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实验报告-酵母RNA的提取与鉴定
实验七酵母rna的提取及鉴定.doc

实验七酵母rna的提取及鉴定.doc一、实验原理RNA是核酸的一种,在细胞中负责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蛋白质的合成。
RNA可分为信使RNA(mRNA)、核糖体RNA(rRNA)和转运RNA(tRNA)等多种类型,酵母菌中大部分RNA是rRNA 和tRNA,也存在少量的mRNA。
提取酵母RNA需要破解细胞壁和细胞膜等结构,并且细胞内含有大量核酸酶,因此提取纯度较高的RNA比较困难。
RNA的提取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两种方式实现。
化学方法主要是利用离子交换、酚-氯仿提取、硅胶柱层析等技术,较为复杂且需要一定的技术经验;物理方法主要是利用超声波、玻璃珠破碎法等技术,可以快速有效地提取RNA。
本实验采用物理法加化学法结合的方法提取酵母RNA,并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RNA的纯度和完整性。
二、实验步骤2.1 材料准备(1) 酵母菌法国版工业菌株(Saccharomyces cerevisiae);(2) TRIzol试剂盒(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3) 稀释HCl溶液(3 mol/L);(4) 75%(w/v)的酸性酚;(5) 氯仿;(6) 层析级异丙醇;(7) 等电聚丙烯酰胺缓冲液(pH 7.0,0.025 mol/L Tris/HCl,0.192 mol/L草酸二钠,0.0025 mol/LEDTA)。
2.2 RNA提取(1) 取一支含3 mL YPD液体培养基的酵母菌液,在恒温摇床上培养至OD600=0.8-1.0。
收集菌体,迅速离心10 min,将菌体沉淀在低温下保存。
(2) 在无菌条件下,向2mL微离心管中加入500μl冰冻的脚本称重的玻璃珠,加入250μl TRIzol试剂,加入500μl氯仿混合液(高速离心样品质量的20%)。
(3) 用冰缓慢振荡离心管10次,将离心管放置于室温下2min,加入250μl乙醇混合液(浓度为75%)搅拌溶解沉淀。
(4) 将悬液转到色谱柱上(色谱柱预先加入2 g等体积的硅胶),离心管内加入250μl TRIzol试剂并重复以上操作,将悬液转移到同一色谱柱上。
实验三酵母核糖核酸的提取及测定

实验三酵母核糖核酸的提取及测定
实验三是关于酵母核糖核酸(RNA)的提取和测定的实验。
1. 提取酵母RNA:
a. 取一份含有酵母的培养基培养液,将其转移到离心管中。
b. 将离心管在12000转/分钟的速度下离心5分钟,将沉淀(酵母细胞)收集到离心管底部。
c. 弃去上清液,加入适量的稀释RNA保护剂,如TRIZOL 或RNeasy试剂。
d. 快速颠倒离心管以完全溶解酵母细胞,并使RNA与纯化试剂进行结合。
e. 加入氯仿溶液,再次快速颠倒离心管混合,形成水相和有机相层。
f. 离心管在12000转/分钟的速度下离心15分钟,使两个相分离。
g. 将水相(含有RNA)转移到新的离心管中,并加入同等体积的异丙醇。
h. 用洗涤液和乙醚混合洗涤RNA样品,最后用无水乙醚洗涤RNA。
i. 最后,将RNA用无水乙醚洗涤并直接转移到无附加盐的水中得到纯化的RNA样品。
2. 测定酵母RNA:
a. 使用分光光度计在260nm波长下测量纯化的RNA溶液的吸光度。
b. 根据吸光度读数,用以下公式计算RNA的浓度:浓度(μg/mL)= 吸光度读数 ×稀释倍数 × 50。
c. 可选的是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纯化的RNA样品,以确定RNA的完整性和纯度。
这是一个简单的方法,用于提取和测定酵母中的RNA。
根据需要,还可以使用其他提取试剂和测定方法。
酵母RNA的提取及组分鉴定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RNA提取的原理,掌握RNA组分鉴定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酵母细胞中所含的核酸主要是RNA,DNA含量很少,故本实验采用酵母提取RNA。由于酵母细胞中所含的核蛋白不溶于水和稀酸,但能溶于稀碱,所以先用稀碱加热煮沸处理,使RNA成为可溶性的钠盐而与酵母中其它的成分分离。然后加乙醇沉淀溶液中的RNA,最后加酸将其完全水解,并用下列方法鉴定其中组分: (一) 钼酸铵试剂与无机磷酸结合生成的磷钼酸易被还原生成钼蓝,以鉴定核酸中的磷。 (二) 3,5-二羟基甲苯与核糖在浓酸中共热呈绿色,以鉴定核糖的存在。 (三) 嘌呤碱与硝酸银共热产生褐色的嘌呤银沉淀,以鉴定嘌呤的存在。
(二) RNA的水解 两管沉淀物中各加入1.5mol/L H2SO4 2.5ml后合并,沸水浴10min,使其充分水解。 (三) RNA组分鉴定(取试管3支编号) 1. 磷酸试验:1号管,取钼酸铵试剂10滴,加RNA水解液10滴摇匀,再加4%维生素C 6滴混匀后,置沸水浴中加热5~10min,观察颜色变化。 2. 核糖试验:2号管,取3,5-二羟基甲苯试剂6滴,加RNA水解液10滴摇匀后,置沸水浴中加热5~10min,观察颜色变化。 3. 嘌呤试验:3号管,取5% AgNO3 10滴,加氨水2-3滴(至沉淀消散后),再加RNA水解液10滴摇匀后,置沸水浴中加热约5~10min,观察颜色变化。
四、结果与计算 管水中加热时要时常摇动试管; (三) 硝酸银中加氨水应逐滴加入,白色沉淀消散后再加水解液。
思考题 1.本实验为什么要选用酵母作为提取RNA的实验原料? 2.实验过程中酵母细胞为什么要充分研磨?
三、操作步骤 (一) 酵母中RNA的制备 1. 取0.5g干酵母置研钵中,加入0.04mol/L NaOH 4ml,磨3~5min,使其成匀浆; 2. 将酵母匀浆倒入1支大试管中,在沸水中加热30min; 3. 把大试管中匀浆分别放入2支小试管中,配平; 4. 2000r/min离心15min,将两上清液分别倒入另两小试管中,弃去沉淀; 5. 各加3mol/L HAc 2滴,立即摇匀酸化,用石蕊试纸检查。 6. 上述溶液猛力摇匀后,徐徐倒入两支各盛有2.5ml酸性乙醇的试管中,即有白色沉淀析出。 7. 2000r/min离心15min,倾去上清液,作下一步实验。
酵母RNA的提取和含量测定

酵母RNA的提取和含量测定一、实验原理1、RNA的提取工业上提取RNA通常选用低成本、适于大规模操作的稀碱法或浓盐法,这两种方法提取的核酸均为变性的RNA,主要用作制备单核苷酸的原料,工艺较简单。
酵母细胞富含核酸,且核酸主要为RNA,含量为干菌体的2.7%-10%,而DNA 含量较少,仅为0.3%-0.5%,故常用酵母作提取RNA的原料。
稀碱法是用NaOH使酵母细胞壁变性、裂解,然后用酸中和。
偏酸性条件下RNA进入水相,而蛋白质和菌体沉淀。
除去蛋白质和菌体的溶液用乙醇沉淀RNA 或调pH至等电点(2.5)附近使RNA沉淀。
2、RNA含量的测定(苔黑酚法)RNA与浓盐酸共热时,即发生降解。
分子中的核糖转变为α-呋喃甲醛(糠醛),后者在氯化铁催化下与苔黑酚(3,5-二羟甲基苯)作用生成绿色复合物,可在670nm下用比色法测定含量。
在RNA浓度为10~100μg/mL范围内,产物浓度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
本法特异性较差,凡属戊糖均有此反应。
某些己糖在持续加热后生成的羟甲基糖醛也能与苔黑酚反应,产生显色复合物。
微量DNA无影响,较多DNA存在时,亦有干扰作用。
可以利用RNA和DNA显色复合物的最大吸光吸收不同,且在不同时间显示最大色度加以区分。
反应2min后,DNA在600nm呈现最大光吸收,而RNA在反应15min后,在670nm呈现最大光吸收。
二、实验器材1、仪器:电子天平、抽滤瓶、布氏漏斗、离心机、烧杯若干、量筒(10mL、50mL)、pH试纸(1~14)、5mL吸管;试管*8、紫外分光光度计、水浴锅。
2、试剂:市售干酵母粉、0.2%氢氧化钠溶液、乙酸(A.R)、95%乙醇、无水乙醚(A.R);标准RNA溶液(100μg/mL)、苔黑酚-三氯化铁试剂。
三、操作记录1、RNA的提取称取8.05g干酵母粉于100mL烧杯中,加入0.2%NaOH溶液40mL,沸水浴加热30min,加热过程中经常搅拌冷却,加入乙酸数滴,使提取液呈微酸性(pH5~6),离心10~15min(4000r/min)。
实验6酵母RNA的分离及组分鉴定

结果讨论与结论
01
根据分光光度计的读数分析,实验组的RNA浓度较高且纯度良 好,而对照组的RNA浓度较低,可能受到了其他物质的干扰。
02
通过电泳结果观察,实验组的RNA完整性较好,而对照组 的RNA可能受到了降解。
03
综合以上结果,可以得出实验组分离得到的酵母RNA质量较高 ,适合用于后续的分子生物学实验。而对照组的RNA质量较差
条带。
RNA的组分鉴定
01
02
03
将提取的RNA进行反转 录,合成cDNA。
利用PCR仪对cDNA进行 扩增,并进行电泳检测
。
根据电泳结果判断RNA 的完整性,并分析其组
分。
04
结果分析
分光光度计的读数分析
实验组
在260nm和280nm处的吸光度分别 为0.85和0.78,表明RNA浓度较高, 纯度良好。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问题1
解决方案
问题2
酵母细胞破碎不完全, 导致提取的RNA不纯。
采用更剧烈的破碎方法, 如超声破碎,以提高细
胞破碎率。
电泳过程中出现条带模 糊。
解决方案
优化电泳条件,如调整 缓冲液浓度和电泳温度
等。
对实验的改进建议和展望
01
改进建议1
在细胞破碎步骤中,尝试使用不同的破碎方法以提高破碎效率和RNA提
了解RNA的组成成分
了解RNA的基本组成
RNA由核糖核苷酸组成,包括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尿 嘧啶四种碱基,以及磷酸和核糖。
学习通过电泳分离RNA组分
通过电泳技术可以将RNA分离成不同大小的组分,如rRNA 、mRNA和tRNA等。
学习并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酵母RNA的提取

目录
• 实验准备 • 实验步骤 • 结果分析 • 实验结论 • 参考文献
01 实验准备
实验材料
01
02
03
04
新鲜酵母样品
确保酵母样品新鲜且无污染, 以保证RNA提取的质量。
无菌水
用于清洗实验器具和稀释提取 液。
离心管和离心机
用于离心分离酵母细胞和上清 液。
滤纸和过滤器
用于过滤上清液和去除杂质。
价值的信息。
05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01
[请在此处插入参考文献1]
02
[请在此处插入参考文献2]
[请在此处插入参考文献3]
03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破碎条件优化
为了获得最佳的破碎效果,可能 需要优化破碎条件,如破碎时间 、破碎次数、破碎温度等。
沉淀与洗涤
沉淀
在破碎后的酵母细胞液中加入适量的沉淀剂,如异丙醇或乙醇,使RNA沉淀下 来。
洗涤
将沉淀物洗涤干净,去除杂质和残留的沉淀剂。洗涤过程中需注意洗涤液的更 换和洗涤次数。
RNA的提取与纯化
提取RNA
将沉淀物溶解在适量的缓冲液中,通过离心或过滤的方法将 RNA从细胞残渣中分离出来。
纯化RNA
去除提取液中的蛋白质、DNA等杂质,获得纯度较高的RNA 。纯化方法包括凝胶电泳、离心机分离、酶解等方法。
03 结果分析
RNA浓度测定
总结词:准确测量
详细描述: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提取的RNA溶液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 算RNA浓度。
实验结果可重复
通过实验操作,成功从酵母细胞中提 取出RNA,且质量较高,无明显杂质。
实验三酵母RNA的提取、测定

实验三酵母RNA的提取、测定及组成成分的分析Ⅰ酵母RNA的提取——浓盐法【目的和要求】了解用浓盐法提纯RNA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基本原理】核酸是一类不稳定的生物大分子,在制备过程中很容易发生降解。
因此,要使制得的核酸尽可能保持其在生物体内的天然状态,制备核酸必须采取温和的条件,例如避免过酸碱,避免剧烈的搅拌,防止核酸降解酶类的作用。
由于RNA种类较多,所以制备方法也各异。
工业上制备RNA一般选用成本较低、适宜于大规模操作的稀碱法和浓盐法。
稀碱法是用1%NaOH溶液,将细胞壁溶解,用酸中和,升高温度使蛋白质变性,将蛋白质与核酸分离,然后除去菌体,将pH调至RNA的等电点(pH2.5),使RNA沉淀出来。
稀碱法的优点是抽提时间短,但RNA在此条件下不稳定,容易分解。
浓盐法是用10%NaCL溶液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核酸从细胞内释放出来。
用浓盐法提取RNA,则就注意掌握温度,避免在20~70℃之间停留时间过长,因为这是磷酸二酯酶和磷酸单酯酶作用活跃的温度范围,会使RNA因降解而降低提取率。
利用加热至90~100℃,使蛋白质变性,破坏该酶类,有利于RNA的提取。
若要提取接近天然状态RNA,可采用苯酚法或氯仿-异戊醇法去蛋白,然后用乙醇沉淀RNA。
离心收集。
本实验采用浓盐法(10% NaCL)【操作方法】1.提取称取干酵母粉2g于50mL三角瓶内。
加10% Nacl溶液10mL,搅拌均匀,然后于沸水浴中提取半小时。
2.分离将上述提取液取出,用自来水冷却,分装在离心管内,以3500r/min离心10min,使提取液与菌体残渣等分离。
3.沉淀RNA将离心得到的上清液倾于50mL烧杯内,并置于放有冰块250mL烧杯中冷却。
待溶液冷至10℃以下时,在搅拌下小心地用6mol/L HCL溶液调节pH至2.0~2.5。
随着pH值的下降,溶液中白色沉淀逐渐增加,到等电点时沉淀量最多(注意严格控制pH值)。
调好后继续于冰浴中静置10min,使沉淀充分,颗粒变大。
酵母rna的提取实验报告

酵母rna的提取实验报告酵母RNA的提取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研究酵母RNA的提取方法,为后续的基因表达调控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酵母细胞培养物、TRIzol试剂、异丙醇、氯仿、乙醇、DEPC水等。
2. 样品制备,取酵母培养物,离心收集酵母细胞,冰上洗涤去除培养基。
3. 细胞破碎,向酵母细胞中加入TRIzol试剂,用离心管摇匀,静置离心管5分钟。
4. RNA提取,加入氯仿,摇匀,离心分离上清液,上清液转移至新离心管中,加入异丙醇沉淀RNA。
5. RNA沉淀,离心沉淀RNA,弃上清液,加入乙醇洗涤RNA,再次离心沉淀RNA。
6. RNA溶解,用DEPC水溶解RNA,测定纯度和浓度。
实验结果:1. 细胞破碎,经过加入TRIzol试剂处理后,酵母细胞成功破碎,形成混浊的混合液。
2. RNA提取,通过氯仿萃取法,成功分离出上清液中的RNA,得到透明的上清液。
3. RNA沉淀,加入异丙醇后,观察到RNA在离心管底部形成白色沉淀。
4. RNA溶解,最终得到溶解度较高的RNA样品,纯度和浓度符合实验要求。
实验分析:本次实验采用的酵母RNA提取方法较为简单,通过TRIzol试剂的使用,成功实现了酵母细胞的破碎和RNA的提取。
氯仿的加入有效分离出RNA,异丙醇的沉淀步骤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最终得到的RNA样品纯度高,浓度适宜,可以用于后续的实验研究。
实验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了一种适用于酵母细胞的RNA提取方法,为后续的基因表达调控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该方法操作简便,提取效果良好,适用于大规模样品的提取工作。
参考文献:1. Chomczynski P, Sacchi N. Single-step method of RNA isolation by acid guanidinium thiocyanate-phenol-chloroform extraction. Anal Biochem. 1987Apr;162(1):156-9.2. Schmitt ME, Brown TA, Trumpower BL. A rapid and simple method for preparation of RNA from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Nucleic Acids Res. 1990 Jan25;18(10):309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五酵母RNA的提取与鉴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稀碱法分离酵母RNA的原理与操作过程。
2.了解RNA的组分并掌握定性鉴定的具体方法。
二、实验原理
1.酵母核酸中RNA含量较多,DNA含量则少于2%。
2.RNA可溶于碱性溶液,当碱被中和后,可加乙醇使其沉淀,有此可得粗RNA制品。
3.用碱液提取的RNA有不同程度的降解
三、实验仪器
1.离心机
2.水浴锅
3.电炉
4.烧杯
5.量筒
四、实验试剂
1.干酵母粉
2.0.2%氢氧化钠溶液:2g氢氧化钠溶于蒸馏水并稀释至1000ml。
3.乙酸
4.95%乙醇
5.无水乙醚
6.10%硫酸
7.氨水
9.5%硝酸银溶液:5g硝酸银溶于蒸馏水并稀释至100ml,贮于棕色瓶中。
1.苔黑酚-三氯化铁溶液:
将100mg苔黑酚溶于100ml浓盐酸中,再加入100mgFeCl
3.6H2O。
临用时配制。
五、实验步骤
1.RNA的提取:
(1)称取2g干酵母粉于100ml烧杯中,加入
0.2%氢氧化钠溶液10ml,沸水浴加热30分钟,经常搅拌(如沸水浴过程中溶液蒸干可再加5~10ml氢氧化钠)。
然后加入乙酸数滴,使提取液呈酸性(pH 试纸检验),离心10-15分钟(4000r.p.m)。
(2)取上清液,加入2倍体积的95%乙醇,边加边搅,加毕,静止,待完全沉淀,过滤。
(3)滤渣先用95%乙醇洗2次,每次约5毫升,再用无水乙醚洗2次,每次也约5ml。
(4)洗涤时可小心地用玻璃棒搅动沉淀。
乙醚滤干后,滤渣即为粗RNA,可鉴定。
2.鉴定:
(1)取上述RNA约
0.5g,加10%硫酸5ml,加热至沸1—2分钟,将RNA水解。
(2)取水解液
0.5ml,加入苔黑酚-三氯化铁溶液1ml,加热至沸1分钟,观察颜色变化。
(3)水解液2ml,加入氨水2ml和5%硝酸银溶液1ml,观察是否产生絮状嘌呤银化合物。
六、实验结果
加热至沸1分钟后,溶液变成绿色;产生絮状嘌呤银化合物沉淀
七、实验分析
实验注意事项
1.过滤时,洗涤不能带水,否则沉淀粘在滤纸上取不下来。
2.有时絮状沉淀出现较慢,可放十多分钟。
3.利用等电点控制RNA析出时,应严格控pH。
4.离心的时候,要两两对称放置,且离心管中溶液的量基本一样。
否则会遭成离心机转子的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