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格曼烟气黑度仪黑度记录表及使用说明
林格曼黑度检测方法

林格曼黑度检测方法林格曼黑度检测方法(Lindgren's Blackness Test)是一种常用于测试和描述木材炭黑含量的方法。
它是由瑞典木材科学家Nils-Erik Lindgren于1950年提出的。
该方法适用于木材的质量评估和分类,特别是对于炭黑含量的评估,可以用来判断木材炭化程度的高低。
1.样品准备:选择要测试的木材样品,切割成合适的尺寸。
确保样品表面干净,无污渍和杂质。
2.酸溶:将样品放入稀硝酸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通常为数小时),使其被酸溶解。
3.溶液处理:将酸溶木材的溶液转移到乙醚中。
乙醚不溶于水,并且可以将炭黑从酸水溶液中分离出来。
4.搅拌混合:在乙醚和酸水溶液中添加适量的盐酸和水,然后用搅拌器将其混合均匀。
5.澄清:将混合液放置一段时间,待其分层。
然后,将上层的乙醚溶液倒入澄清瓶中。
6.吸光度测量:使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或其他光学仪器,测量乙醚溶液的吸光度。
通过对测量结果进行计算,可以得出样品中炭黑的含量。
炭黑含量越高,样品越接近完全炭化的状态。
然而,林格曼黑度检测方法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注意事项。
首先,该方法只能测量样品中炭黑的含量,无法分辨其他颜色着色物质的影响。
其次,由于该方法是通过化学溶液处理样品,可能会破坏一些组织结构或导致样品变质。
因此,在应用该方法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处理条件和样品。
此外,该方法对于含有活性色素的木材样品可能会产生误差。
总之,林格曼黑度检测方法是一种用于测试木材炭黑含量的常用方法。
它可以通过提取炭黑并测量溶液的吸光度,从而评估木材的炭化程度和质量。
虽然该方法存在一些限制,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被广泛使用,并在木材科学领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烟气黑度原始记录

背景描述:
观测时间:
时分开始;时分结束
观测值累计次数及时间
5级次累计时间min
≥4级<5级次累计时间min
≥3级<4级次累计时间min
≥2级<3级次累计时间min
≥1级<2级次累计时间min
<1级次累计时间min
检测结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1213Fra bibliotek14备注: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采样人:校核人:审核人:日期:
烟气黑度
样品来源:
使用仪器名称:林格曼望远镜型号:仪器编号:
方法依据
测烟望远镜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3年)第五篇第三章三、(二)
观测日期
净化设备
秒
分
15
30
45
60
观测点位置与观测条件
烟囱距离m烟囱所在方向:
烟囱高度m烟囱出口形状:
天气状况:晴口少云口多云口阴口
QT201B型林格曼光电测烟望远镜说明书

前言须知:感谢您选用本公司QT201B型林格曼光电测烟望远镜。
在使用仪器前请您详细阅读本说明书,从中可以获得有关仪器性能、使用方法以及维护等方面的信息,这会有助于您更好的使用该仪器。
如果您有好的建议或需要我们提供更进一步的服务,请与我们联系:主要用途及适用范围.1.1主要用途及适用范围林格曼光电测烟望远镜可对烟气黑度进行监测并记录。
内带电子数据保存空间,能把测试数据保存下来,回室内再做处理。
所有数据通过单片机作初步处理,数据直读。
LCD液晶显示屏显示处理后的数据,打印出的记录数据即可证实被测烟气的林格曼黑度等级。
因此它可对烟气的排放按规定要求进行监测,打印出的记录数据可以作为资料保存起来。
1.2主要技术指标1.望远镜视角放大率10倍2.望远镜观测距离10~1000米3.物镜通光孔径50毫米4.电子林格曼黑度等级0.0~5.0级5.电源内有四节5号可充电电池,外接9V电源第一章安装2.1验收开箱后,请核对仪器的备件和附件与装箱单是否相符,如有损坏或缺件请立即与厂方联系。
2.2仪器适用的工作环境(1)仪器应在干燥、清洁场所使用和保存。
(2)避免灰尘,潮湿和腐蚀性气体。
(3)尽量避免雨天使用。
(4)使用温度范围:-15~+35℃。
(5)相对湿度:≤80%。
2.3组装2.3.1仪器的组成1.仪器电源由三部分组成。
内部充电电池,打印机电源(9V/600mA),主机电源(9V/700mA)。
2.光电测烟望远镜主体。
3.打印机主体。
注意:任何连接之前一定要断电或关上开关,否则损坏仪器。
2.3.2与三脚架的连接支起三脚架,在顶端可看到一个矩形的云台和固定云台的扳手。
将扳手扳转90º,此时可将云台向扳手方向推动,然后即可向上取出云台。
从云台的反面可拉出一个蝶形转环用于转动正面的螺钉,将此螺钉旋入望远镜底部的螺孔中旋紧。
最后再将云台连同望远镜卡回原位。
云台的使用2.3.3使用时的组装1.室内使用取出光电测烟望远镜及主机电源,将主机电源插在光电测烟望远镜电源插口上,即可对光电测烟望远镜充电,打开电源开关,即可使用。
林格曼烟气黑度仪黑度记录表及使用说明

林格曼烟⽓⿊度仪⿊度记录表及使⽤说明附录三 TC-LGM烟⽓⿊度观测记录表观测⼈:校核⼈:观测位置和条件应该在⽩天进⾏观测;观察者的视线应尽量与烟⽻飘动的⽅向垂直;观察烟⽓⿊度⼒求在⽐较均匀的天空光照下进⾏;观察排⽓的仰视⾓尽可能低,应尽量避免在过于陡峭的⾓度下观察。
观测⽅法观察烟⽓的部位应选择在烟⽓⿊度最⼤的地⽅,该部位应没有冷凝⽔蒸汽存在。
观察时,将烟囱排出烟⽓的⿊度与林格曼烟⽓⿊度图进⾏⽐较,记下烟⽓的林格曼级数。
如烟⽓⿊度处于两个林格曼级之间,可估计⼀个0.5 或0.25 林格曼级数。
连续观测烟⽓⿊度的时间不少于30min,每分钟观测4 次。
观察者不宜⼀直盯着烟⽓观测,⽽应看⼏秒钟然后停⼏秒钟,每次观测(包括观看和间歇时间)约15s,连续观测烟⽓⿊度的时间不少于30min。
观察烟⽓宜在⽐较均匀的天空照明下进⾏。
如在阴霾的情况下观察,由于天空背景较暗,在读数时应根据经验取稍偏低的级数。
记录1 现场情况记录观察者应按现场观测数据记录表格(附录三)的要求,填写观测⽇期、被测单位、设备名称、净化设施等内容,并将观测点到烟囱的⼤致距离、烟囱所在的⽅向、风向和风速,天空情况(是否有云及云的颜⾊)以及烟⽻背景的情况逐⼀填⼊表内。
2 现场观测记录烟⽓⿊度的观测值,每次观测15s 记录⼀个读数,填⼊观测记录表格(附录三)。
每个读数都应反映15s 内⿊度的平均值。
连续观测烟⽓⿊度的时间不少于30min,在此期间进⾏120 次观测,记录120 个读数。
对于烟⽓⾮常稳定的污染源,可酌情减少观测频次,每分钟观测2次,连续观测30分钟,在此期间进⾏60次观测,记录60个读数。
5.6计算1 按林格曼⿊度级别将观测值分级,分别统计每⼀⿊度级别出现的累计次数和时间。
2 按以下原则确定烟⽓⿊度级别:1 林格曼⿊度5级:30分钟内出现5级林格曼⿊度时,烟⽓的林格曼⿊度按5级计。
2 林格曼⿊度4级:30分钟内出现4级及以上林格曼⿊度的累计时间超过2分钟时,烟⽓的林格曼⿊度按4级计。
烟气黑度检测仪表

烟气黑度检测仪表产品名称:OU4403林格曼数码烟气黑度仪∙产地:中国销售:沧州欧谱∙简介:OU4403数码测烟望远镜把各国通用的标准林格曼烟气浓度图缩制在一块玻璃上,从而对烟气黑度进行监测。
将在望远镜目镜中看到或由数码照相机拍摄到的烟气与林格曼烟气浓度图直接作对比,即可确定烟气的黑度等级。
∙一、产品用途OU4403数码测烟望远镜把各国通用的标准林格曼烟气浓度图缩制在一块玻璃上,从而对烟气黑度进行监测。
将在望远镜目镜中看到或由数码照相机拍摄到的烟气与林格曼烟气浓度图直接作对比,即可确定烟气的黑度等级。
它使烟气黑度的测试变得快速、简便,使监测工作的准确度得到提高。
因此该仪器可广泛应用于各地的环境保护部门和各工矿企业的烟气黑度测定工作。
通过对烟气黑度的测定,可以分析烟气排放对空气的污染程度及燃料的燃烧利用率,从而为环境管理和节约能源提供有效的监测手段。
三、结构原理OU4403烟气黑度仪器采用双目棱镜望远系统,而在望远镜分划板上制有相应干林格曼烟气浓度图1-5级的灰度阶梯块,全透明部分则为0级、观测者通过望远镜左侧目镜将烟尘目标与该级灰度阶梯块比较,从而测定烟气黑度标准等级。
四、使用方法从皮袋中取出仪器,脱气目镜盖和物镜盖,然后将仪器对准被监测的烟囱口,调节望远镜,使烟囱口冒出的黑烟清晰,即可进行比较测定。
测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观测时的照明光(即太阳的直射光或来自天空的照射光)应为侧光,与视线近似地成直角应避免正面光及背光;2、在阴雾情况下,由于天空背景较暗,读数时应记取稍偏低的级别;3、烟囱出口背景上不要有山、树和建筑物之类暗黑的障碍物;4、观察时应代表锅炉正常运转状态,要求锅炉负荷保持在额定负荷的80%以上,此时不得向煤中加水,不得过量鼓风衡释;5、观测不能一次为准,每次间隔可掌握在0.1-1分钟之间,依次记录数据(每次观测瞬时黑度),如烟尘黑度处于二级之间,可估计到1/2级黑度值,最后将测得的值取平均值,即为该烟尘的黑度;五、保养1、仪器应放在通风干燥处,并远离酸碱等挥发笥或腐蚀性较强的化学药品2、在使用过程中,应防止碰撞,仪器外表及花纹橡胶也应避免接触有机溶剂3、远望远镜物镜、目镜等内部零件均经检验并加以密封,不要任意拆开。
G003 烟气黑度(林格曼级)现场监测原始记录表20181228-Y

秒
分
15
30
45
秒
分
15
30
45
0
5
10
15
20
25
1
2
7
12
17
22
27
3
8
13
18
23
28
4
9
14
19
24
29
观测点位置与观测条件:
烟囱距离m;烟囱所在方向;
烟囱高度m;烟囱出口形状;
风向;风速m/s;
气温℃。
天气情况:□晴朗□少云□多云□阴天
烟羽背景:□无云□薄云□白云□灰云
观测值累计次数及时间:
观测开始时间:时分;
观测结束时间:时分。
5级:次累计时间分钟;
≥4级:次累计时间分钟;
≥3级:次累计时间分钟;
≥2级:次累计时间分钟;
≥1级:次累计时间分钟;
<1级:次累计时间分钟。
烟气黑度(林格曼级):
结果:
观测人:校对人:审核人:第页/共页
烟气黑度(林格曼级)现场监测原始记录
被测单位:地址:监测日期:年月日
监测目的:□污染源监测□工程验收□委托其它监测仪器型号:监测仪器编号:
方法依据:《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5.3.3.2环保治理设施名称及运行情况:
观测记录
秒
分
15
30
45
秒
分
15
30
45
秒
分
15
30
45
秒
分
15
30
型林格曼烟尘黑度计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型林格曼烟尘黑度计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1. 引言型林格曼烟尘黑度计是用于测量空气中烟尘含量的仪器,广泛应用于工业、环境监测、烟气治理等领域。
为了确保烟尘黑度计的正常使用和延长其寿命,本文档旨在介绍烟尘黑度计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
2. 安全操作规程2.1 操作前准备•在操作之前,检查烟尘黑度计的外观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确保烟尘黑度计有足够的电源供应,并满足工作要求。
•阅读并熟悉烟尘黑度计的操作手册。
2.2 正确操作•严格按照烟尘黑度计的操作手册进行操作,确保遵循正确的步骤。
•使用合适的防护设备,如手套、护目镜等,以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
•注意操作时的姿势,确保稳定和平衡。
2.3 禁止操作•不得未经许可对烟尘黑度计进行拆卸或修改。
•禁止使用过于损坏的烟尘黑度计。
•不得将烟尘黑度计暴露在高温、高湿度或腐蚀性气体等有害环境中。
2.4 应急措施•在操作烟尘黑度计时,准备好灭火器和急救药品等应急工具和设备。
•定期进行演练,以提高操作人员应对突发情况的应急能力。
•在发生事故或急救情况时,立即采取适当的措施,并及时报告相关人员。
3. 保养规程3.1 日常保养•每次使用完毕后,及时清理烟尘黑度计的外观和工作区域,防止杂物进入仪器内部。
•定期对烟尘黑度计进行功能测试和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避免长时间不使用烟尘黑度计,如需长时间存放,应将其放置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
3.2 定期保养•按照烟尘黑度计的操作手册,定期进行清洁维护,并更换损坏或老化的零部件。
•定期校准烟尘黑度计的测量准确性,确保其与标准设备的一致性。
3.3 专业维护•在烟尘黑度计出现故障或需要维修时,应及时联系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不得未经授权自行拆卸或修复烟尘黑度计,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坏。
4. 结论本文档介绍了型林格曼烟尘黑度计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包括操作前准备、正确操作、禁止操作、应急措施、日常保养、定期保养和专业维护等方面。
林格曼黑度板检测方法

林格曼黑度板检测方法
《林格曼黑度板检测方法》
嘿,大家好呀!今天咱就来讲讲林格曼黑度板检测方法。
话说有一次我去一个工厂参观,就亲眼看到了他们用林格曼黑度板检测废气排放呢。
那场面,可有意思啦!工作人员拿着那块黑度板,就像拿着个宝贝似的,小心翼翼的。
他们把黑度板放在一个特定的位置,然后让废气对着它排放。
我就凑过去看呀,眼睛一眨不眨的,就想看看这到底是怎么检测的。
只见那废气呼呼地冒出来,朝着黑度板就过去了。
工作人员就那么盯着,一会儿看看废气,一会儿瞅瞅黑度板,那表情别提多认真了。
我在旁边心里直嘀咕,这能看出啥呀。
嘿,你还别说,过了一会儿,工作人员就开始嘟囔了,“哎呀,这个黑度差不多到这儿了。
”然后就开始记录数据啥的。
我当时就觉得好神奇呀,就这么一块板子,就能检测出废气的黑度。
而且工作人员那认真的模样,真的让我感受到了他们对环境检测的重视。
这林格曼黑度板检测方法呀,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作用可大着呢!通过这样的检测,就能知道排放是不是达标,能不能保护环境啦。
这就是我亲眼看到的林格曼黑度板检测方法啦,是不是挺有意思的呀?哈哈!以后要是有机会,我还想再去看看呢!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三 TC-LGM烟气黑度观测记录表
观测人:校核人:
观测位置和条件
应该在白天进行观测;观察者的视线应尽量与烟羽飘动的方向垂直;观察烟气黑度力求在比较均匀的天空光照下进行;观察排气的仰视角尽可能低,应尽量避免在过于陡峭的角度下观察。
观测方法
观察烟气的部位应选择在烟气黑度最大的地方,该部位应没有冷凝水蒸汽存在。
观察时,将烟囱排出烟气的黑度与林格曼烟气黑度图进行比较,记下烟气的林格曼级数。
如烟气黑度处于两个林格曼级之间,可估计一个0.5 或0.25 林格曼级数。
连续观测烟气黑度的时间不少于30min,每分钟观测4 次。
观察者不宜一直盯着烟气观测,而应看几秒钟然后停几秒钟,每次观测(包括观看和间歇时间)约15s,连续观测烟气黑度的时间不少于30min。
观察烟气宜在比较均匀的天空照明下进行。
如在阴霾的情况下观察,由于天空背景较暗,在读数
时应根据经验取稍偏低的级数。
记录
1 现场情况记录
观察者应按现场观测数据记录表格(附录三)的要求,填写观测日期、被测单位、设备名称、净化设施等内容,并将观测点到烟囱的大致距离、烟囱所在的方向、风向和风速,天空情况(是否有云及云
的颜色)以及烟羽背景的情况逐一填入表内。
2 现场观测记录
烟气黑度的观测值,每次观测15s 记录一个读数,填入观测记录表格
(附录三)。
每个读数都应反映15s 内黑度的平均值。
连续观测烟气黑度的时间不少于30min,在此期间进行120 次观测,记录120 个读数。
对于烟气非常稳定的污染源,可酌情减少观测频次,每分钟观测2次,连续观测30分钟,在此期间进行60次观测,记录60个读数。
5.6计算
1 按林格曼黑度级别将观测值分级,分别统计每一黑度级别出现的累计次数和时间。
2 按以下原则确定烟气黑度级别:
1 林格曼黑度5级:30分钟内出现5级林格曼黑度时,烟气的林格曼黑度按5级计。
2 林格曼黑度4级:30分钟内出现4级及以上林格曼黑度的累计时间超过2分钟时,烟气的林格曼黑度按4级计。
3 林格曼黑度3级:30分钟内出现3级及以上林格曼黑度的累计时间超过2分钟时,烟气的林格曼黑度按3级计。
4 林格曼黑度2级:30分钟内出现2级及以上林格曼黑度的累计时间超过2分钟时,烟气的林格曼黑度按2级计。
5 林格曼黑度1级:30分钟内出现1级及以上林格曼黑度的累计时间超过2分钟时,烟气的林格曼黑度按1级计。
6 林格曼黑度﹤1级:30分钟内出现小于1级林格曼黑度的累计时间超过28钟时,烟气的林格曼黑度按﹤1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