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课外阅读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意见

合集下载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阅读工作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阅读工作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阅读工作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阅读工作意见阅读是中小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方式,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中小学生阅读工作,先后下发了《盐城市加强中小学语文和英语课外阅读指导意见》、《关于开展盐城市中小学“双语”阅读先进学校创建评比活动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强化了学校图书配备等基础建设,开展了一系列阅读指导活动,培植了一批阅读工作先进学校,促进了学生素养的有效提升。

但是,全市中小学阅读工作开展得还不够平衡,有的学校阅读工作尚不够扎实有效。

为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决定在全市中小学进一步强化阅读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积极响应“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号召,秉持“适合的教育”理念,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强化对中小学生阅读的深入研究与指导,让阅读真正成为教师的工作方式和学生的学习习惯。

通过广泛深入的阅读传承人类优秀文化,丰富学生精神世界,培育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二、阅读目标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通过系列化的阅读活动,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经典,夯实学生文化知识基础。

2.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引导学生在大量阅读中学会并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有独立阅读思考与辨析能力;注重阅读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感受情境和理解作者意图的能力。

坚持以读促说、以读促写、以读促用,全面提高学生阅读积累后的综合运用能力。

3.培育学生人文科学素养。

开展适合相应学段、年级及学生自身兴趣的阅读,拓展学生学科之外的视野与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使学生获取多方面信息与知识,提升人文科学素养。

4.陶冶学生道德情操。

通过阅读活动,使全市中小学生养成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意志品格和理想追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三、阅读要求各地各学校要根据实际,分学段规划确定中小学生的阅读内容。

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课外阅读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课外阅读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课外阅读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意见阅读是学生最基本的学习形式,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积累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途径,阅读滋养精神,阅读丰富人生,阅读提升能力。

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都要提高对阅读重要性的认识,按照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强化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通过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和辨别鉴赏能力,让学生从阅读中汲取知识、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促进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为终身学习和未来生活奠定厚实的基础。

现对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课外阅读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提出如下意见: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语文课程标准》把课外阅读放到了极其重要的位臵,要求十二年课外阅读总量在700万字以上。

目前,我市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缺乏系统计划、系统管理,学校图书陈旧,使用率较低。

二是部分教师思想观念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忙于应试教育,关注课内阅读,忽视课外阅读。

三是家长认识不到位,为让孩子买吃买穿舍得花钱,但是为孩子买书却舍不得。

四是中小学生没书读和很少读书,读书缺乏教师和家长的引导和督促。

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阅读质量的提高首先要以阅读量为前提,在量的保证下才能提高质的效果。

要解决好课外阅读的量和质的问题,使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落到实处。

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阅读问题,要从“三个面向”的高度,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全力做好小学生课外阅读工作。

二、明确目标,整体推进工作目标:精心选择课外阅读内容。

要从实际出发全面规划,切实把课外阅读工作抓上手、抓到位,努力形成“人人爱读书,人人在读书”的良好局面。

要明确课外阅读的基本量。

充分扩大课外阅读面。

引导学生看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书籍或文章,让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参考,在学习课文后拓展。

积极开展“时文阅读”活动,帮助学生养成每日阅读报刊的习惯。

在提倡学生阅读文艺类、社科类图书的同时,积极鼓励学生阅读科普方面的书籍。

论有效提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质量的方法

论有效提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质量的方法

论有效提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质量的方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还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文学修养。

当前一些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质量参差不齐,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提升教学质量。

下面将介绍一些有效提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质量的方法。

建立科学合理的阅读教学体系是提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质量的关键。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合理地安排阅读内容和阅读任务。

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阅读水平设置不同的阅读目标和要求,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

还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多采用一些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读物,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加投入,乐在其中。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是提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阅读能力是学生理解、分析和评价文本的能力,可以通过设置问题、讨论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而阅读习惯则是学生养成好的阅读习惯,要培养学生持之以恒地进行阅读,可以通过布置阅读任务、鼓励学生读书笔记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和教学指导也是提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教师是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主体,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经验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

应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专业水平,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阅读。

还要加强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让老师们相互学习,相互提高,共同提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质量。

合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也是提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现代化技术手段可以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多媒体教学等方式来丰富阅读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来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要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质量提升。

家庭是学生最重要的社会化环境,家长的态度和行为直接关系着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阅读工作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阅读工作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阅读工作意见阅读是中小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方式,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中小学生阅读工作,先后下发了《盐城市加强中小学语文和英语课外阅读指导意见》、《关于开展盐城市中小学“双语”阅读先进学校创建评比活动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强化了学校图书配备等基础建设,开展了一系列阅读指导活动,培植了一批阅读工作先进学校,促进了学生素养的有效提升。

但是,全市中小学阅读工作开展得还不够平衡,有的学校阅读工作尚不够扎实有效。

为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决定在全市中小学进一步强化阅读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积极响应“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号召,秉持“适合的教育”理念,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强化对中小学生阅读的深入研究与指导,让阅读真正成为教师的工作方式和学生的学习习惯。

通过广泛深入的阅读传承人类优秀文化,丰富学生精神世界,培育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二、阅读目标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通过系列化的阅读活动,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经典,夯实学生文化知识基础。

2.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引导学生在大量阅读中学会并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有独立阅读思考与辨析能力;注重阅读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感受情境和理解作者意图的能力。

坚持以读促说、以读促写、以读促用,全面提高学生阅读积累后的综合运用能力。

3.培育学生人文科学素养。

开展适合相应学段、年级及学生自身兴趣的阅读,拓展学生学科之外的视野与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使学生获取多方面信息与知识,提升人文科学素养。

4.陶冶学生道德情操。

通过阅读活动,使全市中小学生养成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意志品格和理想追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三、阅读要求各地各学校要根据实际,分学段规划确定中小学生的阅读内容。

要结合各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分年级制定阅读计划,明确阅读时间、阅读书目、阅读效果,确保阅读的系统性与实效性。

关于切实加强中小学生阅读工作的意见-盐城教育

关于切实加强中小学生阅读工作的意见-盐城教育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阅读工作意见阅读是中小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方式,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中小学生阅读工作,先后下发了《盐城市加强中小学语文和英语课外阅读指导意见》、《关于开展盐城市中小学“双语”阅读先进学校创建评比活动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强化了学校图书配备等基础建设,开展了一系列阅读指导活动,培植了一批阅读工作先进学校,促进了学生素养的有效提升。

但是,全市中小学阅读工作开展得还不够平衡,有的学校阅读工作尚不够扎实有效。

为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决定在全市中小学进一步强化阅读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积极响应“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号召,秉持“适合的教育”理念,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强化对中小学生阅读的深入研究与指导,让阅读真正成为教师的工作方式和学生的学习习惯。

通过广泛深入的阅读传承人类优秀文化,丰富学生精神世界,培育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二、阅读目标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通过系列化的阅读活动,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经典,夯实学生文化知识基础。

2.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引导学生在大量阅读中学会并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有独立阅读思考与辨析能力;注重阅读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感受情境和理解作者意图的能力。

坚持以读促说、以读促写、以读促用,全面提高学生阅读积累后的综合运用能力。

3.培育学生人文科学素养。

开展适合相应学段、年级及学生自身兴趣的阅读,拓展学生学科之外的视野与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使学生获取多方面信息与知识,提升人文科学素养。

4.陶冶学生道德情操。

通过阅读活动,使全市中小学生养成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意志品格和理想追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三、阅读要求各地各学校要根据实际,分学段规划确定中小学生的阅读内容。

要结合各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分年级制定阅读计划,明确阅读时间、阅读书目、阅读效果,确保阅读的系统性与实效性。

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及指导建议

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及指导建议

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及指导建议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语文课外阅读对学生的阅读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提高语文水平?本文将从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一些实用的指导建议入手,为大家详细探讨。

重要性语文课外阅读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词汇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更能够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广泛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文体和题材的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指导建议1.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学校和家庭应共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鼓励学生多读好书。

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家长可以给予孩子足够的阅读空间和支持,共同推动学生的阅读热情。

2.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包括文学名著、科普读物、历史故事等不同类型的书籍。

多样化的阅读内容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

3.阅读心得分享鼓励学生在阅读后进行心得体会和分享。

可以通过班级分享会、读书笔记等形式,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感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想碰撞。

4.阅读引导与辅导老师和家长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阅读引导和辅导,帮助他们理解阅读内容,培养批判性思维。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语文课外阅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和有效的阅读指导,可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热爱,培养他们的自主阅读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语文课外阅读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和有效的阅读指导,可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为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带来更多的收获。

论有效提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质量的方法

论有效提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质量的方法

论有效提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质量的方法提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质量一直是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因为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的语文水平提升和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有效提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质量却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探讨几种有效提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质量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升课外阅读教学质量的基础,只有激发了学生对阅读的热爱,他们才能愿意主动去接触、阅读各种书籍。

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采取如下方法:1. 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

学校图书馆、教室角落、学生宿舍等地方都可以设计成舒适的阅读环境,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氛围。

2. 注重人文关怀。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也要尊重他们的阅读选择,不要将自己的阅读偏好强加给学生。

3. 创新阅读形式。

将阅读与其他形式的活动结合起来,例如阅读分享会、阅读比赛、阅读展览等,能够增加学生对阅读的参与度和趣味性。

二、精心设计阅读教学内容阅读材料的选择对提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质量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要想让学生从阅读中获益,教师需要精心设计阅读教学内容,确保材料的质量和适宜性。

具体做法如下:1. 多样化的阅读材料。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包括童话故事、儿童文学、自然科普等多样化的阅读材料,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阅读需求。

2. 确保内容质量。

阅读材料应当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需求,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兴趣。

3. 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

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他们进行深度阅读,提出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从阅读中获取更多的启发和启示。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确保阅读教学内容的质量和适宜性,从而提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质量。

三、注重阅读技能的培养除了阅读兴趣和阅读内容外,提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质量还需要注重阅读技能的培养。

只有在掌握了良好的阅读技能后,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读的内容。

中小学语文和英语课外阅读的指导意见

中小学语文和英语课外阅读的指导意见

中小学语文和英语课外阅读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为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有效组织和指导全市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阅读是学生最基本的学习形式,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帮助学生在青少年时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初步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树立热爱读书的情感是中小学生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全市中小学生应当按照语文、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强化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通过语文、英语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和辨别鉴赏能力,让学生从阅读中汲取知识、学会学习、学做真人,促进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为终身学习和未来生活奠定厚实的基础。

二、阅读目标1.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2.扩展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3.帮助学生掌握朗读、默读、吟诵、精读、略读、浏览、勾画圈点、提纲挈领等方法;4.引导学生注重积累,注重阅读感受和体验,培养语感;5.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写摘记和读书心得的良好阅读习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和阅读欣赏能力。

三、基本要求基础教育各学段课程标准对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内容已经提出明确要求,市教科院也将为全市中小学语文、外语各学段提供具体阅读书目,各学校应根据学生的阅读个性和阅读水平,向学生推荐健康向上的、质量较高、对学习有益的读物,分层次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书籍杂志,借此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质量。

1.精心选择课外阅读内容。

全市各地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状况差距很大,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要求不能千篇一律。

各地、各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全面规划,切实把课外阅读工作抓上手、抓到位,努力形成“人人爱读书,人人在读书”的良好局面。

2.明确课外阅读的基本量。

各县(市、区)、各学校可以在市教科院为全市中小学语文、外语各学段提供的具体阅读书目中,选出部分作为现阶段各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但最少不能少于规定量的三分之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课外阅读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意见阅读是学生最基本的学习形式,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积累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途径,阅读滋养精神,阅读丰富人生,阅读提升能力。

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都要提高对阅读重要性的认识,按照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强化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通过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和辨别鉴赏能力,让学生从阅读中汲取知识、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促进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为终身学习和未来生活奠定厚实的基础。

现对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课外阅读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提出如下意见: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语文课程标准》把课外阅读放到了极其重要的位置,要求十二年课外阅读总量在700万字以上。

目前,我市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缺乏系统计划、系统管理,学校图书陈旧,使用率较低。

二是部分教师思想观念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忙于应试教育,关注课内阅读,忽视课外阅读。

三是家长认识不到位,为让孩子买吃买穿舍得花钱,但是为孩子买书却舍不得。

四是中小学生没书读和很少读书,读书缺乏教师和家长的引导和督促。

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阅读质量的提高首先要以阅读量为前提,在量的保证下才能提高质的效果。

要解决好课外阅读的量和质的问题,使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落到实处。

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阅读问题,要从“三个面向”的高度,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全力做好小学生课外阅读工作。

二、明确目标,整体推进工作目标:精心选择课外阅读内容。

要从实际出发全面规划,切实把课外阅读工作抓上手、抓到位,努力形成“人人爱读书,人人在读书”的良好局面。

要明确课外阅读的基本量。

充分扩大课外阅读面。

引导学生看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书籍或文章,让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参考,在学习课文后拓展。

积极开展“时文阅读”活动,帮助学生养成每日阅读报刊的习惯。

在提倡学生阅读文艺类、社科类图书的同时,积极鼓励学生阅读科普方面的书籍。

切实提高课外阅读质量。

任课教师应以教材为依托,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定期开展阅读情况统计和分析,帮助学生及时调整阅读策略。

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制订读书计划,成立读书兴趣小组,建立完善的检查评比机制,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在全市范围内积极开展百个“书香班级”、百个“书香家庭”、百名“书香少年”和百名“书香教师”的“四个一百”评比活动,并努力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从而促进“书香校园”“书香家园”与“书香社区”的形成。

活动规划:各地各学校要把课外阅读提高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高度上来认识,作为学校的一个亮点工程来实施;根据自身的条件,积极规划,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外阅读策略与方法,逐步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加强全市中小学课外阅读活动,分三年实施,2010年广泛宣传,全面启动;2011年树立典型,大力推广;2012年成效验收,评比表彰。

以后逐步形成长效机制,不断提高阅读质量和水平。

三、创新举措,健全机制1.教师阅读,形成示范。

要建立教师读书制度,每年教师的读书总量不得低于100万字,每天读书不得低于1小时,并形成制度,建立教师读书笔记制度。

要建立教师阅览室、图书室,定期开展读书竞赛活动,读书汇报活动,读书笔记展评活动,把教师读书成果纳入教师年度考评。

2.广开书源,增加储备。

要做好宣传和引导工作,通过电视、报纸和广播向家长和社会进行宣传,也可以通过告家长书和倡议书的形式做好宣传工作。

要形成定期订书制度,鼓励学生多订书,多看书。

鼓励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到新华书店看书和买书。

与社区图书馆、市、县区图书馆加强联系,广开书源。

鼓励中小学生将家中的藏书变为“行走的书”,以书为媒,广交书友。

3.纳入课程,强化指导。

学校要积极开设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语文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带领学生潜心阅读经典美文,领略中外名著,吟咏古今诗文,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要求教师不断地探索课外阅读指导的思路,逐步形成课外阅读的基本课型,如:阅读指导课:这种课型主要是教给中小学生阅读的方法;读物推荐课:主要可以通过讲解主要内容、朗诵精彩片段、讲故事等各种形式向学生推荐读物,也可以学生之间、小组之间互相介绍自己喜爱的书籍;阅读欣赏课:主要是引导学生欣赏阅读材料,可以通过配乐朗诵、任务表演等各种方式,促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鉴赏,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积累语言材料,提高审美能力。

读书汇报课:这种课型是在学生课前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汇报自己在课外阅读中的感受与收获。

4.建立阵地,资源共享。

学校图书室是中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重要阵地。

目前,在教育实行“一费制”的情况下,建议学校加强图书室的建设与管理,科学设置图书,添置推荐书目。

学校要有效地建立图书借阅制度,有计划地开展借阅、阅览等活动,能保证中小学生每学期平均借阅3~5本书。

要求图书管理员定期做好新书推荐工作,及时了解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方向,对中小学生进行价值引导,引领他们亲近母语,热爱文学,阅读经典。

5.开展活动,培养兴趣。

建议学校经常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让中小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阅读的快乐和幸福,建议班级经常举办与作家对话、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人物评论会、读书看报心得交流会、美文诵读会、优秀诗文朗诵赛、读书辩论赛、读书笔记展评等活动。

建议学校设置相对固定的日期欢度“读书节”。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展有特色的活动,如成立“书虫”俱乐部,创建课外阅读实验室,将阅读环境装饰得富于童话和科幻色彩,吸引中小学生喜欢去阅读。

各县区每年举办一次读书知识竞赛和读书汇报活动,每校每学期举办一次“读书节”或读书汇报,每个班级每月可以举办一次读书汇报活动,通过活动提高学生读书兴趣,促进学生读书习惯养成。

市教育局将每年举办一次竞赛活动,总结推广各地经验和典型。

四、科学评价,正确引导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促进学校开展课外阅读是一个重要的工作思路。

县区一方面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推进课外阅读的行动计划。

另一方面也要组织有关课外阅读的竞赛、展示、交流、评比等活动,将结果计入学校考核评价之中。

学校要把学生的课外阅读纳入到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之中。

尝试采用活动评价、作品展示、读书记录卡等形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让学生建立自己的课外阅读档案袋,记录自己的阅读经历,积累自己的阅读收获。

林语堂先生说,读书能“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见识,养灵性”。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

”以课外阅读为载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过程。

各地各校要充分认识加强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和长期性,切实开展师生阅读工程,加强学生规定阅读篇目的检查和考核,确保阅读质量,全面提升师生阅读素养,提升语文能力,为推进素质教育和教育内涵建设与精明增长作出贡献。

附件二:小学课外阅读推荐书目1.七彩语文(低、中、高) 江苏教育社杂志(月刊)2.新语文学习(低、中、高、作文) 江苏教育杂志(月刊)2.快乐作文(低、中、高) 河北教育杂志(月刊)4.我要做好孩子-黄蓓佳倾情小说系江苏少儿系列书籍5.草房子-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江苏少儿系列书籍6.撑起伞来等啊等--梅子涵童书系列江苏少儿系列书籍7.今天我是升旗手江苏少儿单本8.爱的教育江苏少儿单本9.青铜葵花江苏少儿单本10.鲁滨逊漂流记江苏少儿单本11.汤姆索亚历险记江苏少儿单本12.尼尔斯骑鹅旅游记吉林文史单本13.绿野仙踪江苏少儿单本14.海底两万里江苏少儿单本15.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江苏少儿单本16.少女的红发卡--程玮至真小说散文系列江苏少儿系列书籍17.精灵豆的魔幻世界南方单本18.安徒生童话--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宝库广东单本19.格林童话--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宝库广东单本20.伊索寓言--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宝库广东单本21.中国经典童话--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宝库广东单本22.中外神话故事光明日报社单本23.窗边的小豆豆南海出单本24.昆虫记北京单本25.365夜故事--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宝库广东单本26.经典成语故事--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宝库广东单本27.影响孩子一生的经典故事--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宝库广东单本28.一千零一夜--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宝库广东单本29.国际大奖小说(爱藏本)--时代广场的蟋蟀新蕾单本30.国际大奖小说--塔克的郊外新蕾单本31.国际大奖小说--钢琴小精灵新蕾单本32.国际大奖小说--夏日历险新蕾单本33.小老鼠皮克历险记上海人美单本34.三国演义上海人美单本35.语文新课标必读经典·长腿叔叔(彩插本)黄山单本36.语文新课标必读经典·昆虫记(彩插本)黄山单本37.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北方文艺单本38.世界未解之谜重庆单本39.中国未解之谜重庆单本40.皮皮鲁外传二十一世纪单本41.大灰狼罗克二十一世纪单本42.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华文单本43.亲亲我的妈妈江苏少儿单本44.假王子湖南少儿单本45.小学生经典古文背诵海燕单本46.经典唐诗100首经典宋词100首经典元曲100首经典古文100篇海燕系列47.小兵张嘎--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湖北系列48.闪闪的红星--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湖北系列49.小英雄雨来--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湖北系列50.芝麻开门--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湖北系列附件三:初中课外阅读推荐书目七年级:1.《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译林出版社2.《繁星·春水》冰心,人民文学出版社3.《童年》(俄)高尔基,译林出版社4.《西游记》吴承恩,人民文学出版社八年级: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俄)奥斯特洛夫斯基,人民文学出版社2.《鲁滨孙漂流记》(英)笛福,译林出版社3.《水浒》施耐庵,人民文学出版社4.《骆驼祥子》老舍,人民文学出版社九年级:1.《朝花夕拾》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2.《名人传》(法)罗曼·罗兰,南京大学出版社3.《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译林出版社选读书目:1.《新语文读本》(1-6)江苏教育出版社2.《男生贾里》,秦文君,上海少儿出版社3.《老舍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4.《人人皆可为国王——梁衡散文精选》,复旦大学出版社5.《风不能把阳光打败》毕淑敏,中国青年出版社6.《安徒生童话选集》(丹麦)安徒生著,叶君健译,浙江文艺出版社7.《泰戈尔诗选》冰心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8.《贾平凹散文精选》,人民文学出版社9.《叶永烈经典科普作品:科学掠影》,中国福利会出版社10.《昆虫记》法布尔,译林出版社11.《老人与海》海明威,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2.《朱自清散文精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3.《清塘荷韵》季羡林,江苏文艺出版社14.《二十世纪外国散文精华》,人民文学出版社15.《中国科普名家名作—不知道的世界(天文篇)》卞毓麟,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6.《周国平散文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17.《二十四番花信》宗璞,江苏文艺出版社18.《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汝龙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中国科普名家名作—不知道的世界(物理篇)》赵世洲,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居里夫人传》(法)艾里·居里著,左明彻译,商务印书馆21.《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赵少侯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2.《余光中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3.《培根人生论》(英)培根,何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4.《莎士比亚戏剧选》译林出版社25.《热爱生命》杰克·伦敦,上海人民出版社26.《红楼梦》曹雪芹,南京大学出版社27.《子夜》茅盾,南京大学出版社28.《欧也妮·葛朗台》巴尔扎克,南京大学出版社29.《三国演义》罗贯中,南京大学出版社30.《家》巴金南京大学出版社31.《呐喊》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32.《寂静的春天》(美)蕾切尔·卡逊,吕瑞兰、李长生译33.《过去2000年最伟大的发明》(美)约翰·布罗克曼,袁丽琴译34.《植物的欲望》(美)迈克尔·波伦著,王毅译35.《数理化通俗演义》梁衡36.《中国科普名家名作—不知道的世界升级版》,中国少儿出版社37.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38.《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美国杰出少年训练计划》(美)肖恩·柯维,陈允明等译(说明:当代文学作品,教师可从“茅盾文学奖”等获奖作品以及近年来发表的各类中外优秀作品中选择推荐,科普类和政治、历史、文化、艺术等各类读物可由语文教师和各有关学科教师商议推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