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
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掌握分段计费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分段计费的概念和实际应用。
2. 分段计费的计算方法。
3. 分段计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段计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分段计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水电费、出租车费等,引导学生思考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分段计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1)分段计费的概念:根据不同的消费额度,采用不同的计费标准。
(2)分段计费的计算方法:将消费额度分为若干段,每段采用不同的计费标准,最后将各段的费用相加。
3. 实例分析(1)水电费分段计费实例某市居民用水收费标准如下:1. 基础用水量:每户每月用水量在10立方米及以下,按2元/立方米计费。
2. 超出基础用水量:每户每月用水量超出10立方米的部分,按3元/立方米计费。
小明家上个月用水量为15立方米,求小明家上个月的水费。
解答:基础用水量费用:10立方米× 2元/立方米 = 20元超出基础用水量费用:(15立方米 - 10立方米) × 3元/立方米 = 15元小明家上个月的水费:20元 15元 = 35元(2)出租车费分段计费实例某市出租车收费标准如下:1. 起步价:3公里内,10元。
2. 超出起步价:3公里以上,每公里2元。
小华乘坐出租车从A地到B地,行驶了8公里,求小华的车费。
解答:起步价费用:10元超出起步价费用:(8公里 - 3公里) × 2元/公里 = 10元小华的车费:10元 10元 = 20元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并计算解答。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分段计费问题

05 分段计费问题的变种问题
05 分段计费问题的变种问题
多元分段计费问题
多元分段计费问题是指在一个计费体系中,存在多个费用项 目,每个费用项目都有自己的分段计费规则。解决这类问题 需要分别对每个费用项目进行分段计费,然后加总得到最终 费用。
例如,某通信运营商的电话费计费体系中,本地通话、长途 通话和漫游通话都有不同的计费标准,需要根据通话时长和 通话类型进行分段计费。
图像法
图像法是通过绘制图像来直观地表示 分段计费问题的一种方法。首先,我 们需要根据题目描述,将问题转化为 图像。然后,通过观察图像,我们可 以直接得出问题的答案。
VS
例如,某地区阶梯电价收费标准为第 一阶梯电量为每户每月0-260度,电 价为0.52元/度;第二阶梯电量为每 户每月261-600度,电价为0.57元/ 度。如果一户居民用电量为450度, 那么他需要支付的电费是多少?我们 可以通过绘制阶梯电价图像来求解这 个问题。根据图像,我们可以看出第 一阶梯电量为260度,对应的电费为 260×0.52=135.2元;第二阶梯电量 为190度,对应的电费为 190×0.57=108.3元。所以,该居民 需要支付的电费总共为243.5元。
实际应用广泛
分段计费问题在实际生活 中应用广泛,涉及到人们 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需要细心分析
解决分段计费问题需要细 心分析每个区间的计费标 准和消费额,以免出现误 差。
分段计费问题的特点
01
02
03
计算复杂
分段计费问题需要考虑不 同区间的计费标准和消费 额,计算过程相对复杂。
实际应用广泛
分段计费问题在实际生活 中应用广泛,涉及到人们 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分段计费问题
生活中的分段计费问题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实际问题——生活中的分段计费问题例题:金华市为鼓励居民节约用水,对自来水用户按分段计费方式收取水费:若每月每户用水不超过7吨,按每吨2元收取;若每月用水超过7吨,则超过部分按每吨3元收费。
如果吴老师家今年8月份缴纳了23元水费,那么吴老师家今年8月份的用水量为多少吨?【分析】由题意可以知道,这是一个分段计费的问题。
题目中存在两个数量关系:①用水不超过7吨时:用水量×2=应缴纳的水费;②用水超过7吨时:7×2+超过7吨的水量×3=应缴纳的水费。
所以,我们首先要知道吴老师家今年8月份缴纳的水费有没有超过第一段的最高值14元,显然,本题中,吴老师家今年8月份缴纳的水费已经超过第一段的最高值,所以,要按第二个数量关系解。
【解答】解:∵23>7×2∴用水量已经超过了标准设:吴老师家今年8月份的用水量为x吨根据题意列方程得:7×2+3(x-7)=23解这个方程得:x=10答:吴老师家今年8月份的用水量为 10吨检测题:1、某市收取水费按一下规定:若每月每户不超过20立方米,则每立方米按1.2元收费;若超过20立方米,则超过的部分按每立方米2元收费,如果某户居民在某月所交水费的平均水价为每立方米1.5元,那么这户居民这个月共用了多少立方米的水?2、金华市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起步价6元(即行驶里程不超过2.5千米都需付6元车费);超过起步里程以后,每增加1千米,加收2元(不足1千米的按实际里程计算),每次外加1元燃油附加费。
吴老师从人民广场到汽车南站共付车费11.6元,问:人民广场到汽车南站的距离是多少千米?当堂训练:【必做题】1、为鼓励节约用水,某地按以下规定收取每月的水费:如果每月每户用水不超过25吨,那么每吨水费按1.25元收费;如果每月每户用水超过25吨,•那么超过部分按每吨1.65元收费.若某用户五月份的水费平均每吨1.40元,问该用户应交水费多少元?2、为鼓励居民节约用电,某地对居民用电收费标准作如下规定:如果每月用电不超过50度,那么每度按0.53元收费;如果超过50度,那么超过部分每度按0.56元收费;已知小红家12月份电费是65.7元,求小红家的用电量.3、国家规定所有个人每月工资超出3500元而不到5000元的部分需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小英的母亲10月份交纳了42元的税,小英母亲10月份的工资是多少元?【思考题】5、某单位为鼓励职工节约用水,作出了以下规定:每位职工每月用水不超过10立方米,按每立方米a元收费;用水超过10立方米的,超过部分加倍收费。
第一单元第9课时《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教案:《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课程: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课时:第一单元第9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分段计费的概念和原理。
2. 学会运用分段计费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分段计费的概念和原理。
2. 分段计费的方法和应用。
教学难点:1. 分段计费的计算方法。
2. 分段计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或练习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分段计费的概念,向学生解释分段计费的定义和原理。
2. 通过举例或实际情境,让学生了解分段计费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讲解1. 讲解分段计费的计算方法,包括如何确定各个费用段和计算费用。
2. 通过示例题,演示分段计费的计算过程,让学生跟随解题思路。
三、练习1. 给学生发放练习题或练习本,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2. 引导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分段计费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四、讨论与解答1. 学生之间互相讨论练习题的答案和解题思路。
2. 教师解答学生的问题,给予指导和解释。
五、总结与反思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分段计费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法。
六、作业布置1. 布置适量的作业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和巩固。
2. 要求学生在完成作业后进行自我检查和复习。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分段计费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电费、水费等。
2. 鼓励学生通过调查和研究,了解更多关于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分段计费的概念和原理,并能够运用分段计费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并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顺利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重点关注的细节:分段计费的计算方法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详细补充和说明:分段计费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的地方。
分段计费问题练习题的答案

分段计费问题练习题的答案分段计费问题练习题的答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与分段计费有关的问题,比如计算电话费用、出租车费用等等。
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实际上需要一定的数学思维和技巧。
本文将通过几个练习题来解答分段计费问题,并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1. 练习题一:某地的出租车计费标准如下:起步价10元,包含3公里;超过3公里后每公里2元。
请问乘客乘坐6公里的出租车需要支付多少费用?解答:首先,我们可以将费用分为两个部分来计算。
第一部分是起步价,即10元;第二部分是超过3公里的费用,即3公里后的3公里。
根据题目给出的计费标准,每公里2元,所以3公里后的费用为3公里× 2元/公里 = 6元。
因此,总费用为10元 + 6元 = 16元。
2. 练习题二:某地的电话计费标准如下:每分钟0.5元,但每次通话不足1分钟按1分钟计费。
请问通话5分钟的电话费用是多少?解答:根据题目给出的计费标准,每分钟0.5元,但不足1分钟按1分钟计费。
因此,我们需要将通话时间向上取整到最近的1分钟。
在这个例子中,通话时间为5分钟,不足1分钟的部分按1分钟计费,所以通话时间计为5分钟。
因此,总费用为5分钟× 0.5元/分钟 = 2.5元。
3. 练习题三:某地的游泳池入场费计费标准如下:每小时收费10元,不足1小时按1小时计费。
请问游泳2小时30分钟需要支付多少入场费?解答:根据题目给出的计费标准,每小时收费10元,不足1小时按1小时计费。
因此,我们需要将游泳时间向上取整到最近的1小时。
在这个例子中,游泳时间为2小时30分钟,不足1小时的部分按1小时计费,所以游泳时间计为3小时。
因此,总费用为3小时× 10元/小时 = 30元。
通过以上的练习题,我们可以看出分段计费问题的解答方法是相似的。
首先,我们需要根据题目给出的计费标准确定起步价或基本费用。
然后,根据题目给出的计费标准计算超过基本费用的部分。
解决教学难题:反思分段计费

解决教学难题:反思分段计费背景在教育行业中,分段计费是一种常见的收费方式,即根据学习进度或课程阶段收取学费。
然而,这种计费方式可能会引发一些教学难题,需要我们进行反思和解决。
难题一:学习进度不同导致学费不公平当学生的学习进度差异较大时,采用分段计费可能会导致学费不公平的情况出现。
有些学生可能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学习,而另一些学生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如果按照分段计费的方式收费,那些学习进度较快的学生将会支付较高的学费,而那些学习进度较慢的学生则可能会感觉负担过重。
解决方案一:个性化学费计算为了解决学习进度差异导致的学费不公平问题,我们可以考虑采用个性化的学费计算方式。
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完成情况,制定不同的学费标准。
这样一来,学习进度较快的学生可以支付较少的学费,而学习进度较慢的学生则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支付相应的学费,实现更加公平合理的收费。
难题二:学生动力不足导致学习效果差分段计费可能会导致学生动力不足,影响其学习效果。
当学生完成一个阶段后需要支付更多的学费,这会给他们增加一定的经济压力,从而可能降低他们的学习动力。
学习动力不足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下降,甚至可能出现放弃学习的情况。
解决方案二:激励机制的引入为了解决学生动力不足的问题,我们可以引入激励机制。
例如,给予学生在特定阶段或目标达成后的奖励,可以是学费减免、学习资源或其他激励措施。
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更多的动力和目标感,提高其学习效果和积极性。
难题三:计费难度和法律风险分段计费可能会引发一些计费难度和法律风险。
例如,如何准确划分学习阶段、如何确定学习进度等问题都需要考虑和解决。
此外,如果计费方式不合理或存在漏洞,可能会引起消费者的不满,甚至可能引发法律纠纷。
解决方案三:简化计费方式为了避免计费难度和法律风险,我们应该简化计费方式,避免过于复杂的计费规则和流程。
可以考虑采用固定学费的方式,或者根据学习周期等简单指标进行计费。
这样既可以降低计费难度,也可以减少法律风险,使计费过程更加简单和透明。
五年级上册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

五年级上册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
目录
01 03 05
分段计费的概念
02
五年级上册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
分段计费的计算方法
04
分段计费的优缺点
分段计费的未来发展
01
分段计费的概念
什么是分段计费
分段计费是指 根据不同的用 量或使用时间 区间方式,广泛应 用于水、电、 气等资源供应 和通信、交通
03
分段计费的计算方法
累加法
定义:将每段的费用分别计算,然后相加得到总费用。
适用范围:适用于有多个分段的情况,每个分段都有不同的计费标 准。
计算步骤:先确定每个分段的计费标准,然后根据实际用量确定每 个分段内的费用,最后将所有分段的费用相加得到总费用。
注意事项: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中,需要注意每个分段的标准和实 际用量,以及分段计费的计算方法和结果。
等待费:在交通拥 堵或乘客要求停车 等待时,会加收一 定的费用
夜间服务费:在夜 间或凌晨时段使用 出租车,可能需要 加收一定的服务费
水电分段计费实例
阶梯式计费:按照用水、用电量划分不同阶梯,每个阶梯有不同的计费标准 累进式计费:用水、电量越高,单价越高 分时计费:根据不同时段,如峰、谷、平,制定不同的单价 季节性计费:根据不同季节的需求和供应情况,制定不同的单价
节约资源:通过分段计费,鼓励消费者减少不必要的消费,从而节约资源。
便于管理:分段计费可以按照不同的用量区间进行管理,便于计算和收费。
促进技术创新:分段计费可以促进消费者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来降低用水、用电等消费 量,从而降低成本。
分段计费的缺点
计算复杂:分 段计费需要计 算不同区间的 费用,增加了 计算的复杂性。
《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年级:五年级上册学科: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理解分段计费的概念和意义,掌握分段计费的方法。
2. 能够运用分段计费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1. 分段计费的概念和意义。
2. 分段计费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1. 理解分段计费的实际应用场景。
2. 解决分段计费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或案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计费方式,如单一计费、阶梯计费等。
2. 提问: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一种计费方式,那就是分段计费。
你们知道什么是分段计费吗?二、分段计费的概念和意义(10分钟)1. 解释分段计费的概念:分段计费是指根据不同的消费水平或使用量,将计费标准分为几个段落,每个段落的计费标准不同。
2. 举例说明分段计费的意义:例如,电话费、水费、电费等,都会采用分段计费的方式。
通过分段计费,可以鼓励用户节约使用,减少浪费。
三、分段计费的方法和步骤(10分钟)1. 介绍分段计费的方法:根据不同的消费水平或使用量,将计费标准分为几个段落,每个段落的计费标准不同。
2. 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学习分段计费的步骤:确定分段标准、计算每个段落的费用、求和得到总费用。
四、解决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10分钟)1. 给出实际问题,如电话费的计算、水费的计算等。
2. 引导学生运用分段计费的方法和步骤解决问题。
3. 解答学生的疑问,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五、巩固练习(15分钟)1. 给出一些分段计费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引导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分段计费的方法和步骤。
六、总结和拓展(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分段计费的概念、意义和方法。
2. 提问:你们还能想到哪些实际生活中采用分段计费的例子?3. 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和思考分段计费的应用,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
1.为鼓励居民节约用水某市规定:每月用水量在10吨以内的水价是每吨1.8元;超过10吨的部分水价是每吨
2.5元。
小红家8月份用水14吨应缴水费多少元?
2.某市出租车的起步价是7元(路程在3km以内)超过3km的路程每千米2.4元(不足1km按1km计算)。
小华家到体育馆大约4.5km坐出租车应该付多少钱?
3.某市出租车收费标准如下:
里程收费标准(不足1km按1km计算)
3km以内7元
3km以上每增加1km再收2.4元
小明乘出租车行了6.5km应付多少元?
答案提示
1.10×1.8=18(元)(14-10)×
2.5=10(元)
18+10=28(元)答:应缴水费28元。
2.4.5千米按5千米计算
7+(5-3)×2.4=11.8(元)答:应该付11.8元。
3. (7-3)×2.4+7=16.6(元)答:应该付16.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