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喷射混凝土工艺

合集下载

隧道湿喷混凝土施工要点及工艺

隧道湿喷混凝土施工要点及工艺

隧道湿喷混凝土施工要点及工艺随着我国社会与科技的不断进步发展,建筑行业施工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隧道工程中,喷射混凝土施工方法取代了原有的混凝土施工方式,喷射混凝土施工方法具有速度快,支撑及时,支撑质量好,强度高的优点。

并且喷射式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紧凑性,良好的防水性能,极大的施工灵活性,满足工程施工设计要求和质量要求。

在隧道工程中,喷射混凝土具有综合成本低,社会效益好,环境污染低的优势,因此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混凝土湿喷施工可以大大改善隧道施工环境,缩短喷射混凝土的运行周期。

文章以湿喷混凝土施工技术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施工工艺和控制要点。

一、湿式喷射混凝土的基本原理以一定比例混合水泥,沙子,石头和水,搅拌成混凝土,并通过输送管将搅拌好的混凝土泵送到喷嘴。

将其与液体速凝混合物混合,并通过由压力空气补充的能量将混凝土注入待喷涂的表面上。

湿喷混凝土的基本原理是将搅拌混凝土送入湿喷射器,并使用压缩空气与喷嘴处的雾化加速器从计量泵混合到喷嘴,形成束状并喷射到待喷涂的表面上。

添加喷嘴后,使用压缩空气将材料通过软管。

在喷嘴处加水,形成料束,高速推动喷涂表面,潮汐喷雾是提前给碎石堆加水(沙子的含水量不超过8,在石材含水量不大于4)后,将其与水泥混合,并在加入喷射时加入促进剂。

压缩空气用于将材料高速推动通过软管和喷嘴到喷涂表面。

二、湿喷混凝土施工工艺湿喷混凝土施工工艺与普通混凝土施工工艺具有一定的共性,所有材料首先在搅拌机中均匀搅拌。

只有湿喷混凝土施工过程才能在喷雾口添加一种快速凝固剂,利用压缩空气的冲击力迅速形成混凝土。

与干喷混凝土工艺相比,湿喷混凝土施工工艺具有更高,更快的喷涂速度,所形成的混凝土更紧凑。

与潮汐喷雾相比,它可以在喷嘴处与高压水混合并以更高的速度喷射到岩石上。

干喷雾具有大量灰尘和大量反弹。

因此,通过该方法形成的混凝土更耐用并且高度耐渗透。

三、喷混凝土施工要点3.1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

正式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建筑材料的准备,材料采购和工艺验收。

喷射砼根据工艺流程

喷射砼根据工艺流程

喷射砼根据工艺流程隧道喷射砼根据工艺流程一般分干喷、潮喷、湿喷和混合喷四种。

主要区别是各工艺的投料程序不同特别是加水和速凝剂的时机不同。

干喷:干喷是将骨料、水泥和速凝剂按一定比例干拌均匀,然后装入喷射机,用压缩空气使干集料在软管内呈悬浮状态压送到喷枪,再在喷嘴处与高压水混合,以较高速度喷射到岩面上。

干喷使用的机械结构较简单,机械清洗和故障处理容易。

但其缺点是容易产生较大的粉尘,回弹量大,加水是由喷嘴处的阀门控制的,水灰比的控制比较难而且与操作手的熟练程度有关。

潮喷:是将骨料预加少量水,使之呈潮湿状,再加水泥拌和,从而降低上料、拌和和喷射时的粉尘。

但大量的水仍是在喷头处加入和喷出的,其喷射工艺流程和使用机械同干喷工艺。

目前施工现场较多使用的是潮喷工艺。

湿喷:是将骨料、水泥和水按设计比例拌和均匀,用湿式喷射机压送到喷头处,再在喷头上添加速凝剂后喷出。

湿喷混凝土质量容易控制,喷射过程中的粉尘和回弹量很少,是应当发展应用的喷射工艺,但对喷射机械要求高,机械清洗和故障处理较麻烦。

对于喷层较厚的软岩和渗水隧道,则不易使用湿喷。

混合喷射:又称水泥裹砂造壳喷射法,它是将一部分砂加第一次水拌湿,再投入全部水泥强制搅拌造壳;然后加第二次水和减水剂拌和成SCE砂浆;将另一部分砂和石、速凝剂强制搅拌均匀。

然后分别用砂浆泵和干式喷射机压送到混合管混合后喷出。

混合喷射是分次投料搅拌工艺与喷射工艺的结合,其关键是水泥裹砂(或砂、石)造壳技术。

混合喷射工艺使用的主要机械设备与干喷工艺基本相同,但混凝土的质量较干喷混凝土质量好,且粉尘和回弹率有大幅度降低。

但使用机械数量较多,工艺较复杂,机械清洗和故障处理很麻烦。

因此混合喷射工艺一般只用在喷射混凝土量大和大断面隧道工程中。

由于喷射工艺的不同,喷射混凝土强度不锚喷混凝土加固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1 锚喷混凝土加固原理锚喷混凝土是借助喷射机械,利用压缩空气将混凝土拌合料,通过管道高速喷射到已锚固好钢筋网的受喷面上,使其凝结硬化形成一种钢筋混凝土结构。

暗挖隧道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暗挖隧道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暗挖地道发射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1.合用范围本标准合用于暗挖地道混凝土构造干喷或潮喷施工。

2.施工准备资料水泥:水泥的品种、级别、厂别等应切合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应优先采纳硅酸盐水泥、一般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 32.5 级。

水泥进场应有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查验报告,进场后应付其强度、平定性及其余必需的性能指标进行取样复验,其质量切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一般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

当对水泥质量有思疑或出厂超出三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2.1.2 骨料:细骨料应采纳坚硬持久的中砂或粗砂,细度模数宜大于 2.5 ,含水率宜控制在 5%~ 7%。

粗骨料应采纳坚硬持久的卵石或碎石,粒径不宜大于 15mm。

细骨料的质量应切合现行国家标准《一般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查验方法》 JGJ52 的规定,粗骨料的质量应切合现行国家标准《一般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查验方法》 JGJ53的规定,进场后应取样复验合格。

骨料级配应控制在下表所规定的范围内。

表骨料经过各筛径的累计重量百分比(%)骨5 10 15料粒径优5~ 7 10~ 15 17~ 22 23~ 31 34~ 43 50~ 60 78~ 82 100 良4~ 8 5~ 22 13~ 31 18~ 41 26~ 54 40~ 70 62~ 90 100 2.1.3 外加剂:包含速凝剂、减水剂、防水剂等。

外加剂的质量、采纳和使用应切合现行的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 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国家现行标准《发射混凝土用速凝剂》 JC477 等和相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所用外加剂的品种、生产厂家和牌号应切合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外加剂应有产品说明书、出厂查验报告及合格证、性能检测报告,进场应复验。

速凝剂应依据水泥品种、水灰比等,经过不一样掺量的混凝土试验选择最正确掺量,使用前应做与水泥的相容性试验及水泥净浆凝固成效试验,初凝时间不该超出 5min,终凝时间不该超出 10min。

(完整版)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及流程

(完整版)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及流程
1。1。4 养护
喷射混凝土终凝2小时后,应进行养护。采用喷雾养护。养护时间不小于14d.当气温低于+5℃时,不得洒水养护。
1。2 施工控制要点
⑴喷射混凝土原材料先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速凝剂应妥善保管,防止受潮变质。严格控制拌合物的水灰比,经常检查速凝剂注入环的工作状况。喷射混凝土的坍落度宜控制在8~13cm,过大混凝土会流淌,过小容易出现堵管现象.喷射过程中应及时检查混凝土的回弹率和实际配合比。喷射混凝土的回弹率:侧壁不应大于15%,拱部不应大于25%.
⑸喷射完成后应检查喷射混凝土与岩面粘结情况,可用锤敲击检查。同时测量其平整度和断面,并将此断面与开挖断面对比,确认喷射砼厚度是否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当有空鼓、脱壳时,应及时凿除,冲洗干净进行重喷,或采用压浆法充填.
⑹在喷射侧壁下部时,需将上半断面喷射时的回弹物清理干净,防止将回弹物卷入下部喷层中形成“蜂窝”而降低支护强度.
⑶喷射速度要适当,以利于混凝土的压实.风压过大,喷射速度增大,回弹增加;风压过小,喷射速度过小,压实力小,影响喷混凝土强度。因此在开机后要注意观察风压,起始风压达到0.5MPa后,才能开始操作,并据喷嘴出料情况调整风压。一般工作风压:边墙0。3~0.5MPa,拱部0。4~0.65MPa。黄土隧道喷射混凝土时喷射机的压力一般不宜大于0。2MPa。
1.1.3 喷射作业
⑴喷射操作程序应为:打开速凝剂辅助风→缓慢打开主风阀→启动速凝剂计量泵、主电机、振动器→向料斗加混凝土。
⑵喷射混凝土作业应采用分段、分片、分层依次进行,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分段长度不宜大于6m。喷射时先将低洼处大致喷平,再自下而上顺序分层、往复喷射。
①喷射混凝土分段施工时,上次喷混凝土应预留斜面,斜面宽度为200~300mm,斜面上需用压力水冲洗润湿后再行喷射混凝土.

喷射砼工艺和操作流程

喷射砼工艺和操作流程

喷射砼工艺和操作流程简介喷射砼是一种常用于土木工程和隧道建设的施工技术。

该工艺通过高速喷射混凝土来形成保护层或支护结构,以增强土壤或岩石的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喷射砼的基本工艺和操作流程。

工艺步骤1. 准备工作:确定施工区域,清理工作场地,设置喷射砼设备。

2. 混凝土配制:按照设计要求配制混凝土,确保其达到所需强度和流动性。

3. 喷射前准备:安装喷射砼喷嘴和操作系统,校准设备。

4. 喷射砼:将混凝土输入喷射机,调整压力和流量,开始喷射。

控制喷射速度和方向,确保喷射均匀。

5. 确保固化:待喷射砼固化后,检查施工质量,进行必要的修复和完善。

操作流程1. 工地准备:- 清理工作区域,确保地基平整干净。

- 确定喷射砼施工范围和区域,划定边界。

- 设置喷射砼设备,包括喷射机、喷嘴、搅拌设备等。

2. 混凝土准备:-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配合比和混凝土材料。

- 搅拌混凝土,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流动性。

3. 喷射前准备:- 安装喷射砼喷嘴和喷射机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

- 校准喷射机的喷射压力和流量,以适应施工需求。

4. 喷射砼:- 将混凝土送入喷射砼设备的料斗中。

- 控制喷射机的喷射速度和方向,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均匀喷射。

- 连续喷射,确保喷射砼的紧密性和一致性。

5. 施工质量控制:- 检查喷射砼施工质量,包括表面平整度、均匀性等。

- 进行必要的修复和补充,以确保喷射砼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结论喷射砼工艺是一种常用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通过高速喷射混凝土来加固土壤和岩石。

本文介绍了喷射砼的基本工艺步骤和操作流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该技术。

请在实际施工中,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操作,并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隧道施工中的喷射混凝土工艺

隧道施工中的喷射混凝土工艺

隧道施工中的喷射混凝土工艺自从人类掌握了混凝土这一材料后,它就成为了建筑领域的主力军。

而在隧道施工中,喷射混凝土工艺更是得到了广泛应用。

喷射混凝土工艺不仅可以加快施工速度,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在保证隧道建筑安全和延长使用寿命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喷射混凝土工艺是指将混凝土通过喷射喷嘴喷射到施工表面上的一种施工方法。

它与传统的手工浇筑和模板搭建相比,具有速度快、质量好等优势。

而在隧道施工中,喷射混凝土工艺的应用更为广泛。

首先,喷射混凝土工艺可以大大提高施工速度。

隧道的施工周期一般比较长,通常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才能完成。

而传统的手工浇筑工艺在施工中需要等待混凝土凝结,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而喷射混凝土工艺无需等待,通过喷射设备可以迅速将混凝土喷洒到施工表面上,从而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其次,喷射混凝土工艺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在传统的施工工艺中,需要搭建大量的模板和支架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

而喷射混凝土工艺无需搭建模板,只需将喷射设备对准施工表面,通过高速喷射将混凝土喷洒上去即可。

这样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另外,喷射混凝土工艺在保证隧道建筑安全和延长使用寿命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隧道结构一般需要承受来自地面和外界环境的外力影响,而传统的手工浇筑工艺在施工中很难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而喷射混凝土工艺通过高速喷射,可以将混凝土均匀地喷洒在施工表面上,并通过喷射压力将混凝土紧密地与已有结构结合,从而提高了隧道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然而,喷射混凝土工艺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喷射混凝土工艺对于施工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需要熟练的操作技巧和经验。

其次,由于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高压喷射设备,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也增加了。

此外,混凝土的材料配比和混凝土的质量也会对喷射混凝土工艺的效果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隧道施工中的喷射混凝土工艺在提高施工速度、工作效率以及保证建筑安全和延长使用寿命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喷射混凝土支护

喷射混凝土支护

喷射混凝土支护喷射混凝土支护是将混凝土材料喷射到需要加固的地面或构筑物表面,形成一层坚硬、结实的保护层的一种工程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隧道、地铁、水利、矿山、铁路、公路等领域的地质工程和建筑工程中,具有安全、高效、节能等优点,在许多工程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

一、喷射混凝土支护工艺流程1. 边框制作:先在固定混凝土喷射机的位置上,固定边框模板。

2. 泵送混凝土:泵混凝土进入喷射机前部的压缩机并在压缩机由压缩进入混凝土喷射泵。

3. 混凝土喷射:开始恰当设置喷射量、喷射速度等参数,不停喷射均匀的混凝土层。

4. 密封:一段时间后,喷射厚度达到要求,喷射结束,并加强混凝土表面密封,增加强度和保护目标物。

二、喷射混凝土支护的优点1. 安全性高:使用喷射混凝土进行支护的施工过程不需要人员进入施工区域,安全性高。

2. 抗渗性强:由于喷射混凝土中含有特殊添加剂和掺合料,可以大大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3. 节能减排:与传统的混凝土浇筑方式相比,使用喷射混凝土仅需要少量的水泥和水,大大节省了能源和水资源。

4. 施工周期短:相比传统的浇筑方式,使用喷射混凝土支护可以大大缩短建筑工期,提高工程进展速度。

三、喷射混凝土支护的适用范围喷射混凝土支护广泛应用于隧道、铁路、地铁、矿山、高架桥、水利水电等建筑工程中,可以有效保护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例如,在隧道施工中,使用喷射混凝土可以增加隧道的承载能力,防止落石和水流,确保隧道的安全性。

而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喷射混凝土可以有效地减少渗漏问题,保证工程的正常运行。

四、喷射混凝土支护的技术难点1. 混凝土喷射机的使用:混凝土喷射机需要具备合适的操作人员,以保证高效和优质的施工。

2. 混凝土制备和输送:混凝土的制备和输送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以确保混凝土的性能和喷射质量。

3. 质量控制:在喷射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质量控制技术,以保证喷射混凝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总的来说,喷射混凝土支护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技术,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铁路隧道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手册.doc

铁路隧道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手册.doc

隧道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手册版本号:ZGZT1J-NGZQ6-SD-05编制:复核:审核:目录第一章喷射混凝土设计 (2)第二章喷射混凝土工艺框图 (2)第三章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 (3)1、施工准备 (3)1.1技术准备 (3)1.2 原材料及配合比准备 (3)1.3机具准备 (4)2、混凝土搅拌 (4)3、混凝土运输 (4)4、喷射作业 (4)5、养护 (5)第四章喷射砼施工要点 (5)第五章质量检验 (6)第一章喷射混凝土设计隧道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Ⅱ、Ⅲ级围岩拱墙喷射素混凝土;Ⅳ、Ⅴ级围岩拱墙素合成纤维砼、仰拱喷射素砼;喷射砼设计强度等级为C25,24h强度等级不应低于10Mpa。

第二章喷射混凝土工艺框图图1 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图第三章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1、施工准备1.1技术准备施工前,应由专业工程师向现场技术人员、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确认人员、设备、材料、机具、作业环境满足正常作业的要求。

1.2 原材料及配合比准备表1 喷混凝土原材料技术要求表2 C25喷射混凝土理论配合比(㎏/m3)1.3机具准备隧道单口每工作班施工,设备机具配置应结合隧道开挖方法、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配套的生产能力应为均衡施工能力的1.2~1.5倍。

表3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表2、混凝土搅拌湿喷砼搅拌采取全自动计量强制式搅拌机,施工配料应严格按配合比进行操作,速凝剂在喷射机喂料时加入。

3、混凝土运输运输采用砼运输罐车,随运随拌。

喷射砼时,多台运输车应交替运料,以满足湿喷砼的供应。

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离析、水泥浆流失、坍落度变化以及产生初凝等现象。

掺有合成纤维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宜为4~5min。

搅拌完成后随机取样,如纤维已均匀分散成单丝,则混凝土可投入使用,若仍有成束纤维,则至少延长搅拌时间30s才可使用。

4、喷射作业⑴喷射操作程序应为:打开速凝剂辅助风→缓慢打开主风阀→启动速凝剂计量泵、主电机、振动器→向料斗加混凝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中,有湿喷、潮喷、干喷、混合喷法,那么它们有什么本质差别呢?在应用环境和范围上有什么差别?
喷射混凝土是利用压缩空气,将按一定配比的混凝土拌和料通过管道输送并高速喷射到受喷面上凝结硬化,从而形成混凝土支护层。

近年来,喷射混凝土技术以其简单的工艺、独特的效应、经济的造价和快捷的施工速度,在建筑、铁公路隧道施工、矿山井巷建设、边坡加固等领域广泛应用。

隧道喷射砼根据工艺流程一般分干喷、潮喷、湿喷和混合喷四种。

主要区别是各工艺的投料程序不同,特别是加水和速凝剂的时机不同。

干喷:干喷是将骨料、水泥和速凝剂按一定比例干拌均匀,然后装入喷射机,用压缩空气使干集料在软管内呈悬浮状态压送到喷枪,再在喷嘴处与高压水混合,以较高速度喷射到岩面上。

干喷使用的机械结构较简单,机械清洗和故障处理容易。

但其缺点是容易产生较大的粉尘,回弹量大,加水是由喷嘴处的阀门控制的,水灰比的控制比较难而且与操作手的熟练程度有关。

潮喷:是将骨料预加少量水,使之呈潮湿状,再加水泥拌和,从而降低上料、拌和和喷射时的粉尘。

但大量的水仍是在喷头处加入和喷出的,其喷射工艺流程和使用机械同干喷工艺。

目前施工现场较多使用的是潮喷工艺。

湿喷:是将骨料、水泥和水按设计比例拌和均匀,用湿式喷射机压送到喷头处,再在喷头上添加速凝剂后喷出。

湿喷混凝土质量容易控制,喷射过程中的粉尘和回弹量很少,是应当发展应用的喷射工艺,但对喷射机械要求高,机械清洗和故障处理较麻烦。

对于喷层较厚的软岩和渗水隧道,则不宜使用湿喷。

混合喷射:又称水泥裹砂造壳喷射法,它是将一部分砂加第一次水拌湿,再投入全部水泥强制搅拌造壳;然后加第二次水和减水剂拌和成SCE砂浆;将另一部分砂和石、速凝剂强制搅拌均匀。

然后分别用砂浆泵和干式喷射机压送到混合管混合后喷出。

混合喷射是分次投料搅拌工艺与喷射工艺的结合,其关键是水泥裹砂(或砂、石)造壳技术。

混合喷射工艺使用的主要机械设备与干喷工艺基本相同,但混凝土的质量较干喷混凝土质量好,且粉尘和回弹率有大幅度降低。

但使用机械数量较多,工艺较复杂,机械清洗和故障处理很麻烦。

因此混合喷射工艺一般只用在喷射混凝土量大和大断面隧道工程中。

由于喷射工艺的不同,喷射混凝土强度不同,干喷和潮喷混凝土强度较低,一般只能达到C20而混和喷射和湿喷则可达到C30~C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