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船》阅读练习题

合集下载

《冰心诗四首》练习和答案

《冰心诗四首》练习和答案

冰心诗四首【课前学习】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并不否认这部小说没有某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总体上是成功的。

B、学校实施愉快教育后,学生的热情有了明显的进步。

C、在会议上,校长虚心接受和听取了老师同学们的批评,并表示要及时整改。

D、学习语文,除了要扩大阅读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十分重要。

2.用“/”划分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

①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②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3.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童年是一个谜,混沌初开,稚嫩好奇;少年是一幅画,色彩绚丽,浪漫天真;青年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习了冰心的《成功的花》后,老师请你用恰当的名言警句概括自己的感悟,请把你的答案与老师交流,请老师给予评价。

【课堂导学】1.主题《母亲》:用鸟儿对巢的依恋之感反衬出了儿女对母亲的眷恋之情。

全诗不仅歌唱了母女之间诚挚的天然亲情,还把这种质朴的情感升华为抵挡人生风雨的精神庇护所。

表达了诗人对博大母爱的赞美之情及对女性生命价值的热忱肯定。

《纸船》:以纸船为题,托物言情,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

纸船象征诗人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诗人思念祖国思念母亲的一颗心。

通过描写诗人乐此不疲的叠纸船、痴痴地盼望纸船能带走她给母亲的心声,充分表达了诗人对母亲对祖国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成功的花》:告诉人们,不要只看到并惊羡于别人成功所得到的荣誉,而要了解在这成功后面所蕴含着的艰苦努力,要学习花的牺牲和奋斗精神,从它的成功中吸取成长的经验,这才是更重要的。

花的成功如此,人的事业的成功,人生的成长发展,不都是如此吗?《嫩绿的芽儿》:以植物的生长来比喻青年的成长,劝勉青年人奋发努力、不断充实、提高、发展,甘为人类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和牺牲。

全诗讴歌了青春的健美的活力,赞美了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促人奋进,催人向上,给人以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富有积极意义。

冰心《纸船》阅读答案(优秀6篇)

冰心《纸船》阅读答案(优秀6篇)

冰心《纸船》阅读答案(优秀6篇)冰心《纸船》阅读答案篇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不同纸的吸水性和渗透性。

2、尝试操作了解蜡不吸水的特性。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探索事物的兴趣。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已学会折小船。

物质材料准备:卫生纸、报纸、画画纸、各种纸船、四盆水、记录表、油画棒。

活动过程:一、出示纸船、引出课题。

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纸船,我们来摸摸纸,看看这是用什么纸做的小船?二、猜测小船开的时间。

1、幼儿讨论:哪只小船在水里开的时间长?哪种小船在水里开的时间短?2、出示大记录表,教师将幼儿的讨论结果进行记录。

三、幼儿操作,探索小船在水里的时间1、幼儿选择一只自己喜欢的船,听教师口令同时将船放入水中。

2、幼儿观察,一组一组记录表进行记录。

3、讨论结果:你们组的纸船哪只先沉下去?哪只后沉下去?为什么有的小船一会儿就沉到水里,有的小船能在水里很长时间?(纸质不同,吸水性不同,所以有的小船很快就沉下去看。

)四、不会沉的纸船。

1、我们有什么办法让纸船不沉下去呢?2、幼儿将纸两面涂上油画棒折纸船,放入水中,幼儿观察。

五、生活联系。

生活中我们也有很多不会湿的纸盒用来装水,小朋友想象有哪些东西是你看到过?我们每天喝牛奶的纸盒不吸水,所以它能装牛奶。

一次性的杯子,用来装水。

宝宝流鼻涕,可以拿面巾纸擦,它又软又吸水。

可见不同的。

纸有不同的用处。

活动反思:本活动重点是观察、探索不同纸张吸水性不一样。

通过纸船在水里的实验来突破重点。

难点是幼儿了解蜡不吸水的特性。

通过幼儿在纸上涂画油画棒观察纸船不下沉来突破难点。

首先选这一活动的材料是贴近幼儿的生活。

纸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上厕所的纸、画画的白纸、爸爸妈妈看报的纸。

对于幼儿经验已有了一定的铺垫。

在认识的基础上来让幼儿知道纸张还有吸水性不同的特性,同时实验观察幼儿能一目了然的明白这一特性。

在这个活动中幼儿跟着教师的思路,。

二年级纸船和风筝练习题

二年级纸船和风筝练习题

二年级纸船和风筝练习题一、基础知识1、看拼音,写词语。

zhǐ chuán (纸船)fēng zhēng (风筝)kū le (哭了) zhù fú(祝福)2、给下列生字组词。

纸(纸张)(白纸)折(折纸)(对折)张(张开)(一张)祝(祝贺)(祝福)扎(扎风筝)(包扎)抓(抓住)(抓走)但(但是)(不但)哭(哭声)(大哭)3、查字典填空。

“扎”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扌)部,再查( 1 )画。

“扎”有三个读音,分别是“zh┓z┓zhá”,在“扎风筝”中读(zā ),在“扎针”中读(zhā ),在“挣扎”中读( zhá)。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只)风筝一(个)草莓一(张)纸条一(座)山一(条)小溪一(棵)松树二、句子练习1、照样子,写句子。

例:纸船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纸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1)风筝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风筝飘哇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2)小鸟飞到了树枝上。

小鸟飞哇飞,飞到了树枝上。

2、把句子补充完整。

(1)小熊很难过,(他还是每天扎一只风筝)。

(2)松鼠也很难过,(他还是每天折一只纸船)。

(3)(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三、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松鼠和小熊住在一座山上。

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

山上的小溪往下流,正好从小熊的家门口流过。

松鼠折了一只纸船,放在小溪里。

纸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小熊拿起纸船一看,乐坏了。

纸船里放着一个小松果,松果上挂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祝你快乐!”小熊也想折一只纸船送给松鼠,可是纸船不能漂到山上去。

怎么办呢?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

风筝乘着风,飘哇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

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

1、短文共有()个自然段。

2、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

3、松鼠折的纸船里放着(一个小松果),小熊扎的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

《金色花》、《纸船》诵读、阅读及写作练习指导

《金色花》、《纸船》诵读、阅读及写作练习指导

《金色花》、《纸船》诵读、阅读及写作练习指导
一、熟读这两首诗,直到能背诵下来。

然后进行朗诵比赛,评出优胜者。

朗读要反复细致地加以指导,例如“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这样的对话要朗读得好并不容易,需要一遍一遍地教,像教唱歌曲一样的教。

二、体会下列诗句蕴含的思想感情。

1.“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2.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
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本题就两首诗中比较含蓄的诗句要求学生体会思想感情。

指导解题,应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形象与意境、情感与意义。

1.妈妈找孩子找了很久,非常着急担忧,一见孩子,又惊又喜,嗔怪孩子不说一声就走了,叫妈妈急死了。

“我”呢,撒起娇来了,为自己能给妈妈做些好事而高兴,还要对妈妈保密,让她莫名其妙才好呢。

2.这几句诗表达女儿对母亲深情的爱,表达女儿思念母亲的痛苦和悲哀,在太平洋舟中呼唤母亲,但愿母亲想到女儿离家后的心情。

三△这两首诗都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

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表现对父母的爱。

要让学生明确此次练笔的要求,必须借助形象来抒情。

借助什么形象才好呢?这要注意揣摩两首诗中的想像。

泰戈尔想像“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冰心想像纸船飘洋过海送深情,都想像通过一种办法来表达对母亲的爱。

我们也可以想像另一种办法来表达对父母的爱。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散文诗二首》阅读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散文诗二首》阅读训练(含答案)

《散文诗二首》阅读训练一、阅读冰心的《纸船》,回答问题。

1.文中“我”指(),“你”指(),“它”指(),“她”指()。

2.诗中的“白船儿”象征诗人对谁的思念与热爱?3.诗人明知纸船是无法越过“万水千山”到达母亲身边的,为何还要“不灰心每天叠着”?4.最后一节是全诗最精彩的地方,你是如何理解的?二、阅读散文《做一朵携来彩贝的海浪》,答题。

做一朵携来彩贝的海浪谁不爱彩色的贝壳呢?夏日,每一位来到海滨的人,不是凝望着碧浪翻滚的大海,眺望着远处点点的渔帆,便是低头寻觅着海滩上五彩的贝壳。

每一颗形态可爱、色彩绚丽的贝壳,都是和欢呼雀跃、和连声赞叹、和无限遐想连结在一起的。

这时,捡到心爱小贝壳的人,都会抬头向海:感激大海慷慨的赠予,感激那迎面而来的洁白浪花,是它们,携带着五彩缤纷、充满梦幻色彩的贝壳,来到人们的面前。

是的,是应该感谢这些奔腾不息的海浪。

所以,当我在海滩漫步的时候,常常会想——这不也和有些人一样吗?有的人,就是一朵携带彩贝的海浪,当你和他相处一段时间以后,你能在他身边捡到很多“彩贝”。

比如,他的热情,他的诚恳,他的谦虚好学,他的表里如一,他的待人以礼。

甚至看来是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比如他的守时,他的节俭,他的整洁,以及他麻烦了别人从不忘记说声谢谢……这些好的品格,好的行为,好的习惯,时时在感染着你,使你感到所获良多。

——这样的人,不就是一朵携带着美丽贝壳的海浪吗!是啊,如果一个人是携带着美丽贝壳的海浪,他的人生该是多么的美好和充盈。

我想,要是生活里的每一个人都是这样,我们的社会就会如同一个风景旖旎的海滩,彩色的贝壳将会俯拾皆是……5.贯串这篇文章的线索是:。

6.本文从贝壳写起,升华出这样一个美好的主题:7.文中表现作者思路转折与深化的一个句子是:8.文中画线句写出了什么?9.试用简洁的语言点明这篇小小美文的写法是什么?请你想象一下,如五彩贝壳一样的人生应该有怎样的品质?(写出三种即可)参考答案1.“我”指的是冰心。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阅读理解题(含解析)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阅读理解题(含解析)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阅读理解题(含解析)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阅读理解题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良心①父亲因腹痛难忍进医院急诊,B超显示是急性阑尾炎,肠腔上还有一个直径4厘米的不明包块,医生怀疑这个包块是癌。

“如果在阑尾手术中病人因其他病灶的影响而死在手术台上,本院不承担医疗责任。

同意的话,请你们在手术单上签字。

"②“你们”是指大哥和我。

医生的话让大哥的脸“唰"地变白,手术单在他手中“噗噗”地抖动。

他把目光投向我,突然的灾难让他的脸上充满同舟共济的企盼。

他问,二子,你看呢?③“签就签呗!"我漠然地说。

甚至我还打了一个哈欠,不耐烦地说:“昨晚我打了通宵麻将,太困了,想早点儿回家,手术时你就一个人待在这儿吧!”④我想,既然没有大祸临头的感觉,何必要虚张声势地悲伤。

大哥最终还是忍住了愤怒,在手术单上赌博一样谨慎地写下自己的名字。

⑤我的冷血是存心的,因为我对父亲有着深深的不满。

父亲原来是一名工人,45岁那年他病退回家,让与我同班读书的大哥辍学“顶替"。

大哥比我大一岁,我俩的成绩不相上下,都是班上的尖子生。

可那时家里穷,父亲怕我俩都考上又都读不“终局”,于是决定让大哥回来“顶替"。

⑥就这样,我和大哥开始了不同的人生。

大哥进厂不久,厂里更新了机器设备,他的工作只是坐在电脑监控室里按电钮,轻松自在,养得白白胖胖,并按部就班地娶了妻,生了子,节假日一家三口共用一辆摩托车,像一串幸福的糖葫芦在大街小巷兜风,活得好不滋润。

而我这个世纪末的大学生却赶上不包分配,在一个又一个人才市场里兜售了两年,赔尽了笑脸,仍然没能把自己推销出去,个中辛酸,一言难尽。

正是我们兄弟俩截然不同的生活境况让我开始憎恨父亲,他明知我自幼体弱多病,为什么不以保险起见让我“顶替”呢?既然父亲把他的爱以最实惠的方式给了大哥一个人,那么就让大哥一个人来承担养老送终的义务吧!我虽然冷血却不矫情,言为心声是我最大的优点。

泰戈尔纸船阅读理解

泰戈尔纸船阅读理解

泰戈尔纸船阅读理解
哎呀呀,咱今天来聊聊泰戈尔的《纸船》阅读理解呀!你知道吗,这《纸船》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奇幻世界。

当你打开它,就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诗意和想象的天地。

就说那纸船吧,飘呀飘的,不就跟我们放飞的风筝一样吗?承载着我们的梦想和希望呢!泰戈尔他怎么就能用那么简单的文字,写出这么深刻的情感呀!
我读这首诗的时候,感觉自己就像那纸船,在茫茫的大海上漂荡。

一边漂一边好奇地张望着周围的一切,心里有着好多好多的憧憬。

哇,难道你读的时候没有这种奇妙的感觉吗?
诗里说纸船渴望着异地的港湾,哎呀,这多像我们呀,总是渴望着去探索未知的地方,去遇见不一样的人和事。

“我把园中长的秀利花载在我的小船上,希望这些黎明开的花能在夜里被平平安安地带到岸上。

”你看这写得多美呀,仿佛那些花儿都有了生命,都在跟纸船一起冒险呢!
还有那纸船对母亲的思念,真是让人感动得不行。

就好像我们离开家久了,也会特别想念家人一样。

难道不是吗?这纸船可不就是泰戈尔情感的寄托呀!
我觉得呀,泰戈尔的《纸船》让我们看到了诗歌的魅力,它能唤起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情感。

让我们能在文字的世界里遨游,感受那些美好和温暖。

所以呀,一定要好好去读一读,去体会其中的奥秘呀!。

纸船冰心阅读理解题及附答案

纸船冰心阅读理解题及附答案

纸船冰⼼阅读理解题及附答案 纸船,是冰⼼的⼀⾸诗,属于现代散⽂诗。

冰⼼这⾸诗就是以⼀个童⼼未泯的孩⼦的⼝吻写成,通过叠纸船这充满童趣的⾏动,寄托对母亲的思念。

下⾯是⼩编整理的关于《纸船》阅读题⽬及其参考答案,希望对⼤家有帮助。

《纸船》阅读原⽂(⼀) 纸船 ──寄母亲 我从不肯妄弃了⼀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只⼀只很⼩的船⼉, 从⾈上抛下在海⾥。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中的窗⾥,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只很⼩的⽩船⼉, 不要惊讶它⽆端⼊梦。

这是你⾄爱的⼥⼉含着泪叠的, 万⽔千⼭,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纸船》阅读题⽬(⼀) 1、这⾸诗的作者是我国现、当代着名⼥作家____________。

2、诗中的母亲是实指,还是虚指?并简要说出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末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其中它和悲哀各指代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诗共三节,归纳其节意。

⑴第⼀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第⼆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第三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归纳出本诗的主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划分的节奏有误的⼀项是( ) A、我/从不肯/妄弃了/⼀张纸 B、总是/留着/──留着 C、叠成/⼀只⼀只/很⼩的/船⼉ D、从⾈上/抛下在/海⾥ 《纸船》阅读答案(⼀) 1、冰⼼ 2、诗中的母亲有着丰富的内涵,具有多层含义:亲⼈、朋友和祖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纸船》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习题。

纸船
——寄母亲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1.这首诗的作者是我国现、当代著名女作家____________。

2.诗中的“母亲”是实指,还是虚指?并简要说出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末“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其中“它”和“悲哀”各指代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诗共三节,归纳其节意。

(1)第一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归纳出本诗的主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划分的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A.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B.总是/留着/——留着,
C.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D.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参考答案:
1.冰心
2.诗中的“母亲”有着丰富的内涵,具有多层含义:亲人、朋友和祖国
3.“它”指代纸船;“悲哀”指远离亲人、朋友和祖国的悲哀
4.(1)紧扣诗题,直接写出了“纸船”的意象
2)写作者思念之情,难以传递到母亲身边
(3)写纸船借助想像竟然超越茫茫海天的阻隔,最后飞越到母亲的梦里
5.抒发了作者思念亲人、朋友和祖国的感情,也表达了对亲人与祖国的眷恋、挚爱6.D(应划为:“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