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演化及趋势_纪华道

合集下载

企业的组织结构及其演化趋势

企业的组织结构及其演化趋势

论文题目:企业的组织结构的演化趋势本文首先深刻阐述了企业组织结构的概念,并说明了根据管理层次的多少或管理幅度的宽窄划分的组织结构的两种基本形态——金字塔式的A型结构和扁平化的Z型结构,此外对现实生活中几种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如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和网络组织)做了一些说明和评价。

然后根据当今世界的发展形势点出企业组织结构面临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种挑战,对企业组织结构的演化趋势作出判断——扁平化、网络化、分立化、柔性化、团队化。

并对其作出相应的阐释,解决了判断的依据问题。

最后总结所得的结论。

关键字:组织结构扁平化网络化分立化柔性化团队化演化趋势ABSTRACTAt first, this article expatiates on the concept of structure of organization of corporations deeply and accounts for the two basic forms ---pyramidal structure like “A”and flat structure like “Z” judging by the width of range of management or the length of levels of administration.In addition there are some descriptions and evaluations on some forms of common organization structure such as form of straight line ,function form, form of straight line and function ,form of subsidiary company,and network . Then I point out the challenge structure of organization of corporations are facing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in our world recent years.Step by step,I make a estimation of the developing trend of corporations'organization structure.That is to say-become to be flat ,network, separation, flexibility, teamwork.Also I make a explanation to them, solving the problem of theoretical bases. At last section,I come to a conclusion.Key words:Organizational Structure;flat;network ;separation ;flexibility ;teamwork;developing trend正文:一组织结构概述:组织结构是一个组织实体为实现其特定目标,完成其工作任务,在职责、职权等方面进行规划所形成的分工协作体系,其核心是组织实体通过设计所形成的正式的职务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包括正式的上下级负责关系,部门组成的方法和各组织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整合、协调的手段等等。

现代企业组织结构的演变与优化

现代企业组织结构的演变与优化

现代企业组织结构的演变与优化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现代企业在不断地进行组织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

本文将介绍现代企业组织结构的演变过程,以及在不同形势下所采取的优化策略。

一、依据功能划分的传统组织结构过去,企业常采用的是传统的功能分工式组织结构。

该结构将企业按照不同的职能划分为相应的部门,例如人力资源部、市场部、财务部等。

每个部门独立负责特定的任务,实现工作的高效分工。

然而,这种组织结构存在很多弊端。

首先,由于各部门相对独立,存在信息的壁垒。

不同部门之间信息的流通不畅,导致信息孤岛现象,影响企业整体决策的准确性。

其次,部门之间的协作存在问题。

由于职能划分明确,各部门往往只关注自己的利益,而忽视了整体协调与合作。

这导致了决策协调困难,进一步影响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灵活性。

二、过渡期的矩阵式组织结构为了解决传统组织结构的问题,一些企业开始尝试引入矩阵式组织结构。

矩阵式组织结构是在传统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项目组织的概念,通过项目团队的设置,将跨部门协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种组织结构的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发挥个体专业能力和创造力,促进员工之间的协作与交流。

同时,项目团队的设置也提高了部门之间的合作效率,加强了信息共享,加快了决策速度。

然而,矩阵式组织结构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协调困难。

由于项目团队具有临时性和灵活性,项目需求频繁变化,导致组织结构的调整和协调工作相对复杂。

其次,权责不清。

在矩阵式组织中,一名员工可能同时接受多个经理的指挥,权责边界模糊,容易出现任务与权责不匹配的情况。

三、现代化的网络式组织结构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现代企业逐渐转向了网络式组织结构。

网络式组织结构强调以信息为纽带,融合企业内外部资源,形成一种开放、协作的组织形态。

首先,网络式组织结构强化了信息共享和沟通渠道。

通过使用企业内部的信息管理系统和互联网技术,各部门、团队和员工之间可以实时交流和协作,提高了决策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公司组织架构的演变与调整

公司组织架构的演变与调整

公司组织架构的演变与调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的规模不断壮大,公司组织架构的调整和演变成为了必然的趋势。

本文将从历史角度出发,探讨公司组织架构的演变以及其背后的原因,并介绍一些常见的公司组织架构模式。

一、传统组织架构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大多数公司采用的是传统的功能型组织架构。

这种架构以部门为基础,按照不同职能将员工划分为各个岗位,并由各个部门的领导负责管理。

这种组织架构的优点在于结构清晰,各岗位的职责明确,有利于分工合作和管理。

然而,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和业务领域的增加,传统组织架构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

二、矩阵式组织架构为了解决传统组织架构的问题,一种新的组织架构模式应运而生,即矩阵式组织架构。

矩阵式组织架构将企业划分为多个项目组或业务单元,并在每个项目组或业务单元中设立负责该项目或业务的负责人。

这样,员工同时属于部门和项目组或业务单元,形成了一个矩阵状的组织结构。

矩阵式组织架构的优点在于促进了跨部门的协作和沟通,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业务整合能力。

然而,矩阵式组织架构也存在着决策权不明确、沟通复杂等问题。

三、平台式组织架构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平台式组织架构逐渐成为新的趋势。

平台式组织架构将企业划分为多个互相联系的平台,每个平台负责不同的业务模块。

平台之间通过信息分享和资源整合进行协作,实现快速响应和灵活调整。

平台式组织架构的优势在于强调创新、灵活性和敏捷性,有利于企业适应市场变化和应对竞争挑战。

然而,平台式组织架构也需要克服平台之间的协同问题和信息流通的难题。

四、网络化组织架构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推进,网络化组织架构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网络化组织架构将企业看作一个网络,通过网络连接各个职能部门、项目组和供应链上下游,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协作和资源共享。

网络化组织架构的优势在于强调全球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提高了企业的灵活性和全球竞争力。

然而,网络化组织架构也需要建立强大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有效的沟通协作机制。

企业组织结构的发展与变化

企业组织结构的发展与变化

企业组织结构的发展与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组织结构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变化。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组织结构经历了从传统的层级式结构到扁平化结构的演变,然后又发展到网络化结构的阶段。

本文将针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发展与变化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传统的层级式结构是一种以管理者为中心,上下级关系清晰明确的组织结构。

这种结构具有明确的权威和职责划分,便于监督和控制。

然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决策层面的复杂化,这种结构逐渐显露出一些弊端。

由于层级过多,信息传递和决策速度变慢,容易产生信息失真和决策滞后的问题。

同时,由于权力集中在高层管理人员手中,容易产生权力滥用和僵化的问题。

为了克服传统层级式结构的弊端,企业开始尝试扁平化结构。

扁平化结构通过减少层级和取消中间管理层,使得沟通更加直接和高效。

这种结构强调团队合作和员工自主性,鼓励员工参与决策和创新。

然而,扁平化结构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由于取消了中间管理层,高层管理者需要直接管理大量的员工,容易导致精力分散和工作效率下降。

另一方面,扁平化结构下的组织边界变得模糊,容易导致责任不清和决策混乱。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企业进一步探索和发展了网络化结构。

网络化结构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组织结构,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企业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协同工作,实现资源共享和合作创新。

这种结构强调灵活性和快速响应,可以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然而,网络化结构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需要大量的投入和技术支持,对企业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另一方面,网络化结构的管理需要更高的沟通和协调能力,涉及到不同部门和地区之间的合作与管理。

总之,企业组织结构的发展与变化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

从传统的层级式结构到扁平化结构,再到网络化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经历了不断变革和创新。

不同的结构形式在不同的时期和背景下产生,并且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局限性。

企业管理论文:企业内部组织架构的变革趋势及经营模式变革趋势

企业管理论文:企业内部组织架构的变革趋势及经营模式变革趋势

企业管理论文:企业内部组织架构的变革趋势及经营模式变革趋势随着21世纪的到来,信息技术越来越深刻的影响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从宏观上看,它影响传统的经济运行模式和经济规则;从微观上看,它将导致企业在组织结构、业务流程、行为方式和经营理念等方面发生巨大变革。

管理信息系统IS)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制定企业战略、提高企业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的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目前,企业的计算机络已成为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随着我国与世界信息高速公路的接轨,企业通过计算机络获得信息必将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的办公及管理都将朝着高效、快速、无纸化的方向发展。

管理信息系统通常用于系统决策,例如,可以利用管理信息系统找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将信息及时反馈给上层管理人员,使他们了解当前工作发展的进展或不足。

换句话说,管理信息系统的最终目的是使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公司现状,把握将来的发展路径。

一个完整的IS应包括:辅助决策系统DSS)、工业控制系统S)、办公自动化系统A)以及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知识库和与上级机关及外界交换信息的接口。

其中,特别是办公自动化系统A)、与上级机关及外界交换信息等都离不开企业内部)的应用。

可以这样说,现代企业IS不能没有Intranet,但Intranet的建立又必须依赖于IS的体系结构和软硬件环境。

传统的IS系统的核心是Slient/Server——客户端/服务器)架构,而基于Internet的IS系统的核心是BSBr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架构。

BS架构比起S架构有着很大的优越性,传统的IS系统依赖于专门的操作环境,这意味着操作者的活动空间受到极大限制;而BS架构则不需要专门的操作环境,在任何地方,只要能上,就能够操作IS系统,这其中的优劣差别是不言而喻的。

试论现代工业企业的组织结构及演变趋势

试论现代工业企业的组织结构及演变趋势

试论现代工业企业的组织结构及演变趋势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实现,推动了各国企业在管理上的交流,这也使我国工业企业的管理措施更加完善,以往厚重的组织结构形式也遭到了淘汰。

而现代企业管理的“金字塔”结构模型虽然仍有应用价值,但是,随着体系的优化和生产模式的转变,这一形态已然无法满足“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

对此问题,本文将对工业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研究,剖析现代结构的优势和发展方向,为正处于发展瓶颈的企业提供理论参考。

标签:组织结构;现代工业企业;“金字塔”0 引言人类在近代共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现代工业企业便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产生,也是就“电气时代”的产物,而“金字塔”组织模型,可以追溯到资本主义出现的14世纪,可谓历史悠久。

不过,这一模型虽然为人类商业提供了600余年的支持,却没有契合“信息时代”的发展步伐,人类的生产和经营正在发生转变,所以,金字塔模型也终将遭到淘汰。

1 企业的“金字塔” 式组织结构“金字塔”模型最大的优势便是在于全面化,将企业所有的生产环节以独立的形式覆盖其中,而从建筑金字塔来看,其基础所占面积越大,能够实现的位置也就越高,所以,“金字塔”组织形式在企业的应用也是如此,力求自下而上完善的设置,目的在于保证顶端的管理者位置的持续。

不过,“金字塔”组织结构在以往管理上确实存在着无可替代的优势,首要体现的就是执行力,现代化管理采取的信息技术仅应用三十余年,更早的企业管理需要上传下达,但各部门之间无法达成有效的沟通,为了避免这一状况,便设置了大量的管理岗,使企业能够良好的运行。

而进入到“信息时代”后,“金字塔”组织模型显然不再适用,原因在于:一是现代管理的人力成本增高,过多的管理岗位设置,会增加企业的成本负担;二是企业竞争力与资本效率相关,厚重的组织模型影响高层的资本管理;三是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推进企业内部沟通,较多的岗位设置会影响沟通效率;四是企业人才体制实现了综合化,能够一人身兼多职,过多的部门壁垒,会影响组织协调性。

企业组织结构模式比较及演变趋势

企业组织结构模式比较及演变趋势

企业组织结构模式比较及演变趋势摘要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牵引着企业组织结构模式的变革,新的组织形态需具备更高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开放性。

在综述比较企业组织结构演绎特征的基础上,对网络型组织、虚拟型组织、水平型组织、学习型组织、自适应型组织等几种模式进行了剖析归纳,并就未来的趋势给出了相关的结论。

关键词企业组织结构模式趋势1 企业组织结构模式特征的转变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已使得传统的层级制结构难于适应其日益动态化的要求。

不管是U型组织结构,还是M型、H型组织结构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已成为新时期企业组织进一步发展的智障。

总的看来,当前企业组织结构变革呈现出非层级制趋势,它要求减少甚至消除“高耸型”层级制组织中常用的直接监控方式,而主张采用自我管理、文化价值观等形式的组织手段。

总之,这种非层级制趋势或者是从层级制结构内部的对立面上对层级制结构进一步发展完善,或者是从层级制结构的外部对层级制结构的根本否定,并体现出以下几个特征:由纵向科层结构向横向扁平结构转变。

传统组织结构均是按照工作的相似性来进行职能分工和部门化,纵向层级链较长,从而管理和信息成本较高,降低了组织灵活性。

而现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员工素质的不断提高,使得大量复杂的信息能被迅捷传输和及时处理,从而可以大大压缩组织纵向层次、扩大管理幅度等,致使整个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的适应能力和战斗力也大为增强。

组织状态由刚性向柔性转变。

所谓“刚性组织”是相对“柔性组织”而言的,传统的“刚性组织”以规章制度为中心,坚持正式的职权层级和统一指挥的原则,作业行为简单化、常规化和标准化。

而这在产品开发周期不断缩短、市场需求瞬息万变的今天颇显迟钝。

因而,组织结构需柔性化,以充分利用其所掌握的资源,增强其对环境不确定性变化的应变能力。

这主要表现为集权与分权、稳定与变革的统一,并常采用微型组织结构、核心开发计划、策略联盟等形式增进组织的柔性。

组织边界由清晰向模糊化转变。

即组织结构的无边界化倾向,这主要是因为在新环境中经营的企业,仅凭其单个力量难以实现充分利用市场机会和资源的目的。

论述组织的结构的演变趋势

论述组织的结构的演变趋势

论述组织的结构的演变趋势
组织的结构演变趋势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平铺型结构向垂直化结构转变:随着组织规模扩大和业务复杂化,传统的平铺型结构逐渐变得无法适应组织的需求。

相反,组织开始采用垂直化结构,将各功能部门细分和专业化。

这可以提高部门间的协同效率和决策速度,使组织更加灵活和适应变化。

2. 权力下放和决策的分散化:传统组织结构通常呈现出严格的等级制度和权力集中化。

然而,随着人才和知识的重要性不断增加,组织逐渐意识到需要更多地将权力下放给基层员工,以提高创新能力和灵活性。

因此,现代组织趋向于分散决策,赋予员工更多的自主权和自主决策的权限。

3. 网络化组织结构的兴起: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组织开始借助互联网和其他网络平台建立起虚拟的网络化组织结构。

这种结构能够跨越地理和时间限制,使员工能够从任何地方进行协作和合作,提高组织的灵活性和反应速度。

4. 团队导向和跨职能合作:组织越来越重视团队工作和跨职能合作的重要性。

传统的分工和职能部门往往会导致信息孤立和沟通障碍,而团队导向的结构可以促进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5. 弹性和适应能力:现代组织需要具备弹性和适应能力,能够及时应对外部环
境的变化和挑战。

因此,组织结构趋向于更加灵活和开放,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重新组织,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总的来说,组织的结构演变趋势是朝着更加灵活、自主、平等和协作的方向发展。

这些变化是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和不断发展的业务需求,提高组织的效率、创新和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术界》(月刊)总第198期,2014.11ACADEMICSNo.11Nov.2014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演化及趋势○纪华道(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广东广州510275)〔摘要〕企业组织结构的研究是最近十几年来最引人注目的领域之一。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到来,传统的科层结构存在诸多弊端,面临变革,企业组织结构的发展趋势将扁平化、网络化和虚拟化。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一种新型的企业组织结构形态———“工”型结构将会产生,这是智能组织结构,它将成为企业组织结构演进的重要形式。

〔关键词〕企业组织结构;信息技术;智能组织马克斯·韦伯于1911年在《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科层组织理论,一个世纪以来,尽管企业组织结构形态不断发展演变,但科层结构一直是企业组织结构的主流形态。

人类迈入21世纪以后,社会经济环境发生着急剧而深刻的变化,企业组织结构面临着新的变革。

德鲁克在《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中指出:“对组织结构的研究从而导致对公司、部门、职能的改革,在最近几十年中已成为最引人注意的‘发展特快的新行业’之一。

”对此,本文试图在分析企业组织结构演进的基础上探索研究一种新的企业组织结构形态。

一、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演化西方学者威廉姆森根据钱德勒的考证将公司内部管理的组织形态分为U 型(一元结构)、H型(控股结构)和M型(多元结构)三种基本类型。

产生于现代企业发展早期阶段的U型结构(United structure),是现代企业作者简介:纪华道(1962—),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管理科学与工程。

学术界2014.11·学科前沿最为基本的组织结构。

U型结构适用于市场稳定、产品品种少、需求价格弹性较大的环境,当企业经营规模变大时,高层领导者负担重,陷于日常事务,疏于考虑企业长远的发展战略。

H型组织结构(Holding Company Structure)又称控股型组织结构,是组织内实行分权治理的一种结构形式。

〔1〕H型组织结构较多地出现在由横向合并而形成的企业之中,这种结构使合并后的各子公司保持了较大的独立性。

随着企业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如原有市场利润率出现下降、新的技术发明不断产生、人口向新地区迁移等,新变化要求企业把活动导向新的领域,并不断扩大自身规模。

于是,一种新型的多分部或事业部的组织形式便应运而生,人们称其为M型结构(Multidivisional Structure),它最早源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

M型结构是一种分权式组织结构,它采取“集中决策、分散经营”,是集中指导下的分权管理形式。

无论U型结构,还是H型、M型组织结构,其性质都是科层制结构。

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环境的变化,其本身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资源配置机制缺陷。

企业内部资源分割,层次间和部门间的协调任务重,计划和控制的工作较为复杂,存在着“官僚失灵”和结构僵化,从而无法取得整体工作效益的最优;(2)信息反馈机制缺陷。

管理工作效率不高,存在着低效率和沟通壁垒,信息交流不畅且易失真,无法对急剧变化的市场作出迅速的反应;(3)决策激励机制缺陷。

整个组织的决策民主化程度不高,不能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求,不能充分发挥员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传统组织结构的特点归纳为下表:各种企业组织结构形式的比较通过上表可知,传统企业的组织结构有明确的管理层次,信息的传递严格按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演化及趋势照企业中的等级路线来进行,不仅传输速度慢,而且信息的失真率高,从而导致企业运营效率的下降。

传统的企业组织决策权集中于企业的高层,造成组织结构的机械化,导致企业对市场反应比较迟钝。

〔2〕传统的组织结构不能够适应急剧变化的环境、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多变的顾客要求,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0世纪70年代以来,企业的外部环境又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规模经济的优势日益受到市场相对饱和的威胁,需求日趋个性化、多样化,大规模生产转向大规模订制。

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企业组织结构也发生着巨变。

直线式和职能式组织结构基本消失了,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也不能适应需要,事业部式、矩阵式和多维立体式组织结构得到了发展,〔3〕但将不会成为主流。

组织结构模式进入丛林发展时期,先后出现了哑铃型组织结构、三叶草组织结构等新型结构模式。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在大企业中较为流行的M型组织结构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企业组织结构变革呈现出非层级制趋势:一是由纵向科层结构向横向扁平结构转变;二是组织状态由刚性向柔性转变;三是组织边界由清晰向模糊化转变;四是由组织的非人格化向人性化转变。

企业组织结构发展趋势表现为〔4〕:(1)扁平化。

特别是哈默提出“企业再造”理论后,传统的高耸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得以变革和改造,企业通过减少管理层次,压缩职能机构,增加管理幅度,裁减冗余人员特别是中层管理者,建立一种扁平式组织结构,达到使组织变得灵活、敏捷、富有弹性和创造性的目的。

彼得·德鲁克预言:未来的企业组织将不再是一种金字塔式的等级制结构,而会逐步向扁平式结构演进。

(2)分立化。

分立化趋势一般可分为两种形式,即横向分立和纵向分立。

横向分立就是企业将一些有发展前途的产品分离出来,成立独立的公司,选派有技术、懂管理的人去经营。

纵向分立,指企业不仅仅是从事多种经营,还需要把不同的竞争分离出去,就是一种产品也可以进行上、下游的分离,这种方式也称为“轻装备经营”。

实行分立化是为了给企业“瘦身”,增强企业的应变力和灵活性。

(3)网络化。

组织结构网络化主要表现为企业内部结构网络化和企业间结构网络化。

具体又可分为内部网络、垂直网络、横向网络和机会网络四种。

企业内部网络是指在企业内部打破部门界限,各部门及成员以网络形式相互连接,使信息和知识在企业内快速传播,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

垂直网络即由行业中处于价值链不同环节的企业共同组成的网络型组织,例如供应商、生产商、经销商等上下游企业之间组成的垂直型网络。

横向网络指由处于不同行业的企业所组成的网络,这些企业之间发生着业务往来,在一定程度上相互依存。

机会网络是由不同的组织为了实现一个共同目标暂时组成一个联合体,一旦目标实现,这种网络结构也就随之解体。

组织的网络化使传统的层次性组织和灵活机动的计划小组并存,使各种资源的流向更趋合理化,通过网络凝缩时间和空间,加速企业全方位运转,提高企业组织的效率和绩效。

学术界2014.11·学科前沿(4)柔性化〔5〕。

它要求企业组织结构具有一种快速、有效地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和特性,表现为在稳定性基础上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团队化是实现组织结构柔性化的重要形式,建立跨部门、跨职能、跨层级的具有高度柔性化的机动团队组织,能增强企业组织对市场变化与竞争的反应能力,有利于企业较好地实现集权与分权、稳定性与变革性的统一。

除此之外,建立学习型组织,也是组织结构柔性化的表现形式。

学习型组织强化了部门间的交流合作,让不同方面的知识共享后形成合力,有利于知识技术的创新和企业适应环境能力的提高。

(5)流程化。

流程型组织结构是以系统整合理论为指导,按照业务流程为主、职能服务为辅的原则设计。

流程化是以工作流程为取向,拆除人为设置在市场、设计、生产、销售、财务、人事和辅助工作之间的屏障,使得许多工作可以并行处理。

流程化是通过废除过细分工,突破组织内的壁垒,超越组织的框架限制,将企业的工作重新组合到紧密结合的企业流程中去,员工以流程为中心组合起来面对顾客。

(6)虚拟化。

它是指企业以市场模式组合代替传统纵向层级组织,公司自身只有很小的中心组织,保留关键活动和核心业务,以合同为纽带依靠其他组织进行制造、分销、设计等业务经营活动的组织结构形式。

虚拟化,既可以是虚拟经营,也可以是虚拟办公空间。

虚拟化组织结构突破了企业只重视对已占有的资源进行管理的传统,而将管理的重点转移到了对整个社会资源的整合和调动上来,其实质在于突破企业自身的行政边界,拓宽资源配置的空间,借助外力加速自身发展。

二、企业组织结构的新趋势新形态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正在到来的今天,层级结构赖于成功的环境和条件正在或已经发生变化:影响企业经营的环境不仅日益复杂,且不确定性加大;多样化需求使企业正在失去标准化生产和一致性政策的基础;个性化消费需求,要求企业生产组织更具弹性;市场变化无常要求企业具有敏捷性和自适应性;随着员工素质的不断提高,层级制中的管理监控方式受到排斥,自我管理、知识管理等形式的组织手段受到推崇,等等。

市场瞬息万变,机遇稍纵即逝,知识流动加快,时间效率倍增,传统的多层次、职能性、金字塔的等级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客观上需要催生一种新的组织结构形态,而信息化为这种新的组织结构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

〔6〕计算机、互联网、电子邮件这些最基本的信息技术在现代组织和企业中广泛应用,真正对现代企业管理和组织结构发生巨大影响的是以企业资源计划(ERP)为代表的管理软件以及以办公自动化和即时通讯工具等信息沟通方式,还有最新的物联网、云技术等等。

〔7〕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组织结构不断从纵向向横向发展,企业组织结构变得越来越扁平,〔8〕正如当代世界级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企业将把数据处理能力放在创造信息上,其组织结构将会因此受到影响,企业的管理层级将大为减少,其主要原因是,上级将不再像过去一样做决策,知识也会来自基层,德鲁克称这种新型组织为信息型组织,并用交响乐队来作比喻。

〔9〕有研究表明网络互联应用深度与组织内部层级的降低呈显著正相关关系,〔10〕随着以互联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应用,企业组织结构越趋扁平化,最后会出现“工”型组织结构,即智能组织结构。

“工”型结构(Intellectual Structure ),“工”———既是表示Intellectual 的首字母(变异体),又是组织结构的形象化。

之所以说“工”是组织结构的形象化,是这种组织结构只有两个层级:决策层和执行层,没有中间层,上面的“一”表示决策层,下面的“一”表示执行层,中间的“│”表示信息通道或信息流,它代替了中间层级。

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其终极理想形式就是无中间管理层的双层结构,即“工”型结构。

在信息技术充分发展的今天和日益成熟与普及的将来,随着大量知识员工的涌现,组织结构中的中间管理层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

因为传统管理层中很大一部分人的主要工作是既不决策也不领导,只是承担上传下达的功能,负责情况交流,这种功能在信息技术中只相当于一个“中继站”,因此可以被网络信息传递所取代。

信息技术使得科层组织中的大量中间层已经变得多余,企业高层领导与下层可以直接沟通,中间层已不必要,正如交响乐团的指挥家与演奏人员,毋需通过中间的传递,指挥棒将信息直接传递给了演奏人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