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数列复习(中职教学)

合集下载

数列知识点总结中职

数列知识点总结中职

数列知识点总结中职一、数列的概念和类型1. 数列的定义数列是一串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数列中的每个数称为该数列的项。

数列通常用通项公式来表示,通常形式为a_n,表示第n个项。

数列可以是有限的,也可以是无限的,无限数列又分为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和其他特殊类型的无限数列。

2. 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的差等于一个常数d的数列。

通项公式为a_n=a_1+(n-1)d,其中a_n表示第n项,a_1表示首项,d表示公差。

3. 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的比等于一个常数q的数列。

通项公式为a_n=a_1*q^(n-1),其中a_n表示第n项,a_1表示首项,q表示公比。

4. 其他特殊类型数列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数列,如斐波那契数列、幂函数数列、几何数列等。

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特点和性质。

二、数列的性质和运算1. 数列的性质数列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如有界性、单调性、递增和递减性等。

这些性质对于数列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数列的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是数列中常见的运算。

在进行数列的运算时,需要考虑数列的特点和性质,以确保运算的正确性。

三、数列的求和公式和运用1.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等差数列的部分和公式为S_n=n/2*(a_1+a_n),其中S_n表示前n项和,a_1表示首项,a_n表示第n项。

全和公式为S_n=n/2*(2a_1+(n-1)d)。

通过这两个公式可以方便地计算等差数列的部分和和全和。

2. 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等比数列的部分和公式为S_n=a_1*(1-q^n)/(1-q),其中S_n表示前n项和,a_1表示首项,q表示公比。

全和公式为S_n=a_1/(1-q),在计算等比数列的和时,可以通过这两个公式来快速求解。

3. 数列的运用数列在数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在数学分析、离散数学、代数、微积分等各个领域都有涉及。

通过数列可以对一些复杂的问题进行简化和求解,从而达到快速解决问题的目的。

中职数学第六章数列章节复习课件

中职数学第六章数列章节复习课件

③性质:
1) an am qnm (a1 q 0) 2) 若m n p q,则am an ap aq
3.拓展提高 例1 设{an}为等差数列,Sn为数列{an}的前n项和,已知S7=7, S15=75,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由题意知
S 7
7a1
76 2
d
7
S15
15a1
xn 1
A. x 1
x n1 1 B.
x 1
C. x n2 1 x 1
D.以上均不正确
(4) 在等比数列{an}中,a1<0, 若对正整数n都有an<an+1, 那么公比q的
取值范围是( B )
A.q>1
B.0<q<1
C.q<0
D.q<1
(1)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D )
A.常数列是等差数列也是等比数列
B.常数列是等比数列但不可能是等差数列
C.常数列是等差数列但不可能是等比数列
D.常数列是等差数列也可能是等比数列
(2)在数列{an}中,a1=2,2an+1=2an+1,则a101的值为(A )
A.52
B.51
C.50
D.49
(3) 数列1,x,x2,…,xn,…的前n项之和是( D )
2.知识链接:
(1)数列定义: 我们把按一定次序排成的一列数叫数列.
(2)等差数列
①若等差数列{an}的首项是a1,公差是d ,则
an a1 n 1d
sn
n(a1 2
an )
na1
n(n 1) 2
d
②等差数列{an}通项公式的变形:
1) an am n md 2)

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中职

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中职

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中职一、数列的概念及表示方法1. 数列的概念数列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组数,其中每个数称为这个数列的项。

数列是数学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基本概念,可以用来描述各种各样的数量的变化规律。

2. 数列的表示方法数列可以通过一般项的表示方式、递推式的表示方式以及图形表示等方式来表示。

(1)一般项的表示方式:通常用a1,a2,a3,...,an,...来表示数列的项,其中a1表示数列的第一个项,an表示数列的第n 项。

(2)递推式的表示方式:可以用一个数列的前几项来表示数列中任意一项,常见的递推关系有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

(3)图形表示:可以通过图形的方式来表示数列的规律,如图表、曲线等。

二、常见数列1.等差数列如果一个数列中任意相邻两项的差都是一个常数d,那么这个数列就是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的一般项通常表示为an = a1 + (n - 1)d,其中a1为首项,d为公差。

2.等比数列如果一个数列中任意相邻两项的比都是一个常数q且q≠0,那么这个数列就是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的一般项通常表示为an = a1 * q^(n-1),其中a1为首项,q为公比。

3.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数列,其规律是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

斐波那契数列的一般项表示为an = an-1 + an-2,其中a1 = 1, a2 = 1。

4.等差等比混合数列有时候数列既有等差又有等比的特点,这种数列就是等差等比混合数列。

这种数列的一般项可以表示为an = a + (n-1)d + bn,其中a为首项,d为公差,b为首项,n为项数。

5.递推数列递推数列是一种通过前几项来确定后面项的数列,常见的有数列的递推式,递推数列的一般项可以表示为an = f(an-1, an-2,...,an-k),其中f为递推式。

三、数列的性质1. 数列的有界性数列中如果存在一个数M,使得对于数列的每一项an都成立|an| ≤ M,那么称这个数列有界。

中职中专技校数学下册 第一章 数列概念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

中职中专技校数学下册 第一章 数列概念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

31..22 等差数数列列
节菜单
例题解析
1.1 数列的基本知识
1.2 等差数列 例1 下列数列都是等差数列,试求出其1.中3 的等未比知数项列:
(1)3,a,5
(2)3,b,c,-9
解 (1)由题意得
(2)由题意得
解方程组,得 b=-1,c=-5
31..22 等差数数列列
节菜单
1.1 数列的基本知识
第1章 数 列
谢尔宾斯基三角形
数列的基本知识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
3.1 数列的基本知识
节菜单
教学目标
1.理解数列的定义、表示、分类等基1本.1概念数.列的基本知识 2.理解数列的项、通项公式及前n项1和.的2 意义等.差数列 3.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并会用通项1公.3式写等出比数列数的列任意一项.
1.2 等差数列
45..能培在养具学体生情观境察中 、, 分发 析现 问数 题列 的的 能等 力差 ,关 由系 特, 殊1并 到.能 一3 用 般有 的等关 归比知 纳识能数解力列决.相应的问题.
教学重点
1.等差数列的概念.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教学难点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的综合应用.
例2 求下列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1) 2,5,8,11,… (2)
解(1)观察数列的规律
节菜单
1.1 数列的基本知识 1.2 等差数列 1.3 等比数列
由此可知其通项公式为 an=3n-1
3.1 数列的基本知识
(2) 解 观察数列的规律
节菜单
1.1 数列的基本知识 1.2 等差数列 1.3 等比数列
an=-5+(n-1)( -4) 设这个数列的第n项是-401,则

中职数学数列知识点归纳教案总结

中职数学数列知识点归纳教案总结

中职数学数列知识点归纳教案总结一、基本概念1. 数列的定义:数列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组数。

2. 通项公式:数列中的每一项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这个公式即为通项公式。

3. 数列的前n项和:数列前n项的和称为前n项和,通常用Sn表示。

二、等差数列1. 概念: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两个相邻项之间的差值是常数,称为公差。

2. 通项公式: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公差为d,则第n项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n-1)d。

3. 前n项和公式: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末项为an,共有n项,则前n项和的公式为Sn = (a1 + an)n/2。

三、等比数列1. 概念: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两个相邻项之间的比值是常数,称为公比。

2. 通项公式: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1,公比为q,则第n项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q^(n-1)。

3. 前n项和公式: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1,末项为an,共有n项,且公比不等于1,则前n项和的公式为Sn = a1 * (1 - q^n)/(1 - q)。

四、特殊数列1. 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的前两项都为1,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是前两项的和。

即F1=1,F2=1,Fn=Fn-1+Fn-2。

2. 等差-等比混合数列:数列中既有等差数列的特点,又有等比数列的特点。

3. 等差数列的平方:若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公差为d,则该数列的平方数列为a1^2,(a1+d)^2,(a1+2d)^2,...五、常见问题1. 如何找到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观察数列的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关系,寻找规律,并用公式表示。

2. 如何计算数列的前n项和?根据数列的类型,使用相应的前n项和公式进行计算。

3. 如何利用数列求解实际问题?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列模型,通过计算数列的特定项或前n项和来解决问题。

六、例题解析1. 已知数列的首项为2,公差为3,求前10项的和。

解:根据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可得Sn = (2 + (2 + (10-1)3)) * 10 / 2 = 110。

中职数列复习最新ppt课件

中职数列复习最新ppt课件
S2008 a1a2a3a2008 (a1a2a3a6)(a7a8a12)(a6k1a6k2a6k6) (a1999a2000a2004)a2005a2006a2007a2008 a2005a2006a2007a2008 a6k1a6k2a6k3a6k4=5
.
二、【题型剖析】
【题型3】求等差(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 3 ) a n l o g 2 b n 2 4 2 n , b n 2 2 4 2 n ,
2 4 2(n 1)
b b n n 12 22 4 2n1 4, 数 . 列 b n是 等 比 数 列
【题型1】等差(比)数列的基本运算
练习:等差数列{an}中,已知a 1=
1 3
例 3 . 在 数 列 a n 中 , a 1 1 , a 2 3 , a 3 2 , a n 2 a n 1 a n 求 S 2 0 0 8
a 6 k 1 1 , a 6 k 2 3 , a 6 k 3 2 , a 6 k 4 1 , a 6 k 5 3 , a 6 k 6 2
,a 2 + a 5 =4
a n = 33,则n是( C )
A.48
B.49
C.50 D.51
a a a 练习:等比数列{an}中,若 2 = 2, 6 = 32, 求 14
.
【题型2】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例题:在三位正整数的集合中有多少个数是5的倍数? 求它们的和。 解:在三位正整数的集合里,5的倍数中最小是100,然 后是105、110、115…即它们组成一个以100为首项,5为 公差的等差数列,最大的是995
但常数列不一定是等比数列, 只有非零的常数列才是等比数列
.
正确理解等比数列的定义需掌握 以下几点:

中职数学的等比数列单元复习题

中职数学的等比数列单元复习题

中职数学的等比数列单元复习题一、知识点回顾等比数列是数列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考试中常考的重要知识点。

它具有确定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可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在复习等比数列时,我们需要明确以下几点:1等比数列的定义:一个数列如果每一项(从第二项开始)都是前一项乘以一个常数,则这个数列称为等比数列。

这个常数称为公比。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在等比数列中,第n项可以表示为 a_n = a_1 * q^(n-1),其中a_1是首项,q是公比。

3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对于一个等比数列,其前n项和S_n可以表示为 S_n = a_1 * (1 - q^n) / (1 - q)。

二、典型例题解析例1:求等比数列的公比和首项。

已知一个等比数列的首项为2,公比为-3,且前n项和为S_n = 2 * (1 - (-3)^n) / (1 - (-3)),求该数列的公比和首项。

解析:根据等比数列的定义,该数列的公比为-3,首项为2。

例2: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已知一个等比数列的首项为2,公比为-3,求该数列的前10项和S_10。

解析:根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可得 S_10 = 2 * (1 - (-3)^10) /(1 - (-3))。

三、易错点提醒1、不要忘记公比的符号。

在等比数列的定义中,公比q是一个负数,因此要注意符号问题。

2、使用求和公式时需要注意公比的符号。

在求和公式中,分母中的括号内不能有负号,因此需要注意公比的符号。

3、注意使用正确的公式。

在解决等比数列问题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问题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求解。

四、练习题1、求等比数列的第n项。

已知一个等比数列的首项为2,公比为-3,求该数列的第5项a_5。

解析: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得 a_5 = 2 * (-3)^4 = 72。

2、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已知一个等比数列的首项为2,公比为-3,求该数列的前5项和S_5。

解析:根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可得 S_5 = 2 * (1 - (-3)^5) / (1 - (-3)) = -94。

中职高考数学复习《数列》课件全文

中职高考数学复习《数列》课件全文
(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 }满足 = + ,求{ }的前n项和
( )




(2019年真题)
5.若数列{ }的前7项和为70,则 1 + 7 等于
A.5
B.10
C.15
( )
D.20
30(本小题9分)某城市2018年底人口总数为50万,绿化面积为35万平方米,假定今后每年人口


职 教 高 考 一 轮 复 习
目录
|数列定义
等差与等比数列
|高考真题
数 列 定 义
有限数列
一、数列的定义:
按项的个数分类
四、数列的递推公式
+2 = +1 +
无限数列
二、数列的分类
递增数列
五、数列的递推公式
递减数列
项的大小关系排列
常数列
摆动数列
三、数列的通项公式
=f(n)




(2020年真题)
5.在等比数列{ }中,则 1 = 1,2 = −2,则9 等于
A.256
B.-256
C.512
( )
D.-512
27.(本小题8分)某男子擅长走路9天走了1260里,其中第1天,第4天,第7天所走
的路程之和为390里。若从第2天起每天比前一天多走的路程数相同,该男子第5天
14
A. 3
B.2
C. 4
D.8
27.(本小题8分)已知数列{ }的前n项和 = 22 − 3,求:
(1)第二项2
(2)通项公式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模块:数列
知识点
数列: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记作,,,,321 n a a a a 简记{}n a 。

1
1(1)(2)
n n n S n a S S n -=⎧=⎨
-≥⎩
按照位置依次叫做第1项(或首项),第2项,第3项,…,第n 项,…,其中1,2,3,…,n ,分别叫做对应的项的项数。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开始,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一般用字母d 表示.
递推公式:1n n a a d +-= 通项公式:()11.n a a n d =+- 推广公式:d m n a a
m n
)(-+=;
q p n m a a a a q p n m +=++=+,则若。

等差中项:若c b a ,,成等差数列,则b 称c a 与的等差中项,且2
c
a b +=;c b a ,,成等差数列是c a b +=2的充要条件。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12
n n n a a S +=
; ()112
n n n S na d -=+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开始,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这个等比数列的公比,一般用字母q 来表示.
递推公式:则1a 与q 均不为零,有
1
n n
a q a +=,即1n n a a q +=⋅ 通项公式:.1
1-⋅=n n q
a a 推广公式:m n m n
q a a
-⋅=;
q p n m a a a a q p n m ⋅=⋅+=+,则若
等比中项:若三个数c b a ,,成等比数列,则称b 为c a 与的等比中项,且为
ac b ac b =±=2,注:是成等比数列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等比数列和公式:1111-=≠-n n a q S q q
()(). 111-=≠-n n a a q
S q q (). )1(1
==q na s n
一、选择题
1.若等差数列{n a }的前三项93=S 和且11=a ,则2a 等于( ) A .3 B .4 C .5 D .6
2.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x S 若=则432,3,1S a a ==( )
A.12 B .10 C .8 D .6
3.一个数列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则此数列( )
A.为常数数列
B.为非零的常数数列
C.存在且唯一
D.不存在
4.等差数列{}n a ,41=a 且1a ,5a ,13a 成等比数列,则{}n a 的通项公式为( )
A.13+=n a n
B.3+=n a n
C.13+=n a n 或4=n a
D.3+=n a n 或4=n a 5.在等比数列中,23
-=a ,87-=a ,则5a 的值为( )
A.4
B.-4
C.±4
D.不确定
6.在等比数列{}n a 中,若11a =,41
8
a =,则该数列的前10项和为( ) A.4122- B .2122- C .10122- D .111
22
-
7.{}n a 是等差数列,45741
=++a a a
,39852=++a a a ,则 =++963a a a ( )
A.24
B.27
C.30
D.33
8.等差数列{}n a 中,11
=a
,1453=+a a ,其前n 项和100=n s ,则n =( )
A .9
B .10
C .11
D .12 9.数列1,3,6,10,…的一个通项公式为( )
A. )1(2--=n n a n B .12
-=n a n C .2)1(+=
n n a n D .2
)
1(-=n n a n 10.已知数列{}n a 中21=a ),(*∈+=+N n a a n n 131,则4a 的值为( )
A .67
B .22
C .202
D .201 二、填空题
11.设{n a }为公比q>1的等比数列,若2004a 和2005a 是方程03842
=+-x x 的两根,则
=+20072006a a _____.
12.设数列{}n
a 中,22
=a
,且满足)2,(,2
11
≥∈=-n Z n a a n n ,则=5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