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载实验挠度记录表(计算版)
钢筋混凝土梁静载试验报告

0
0
0
+
= 100 −
− 0 − 10 ·
0 0
0
0
=
0 + 0
代入数据,解得:
0 = 666kg
0 = 1238kg
则计算配合比:
0 : 0 : 0 : 0 = 316: 666: 1238: 180
2、 材料用量
根据所设计梁截面和跨度,混凝土梁及立方体试件总体积:
×
解得:ρ
sv
2 + 0.6 × 1.37
20 × × 195
= 0.0012 = 0.12%
按照规范要求,取最小配箍率为 0.18%
= 2 × 28.3 = 56.6²
=
1 × 1 × 0.56 × 10−6 × 2 + 0.6p
, b0
40.942
则,取h = 400,查 GB50010-2002: = 1.55, = 1.54Mpa
120
120
γ = 0.7 +
= 0.7 +
× 1.55 = 1.55
400
结构抗裂检验容许值:
= =
cr = 0.95
+
= 0.95 × 1.55 = 1.47
和箍筋承担。
1 截面尺寸:
○
0.51 × 10−3 fcu ,k bh0 = 0.51 × 10−3 × 20 × 200 × 20 = 100.4KN ≥ r0 ·Vd
截面尺寸满足要求。
2 箍筋:
○
0.5 × 10−3 0 = 0.5 × 10−3 × 1.06 × 200 × 20 = 23.32KN
静动载试验---- 静载试验

第二章 静载试验北浩龙江大桥位于广西省柳州市柳城县,采用40+64+40m 三跨一联预应力砼变高度箱形连续梁,属于新建铁路桥梁。
根据结构特点,静载试验选择3跨(0#台~1#墩边跨、中跨、1#墩~2#墩边跨)进行试验,经过各方单位几天的密切配合和精心准备,于2008年7月10日上午6:30至下午18:00完成了对0#桥台到3#墩之间的桥跨的全部3种工况的现场静载试验。
柳州贵阳图2.1北浩龙江大桥立面布置图(单位:m )2.1测点布置与测试方法2.1.1 控制截面应力测试应变测试主要采用表面式振弦式应变计,配合读数仪,测量精度控制在±0.2MP 以内。
应变值通过记录的N 或L 值得到:⎥⎦⎤⎢⎣⎡-⨯=-=∆20219211110N N K εεε=-1L 0L式中,K=4.062,N、1L——当前值,0N、0L——初始值。
1为消除温度变化的影响,在梁体非受力位置布置一个应变温度补偿测点。
下游(a)跨中截面测点布置图下游(b)墩顶截面测点布置图图2.2 梁体控制截面应变测点布置示意图2.1.2 梁体竖向静挠度测试在边跨跨中、中跨跨中、中跨L/4、中跨3L/4及各支座截面布置挠度测点,上下游两侧对称布置。
考虑到连续梁桥的特点,各控制截面加载时,除了测试本试验跨支点外,还需测试两相邻桥跨跨中、支点处布置挠度测点,测点布置如图2.3所示。
挠度测试主要采用高精密水准仪进行,测试时,须找取不受荷载影响的稳定的后视点。
此项内容主要为评判桥梁的竖向刚度提供依据。
同时,还可监测各支点的沉降。
试验跨试验跨试验跨图2.3 挠度测点布置示意图2.1.3 裂缝观测为了确保梁体的工作状态,试验过程中及加载后,须对梁体控制截面进行详细观测,包括裂缝的出现及扩展情况。
若混凝土出现裂缝,则进行裂缝状况描绘,并采用20倍的刻度放大镜或安装千分表进行裂缝宽度量测。
2.2 理论分析为了准确分析该的结构特性和确定最不利轮位布载,理论分析主要采用“桥梁博士”系统3.03版以及MIDAS大型有限元分析程序分别计算内力影响线、控制截面的应力和变形等参数。
钻孔桩桩基静载试验要求

钻孔桩桩基静载试验要求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07-5-16 18:54:46 点击:653钻孔桩桩基静载试验要求C1 桩基静载试验一般规定C1.1 灌注桩基静载试验目的在于确定桩的承载力,取得桩基设计参数,检验成桩工艺的合理性,以便经济合理地确定桩径、桩长、改进桩的设计,改进和完善成桩工艺和机具。
C1.2 载荷试验分鉴定性试验和破坏性试验。
鉴定性试验一般在工程桩上进行,检验工程桩的承载能力和成桩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破坏性试验在专供破坏试验的桩上进行,主要是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C1.3 桩基载荷试验分垂直静载试验和水平静载试验两种。
水平静载试验可利用垂直静载后(未破坏)的桩进行,不得用工程桩作水平静载试验。
C2 试验设备和观测器材C2.1试验设备与观测器材应具备良好的重复操作与指示性能,在恒压下稳定性好,符合所测量的物理量的分级和量程要求。
试验设备和观测器材应妥善维护保养、防止损坏、受潮。
使用前应对各部件进行检查、调试校正,严禁违章拆卸精密贵重仪器。
C2.2 试验主要加载设备为液压千斤顶及油泵。
根据实际加载的需要选择适当吨位的千斤顶。
一般千斤顶的工作吨位宜为桩的最大加载量或破坏荷载的1.2~1.5倍,千斤顶的有效顶升高度不得小于150mm。
油泵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不得有漏油而造成泄压现象。
应尽量选配刻度划分较细,换算方便,指针指示平衡,精度为0.4级左右,压力误差在±5%以内的压力表。
油压表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应满足千斤顶工作吨位所需压力和最小分级荷载的压力测读与吨位换算。
油泵可选用手动或电动油泵。
液压油一般为10号、20号机油,锭子油或刹车油等,可根据试验时的气温及加载时的工作油温选用。
使用前千斤顶、油泵、油压表,百分表均须送到当地标准计量部门进行标定。
C2.3 垂直试验加载方式有:锚桩反力梁加载、堆重加载或锚桩反力梁与推重联合加载。
C2.3.1 锚桩一般采用钢杆锚桩或钢筋混凝土锚桩,反力梁采用常备式钢梁、工字钢叠合梁或现浇钢筋混凝土梁。
楼面静载试验

试验检测内容及测点布置本次楼板静载试验主要测试三项内容,分别为楼板应变测试、楼板挠度测试和裂缝变化情况。
(1)应变测试:采用电阻式应变片和静态应变仪测试,共布置11个应变测试点,分别布置在板跨中位置的双向四分点处。
所有的应变测点均布置在楼板的下表面。
在静载试验中分别测试各级荷载作用下和卸载后楼板应变的变化情况。
应变测点布置如下图所示。
(2)挠度测试:采用吊锤法测试,测试仪表为精密百分表,共布置9个挠度测点,分别布置在板跨中位置的双向四分点处。
所有的挠度测点均布置在楼板的下表面。
在静载试验中分别测试在各级荷载作用下和卸载后楼板挠度的变化情况。
(3)裂缝观测:采用10倍放大镜和裂缝观测仪测试,主要观测在荷载作用下楼板新裂缝和现有楼板裂缝的发展情况。
4、加载方式此次楼板静载试验采用堆载法施加荷载,堆载采用袋装水泥(每袋50kg)加载。
试验楼板楼面活荷载的标准值为2.0kN/㎡,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中3.2荷载组合及业主要求,加荷限值拟为2.0×1.4=2.8kN/㎡,试验荷载取为2.8kN/㎡,加载、卸载见表1。
表1〃加载、卸载控制表(t)荷载等级加载卸载Ⅰ级Ⅱ级Ⅲ级Ⅰ级Ⅱ级重量 2.5 1.25 1.25 2.5 2.55、加载方法(1)试验前在试验区间的楼板面上,以1m×1m划出分格,试验时按每级施加荷载量所需的重量、袋数,用人工搬放在试验区间的每一方格内。
(2)本次试验分3级加荷和卸荷,每级荷载加载和卸载后的持续时间为10分钟。
最后一级加荷和卸载后持续时间为30分钟。
6、量测仪器装置TST3821E无线静态应变测试分析系统、桥式应变片、导线、百分表等。
7、试验量测内容每级加载后量测楼板及梁砼的应变、结构挠度变形值及裂缝最大宽度控制。
8、试验结果整理根据数据记录,整理成表格并绘制荷载-应变曲线、荷载-挠度曲线等。
9、试验结果分析运用分析软件分析楼板工作性能,结合楼板荷载试验的实测挠度和应变值,对构件的工作性能和是否满足设计荷载标准及使用要求作出综合评定。
静载试验计算单

中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洋浦制梁场T梁预制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QJYP32Z-0001静载弯曲抗裂试验加载计算单编制:审核:批准:中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洋浦制梁场二零一四年四月九日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第一次静载弯曲抗裂试验加载计算单一、计算说明:1、计算依据:(1)《预应力混凝土铁路简支梁静载弯曲试验方法及评定标准》TB/T 2092-2003 附录A 的计算公式和计算规则。
(2)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预制后张法简支T梁(角钢支架方案)通桥(2012)2201-Ⅰ图纸。
(3)实测的加载设备重量。
2、适用范围: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预制后张法简支T梁(直线边梁)静载试验。
3、试验梁基本情况本试验梁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预制后张法简支T梁,梁号:QJYP32Z-0001,采用C55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浇筑日期为2014年1月7日,终张拉日期为2014年3月7日,静载试验日期2014年4月9日,终张拉龄期为33天;试件28天抗压强度62.4MPa,弹性模量4.13×104 MPa,静活载设计挠度12.389mm。
二、详细计算单:A.1等效集中荷载采用五点加载,跨中设一集中荷载,其余在其左右对称布置。
各荷载纵向间距均为4m。
如图A1Xi图A1 加载图示A.1.1根据加载图式计算α值跨中弯矩:∑=-⨯=ni i i X P L R M 12各加载点载荷相等: P 1=P 2=P 3……=P i则 ()i i ni i i P P P P X P L R M 2848232252211=⨯+⨯-⨯=-⨯=∑=由 i P P M 28=⨯=α 得出:6.552828====i i i P P P P P M α式中:R —— 支点反力,kN ; L —— 计算跨度,m ;P i —— 各加载点所施加的荷载,kN ; X i —— 各加载点至跨中距离,m ;P —— 各加载点所施加的荷载的合力,i ni i P P P 51==∑=,kN ;α —— 各加载点合力作用下的等效力臂,m 。
简支梁静载试验讲解

简支梁静载试验方案静载弯曲抗裂性试验是检验简支梁梁体质量最直接、最根本的方法。
试验准备、实施均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部标《预应力砼铁路简支梁静载弯曲抗裂试验方法及评定标准》(TB/T2092-2003)执行。
一、简支梁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静载弯曲试验1.1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进行试生产时;1.2生产条件有较大变动时;1.3 出现影响承载能力的缺陷时;1.4 交库资料不全或对资料发生怀疑时;1.5 在正常生产条件下,每批60孔或连续三个月(三个月产量不足60孔时)抽验一片。
1.6发放生产许可证或产品质量认证检验时,应对不同类别的简支梁各抽验一孔。
抽样原则:按最不利原则一次抽取3孔(一孔为首次试验梁,两孔为加倍试验备用梁)。
二、试验所需设备、仪器及要求2.1 静载试验在固定的试验台座上进行。
2.2 试验所用的试验台座、反力架、千斤顶、油泵、标准油压表等加力设备和计量仪器,•其工作能力控制在1.5~2.5倍最大试验荷载之间。
2.3试验所用的计量设备、仪器、仪表、钢卷尺等均经法定计量检定部门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限内使用。
2.4 反力架的加载间距、千斤顶、油泵、压力表使用数量根据梁的跨度经计算确定。
加载计算按部颁标准《预应力砼铁路简支梁静载弯曲抗裂试验方法及评定标准》(TB/T2092-2003)进行。
加载数据由设计院提供。
2.5 压力表精度0.4级,最小刻度值0.2MPa,最小表盘直径150mm,其表盘最大读数60MPa。
2.6试验梁体所用的支座与设计相符,梁两端支座高差不大于10mm,同一支座两侧,高差不应大于2mm。
箱梁四支点不平整度不大于2mm。
试验所需设备、仪器表1三、简支梁静载试验时间:在梁体砼承受全部预应力30天后进行,以使试验时外加荷载在跨中最下层预应力筋中所产生的最大应力不超过弹性极限。
不足30天时由设计方检算确定。
四、千斤顶、主油表的校验4.1 试验前必须将千斤顶和油表匹配,并在不低于三级的试验机上进行标定。
静载试验挠度处理

横向分布系数(理论计算 汽车-15 挂车-80
实测横向分布系数 汽车 偏载 中载
0.325
数据转换为位移 5#梁 初读 0.000 南偏1 1.180 南偏2 2.451 卸载 0.130 北偏2 2.339 卸载 0.031 中载2 2.346 卸载 0.135
6#梁 0.000 1.305 2.253 0.109 2.057 0.042 2.135 0.120
7#梁 0.000 1.396 2.167 0.083 1.862 0.036 2.039 0.094
8#梁 0.000 1.448 1.979 0.104 1.594 0.042 1.896 0.104
横向分布系数
0.300 0.275 0.250 0.225
0.200 0.175
偏载
梁号 0-1-5# 0-1-6# 0-1-7# 0-1-8# 实测最大 挠度 (mm) 残余挠度 挠度相对残余变形 (%) (mm)
绝对时间 ######## ######## ######## ######## ######## ######## ######## ########
gk1 gk2 gk3 gk4 gk5 gk6 gk7 gk8
83.33 61.46 -286.46 -147.92 107.29 135.42 51.04 47.92
横向分布系数(理论计算) 偏载 中载 偏载 1#梁 0.220 0.241 0.140 2#梁 0.231 0.247 0.144 3#梁 0.243 0.254 0.145 4#梁 0.254 0.259 0.139 5#梁 0.263 0.259 0.126 6#梁 0.263 0.254 0.111
8#梁 0.237 0.225 1.979 1.896 1.594 1.862 2.057 2.339 2.451 2.253 2.167 1.979 1.896 2.039 2.135 2.346 2.346 2.135 2.039 1.896 0.220 0.231 0.243 0.254 0.263 0.263 0.264 0.264 0.191 0.223 0.246 0.280 0.293 0.270 0.259 0.237 0.241 0.247 0.254 0.259 0.259 0.254 0.247 0.241 0.225 0.242 0.254 0.279 0.279 0.254 0.242 0.225
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

目录1 适用范围 (2)2 作业准备 (2)2.1计算书准备 (2)2.2 劳动力配备 (2)2.3 设备配备 (2)2.4 试验台座 (3)2.5 支撑墩、支座安装及箱梁安放 (3)2.6 静载试验反力架安装 (6)2.7 千斤顶安装 (6)2.8静载试验系统连线调试 (6)3 工艺流程 (8)4 施工要求 (8)4.1加载位置 (8)4.2 加载程序 (9)5 试验结束仪器拆卸 (9)6 安全防护措施 (9)附件1.——静载试验计算书 (10)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适用于制梁场箱梁的静载试验程序、操作流程、工艺要点以及控制标准;更好的指导现场施工生产,使现场作业人员能够规范施工。
2 作业准备为尽可能的减少试验过程中的误差、人为因素,排除试验过程中的各种安全隐患,保证整个静载试验过程流畅,特此强调试验前各项准备工作事宜。
2.1 计算书准备梁场正常生产中,每种梁型每种跨度每60件时,应进行静载弯曲抗裂及挠度试验。
选择好试验的梁,制作静载试验计算书。
计算书的原始数据依据图纸获得,全预应力梁的跨中截面普通钢筋截面面积Ag=0。
计算书最终算的每一级的跨中弯矩和千斤顶的每一级加载力值。
2.2 劳动力配备表5-1 人员分配表6.1静载试验所需设备、仪器表2.4 试验台座根据设计单位预先给定图纸浇筑箱梁静载试验用台座,台座需满足如下要求:1)试验台座能保证试验梁跨度要求、支承方式,配套台座中心线间距满足梁体设计值跨度,且台座应保持水平,标高一致。
2)加载状态符合试验加载计算图式要求,且有足够刚度和稳定性梁体,静载反力架,千斤顶等安装完毕后,台座不发生沉降。
3)试验台座由梁场按施工图纸设计要求进行有序浇筑,浇筑完成后,由测量人员(2人)测出台座标高,并另用混凝土工(2人)对试验台座进行打磨、修饰,直至台座平整度完全满足试验要求。
2.5 钢支墩、支座安装及箱梁安放钢支墩、反力架、支座及试验箱梁在箱梁静载前一天时间内组织安装完成,具体操作中逐步逐件摆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52 2.602
10.72
2.239 2.805
14.40
2.298 2.835
15.48
2.358 2.86
16.42
2.44 2.891
17.64
2.35
3 4 f挠度值 (L1/ 2 + L1/ 2 ) / 2 2 5 6 (L1 多 L纵 L横 +L固 ) / 4
附注 企业名称 现场监视人
1.Δ L固、Δ L横、Δ L纵、Δ L多为梁端支座沉降量 中铁十一局集团桥梁有限公司藁 城制梁场
2.挠度测量应在持荷即将结束前进行 的平均值 记录者 签认日期
3.每个加载循环的挠度值取梁两侧挠度
操作者
计算者
第一循环第二循环 挠跨比 1 1/4554 1 1/4697
3 4 f挠度值 (L1/ 2 + L1/ 2 ) / 2 2 5 6 (L1 多 L纵 L横 +L固 ) / 4
Ψ *f实测/L
1 1/4703
L1多 2.001 L
2 纵
2.33 6.44
2.609 6.84
2.918 6.955
3.071 7.03
0.735 6.44 3.933 7.589 1.615 2.051
1.074 6.895
1.248 7.157
1.364 7.07
1.387 6.999
1.418 6.95
1.442 6.875 22.23
1.467 6.792 23.619 27.289 2.531 2.928
18.97
பைடு நூலகம்
1.558 6.763 25.013 28.591 2.718 3.027
20.23
5.94
百分表 3 L 竖向读 数 4 0.01mm L
3.173 11.061 14.313 18.586 19.701 7.015 15.029 18.358 22.567 23.608 1.283 2.714
482.13
0.8
655.83
静活载 级Kb
初始状 基数级 态 Ka
0.00 482.13
0.8
静活载 级Kb
1
817.77
1.05
1.1
1.15
1.2
初始状态
0.00
荷载 0.00 PkKN
869.98 817.77 869.98
655.83 869.98
985.08 1050.94
1116.79 1182.64
静载试验挠度记录表
试验梁号 试验日期 阶段 加载 情况
加载 等级 K
YQSJGC31.5ZW-001 2014年9月27日
设计图号
通桥(2009)2229-I 测量仪器、仪表
跨度m 百分表
31.5
粱别 梁内外侧
直线 /
第一加载循环 初始 状态 基数级 Ka
482.13
第二加载循环 1 静活载 基数级 级Kb Ka
7.56
11.889 15.089 18.872 19.975 20.962
15.731 18.987 22.759 23.851 24.763 25.967 1.921 2.391
7.69
L5横 0.926 L
6 固
1.535 3.022
10.54
1.973 3.379
14.48
2.16 3.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