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3课表现性色彩的应用冀美版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3课 装饰色彩的魅力 ▏人美版(北京)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3课  装饰色彩的魅力 ▏人美版(北京)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3课装饰色彩的魅力▏人美版(北京)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装饰色彩的基本概念,掌握装饰色彩的运用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装饰色彩进行创作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让学生掌握装饰色彩的运用技巧,培养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装饰色彩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装饰色彩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装饰色彩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2. 装饰色彩的运用方法:讲解装饰色彩的搭配原则、色彩对比与调和、色彩节奏与韵律等。

3. 装饰色彩的实践应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装饰色彩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家居设计、服饰搭配等。

4. 装饰色彩创作实践:指导学生运用装饰色彩进行绘画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装饰色彩的运用方法和创作技巧。

2. 教学难点:色彩搭配的创意与实际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色彩教学图例、装饰色彩作品等。

2. 学具:绘画工具、颜料、纸张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装饰色彩作品,引导学生感受装饰色彩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授:讲解装饰色彩的基本概念、运用方法和创作技巧,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装饰色彩。

3. 实践:指导学生进行装饰色彩绘画实践,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总结学习收获。

板书设计1. 装饰色彩的魅力2. 正文:包括装饰色彩的基本概念、运用方法、创作技巧等。

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让学生运用装饰色彩进行绘画创作,题材自选,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创新实践。

2. 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相关书籍,深入了解装饰色彩的应用领域。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装饰色彩的运用方法和创作技巧,提高了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教案表现性色彩的应用.

教案表现性色彩的应用.

教案表现性色彩的应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美术鉴赏》教材第四章“色彩的魅力”第三节“表现性色彩的应用”。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色彩的基本理论,表现性色彩的定义与分类,色彩的情感表达,以及如何在艺术作品中运用表现性色彩。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表现性色彩的基本概念,掌握表现性色彩的分类和情感表达功能。

2. 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中表现性色彩的应用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培养他们在实际创作中灵活运用表现性色彩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表现性色彩的情感表达与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表现性色彩的概念,掌握表现性色彩的分类和在艺术作品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画笔、颜料、画纸等。

学具:画笔、颜料、画纸、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表现性色彩强烈的艺术作品,引发学生对表现性色彩的兴趣,导入新课。

2. 理论讲解:讲解色彩的基本理论,介绍表现性色彩的定义、分类和情感表达功能。

3. 实践演示:现场演示如何运用表现性色彩创作一幅画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表现性色彩的应用。

4. 例题讲解:分析经典艺术作品中的表现性色彩应用,引导学生学习优秀作品的色彩搭配和表现技巧。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表现性色彩练习题,让学生现场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评、讨论,提高学生对表现性色彩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表现性色彩的定义与分类2. 表现性色彩的情感表达功能3. 表现性色彩的应用技巧4. 课堂练习题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表现性色彩创作一幅画作,主题自定,要求色彩鲜明、富有情感。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更多表现性色彩的艺术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提高审美水平。

同时,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美术馆、画廊等,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表现性色彩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表现性色彩的情感表达与应用。

六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3课 色彩的表现|冀教版(2019秋) (共29张PPT)

六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3课 色彩的表现|冀教版(2019秋) (共29张PPT)
文森特·梵高
《收获景象》
《橄榄树》
《星月夜》
《乌鸦群飞的麦田》
金黄色的画面 +
富有运动感的笔触 +
简单而强烈的色彩对 比
表达梵高的激情、智慧、 灵气与感受
《向日葵》
色彩的表现
用3分钟的时间,以小组为单位, 结合书本内容,共同讨论完成学案。
色彩混合法:将不同颜料按不同比例混
合获得自己需要的色彩,然后再将其画到画面 上。
点彩画法:在画面中将不同纯度的小色点交错并
置在一起,使观看者在视觉上产生空间混合的效果。
请以最快的速度,区分色彩混合法作 品与点彩画法作品。
《色彩静物》
修拉
《油画静物 》 伦勃朗
《橄榄树》 梵高
《蒙娜丽莎》 达芬奇
色彩风景写生
《自画像》 梵高
(认真观看作画步骤与细节)
任务A:小组在大画板上运用色彩混合法画一 张风景画。 任务B:运用点彩画法画不同形态的向日葵, 将画好的向日葵沿外轮廓剪下,并在背面贴 双面胶。
• 学生点评——尝试从1.整体画面构图、 2.用色、3.笔触上进色彩的表现手法是多样的,除了
混合法、点彩法,还有平涂法、堆积 法等等。






1.这节美术课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 个知识点?
2.对这节课的内容是否存在疑问?
笔触:
笔在纸上留 下的痕迹。
笔触可见
笔触粗犷、明显 笔触细腻、不明显
色相环
三原色:
邻近色:
邻近色:颜色彼此近似,冷暖性质一致,色
调统一和谐、感情特性一致。在24色相环上任选 一色,与此色相距90度,即称为邻近色。如:红 色与黄橙色、蓝色与黄绿色等。

3.表现性色彩的应用-冀美2011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3.表现性色彩的应用-冀美2011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3.表现性色彩的应用-冀美2011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表现性色彩;
2.了解表现性色彩的种类和表现方法;
3.能够在绘画作品中运用表现性色彩。

二、教学重点
1.学会通过色彩来表现某种情感或意境;
2.理解表现性色彩的概念;
3.了解表现性色彩的种类和表现方法。

三、教学难点
1.能够自己运用表现性色彩,表现某种情感或意境。

四、教学过程
1. 介绍表现性色彩
1.显示单词“表现性色彩”和图像,让学生自己来猜测这个概念的具体含义。

2.请学生做一下课本上的P31-1学生手册,了解表现性色彩的定义和意义。

2. 讲解表现性色彩的种类和表现方法
1.通过P31-2学生手册,学习表现性色彩的三种类型和它们的表现方法。

2.引导学生从P31-3学生手册中了解如何在绘画中运用表现性色彩。

3. 运用表现性色彩
1.通过P31-4学生手册进行一个绘画实践,运用今天所学的表现性色彩的知识,来表现某种情境或者意境。

2.学生们交换彼此的作品,并在小组中进行分享,讨论和批评。

五、教学评价
1.通过学生们对P31-4学生手册的实践操作,了解学生对表现性色彩的掌握情况。

2.在课程结束时,进行一个小测验,以测试学生对今天所学内容的了解情况。

六、教学反思
1.在课堂中,学生对表现性色彩的理解有很大的提升,可以具体地把握色彩的情感和意境表现。

2.在实践环节中,带领学生们画出了很多具有表现性色彩的画作,让学生感受到了色彩的魔力和创造性的表达。

六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冀教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冀教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冀教版)第一色彩的对比教材分析:《色彩的对比》是一节色彩知识。

色彩具有多样性,当两种以上的色彩以空间或时间关系相比较,表现出差别,产生比较作用时,就产生了色彩对比。

色彩的对比包括色相对比、明度对比、冷暖对比等。

有些色彩的对比给人的感觉是强烈的、活跃的,有些色彩的对比则相对较为柔和。

本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习与感受色相之间产生的较为强烈的对比。

教学目标:学习色彩对比的知识,提高对色彩的感觉和辨识能力。

2欣赏感受大自然、生活及美术作品中的色彩对比之美。

3大胆尝试运用对比色进行美术创作。

教学过程: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色彩的对比,感受学习色彩对比的重要性。

⑴理解什么是对比和什么是色彩的对比。

⑵观看,观察生活中及美术作品中色彩的对比,理解色彩之间存在对比的意义。

通过欣赏身边的色彩或是美术作品中的色彩让学生思考“如果世间万物只有一种色彩你会感觉怎样?”让学生明白正是因为色彩之间的对比作用,所以我们的世界才是现在这样的五彩斑斓,充满活力。

抓住重点,学习色彩对比的知识。

色彩的对比分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冷暖对比等。

本节所学的色彩对比主要是指色彩之间所呈现的比较强烈的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是指因色相之间的差别而形成的对比。

这种对比在生活及美术作品中无处不在,在各种不同颜色的对比中,以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之间形成的对比最为强烈,由于它们之间是互为补色关系,所以我们称之为补色对比。

教学时,可以先从补色对比入手进行教学,着重引导学生感受比较强烈的色彩对比之美。

欣赏感受色彩对比之美,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一定要把色彩知识的学习与感受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

例如:可以带领学生欣赏色彩对比比较强烈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绘画作品中都使用了哪些主要的颜色?这些颜色之间的对比程度怎样?你认为画家用这样的色彩对比想表达什么?画面上的色彩对比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指导学生用对比色创作美术作品。

冀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2020年整理).pptx

冀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2020年整理).pptx
1. 学习色彩对比的知识,提高对色彩的感觉和辨识能力。 2. 欣赏感受大自然、生活及美术作品中的色彩对比之美。 3. 大胆尝试运用对比色进行美术创作。 教学过程: 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色彩的对比,感受学习色彩对比 的重要性。 ⑴理解什么是对比和什么是色彩的对比。 ⑵观看课件,观察生活中及美术作品中色彩的对比,理解色彩之 间存在对比的意义。通过欣赏身边的色彩或是美术作品中的色彩让学 生思考“如果世间万物只有一种色彩你会感觉怎样?”让学生明白正
这些颜色之间的对比程度怎样? 你认为画家用这样的色彩对比想表达什么? 画面上的色彩对比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指导学生用对比色创作美术作品。 (3)让学生运用对比色在纸上进行绘画创作。在绘画创作之前, 教师要提示学生思考:
你创作的主题是什么,是否适合用对比色来表现,为什么?
2
你打算利用怎样的对比色来作画? 你想利用这样的对比色表达怎样的感受? 学生作品完成后,在讲评活动中,大家谈论的主题也要一直围绕着 感受与认识色彩对比来进行。 教学反思:
3
和》一课则着重于让学生体验色彩之间因为存在着弱对比关系而形成 的比较协调的色彩感觉。一般来说,当我们说起色彩的调和时,主要 是指邻近色和同类色。在色轮中,凡在 60°范围之内的颜色之间的 对比关系都比较弱,我们称之为邻近色。同类色指的是在同一色相中 不同颜色的变化,我们称之为同类色。
同类色或邻近色的相互搭配使用,给人协调统一、层次丰富的美 感。 教学目标:
第二课色彩的调和
教材分析: 《色彩的调和》是继色彩的对比之后的又一节色彩课,本课主要
是让学生感受和了解调和之美。从色彩学的角度来说,只要存在两种 及两种以上颜色,颜色之间就会形成色彩对比关系,只不过是色彩之 间的对比关系有强对比和弱对比之分而已。在《色彩的对比》一课中, 我们重点让学生感受色彩之间存在的比较强烈的对比,而《色彩的调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冀教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冀教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冀教版)课时计划XX年9月3日本学期第1节教学内容冀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一课色彩的对比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色彩的对比》是一节色彩知识课。

色彩具有多样性,当两种以上的色彩以空间或时间关系相比较,表现出差别,产生比较作用时,就产生了色彩对比。

色彩的对比包括色相对比、明度对比、冷暖对比等。

有些色彩的对比给人的感觉是强烈的、活跃的,有些色彩的对比则相对较为柔和。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学习色彩对比的知识,提高对色彩的感觉和辨识能力;2.过程和方法:欣赏感受大自然、生活及美术作品中的色彩对比之美;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大胆尝试运用对比色进行美术创作。

重点、难点和关键重点: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什么是色彩的对比,感受学习色彩对比的重要性。

2、理解什么是对比和什么是色彩对比。

3、准确的画出色环教学具准备彩色笔尺子图画纸课时安排2课时本学期第1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情境导入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色彩的对比,感受学习色彩对比的重要性。

⑴理解什么是对比和什么是色彩的对比。

⑵观看,观察生活中及美术作品中色彩的对比,理解色彩之间存在对比的意义。

通过欣赏身边的色彩或是美术作品中的色彩让学生思考“如果世间万物只有一种色彩你会感觉怎样?”让学生明白正是因为色彩之间的对比作用,所以我们的世界才是现在这样的五彩斑斓,充满活力。

二、探索新知抓住重点,学习色彩对比的知识。

色彩的对比分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冷暖对比等。

本节课所学的色彩对比主要是指色彩之间所呈现的比较强烈的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是指因色相之间的差别而形成的对比。

这种对比在生活及美术作品中无处不在,在各种不同颜色的对比中,以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之间形成的对比最为强烈,由于它们之间是互为补色关系,所以我们称之为补色对比。

教学时,可以先从补色对比入手进行教学,着重引导学生感受比较强烈的色彩对比之美。

欣赏感受色彩对比之美,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一定要把色彩知识的学习与感受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

六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冀教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冀教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冀教版)教案目录:一、课程简介二、教学目标三、教学内容四、教学过程五、作业布置与评价一、课程简介本课程以冀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材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美术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使学生能够欣赏和理解美术作品的美。

2. 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各种美术技法创作出有创意的美术作品。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和协作交流。

三、教学内容1. 美术基础知识:学习美术的基本概念、技法和美术史知识。

2. 美术欣赏:欣赏和分析经典美术作品,了解不同流派和艺术家的特点。

3. 美术创作:学习各种美术技法,如绘画、剪纸、雕塑等,创作出有创意的美术作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美的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简要介绍美术的基本概念和技法,讲解欣赏的美术作品的特点和背景。

3. 示范:展示一幅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边讲解边演示,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实践。

4. 创作:学生根据所学的美术技法和创意,独立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老师进行总结评价。

五、作业布置与评价1. 作业布置:根据教学内容,布置相关的美术创作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2. 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创意、技法和表现能力,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 示范教学:老师现场示范美术创作的步骤和技巧,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创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冀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材。

2. 教具:画纸、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美术用品。

3. 参考资料:相关美术作品、图片、视频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导入环节
(1)出示色环给学生看,让学生说出最喜欢什么颜色?为什么喜欢?
老师:每个人所说的都不一样,这就是我们主观的想法,头脑中的认识或看法,不以外界影响的主观思想。

(2)让学生大胆想象如果要用颜色表达人物不同情绪会用什么颜色?红色表现生气,橘色暖色调表现高兴,紫色深蓝表现悲伤,
老师:美术创作的两种方式:再现性色彩和表现性色彩。

表现性色彩这就是我们的主观色彩,根据我们脑中对色彩的感知和认识,作者根据创作意图,突出和强化作者主题,深刻表达作者得思想,我们绘画。

再现性色彩是作者的观察到的客观世界的真实色彩,一般是真实写照,描绘的事物形神具备。

那接下我们来看看画家笔下是表现性色彩,即主观性感受色彩作品。

还是再现性色彩客观反映真实世界的。

2.讲授新课
(1)下面大家来翻开课本第10页,我们来一起看看《迎接曙光》这幅画,作者想表达什么呢?大家看这幅画主色调是不是红色的,画面的色调深沉而华丽,作者表达了新中国的缔造者们像冉冉升起的曙光,表达一中革命情怀。

主色调是什么?曙光的色彩对画面内容有什么帮助?
(2)《马蒂斯夫人的肖像》马蒂斯野兽派创始人和代表人物,他的风格奔放无拘无束。

大家说这幅画里用了什么颜色呢?
对大量运用红色绿色紫色这些亮丽的颜色,来表达作者的情感。

没有依据模特真实颜色来进行绘画,这就是表现性色彩,他曾说过“我把色彩用学生说出自己的想
法,认识到是自己独
有的想法,就是主观
感受
感受作品带来的冲
击力,进一步了解了
主观性色彩,体会亮
丽的颜色带来的冲
击力,跳出固有的颜
色,开拓想象力。

教师鼓励学生大
胆的说出自己的
主观认识,并鼓
励学生没有对
错,引导学生了
解不同的色彩表
现形式的美术作
品。

随着儿童年龄的
增长,他们对客
观世界的关注越
来越多,绘画的
风格也越来越倾
向于写实,他们
开始认为那些形
象真、色彩像的
画才是好画,反
而并不容易认同
那些充满激情的
表现性色彩绘
画,所以要随时
纠正孩子的片面
观念,引导学生
了解不同表现形
式的美术作品,
开阔学生的艺术
限界。

作感情的表达,而不是对自然进行抄袭”,我们也要像马蒂斯一样,把色彩应用到我们的主观感情上。

(3)《住所周围的风景》康定斯基抽象派人物,名字就能看出来所描绘的有人物,街道,树木和房子。

谁能告诉我这些事物都是什么颜色的?是不是和我们平时所见的不一样,作者用点线面构成了一幅主观,即兴的画作,大量的红色给我们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新鲜的感受。

总结:每一副画作都有特殊的色彩,作者用主观意识进行创作,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

我们要发现生活中的美,且不能被固有的颜色所拘束,要发挥我们大胆的想象力。

3.布置作业
画一幅主观感受色彩表现的我们身边的一景(街道,校园和家里等)要求:发挥想象力表现丰富多彩,富有个性的画面。

4.互评环节
评价以自评为主进行讲评活动。

学生的作品完成之后,可以开展‘我形我绘’为主题的讲评活动,讲评时建议以学生的自我介绍为主,说说自己是怎样选择色彩来表现的,自己画面上的色彩表现了自己什么样的感受?
总结,本节课所学了表现性色彩,主观感受,主观即使我们的自己的想法。

主观性色彩是打破固有的形式,赋予新的形态,颜色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没有标准,对错之分。

这节课要求我们大胆的想象,色彩是绘画的的艺术再现的重要手段,我们不仅表现生活中真实的颜色,还要用自己的方法观察和表现生活。

学生动笔作画,把主
观感情表现出来,体
现在画作上
学生介绍画作内容,
作画时的感情,大量
运用了什么颜色。

是学生更深一步
了解主观性色
彩,并落实到动
手上,实际应用
操作
锻炼学生概括能
力,表达能力和
创新能力。

课堂
上的互动使学生
记忆知识更加深
刻。

作业设计画一幅表现性色彩表现的我们身边的一景(街道,校园和家里等)
要求:发挥想象力表现丰富多彩,富有个性的画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