少有位同学参加,全校共多名同学参与。
三、时间安排:年暑假起,每年暑期一次。
四、调查提纲:
()平顶山的社会变迁、历史事件、公众人物及主要事迹;
()平顶山的民风民俗;
()平顶山的自然风光特点、民居特点;
()平顶山的传统节日文化、传统文化事件。
五、调查内容:
(一)平顶山的社会变迁、历史事件、公众人物及主要事迹
平顶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早在一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古人类活动。
众多的裴李岗文化遗址表明,约在年前,这一带就出现了较大的部落群。
卫东区蒲城店龙山文化古城遗址的发现,说明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此建立了城镇和村落。
由此可见,平顶山地区是中华民族最早开发的土地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春秋时代,这里属应国管辖,应国以鹰为图腾,古典汉语"应"、"鹰"通假,平顶山因此又称鹰城。
平顶山是个以煤而兴的城市,因此,又称“煤城”、“太阳城”。
这里原本是片沉寂的土地,年开始,来自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建设者在百里矿区安营扎寨,日夜奋战。
劳动者用汗水孕育了平顶山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