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收音机钟控定时电路-通信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优秀]
组装收音机的实训报告

组装收音机的实训报告
实训报告:组装收音机
一、实训目的
本次实训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收音机的各个部件及其功能,并通过简单的组装实践来掌握收音机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实训内容
1. 收音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首先,我们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课本的介绍,了解到了收音机的结构及其各个部件的功能,包括天棒、变压器、调谐电路、放大电路、端口、音量旋钮等。
随后,我们使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了收音机的工作原理,包括接收天线产生的无线电信号、经过调谐电路和放大电路调整信号强度和质量,最终输出为声音。
2. 收音机的实际组装
为了更好地理解收音机的原理和构造,我们进行了实际的组装实践。
首先,我们将各个部件依次拼装在金属框架上,利用万用表和移动电流源等工具对电路进行测试和调整。
经过数小时的细致组装和调试,我们成功地组装出了一台能够接收FM和AM广播的收音机。
3. 收音机的日常使用
组装好收音机以后,老师现场演示了如何调整听音质量和收听不同频率的广播节目。
此外,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如何正确使用收音机,避免过度使用烧毁电路等故障。
三、实训成果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掌握了收音机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加深了对电子电路的理解,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最重要的是,我们感受到了创造的乐趣和成就感,对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充满信心。
实训报告组装收音机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掌握收音机的组装方法,了解收音机的基本原理和电路结构,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电子技能。
二、实训时间2023年10月25日三、实训地点电子实验室四、实训器材1. 收音机电路板2. 电阻、电容、电感等电子元件3. 电源4. 万用表5. 剪线钳、镊子等工具五、实训步骤1. 准备工作(1)仔细阅读收音机电路图,了解电路结构及元件功能。
(2)准备好所需的电子元件和工具。
2. 组装电路(1)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元件,注意元件的极性。
(2)连接天线和地线。
(3)连接电源,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
3. 调试电路(1)使用万用表检测电路各部分电压,确保电路正常工作。
(2)调整天线,寻找最佳接收效果。
4. 验收与总结(1)验收组装好的收音机,确保其功能正常。
(2)总结实训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六、实训结果1. 成功组装了一台收音机,并能正常接收广播信号。
2. 掌握了收音机的组装方法和电路调试技巧。
3. 增强了动手实践能力和电子技能。
七、实训心得1. 在本次实训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只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才能真正掌握技能。
2. 组装收音机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如元件极性判断错误、电路连接错误等。
通过查阅资料、请教老师,我逐渐克服了这些困难,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3. 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分析电路图、识别元件、调整电路等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
4. 本次实训让我认识到,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不断积累经验,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八、改进措施1. 在实训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电路原理掌握不够扎实,今后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基础。
2. 在组装电路时,由于经验不足,导致部分元件连接错误。
今后,在组装电路前,要仔细核对电路图,确保元件连接正确。
3. 在调试电路时,由于对电路工作原理了解不够深入,导致调试效果不佳。
收音机组装实验报告.

收音机组装实验报告.本实验旨在让同学们了解掌握收音机的基本原理,掌握收音机的组装方法和调试技巧,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实务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实验步骤材料准备:电阻、电解电容、电容、半导体二极管、电感、调谐电容器、变压器、喇叭、电线、锡线等。
工具准备:钳子、剪刀、镊子、刀片、万用表、焊接工具等。
1. 打开存放在实验室柜中的装配箱,先检查一下装配箱是否齐全。
包括:各种组件和元件;所需电线、焊锡线等,检查一下元器件是否有损坏,二极管装配是否标准。
2. 接下来,根据图纸标注和连接线路,将各元器件按照正确的位置装配好,并且注意安装方向、极性等。
按照以下连接原理将各元器件连接好:安装电容、调谐器和变压器;安装喇叭;安装电池。
3. 在焊接之前,先检查一下电路的安全性,比如检查是否有短路等电路问题,检查完毕后才投入到下一步工作。
记住,在焊接之前,要切断电缆。
另外,一定要将电线和焊锡线通过电烙铁加热并优雅地焊接在一起,保持电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使用万用表来测试电路是否工作正常,喇叭是否会发出声音,调节调谐电容器,用电子信号源测试电路是否正确工作,在测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要用万用表来防止电流过高造成的电击。
5. 完成组装后,将收音机盒和盒盖固定在一起。
收音机就安装完成了,此时通过调整调谐电容器,就可以收听到广播了。
实验结果经过抛光、组装和调试,我们制作出了一台实用的收音机。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1. 金属片爆裂:在插入二极管的时候,金属片不小心被弯折了导致金属片断裂,无法使用。
2. 底座定位器不准:喇叭底座旋转的位置没有清晰标记,导致喇叭的旋转位置不准确。
实验心得参加本次实验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收音机的原理和组装过程,使我们更加注重实验的细节和注意事项。
通过实际操练,我们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技能和操作方法,并学会了如何通过分析和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积极思考,勇于实践,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能。
收音机课程设报告(两份).

目录第1章课程设计内容及目的 (5)第2章课程设计实验器材 (6)第3章课程设计实验原理 (8)第4章课程设计操作步骤 (10)第5章课程设计心得 (12)第6章参考文献(资料) (13)第1章课程设计内容及目的1.通过对收音机的安装、焊接及调试,了解电子产品的生产制作过程;2. 了解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色环电阻的识别等),能查阅有关的电子器件图书。
能够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的电子器件,并且能够熟练使用万用表。
3. 学习并掌握超外差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4. 通过电路图,熟悉手工焊锡的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基本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术,了解电子产品的焊接、提高动手能力。
5. 在散件的组装过程中进一步学习电子技术。
6.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及质量检验;7.学会利用工艺文件独立进行整机的装焊和调试,并达到产品质量要求;第2章课程设计实验器材1. 电烙铁、焊锡丝2. 螺丝刀、镊子、钳子等必备工具、万用表。
S66型袖珍收音机实验套件第3章课程设计实验原理超外差式收音机是指输入信号和本机振荡信号产生一个固定中频信号的过程。
如果把收音机收到的广播电台的高频信号,都变换为一个固定的中频载波频率,然后再对此固定的中频进行放大,检波,再加上低放级,就成了超外差式收音机。
这种接收机中,在高频放大器和中频放大器之间须增加一级变换器,通常称为变频器,它的根本任务是把高频信号变换成固定中频。
而由于中频频率较变换前的高频信号低,而且频率是固定的,所以任何电台的信号都能得到相等的放大量。
另外,中频的放大量容易做得比较高,而不易产生自激,所以超外差式收音机可以做得灵敏度很高。
由于外来电台必须经过“变频”变成中频频率才能通过中频放大回路,所以可以提高收音机的选择性。
实验原理图:印刷电路板:第4章课程设计操作步骤1、对照元件清单目录表检察元件是否齐全;2、认识识别各种元器件以及认清所起作用;3、学习S-202型收音机调频调幅的工作原理;4、按照电路图将元器件焊接在与之对应的位置处;5、装配完毕后,通电进行测试,若各项功能齐全则进行下一步,若存在缺陷则用万用表进行检查并纠正;6、作一些基本的调试;7、把应该固定的地方牢固的封住;8、把焊接好的电路板与外壳组装;9、检查验收。
FM收音机的制作-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doc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FM收音机的制作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日期:2011.6.7~2011.6.17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调频收音机的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消费类占有相当的市场。
从分离元件组成的收音机到由集成电路组成的收音机,调频收音机技术已达到十分成熟的地步。
在众多种收音机中,调频收音机以较高的技术含量和较高的音质得到了广泛的欢迎。
本论文主要介绍了利用分立元件组成的FM收音机的设计全过程,包括电路各个模块参数的计算,电路各个模块的分析,电路板的焊接过程、调试过程,讨论了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
这次制作的FM收音机是把接收到的电台高频信号,用一个变频级电路将它转化为频率固定的中频信号,然后在对这个中频信号进行多级放大,再检波,低放。
这样灵敏度和选择性都可大幅度改善,而且可使整个波段接受灵敏度均匀。
由于中频频率较低又是固定的,所以中频调谐放大电路可以做到选择性好、增益高又不易自激。
本次课程设计成果,基本上满足要求,性能指标符合。
FM收音机电路的缺点是伴有音质噪声,需进一步改进。
关键词: FM收音机焊接调试混频器中放本振目录1.前言 (1)2 电路设计 (2)2.1FM收音机设计 (2)2.1.1FM收音机电路各个模块参数的计算 (2)2.1.2FM收音机电路各个模块的分析 (6)3.印刷电路板的制作、电路焊接与调试 (8)3.1印刷电路板的制作 (8)3.2电路板焊接 (10)3.3电路板调试 (11)3.3.1收音机调试 (12)4. 讨论及进一步研究建议 (15)5.课程设计心得............................................ 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 (16)参考文献 (17)1.前言调频收音机(FM Radio)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一直在人们的生活娱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从老式的晶体管收音机到今天的网络收音机,说明通过广播享受生活一直是人们喜欢的生活方式。
组装收音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无线电收音机的基本原理和组装方法。
2.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提高电路连接和调试技巧。
3. 了解收音机工作过程中的信号接收、放大、解调等过程。
二、实验器材1. 电路板2. 电阻3. 电容4. 电感5. 变压器6. 晶体管7. 振荡器8. 接收天线9. 发射天线10. 电源11. 音频放大器12. 音频输出13. 螺丝刀14. 电烙铁15. 钳子16. 验电器17. 万用表三、实验步骤1. 设计电路图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一个简单的收音机电路图。
电路图应包括天线、调谐电路、放大电路、解调电路、音频放大电路和音频输出部分。
2. 准备元件根据电路图,准备所需的元件,并检查元件的规格和性能。
3. 组装电路(1)首先,将电路板放置在实验台上,确保电路板平整、稳固。
(2)用螺丝刀将电阻、电容、电感、变压器、晶体管等元件固定在电路板上。
(3)连接天线、振荡器、接收天线、发射天线等元件。
(4)连接电源,确保电源电压符合电路要求。
(5)连接音频放大器和音频输出。
4. 调试电路(1)使用万用表检测电路各部分的电压,确保电压符合设计要求。
(2)调整电路元件,使电路正常工作。
(3)调整天线,接收广播信号。
5. 检查和测试(1)使用验电器检查电路是否通路。
(2)调整调谐电路,使收音机接收到的信号清晰。
(3)测试音频输出,确保收音机正常播放广播信号。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组装收音机实验,成功制作了一台简单的收音机,能够正常接收广播信号并播放。
2. 实验分析(1)天线:天线是收音机接收广播信号的关键部件,实验中使用了接收天线和发射天线。
接收天线负责接收广播信号,发射天线负责将信号发送出去。
(2)调谐电路:调谐电路用于选择接收频率。
实验中使用了LC振荡电路,通过调整电容和电感,实现了调谐功能。
(3)放大电路:放大电路用于放大接收到的信号。
实验中使用了晶体管放大电路,将微弱的信号放大到一定程度。
(4)解调电路:解调电路用于将调制信号还原为原始信号。
课程设计报告收音机报告

1收音机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设计目的:1.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2.丰富自身知识,增加学生专业知识的了解。
3.训练学生用实验方法分析。
研究电子学问题。
4.培养学生养成工作品德和严肃的实验态度。
5.引导和启发学生将模拟电路、数学逻辑电路与科学研究和实践相结合,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根底。
二、收音机的开展:播送方式从调幅(AM)播送时代开场,经历了调频(FM)播送、调频立体声(FMSTEREO)播送、数字音频播送(DAB)等阶段。
目前,科学家正研究短波段的数字播送(DRM)。
民用播送所使用的频率,经历了长波(LW)、中波(MW)、短波(SW)、超短波调频(FM)、卫星调频播送等阶段;播送的传播距离和覆盖范围也从近距离到利用人造地球卫星进展全球转播等;收音机从矿石收音机、电子管收音机、晶体管收音机、集成电路收音机,到使用微电脑处理器的数字调谐收音机;收音机的根本电路形式、也从直接放大式,到超外差式、屡次变频式电路。
收音机的体积也从笨重变小到微型,而音质却越来越好......20-60年代电子管电路/直放式,外差式长波/中波/短波50-70年代晶体管电路/外差式,屡次变频中波/短波/调频70-80年代集成电路/外差式,屡次变频,数字调谐中波/短波/调频90年代集成电路/外差式,屡次变频,数字调谐中波/短波/调频/数字播送三、超外差式收音机特点及工作原理:最初的收音机属于直放式收音机,它的特点是:从天线上接收到的高频信号,在检波以前,一直不改变它原来的高频频率〔即高频信号直接放大〕。
它的缺点是:在接收频段的高端和低段的放大不一样整个波段的灵敏度不均匀。
如果是多波段收音机,这个矛盾更突出。
其次,如果要提高灵敏度,必须增加高频放大的级数,由此带来各级之间的统一调谐的困难,而且高频放大器增益做不高,容易产生自激。
如果能够把收音机接收到的高频信号,都变换成固定的中频信号进展放大检波。
由于中频频率比变换前的信号频率低,而且频率固定不变,所以任何电台的信号都能得到相等的放大量,同时总的放大量也可以较高。
收音机组装毕业设计报告

收音机组装毕业设计报告一、设计目的和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收音机在现代生活中已经逐渐被其他媒体设备取代。
然而,作为传统的音频接收设备,收音机仍然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价值。
本毕业设计旨在通过组装一个功能齐全、性能优良的收音机,来探索和实践收音机技术的应用与创新。
二、设计内容和原理1.收音机原理收音机是通过接收无线电信号,并经过一系列的电路处理和放大,最终将信号转化为可听到的声音。
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原理:a.调谐原理:通过变频器和电感电容调谐电路,实现对特定频率的无线电信号的选择性接收。
b.放大原理:通过放大器电路,将微弱的无线电信号放大到能够驱动扬声器的电平。
c.混频原理:通过混频器电路,将收音机信号调制为中频信号,以便后续处理。
d.解调原理:通过解调器电路,将中频信号转化为原始的语音信号,并交付给放大器放大。
e.音频处理原理:通过音效电路,对语音信号进行均衡、增益控制等处理,以获得更好的音质效果。
2.设计内容本设计将采用传统的超外差收音机电路,设计并组装一个频率覆盖广泛、接收效果良好的收音机。
设计内容包括:a.调谐电路的设计和组装,包括变频器和电感电容调谐电路。
b.放大电路的设计和组装,包括中频放大器和音频放大器。
c.解调电路的设计和组装,包括混频器和解调器。
d.音效电路的设计和组装,包括均衡器和音量控制器。
e.扬声器和音频输出电路的设计和组装,以实现声音的输出。
三、设计步骤和安排1.数据收集和设计准备:了解收音机相关原理和电路结构,收集所需元器件和资料,进行初步设计方案的制定。
2.调谐电路设计和组装:根据设计方案,设计并组装收音机的调谐电路,包括变频器和电感电容调谐电路。
3.放大电路设计和组装:根据设计方案,设计并组装收音机的放大电路,包括中频放大器和音频放大器。
4.解调电路设计和组装:根据设计方案,设计并组装收音机的解调电路,包括混频器和解调器。
5.音效电路设计和组装:根据设计方案,设计并组装收音机的音效电路,包括均衡器和音量控制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①组装收音机
②钟控定时电路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
开设学期:
机电信息工程学院
课设报告
一、收音机部分
1.收音机原理
HX108-2型7管半导体收音机频率范围:525~1605KHZ;输出功率:100米W(最大);扬声器:φ57米米,8Ω;电源:5号电池二节.由图知,整机中含7只三极管,因此称为7管收音机.其中,三极管V1为变频管,V2、V3为中放管,V4为检波管,V5为低频前置放大管,V6、V7为低频功放管.
天线回路选出所需电台信号,经变压器B1耦合到变频管V1基极.与此同时,由变频管V1、振荡线圈B2、双联同轴可变电容C1B等元器件组成的共基调射型变压器反馈式本机振荡器,其本振信号经电容C3注入到变频管V1发射极.电台信号与本振信号在变频管V1中进行混频,混频后,V1管集电极电流中将含有一系列组合频率分量,其中包含本振信号与电台信号的差频(465KHZ)分量,经过中周B3(内含谐振电容),选出所需中频(465KHZ)分量,并耦合到中放管V2基极.图中电阻R3是用来进一步提高抗干扰性的,二极管VD3是用以限制混频后中频信号振幅(即二次AGC).
中放由V2、V3等元器件组成的两级小信号谐振放大器.通过两级中放将混频后所获得的中频信号放大后,送入下一级检波器.检波器由三极管V4(相当于二极管)等元件组成的大信号包络检波器.检波器将放大的中频调幅信号还原为所需音频信号,经耦合电容C10送入后级低频放大器进行放大.检波过程中,除产生所需音频信号之外,还产生反映输入信号强弱的直流分量,由检波电容之一C7两端取出后,经R8、C4组成的低通滤波器滤波后,作为AGC电压加到中放管V2基极,实现反向AGC.即当输入信号增强时,AGC电压降低,中放管V2的基极偏置电压降低,工作电流IE将减小,中放增益随之降低,从而使得检波器输出的电平能够维持在一定的范围.
低放部分由前置放大器和低频功率放大器组成.由V5组成的变压器耦合式前置放大器将检波器输出的音频信号放大后,经输入变压器B6送入功率放大器进行功率放大.功率放大器由V6、V7等元器件组成,它们组成了变压器耦合式乙类推挽功率放大器,将音频信号功率放大到足够大后,经输出变压器B7耦合去推动扬声器发声.其中R11、VD4用来给功放管V6、V7提供合适偏置电压,消除交越失真.
2.安装调试步骤
1、对元器件清单目录表检查元件是否齐全;
2、认识识别各种元器件以及认清其作用;
3、学习收音机调频、调幅的工作原理;
4、元器件的焊接、安装(安装时应检查元器件的好坏)
5、检查各级晶体管的型号,安装位置和管脚是否正确; 检查各级中周的安装顺序,初次级的引线是否正确;检查电解电容的引线正负接法是否正确;分段烧制的磁性天线线圈的初次级安装位置是否正确;
6、做一些基本的调试,按黑、白、黄的顺序调试是音量、音质达到最好;
7、把应该固定的地方牢固的封住;
8、把焊接好的电路板与外壳组装;
3.三极管各点的静态电位
计算值
V1: 电流0.2米A Ve=0.4V Vb=1.1V Vc=1.38V;
V2: 电流0.6米A Ve=0.09V Vb=0.79V Vc=1.41V;
V3: 电流1.5米A Ve=0.0765V Vb=0.7765V Vc=1.4V;
V5: 电流4米A Ve= 0 V Vb=0.7V Vc=0.52V;
V6: 电流0.35米A Ve= 0 V Vb=0.7V Vc= 3 V;
V7: 电流0.35米A Ve= 0 V Vb=0.7V Vc= 3 V;
测量值
V1: 电流0.2米A Ve=0.35V Vb=0.91V Vc=1.33V;
V2: 电流0.6米A Ve=0.01V Vb=0.68V Vc=1.31V;
V3: 电流1.5米A Ve=0.06V Vb=0.65V Vc=1.29V;
V5: 电流4米A Ve= 0 V Vb=0.73V Vc=0.48V;
V6: 电流0.35米A Ve= 0 V Vb=0.65V Vc= 3.2 V;
V7: 电流0.35米A Ve= 0 V Vb=0.65V Vc= 3.2 V;
4.总结与体会
在课程设计的第一周我们在老师的安排下进行了收音机的焊接,首先由老师讲解焊接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和之前的一些准备工作包括原理图的讲解和电原理图一些参考元件的数值上的计算,之后自己动手组装一台HX108-2七管半导体收音机,并对其进行了调试.
通过本次电子工艺实习——组装、焊机、调试HX108-2七管半导体收音机教学内容后,我有了一下几点收获:(1)大体上对收音机的安装、焊接、调试及生产过程初步有了一定的了解;(2)学会了利用工艺文件独立进行整机的焊接和调试,并达到产品的质量要求;(3)初步掌握了一定的焊接技术与简单电路元器件的识别、装配,并对故
障的诊断和排除有了一定的检测和解决故障的能力及方法,为今后对复杂电路的分析奠定基础;(5)熟悉了电子电路安装、焊接工艺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初步掌握了焊接技术并且能正确的安装、焊接一台正规的收音机,并能对其进行相关的调试;在实习中,我锻炼了自己的动手技巧和能力,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电阻阻值的识别,我们要了解电阻上各条彩色线的含义,电阻上第一、二条线都代表数字,第三条线代表0的个数,第四条线代表误差.电容分为片电容和电解电容,电解电容长导线的为正极,短导线的为负极,对于片电容的识别,要了解它身上数字的含义:第1、2位数字代表电容值,第3位代表0的个数.片电容不分正负极.对于三极管,要分清基极b、集电极c、发射极e,用之前用万用表测一下是否正常,并与焊接前计算的三极管电压进行比对,并记录下来,对于二极管,我们要分清其正负极.红色的那头为正极,黑色的那头为负极.
虽然在实习中会遇到难题,但是从中我学到了很多,使自己的动手能力也有所提高,我想在以后的理论学习中我就能够明白自己的学习方向,增进专业知识的强化.
二、课题设计部分
1.课题设计任务及要求
(1).、计时时间为0~99秒,用两位LED分别显示;(实做采用一位LED)
(2)、定时控制时间的输入方式为串行输入(可用计数器实现),范围是0~99秒,用两位LED分别显示;
(3)、手动开关控制系统的复位、时间的寄存及启动,定时时间到要有声响报警,报警时间为5秒;
(4)、在计时开始前“0”=“0”不应报警,只有在启动后时间到才可以报警.
(5)、全部电路的控制开关不能超过2个.
2.方案论证及总体电路框图
控制器是由74194和7402组成,每来一个脉冲,就把0移位进去,脉冲由按键1控制.计数器和寄存器由4518构成,先是定时器,当按键1按到第二下时,开始按按键2,4518高脚就会显示要定时的数,当再按一下按键1时,4518的低脚就会开始计时.比较器是由7485构成,把比较器和寄存器相应脚连到7485上,当相等时7485的6脚就会输出1,不相等时输出0.保持电路是由4518构成,当到了定时时间时,比较电路控制蜂鸣器响,让计数器停止计数,控制响5秒,当响了5秒时保持电路在控制计数器重新计数.
钟控定时电路框图
3.单元电路设计
CD4060应用电路图
控制电路
计数电路
定时电路
蜂鸣5秒电路
4.安装与调试
(1)检查试验箱及各元件性能,
(2)在试验箱上按仿真图进行连线并与原理图进行对比
(3)检查无误后通电,观察实验现象是否与预期结果相一致
(4)调整试验箱现象与结果一致,同时修正改变电路
(5)进行焊接前的元件排布,和布线
(6)焊接时要每部分单独焊接,每部分测试成功后,在进行整体连接
(7)功能都实现后,把焊接面用纸包起来,在纸上画出每部分
(8)然后再进行调试
5.电路功能与操作说明
(1)功能:定时时间到要有声响报警,报警时间为5秒;
(2)操作:上电后,先按按键1进行清零,然后再按按键1给一个定时信号开始定时,按按键2进行定时,然后按按键1,开始计数,当计时的数与定时数相等时,蜂鸣器开始响,响五秒后蜂鸣器停止,计时器继续计时.
6.总体电路及器件清单
(1)
设计图仿真图
(2)1个74L S00 1个74LS02 1个74LS08 2个74LS74
1个74LS85 2个4060 2个4511 2个4518
1个晶振1个10兆电阻2个数码显示管
2个1千欧电阻2个10千欧电阻1个100千欧电阻
1个蜂鸣器3个小灯2个开关1个三极管
1个20pF电容1个30pF电容
7.总结与体会
这次课程设计应该是第一次完全由自己设计电路图,并在不断修改调试中完善整个电路要求,试验箱的连接看似简单,但之前的准备工作尤为重要,要细心、耐心的完成每一步的检查程序,首先要检查好导线的完好测试导线是否有短路、断路的现象,其次要检查实验箱我们用到的每一芯片的功能是否完好,接着在电路的连接时就不会有其他额外的事故,连接过程要两个人配合好确保每一根导线都连接到相应的两端,完成一部分就要进行相应的性能测试,是否满足我们的要求,如不满足及时改正,整个电路相连接好并测试我有的功能后,就可以开始进行线路板的拍不分配,一起带到合理的布线、美化,并节省焊接过程中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焊接时要注意对应好相应的引脚,出错很容易导致整个线路板的浪费,整个设计、仿真、模拟、实焊都要求精益求精,有一点错误都会导致前功尽弃,而我在焊接中也遇到许多困难比如焊好线路板之后,由于漏焊导致蜂鸣器不响,数码管显示不清晰等,还有开关不好用,原因是忘记接入输入信号,在老师的帮助下,我逐一克服困难,最后完成整个课程设计,也是我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