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速算与巧算
小学三年级数学:乘、除法速算巧算精要+专项练习!孩子练题需要它

小学三年级数学:乘、除法速算巧算精要+专项练习一、乘法凑整思想核心:先把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几个乘数结合在一起,最后再与前面的数相乘,使得运算简便。
理论依据:乘法交换率:a×b=b×a乘法结合率:(a×b) ×c=a×(b×c)乘法分配率:(a+b) ×c=a×c+b×c积不变规律:a×b=(a×c) ×(b÷c)=(a÷c) ×(b×c)二、乘、除法混合运算的性质⑴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乘(或除)以同一个非零数,其商不变。
⑵在连除时,可以交换除数的位置,商不变。
⑶在乘、除混合运算中,被乘数、乘数或除数可以连同运算符号一起交换位置(即带着符号搬家)。
⑷在乘、除混合运算中,去掉或添加括号的规则去括号情形:①括号前是“×”时,去括号后,括号内的乘、除符号不变。
②括号前是“÷”时,去括号后,括号内的“×”变为“÷”,“÷”变为“×”。
添加括号情形:加括号时,括号前是“×”时,原符号不变;括号前是“÷”时,原符号“×”变为“÷”,“÷”变为“×”。
竖式计算25×38= 98×87= 52×39= 92×68=46×59= 17×75= 19×53= 75×18=99×45= 93×39= 65×19= 93×35=33×16= 69×42= 26×76= 68×88=42×59= 84×93= 44×64= 15×95=68×69= 83×29= 32×75 76×92=39×69= 74×64= 73×76= 48×54=35×74= 29×29= 24×18= 96×18=22×56= 55×57= 32×95= 68×19=66×43= 74×38= 98×48= 98×32=29×57= 33×94= 14×49= 83×29=53×93= 85×74= 96×22= 98×26=竖式计算,有☆的验算。
三年级速算与巧算

学科培优数学速算与巧算知识定位本讲知识点属于计算板块的部分,难度并不大。
要求学生熟记加减法运算规则和运算律,并在计算中运用凑整的技巧。
重点难点:找出题目中可以进行“凑整”的数。
利用运算律或者公式调整运算顺序。
考点:做复杂、多个数的连加计算时,利用运算律或者公式,尽量避免进位。
适当调整运算顺序。
知识梳理一、巧算的几种方法:分组凑整法:就是将算式中的数分成若干组,使每组的运算结果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再将各组的结果求和(差)加补凑整法1、移位凑整法:先把加在一起为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相加,然后再与其它的数相加。
2、借数凑整法:有些算式中直接凑整不明显,这时可“借数”或“拆数”凑整。
其他类型的巧算二、基本运算律及公式:两个运算律:一、加法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他们的和不变。
即:a+b=b+a其中a,b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7+8=8+7=15.总结:多个数相加,任意交换相加的次序,其和不变.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他们的和不变。
即:a+b+c=(a+b)+c=a+(b+c)其中a,b,c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5+6+8=(5+6)+8=5+(6+8).总结:多个数相加,也可以把其中的任意两个数或者多个数相加,其和不变。
二、减法在连减或者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算式中没有括号,那么计算时要带数字前面的运算符号“搬家”.例如:a-b-c=a-c-b,a-b+c=a +c-b,其中a,b,c各表示一个数.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变为“-”,“-”变为“+”.如:a+(b-c)=a+b-ca-(b+c)=a-b-ca-(b-c)=a-b+c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添括号时: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那么括号内的数的原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那么括号内的数的原运算符号“+”变为“-”,“-”变为“+”。
(完整版)小学数学三年级速算与巧算技巧

(完整版)小学数学三年级速算与巧算技巧第一讲:速算与巧算关键培养孩子的思维习惯:遇到计算题先观察,再思考,然后选择适合的速算方法!所谓“一看”“二想”“三选择”一、分组法适用于有一定规律的加减混合运算,通过加减重新组合,将原有计算转变为较小数或相同数的计算,从而简便计算过程。
观察:1、数字有一定规律2、符号有一定规律方法:看符号,找周期。
根据符号的规律划分周期,进行分组计算。
切记不要忘了第一个数的符号!1、简单分组例:10 -9 +8 -7 +6 -5 +4 -3 +2 -1+-+-+-+-+-(符号周期为+、-,两个数为一组)则原式=(10-9)+(8-7)+(6-5)+(4-3)+(2-1)=1+1+1+1+1=52、分组有剩余例:20 + 19 –18 + 17 –16 + 15 –14 + 13 –12 + 11 –10++-+-+-+-+-(符号周期为+、-,两个数一组,但第一个数多余出来了)则原式=20 +(19-18)+(17-16)+(15-14)+(13-12)+(11-10)=20+1+1+1+1+1=253、复杂分组例:48 + 47 - 46 -45 + 44 + 43 –42 –41 + 40 + 39 –38 –37 + 36 ++--++--++--+(符号周期为+、+、-,-,四个数一组)则原式=(48 + 47 - 46 -45)+(44 + 43 –42 –41)+(40 + 39 –38 –37)+ 36 =4+4+4+36=48例:15 + 14 –13 + 12 + 11 –10 + 9 + 8 –7 + 6 + 5 –4 + 3 + 2 - 1++-++-++-++-++-(符号周期为+、+、-,三个数一组)则原式=(15 + 14–13)+(12 + 11–10)+(9 + 8–7)+(6 + 5 –4)+(3 + 2–1)=16+13+10+7+4 (这里提醒孩子也要善于观察,每组后两个数先做运算得1,再加第一个数比较简便)=(16+4)+(13+7)+10=20+20+10=504、重新分组(即符号或数字的规律不好用,需要观察重新“排队”分组)例:1-2+3-4+5-6+7-8+9-10+11经观察,数字和符号都是有规律的,可是按照(1-2)+(3-4)……这样分组的话,每个括号里都不够减。
三年级速算-与巧算

三年级名校第一讲速算与巧算教学目标:1.学会“化零为整”的思想。
2.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3.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教学重点:加法、减法和乘法的巧算主要是“凑整”,就是将算式中的数分成若干组,使每组的运算结果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再将各组的结果求和。
教学难点:有些题目直观上凑整不明显,这时可以“借数”。
教学过程:导入:T:同学们来看一看老师这里有2个算式你们喜欢算哪一个?①57689+29273=②100+1000=T:为什么你们都喜欢算算式②呢?因为算式②是整百和整千的数,那么我们如果能将我们在平时计算时变成算式②这样,我们就可以让计算变的更简单,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怎么样让我们平时的计算变成像算式②一样。
(出示课题)新授例1计算(原例2)(1)658-93-58=658-58-93=600=507分析:在做题时先观察算式,看看哪两个数可以凑整?发现658跟58可以凑整,但是这2个数不在一起,我们先要带符号将2个数搬在一起,也就是带符号搬家,然后再将2个数计算。
(2)347-78+53=347+53-78 分析:发现没有2个数相减可以凑成整数,而通过观察发现347+53 =400-78 这2个数相见可以凑成400,所以先带符号搬家,然后在计算。
=322练习:例2(2)演练二(2)总结:我们在计算时不仅有2个数相减可以凑成整数,还有2个数相加可以凑成整数。
而我们会在计算时将可以凑整的数放在一起。
而放在一起的时候要带符号搬家。
例2计算(原例3)(1)875-364-236 分析:在观察式子的时候发现364跟236在一起可以凑整,但=875-(364+236)按照计算顺序不能先计算后面的2个数,如果我们要先=875-600 算着2个数应该怎么办呢?就必须要加上一个括号。
在添=275 括号要注意,在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加上括号后,括号内的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加上括号后,括号内的运算符号“+”变“-”,“-”变“+”。
小学三年级数学奥数知识点速算与巧算

1.快速计算乘法口诀表在小学三年级,学生已经开始学习乘法口诀表。
熟练掌握乘法口诀表是进行速算和巧算的基础。
学生应该掌握1乘以任意数等于该数本身,以及0乘以任意数等于0的原则。
另外,在计算乘法的过程中,还可以利用一些巧妙的方法,如利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计算的步骤。
2.快速计算除法在小学三年级,学生已经开始学习除法运算。
为了进行快速计算除法,学生需要熟悉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将除法问题转化为乘法问题来进行计算。
另外,学生还需要熟悉常见的除法口诀,如9除以任意数的口诀。
3.快速计算加法与减法在小学三年级,学生已经开始学习加法和减法运算。
为了进行速算和巧算,学生可以借助一些技巧。
例如,学生可以利用补数进行计算,将加法问题转化为减法问题或将减法问题转化为加法问题。
另外,在计算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利用进位和借位的方法简化计算的步骤。
4.快速计算小数在小学三年级,学生已经开始学习小数的运算。
为了进行快速计算小数,学生需要熟悉小数的基本概念,如小数点的意义和小数的大小比较。
另外,在计算小数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利用近似计算和适当舍入的方法简化计算的步骤。
5.快速计算整数问题在小学三年级,学生已经开始学习整数的运算。
为了进行速算和巧算,学生需要熟悉整数的基本概念,如正数、负数和零的概念。
另外,在计算整数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利用相反数的概念简化计算的步骤。
6.快速计算组合问题在小学三年级,学生已经开始学习组合的概念。
为了进行快速计算组合问题,学生需要熟悉排列组合的基本原理,如乘法原理和加法原理。
另外,在计算组合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利用化简问题和分类讨论的方法简化计算的步骤。
7.快速计算面积和周长问题在小学三年级,学生已经开始学习面积和周长的计算。
为了进行速算和巧算,学生需要熟悉面积和周长的基本公式,如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公式。
另外,在计算面积和周长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利用化简问题和近似计算的方法简化计算的步骤。
三年级奥数第一讲:速算与巧算

第1讲速算与巧算专题简析:在进行加减运算时,除了要熟练地掌握计算法则外,还需要掌握一些巧算的方法。
加减法的巧算主要是运用“凑整”的方法,把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看作所接近的整数进行简算。
进行加减巧算时,凑整之后,对于原数与整十、整百、整千......相差的数,要根据“多加要再加,多减要再减”的原则进行处理。
另外可以结合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以及减法的性质进行凑整,从而达到简算的目的。
知识点、重点、难点:1、加法的简便运算:(1)A+B=B+A (加法交换律)(2)(A+B)+C=A+(B+C)(加法结合律)2、减法的简便运算:(1)A-B-C=A-(B+C)(2)A-B+C=A-(B-C)注意:加减法同级运算,括号外面是减号的,添上或去掉括号,括号里的符号:加号要变成减号、减号要变成加号。
当所有括号都去掉后,可以将数与前面的符号一起移动,第一个数前面为加号。
王牌例题1在小学奥数中计算中,凑整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解题思想。
凑整只是手段,简算才是目的。
凑整法:1、你有好方法迅速算出下面各题的结果吗?(1)23+45+67= (2)25+53+75+78+47=(3)872+284-272= (4)537-142-58=思路导航:先把加在一起为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相加,再与其他数相加。
举一反三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1)487+321+113+479= (2)723-251+177=(3)773+368+227= (4)34+47+53+66=2、(1)89+123+11+177= (2)235-125+65=(3)483+254-183= (4)271+97-171=(5)425-172-28=王牌例题2你有好办法迅速算出下面各题的结果吗?(1)199+74 (2)347+102(3)784-297 (4)1384-501思路导航:计算时,先将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看作整十、整百、整千来计算,对于原数与整十、整百、整千......相差的数,要根据“多加要再加,多减要再减”的原则进行处理。
三年级速算与巧算教案

三年级速算与巧算教案【篇一:三年级简算教案】一.课题二.教学要求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巧算就可提高运算速度和正确率。
三.教学过程①引入方式②新概念如何讲③例题1.427+3982.7365-1999 3.427+153+173+147 4.678-123-177 =425+2+398 =7365+1-2000=(427+173)+(153+147) =678-(123+177) =425+400 =7366-2000 =600+300 =678-300=825=5366 =900=378=4545 =1000000=292 =2700④随堂练习1.1529-(453+529)2.736-(237+136)3.4253-(453-158)4.4995-(995-580)5.786-2016.99+999+101+10017.9+99+9998.8+98+998+9998+999989.203+199+198+205+201+19610.673-251-14911.653+127+14712.927-178-32213.153+146+154+147 14.763-121-17915.124+241+159+27616.108+34+92+16617.151+150+148+146+15318.842-298 19.1654-599 20.738+59921.832+19722.475-198 23.2412-59624.999+676 25.687+1998 26.1147-99827.769+899【篇二:加减法的巧算教案】教学过程第 1 讲加减法的巧算在进行加减运算时,为了又快又准确,除了要熟练地掌握计算法则外,还需要掌握一些巧算方法。
加减法的巧算主要是“凑整”,就是将算式中的数分成若干组,使每组的运算结果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再将各组的结果求和。
这种“化零为整”的思想是加减法巧算的基础。
三年级数学速算与巧算

速算与巧算举一反三周未加油站分秒第1周[点中典]计算:200×42100×3[一点通]我们观察发现,计算乘数中有0的乘法时,可先不考虑乘数末尾的0,即计算2×4和21×3,然后看原来乘数中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00×4=8002100×3=6300[一练通]计算:8000×4= 300×5= 1500×3= 2300×4= 1800×5= 1700×6= [点中典]计算:199×8[一点通]在这道里199×8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整百数200×8,这样原本是199个8相加的和,现在成了200个8相加的和,也是就说多算了一个8,因此要从200×8里再减去一个8。
原式=200×8-8=1600-8=1592[一练通]计算:⑴5×198 ⑵201×7⑶99×32 ⑷101×23速算与巧算举一反三周未加油站分秒第2周数出下图中有几个角?[一点通]数角的办法可以采用与数线段相同的方法,先以OA 为一边的角有:∠AOB 、∠AOC 2个;以OB 为一边的角有:∠BOC 1个,所以图中共有2+1=3(个)角。
[一练通]数出下图中有几个角?速算与巧算举一反三周未加油站 分 秒 第3周数一数,算一算,下面图中共有几块小正方体?[一点通]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这个图形由3排组成,第一排有4块,中间一排有6块,最后一排有7块。
总块数4+6+7=17(块)。
我们还可以从上往下数,第一层有3块,第二层比第一层多3块,有6块,第三层比第二层多2块,有8块,总块数3+6+8=17(块) [一练通]数一数,算一算,下面图中有多少块正方体?计算:138+45+62+55 [一点通]在这道算式中我们不难看出138与62相加得200,45与55相加得100,因此,在计算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交换加数的位置,把能凑成整十、整百甚至整千的数结合,使得计算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